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今天我們繼續來講第六十一句:
【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昨天我們學習了安士先生的注解,今天我們來看安士先生引徵的故事,來說明為什麼不能夠『恃富豪而欺窮困』。這是《感應篇注證》裡頭選出的故事,叫「不欺窮困」。這是講到在麻城縣有一位官員,他積累了千金的資產,結果有一天就想把二十年前賣出去的田產給贖回來。二十年前大概是因為家裡經濟拮據,所以把這些田產給賣出去,大概這個價格定好,可能是可以贖回的,贖回的價格也都是定好的。這位官員他的兒子只有十二歲,當他知道自己的父親想要贖回二十年前的田產的時候,就問父親,說得到我們家的田產的人有多少?他父親就說,大概有二十多位。然後這兒子又問,那賣出田產之後我們能得到多少錢?他父親就大約算了一下,就把這個錢數以及能夠賺取多少的這個數目告訴他兒子。這主要就是因為二十年來也有通貨膨脹,這個田產二十年前的價格跟二十年後的價格當然是不一樣,這位官員如果用二十年前的價格把它贖回來,無形中就等於賺了差價,而且這個價格懸殊還挺大的。
這個兒子聽了之後就慢慢的對父親說,這樣看來,我們贖回田產,那些買了我們田產的人不就吃了大虧?如果真要贖回,我想這可能會損陰德。我們家現在還是很有錢的,還要擔心沒有田產嗎?如果真的要田產,我們可以另外再買地。如果現在一定要爭回這二十多家的養命田,我們怎麼能忍心?因為這些小家庭得到一點家業很艱難,不像我們那麼容易,如果他們現在把田賣回給我們,拿我們贖回的這個錢再去買田,恐怕連一半的畝數都買不到,更何況我們要了這些銀錢,轉手很快也就花掉了,何必要做有損傷陰德的事情?你看這兒子很懂事,真是「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結果他父親聽了以後,沉默了半晌,覺得自己的兒子講得很有道理,於是他就打算不再去贖回這二十多家的田產。但是他說有一處的田產是在我們家的祖墓旁邊,有十八畝,這個我們必須要贖回,這樣我們掃墓祭祀也是很有必要的。這兒子就說,如果這樣的話,我們應該以現在的價格來跟他們買下來,不要用二十年前的價格去贖回。於是父親也就聽從兒子的勸告這麼做了,結果全鄉的人都很感激他,特別是那些買了他們田產的那些小家戶,他們都非常的感恩,常常在他鄉裡面有一個猛將祠堂那裡給他們向神祈福。
後來這個兒子長到十八歲,考試連連告捷,一直被部司提升到嚴州守。你看不到二十歲就當了大官。有一天這個兒子騎馬過河,結果這馬可能受驚了,在河裡一下就跳起來,把這個兒子一下子就拋起來,落下來就掉到橋下的河裡頭。正在危急的關頭,忽然就有一位猛將,一個神靈,用手把他扶在橋旁邊,沒有讓他掉到河裡。這個孩子才明白,原來暗暗之中都有神靈在庇佑他,包括自己仕途順利,現在又化險為夷,都是鄉人祈禱神靈得到的感應。這個孩子最後享年八十多歲,很長壽,可以說富貴、長壽,世間人所希求的福報他都俱全了。善果必定有善因,就是因為這個孩子存心良善,不欺窮困,而且還勸告他的父親不要去欺負這些窮苦人。本來按照契約,把田產贖回來,世間人看起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並沒有什麼所謂違法這些事情發生。但是這個孩子非常難得,你看小小年紀就能夠這樣替別人著想,能夠看出這裡面深層次的道理,能夠這樣深層的替別人來減少憂苦,這個修的福就大了,自然得到神明的敬重,他自己的福報自然就長久。所以在人間我們看起來似乎是有道理的事情,我們要不要做還要三思而後行。為什麼?在人世間好像有契約、有合同這都是合理的事情,但是如果這麼做了使人陷於困境、使人產生煩惱,這個事情也不宜做。所以文昌帝君後面也講到,「作事須循天理」,不是只看人間的道理,還要看符不符合天理、順不順人心,這樣才能去做,這就是積陰德的地方。
下面一個故事是「動人恻隱」,選自《功過格》。這是講到在衡湘有一位梅先生,梅公,他是非常善巧勸化別人的,他曾經做過一個官職。有一天宮廷裡面有一位內監,就是太監,贈送給他一只豬蹄,請求他幫忙追債。這梅公也就把這豬蹄烹煮,然後請這個內監一起來飲酒、來吃飯,然後又把這個欠債的人找來,這個人欠了這個內監一筆債務,然後就在這個飯桌上就當著太監的面就斥責這個欠債的人,說你為什麼不還債?結果那個欠債的人說我實在是太貧窮了,不是不想還,真的現在還不起,說著說著還流下眼淚來。梅公這個時候繼續說,你欠貴人的債,還敢用貧窮來托辭嗎?今天一定要還,要遲疑的話就要死在板下。欠債的人這麼一聽就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非常的難過,實在是沒辦法,死都是沒辦法。這個太監在旁邊看了之後就露出一些同情的神色。梅公這時候又把這個欠債的人喊過來,准備要拉出去打板子,把他喊過來,就皺著眉頭對他說,你本來知道你很貧窮,現在又沒有辦法,那怎麼辦?打死你,你也還不了債,這樣吧,快點把你自己的妻子兒女賣掉,換點錢回來這樣來還債。不過我這個做為百姓的父母官,也不忍心讓你的眷屬骨肉馬上分離,我給你一天的時限,你回家好好的跟你的妻子兒女告別,以後你們就再也不能見面了。欠債的人更痛哭流涕的傷心,結果把這梅公也感動得忍不住哭起來,坐在旁邊的這個太監也哭起來了。結果這個太監就說算了算了,我這個債也不討了,於是當場就把那個債券給燒毀。結果梅公後來升官升到了侍郎,就是副部長,名聲很顯赫。
所以我們看到梅公教化人的善巧,你看他也沒有說拒絕這太監的囑托,太監請他幫忙追債,好,那就追吧,不傷太監的情面,而是又在這樣的一種情形之下,很善巧的使到這位追債的人一片貪暴之心慢慢的轉過來,動了恻隱之情,這種方法太好了!孟子說「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個恻隱之心就是慈悲的念頭,就是仁愛之心,這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有的,只是在利益當前的時候,往往這個心就起不來,被障覆住了。而梅公用的方法好,所以他的福報就很大很大,乃至最後做了大官。所以從這裡我們能看到,「恃富豪而欺窮困」那是損陰德的,在富豪的地位上能夠憐憫窮困,能夠周濟窮苦,這就是無形中給自己的身家積累了大陰德。
下面我們來看第六十二句,這一句比較長。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睫。】
這個是講到要親近善人,因為善人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我們的德行,而要遠避惡人,因為惡人往往會連累我們遭到災殃。安士先生在發明注解裡頭講到,「善人惡人,分明吉凶二路」,善人得到的是吉,惡人結果是凶。其實人本來沒有善惡之分,本性是本善的,沒有善惡,這個本善是沒有對立的,不是惡的反面叫善,不是,它本身純善的、無惡的,這是我們的本性。之所以後來成為善人、惡人,那是因為後天的習性薰染,變成為善惡不同的人類,因此得到的結果也就有吉凶分明。人凡舉一言、行一事,乃至動一個念頭,如果違背了本性,那就是惡,順應著本性,那就是善。本性是道,順著道就叫德。所以德不是後天人規定的,善惡的標准也不是後人規定的,而是一種自然的標准、自性的標准,順從著自性、順從著道那就是善,反之即是惡。
《太上感應篇》說到,「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實際上善惡之分判不用等付出行動,哪怕心念一動,就有分明吉凶二路,兩條路就很分明了,如果念念相續下去,就在吉凶二路上愈走愈遠。假如一念偏差,走上了凶路,可是剛邁步立刻能回頭,亡羊補牢,未為晚矣,只要一回頭,凶災就化成吉祥。所以我們如果希望得到吉祥,希望得到像《陰骘文》後面所說的「百福骈臻,千祥雲集」,那就要念念去行善。正如《十善業道經》裡講的,「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你哪裡擔心你不會得到吉祥?
下面安士先生說到,「言乎氣味,判若薰莸。言乎品類,勢同枭鳳。故曰:近朱則赤,近墨則黑。自然之理也」。善惡都有氣味,這個氣味我們現在人講磁場,中國人也講氣場,佛家講光,善人的光很祥和,惡人的光叫凶光,不吉祥。這個氣味也是一樣,善人身上有這種香味,薰是香草,惡人的身上有一種臭味,莸就是一種臭草,薰莸這是香草和臭草,兩種氣味不同,為什麼?善惡不同。所以一個人常常行善的,心善、行善、語善,他身上會發出香味,周圍會有祥和的磁場,人在他的周圍會感覺到心很安穩、很愉悅、很自在、很安詳、很有安全感,不想離開他,很想親近他。如果是一個惡人的話,他周圍磁場就不好,可能眼露著凶光,身上發著臭氣,人覺得在他旁邊很難受,身心不安,急於離開他。這都是招感的,只有那種氣味相投的人才會跟他在一起,譬如說同樣惡的人,惡與惡他們氣味相同,感到一起來了,互相覺得有共同語言,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個品類也有不同,品格就分類了,就好像枭與鳳的區別,枭是一種鷹鳥,很凶殘,鳳是鳳凰,鳳凰是一種吉祥的象徵,這是代表善惡不同。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你親近善人的話,自然不知不覺你就善起來了,正如古人所說的,「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這個是性情、氣質不知不覺的就起了變化。如果是親近惡人的話,那些惡的習氣也不知不覺就染上了。所以這個屬於是自然之理,那是很自然的,肯定是這樣的,因此我們在交友方面必須要有抉擇,要選擇善人,遠離惡友。
善人最重要的就是德行,其次才是他的學問。真正有德有學的,我們拜他做老師,或者是跟他一同學習,成為他的知交,互相的勉勵、幫助,這個對我們德行提升有大幫助。所以這下面講,「善人所修者德行,親之近之,便有薰陶漸染之功」。善人他修的是德行,他注重德行,孔門四科裡面,你看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學,他在這四科裡面最重視是德行,而把言語、政事、文學放在其次。所以我們看人也要首重德行,一個人言語很好,很會說話,能言善道,未必德行很好,甚至孔子所說的,「巧言令色鮮矣仁」,講話很會投機取巧,投其所好,德行可能都會有虧缺的,這個在佛法裡面叫绮語。講話一定要實事求是、真誠,不講那些绮語、巧言,這樣德行自然他就能夠保全得很好。我們對這種善人,親近他,向他學習,這個親近就是有向他學習的意思,常常跟他們接觸、交往,慢慢就能有薰陶漸染之功。受他們的薰陶,就是他們會影響我們,會讓我們提升,德行不知不覺也就跟他們一樣了。所以這是良師益友給我們帶來的莫大的好處。
下面「惡人所釀者災殃,遠之避之,自無朋比牽連之禍」。惡人就是有很重的惡習氣的人,其實人本來沒有惡的,本善的,就是因為他習氣太重,染得深了,回不了頭,所以念念所作所為都是在積累著災殃。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作惡者必有惡報,我們對這種人要遠離,要避開。這個遠離,最重要的是不要跟他們學,最好跟他們少來往,這樣子就沒有那種朋比牽連的禍患。朋比就是所謂的依附惡人,有一個成語叫「朋比為奸」,不要依附這些惡人,牽連是他們所做的這些惡也不會牽連到我們,那就避免了禍患。所以下面說,「自天子以至庶人,未有不以親賢遠奸為第一要務」。天子就是代表國家領導人,地位最高的,庶人就是平民百姓,這是儒家告訴我們的,不管我們是處在什麼樣的地位,都要親賢遠奸,親近賢德的人,遠離奸佞小人,這是第一要務。要就是重要,務就是我們的任務、我們的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學習聖賢,親賢就是學習聖賢,遠奸是遠離那些惡人,這個要務是第一要務。親賢遠奸,假如我們身邊沒有這些賢德的人、沒有良師益友怎麼辦?我們師父上人常常勸告我們,如果身邊找不到這樣的良師益友,沒關系,我們向古人學習,古人有不少良師益友。怎麼學?讀他們的著作,學習他們的文章,天天跟他們在一起,聽他們教導,這叫親賢,這也能學成功。古代的例子,儒家孟子私淑孔子,怎麼學?孟子跟孔子也沒見過面,孟子出生的時候孔子已經去世了,孟子讀孔老夫子的書,一心一意就學習孔子,學得跟孔子一樣,這樣他也就成就聖賢了。所以孔老夫子被後人尊為至聖先師,孟子是被後人尊為亞聖,亞是亞軍,第二名,僅次於孔子。你看孟子他為什麼能夠成為亞聖?孔老夫子這麼多弟子,七十二賢,三千門生,都沒有評上亞聖,唯獨這位沒見過面的後人孟子成為亞聖,也就是孟子學得比他們還好,因此雖然身邊沒有老師也不妨礙學習。特別是現在科技發達了,媒體傳輸技術都已經可以把信息瞬間之間傳到世界千家萬戶。我們師父上人用遠程教學的方法每天講經教學,把自己修學的心得向大家匯報,我們也能夠學習師父、親近師父,雖然沒有跟他老人家在一起,可是天天都聽他老人家教學,天天都跟他老人家在一起。所以我們說,雖然見不到師父的肉身,但是見到師父的化身,化身天天在,而且見師父的法身,向他學法不就是見師父法身嗎?所以親賢不必一定是近距離的親近才叫親賢,近距離親近,但是沒有真跟他學,也不叫親賢。遠奸就是遠離小人,奸是奸滑、狡猾,心裡陰險、毒惡,沒有仁愛心、沒有道德的人都屬於奸這類。
所以我們看人要用什麼標准?要用道德做標准。道德,古人給我們歸納了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就用這八種做為尺度給他量一量,就知道他是善人還是惡人。惡人我們就遠離他,不跟他學習、不跟他來往,不受他影響。當然遠離就好,不要去批評他、毀謗他,這樣反而跟他結怨了。古人說小人不可以得罪,得罪了小人,他心裡的怨恨沒完沒了,那你就慘了。只是遠離他,但是我們對他一樣的恭敬,絕對在禮節上不要冒犯他,還是要柔和、還是要尊重。恭敬人是善人、惡人都要恭敬。所以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第一條叫「禮敬諸佛」,諸佛包括過去佛、現在佛還有未來佛,未來佛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善、有惡,一樣禮敬這就對了。禮敬諸佛是贊歎如來、稱贊如來,如來是自性的性德,與性德相應的這是善,我們就稱贊,與性德不相應的,我們不稱贊就好,不要批評,這就是後面要講的,常須隱惡揚善。
下面,「良由觀感贊助之力,默移人之性情者居多耳」。為什麼要親賢遠奸?正是因為人會受環境的影響,所謂觀感贊助之力,這就是環境影響的力量。我們每天觀察的,每天所感覺到的,對我們都會有影響,只要不是聖人,肯定都會受環境的影響。這個贊助就是一種助緣,環境是一種增上緣,如果是善的環境就向善增上,如果是惡的環境就向惡法增上,這是潛移默化的力量,慢慢讓人轉變性情。所以中國有一句俗話講,「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裡講的本性好像是一種貶意,實際上兩種說法來解釋本性,如果真的講本性本善的話,那是沒有移動的,就像六祖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個本性真的是不移,江山移了本性也不移。但是如果我們用來褒貶人說的本性難移,這個其實不叫本性,叫習性,只是因為他的習性太深、太重,好像成為他的本性。習性是可以移的,怎麼移?要有好的環境,如果是在善良的環境裡,周圍都是善人、都是正人君子,這個人在裡頭慢慢薰陶,原來是惡他也能轉變為善。
我們師父上人在自己的家鄉廬江縣湯池鎮建立文化教育中心就是來做試驗,構建和諧示范鎮,用什麼?就用《弟子規》來教學,用倫理道德、用孝道來轉移鄉民、鎮民的性情。一開始也是推行教育的時候,鄉民、鎮民不理解、不支持,後來很快就受到感化。你看三年,這個小鎮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原來街道很骯髒,現在街道很干淨,沒人丟垃圾,沒人隨地吐痰,原來家裡常常父子不和、婆媳矛盾,現在都沒有這些現象了,甚至有幾條村,我還去過,像百花村、二裡半村,都能夠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短短兩年的時間,就能夠把一個鎮的居民性情轉變,可見人都能夠教得好的,使我們深信老祖宗講的話,「人之初,性本善」。我們要學好必須要親近善人,佛法說親近善知識。
下面一段說,「善人非必時時行善,然動靜雲為,較之惡自遠矣;惡人非必事事為惡,然語默作止,較之善自遠矣」。善人不一定時時刻刻都在行善,行為上會有中斷,不可能說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行善,你睡覺、吃飯那個不能叫行善,在佛法裡這些日用雲為的事情,吃飯、睡覺、上洗手間這類屬於無記業,說不上善惡的業這叫無記業,但是他雖然不是時時刻刻在行善,但是心是善的,他的動靜雲為,日常的起居飲食、行為動止,跟惡也就遠離了。惡人也未必是事事都在作惡,偶而做一、二件也可能是善的,但是他的語默作止也漸漸跟善遠離了。「且如吾欲作一善事,濟一貧人,放一生命,善人見之,必多方贊成,以為此舉必不容已。惡人見之,必無數阻抑,以為此事極其迂闊」。這裡舉出一些事例來說明善人和惡人如何分判。當我們要想做一件善事,或者救濟一個貧人,貧苦人,或者是放一條生命,這都是善事,善人、惡人見到我們做善事反應不一樣。善人見到我們行善,必定是多方贊成,他是很贊歎我們,很成全我們,很隨喜我們,他們認為這些舉措不可以停止的,應該繼續行善。惡人見到我們行善他的反應就完全相反,他會怎麼樣?無數次的阻攔我們、障礙我們,不希望我們成就這個善事,因為他們心裡的觀念認為做這些事情是迂腐的、是沒用的,甚至他看到之後看不順眼,因為跟他的習氣不能夠對應。所以善人、惡人就在這個事上就能夠分辨出來,平時沒有事情發生你看不出他的心是善是惡,事情一來,兩種人的反應、兩種人的心態不一樣,你就知道是善是惡了。
所以從事上去見心,從相上看到理。我們要懂得這樣去判斷當然自己首先要有善惡的標准,學習聖賢教育就尤其重要了,如果不學習,你怎麼知道何為善、何為惡?如果只是任自己一己之見來判斷,你自己的見解不一定是對的,相信自己的見解是很危險的,你那個見解可能是一種習氣。如果是惡習氣的,說不定你的反應、你的心態跟那個惡人是一樣的,而自己可能是不知不覺。所以說到底,還是要學習聖教。當然學習聖教最主要的是讓自己斷惡修善,不是用聖教去裁量別人,看人家是善是惡,那都是不需要的,不用起心動念去裁量別人,事情一來你就知道,知道了也不放在心上。即使他是個很惡的人,我們不要放在心上,我們能夠了解、能夠相信他性本善,只是現在糊塗了,他沒有接受過良好的聖賢教育,所以才會有這種惡的心態、惡的言行。六祖大師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修道之人,我們不要看他的過失。所謂不看也不是看不到,看到了如同沒看到,心上還是清淨的,一心為善,把心念歸到善那一邊去,不要去想那些惡的。
下面說,「言之者既已諄諄,聽之者能無躍躍?吾知隨之轉移者多矣」。這是跟善人、跟惡人接觸的時候,譬如說一件事情,善事來了,善人必定是贊賞、鼓勵、隨喜,惡人必定是反對、批評、障礙。他們都是發自於內心,很懇切的,說話的人,言之者既已諄諄,諄諄是很懇切,為什麼懇切?因為他們真的就是從他們心裡頭所思所想表達出來的,價值觀不一樣。惡人他這個價值觀是不正確的,他自己不知道,所以他講出來也講出他一番道理,聽之者能無躍躍?聽話的人能夠不動心嗎?吾知,我看到,隨之轉移者多矣,動心的人還是太多了。所以不受惡人的影響那要多大的定力才行,否則你跟他們在一起,不知不覺你會動心,你會受他們所轉。所以應該遠避惡人,親近善人。
下面說,「孟母教子,必欲三遷,惡其習也」。孟母三遷的故事是脍炙人口。孟子的母親善於教子,孟子很小的時候也很愛玩,他們家住在一個墓地旁邊,孟子天天看到有棺材抬過來在這裡下葬,在這裡埋,孟子也學著玩這些,每天表演的、玩的就是埋死人。孟母看到了,這樣不對勁,孩子學這些沒好處。所以就決定遷移,搬家,搬到一個市場附近,孟子又到市場去玩,每天就學著人做買賣、談價格賣肉。孟母看到了,這也不好,這不是自己希望孩子做的,不能讓他染上這種不好的習氣,因為經商容易陷到利字裡面,利字太重義就少了。孟子是非常講究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所以孟母一看這樣,還得搬家,就搬到了學宮附近,學宮是學校,孟子又跟著這些學校裡的師生在一起,學著什麼?學禮、學讀書。結果孟母一看,對了,孩子學這樣就對了,於是就在這裡安住下來。你看孟母很會教孩子,就怕孩子在不良的環境裡染上惡習,三遷其居,一片良苦用心。「聖賢尚爾,何況庸人」?孟子是聖賢人,聖賢人那是很有根性的人,我們說前生是大善根、大福德之人,尚且還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更何況庸人,庸庸碌碌的凡夫,能夠不受影響嗎?特別是我們在現前污染的社會,要能夠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這不是普通人,這肯定是佛菩薩再來,凡夫豈能夠在這污泥當中不受污染?所以人總會受環境的影響,總會受這些人群的潛移默化。「豈惟人類,即異類亦然」,這裡說得更廣,不僅人類是會受環境污染、影響,連異類,動物也會。不僅是動物,說老實話,九法界一切眾生都會受到環境的污染,這個污染就是影響。所以不能夠不講究有一個良好的學習、修道的環境。
這裡下面舉出一個例子說明,「昔華氏國有一白象,能滅怨敵,人若犯罪,彼國令象踏死」。這在華氏國有這麼一個故事,這個國家有一頭白象很厲害,能夠消滅怨敵,如果有人犯了罪要處死,國家的法令就是讓這頭大象把這個人踩死。「其後象廄為火所燒,移象近寺」,後來這個象住的棚子給火燒掉了,於是這個大象就被移到寺院附近在那裡養著,每天這大象就聽到裡頭的比丘在誦經,「象聞比丘誦《法句經》,至『為善生天,為惡入淵』之句,象忽悚立,若有覺悟」。一位比丘讀經讀到《法句經》裡面有一句經文,說「為善生天,為惡入淵」,行善之人一定會生天的,如果造惡一定會下惡道,甚至墮地獄,淵就是比喻三惡道,深淵。這頭大象在旁邊它聽懂了,聽到這句忽然之間悚立,很恐懼,我們說毛骨悚然,好像有所覺悟。「後付罪人,但以鼻嗅舌舐,不忍踏殺」。所以在後來這個國家還把這些犯死刑的這些罪人牽到大象那裡讓這個大象去踏死,這大象卻沒有忍心要踩他們,只是用舌頭舐他們,或者用鼻子嗅他們,一副這種關懷他們、愛護他們的樣子。可見得你看它在這個寺院旁邊潛移默化,增長了慈悲心。「王知其故,移象至屠肆之處,象見屠殺,惡心復熾。然則見聞所系,顧不重哉」?國王知道這個事情之後,他知道象現在不再踩死人了,怎麼辦?就把這頭象又牽到了屠宰場那邊,結果這頭象天天又見到這些屠殺的場面,很快這個惡的心念就起來了,熾燃,於是原來的那個善的念頭就蕩然無存。這個象我們知道它也是通人性,萬物皆有靈性,皆有見聞覺知。這個故事我們也能夠相信,真的眾生皆有佛性,大象也是如此。如何把我們佛性恢復?這是需要修行,這需要有修行的增上緣。所以見聞所系,顧不重哉?我們所見所聞就會影響我們,這個能夠不重視嗎?
下面一段說到,「見善人,不獨自己當親近,即教其子弟,亦當親近。豈惟教其子弟親近,凡系一切親戚知交,可以與之一談者,皆當教其親近」。見到善人,不僅自己要親近善人,還要教導自己的子弟兒女應當親近善人。不僅教自己的子弟親近善人,凡是有親戚朋友,你認識的,都應該盡這個義務,勸導別人。只要他能夠聽得進去我這一句話,我就這一句話要勸他親近善人,勸他讀聖賢書,這就對了。下面說,「見惡人,不獨自己當遠避,即教其子弟亦當遠避;又豈惟教其子弟遠避,凡系一切親戚知交,苟能進以忠言者,皆當教其遠避」。對待惡人我們自己要遠離,不僅自己遠離,還要教自己的子弟兒女晚輩遠離他們。不僅如此,凡是一切親戚朋友,苟能進以忠言者,就是你能夠給他進谏忠言的,他們能聽得進勸谏的,你就該跟他說,應當讓他遠避惡人。如果聽不進去就沒法子了,那回不了頭。像商朝最後一個皇帝纣王,沉迷於酒色,橫行霸道,暴戾無性,結果很多臣子勸谏他,他都不聽,甚至要殺害這些臣子。就連一個王子比干,極力的勸谏纣王,比干是位仁者,聖賢人,纣王不但不能夠采納他的勸谏,竟然殘酷的把他殺了。他怎麼殺?他說聽聞聖賢人心都有七竅,我今天看看你的心是不是有七竅,於是就命人把他的心給挖了。這種人不能納谏,最後就是喪身辱國,他的國家也就給滅掉了,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所以《弟子規》上提醒我們,「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如何我們才能夠納谏?要做到聽到贊譽生恐懼心,受寵若驚,聽到過失生歡喜,知道現在可以改過了。過失如果別人不提醒,我們自己可能很難發現,人家提醒了,我們生感恩心、生歡喜心,聞過則喜,這樣自然就有直諒士,正直的朋友來勸谏我們,這些人是善人,漸相親。所以親近善人自己要懂得也要自己有一個品德修養,能夠受教。古人講「福在受谏」,有福的人,福在哪裡?他能夠聽取人家的意見。下面說「何則」?就是為什麼要自己以及勸告自己的子弟、朋友親近善人,遠離惡人?「善惡兩途,不容並立。人若不近君子,必近小人。由善入惡甚易,改惡從善甚難」。所以為什麼要親近善人,遠避惡人,太重要了,善惡兩邊不可以並立的,習氣不是善就是惡,不可能說並立的。所以如果我們不親近君子、善人,自自然然就會親近小人,不進則退。由善入惡很容易,古人有句話說得好,「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行善就好像人徒手登懸崖峭壁,登山一樣,非常艱難,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從惡如崩,做惡事?一失足,嘩啦就掉下來,崩塌下來很容易。由善轉到惡那是很容易的,可是反過來,改惡從善這就很難了。為什麼?因為這社會污染嚴重,環境總是善少惡多,所以佛稱這個世間叫五濁惡世。
下面說,「每見裡巷小民,群居終日,言不及義。有以酗酒撒潑,而致破家身亡者;有以好勇斗狠,而致破家亡身者;更有溺於賭博,耽於聲色,而致破家亡身者。此種招災釀禍,舉目皆是」。這裡解釋為什麼由善入惡容易,改惡從善很難,這就是環境不好。你看看裡巷小民,這是一般的老百姓,普通的凡夫俗子,群居終日,言不及義,你聽聽他們所說的話,一天到晚聊天聊什麼?沒有什麼道義的話,都是那些無聊的話。這個我們不要說別人,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這個樣子,一天二十四小時說的話,有幾句是真正道德仁義的話、是正法?學佛者、學聖教者尚且如此,那不學佛、不學聖教的更是言不及義了。所以你看他們的行為,有的酗酒、撒潑,喝醉了酒之後就很容易胡來,最後會導致破家亡身,家破人亡。有的是好勇斗狠,喝酒的人是愚癡,這種人是瞋恚,很喜歡跟人打斗,修羅心態,動不動就跟人吵架斗毆,甚至動刀子,最後也會導致家破人亡。第三種是屬於貪,溺於賭博,貪於聲色,賭博起源於貪,一染上賭博這就麻煩了,最後必定是家破人亡,還加上沉迷於聲色犬馬的享受,五欲六塵享受,浸泡在這種財色名利當中,這個結果也是家破人亡。所以這三種叫貪瞋癡,這些貪瞋癡招來的必定是災禍,招災釀禍。真的我們看到世間舉目皆是,不都是這樣嗎?所以世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災難?我們的的確確明了了,眾生造作貪瞋癡的業。
下面說,「原其弊,始於二三知己,一時高興,轉相效學而然。初不料其禍之遂至於此也」。原其弊就是追究當初的原因,為什麼會一步步的陷下去,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跟二三個所謂的知己,這知己就是狐朋狗友,不是正經人,跟他們一時高興聊上了,打得火熱了,互相就效法,互相學習,學的都是不正經的東西,沒有料到禍患跟著就會到來。「假令以親近匪類之心親近善類,以結交匪類之財結交善類,則其進德修業,轉禍為福,正未有艾」。這是假使以親近這些不善的人的心態去結交善人,親近善知識,用結交這些匪類的資財來供養善人,結交這些有德君子,那麼進德修業、轉禍為福就不會終止,艾就是終止,方興未艾,這個是一往向前,不會終止,這樣子人必定能夠成為聖賢。「夫何計不出此?乃以父母妻子甚愛之身家,不思慎於保守,徒供匪類之喪敗,良可痛惜!則與其悔之於後,不若慎之於始矣」。何計不出此,這是講到,為什麼不要去做那種進德修業、轉禍為福的君子?父母、妻子都很愛惜我們的身家,為什麼我們自己不愛護它,不謹慎的保守它,反而去成為那些不正當的人,那些匪類的幫凶,給他們把我們的身家都敗壞掉,真叫痛惜,太可惜了!對父母這是大不孝,對家人這是大不義。這個與其來說悔之於後,與其當時糊塗犯了後來後悔,倒不如慎始,一開始的時候就要謹慎提防,親近善人,遠離惡人。
下面安士先生舉出三則故事,第一個是出自於本傳,叫做「執贽十往」。贽就是古代人拜見尊長拿的禮物,這是拿著禮物去拜訪十次,這個故事。這是宋朝有一位文人叫做馬伸,字時中,他從小就相當有德行和學問,小小的年紀弱冠登第,不到二十歲就考上進士。在崇寧年間,這是宋朝宋徽宗的時代,當時因為宋徽宗那個時代有一些反對新政的舊黨他們執政,就反對所謂元佑學術。元佑學術是在徽宗之前,哲宗當皇帝的時候推行的新政這種學術。這個學術是好的,但是在徽宗時代就遭到了禁止。這是跟宋明理學有相連的,當時這些理學的老師,所謂程氏門中,這程氏是指二程,程颢和程頤,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學習這些理學的儒生都遭到了禁止,很多博學的老師因為害怕都解散了。當時這位馬伸非常好學,於是就到了西京,就是洛陽,他去那邊當法官,做官,結果不顧危險前往一位老儒那裡依附請教。這位老儒老先生害怕拖累他,這位年輕人風華正茂,你看不到二十歲就考上進士,現在又當了官,跟我學習可能會受到拖累,於是就拒絕跟他來往。可是馬伸知道老師的意思,就備好了禮物,前後登門拜訪了十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恭敬,對老師說,只要能夠聽到大道,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憾。真的是孔子所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結果他就在這老師門下學習了三年,常常去老師那裡學習,風雨無阻。有的同事也說他的閒話,但是馬伸堅決不退縮,因此在他的道德修養上面得到很大的進步。結果因為當時很多人議論紛紛,很多朋友都擔心馬伸會不會闖出大禍,因為當時朝廷執政黨,這個黨派它是反對這些學說的。但是馬伸一如既往,沒有受到影響。等後來人們聽到他這麼做也都很受鼓舞,於是就都效法他立志不斷的學習,在道德修養上前進。你看他用自己的身教來帶動起社會的學風,親近善人,即使有困難也不肯放過。
第二個是「遇惡不校」,這是遇惡人遠避之,這個故事。這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在太倉縣有一位學者叫王憲尹,結果他後來考上了,金榜題名,回家,到了晚上還在趕路,結果到了很晚回到了家門口,忽然遇到有一個醉漢攔著他,在那發酒癫,抓住他問「你是什麼人?」王憲尹就很嚴肅的說,我是某某人,是現在新科考取的學者。這個醉漢聽到之後還來火,他說我正要殺這個新科王某人,說完就拿起刀子瘋狂的向他撲過來,幸虧旁邊有一些鄰居飛奔過來救他,才得以逃脫。這個王先生回到家裡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點慌亂都沒有,也沒告訴家人。結果這個醉漢第二天酒醒了,想起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就非常的恐懼,他就怕王先生會告官府,於是跟這些鄰人登門來請罪。結果先生閉起大門不予接見,好像昨天晚上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這些人最後也只好退出。這就是遇到惡人馬上遠避。安士先生他在注解當中說到,「有德者必能有容,以其涵養之粹也」。什麼叫有德的人?他能夠涵容,心量很大能包容,這就是涵養,而且是涵養之粹,粹是精華。所以看一個人有沒有涵養主要看他有沒有容量、度量。「有福者始能有忍,以其度量之宏也」。所謂量大福大,能忍的人就有福,不能忍的人度量窄小,怎麼能夠容得下福?「夫以少年得意之人,猝遇暴逆於暮夜欲歸之際,不惟不與之校,並不露於家庭之內,是非特見惡人而遠避,且並忘遠避之見矣」。這是安士先生贊歎這位王先生,於少年得意的時候,年紀很輕考上了新科功名,結果晚上遇到醉漢,不僅不跟他計較,連家裡的人都沒有告知,心上根本沒把這個當成一回事。你看這種涵養、這種度量,所以有大福大德。因此這裡講,非特見惡人而遠避,他所做的不僅僅是見到惡人而遠避之,這個他做到了,可是他還不止這個,且並忘遠避之見,連遠避的念頭也都忘掉了。換句話說,他已經近似的做到離人相、離我相,惡人善惡的相都離了,那真的叫遠避。不僅在事相上遠避,心上都已經遠避,這個境界就比普通人要高得多。
下面這個故事是「黨惡殺身」,這是在安士先生老家昆山人所周知的。他們那裡有一個人叫馬繼,因為他自己有一點拳腳功夫,所以就結拜兄弟組成了一些團伙,就是所謂的黑社會團伙,天天喝酒鬧事。結果附近有一個商人,家裡也很富裕,可是這兩個兒子沒有好好的教管,交友不慎,就誤入了這個團伙。結果有一天這個團伙的頭馬繼,見到有一個客人收了很多錢,於是起了歹心,准備搶劫他。所以就邀集了一伙惡勢力的這些惡人,結果商人的這兩個兒子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不明不白的也跟著去了。結果他們這伙人乘著船追上了那個客船,船上的幾個人就把船勾住要搶劫錢財,這個客人就上岸大喊捉賊,結果岸上很多人都來幫手,四面八方的都跑來,正好又遇到官船,這個官船又是捕盜船,專門是捉盜賊的,正好遇到這個事情,於是趕緊來捕捉,就把這伙人一網打盡,全部捉拿。馬繼這些人先後都死在獄中,另外這團伙裡面的人,所有的人都被殺頭,就連這商人的兩個兒子,本來是不明不白,也不知道自己要去搶劫,但是統統被株連,一塊都殺頭了。所以親近惡人要知道最後的結果真的是凶。所以即使是不知道這些惡人在做什麼,一看他們德行有虧缺,所行的無義,最好就遠避,以免災殃近在眉睫。
人要真懂得親近善人這個人是最有福的人,哪怕他自己資質很差、根性很劣,但是只要遇到名師善友,可以說都會有所成就。我自己真是深得這方面的好處,我就是一個根性很差的、資質很差的人。我在小的時候,我媽媽教我非常耐心,但是我很笨,學習又很慢,結果我姥姥在旁邊看到了,都搖頭歎氣說這孩子太笨,怎麼教都教不會。但是我很幸運,有福,我媽媽是一位很善於教化的人,從小到大帶引我,在世法上也走得比較成功,沒有走什麼彎路三十二歲就在澳洲昆士蘭大學獲得終身教授的提拔。因為我母親帶著我學佛,有幸親近了我們最敬愛的師父上人,所以我到後來也辭職,追隨師父上人。我回想跟師父上人的認識、學習這一段歷程,真的是覺得提升得很多,受益匪淺。
我們第一次跟師父上人相遇是早在一九九二年,當時我還在廣州念中山大學,師父上人當時是應廣州光孝寺方丈本煥老和尚的邀請,到光孝寺去講《阿彌陀經》研習報告。我母親去聽了,我當時因為在學校讀書,沒去聽,但也算是見了一面,跟我們師父上人。之後我們就開始找老法師的這些講經錄音帶來聽,愈聽愈歡喜。後來一九九五年我去美國大學留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就常常到學校附近有一個達拉斯淨宗學會去那裡念佛,而且在一九九七年五月又能夠親自拜見到我們師父上人,當時我們師父在那裡主持一個佛七,是一九九七年五月份。我在去見師父之前一直在聽一部經,叫《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聽了以後非常感動,也忏悔自己過去不孝的罪業,於是發起了九條孝願,在電話當中跟我母親匯報。母親當時也很感動流下眼淚,然後她告訴我說,說你這樣,你到達拉斯淨宗學會去拜見老法師,也把你的九條孝願向他老人家匯報,請他老人家給你監督,因為你是聽他的法而覺悟的。所以我就在那邊參加佛七,每天晚上我們師父上人給我們做佛七開示,當時我在一個機會,師父講完經都在客廳裡小坐一會兒,我就向老法師獻上我自己的九條孝願,簡要的介紹了自己,而且把這九條孝願緩緩的朗讀出來。師父聽了之後,表情也十分莊重,我記得就在客廳裡,我就坐在他身邊,他坐在正位上,對我說,說很難得。我就向師父請教,弟子應該如何護持好自己的孝願?老法師靜默了一會兒,我的心也定下來了,他就回答說,要認真學佛。我突然就明白了,要圓滿孝道必須要認真學佛,成佛了才能叫圓滿。
當時我又向師父請教,我說我現在應該怎麼修學?我在讀博士,怎麼樣子把佛也學好?師父給了我兩條意見,第一,把書讀好,第二,讀《無量壽經》。我就依教奉行把這個書好好的念,結果讀書確實成績也比較優秀,每次考試都是全班第一名,四年就把普通人七年要完成的碩士、博士的課程都完成,每天也念《無量壽經》。當時我聽說師父上人要開講《華嚴經》,師父上人是一九九八年五月十八號正式開始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講到現在已經十年有多,超過四千個小時,當時正預備要講。而且我聽說老人家要開華嚴班,我當時就很振奮、很歡喜,很希望也參加華嚴班,想學《華嚴經》。雖然沒有讀過《華嚴經》,但總聽說過《華嚴經》是經中之王,根本法門,就是說不出有一種特別的興奮。老人家也看出來了,他於是就賜給我一套《華嚴經》。當時我非常高興,也覺得非常的感動,我是一介小人、書生,真的叫乳臭未干,當年我才二十四歲,但是老法師對我依然是這麼樣的愛護,這種慈悲讓我非常的感動。所以我當時鄭重的請這部《華嚴經》,我從我的寮房,住在寮房裡,三步一拜,一直拜到佛堂,這中間還有一段路程,大概有二、三裡路,我就三步一拜,拜到那裡,莊重的在師父那裡接受了《華嚴經》,精裝本五冊,我現在一直都保存著。我當時就向師父請教,我能不能跟師父您學《華嚴》?師父當時說了一句話,說世法、出世法總講究一個緣分。這話我聽了是似懂非懂,師父是答應我還是拒絕我?他也沒說好還是不好,就說講究個緣分。大概真的這個緣分當時還沒成熟。後來我就繼續的完成學業,博士畢業之後走上大學教書,接我母親來奉養,我們母子繼續學佛,在美國教書三年,又到澳洲教書教了四年,在不斷的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格,還有深入學習經教,這一晃也就十年有多了。
我們從美國到澳洲也是師父上人的帶引,當時我跟我母親去新加坡拜訪他老人家,他那時還在新加坡講經,是二千年的時候。老人家就勸我,說你在美國不要待下去了,來澳洲,澳洲我們建立了淨宗學院,你可以跟我們大家一起共修,這會有很大幫助的。善人則親近之,於是師父一句話,我們就下了決心。當時正好遇到一個因緣,澳洲昆士蘭大學正在招收金融的老師,我就報了名,結果他們很快的就錄取了我,也不用請我來見面,看到我的簡歷就很歡喜,這有緣,而且一下把我和我母親的移民的簽證都給辦妥了。師父當時叫我們到澳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已經接受了澳洲昆士蘭大學和格裡菲斯大學的邀請,做為榮譽教授,參加國際的和平會議,推廣我們中華傳統的文化和教育,另外團結宗教,他讓我過來可以做一下他的英文翻譯。當時我還非常的誠惶誠恐,我說師父,很感謝您的信任,但是我的英文水平很不夠,教教金融課程還可以,但是給您做翻譯,講儒釋道,這恐怕不夠資格。師父當時說了一句話,說不要緊,我們共同努力。你看師父上人這樣德高望重,對我這麼親切、這麼俯就,當時我感動得差點眼淚流下來。於是當時就下定決心來,雖然美國政府給我傑出教授與研究人才的綠卡留我在美國,但是我們也毅然辭掉。
到了澳洲,跟師父上人這四年來都在奔走於世界各國,真的是有這個緣分,很殊勝的緣分,跟師父去從事團結宗教,協助師父在國際和平會議上呼吁恢復倫理道德教育,會見了很多國家領導人。我們真的是看到師父那種智慧的和平理念,「和諧世界,從心做起」、「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修身為本」、「化解沖突必須要從化解內心裡的對立、沖突、矛盾做起」。這一些智慧的理念,真的讓不少的這些世界和平人士有所覺悟。我們也看到老人家那種誠敬謙和的品德,純淨純善的心地,慈悲喜捨的胸懷,以及仁慈博愛的精神,他給我們表演的就是活生生的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茂森很幸運,不僅能夠親聽師父講解《華嚴》,還能夠親眼看到師父表演《華嚴》,真叫做如入芝蘭之室、如沐甘露春風。
師父對我們很慈悲,我和母親搬到澳洲的時候,有一次他還來我家做客,給我送了一副墨寶,上面寫上「茂森仁人,得至清淨處」。這句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所謂「聞法樂受行,得至清淨處」。那我們就體悟這句話,意味深長!你看從美國到澳洲,算是清淨處了,師父講澳洲算是世界的一塊淨土;到了師父身邊來學習,得至清淨處;跟師父學法,自己有所成就,得清淨心了,「心淨則佛土淨」,這是得清淨處;最後我們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叫得至清淨處,這是真正究竟圓滿的清淨處。所以跟著師父四年,後來師父老人家勸我,說人生很短暫,要麼就做最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聖賢教育。所以當時我徵得父母的同意,母親特別支持我,就辭掉了昆士蘭大學終身教授的職務跟隨我們師父來學法。從二00七年一月開始,到現在兩年了,天天就是學習儒釋道的倫理、道德、因果的這些教材,每天習講。這兩年來,到今天也講了六百五十多個小時。在這條路上確實愈走愈歡喜,人生的目標、方向愈來愈明確,志向愈來愈穩固,一生就是要像師父上人那樣,勤於講學,勇於改過。師父說成聖成賢不過如此,真正自利利他,通過學習經教自利,通過講學,在哪講?對攝影機向網上的看不見的聽眾講,既可獨善其身,亦能兼善天下。我現在開始講經正好是師父當時開始講經的年齡,師父送給我一張相片,他三十三歲第一次出來講經那個相片。我跟師父說,五十年之後我要像您老人家這樣就不錯了。師父還點頭說要青出於藍。師父的鼓勵讓茂森振奮,發願這一生一定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古人講,聖賢人皆可為之,紹隆佛種,弘法利生,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發心去擔當。感恩我們師父上人這種教化、帶領,真正體會到「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親近明師、善知識太可貴,這一生我真的得救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有不妥之處,請各位同修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四十二集) 2008/12/20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