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文昌帝君陰骘文 研習報告 第43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今天我們來看第六十三句:

  【常須隱惡揚善。】

  這是講的口業要防范。安士先生在發明這一段當中解釋到,「奸人早作夜思,不遺余力者,惡之實。而其消沮閉藏,惟恐人知者,惡之名。惡而不隱,勢必轉相傳播,無地自容」。這裡講奸惡的人他們早作夜思,不遺余力,就是一天到晚在那裡謀畫,在那裡思量,千方百計,不遺余力,做的是什麼?作惡,為了自己的名利、私欲,精心的策畫作惡。下面說,而其消沮閉藏,惟恐人知者,惡之名,剛才是苦心竭慮在那裡做惡的事實,這裡是銷毀這些證據,隱蔽贓物,就怕別人知道他在作惡,這是指作惡的名聲。惡而不隱,如果惡的名聲不能夠隱蔽,勢必轉相傳播,大家都在傳這種惡,使人無地自容。這樣子讓作惡的人沒有忏悔改過的余地,而聽到這些惡事的人他會覺得,原來社會上還有這麼惡的人,我現在作惡還遠遠不足他們,再多做點也無妨。所以傳播惡事就會導致這兩種不良後果。所以惡應該隱,隱而不說這就對了。

  下面引用先哲的一段話說,「先哲有雲:聞人有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而聞,口不可得而言」。這句話是漢朝的一位官員叫馬援所說的,他做過將軍,輔佐漢朝光武帝,這一段話是馬援寫給他自己的兩個侄子的,是《誡兄子嚴敦書》裡面說到。嚴敦是兩個人,馬嚴和馬敦,就是他兄長的兩個兒子。這是告誡晚輩,聽到別人的過錯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如聞父母之名,就好像聽到自己父母的名字,古人對父母孝敬尊重,從來不會口上說自己父母的名字,說父母的名字這就不敬,甚至別人說父母的名字我們也不能說,叫可得而聞,我們可以聽,但是口裡不能說。用這個做比喻來形容我們聽到別人過錯的時候那種心態,聽是可以,但是口絕對不傳。傳謠言的那叫小人。古人講「謠言止於智者」,那些風言風語到了有智慧的人那裡它就終止了,不再傳下去。愛說過失、愛說是非的人,他自己本身也不是真正好人。古人都有說,「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喜歡講人的過錯的,肯定內心裡有很重的煩惱。說實在話,聞人有過,這些過失最好聞都不聞,聽到了都是對我們自己清淨心的污染。所以聽到別人的過失就好像別人在講自己父母過失一樣,立即躲避,不要再聽下去了。

  下面說,「大哉!仁人君子之論也」。這句話安士先生極其稱贊,大哉,大是真了不起,這是仁人君子的議論,見地是聖賢人的見地。「彼輕薄庸流,往往喜聞人過,慣以傳述之詞,據為確實之論,甚至粉飾增添,喪人名節,其有不顯遭人禍,陰受天誅者,幾希矣」。這是說到那些輕薄的凡夫俗子,何以見得他們輕薄?喜歡聽人家的過失,好聞人過,專愛尋找一些人家的過錯、罪惡做為笑柄,平時一天到晚真叫言不及義,聊天當中都是講這些誰是誰非、輕薄之語。聽到了這些別人的過失還不夠,還要去傳,傳得還有聲有色,甚至會添油加醋,把聽到的東西當作確實,流言蜚語都認為是真的,而且還有意無意加上粉飾,還增添一些情節,專門喪人的名節,好像不能侮辱別人的名節自己的心就不安了。你看這樣的人,得到的報應,不是遭人禍就是受天誅。人禍,這是譬如說官府捉拿,造謠生事者是危害社會的,這種人有法律制裁,或者沒有構成犯法的,也會遭到人家的唾棄,甚至跟人結怨,就會導致自己家破人亡。古人提醒我們,三寸之舌乃禍福之門,如果不能夠慎言,災殃怎麼能夠免除?即使人禍能夠免,天誅免不了,天地會收拾我們,所謂天打雷轟,遇上各種的災變。現在的災難特別多,凡是那些心中惡念很多的,惡言、惡行很多的,都會逃不過這場災難。所以幾希,能逃過的有幾個人?

  下面一段說,「惡之在細行者,固當隱,惡之在大節者,尤當隱」。這是一個對照,如果看到人家惡是在小的方面,細行,他的行為這方面是一個小的、枝節的東西,也應該替人隱蔽,不能夠去講人家的過失,甚至心裡面不能看人家的過失、挑人家的毛病。連人家的細行、小小的錯誤也不放過,那不叫做雞蛋裡挑骨頭嗎?這樣的存心,沒想到自己是大惡。如果看到別人惡表現在大節方面,那尤其應當去隱蔽,不要再傳它,一傳後果可能不堪設想,特別是有關人一生的榮辱,或者是一家的禍福,這些特別要注意隱惡,否則自己損傷陰德就大了。我們看到凡是損人名節,傷人的體面,或者是讓人家蒙受屈辱,這一些過惡,造作這種惡業的人,沒有幾個得到好死,真是像前面講的,非遭人禍即受天誅。下面說,「惡之在男子者,固宜隱,惡之在婦女者,尤宜隱」。婦女比男子心理上承受壓力就不足,我們說比較脆弱一些,因此很容易會感情用事,這是跟生理有關系,當然也是跟所受的文化、教育有關系。在古代婦女沒有能夠像男子那樣去接受正統的教育,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在文化、學識、見識等等方面確實沒有男子那樣好,所以男子擔當的能力比較強,比較堅強一些,抵御風雨的能力也比較強。所以如果揭露男子的過惡,男子可能還能夠忍受,如果是對女子的惡行要揭露出去,傷人就特別重,所以尤其應當隱蔽,照顧人體面。特別是說到有關人終身貞節的事情,這個確實要懂得隱惡,如果不能隱惡,自己就損了陰德。假如這不是事實,無事生非,故意做為笑柄來談,這個罪報就不得了,死後必墮地獄。

  下面說,「惡之在自身者,固不容不隱,惡之在祖先者,尤不容不隱」。如果自己有過惡,一般人都不想讓人知道,人之常情,人總講一個面子,知道作惡是羞恥的事情,總不願意別人去說,所以自己不願意別人說我們的惡,我們怎麼能夠說別人的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身的惡都要隱,祖先之惡尤其不容不隱。祖先,這是關系到我們整個家族,祖先愈遠的我們現在的家族可能就愈大、人愈多,所以如果不能夠隱藏祖先之惡,也就等於毀謗了整個家族。對人的祖先如果毀謗的話,不等於毀謗了他整個家族?古人講,父母有過錯我們都應該懂得隱而藏之,祖先那更需要去隱藏,更何況祖先已經不在世了,對過去的人難道還要拼命追究什麼責任嗎?所以隱惡這一點你看包括的內容很廣泛。

  下面說,「總是惡名愈大,則吾隱之之功愈大」。這個惡的名聲愈大,我隱藏的功德就愈大,這是肯定的道理。「其無志隱惡者,皆其無福隱惡者也」,隱惡就是修福,就是積功累德,如果沒有那種志向隱別人的惡,豈不就是他沒有福去隱別人的惡嗎?有不少人來跟我講,說自己覺得福報不夠,要想怎麼樣修福。怎麼修福?你看這裡就告訴我們,隱惡揚善就是修福。所以首先要把愛說是非、愛看人家短處的這種心態給扭轉過來,不要看人家的過失,更不能講別人的過失,心裡也不要裝著人家的過失,心裡如果裝著這些東西,不就等於把別人的這些垃圾放在心裡面嗎?好好的清淨的心地,被這些垃圾都染污了,活生生的把自己的內心當作別人過失的垃圾桶,這何苦來?所以我們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福,從這一點也能去看到。真正有福的人他不會看別人的過失,即使看到了也不放在心上。

  好像在新加坡有一位許哲老人,今年應該是一百零八歲了,身體健康。人家問她,你的心地為什麼這麼無煩無惱,整天見到你快快樂樂的,什麼憂慮都沒有?她的秘訣就是不看人過失,人家的過錯看到了不等於自己折磨自己嗎?要怎麼辦?她舉了一個比喻,說走在街道上,當你看到別人的過錯,你不認識他的,譬如說他在路上吐了一口痰,這是過惡,你看到了你會把他抓起來打一頓或者罵一頓嗎?你不會,你看到之後,最多就是心裡一想,這個人怎麼這樣,算了,就走了,然後就把這個事情忘了。所以看到路上的路人的過惡我們能夠不聞不問,為什麼對我們周邊的人,看到他們的過惡,甚至對自己親人,對我們有恩的人,還要看他們的過惡,沒想到這就是自己最大的過惡。所以《弟子規》上講的,「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看人家的過失、講人家的過失本身就是惡,說多了,積累多了,災禍就臨頭。所以真正要想修福,從不見人過下手,讓自己的內心清淨,只看善的,把心放到善那邊去,不要放到惡那邊去,一心為善。真像《十善業道經》裡講的,「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心裡想著、念著、眼中觀察的都是善,不看那些惡、不想那些惡,「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個不善,包括自己的不善,也包括別人的不善,都不能間雜在自己內心當中,這是修養自己心地純淨純善。

  下面安士先生說到,「孔子論益者之樂,必曰:樂道人之善」。這個益者,我們現在講善人、君子,佛法講善知識,孔子怎麼評論這些君子之樂?他說樂道人之善,這些人很喜歡講別人的好處,這是樂。「道之雲者,即揚之謂也」。所以道人之善就是揚人之善,表揚、贊歎。「善言善行,人之所難。苟有一德,人即傳播,則善者益進於善,此即與人為善之意也」。這個善言善行,人之所難,難就是很難做到,特別是現代社會,為善不容易,造惡很容易。我們面對這個社會不可以隨波逐流,應該怎麼樣?大力的扶植善言善行。如果有一德,苟有一德,德就是道德、優點,我們見到了,立即表揚、宣傳,讓大家效法,這樣善者益進於善,那個為善的人他會更加努力的修善,他受到鼓勵了,這就叫做與人為善。這個人包括為善的那個人,也包括社會大眾,使社會大眾見到這位善人,都能生起學習、效法的心,這就叫與人為善的意思,可以改變社會風氣。「是故善在聖賢,可以鼓勵風俗,善在鄉黨,可以式化頑愚。其機全在揄揚贊歎,不沒人善之心而已」。因此,如果是聖賢行善,就可以鼓勵風俗。聖賢不僅自己行善,他還大力的宣揚善法,贊歎好人好事,鼓勵這個風俗,所謂移風易俗,形成善的風氣。善在鄉黨,鄉黨是指百姓,百姓他們也講善,就能夠感化那些頑愚之人,頑是頑固,愚是愚惡。這個關鍵全在於揄揚贊歎,揄揚也就是宣傳的意思,大力的宣傳善,不要隱沒人的善心。所以移風易俗沒有別的,唯有隱惡揚善而已。

  這一次,上個月師父上人吩咐茂森去日本開會,就有日本最大的華人商報東方時報的總編帶著一個記者來采訪茂森,我們就談起這個事情。他告訴我說日本現在社會風氣很令人擔憂,家庭倫理已經衰落到極處,華人也不受到社會的尊重,常常會有一些犯罪事件發生。我也跟他分析道理在哪裡,這個道理就在於媒體要承擔起移風易俗、改善社會風氣的責任。怎麼做?原則就是隱惡揚善。他給我送來東方時報,我打開一看,很多版面都在報導那些犯罪的、那種缺德的那些事件。我就跟他講,這些最好都不要報,報導什麼?報導哪裡家裡出了個孝子,哪裡有這些救人一命的,或者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善人善行,另外最好連載我們中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讓大家每天看這個報紙他能真正受到教育,慢慢慢慢社會風氣就能轉化。

  這總編很了不起,他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就決心這麼做。行動很快,我一回到來他馬上跟我聯系,讓我提供一些中華德育方面的材料,他說准備在這個報紙專門辟出一個版面,叫中華德育,問我要材料,我就給他提供了《太上感應篇》的白話注解《積福消災之道》。他真的在那兒已經開始連載了,應該連載了好幾期,這個太好了。《太上感應篇》是講因果道德,從因果的角度講道德,讓人看了之後不敢作惡;因果教育是改造社會風氣最快速的、最有效的方法。另外真的要大力的去報導那些好人好事,好人好事真的有,就是沒報導而已。所以我跟他說了,從今年年底你可以到警察局要一些數據,看看華人犯罪率、華人離婚率這一些統計數字,到一年之後你再去警察局要同樣的數據,看看這些數字有沒有下降。我們肯定,很有信心,假如他連載一年這些中華德育的教材,這些數字肯定有顯著的下降,因為他這個報紙是日本最大的華人報,華人都看他的報紙。所以這是鼓勵風俗,式化頑愚。

  下面說,「善字所該甚廣,當兼言行大小,遠近聞見而言」。這個善字,隱惡揚善的善,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它包括什麼?言、行、大、小,就是言善、行善、大善、小善,還有遠善、近善,所聞的善、所見的善,統統包括在裡面。因此揚善的揚字,「所該亦廣,兼筆舌勸化,自作教他而言」。這就包括什麼?用筆來揚善,這是寫文章,著書來表彰善事、善人,包括報導好人好事。舌,這是口說,口頭的方式,現在媒體,你看電視、廣播這些節目都是用舌頭來揚善。勸化,這就是用舌、用筆勸人為善,自己也做還叫別人做,自己做了別人才會跟著做,所謂正己化人。所以我們要揚善,揚善最重要的自己要先做,自己不肯做善,你揚的善沒人肯相信你。這個善,最大的善是佛法,我們要教別人學佛,所謂傳法,弘揚佛法,最重要的是什麼?自己要做到,自己先斷煩惱,才能幫人家斷煩惱,自己先斷疑慮,才能夠讓別人增長信心,自己真干了,別人才會依教奉行。所以揚字包含真的廣,這個不僅是口傳,而且要身體力行。

  下面安士先生舉了三則故事,第一是「宿世口業」。這是講不能隱惡的罪報,這是口業造作的罪報,出自於《發覺淨心經》,這部經在《大藏經》裡有。其實這裡所記述的故事,這個經還有另外的一個譯本,是收錄在《大寶積經》裡面,是《寶積經》第二十五會,是《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這兩部經是同一個梵文的經本,兩位不同的譯師翻譯的,語言文字稍有出入,但是意思都是一樣的,我們依義不依語。這裡講的是安士先生他從《發覺淨心經》裡面選出來的。這個故事,假如聽過我們師父講的《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之後,應該對這個故事十分了解。這本經太好了,我就是聽到這本經之後,痛切忏悔自己的罪業,發起九條孝願孝養父母,所以這部經對我影響很深。

  這個經上是講,「佛在只洹說法,有六十初發心菩薩,共到佛所」。這六十位初發心菩薩,所謂剛剛學佛的,發了心,但是行持還不夠。實際上他那裡有五百人,五百初發心菩薩,都放逸、都懈怠。結果是彌勒菩薩看到他們這個樣子,知道他們退轉,所以來度他們,啟發他們去佛那裡見佛。這五百菩薩裡面只有六十位跟彌勒菩薩走,其他的人業障深重,不敢去見佛。你看佛當時就在那裡講法,就在佛身邊,他們都不肯去,真叫業障深重。我們自己想想我們是不是業障深重的人?怎麼看?正法的道場不能親近,有正法不能學習,這不就等於這些菩薩一樣業障深重嗎?結果這六十位業障輕一點的就來到佛的地方,見到佛了就忏悔,知道自己錯了。「五體投地,悲淚如雨,各問宿世業緣」。他們知道自己退轉,學佛不得力,學了不少年,好像一點消息都沒有,功夫使不上力,壓不住煩惱,貪瞋癡慢疑這些煩惱常常起現行。不能說不想真修,不是說不真干,就是用不上力。於是這六十菩薩見到佛,請問佛,自己過去生中到底造了什麼業,導致今天這個地步。他們知道佛是大神通、大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讀了這部經,真的是覺得這六十菩薩我自己可能就是其中一位,確實他們的過失我們自己也有。

  佛告訴他們,「佛言,汝於拘留孫佛時,出家學道」。拘留孫佛是我們賢劫第一尊佛,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的第四尊佛,第一尊佛和第四尊佛之間這個中間隔的時間太長久。你看這些菩薩真的過去有善根,沒有善根怎麼來學佛?過去在拘留孫佛的時候就是出家學道的人,但是學道,道心減滅了,學著學著道心就退了。為什麼會退?我們師父講,不外乎就是十六個字,心裡面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自私自利,有這十六個字肯定道心就會退,甚至滅了。這些人當時,「其時有信心檀越,供養二法師,極其欽敬」。檀越就是信眾,對三寶有信心,很虔誠,當時有兩位法師正在說法教化眾生,這些信眾供養這兩位法師非常的恭敬。結果「汝於是時,生嫉妒心,在彼檀越所,說法師過」。這個汝就是包括這六十位這裡的初發心菩薩,他們當時在拘留孫佛的時候,看見這兩位法師受到檀越恭敬供養,名聞利養很充足,得到的受用也不錯,結果心裡生了嫉妒,不能夠隨喜他們,反而自己心裡好像放不下。嫉妒是大煩惱。看到這些法師,這兩位法師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不僅不能隨喜,還說他們的過失。說什麼?這兩位法師不就是為了名聞利養才講經說法嗎?你看他的享受這麼好,哪裡是真的修道人?種種講出來。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講,這六十菩薩還講法師犯戒,犯了YIN戒,這樣毀謗中傷,都是因為嫉妒心。結果「令彼漸生輕慢,斷其善根」。彼就是這些檀越、信眾,聽這兩位法師說法的人,本來很恭敬法師的,結果被他這一說,就生起懷疑,第一念是懷疑,是這樣嗎?第二念就輕慢了,對法師就不尊重,不想向他學習,結果自己就斷了善根,法身慧命就斷了。本來那一生如果信心堅定聽法師講下去,自己能開悟、能證果、能出三界、能往生淨土,但是他不相信,他懷疑。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疑心一起來,肯定他精進就不能夠提起來。這個破壞是這些六十菩薩,那時候出家修道的人,因為嫉妒、障礙,斷人法身慧命。「以是因緣,墮於四種地獄中」。這四種地獄,包括阿鼻地獄、等活地獄、黑繩地獄、八熱地獄。四種地獄「若干萬歲」,在這地獄裡不是短時間,以多少萬年來計算。在《發覺淨心經》裡面說到,總共四種地獄加起來的年數是七百零六萬年,《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講的就更多了,一千八百萬年。這是按照人間的算法,在地獄裡面那個感受真叫度日如年,他的感受是無量劫。

  從地獄罪報受滿了出來,「後得為人,五百世中,生盲無目,愚癡無智,常為人之所鄙賤」。這些人從地獄出來,地獄報滿還有余報,做人的時候,在五百世裡面生盲無目,一出生就是瞎子,而且還愚癡無智,我們講弱智的兒童、癡呆症的這類人,當然常常被人鄙賤,看不起。因為這類人福報很少,福報是被他的業障給障住,本來的福跟如來是一樣的,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是福德,我們有如來的福德,但是現在變成這樣子,為什麼?業障給障住了。我們如果常常感到自己卑微,受人輕視、輕賤,有這種心,那是過去生中有這個習氣。因為什麼?你看五百世中都為人所鄙賤,這心理就形成了,即使這一生還算有些福報,但是自信心提不起來,這是過去生中心裡的習氣。佛又告訴我們,「汝等將來命終後」,這是六十菩薩當時在佛的時代,他也有這個習氣,經過五百世的生盲無目、愚癡無智、受人鄙賤,所以他精進力提不起來,他懷疑自己業重福輕、障深慧淺、不能成就,所以在菩提道上提不起精進力。在那一生,即使佛在世,他們也不能成就。

  所以佛預言說,你們要在將來,你這一生命終之後,「於五百歲正法滅時,尚當生於惡國惡人之處,為下賤之人,被他誹謗,迷失本心」。你看還有余報,業障沒消除,所以這一生見到佛了,還是不能夠成就,因為還有余罪,要消了才行。他這五百歲,五百年,是什麼時候的五百年?正法滅了之後五百年。佛講經裡面提到,佛法有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這個是什麼?正法時代過去了,像法時代也過去了,進入末法時代,正法要滅的時候這叫末法,末法裡頭再過五百歲,這就是《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講的後五百歲。所以這兩本經本我們對照著來看就很明顯。所以這裡講的,「於五百歲正法滅時」,是屬於什麼?像法之後進入末法再過五百年,也就是距離佛二千五百年之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再過五百年之後,總共是佛滅度之後二千五百年之後這個時代。這個什麼時代?就是我們現在的時代。按西方人的算法,我們今年是佛歷二千五百五十二年。二千五百年之後當生於惡國惡人之處,為下賤人,被他誹謗,迷失本心。這是什麼?做下賤人,生在惡國惡人的地方。這個惡國惡人就濁惡,這個世界叫五濁惡世,可能我們的人家、父母都是不善的,不學佛的,我們還做下賤人,被他毀謗,被別人專門誹謗,自己迷失本心,本心是自己的善根。

  「過是五百歲,然後滅盡一切業障」。這五百年又過去了,也就是二千五百年之後到三千年這個階段。按中國人的算法我們現在是佛歷三千多年,三千零幾十年。反正不管按西方人的算法還是中國人的算法,我們都是在這末法後五百歲之後,這些六十菩薩才重新出頭,滅盡一切業障。「得生於阿彌陀佛國,極樂世界,時彼如來,方授汝菩提之記」。你看這是佛給他們預言的,當時佛在世就給這六十菩薩預言。這六十菩薩不是別人,就是我們,他是我們的代表。我們等業障消盡了,這時候遇到淨土法門,肯念佛求生淨土了,於是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時候阿彌陀如來才給我們授菩提記。

  你想想這個是在拘留孫佛時代,我們造的這個口業,毀謗說法師,在地獄裡混了這麼久,然後出來還要遭人鄙賤,做殘廢人、愚癡人,一直做到釋迦牟尼佛末法時代我們才能夠得度,依淨土法門得度。想起來真是可怕,宿世的口業,造作的時候容易,逞一時之快,沒想到後果這樣不堪設想。所以怎麼能夠造口業?特別是毀謗說法的法師,毀謗法師對法師而言沒有什麼大損害,這個結罪不是對法師結的,是對那些信眾結的,讓信眾喪失了對法師的信心,沒有跟他學了,結果斷了法身慧命。要知道,斷人身命罪小,斷人慧命的罪就大了,都是阿鼻地獄的罪報。這裡安士先生在評論當中說到,「毀謗三寶,撥無因果,與弑父、弑母、弑阿羅漢等,同為第一等重罪」。你看毀謗三寶,三寶是佛法僧,謗佛的、謗法的,謗法是批評某些經典,謗僧是批評說法的法師,批評持戒修行的出家人,撥無因果,不相信因果,說因果報應是迷信,這種罪跟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同一等罪,都是最重的,叫五逆罪,罪在阿鼻地獄。這是為什麼?「以其斷人善根,障人慧眼也」。因為這是斷人的善根、障礙人的智慧、法身慧命,所以結罪就這麼重。「世俗見人齋供僧尼,未有不發阻撓之言。蓋有二故」。這是世俗人看到我們供養三寶、供養僧尼都會阻撓,說供養他們有什麼用,他們又沒有從事生產,對我們社會有什麼利益?發出這些輕薄的言論。這個是兩個原因,「一則資性刻薄,以譏評讪笑為才干故」,第一個原因是他們性格刻薄,專好譏笑別人、評論別人,用別人來做為笑柄,好像批評人、毀謗人這是一種才干,顯示他這種才華。另一種原因,「昧於三世,不知三寶為大福田故」。這是因為他愚癡,不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三寶是我們的大福田,所以他不願意護持佛陀教育。這種人造的口業,我們看到前面《發覺淨心經》裡面講的這六十菩薩,前車之鑒就可想而知。

  下面安士先生又講了一個「口業余報」的例子,是出自於《雜寶藏經》。這是講在罽賓國,罽賓國就是在古代我們國家西邊,是現在阿富汗境內這個地方,罽賓國有一個羅漢,名字叫離越。他有一次在山中坐禅,有一個村民丟了一頭牛,就找到山裡面,當時正碰到離越在煮一些草,准備染自己的衣服,西域的出家人依然是穿染色衣。結果這個羅漢他看到這個找牛的人來了,馬上大驚失色,知道業報到了。這一看就看到他的衣服自然的變成牛皮,這個染汁自然變成牛血,煮的草自然變成牛肉,手裡的缽變成一個牛頭。結果這個人正好趕到,看見了這一幕,就把這個羅漢抓去送官,告他,結果他被關進了監獄。因為他是出家人,偷盜是犯大戒,又殺生,而且這也是屬於違法的,所以國家制裁非常嚴重,關他坐監牢獄十二年。一直關到這個業緣將盡的時候,有一次離越的弟子就來看他的師父,來到監獄裡面。這個時候國王知道了,於是他就命令這獄中裡面的僧人出來。離越他聽到之後,頭上的頭發本來已經長了很長,這時候自然就落下來,他就知道自己的業報盡了。所以他飛身在空中做十八種神變,因為他是羅漢,有神足通,這時候顯現神通。國王看到了,也心中很慚愧,知道這是一位真正的聖賢,把他給屈辱了十二年。於是跪下來再三的道歉,這國王都是學佛的。離越就告訴這個國王,說這個也不能怪你,這是我過去生中的業緣。因為羅漢他有宿命通,他說這個因緣是怎麼回事?是因為過去也有一個人丟了牛,我就曾經誣陷過一個阿羅漢,毀謗他毀謗了一天一夜,結果我那一世就墮落到三途裡面,受了無量的苦,然後業障還沒盡,到我這一生已經成了阿羅漢,還要受這一場被人誣謗的這一場罪報。

  所以你看看,羅漢,這已經是出了三界的聖賢,所謂已經不受後有,但是他的余報仍然免不了,因為他的冤親債主還在。不要說羅漢余報未了,就是佛他給我們做示現,尚有馬麥之報。馬麥之報也是因為佛過去生中做一個外道首領,帶著一班弟子毀謗去宮廷應供的出家人。看見這些出家人在皇宮裡面應供,飯菜很香,也起了嫉妒心,罵他們,說這些人只配吃馬麥,結果這些弟子們跟著他罵。沒想到造這種口業,等到他成佛了之後,還要受三個月吃馬麥的報,跟著釋迦牟尼佛的這些弟子,也就是當年跟著這個外道首領的人,一起受報,三個月沒有東西吃,只能吃馬吃的這些飼料。口業不得了!

  下面安士先生又說了一則「绮語花報」這個故事。這是講到在宜興縣有一個人叫潘書升,他的名字叫宗洛,這是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的事情。當時這個人夢到關帝廟裡面,看到這殿裡的人正在發卷子,正在喊,原來是點功名的名單。結果首先喊了第一個人,第一個人進去了,馬上又被踢了出去,又喊第二名,第二名是自己,然後又聽到有人喊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只有第四名的人來了,第三名、第五名的人都沒到。然後看見牆壁上有一個黃榜貼出上榜的名單,第一個人,榜首,名字叫為楫,第二個人是自己。然後不久之後有一個紅面人來了,手裡提著一個頭盔,就把這個頭盔放到潘書升的頭上,讓他成為第一。後來潘書升醒來之後,就感覺到很驚訝,這個發榜難道真的像夢中所說的那樣子嗎?於是到發榜那天,他跑去一看,果然看到自己名列榜首。他想到夢裡面看到那個黃榜上面明明寫著第一名叫為楫,我是第二名。於是他就到處詢問誰叫做為楫,沒有多久就真的探訪到了,是有一個人,這個人其實是叫傅鹿野。傅鹿野他是很有文采的,寫文章非常好,於是潘書升特意去拜訪他。然後才從他的口裡了解到,原來主考官真的把他定為第一名,因為開頭兩場的考試,這個傅先生他的文章評價很高,確實寫得好,可是第三場的卷子卻丟了,所以自動除名。原因是什麼?後來才了解到,原來這位傅先生很有口才,平時又很愛說話,很多绮語,绮語就是花言巧語,講那些不真實的話,敷衍人的話,而且喜歡議論別人,愛揭人短處,愛揭人陰私,因此得到這個報應。本來是應該他金榜題名,結果落榜。這個傅先生知道這個事情以後也就怏怏不樂,非常苦悶,沒有多久他就肚子鼓脹死掉了。

  安士先生在評論當中說到,「文人口業,绮語獨多,他人刺心之事,彼偏能以談笑出之」。這是一般所謂的文人、知識分子,口業裡頭最多的是绮語,因為他講話很有文采,說得很動聽,好誇誇其談、花言巧語。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說話說得很動聽,他的行為、神態裝模作樣,好像是一本正經,未必是真正的仁(仁愛),不一定是真正的君子。所以不能看語言,還得看他的行動,看他的心地。別人刺心的事,人總有陰私,總有一些不願意讓人知道的事情,可是他偏偏把這些事情當作笑柄,大肆渲染,讓人真是無地自容而後已。「在我之口頭愈快,則在彼之抱恨愈深」。所以往往結怨都是因為口業,說的時候痛快,沒想到對方那種怨恨就深了,一直到忍無可忍的時候他可能就會下毒手。所以古人,這是佛在經裡面講的,說「夫士處世,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人在世上,口裡的舌頭就像一把斧頭,出口容易傷人,往往傷人就是自傷,就好像把斧頭往空中拋,落下來砍到自己。原因都在出言不慎,逞一時之快,沒想到結怨之深我們沒辦法想像。「每見慧業文人,往往貧窮徹骨,潦倒不堪,甚至反不如負販小民,得以稍安其衣食,豈必盡屬生前之故乎」?這個問得好,我們也常常見到所謂慧業文人,這是也有聰明智慧的,寫文章寫得好的,口才也好的,往往什麼?貧窮徹骨,就是貧困潦倒,甚至還不如那些小的生意人,小本買賣的他們還能夠稍安其衣食,衣食還能夠自給自足,這個豈能都把它歸罪於前生之過?

  明朝有一位俞淨意先生,他遇到灶神,開悟了,在沒有遇到灶神之前他也是這種所謂輕薄文人。《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裡面就講到,他也是好談說是非,愛好揭人的短處,拿別人當笑柄,隨口讪笑,言鋒所及刺激別人的心自己不知道,這都是最損陰德處。所以你看他,自從十八歲考上秀才之後就沒有再上到舉人,只能靠教私塾為生。全家真的是很淒慘,生了九個兒女,死的死,散的散,最後只有一個女兒,他的太太因為哭兒女的原因兩目皆盲。真的是窮困潦倒,家徒四壁,他還怨天尤人,後來感得灶神來他家給他開示,灶神化成一位張先生,張道長來點化他,說你意惡太重,專好虛名。他雖然在鄉裡面也結文昌社,想必也是大力提倡《文昌帝君陰骘文》的人,可是自己沒做到,像《陰骘文》裡面講的惜字、放生、戒殺、戒YIN、戒口過,他都沒做到,還常常以自己為正人君子來自居,評說別人的短處,造了很重的口業,因此落得這個下場。十八歲上了秀才之後,到四十七歲,生活是愈來愈貧苦,而且灶神警告他,恐怕天會有更重的報應,你還想希求什麼福報?你現在趕緊回頭還來得及,勸他回頭。結果俞淨意先生聽了之後,第二天發願改過,痛改前非,把自己內心裡面的這些意惡,一條條都把它反省、改過,絕不姑息自己,甚至在觀世音菩薩像前叩頭流血,發誓說,再有這些意惡起來,永墮地獄,真干!人只要真干、真回頭,天一定會給他加福,業障消除了福報就增長。結果他三年,你看考上了進士,後來還找到了自己失散幾十年的兒子。這是什麼?認真改過,回天之報。

  所以這裡講,「苟能立心仁厚,常以隱惡揚善為懷,則口四惡業,不期寡而自寡矣」。如果真正能夠存著仁厚的心、厚道的心隱惡揚善,這樣口裡的四種惡業,所謂妄語、兩舌、惡口、绮語,你自自然然就減少了,不用特別去制止它,它也就自然消除。口業還是來自於心,心能存厚道,當然自然能夠隱惡揚善,心如果刻薄,那口業就很難不造。剛才講的這個俞淨意公,他是現生就有這個花報,跟我們看到這個潘書升所見到的那個绮語的人一樣,這花報,就是這一生見到的,來生的叫果報。

  在《賢愚經》裡面有記載著這樣的故事,這是講到在過去,釋迦牟尼佛之前,有一位年少比丘,年紀很輕,跟一位老比丘一起生活。老比丘天天念經,因為老人家聲音不好聽,這個年少比丘就笑話他,說你念經怎麼像狗吠一樣,你看輕薄的批評。結果老比丘就跟他講,說你知道我是誰嗎?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這年少比丘他也懂得因果,知道毀謗阿羅漢這個罪業必定是墮阿鼻地獄。他當時就害怕了,立刻向這個老比丘忏悔,但是這已經犯了口業,雖然忏悔,也僅僅免墮地獄,但是這個年少比丘命終之後,五百世都做狗,當時罵人家像狗吠,現在五百世都做狗。

  結果到了最後一世,就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這只狗是跟著一群商人,一個商團,商團做買賣要長途跋涉。結果這個狗走得很累,到了晚上就偷吃了這商人的一些肉,就被一個商人看見了,很生氣,把這個狗四條腿都打斷,扔到一條溝渠裡面。結果這個狗奄奄一息,又餓,被打斷了腿又痛,非常痛苦。這時候捨利弗尊者,這是佛的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他用神通看到了這條狗,很可憐它,於是就用神通化現到它面前,用一缽飯來供養這只狗,安慰它。這個狗邊吃捨利弗一邊給它說法、打皈依,給它說法,結果這只狗很歡喜,七天之後就命終了。因為聽法的功德,它就生到了一個大長者家裡,這是做人了,在一個富貴家,做一個大長者的兒子。到了七歲的時候,捨利弗就看到因緣成熟,於是就來到他家裡化緣。這個小孩看到捨利弗就非常的歡喜,非常恭敬。為什麼?因為前生是他的恩人,雖然這個小孩已經忘了,但是見到恩人,他自自然然阿賴耶識裡就產生那種報恩的心。於是用這些很好的飲食供養捨利弗,而且要跟捨利弗出家。於是捨利弗就給他剃度,然後給他授了沙彌戒,小沙彌,七歲,還不能受具足戒,得二十歲以上才能受具足戒。於是捨利弗給他說法,他聽了之後就證得阿羅漢果。等他證得阿羅漢果之後,五眼六通一下子就恢復了,他就看到自己前生,原來自己五百世都做狗,那種淒慘的情景他看到了。

  所以可見得你看輕薄的一句話,沒想到果報這麼嚴重。幸虧這位年少比丘當時立即忏悔,要是他不忏悔,肯定都是墮地獄。忏悔了,罪業還沒有能夠盡消,還要墮五百世狗,遭到那樣的苦報。所以不隱惡揚善怎麼行?特別是在佛門裡面如果毀謗,萬一你所毀謗的是一位聖賢人,是羅漢再來的,菩薩再來的,甚至佛來的,那你怎麼辦?所以最好什麼都不毀謗,隱惡揚善,絕不講是非,絕不評論人,甚至不開玩笑,開玩笑都會有危險。像這個年少比丘,他當時也不是很故意要毀謗這位老比丘,就是開玩笑,調皮,沒想到因果可不饒人。下面我們來講第六十四句:

  【不可口是心非。】

  這也是講口業。安士先生注解裡面說到,「口司出納,食進於口,所以養其身,言發於口,所以養其心。心口相符,是非乃當。不然則詐偽叵測,純以機械用事,未邀有口之功,先蒙有口之過。負於口者實多矣」。口司出納,司就是管理的意思,口管什麼呢?一出一進,進的是食,吃東西就是進,這是養其身。那出的呢?言出於口,出言要養其心,不僅養自己的心,也要養別人的心。所以出言要順人心,心口都能夠相符合了,這是非才能夠妥當,所謂心平氣和,理得心安,人心也能夠平了。不然詐偽叵測,用爾虞我詐的手段,居心叵測,用心不良,用這些機關算盡這些手段來欺騙、來中傷,這樣子,未邀有口之功,先蒙有口之過,口上功德還沒有積累,已經蒙受了口的過失。口能積功德,也能造罪業,假如能隱惡揚善,這就是積功德,別人在痛心的時候,一句安慰,無畏布施,別人在迷茫的時候,一句正理,法布施,這都是口積的功德。結果這個不去做,卻機關算盡,造作妄語、兩舌、绮語、惡口,這就是自己讓自己吃虧了,負於口,負於口就是吃在口上的虧的,這些人太多了。

  下面說,「口不能思,而心能思,口常受役於心」。這是很明顯的,口是用來說話而已,所表達的意思都是心裡的意思。口不能思考,但是心能思考,所以口只是一種工具,指揮是心。「故出偽言者,口也;使之出偽言以欺人者,心也」。口是造作這些虛偽的言論,但是使口出偽言的,欺騙別人的,是我們的心,所以防口必須要防心。「人於接物之時,不能表裡如一,其過不在口,而仍在心」。在待人處事接物的時候,如果我們不能夠表裡一如,而是什麼?口是心非,這個過失也不能夠推給口,仍然是在於我們的心。心有欺詐,不能真誠待人,所以口業也就犯了。「但使心地如青天白日,則口頭自不至覆雨翻雲。君子但當反求其本而已矣」。所以我們要使我們的心地像青天白日那樣的正直、純潔,這樣口業自然就不犯了。這個覆雨翻雲就表示口是心非,就是多變,沒有常性,因此根還在心。所以君子要什麼?反省根本在哪裡,這個根本在於我們的心地。所以禅家修學提倡什麼?從根本修。如果只是從這個事相上去防范口業,防得一時未必能防得長久,防得此未必防得彼,假如能夠抓住根本,就是我們的心毫無虛偽、毫無欺詐,這樣口業自然也就不犯了。

  下面引用《賢愚因緣經》裡面的一個典故,第一個是「咒詛酷報」。這是講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尼,叫做微妙比丘尼,她已經修成阿羅漢果了,結果跟其他的比丘尼就講述自己過去的一些經歷,這些善惡因緣真是不可思議。原來她在過去生是做一個長者的妻子,家裡很富足,可是自己沒有兒子。長者有一個妾,生了一個兒子,結果這個妻子就嫉妒這個妾,就私自把這個妾生的男孩給殺了。這個妾非常怨恨,在那痛罵。這個妻子為了表明自己是清白的,於是就對這個妾賭咒發誓,發什麼誓?她說如果我真的殺了你的兒子,我的丈夫就要被蛇咬死,我的兒子就要被大水漂走、被惡狼吞食,我會吃自己兒子的肉,我的身體會被活埋,父母全家也都會被大火燒死。你看賭氣生這個咒,發出這種咒誓。結果她那一生死了以後,因為她確實造了這個殺業,而且還發出這種詛咒,就是大口業、大妄語,墮落到地獄,受了無量苦。

  地獄的罪受滿之後又出來了,總算也有些福德,做了一個婆羅門的女兒。後來出嫁了,懷了孕,要生產,快要生的時候,這個丈夫就回父母家,就帶著她一起。這路上時間比較長,結果在路上就生產了,沒辦法只好露宿樹下。她這一生,就是沒有出家之前,這位微妙比丘尼她就是這個女子。她在這樹下露宿的時候,忽然就見到一條毒蛇把她丈夫給咬死,這女人因為很愛她的丈夫,哭得死去活來。等天亮了以後,她就用一只手牽著她的大兒子,一手抱著剛生的小孩子,嬰兒,邊哭邊走。走到前面,發現有一條大河,又沒有船擺渡,於是就想著,讓這個大兒子留在這邊,自己抱著小兒子過河,想過到對岸,想過了之後把小孩放在岸那邊再回來接這個大兒子。等她回來之後,這個小嬰兒放在河對岸了,她就又淌水過來,這個大兒子看到母親過來,於是就迫不及待就下水,迎著他母親走過去,結果沒想到被大水一下子就沖走了。真的是她原來詛咒的那個樣子,被大水沖走了。然後她沒辦法,很痛苦,只好又回到那邊的岸上去抱那個小孩子,結果沒想到上岸一看,小孩子竟然給狼吃了,血肉淋漓。這個女人頓時是肝腸寸斷。繼續走,路上遇到一個人,是跟她父母很熟的,於是這個女子就把自己的痛苦向他哭訴,並且問父母現在是不是平安?結果那個人告訴她說,說前幾天你們家失火,你們全家人,包括你父母,都給燒死了。你看這也是她咒詛裡面所說的。

  這個女人後來就嫁人,第二嫁,嫁人之後又懷孕,准備要生產的時候,她這個丈夫,這一次的丈夫是個修羅,很殘忍的,很愛喝酒,喝酒之後醉醺醺的回來,敲門,結果因為這個女人正在裡面分娩,正在生當然不能開門,這個丈夫在外面敲門敲得很生氣,就破門而入,抓住這個女人就一頓痛打,而且把這剛生下來的嬰兒給煮了,還逼這個女人吃下去,因為這個女人很害怕她丈夫,勉強就吃了一口。真的叫痛入心肝,吃自己的骨肉,這也是她以前詛咒的時候說的。後來沒辦法了,這個丈夫沒辦法相處,偷偷的就跑掉了,離開她丈夫,就走到波羅奈國,就在一棵樹下休息,遇到一個剛剛死了妻子的男子,兩個人一見鐘情,就結為夫婦,這是第三次結婚。又過了幾天之後,結果她這個丈夫也死了。這個女人真是命苦。按照波羅奈國的法律,夫妻兩個人如果是很相愛,丈夫死了,女人必須要殉葬。所以就把這女人一起活埋,埋到這個墳墓裡面。正好晚上來了一群盜賊來盜墓,把這個墳墓給挖開,這個女人還活著,她就出來了。這個女子心裡就想,我前生到底造了什麼罪,怎麼遇到這麼多的奇禍?後來又聽說釋迦牟尼佛正在只洹說法,於是就跑去見釋迦牟尼佛,哀求佛收她出家。因為她過去生中有布施過一位辟支佛的飲食,而且曾經發願修行,所以她有這個善根,佛准許她出家。她出家以後就證得了阿羅漢果。

  所以從這個比丘尼的身世我們看到,咒詛求直,你看當時詛咒好像很痛快,沒想到來生這麼多的連鎖的奇禍,她的這些詛咒統統應驗。但是因為她曾經供養過辟支佛飲食,也發過願修行,種下這個善因,她這一生也竟然能夠證得阿羅漢果。所以真的惡因、善因都是自己招來的,自己造的。所以禍和福哪裡是外來?正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咒詛求直,我在去年看到香港新聞報導了一個事情,有一個中年男子天天找他媽媽要錢、借錢。去做什麼?吃喝嫖賭。結果他媽媽後來不肯借,這個中年男子回到家裡,他就威逼他的老母親,他怎麼威逼?他們住在高樓大廈,香港都是住在很高的,幾十層的,在這個窗台上躍躍欲試,跟他老母親說,你要不借給我,我就死給你看,用母子的親情做為威逼的工具。沒想到他這躍躍欲試,一下子失手,就從這個幾十層的窗台上掉下來,摔得粉身碎骨。你看咒詛求直,最後它也就成真了。所以豈能夠以惡心來講這些咒語?

  安士先生最後還有「一目准誓」,是講到宋朝欽宗,宋欽宗跟他的父親徽宗都被金兵俘虜,他的皇後,顯仁皇後後來先被放回去。這個欽宗就對皇後說,如果我能回去,做一個太乙宮使就心滿意足了。這皇後就向他發誓說,如果我回去,不能迎接你回來,我就變瞎子。結果回去之後,高宗當了皇帝,就不想接他的哥哥欽宗回來。這個皇後很失望,不敢多說,後來真的雙目失明。後來遇到一位道人給她醫治,但是只給她醫治一只眼睛復明,另一只眼睛還是瞎的。這個皇後哀求他再多醫一只,這道人說了,你自己發的誓言,這是你的報應,然後就不見了。所以你看看,輕易的許諾都會招來怨恨和惡報,所以怎麼能夠輕易的發誓?怎麼能夠口是心非?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有不妥之處懇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四十三集)  2008/12/22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43

 

上一篇:九種方法令相貌莊嚴美麗,給有緣的你
下一篇:做人,一定要大氣,大氣才有大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