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故事
:經咒頌念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第二十三章(198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三十面,最後一行: 解【問。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莊嚴。答。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 這個假設的問答問得非常好,因為確實有不少人有這樣的疑惑,這種疑惑對我們修學的人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障礙。根本煩惱裡面有貪、瞋、癡、慢、疑,這是一個很大的疑惑,他的問題在哪裡?就是理與事不能圓融。我們一般人觀念,理論是理論,事實是事實,這就麻煩了,這就是障礙,這就不能圓融。換句話說,這個障礙,障礙我們的一心不亂,障礙了一心不亂,可見得這種障礙必須要把它除掉。換句話說,事實的真相一定要搞清楚。在佛法當中,理、事是一不是二,有理一定有事,有事一定有理,理與事法爾如是。並不是講我們有一個事,那個事裡頭去找一個道理,找一個理,那就錯了,本來就是這個理。『理性』就是我們講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一切法的理體。 『寂光』是講的法性土,是講在真如本性上,真性裡面哪裡會有這些莊嚴?真性,我們常常講「本來無一物」,經論裡頭又常常說,性體是空寂的,既然是空寂,怎麼會有五塵的莊嚴?底下解答的就好了,解答的意思就圓融了。『一一莊嚴』是講的事,十法界依正之事。『全體理性』,這個意思我們能夠同意,雖然沒有證得,經論裡面說得太多了,正是古人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這句就是器器皆金,哪一樣東西不是真金?明白這個道理了,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內六根,外六塵,這是把一切事相都包括盡了,這根塵之中我們要問一問,哪一法不是真如本性?法法皆是,雖然法法皆是,我們為什麼不見性?不是性真有障礙,是我們自己障礙了自己。 佛在《華嚴經》說得好,一切眾生都是由於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可見得我們的障礙就是妄想、執著。妄想就是第六意識,一天到晚是虛妄分別。執著是第七識,第六識打妄想,第七識是起執著,於是十法界事實的真相,我們雖然在面前也見不到了,正是古人所說的「當面錯過」。所以見解圓滿了,在那個境界裡面所謂的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所謂佛法就是講的真性,哪一法不是真性?這在唯識裡面講得很透徹。通常我們講真如本性,一念不覺則起了無明,起了無明,真性就叫做阿賴耶識,換句話說,阿賴耶識就是真如本性,只是帶了一層迷惑的真如本性。阿賴耶的自證分就是此地講的理性,阿賴耶的見相二分就是此地講的「一一莊嚴」。 那我們想想,唯識經論裡面所說的道理,見相同源,同一個本體。見分是真如本性的般若光明,相分是真如本性變現的種種事相。有體就有相,有相就有作用,所以《華嚴經》以「大方廣」這三個字來說明體相用,「大」是講的體,「方」就是講的相,「廣」是講的作用,是一而三,三而一,怎麼不圓融?怎麼不具足?所以說『一一理性,具足莊嚴』。這個地方又怕諸位在這裡生起疑惑了,相有千差萬別,無量無邊,理只有一個,怎麼說「一一理性」?這個地方所講的「一一理性」就是每一樁事物的理性,這個意義是從這上說的。 「具足莊嚴」,「具足」跟前面「全體」是一個意思,但是這句話很難懂,比前面一句意思深得太多了。一樁事情,譬如說一微塵,這在相分裡面最小的,一微塵。一微塵我們只看到了一粒微塵,怎麼能說具足莊嚴?「具足」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一法都沒有漏掉,那才叫具足。這個境界很難明了,很難叫我們承認,所以這一樁事情非讀《華嚴》不可,這是說《華嚴經》不能不讀,讀了《華嚴》,這個裡面的意思就明白了。你看善財童子參訪普救女神,我們現在正講這一章,善財在一微塵當中見到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那真是具足莊嚴,所以古人常講「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我們就覺得不可思議了,他在一微塵當中見無量無邊的恆沙世界諸佛剎土,所以如果不讀《華嚴》,像這種境界我們怎麼樣不會想到,連作夢也不會夢到。由此可知,一一法具足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一法,所以這個法界才叫做一真。法界原本是一真,一真裡面你要把它分別、要把它分割,那你叫自找麻煩,是迷惑顛倒,原本是一真。 譬如,我們縮小來講,我們這個地球,地球原本就是一個整體,裡面並沒有分很多國家,並沒有劃很多界線,沒有這個事情。原來就是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就是一家人,你要在那裡劃個界線,這是我的國,那是他的國,好了,那個界限當中就要打仗了,沒有界限就沒有戰爭,有了界限就有戰爭了。好,我們住個家,這是我的家,那是你家,當中這個叫界限,就有爭執了,你要侵占我了,我又侵占你,這個界限是人為的、人劃的,原本沒有。不劃,大家就是一家人。 所以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諸佛共同一法身,我們怎麼樣?是不是跟諸佛共同一法身?是的,一點沒錯。怎麼曉得?佛在《華嚴》上說過了,「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可見得你要是把你的妄想、執著捨掉了,你就是本來佛。今天之所以不能在佛的地位,失去了佛的智慧神通,是我們天天在境界裡面無端無緣無故的在那裡起分別執著,在那裡劃許多的界限,本來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現在變成事事障礙,所以事實的真相是「全體理性,具足莊嚴」。 『方是諸佛究竟依果』,成了佛,有體有相有用,不是說成了佛之後,什麼都空了,什麼作用都不起了,那就變成偏真法界了。偏真法界是誰證的?小乘阿羅漢。佛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喝斥他叫「焦芽敗種」,錯了。凡夫墮在有裡面,就是有妄想、執著,都以「有」為對象。二乘人的妄想、執著是以「空」為對象,所以他墮在偏真涅盤,他不圓滿。換句話說,凡夫著相,執著相,分別相,執著相,所以不能證得法性。阿羅漢、辟支佛執著法性,分別法性,你看都有執著,就是對象不同。我們執著在相上,他執著在性上。我們是偏在相上,他是偏在性上。偏在性上行不行?能不能見性?不能見性,為什麼不能見性?因為他有妄想、執著。見了性一定是圓融的,理事圓融,性相不二,這個是見性的境界,見了性的樣子。偏在一邊決定是虛妄。 這個地方特別要看清楚底下這一句,『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這一句重要。「寂光」,我們是講的法性土,法性土在哪裡?就是我們現在的五塵世界。「五塵」是法性的相分,是法性變現的,它不是法性什麼叫做法性?由此可知,十法界是由於個人知見差別而顯現的,捨了知見才能真正見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有沒有十法界?有,怎麼有?因為有些眾生在這個裡面起了妄想、執著,他沒捨,沒捨妄想、執著的人住十法界,捨妄想、執著的人知道法界是一真,他住一真法界。法界雖然是相同,那個人的感受不一樣,一真法界的感受是得大自在。以上講所受用的境界。 下面經文還是講所受用的,底下是廣說了,請看經文: 經【又捨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到這裡是一段。前面我們所講的是極樂世界住的環境莊嚴,這一段是講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生的那個地方,諸位曉得西方世界是蓮花化生。好,我們看大師的注解,注子裡面說得很清楚。這一段裡面暗暗的含著西方世界沒有生老病死苦,沒有這些苦。四土的依報是講住處,寶池蓮花是講生處,所以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解釋的是: 解【上明住處。今明生處。】 『今』,就是這一段經文。 解【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這個意思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資源(我們今天講資源)比我們豐富,我們這個地方,像這些貴重的金屬非常少,所以希有,常講「物以稀為貴」。如果這個東西太多了,大家就不重視它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是太多了,換句話說,遍地都是。那個地方撿七寶就像我們這裡撿磚頭瓦塊,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七寶都拿去做建築材料,並不看重它。這個地方就是說出他們那邊資源的豐富,物質生活可以說達到最圓滿。當然大經大論裡面跟我們說「境隨心轉」,這個世界的資源是隨眾生心變現的,眾生要有福了,七寶就多了,眾生沒有福報,七寶就少了。這一樁事情諸位要是念一念歷史,古今中外都一樣。你看古時候,如果你對於社會、對於國家有了貢獻,你看朝廷賞賜,一賞是黃金幾百兩、幾千兩,可見得那個時候七寶比現在豐富,現在沒有了,在從前這個賞賜真是金銀財寶。現在這些七寶到哪裡去?眾生沒福,真的,境隨心轉。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當然是阿彌陀佛多生多劫所修的功德變現的境界,可是每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以清淨心去的。換句話說,西方世界的共業都好,共業都是一心不亂,是共的這個業。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共的是善業、是惡業,這個不相同。所以看到果報,我們一定就想到這兩個世界的人造的業因不一樣,所以說果報不相同,所以那邊稱為淨土、稱為極樂,有它的道理。下面一段跟我們解釋八功德水: 解【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鹹淡劣味。四輕軟。異沉重。五潤澤。異(縮)腐褪色。六安和。異急暴。七除饑渴。異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 七寶蓮池,八功德水,其實水的功德說之不盡,只在無盡功德裡面略舉八種。第一『澄清』,它這個水裡面沒有染污,跟我們這個地方的水不一樣,我們這個地方的水,澄清的水太少了,水裡面都有微生物,在顯微鏡之下一看,水都不干淨,所以我們的飲水要過濾,我們的飲水要燒開,西方極樂世界的水不需要,太干淨了,沒有惡臭,也沒有微生物,這「澄清」。 第二種好處是『清冷』,就是清涼,不會太冰也不會太熱,換句話說,是最適合的溫度。不像我們這邊的水,夏天的水被太陽曬了,你看水是熱的,冬天的水結成冰,太冷,西方世界沒有這個情形。第三個好處是『甘美』,這個水是甜的,不像我們這邊海水是鹹的,不能喝。河水是淡的,只有極少數的泉水,山泉還有一點甘味,但是總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第四種是『輕軟』,不像我們這個水很重,西方極樂世界水輕,雖然是好像一大桶水的時候,提在手上沒有重量,這個自在。你游泳的時候,你游到深處,你感覺水的壓力很重,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個感觸,水面上跟深海裡面是同樣的感受,換句話說,沒有沉重的壓力,這個也是不可思議。 第五種好處是『潤澤』,我們這個世間是無論什麼東西,你放在水裡面放久了,它會褪色,它會變成腐爛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水不一樣,你放在水裡面,那個顏色愈放愈新鮮,這是我們這個地方的水不能夠相比的。我們這邊的金屬在水裡面放久了就生銹了,西方極樂世界寶池裡面的水,愈放愈美,愈放是愈好看,好像天天有人保養的樣子,水就給你保養了。我們這件衣服在水裡面泡久了,顏色就褪了,西方極樂世界,衣服浸在水裡面,愈泡是愈新鮮,顏色愈鮮美,這是我們不能跟它相比的。 第六是那邊的水『安和』,「安和」,當然我們也有。像急流、瀑布,西方極樂世界見不到的,沒有這些危險的現象。第七種好處是『除饑渴』,肚子餓了,寶池裡面的水喝幾口就不餓了,這個方便,所以水可以解渴也可以除饑。不但有這個好處,而且『長養諸根』,這個水是非常的營養,無怪乎極樂世界的諸上善人永遠保持著青春長壽,它有這麼好的資源。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人要長期泡在水裡面那就不得了,一身都泡浮腫了,濕氣什麼病都出來了,極樂世界不如是,「長養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這是我們這個世界有這些弊病,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個地方兩個字音是相同的,都是讀ㄌㄧˋ,第一個「沴」,注解裡頭有,是「不和」,第二個「戾」是「不順」,不和不順是增長病的根源。 這是簡單的說出了七寶池中水的好處。在《觀經》裡面跟我們講,這個水是更妙了,《觀經》的文長,說得詳細,講這個水可以隨著人的心意,像水柱一樣,可以隨心所欲的流注,可以往上流也可以往下流,可以繞著柱子,繞著棟梁,我們想想,那個境界多美。我們今天科技雖然發達,還做不到。極樂世界種種莊嚴不需要人工,自然的,所以說是「水本無心,能隨人意」,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再看底下經文: 解【充滿其中。異枯竭泛濫。】 在我們這個世間,譬如說幾個月不下雨了,河水要枯了,雨水要下多了就變成水災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沒有干旱,沒有水災,寶池裡面的水永遠保持著那麼樣的水位,水位永遠保持著。 解【底純金沙。異污泥。】 我們這個地方池底,河流或者是湖泊,底是泥沙。西方極樂世界的底是金沙,也有銀沙,也有琉璃,有的是雜寶,有的是一寶,有的是二種寶,無不隨心變現。 解【階道四寶。異磚石。】 我們今天就是再好的家庭裡面,富有家庭裡面,自己都有游泳池,池邊上最考究的大理石砌的。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池子四周所砌的是『四寶』,我們這個世間人哪能夠跟它相比?所以從這些地方諸位要能夠體會得到,佛法是教我們離苦得樂,佛法不是教我們捨棄富貴去吃苦頭的。佛法是教我們隨緣不要攀緣,我命裡頭有富貴,我就享受富貴;命裡頭貧賤,那我就甘受貧賤,叫你隨緣不要攀緣,為什麼?在境界裡面修清淨心。如果你命裡面有富貴,你要把它捨掉,你的心就不清淨了,你起了妄念,這個事就不相干。你在什麼境界裡頭要學著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對了。所以命裡面有富貴,你就享受富貴,命裡面貧賤,不打妄想,富貴也學道,貧賤還是學道,統統修的是清淨心,修覺正淨。所以貧賤,不要被貧賤迷惑了;富貴,不要被富貴迷惑了,不為境界所迷就是佛菩薩。西方極樂世界修的福報大,所以它的享受也是不可思議,雖然是性德,當然也是修德所顯的。底下有解釋: 解【陛級名階。】 『階』就是台階,像樓梯一樣,一級一級的上去。 解【坦途曰道。】 『道』是道路。 解【重屋為樓。】 這個容易懂,像我們這個講堂這區大樓,一層一層的就是『重屋』。 解【岑樓名閣。】 『岑樓』是什麼樣的樓?在我們台灣少見,不多見,日本很多。如果諸位去過日本,你看日本最著名的大阪城,我們在電視上也看過。你看大阪城,尖尖的一層一層一層,那就叫『閣』,就叫「岑樓」,它那種建築也是從我們中國學去的,我們中國古代的時候很多。 日本的好處,是從中國學去之後,一直到今天它都能保存住,它保存古物真正是世界第一,古物保存得非常的完整。我們在日本的時候,對於這個民族不能不佩服。日本的文化就是我們中國春秋時代的文化,日本人穿的衣服,這個衣服叫吳服。你們念過歷史,吳王夫差,勾踐復國,他那個服裝就是我們中國人在當時江浙一帶的服裝。可見得那個時候日本人在中國留學,把中國這些文物帶到日本去之後,始終沒有改變。 日本人住的榻榻米的房子,那個房子是我們中國漢朝以前的房子。所以你們去念《禮記》,席地而坐,對長者尊敬的時候鋪重席,那都榻榻米上的。《禮記》裡面講,你到人家家裡去,看到人家房子外面有二雙鞋子,就不能隨便推門進去。那個鞋子為什麼會擺在外面?只有榻榻米的房子才脫鞋子上去。所以我們今天讀古書,有的時候根本就看不懂,跑到日本去一看,完全一樣,你就完全了解了,所以日本人的文化全部是中國的,這麼多年來它沒有改變。日本人的宮殿、寺院都是漢唐的建築,那個圖樣一直到今天也沒有變更,原來的樣子,所以要了解中國古代許多的文物可以到日本去看。 解【七寶樓閣。異此方土木丹青也。】 那比我們這裡華貴得太多了,人家的建築材料是七寶,我們這邊的材料是木材。那些樓閣都是用木材做的,也能建築相當的高度,能夠建到七層到九層,也有十幾層的,全部是用木材建築的。『丹青』是彩畫,你們到日本,日本有一座寺廟叫金閣寺,那也是現在觀光的一個地區,你看到那座廟雖然不大,全是金的,真的假的?假的,裡面是木材貼的金,金是貼上去的。像我們這個匾額一樣,是真金貼上去的,它的柱子,它的牆,上面用的瓦,全部都是真金貼上去的。金閣寺那個房子不大,大概也就像我們講堂這麼大這樣子,只有這麼大,不大,方方正正的,寺廟建在水當中,非常的美,風景非常之美,這是日本觀光的一個地區。極樂世界那七寶是真的,裡面都是的。它裡頭是木頭的,外面就貼那麼一層,貼那一層那價值也就相當可觀,它是貼金的。 解【樓閣是住處。及法會處。】 『法會』,就是大眾聚會的場所,講經說法的道場,大眾修行的場所。 我們在下一個月要舉行一個佛七,舉行一個佛七法會,希望這個法會能夠做到清淨莊嚴。特別是希望能夠保持一套完整的錄音帶,如果要做得更好一點,我們也希望能保持著錄影帶,爾後幫助同修們在家裡面念佛。這個念佛就是速度要不快不慢,自始至終要能保持一樣的速度,然後這個帶子那個效果就太大了,二六時中可以幫助我們助念。我們用錄音機或者用隨身聽,現在有隨身聽,可以自動往回的,幫助我們自己念佛,這個要緊,換句話說,希望我們在二六時中,佛號都不間斷。所以這次的佛七希望我們在心理上有個准備,也希望常常能夠練習,能夠達到這麼一個標准。不但我們每一位同修自己得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這個帶子流通出去可以幫助許多人一心念佛,所以說功德利益是無量無邊。念佛堂,我們用這個講堂就可以了。打佛七的當中,我們講開示,這三天的經我們停下來,我們講開示,講開示我們坐蒲團聽就可以了,所以希望能夠做到清淨莊嚴。底下講: 解【但得寶池。蓮胞開敷。便可登四岸。入法會。見佛聞法也。】 這裡面我們要特別著重在『見佛聞法』這一句。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我們「見佛」干什麼?無非就是「聞法」。不聞法,不聞正法,修行非常的難,為什麼會這麼難?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沒有正法的熏修,要煩惱習氣不現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經上跟你說得很好,「花開見佛悟無生」,花開見佛是什麼境界?理一心不亂,實報莊嚴土。 諸位要記住,我們帶業往生的人都在蓮花裡面,花沒開。方便有余土,就是事一心不亂的人,花也沒有開。花不開在蓮花裡頭會不會悶得很?給諸位說,不會,那個花太大了,你在花裡頭自在得不得了。花沒有開,在蓮花花苞裡面是阿彌陀佛化身佛來給你講經說法,觀音、勢至統統是化身。花開了之後,這個時候見佛是見佛的報身,此地講「見佛聞法」是見報身佛說法。換句話說,你這個時候,要是以我們這個世界來講,你是法身大士了。所以蓮花什麼時候開?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蓮花就開了。所以花一開,你就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的情形就像《華嚴經》裡面講的華藏世界、一真法界,沒有二樣。我們再看底下一段文: 解【華輪者。輪王金輪。大四十裡。且舉最小者言。若據觀經。及無量壽會。大小實不可量。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故也。】 這是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去投胎,去生的那個地方,蓮花化生。蓮花大小不相同,這是講小的,小蓮花也有最小的,一由旬。一由旬是多大?由旬是印度長度的單位,它有大中小三等,大由旬一由旬是我們中國過去的八十裡,華裡八十裡,大概一公裡是二華裡的樣子,換句話就是四十公裡,四十公裡,這是講蓮花,大的由旬一由旬。中由旬是六十裡,小由旬是四十裡。諸位想想,比我們現在住的家要大得多。就算一個小由旬,直徑是四十裡,拿現在講是二十公裡,二十公裡這個面積是相當之大。經上說這是最小的一由旬,也有十由旬的,也有百由旬的,也有千由旬的。那個千由旬,那一朵蓮花恐怕就有我們這個地球大了。諸位想想,一千由旬,如果一由旬是四十公裡的話,四萬公裡,四萬公裡的直徑比地球還要大,你們想想那個世界多大。 為什麼蓮花大小有這麼大的差距?給諸位說,念佛的人功夫勤惰不一樣,你念得少,你的蓮花就小;你念得多,你蓮花就大。所以我是一再勸勉同修,二六時中這一句佛號不要間斷,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可以住大蓮花,愈大當然愈自在,福報愈大,莊嚴愈殊勝,是這麼一個道理。可是我們一般人總是懈怠放逸,養成這個習慣,佛號常常會忘掉、斷掉,你在家裡面如果把錄音帶放出來,也許你家裡別的人聽起來不願意,說吵了他,所以最好能夠用隨身聽的小錄音機用耳機帶上,不妨礙別人,我的佛號一天到晚不間斷。現在隨身聽不大,我想再過個一、兩年會有更小的。 現在我在外國看到小的電視機,多大?二吋,一點點大,放在口袋裡,裝在口袋,用電池的,它一樣可以收得到,那個電台都收得到,現在連電視機都有那麼一點點大的。還有電視機在手表上的,那個手表上的電視機能夠收到電台上的,你們想想看科技之進步。所以我想再過個一、二年,隨身聽一定很小,裝在口袋的話,就像人家帶助聽器一樣,跟助聽器一樣,這才能幫助我們二六時中佛號不斷,幫助我們這個蓮花一天一天在長大。所以我們的佛七很重要,而且佛七也應當常常舉行,希望我們圖書館將來每三個月能舉行一次,聽三個月經,在家裡念三個月佛,打一個佛七來考考自己的功夫,純粹的淨土道場。 這個地方講『輪王金輪』,「輪王」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世間主。經上告訴我們輪王有四種,大的是金輪王,金輪王是一個單位世界的大王,他是統領四天下,拿我們現在來講,就好像一個太陽系,他統轄的范圍是一個太陽系,金輪就是他的交通工具。金不一定是指黃金,金可以說金屬,他的交通工具很像我們這些年所發現的飛碟,你看飛碟不是金屬做的嗎?它是個輪的形狀,像個碟,輪的形狀,速度非常之快,它在一天的時間能夠把整個太陽系星球都到遍,有這麼大的速度,所以輪王有金輪寶,是他的交通工具。銀輪王統理三個洲,銅輪王統理二洲,鐵輪王統理一洲,這四大部洲。這些輪王都有輪寶,換句話說,都有這種快速的交通工具,他所統領這麼大的幅員,這個力量才能達得到。 這個地方講的是蓮花,拿輪王的金輪寶來做一個比喻,因為極樂世界這個蓮花,不但是自己居住的宮殿,自己的家園,也是飛行的交通工具,這真正是妙不可言。 底下講『觀經,及無量壽會』,就是「無量壽如來會」,是《寶積經》裡面的一品,《大寶積經》裡面的一會,就是《大寶積經》裡面無量壽會跟《觀經》裡面,所講的蓮花大小不一樣。剛才講的,小的有一由旬,大的有千由旬,為什麼會有這些情形?底下二句說明了,『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其實「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是由於眾生功夫勤惰不等,有的人功夫念得很勤。這個念佛,諸位要曉得,古德常常教誡我們「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換句話說,在一切境緣當中,我們放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一心一意執持名號求生淨土,這樣念法,這個蓮花是愈念愈大。 你也別去想著我那個花要大,不要貪圖,因為貪圖會怎麼樣?我為什麼天天念佛?我是希望我的花比別人大,那你這個裡面就有貢高我慢的心了,就有貪心了。別人的花比你大,你看到就嫉妒,心裡就難過了,這去不了,這句佛號念了念到什麼?念到以後就變成我們世間人天福報,不能往生。往生一定要清淨心,裡頭決定沒有好勝、沒有嫉妒、沒有貪瞋,我們的功夫才能成片。所以念佛功夫成片,不是說一天到晚我這一句佛號不間斷就叫功夫成片,你要這樣想法就錯了,不是這個意思,是你在二六時中,心清淨了,沒有妄想,沒有妄念了,這叫功夫成片,是這個意思。 如果二六時中還有妄想,還有妄念,還有分別、執著,還有貪瞋癡慢,那就是古人講的,你就是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不能往生。所以念佛的功夫是要把分別、執著、妄想給念掉。功夫成片是伏煩惱,煩惱沒斷,煩惱習氣沒斷,但是不起現行,就是煩惱才起來,一句阿彌陀佛壓下去,雖有煩惱不起作用,這句佛號力量大了,佛號多了把煩惱整個壓下去,這叫功夫成片。如果煩惱念斷了,沒有了,確實沒有了,那就得事一心不亂,煩惱要是真正沒有了,就是《金剛經》講的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時候你的煩惱才真斷了。還有我相,還有人相,記住,煩惱沒斷,充其量煩惱伏住,那叫做功夫成片。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第二十四章(1984)
下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第二十二章(1984)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