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經咒頌念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第十四章(198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解【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

  這是解釋「我聞」。大師先從體性上來說,本性真體就是『實相』,「實相」裡面是無我也無不我。意思就是說,我與非我都加不上,為什麼加不上?因為說一個我就有一個無我,換句話說,那是屬於相對的,或者我們講對待的,是對待的。實相不是對待法,也就是說它不是相對法。這個地方很難講,也不容易體會,我們要說一個絕對,你看,絕對還是屬於相對的,絕對的對面是相對。真正的絕待那就是經上所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真正的絕對,也就是說與實相相應。不但言語說不出來,就是連思惟想象也達不到,這個境界是真實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其實說個本來無一物就已經是多余的,就已經是多事了,連本來無一物也沒有。

  可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如果要離世間法了,給諸位說,佛法也不能夠建立。佛法與世間法實際上說是不二的,這個意思我們在前面看到很多。覺悟了,一切法都叫做佛法;迷了,是一切法就叫做世間法。「法」沒有兩樣,人有迷悟,所以建立兩個名詞,建立兩個名相,並不是一切法裡面真的有出世、有入世,法裡面沒有,這是迷悟不同而建立的名相。

  名相是屬於假名,假名不能破壞,為什麼不能破壞?假名有用,對迷的人有用,對悟的人也有用。迷的人要是離開假名,那就天下大亂,所以必須要以假名來維持世間相,也就是維持世間的秩序。出世間的佛與菩薩『不壞假名』,因為用這些假名可以令一切眾生覺悟,可以令一切眾生循著假名修行證果,所以假名很有用處,「不壞」的意思在此地。因此阿難尊者也隨順世間稱『我』,這是諸位一定要曉得的。不但阿難隨順世間稱「我」,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乃至於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哪一個不隨順世間而稱我?這是覺悟的人稱我、迷惑的人也稱我。迷人稱我與悟人稱我不同的地方在哪裡?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迷人稱我裡面有分別執著,悟了的人稱我,不但沒有執著,連分別也沒有,這就是迷悟不同的樣子。

  我們講迷悟之相,明白這個道理,諸佛菩薩在一切法裡面都沒有分別執著,所以這一切法就叫做實相。迷人在一切法裡面起了念頭,起了分別的念頭、執著的念頭,我們叫這個一切法叫妄相,叫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相是指什麼?指它分別執著的相,不是指外面境界相,是指他分別執著的相,這在唯識裡面講的。像上一次我給諸位提到過,七轉識與五十一心所的相分,那個相是虛妄相,不是真的。我們現在的境界相是阿賴耶的相分,這是真的實相。實相,「凡所有相,皆是實相」。拿唯識學來說,本質相是實相,阿賴耶的相分是真如本性的相分,是實相。由此可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跟「凡所有相,皆是實相」是一個意思,不是兩個意思。虛妄相是從本質相變現出來的,怎麼變的?是分別執著變現的。離開分別執著,「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實相就是沒有分別執著,這個時候「真我」就現前了。三德秘藏裡面的常、樂、我、淨,真我就顯現出來了,法身裡面有常樂我淨,般若裡面有常樂我淨,解脫裡頭有常樂我淨。如果不能證得三德秘藏跟四淨德,我們都得不到受用,必須要親自去證得,受用才顯現。

  下面是講『聞』。『耳根發耳識』,「耳識」就是阿賴耶的見分,在耳根門頭起作用就叫做耳識。所以前五識與第八識相應,是直接的不是間接的。它起麻煩是第六意識,把耳識的相分轉播過去,這一轉播過去之後,裡面就起了分別了。第七識再從第六識轉過去就變成執著了。這裡面還有許多相應的心所,那這個境界是相當的復雜,這個地方暫時不談那個,只談阿賴耶的見分在耳根門頭起作用,這個作用就是「聞」。

  『親聆圓音』,這句是說明阿難尊者是親自聽佛說法,不是傳聞。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就是「圓音」的意思。譬如這部經,蕅益大師給我們做了注解,就是《要解》,圓瑛法師又怕我們後學的人看《要解》還是看不懂,所以他又編成了《講義》。雖然寫成《講義》了,我們每個人來看《要解講義》,各人所得的利益有淺深程度上的不相同,這就是「一音說法,隨類各解」。不但我們每一個人看到這個見解有淺深程度不同,就是自己一個人來說,去年讀這個書的見解跟今年讀這個書的見解又不相同。這很顯然的,去年讀這個書覺得淺,今年覺得比較深一點,明年再讀這個書境界又不相同。年年去讀,讀到無量個阿僧祇劫,這個意思總是沒有窮盡,佛說法,妙就妙在此地。所以這個說法就是《法華經》裡面所講的無量義。

  為什麼會有無量義?它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真如本性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流出來的東西是自自然然的無量義。換句話說,從阿賴耶識,從第六意識流出來的言語文字,這個意思是有止盡的、有范圍的,從真如本性流出來的言語文字是無盡的,就跟真如本性一樣,確實是無量義,這是我們在這麼多年讀誦、修學過程當中所體驗到的。漸漸對於「圓音」這個味道能夠領略到幾分了,這是說阿難親聞。

  底下這句是『如空印空』,這句意思比較上深。那就是說明佛是以聲性流出的法語,阿難是以聞性來接受。六根的根性是清淨寂滅相,所以比喻作「空」。六根的根性也是清淨寂滅相,所以說是「如空印空」。這個境界是相當高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也不是二乘的境界,也不是權教菩薩的境界。從注解裡面來說,阿難是大權示現的,不是真正的小乘,真正的小乘,別說是初果了,阿難所示現的是個初果,就是四果羅漢也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如空印空」這四個字,最低限度是圓教的初住菩薩、別教的初地菩薩才當得起。念佛法門裡面得要證到理一心不亂,這種境界才能夠現前。由此可知,阿難最低限度也是法身大士所示現的。

  圓瑛法師在這一段小注裡頭也注得很好,諸位可以做參考。他引用《楞嚴經》上一句話,「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來證實「如空印空」這一句,那真是一點都不錯的。「見」是見分,就是耳識,緣就是相分,就是如來說法的真性,這兩種東西全是自證分變現出來的。所謂自證分就是真如本性,所以見、相兩分都是真如本性所起的作用。

  底下是給我們解釋「一時」:

  解【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

  『時』在《百法明門論》裡面是屬於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它沒有實質,還不如依他起的。你在《百法明門論》裡面講八識五十一心所,十一個色法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有實體,而二十四個不相應是完全虛妄的,決定沒有實體,這是我們一定要明了,僅僅屬於一種抽象的概念,這是給我們說明,它不是一個實法。因此時間長短都是從概念當中發生的,這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沒有事情的時候,感覺時間很長,如果工作很繁忙的時候,會感覺到時間很短。我們在童年做小孩的時候,盼望著過年,好不容易才盼著過一個年,就感覺這個時間好長。現在的概念當中,沒有幾天,年又到了。其實我們得問問,小孩那個時候的年跟現在成年的這個年有沒有長短?沒有長短,還是一年三百六十天,還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為什麼那個時候感覺時間很長,現在感覺時間很短?可見得「時」沒有定法,這就叫遍計所執性。這三性裡是屬於遍計所執性。

  底下就給我們解釋了「一時」。「一時」怎麼說?『師資道合』的時候,這種因緣很不容易。常言說得好,我們學道或者求學,要找到一位好老師,好老師可遇不可求,到哪去求去?老師要傳道,沒有一位老師不希望把他的道流傳下去,流傳到十方三世,他都有這個心,真的想傳。想傳,他找不到學生。所以老師要找一位好的學生能夠繼承他的,也是可遇不可求。

  我們在禅宗裡面就看到非常的顯明,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之後(以前的不談,外國的不談,光看中國的)。他到中國來,到處弘法不契機。他的那一套是真的,是正法,但是沒人相信,沒有人肯跟他學。到最後他在無可奈何之下跑到少林寺去面壁,在少林寺待了九年,遇到一個慧可,「師資道合」。慧可能聽懂他的,在他會下被他一點醒,開悟了,這是禅宗第二祖。所以禅家代代相傳,得一個傳人不容易。由此可知,學生找老師難,老師找學生更難,沒有這個緣分就不能成就,而這種緣分不但關系自己的福德因緣,還關系廣大群眾的福德因緣。這叫「師資道合」。

  『說聽周足』,這也不容易,但比前面要容易一些。前面那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下面這句是我們這一生的福德、因緣,可見得總是離不開福德、因緣。什麼叫「說聽周足」?譬如佛講這部經從頭講到尾,這叫周足,聽的人也是要從頭聽到尾,當中沒有缺課的,聽得很圓滿,這叫「一時」,所以這個「一」是「師資道合,說聽周足」。這部經從頭能聽到尾,一句都不漏,不容易。

  當年佛陀在世的時候,就一代時教而說,佛的常隨眾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們是跟定了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他們一次也沒有漏掉。所以這個「一時」可以說是指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法,一代時教,這稱為一時。如果縮小了是說「一會」,譬如佛講彌陀法會,講這部《阿彌陀經》,能夠從頭聽到尾一次不缺,這是《阿彌陀經》這一會上的一時。這個地方的「一時」究竟是佛四十九年說法說聽周足?還是彌陀一會說聽周足?給諸位說,這兩個意思都有。為什麼說兩個意思都有?因為這個序是通序,通序是指佛一代時教。如果是別序的話,那就指當部,就是這部經、這一次法會。所以此地的一時是兩種意思都有。這都是從機緣上來說,就是從善根、福德、因緣上來講的。

  可是更重要的,我們從體性上來說,「一時」就是一心之時,本經裡面所說的「一心不亂」,這個境界就更高更圓滿了。在一心不亂的時候,你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師資道合」,不是你一個人了。「說聽周足」,那就得大圓滿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的經,你是一字都不漏。這個地方諸位要特別記住,過去佛說的經沒什麼問題,現在諸佛所說的經也沒有問題,未來諸佛還沒說經怎麼都周足了?你要曉得,未來諸佛所說的經能出得了一心嗎?不出一心。不出一心就是「說聽周足」,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一心之可貴,這是「一時」。

  下面是給我們講「佛」,佛是覺的意思:

  解【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

  覺是覺而不迷,最重要的就是『自覺』。「自覺」就夠了,何必還要說一個『覺他,覺行圓滿』?經上給我們解釋,這是佛自己講的,凡夫不覺,佛說覺,就是不同於凡夫,說「覺他」就是不同於二乘。阿羅漢、辟支佛也自覺,雖然自覺,他不肯覺他,換句話說,他自己是覺悟了,他不能夠幫助別人覺悟。我們要問了,我自己覺悟了,我不幫助別人覺悟有什麼不好?那個不好的地方太多了。諸位要曉得,如果不能幫助別人覺悟,你自己的覺悟是決定不能夠圓滿的,由此可知,覺他就是自覺。

  在我們世間教學裡頭也常常說「教學相長」。前面講師資道合,老師教導學生,學生也幫助老師。學生有很多疑問,把問題提出來了,如果這個問題學生要不提出來的話,老師也不覺悟,經過學生一提,老師覺悟了,學生幫助老師覺悟,這叫「師資道合」。資是資助,學生能夠資助老師「覺行圓滿」。可見得化他在學佛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行門。沒有說一尊佛從來沒有化他,他就成佛了,沒有這個道理。你說沒有教化眾生,成個阿羅漢行,成佛決定不行,所以你要成佛、成菩薩一定要熱心的去教化眾生,幫助別人開悟。

  說個「覺行圓滿」是對菩薩說的,菩薩也教化眾生,但是他這個覺還不圓滿,換句話說,覺沒圓滿,要繼續不斷的去教化,與一切眾生來參究、來討論、來共修,一直要達到自己覺滿了這才成佛。覺滿之後還要不要再教化眾生?一定要教化眾生。為什麼?因為這一尊佛,他一定會念到當初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有那麼多的眾生、那麼多的同學幫助他達到覺行圓滿,他一定要報這個恩,所以他決定不捨棄眾生,所以成佛之後,沒有一尊佛不倒駕慈航再來教化眾生。

  覺滿,覺行圓滿不同於菩薩,所以佛稱之為『人天大師』。在此地諸位要記住,「大師」是我們對佛的敬稱。在佛門裡面,一般就是對佛才稱「大師」,歷代祖師裡面,我們都不稱大師。禅宗裡面我們稱禅師,或者稱祖師、法師,就是翻經的這些三藏法師,我們都還稱法師,沒有稱大師的,稱大師的那就成佛了。可是有一個例外,就是淨土宗的祖師,我們一般尊稱為大師,這是一個特別的。淨土宗的祖師稱大師,其他宗派裡頭都沒有。這也是個佛學的小常識,我們應當要明了。再看底下這段文:

  解【捨衛。此雲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祇陀。此雲戰勝。匿王大臣名須達多。此雲給孤獨。給孤獨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祇陀感歎。施余未布少地。故並名祇樹給孤獨園也。】

  佛講《阿彌陀經》的處所就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捨衛』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聞物』。「聞」是說這個地方的人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很多,換句話說,有許多人知名度都很高。我們現在講知名度。換句話說,他的文化水准高。「物」,是物產豐富。這個國度那當然是好,不但精神生活的文明是相當之高,物質文明也相當的豐富,所以稱之為「捨衛」。這是『波斯匿王』的首都。

  「波斯匿王」的太子叫『祇陀』。「祇陀」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戰勝』。圓瑛法師的《講義》裡面注得很清楚,是波斯匿王出去打仗打勝了,正打勝仗的時候,他的妃子生了一個太子,所以他非常歡喜,就給他取個名字叫「戰勝」,印度話叫祇陀。

  『給孤獨長者』就是須達多的別號。「給孤獨」,「給」就是布施,常常肯施捨,施捨鳏寡孤獨,這個人非常的慈悲,在國家他也有很高的地位,他也有很大的財富,非常慈悲,能夠救濟鳏寡孤獨。像我們現在所謂社會的慈善事業、福利的事業,他總是盡心盡力的去做。所以大家送他一個稱號,叫他做「給孤獨」,都不稱他的名,稱他為「給孤獨長者」。這個處所叫做「祇樹給孤獨園」,這個「園」是一個園林,是一個處所,是祇陀太子的花園,這個花園很大,花園裡面有太子的別墅,風景非常之美。

  這裡面有一段故事是給孤獨長者娶媳婦,他這個媳婦是王捨城一位大長者的女兒,他們兩家門戶相當。他去送聘禮的時候,去下聘的時候,看到他的親家是忙得不得了,甚至於對他的招待都疏忽掉了。他就問他,他說「你怎麼搞的?」他說「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裡講經,我要去伺候他」,他一聽說,他親家的地位也相當高,不是輕易的什麼人,都親自自己去奉侍,這還得了!於是就向他打聽釋迦牟尼佛是個什麼樣的人,他親家就給他介紹。介紹之後,他也是個很有善根的人,一聽之後就非常歡喜,要求他親家帶領他一道去見釋迦牟尼佛。

  見佛之後,非常歡喜,就當面要求佛到捨衛國去講經弘法,他就禮請佛了,佛就答應了,他就匆匆的回來了。回來之後,佛不是一個人,請一個人來容易,佛的常隨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連釋迦牟尼佛是一千二百五十六個人,你要請這麼多人來,還得要找一個很適當的地方讓他們住下來,這才真正是盡地主之誼,才真正盡到了虔誠恭敬。他回去之後,找來找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地方,最後發現祇陀太子的花園,規模相當之大,一千多人住進去沒問題。於是就跟祇陀太子商量,買他的地來供養佛。祇陀太子也不認識釋迦牟尼佛,在那個時候可能連聽說都沒聽說過,於是就開了個玩笑,聽說你家的黃金不少,你要能用黃金把我這個園林統統都鋪上了,我就賣給你。黃金鋪地這個故事就是從這兒來的。

  這個意思就是說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哪裡曉得給孤獨長者就當真了,他家的黃金是真不少,趕緊去派人拿金磚來鋪地。當然園林就有人報告祇陀太子了,祇陀太子一聽就感覺得奇怪了。所以就詳細的問『須達多』長者,釋迦牟尼佛是什麼人?你為什麼肯這樣的犧牲?把你家的財產全部都不要了,你要這個地方來供養他,他到底對你有什麼好處?「須達多」把他的見聞再轉告給祇陀太子,祇陀太子聽了,心也動了,這是好事情,功德我們兩個人做。須達多長者很固執,這個功德我要一個人包辦,不准別人插手,於是乎就起了爭執。太子也很聰明,他說,好,既然這樣的話,那這個樹木花草都是我的,你要不肯合作的話,我把樹木花草派人來統統砍光,荒地一片,那有什麼意思?這樣須達多才答應了。好,兩個人合作來做這個功德。

  其實,給孤獨、波斯匿王、祇陀太子都是再來人,都是來護持佛法的,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他們的功德跟釋迦牟尼佛的功德完全是相等的,沒有兩樣。諸位想想看,佛雖然有那麼高的智慧弘法利生,如果沒有人啟請,佛就不會到這個地方來,如果沒有場地,佛也無所說法,也沒法子利生,所以大家的功德是平等平等,這就是說明了弘法跟護法功德是一樣,沒有兩樣。我們在這個地方不要起分別心,鼓勵我們要發弘護大法的大道心。

  我們在《壇經》裡面讀到過,六祖大師一生的成就是印宗法師幫他忙的,沒有印宗不會有六祖。在我們世間法裡面,諸位曉得春秋時代,在春秋之前有個管仲,他是齊國的宰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得力於鮑叔牙。如果沒有這個好朋友給他推薦,他的才干不能發揮,對於國家民族沒有這麼大的貢獻。護法跟弘法功德是相等的,沒有差別,這點我們要記住。

  這一段是解釋祇樹給孤獨園的來源,裡面最深最重要的意思是鼓勵我們要弘法,一個人有力量,一個人建道場,弘法利生是好事情。多數人集合起來建一個大道場弘法利生,那個功德更大。尤其是在我們現代,我們要特別覺悟,如果每個人自己建一個小道場,力量分散了,請法師來講經,這個地方很小,也不過坐幾十個人而已。如果我們把大家力量統統集合起來建一個大道場,像中正紀念堂一樣,一講經就有幾千人、幾萬人來聽,這個影響力多大!這個功德多大!要懂這一個道理。各人搞各人的,自私自利,所做的小功德,沒什麼;集合起來做是大功德,不可思議,每個人的功德都無量無邊,這一段是給我們這個啟示。

  兩個人都有力量,各建道場,他們彼此合作建一個大道場。所以一個地區、一個都市,一個大道場就夠了,一講經說法,幾萬人來聽,那就是這個地方都震動了,所收的效果就不可思議。今天我們佛教衰,甚至於佛教將來滅亡,滅在什麼地方?滅在各個都劃小圈子,就是這裡滅亡的,不能夠合作。從前佛教興,興在什麼地方?興在大家團結,大家合作,出家人合作,在家居士們也合作,整個力量,人力、財力都能夠集中,所以能成大道場。再看下面經文:

  解【聲聞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

  這是第二個段落,就是「眾成就」。前面講五種成就,信、聞、時、主、處。佛既然講經,當然有聽眾,聽眾究竟有多少人,也要把他列進去。而聽眾順序的排列是把『聲聞』眾排在前面,菩薩眾反而擺在後面,這是什麼緣故?此地說得很清楚,「聲聞」眾示現的是出家相,而且這些大眾是佛的常隨弟子,佛到哪裡,他們跟到哪裡。所以我們一提到佛弟子,總是先說到他們這些。更重要的一樁大事,就是佛法要出家人來承傳,這點非常的重要。佛法的承傳是要靠出家人所組的僧團主持大法。再看下一段:

  解【菩薩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隨故。表中道義故。天人列後者。世間相故。凡聖品雜故。外護職故。】

  這兩段也是說明排列的順序。『菩薩』雖然屬於大乘,他的相不定,有示現出家相,有示現在家相,而且在家比出家的人數要多。你看在我們中國,大家所敬仰崇拜的四大菩薩,只有一位是出家相,就是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在家相,文殊菩薩在家相,普賢菩薩也是在家相,四大菩薩有三位示現的在家菩薩,一位是出家,『相不定故』。而且『不常隨故』,他們不是佛的常隨眾,這點諸位要曉得。常隨眾是好像在學校求學還沒畢業,不能離開學校,不能離開老師。菩薩,畢了業,起碼見思煩惱都斷盡了。阿羅漢才斷見思煩惱,叫「無學」,小乘法畢業了。菩薩當然見思煩惱斷盡了,塵沙煩惱也斷盡了,必得也得分破無明,破一品無明,顯一分法身,這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就不常跟佛了,他要代佛教化,他要弘法利生。就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善財童子,他要出去參學,度化眾生也叫參學,教學相長,所以他不是常隨眾。雖不是常隨眾,但是他每年都得回來要跟佛住一段時期,親近佛,所以他也不離開佛。

  什麼時候親近佛?結夏安居三個月,所以夏安居好像就等於暑假一樣。這三個月他要回到佛的身邊,佛給他講經說法,把他的境界再向上提升,等於是進修教育。他在平常,一年九個月在外面教化眾生,三個月回到佛的身邊再教育、再求學,這是佛的制度,這個制度非常之好。他擺在當中,擺在當中還有一個意思,是代表『中道』,菩薩代表「中道」。

  所以聲聞眾是內護,在家信眾是外護。後面講『天人列後者』,天人大眾列在後面,是『世間相故』,他們所示現的完全是在家相。『凡聖品雜故』,就是在家居士當中,有許多是菩薩,有許多是真正的凡夫,初學的,就是菩薩與我們初學的人混雜在一起,他們的責任是外護。剛才跟諸位說了,波斯匿王是菩薩,祇陀太子也是菩薩,給孤獨長者也是菩薩,他們示現的國王、大臣,示現的在家居士來護持佛法,佛法才能夠弘揚光大,普利一切眾生。所以這一樁事情是要通體一心一德合作來辦,不是一、兩個人就能辦得到的,要通體合作,要誠心誠意來做。

  再看底下經文,這是先把科的大意介紹出來之後,然後我們經文上就看到了。這個「眾成就」裡面,它是有三個段落:

  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是經文,這兩句就是一小段。

  解【大比丘。受具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語。含三義。】

  『大比丘,受具戒出家人也』,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解釋什麼叫大比丘。「比丘」是印度話,是梵語,是音譯過來的,這裡面含著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

  解【一乞士。】

  『乞』是乞丐,是要飯的,在我們中國人,這是最瞧不起的,窮困到絕處了,去叫化,要飯的。但是這個要飯的跟一般要飯的人不一樣,他是個『士』。「士」在中國古時候社會地位上是最高的,拿今天的話來說是高級的知識分子,他有學問、有道德,但是他是個要飯的,古印度大家都尊重。

  解【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

  這邊出家的同修要特別注意。佛的制度,出家人是三衣一缽,在印度這個地區施行。因為印度天熱,有三衣他足夠了,他不需要多求了。『一缽』,每天到外面乞食,乞食以資身命。我們有個身體在,既有身體在就要吃飯。佛陀在世的時候並沒有道場,出家人,他已經出了家,他什麼都沒有了,那個時候的習慣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這出家人的生活。晚上走到什麼地方?在大樹底下盤腿,在那裡坐一下,休息一下;在日中之前到外面去托缽,一天吃一餐,一天睡眠是四小時。你看看《遺教經》裡頭講得很清楚,「中夜睡眠」,中夜就是晚上十點鐘到兩點鐘,睡眠四個小時,所以他的功夫不間斷。如果諸位要問,這些人究竟用的是什麼樣的功夫?給諸位說明,念佛的功夫。到這部經的後面我們會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導眾生都是以念佛為主,這是主修的課程,所以功夫不間斷。『專求出要』,「專」是專心,「出」是超出三界六道,「要」是最重要的理論方法,他求這個「專求出要」。第二個意思是:

  解【二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

  『破惡』是『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這是比丘裡面第二條重要的意思。『正慧觀察』拿我們今天的話講就是用理智不用感情,為什麼?感情觀察外面境界,他起『愛見』,就是生煩惱。「愛見」包括了愛與不愛,愛的你就要貪得,不愛的你就要它遠離,這都叫做「愛見」。愛見裡面順自己意思的愛見就起貪心,不順自己的愛見就起瞋恚心,這都是增長無明煩惱,所以一定要用「正慧觀察」。正慧觀察從什麼地方修起?從「四念處」修起,四念處是觀慧,是屬於智慧。「觀身不淨」,你才能把身見捨掉。「觀受是苦」,你才能夠把三界離開,三界通苦。「觀心無常」,你才不會固執、才能夠捨成見。「觀法無我」,這句是破所知障,前面三種觀是破煩惱障,末後這一觀是破所知障。所以一切法裡面不執著,所以四念處是觀慧。使我們的心在一切境界裡面真正得到平等、清淨、慈悲,這是第二個重要條件。

  解【三怖魔。】

  『怖魔』,是魔王害怕了。魔怎麼害怕?因為魔王愛欲之深,他唯恐他的魔子魔孫跑掉了,他不願意讓你走,就喜歡你在六道生死輪回,他看得很舒服。你這一出家一發心修行,要超越生死輪回了,魔王恐怖了,你看我這老百姓又跑掉一個了,他就不高興了。

  解【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羯磨』就是作法,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開會。這個開會,你看這個出家有十個大法師在一起開會,三師七證,十個法師開會通過了,承認你出家了,魔王就恐怖了。不過這個地方,魔也不是那麼簡單,魔有他心通,神通廣大,他有五通,他沒有漏盡通,他有他心通。你那個心裡頭不是真出家,他不在乎。他看到你出家受戒羯磨的時候,他在那裡笑,裝模作樣,笑笑。真的發心出家、真的要求出三界,他才恐怖,所以魔也不容易欺騙,這是我們應當要明了的。

  比丘要具有這三個意思,這個名詞裡頭含這三個意思。這個要注意的,叫「大比丘」,這個「大」字意思就深長了,換句話說,不是小乘的比丘,這些比丘都是回小向大的菩薩們,所以稱之為大比丘,也就是說明了這些人都是諸佛大菩薩倒駕慈航所示現的比丘身,不是真正的小乘比丘。這個『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各個都是法身大士倒駕慈航,幫助釋迦牟尼佛來弘法利生,正是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就是這個意思。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上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第十五章(1984)
下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第十三章(1984)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