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果卿居士:嗔恚不慎,後患無窮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又意地起嗔。大道怨賊。所以經言:劫功德賊。無過嗔恚。又華嚴經雲:佛子。若起一嗔恚心。一切惡中。無過此惡。何以故爾。起一嗔心。則受百千障礙。所謂不見菩提障。不聞法障。生惡道障。多疾病障。被謗毀障。生暗鈍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近惡知識障。不樂賢善障。遠正見障。乃至離佛正教。入魔境界。背善知識。諸根不具。生惡業家。處於邊地。如是等障。不可具說。我等無始已來。至於今日。應有無量無邊嗔恚惡心。乃至起嗔。不避親族。何況六道諸眾生等。及其煩惱猛毒。不復自知。但事不得為心想。則何所不念。若使得遂心意。則誰不被困。故天子一怒。伏屍萬裡。降斯已還。自空紛擾。鞭撻捶縛。有諸罪過。當此之時。何處應言。我依善戒。唯恐苦酷。不深不重。是意地惡。通於有識。智愚不免。豪賤共有。未嘗一日慚愧改悔。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嗔恚煩惱。意慮幽深。雖復欲捨。對境已發。動與惡俱。念念相觸。何時當得免離斯苦。大眾既知其罪。豈得晏(音驗)然而不改悔。相與今日。懇到披誠。忏滅此罪。宜各人人等一痛切。五體投地。皈依世間大慈悲父。

  ----《梁皇寶忏》

  這段忏文是忏悔嗔恚煩惱引起的障礙和罪業。

  《佛遺教經》上說:“當知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常言說“千日拾柴,一火即焚”,我們常從電視上看到,一個煙頭,就能毀掉幾十幾百公頃的山林。修行人必須警惕意地生嗔,否則一切功德化為烏有。天子一發脾氣,會死成千上萬的人,取得勝利後,還會對俘虜施加酷刑,造下無量重罪。無論身份貴賤,都會發脾氣,若不誠忏改悔滅罪,將來果報來時,後悔就晚了。一切惡中無過此惡!

  《眾經撰雜譬喻》裡講了一個阿耆達王(即阿阇世王)的故事:阿耆達王雖然生前“立佛塔寺供養功德巍巍”,按常理應該生到天道,但是在臨終時,因為侍者的扇子掉到他的臉上,動了嗔念,於是轉世為蛇,後來向僧人求講經法後才得以轉生天上。這個故事證明了佛說的“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的道理。

    -----摘自果卿居士《漫談慈悲梁皇寶忏》

 

上一篇:果卿居士:意業
下一篇:印光大師:何為真發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