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普賢行願品 講記(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普賢行願品》,繼續講七支供裡的供養支。

  供養有有上供養和無上供養,今天講無上供養。無上供養是出世間的,也就是那些大菩薩們所證悟的境界,也可以說是他們做供養的一種方法。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這裡再次提到了普賢行願力和自己勝解心的力量。完全平等、清淨的供養,這是真正的普賢行願。也許我們現在無法想象,更不可能達到那種真正的境界,但是我們現在可以相信。這是佛所證得的真谛,菩薩所證量的境界,所以我們要相信。一個是普賢行願力,還有一個是自己的廣大勝解心。

  廣大勝解心主要是自己要深信。通過修行,自己現量證悟不可思議的境界那是最好的。如果現在還沒有證量,我們也可以通過聞思等方法,對淨見量的境界有堅固不退的見解。盡管自己還沒有現證不可思議的境界,但是內心可以甚深地相信。

  “普賢行願力”,是指在十方三世一切佛剎的每一個極微塵裡面,都有十方三世一切佛世界的極微塵數的諸佛,這些佛一一處在菩薩海會的圍繞中。一切極微塵都是這樣的。然後,我們要做供養。在每一尊佛面前,都有一個自己,自己的手裡現出不可思議的供品。將無論是天界的、人間的,還是其他處的所有清淨美好、珍貴稀有、有主無主的供品,用來供養無量無邊的佛陀。這叫菩薩行。

  所供的對境是無量無邊的,能供者自己是無量無邊的,供品也是無量無邊的。不是在一千年中、一萬年中這樣供養,而是在未來的一切劫中恆時做供養。這就是無分別的、平等的供養。在一個極微塵中有所有極微塵數的佛,一個也不遺漏,都成了做供養的對境。自己也不用顧此失彼,因為在一切佛面前都有一個自己。供品也不是參差不齊,而是現出不可思議的供品,應有盡有。

  供養的對境,供養者自己,所供養的物品都是清淨的,都是平等的,都是圓滿的。若是仔細去想,這些不屬於三界,而是超出三界的,這不屬於我們分別心的行境,它是無分別心的行境。這叫普賢行。

  我們要深信這樣一個真谛、實相和真理。因為這是大菩薩們通過千劫萬劫的苦修,最後證得的真谛;這是佛通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煉,最後證得的圓滿的果位。我們要相信這樣的普賢行,相信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

  我們在做禮拜的時候,提到了“普賢行願威神力”;此處做供養的時候,再次提到“悉以普賢行願力”。為什麼總提起這些呢?做禮拜的時候要相信普賢行,有勝解心;在此處做供養的時候,也要靠普賢行願,靠自己的勝解力。

  這是真正的普賢行願,也可以說是普賢菩薩的境界,也可以說是佛的境界。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普賢菩薩已經成佛了,他在示現上是菩薩,他是以菩薩的形象來度化眾生,這是他的願。八大菩薩等好多菩薩早已成就、成佛了,但他們還會繼續以菩薩的形象來度化眾生。普賢菩薩已經成佛了,所以普賢菩薩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在前面講過,“普賢”可以指一切菩薩,普賢菩薩的境界也可以說是一切菩薩的境界。比如說住於資糧道和加行道的菩薩,他們沒有真正現前這樣的境界,但是他們對這種境界也有一定的定解,有一定的信心。他們也在努力去證得這樣的境界。對一地到十地的菩薩來說,這種境界已經現前了。盡管有些還沒有徹底現前,比如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薩還沒有究竟證得,但是這種境界也已經現前了。果位菩薩,比如普賢菩薩、文殊菩薩等這些大菩薩,他們在究竟上已經證得了。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切菩薩的行願。

  我們要相信,雖然自己還沒有到達這種境界,還沒有現前這樣不可思議的境象,但是我們要深信普賢行願力。這是佛所證得的、菩薩所證得的實相和真理。我們不是信佛的嗎?就要相信佛這樣不可思議的境界,就要相信佛所講的諸法的真谛,宇宙人生的真理。

  科學家在講宇宙人生的真理,哲學家在講宇宙人生的真理,佛菩薩也在講宇宙人生的真理。我們是佛的追隨者,是相信佛的,我們要相信佛所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和真理。雖然以我們自己的分別念無法能夠衡量,以我們自己的智慧無法能夠去體驗,但這是佛親自講的。佛講的諸法的真相真理,是他自己證得的,自己親身體驗的。

  佛在菩提樹下成道的時候講,自己已經解脫了、圓滿了,若是有人想解脫,想斷證功德圓滿,可以跟他學,他可以教給你解脫的方法,可以教你圓滿的方法。若是你不想解脫,不想成佛,那就跟你沒有什麼關系了。若是想解脫,想成佛,但是不想和佛學,佛也沒有話,佛不能勉強你。當時有很多人想解脫、想圓滿,甚至想跟隨佛。這時,佛依次轉了三次法輪,講了解脫的方法、成佛的方法,就是現在講的這些——普賢行願。普賢行願也就是普賢菩薩的行願,也是偉大的佛陀的行願,也是一切菩薩的行願。現在我們要相信,爭取自己也能證得這種境界,真正能安住於那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裡,然後去修煉自己。

  此處可以具足三種信心。特別歡喜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這就是清淨信心。自己也非常想進入那種狀態,也想達到那種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也特別想學修普賢行願,這叫欲樂信心。這都是諸法的實相和真理,為什麼自己沒有證得呢?因為自己有業障。就像空中的雲彩,它是突然聚集的,通過風等外力可以散掉。同樣,業障是突然來的,通過消業、通過修行,業障是可以消掉的。當業障消掉後,自己也一樣可以進入那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對這種境界沒有絲毫的懷疑,深信自己完全可以證悟這樣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叫勝解信心。

  為什麼說“普賢行願”?因為佛的境界、菩薩的境界都是真谛。自己要深信普賢行力、勝解信力這兩種力量。普賢行是對境,勝解信是產生的信心。自己還沒有證得,所以說這個是佛所證得的,是菩薩所證得的。對此深信不疑,就是勝解信。

  現在,一個極微塵裡有所有的極微塵數的佛,這些佛被猶如煙海般的眾菩薩圍繞著。前面講過,在一個極微塵裡為什麼可以現出整個極微塵數的佛陀以及眾菩薩這樣一個境界呢?諸法的實相和本性就是這樣。小可以顯現大,大可以融入小。比如時間,一剎那可以變成一個大劫,一個大劫也可以變成一剎那。比如空間,整個世界可以匯入一個極微塵裡面,一個極微塵當中可以顯現整個清淨和不清淨的剎土與世界。我們就要相信這個境界。“那麼多佛和菩薩,還有那麼多我和無數的供品,在一個極微塵裡面怎麼能裝得下呢?”都可以的。

  若是你明白了、深信了,那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可以說沒有你做不到的。什麼都變得非常容易。修行容易,解脫容易。

  我們每天都上早晚課。早課的主要內容是上師瑜伽。自己的根本上師在前上方,所有的傳承上師、一切本尊、空行護法圍繞著,這些都可以顯現,不用懷疑。不只是在前上方,也不只是在觀想的時候有,而是處處都有,時時都有。你還用使勁去觀想嗎?觀得頭都疼了。這些本來就有,還用你觀嗎?若是你明白了,深信了,就OK了,就不用特意去觀了。你看,這樣多輕松。修法本身就是一種輕松、自在。只要這樣相信,就輕松了,就自在了。時時都有,處處都有,不用你特意去想,特意去觀。發光、灌頂、消業等都是可以的。你已經明白了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也深信了這樣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一切都變得容易了。“上師三輪所現三種字,依次放光三光入三輪。三光同時入於三輪處,獲得四種灌頂除四障,成為修習四道之法器”,這些一點都不難了。最後,一切佛融入上師,上師融入自己。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大可以融入小,小中可以現大;多可以融入到一,一可以化為多。其實,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大即是小,小即是大。若是你真正明白了、深信了這個道理,就什麼都不難了。

  晚課的主要內容是除障法。同樣,金剛薩垛佛在頭頂上降下甘露,消除我等眾生的業障,然後自己變成了金剛薩垛佛,放射出無量的光芒,一切眾生也變成了金剛薩垛,最後一切眾生融入自己,自己融入虛空。你看,這就容易了,一點都不難。若是你真正明白了緣起性空的道理,你才會真正地做到。之前我們都是糊裡糊塗這樣念而已,沒有仔細地去思維或觀察。

  若是仔細地去觀察、仔細地去思維,有的人就會有疑惑了:“佛怎麼能出現在我的頭上呢?他怎麼能降下甘露呢?這個甘露是暖的還是涼的?降下的甘露能進入我的體內嗎?若是能進入,那我的業障、煩惱障、病障、魔障都能消掉嗎?”若是你仔細地去觀察、去思維,心裡肯定會生出這些疑問。必須要生起疑問!你們現在還沒有這些疑問,這些疑惑都隱藏在阿賴耶識當中,根本沒有被發現。現在應該把這些疑惑都發現出來。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有大的疑惑就會有大的證悟,沒有疑惑就沒有證悟。你們還沒有生起疑惑,根本沒有去思維。只是覺得金剛薩垛佛降下甘露,業障消除了,就沒有別的了,這都是鹦鹉學舌。那個鹦鹉在“哇哇哇”地念,念得很流利,卻什麼也不懂。就像猴子學人,學得也很像,但只是跟人學學樣子,他什麼也不懂。

  你自己沒有思維過,沒有觀察過。若是你思維了、觀察了,就會生起這些疑惑,然後再通過正知正見,通過智慧打掉這些疑惑。疑惑打掉了,就變成智慧了。我們所說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就是這個意思。其實我們開悟、證悟,就是為了打掉疑惑,為了遣除疑惑。什麼叫現量見?什麼叫入初地?就是斷疑惑。

  有疑惑是正常的。“上師金剛薩垛怎麼能顯現在自己的前上方呢?怎麼能顯現在自己的頭頂上呢?怎麼還能發光,還能降甘露?他發光了,降甘露了,和我有關系嗎?能融入我的體內嗎?能融入我的心裡嗎?我的心是摸不著、碰不到的,我的身體是肉身,甘露能進去嗎?我天天在洗澡沐浴,但是都沒有進入體內啊!佛身上降下來的甘露、光,怎麼能進入我的體內呢?業障怎麼能變成膿血,魔障怎麼能變成小含生,罪障怎麼能變成了煙、氣的呢?這些怎麼能從毛孔、腳底排出去的呢?”應該有這些疑惑。

  現在一想,哦,這是普賢行願,這是“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以自己的分別心是無法能夠衡量的,以自己的境界是無法能夠體驗的,這些都是超越的。自己現在還屬於輪回,相續還屬於三界,因為自己的心和境界沒有超出三界,所以現在無法能夠體驗。這不是法的問題,這是自己的問題。

  我們可以到月球上,但是現在沒有火箭,也坐不了火箭,因此,我們沒有到過月球,也沒有看到過月球上的東西。這是月亮的問題,還是我們的問題?是我們的問題。同樣,我沒有證悟,所以我達不到佛的境界。但是那些大德高僧們通過自己的見解和智慧都達到了佛的境界,都已經在佛的境界裡了。我沒有智慧,沒有開悟,沒有見性,這是我自己的問題。就要這樣想。

  昨天講的是有上供養,它沒有超越,是屬於三界的,所以叫有上供養。今天講的這些叫無上供養,它是超越的,已經超越了我們的想像。尤其是普賢行,這是佛的境界,沒有比這再高的了。就是站在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裡去供養,去修持,這叫無上供養。

  廣修供養,也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一。當時普賢菩薩跟善財童子講: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這裡講的是供養的對境。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這裡講的是普賢行願力和自己的勝解信力。

  “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這就是普賢行。做供養就要以這種方式去做供養。這種做供養的方式,完全是大菩薩的境界。

  “一一量如須彌山王”,每一個供品的數量如須彌山王。

  “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偈頌裡說“一一皆如妙高聚”,什麼叫“妙高聚”?比如說供種種燈,一盞燈如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一個燈柱(燈芯)如須彌山王,灌的油如整個大海的水。供燈就這樣供,真的是不可思議。

  “以如是等供養具,常為供養”,僅僅以燈為喻,所有的供品都這樣供養,如是恆常在做供養。這些都是物質供養。

  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講:“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有的供養中,法供養最殊勝。“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第一,修行供養。“所謂如說修行供養”。佛不需要你供養的身體、受用、善根,佛之所以讓你做這些供養,接納這些供養,主要是拿這些來做利益眾生的事。若是你真正修行了,直截了當地就弘法利生了。因為你修行了,第一個利益的是你自己,你相續中有佛法了,這也叫弘揚佛法。什麼叫正法久住?正法要住在哪裡?正法不是住在大廟裡,也不是住在大殿裡。佛法常駐,正法久住,應該住於眾生的相續中。如果你修行了,相續中有佛法了,正法就久住了,這叫弘揚正法;你修行了,你相續中有佛法了,能息滅你內心中的煩惱,能解除你內心的痛苦,這叫利益眾生。既有弘法,又有利生。

  你相續中有佛法了,這叫正法久住,弘法利生直接就有了。你修行取得了成就,通過你的相續,通過你個人的努力,可以傳播佛法,傳播智慧,還可以幫助和利益眾生,這樣又連續不斷地、恆常性地弘法利生了,所以法供養最為殊勝。如法修行本身就是一種供養,這是修行供養。

  第二,利益眾生供養。如果你修行了,有成就了,就能弘揚正法了,就可以利益眾生了。這樣你就繼承了佛的事業,圓滿了佛的願望,那是佛最高興的事了。對佛來說這是最大的孝順。你也就盡孝了,也可以說是報恩了。

  第三,攝受眾生供養。攝受眾生是什麼意思?就是要接納眾生。正如《上師贊》裡所寫:無論是美是丑,無論是善是惡,無論是顛倒還是愚癡,都一樣能以慈心、悲心去接納,去度化,這叫攝受眾生。要攝受的是什麼?就是你最討厭、最煩的這個人,最不想見、最不想接觸、恨之入骨的這個人;就要攝受、接納怨敵仇人、鬼神惡魔等這些眾生。

  “他對我太好了,對我有恩德”,然後就去接納,這是自私,這不叫攝受。同修道友之間也是,稍微有一點點態度不好了,就再也不去見了,再也不去接觸了,這不叫攝受。若是你想攝受眾生,想接納眾生,就應該接受鬼神惡魔、怨敵仇人,攝受你最煩、最討厭的這些人。

  我們通常是對比較順心、順眼的,就想多看看,多接觸接觸;對不順眼、不順心的,就盡量躲避;對比較善良、比較慈祥的,就想多接觸、多看看;對脾氣不好、態度不好的,就躲得遠遠的,根本就不想見,不願意接觸。對比較聰明、比較有智慧的,如所謂的上師、大德,到處跑去見;若是遇到瘋子、乞丐,就躲得遠遠的。其實,這些有什麼差別啊?

  對佛來說,攝受眾生是最大的供養。因為佛會把所有的眾生都視為自己身上的肉,佛會把所有的眾生都視為自己的獨子——家裡唯一的兒子、唯一的女兒。當你去接納他、度化他的時候,佛就高興了:“這個人太好了。”尤其是你去接納那些比較丑,比較惡,比較愚癡的人,佛就更高興了。

  第四,代眾生苦供養。這種供養是最殊勝的。作為一個菩薩或一個修行人,應該將一切勝利和好處都獻給眾生,把一切惱害和損失都拿到自己身上。什麼是自輕他重的菩提心?就是代眾生受苦。我們現在就要學這種精神,要學習菩薩的精神,要學習佛的精神。不要害怕傷害和失敗,不要總去希求勝利和利益。

  要修一個平等的心態。勝利和失敗都是一樣的,有勝利就有失敗,有失敗就有勝利。利和害也是一樣,有利益就有損害,有損害就有利益。什麼時候你修出平等心來了,什麼時候達到了那種平等的境界時,才沒有分別。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都是相對法。無論是利益,還是損害,這都是相對法。有利益就肯定有損害,有勝利就肯定有失敗。所以,這還是輪回,還是痛苦。現在我們要超越,不逃避失敗,也不希求勝利;不逃避傷害,也不希求利益。平等才是真正的“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平等心修出來了,當下就“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了。平等心是菩薩心、普賢行。有普賢行,才能進入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

  不要認為“佛的要求太高了,上師的要求有點太過分了,一切勝利和利益都要給別人,一切損害和失敗都要拿到自己身上。這我可做不到,我只要不去傷害眾生就可以了!”不是。你只不做惡,不傷害眾生,那是小乘的境界。大乘要高出一層,不僅不傷害眾生,還要利益眾生。不僅利益眾生,還要把傷害都拿到自己身上,替眾生受苦。不傷害眾生,是小乘;在不傷害眾生的基礎上,去利益眾生,這是大乘。利益眾生,將眾生的痛苦拿到自己身上,自己的快樂給予眾生,這種精神叫普賢行,是大菩薩的行願。

  第五,勤修善根供養。晝夜不停地修善根,這叫勤修善根。

  第六,不捨菩薩業供養。不捨棄菩薩的事業,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第七,不離菩提心供養。在任何時,在任何處,在任何境界當中都不捨棄菩提心,以利他心做供養。

  法供養,包括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一共有這幾種供養。

  普賢菩薩又跟善財童子講:“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如前供養,就是那些物質供養。做物質供養也是功德無量。

  “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物質供養的功德如此廣大,如此不可思議,但是與一念法供養的功德相比,不及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千俱劫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都是一些數字單位。

  “何為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為什麼法供養的功德這麼大?因為一切如來都會尊重法。一切佛菩薩都由法而生。若是沒有正法,哪有佛?哪有僧?所以法是最殊勝的。

  “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所有的佛都是從法裡生出來的。為什麼叫般若佛母?無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叫般若。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由她而生的,所以般若叫佛母,佛的母親。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精進修行,法供養是真正的供養。

  “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我的供養是恆時的,這是普賢行。普賢十大願王都是這樣,最終都是無盡的。

  “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虛空沒有竭盡的時候,眾生的煩惱沒有竭盡的時候。因此,我的供養也沒有窮盡的時候。若是虛空有窮盡的時候,眾生的煩惱有窮盡的時候,我的供養才窮盡。虛空沒有窮盡的時候,眾生的煩惱沒有窮盡的時候,所以我的供養也沒有窮盡的時候。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恆時這樣發廣大的願。為什麼說是願中之王呢?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沒有疲倦和厭足的時候,所以大家要精神一點!

  你們還是在百日共修期間,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修法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最多也就六個小時,卻都感覺疲倦得不得了。不要這樣!我們每天都在念《普賢行願品》,每天都在修普賢行,你看這裡講的,“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應該晝夜不停地修,直到成就的時候才算可以。這個時候就是修而不修,修也是不修,不修也是修,沒有修與不修的分別和差別。之前都應該修。

  真的,你們想解脫嗎?想進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嗎?若是想進入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就要修普賢行。想修普賢行,就要這樣修。虛空界盡,煩惱界盡,我供乃盡。虛空、煩惱無有窮盡,我的供養也無有窮盡。應該恆時都應做供養。這是廣修供養。

  今天講到這裡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思考題:為什麼在一個微塵中可以出現所有極微塵數的佛及眾菩薩?

 

上一篇:達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皈依(五)
下一篇:印光大師:怎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