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經咒頌念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第二十五章(198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四十四面,第五行:

  解【食時。即清旦。故曰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回還也。】

  這一段是說「得神足通樂,供他方佛樂」,有這兩層的意思在。『食時』就是我們講吃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是『清旦』,吃早飯的時候。佛門裡面吃飯是很簡單,不會像世俗人有的一餐飯要吃兩、三個鐘點,這在佛門裡頭決定不許可的。

  佛門裡面的規矩,吃飯是不准講話的,大家不講話了,這個飯吃得就很快了,如果有談話,這個時間就愈談愈長了。不但吃飯的時候不講話,諸位要曉得從前,不要說佛在世的那個制度,我們一般在大陸上的叢林寺院,在過去住幾千人,它為什麼住那麼好?住得那麼安安靜靜的?跟諸位說,就是一個原則,不准說閒話。大家在一起,天天在用功,都不講話的,不講話就天下太平了,一說話,是非人我統統都來了,這是很妙的一個妙訣。你看我們在此地,你們常常在打佛七,當中聽說止語,七天止語。真正叢林寺院裡面,差不多每一個人都是長年的止語,除了他有必要的事情要給別人說,這是可以說的,總是輕聲,決定沒有雜心閒話,所以這個團體才能住得安寧,才不會有是非,不會有意見,大家的心都在道場。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講很短的時間,很短暫的時間,這是一餐飯的時間,所以說『即以』,就是一餐飯的時間,他已經游歷了他方十萬億佛國土。也許在此地我們又覺得奇怪,一餐飯的時間就算是一個鐘點,一個鐘點要走十萬億個地方,累死了,一個地方才一分鐘都不到,一分鐘,一個小時你才能去六十個地方,這樣子太匆促了、太匆忙了,跟佛招呼還沒有打就要走了。其實不然,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各個都能分身,這個自在。一餐飯的時間看一尊佛,一個分身去見一尊佛,你去拜訪十萬億尊佛,你就有十萬億個分身,每一尊佛那個地方去的時間都是相等的,也許是長短不一樣。有的佛說法你聽得很投機,多待一會兒,有的說得少一點,少待一會兒。這個地方神足通裡頭不但有這麼大的速度,而且顯得有分身無量。像我們在《地藏經》裡面看到地藏菩薩有無量無邊的分身,在無量無邊的世界度脫一切有情眾生。所以這種能力我們一到西方世界就恢復,就得到了,速度之大實在是真正不可思議。

  在我們這個世界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光的速度很大,電的速度很大,一秒鐘三十萬公裡。現在科學家在高倍望遠鏡裡面看到這個太空,有看到速度比光速快十倍的,在過去我們認為光速是極限,現在發現有比光速大的。這個地方,西方極樂世界眾生們的速度超過光速不知道多少倍,能在一念之頃就到達無量的國土、十方剎土。這是講速度之大,大得驚人。

  神足通在六種神通裡面也叫做如意通。神足的「足」跟諸位說不是指兩條腿,你要是這樣會意的話就完全錯了。那就跟外國人看佛經裡面講佛是「二足尊」,「二足尊」怎麼講法?二條腿裡面最尊貴的,你說這不是鬧笑話嗎?這個「足」是滿足,就是圓滿沒有欠缺,「神」就是神通,神足就是神通達到圓滿的程度,這叫神足通,真正到自在無礙。它裡面含著三個意思,第一個是「能到」,想到什麼地方,一念之間就到達了。第二個是「變化」,剛才講分身,能分無量身,而且這個分身又很奇怪,分身可以轉變的,不是說分身都是這個樣子,不是的。像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從佛身到地獄身,一切眾生之類,分身過去就跟他那個相是一樣的,這真是妙不可言。不但有無量的分身,而且有無量的變化。所以分身並不是分得像我們一樣的身,是無量無邊的分身,這是第二個意思。

  第三個意思叫「聖如意」,「聖」是聖人,如同諸佛菩薩化現「無方」,像經上跟我們說的,佛在大經上跟我們說,所謂「十方剎土,自他不隔毫端」,這個說法是稱性的說法,為什麼?無論是多麼遠,十萬億佛國土不算遠,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自己心性變現之物,這一點我們總得要明了,是我們心性變現的。既然是心性變現,決定出不了心性,而我們這一念是周遍法界,所以一念之間無有不遍,無不遍到就是這個道理。這種理我們是在佛經裡面看到佛這麼告訴我們,佛雖然這樣告訴我們,他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我們證得,證得之後,那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能。

  還有一句話說「不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滅盡定」是說你心裡面一念不生叫「滅盡定」。心裡面起一個念頭,心就動了。「滅」是滅一切妄念,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心裡面一念不生的時候能變現無量無邊的境界,我們能相信嗎?你要是不相信,西方世界你幾時起過念頭變個西方世界?你沒起這個念,如果你起了這個念早就生西方極樂世界了。你雖然沒有起這個念頭,但是西方極樂世界在,不但有西方極樂世界,你看佛經裡面講,有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我們要問,這些經典從哪來的?豈不是你自己心裡從來沒有動念,就現出這些境界來了嗎?如果這個道理要能夠體會,到當我們心到極清淨的時候,那個現境界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決定沒起念,與十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應當現什麼身,自然就現出來。不現是清淨,現出來還是清淨,這是諸佛菩薩的境界。

  這些能力我們一定要記住是我們自己本有的,不是外面來的,是我們自己的本能,但是本能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現前?要到無明破了一分才能現前。是我定成就了,成就九次第定了,像阿羅漢得漏盡通了,這個能力可以恢復一部分,這一部分並不太大,也不太理想,阿羅漢的六通。一定要破無明、要見真性、要證法身,這個能力就有相當程度的恢復了。這麼說來,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不見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生實報莊嚴土才見性,凡聖同居土裡面沒見性,方便有余土裡頭也沒有見性,哪來的這麼大神通?這就是前面說了,沾了阿彌陀佛的光,佛的大願大行,所謂加持給我們,所以只要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哪怕是帶業往生裡面的下品下生,都得到這個能力。

  怎麼曉得?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裡頭說過(此地也舉出來,在這個本子倒數第二行),你們看因中第二十三願雲:「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時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這不是說得很明白嗎?所以說你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神力就可以加持。《阿彌陀經》,跟諸位說,是愈講愈有味道,除非你沒有聽,聽了之後生歡喜心,聽了這部經,其他的經都可以不必去聽,別找這個麻煩,一門深入。

  這位曾居士,他是有一點業障,上一次跟我說想消業障,他問我拜忏好不好,我說拜忏沒有印經的功德大,所以我就勸他印經。印什麼經?原來我想的是印《地藏經》不錯,《地藏經》印得很普遍,印的人太多了。今天他來跟我說「《阿彌陀經》聽了非常歡喜,別的經他都不想聽了,愈聽愈歡喜」。「那好,我們印《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我手上有一種注解,台灣從來沒有印過,你們都沒有看到過,大藏經裡頭有,香港也沒有這個單行本印過,我們來印這個注解,他發心印一千本,我們講堂同修大家再發心,希望能印三千本。

  《阿彌陀經通贊疏》,這部注解是窺基大師作的,窺基大師是玄奘大師的學生,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車法師」。他出生於貴族,是唐朝開國元勳尉遲敬德的侄子。尉遲公,大家曉得是唐太宗的大將,你看現在畫的門神,那個門神一個是尉遲公,一個是秦叔寶,他們兩個人以後變成門神了。是尉遲敬德的侄子,出生於貴族。當時玄奘大師看中他,因為他非常聰明,是個再來人,所以就叫他出家,他給玄奘法師提了三個條件,「你要我出家,可以,我有三個條件」。玄奘問他什麼條件,他說「第一,我要帶一車黃金,因為出家人太貧苦了,沒錢不行,我要錢。另外,我要帶一車書」。他喜歡讀書,他喜歡的書要帶一車書。「第三,我要帶一車美女。你要是同意的話,我就跟你出家。」玄奘大師有氣派,當時一口就答應了,他沒辦法,逼得他非出家不可。原來他以為這些法子會把玄奘大師嚇退了,哪裡曉得玄奘大師沒被他嚇著,就跟玄奘大師出家。出家以後就成唯識宗第一代的祖師,我們中國唯識宗是他建立的。

  他這部《阿彌陀經》的注解注得也非常好,所以這本注解值得流通。去年有同修想發心印這部書,我沒找到。我是有一本,但是書太多了不曉得放到哪裡,沒找到,今年搬家的時候找出來了,曾居士發心印這個本子,太好了。印這個本子,明年我到美國去就講這本,就講《阿彌陀經》,用窺基大師的注解。《阿彌陀經》,他們有的時候沒看在眼裡,但是窺基大師,他們沒有人不佩服的。窺基大師也給《阿彌陀經》做注解了,你們大家可以看看,所以這是很有價值的注解。印三千本,就准備帶一千本到美國去,另外希望贈送香港一千本,它可以轉到南洋,轉到歐洲,我們自己道場就是一千本,希望我們大家共同來發心。因為這個書不厚,大概只有我們從前印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灌頂疏》,跟那個本子差不多,底版是一樣的,所以印出來的字也是一樣的。

  這是經文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阿彌陀佛有這個願,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蒙佛神力加持,雖然是人天,居然有佛菩薩同樣的待遇、享受,這是不可思議。我們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解【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

  這句話裡面我們一定要能體會到,既然『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我們現前這個世界當然也在「貫徹」之中,這是應該沒有疑問的,這個境界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事事無礙的境界,也就是一真法界。說到一真,我們一定要明了盡虛空遍法界原本就是一真,幾時你心一了,就是真的,最難的就是我們的心不能「一」。心裡頭要分別,心裡頭要執著,只要有分別、執著就壞了,麻煩就來了。學佛的同修,我們要問想不想成佛,想成佛,心裡面想成佛,可是你所思所念、所作所為與成佛的恰恰相反,生生世世都有個念頭想成佛,生生世世都落了空,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特別是出家人要覺悟。學佛,佛法的目標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一定要知道的,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叫成佛,要是證得正等正覺就叫菩薩,單單證得正覺就叫阿羅漢。阿羅漢跟辟支佛是正覺,菩薩是正等正覺,佛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法終極的目的是在正覺,覺而不迷。

  什麼是迷?過去我們《六祖壇經》講過好多遍,《六祖壇經》的錄影帶我們就有好幾套。六祖說得好,你看那時候印宗問他,印宗問他禅定、解脫,六祖馬上就回答,「禅定、解脫不是佛法」。這一下印宗法師又呆了,「禅定、解脫怎麼不是佛法?」六祖告訴他,「禅定、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出家了,「我是出家人,你們是在家人」,出家、在家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不是佛法想求佛法,永遠都求不到,所以《阿彌陀經》裡教給你一心不亂,一心是不二法。這個地方要留意,否則的話,我們這一生又空過了。

  說到大乘根本的修行,《華嚴經》普賢菩薩教給我們從哪裡修起?從「禮敬諸佛」修起,這你們都知道。我們哪一個人沒有念過十大願王?念是念了,哪一個人修過十大願王?沒有一個人修,至少我在一生當中沒有看到一個,一個都沒看到。禮敬是從心到身,從內到外,以一個恭敬真誠之心,真誠恭敬的態度。諸佛是誰?《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修普賢行願的人,《華嚴經》上有榜樣:善財,修行的凡夫只有一個人,善財童子一個人,除自己一個之外,都是諸佛,這才能修「禮敬諸佛」。看這個很恭敬,看那個不順眼,那怎麼叫修禮敬諸佛?對一切有情眾生恭敬,還有無情的桌椅板凳,一切萬物也要同樣的恭敬,為什麼?因為同一個法性。《華嚴》上說得很好,「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桌椅板凳怎麼個恭敬法?保持它的整齊清潔就是禮敬,換句話說,一切髒亂就是失掉了禮敬。真正是一沙、一塵、一草、一木,見到髒亂的現象,不能把它整理干干淨淨的,你禮敬就沒修。如果每個人都能夠修普賢十願,我們的國家到處清潔,不會髒亂,到處整齊清潔,人人相親相敬,這個世界就是佛國土。所以大家會念,不曉得這個境界,不知道怎麼修法。

  禮敬諸佛,看到佛像就磕三個頭,那就叫禮敬嗎?泥塑木雕的佛像你給它磕一萬個頭,它也不曉得。它是表法的,叫你看到佛曉得除了自己之外,統統都是佛,是這麼個意思;提醒你「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提醒你這些事情;「常隨佛學、請佛住世」,無非是提醒你這些。一看到佛像,心裡就想到這些,這十大願王油然而生,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要怎麼做。所以修淨土的人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容易,難。

  西方淨土是大乘法不是小乘法。你看看最低帶業往生的,諸位看《觀經》三福,你就曉得最低的是前面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樣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帶業往生。

  如果要想有方便有余土,那條件又高一點了,要皈依三寶。你要說,我們現在不是都皈依了嗎?你的是假的,有名無實。「皈」是回頭,你什麼時候回過頭來?你什麼時候依靠三寶?我們在講三皈依的時候講得很清楚,皈依佛,佛是覺悟,是從迷惑顛倒那裡回過頭來,一覺悟就是皈依佛了。佛是覺而不迷,你現在還是迷而不覺,可見得你沒有皈依佛。法是正知正見,從邪知見回頭依正知見,這叫皈依法。你現在還是邪知邪見,你沒皈依法。僧是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你還是染污不清淨,你沒有皈依僧。所以你每天早晚在佛前念三皈依,或者法師曾經給你授的三皈依,都叫掛名,有名無實,還是迷惑顛倒、邪知邪見、一切染污,沒做到。真正做到「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念到事一心不亂,這是與小乘相應,是方便有余土的境界。

  實報土裡面也發心,「發菩提心」,第一句話講「發菩提心」,它說「深信因果」,「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第三個條件是理一心實報莊嚴土的條件,佛跟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我們不能把意思錯會了,不能曲解經義。

  不要說我學佛念佛念了一生還沒能往生,這佛不靈。不是佛不靈,你是把經文錯解了意思,你完全看錯了,不簡單。第一條我們有沒有做到?有沒有做到孝養父母?尊敬師長有沒有做到?是要把這些教誡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這樣才行,不是我們這麼天天念念就行了,把它當作歌,唱唱就行了,那個沒用處的,一定要把它變成行為。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也在西方淨土「貫徹無礙」之中。再看底下一段:

  解【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在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

  『又顯』,「顯」是顯示,所以這個文裡面含的意思極其豐富。『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在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這個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娑婆世界為什麼有這麼多障礙?前面提示過,後面經上還要講到,這個世間五濁惡世,換句話說,我們內外環境都不好,都是我們修行的障礙。內外環境不好,其實最嚴重的障礙是在自己,不在境界上。如果自己心地真正清淨,真正做到如法,就是我們的修行、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與佛所講的道理相應,與佛所說的法門相應,給諸位說,馬上就超越五濁,眼前五濁不障礙你,就變成「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一切障礙是在自己這一邊,因為自己有障礙,外面障礙顯得特別多;自己沒有障礙,外面再多障礙障不住,不發生效果。所以說「與極樂不隔而隔」,本來沒有界線,現在變成了有界限。

  但是在西方世界,功德是什麼?這個我們要搞清楚。不是出錢出力做點好事就有功德了,那又是邪知邪見。功德是定慧,功是功夫,你修定要功夫,功夫到家才開智慧,定慧是福。我們今天出錢出力做的好事,給各位說,那叫修福,這就是佛門裡面講的修布施。我們出錢是財布施,我們拿錢去印經,又是財布施,又是法布施,兩種布施都有了,如果這個人讀經或者聽經有所領會了,他開悟了,那連無畏布施都有了,所以諸位要曉得印經功德不可思議。所以現在印經的風氣很盛,我看到到處都有人在印經。在從前沒人印,印經的風氣是我們帶起來的。我們組織華藏法施會的時候,從民國六十年我們開始印經,到處給人結緣,現在是普遍了,到處都有人印經,所以我們現在不印經,我們現在做錄影帶,希望大家再跟著來,到處都做錄影帶了,那我們也就不要做了,我們來培養弘法的人才,弘法人才多了,真正是續佛慧命,普利眾生。

  所以我們現在印經不像從前印得那麼多,也沒有那麼積極,因為現在印的人太多了。我們現在所印的是印別人不印的,他們大家都印了,我們不要印。有好的經論,他們沒有印,我們來印,印別人不印的;真正的好經,真正的好書,這個就有意義。另外一種,印我們現在要講的。大概我們印經的時候有兩個目標,我從前印經也是兩個目標,一個是道場要講的,另外一種就是善本,好的版本,應當把它留傳下來,這個版本如再不翻印,就變成絕版,就找不到了,所以我們印的這個本子比較普遍。但是我們把《西方確指》印在這個裡面,這個用意就很深,就是告訴你修淨土怎麼個修法,照《西方確指》的方法就很理想。

  像《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疏鈔》流通得很廣泛,《演義》在台灣沒有人印,一直到現在我還沒有看到第二家印《演義》的。《演義》是《疏鈔》的注解,非常重要。《演義》的作者是蓮池大師的侍者,親自聽蓮池大師講《疏鈔》的,他的筆記,這個材料多麼寶貴,讀《演義》等於親自聽蓮池大師給我們講《彌陀經疏鈔》,所以這個書太重要了。其他地區我都沒有看到有這個單行本,所以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的時候看到這個本子,帶回來馬上就翻印。我們這部經大概到今年年底可以講完,講完之後,我們就講第三遍《疏鈔演義》,大概第三遍的《疏鈔演義》要三年才能講圓滿,原因是大概我每年總得有五個月在國外,所以要中斷這麼長的時期,如果不出國,二年可以講圓滿。

  所以這是沒有障礙變成了障礙。西方淨土就是每一個人都有甚深的功德,而且又為阿彌陀佛神力加持,所以才能夠「與娑婆隔而不隔」,這句話都非常重要。這些話我們乍聽起來免不了要懷疑,其實就在我們這個世間,因為我們這個世間也是凡聖同居土,換句話說,凡夫與聖人不隔當中隔,聖人與凡夫雖然有隔,實際上沒有隔。換句話說,所謂隔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分別、執著是凡夫那一邊的,佛菩薩沒有分別、執著。凡夫要想作佛、作菩薩,必須把分別、執著打破,這是很難的事情。所以學佛是有階段的,初學的人教你持戒,教你守規矩,教你研經,那是什麼?擇善固執。為什麼教你這麼做?因為你的分別、執著沒辦法去掉。沒有辦法去掉,在分別、執著當中選善的,去惡的,這是第一個階段。可是你在這個裡面鑽進去了,鑽進去要能把它鑽透,換句話說,你透了之後才能超越。俗話說「鑽牛角尖」,角尖可以鑽,鑽透了不就出去了嗎?鑽到裡面不能突破就糟糕了,就壞了,所以要能夠突破,突破之後得大自在。

  突破就是把一切執著打掉,到什麼時候打掉?不是現在,現在要也打掉,那不得了,那就天下大亂了,到你那個定功成就了。你們想想,阿羅漢為什麼不能成菩薩?他定成就了。他為什麼不能開智慧?為什麼不能破無明?定達到那個地方,他守在那裡,他不曉得突破。《楞嚴經》上說得很好,說阿羅漢的境界,佛說的「內守幽閒」,守就是執著,他用執著這個方法得了定,得了定之後,他執著定,換句話說,死在定中,就變成這種情形。定成就之後,再把這個執著也捨掉,那個定立刻就變成根本智,應用在生活當中就變成後得智,無量智慧,這個智慧就是破無明,就證法身。所以到什麼時候才放下分別、執著?到阿羅漢。

  在我們念佛同修當中,你要注意到,到事一心不亂就要捨一切分別、執著,這個時候你再執著就大錯特錯了,你就不能證到理一心。但是未到事一心之前,他得守規矩,要擇善固執,就好像小學生一樣,一舉一動都要守規矩,為什麼?不能獨立,沒得自在,一不守規矩就出毛病,必得要有規矩來約束自己。

  我們這個世間,剛才說了,凡聖同居土,前面也給諸位舉過例子,因為這個地方圓瑛大師舉了個例子:

  講【如五台清涼勝境。我等凡夫。不隔而隔。】

  他這裡有這麼一句話。這一段公案要拿我們一般講,這一段故事是唐朝時候法照禅師,是講他的事情。他是學禅的,參禅的,是禅師,他到清涼山(這一段故事很長,前後我們把它略掉了,我們簡單的講)。他到清涼山,就是五台山,見到了文殊菩薩跟普賢菩薩,見到了大聖竹林寺,有兩萬多菩薩在那個地方聽文殊菩薩講經,他有這麼個機緣遇上,在那裡聽了一次經。聽完之後,他見文殊菩薩,跟文殊菩薩說:末世眾生,業障深重,應當修學什麼樣的法門才能得度?他向文殊菩薩提出這個問題。文殊菩薩就告訴他:唯有念佛法門念佛求生淨土才能真正的度脫。所以他回來之後,禅就不參了,就念佛了,改念佛了,他就變成淨土宗第三代的祖師,是淨土宗的三祖。法照禅師是這麼一段故事。我們一般人到山西五台山去沒看到這座廟,其實文殊菩薩就住在那裡,豈不是我們凡夫不隔而隔,菩薩「隔而不隔」。法照禅師善根深厚,他有這個緣分遇到了。

  還有一樁事,諸位同修,你們聽說得很多,那就是悟達國師。你們常常拜水忏,水忏的因緣就是這個起來的。悟達國師害得人面瘡,是迦諾迦尊者,那是一位阿羅漢,救他的。迦諾迦尊者住在大陸的四川,阿羅漢的道場。我們凡夫去看是一片荒山、山頭,山上的一些樹木看不到。他是迦諾迦尊者過去跟他有緣,知道他這個時候有難,所以他就變化一個討飯的,身上長了瘡,好多蒼蠅叮在身上,又臭又難看。害了瘡的人故意走在路上讓悟達國師看到,那時候他還沒成國師,他是一個出家修道的人,名氣還沒那麼大。可是悟達國師看到之後就生憐憫心,就去照顧他,去幫他治這個病。那個瘡裡頭有膿,他用嘴巴把這個膿吸出來,那麼樣的照顧,那是別人做不到的,這樣的照顧,所以這是阿羅漢試驗他的。那個阿羅漢病養得差不多了,就告訴他,你以後有大難,有大難的時候,你來找我,我住在四川什麼山,那座山還有兩棵松樹,你到那棵松樹那裡搖一搖喊我的名字,你就能見到我。

  以後他的道行愈來愈高,名氣也愈來愈大,做了國師,一念傲慢心起來了,得了個人面瘡,什麼醫生都看不好。他以後就想起了從前有這麼一個人,我曾經救過他,他給我說我有難的時候找他。他就跑到四川,照他講的那個地方,果然有兩棵松樹,他搖了松樹,喊了迦諾迦的名字,一叫的時候道場出現了,才知道那個人是阿羅漢變化的。迦諾迦用慈悲三昧水把他的瘡洗好了,治好了。所以三昧水忏從這兒流傳下來的,消災的,是這麼個來源。迦諾迦尊者的道場,我們一般凡夫是見不到,凡聖同居土。阿羅漢、菩薩他們能見到我們凡夫,我們見不到他。這是說近就在我們世間,就在我們本國,都有隔而不隔,不隔而隔。再看十方諸佛國土,當然沒有例外。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實在是太自在、太幸福了:

  解【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

  『飯食經行』,給我們解釋這一句,『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這一段經文實在講只解釋四個字,就是「飯食經行」,它說出西方世界物質生活的圓滿。舉一個例子來講,這些境界全是凡聖同居土,為什麼?凡聖同居土,凡夫還有習氣,到時候覺得肚子餓了,要吃飯了。那些諸大菩薩沒有這個念頭,凡夫有這個念頭,到時候要吃飯,你心裡一想吃飯,飯菜就擺在你面前,換句話說,與我們現前日常生活沒有兩樣,但是飯菜之美好就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太好了,餐具的精巧也不是我們能想象到的。《大經》裡面說得很多,你一念的時候,我這個餐具都是金色的,金的盤子,金的碗,你眼睛一看,果然全是金的。金的不好,最好翡翠的,你念頭才轉,全都是翡翠的,隨心變化。吃完之後就沒有了,消失了。你看你要吃飯的時候,用不著淘米,用不著煮飯。女同修家事最辛苦,男眾道場裡面,洗衣、煮飯每個人也都要做。這種繁雜的工作在我們人生當中要占多少的時間?多麼辛苦。西方極樂世界沒這個苦,吃飯的時候用不著煮飯、用不著炒菜、用不著經營,一動念都擺在面前。吃完飯也不要去洗碗、洗碟,用不著處理善後,吃完之後沒有了,消失了。

  其實這個原理就是現在科學家所發現的「能」與「質」的轉變。現在科學家懂得這個道理,可是不知道怎麼個做法?理是明白了,怎麼樣把它變成事實?沒法子。西方極樂世界已經變成事實了,能量的空間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能夠把它隨心所欲轉變成物質,諸位想想,還有什麼物質資源的缺乏?沒有。心裡面想什麼東西就變現什麼東西,要多少就有多少;不要了,把這些物質再化為能量,它也不占有任何空間,你想想這多自在,這是科學家天天所夢想的,哪裡曉得西方極樂世界早就成為事實了。這麼好的環境你要不去,你甘心在這個世界上還在洗碗、洗碟子,搞這些太苦了,這個好世界應當要去。而且這個世界是真實的,決定不是假的。極樂世界的人可以說幾乎沒有勞動的地方,所以叫做極樂,他沒有苦。其他世界所看到的苦事,這些苦的境界,在那個地方一樣也找不到,也看不到。那平時他們干什麼?「經行」,我們俗話講「游戲神通」,在那裡研究佛法,討論佛法,修學佛法,大家互相在一起切磋琢磨,這多自在!這麼美好的環境。

  中國古時候讀書樂,沒像現在讀書苦。現在小學生都戴上幾百度的近視眼鏡,這是古人作夢都想不到的,確實想不到,為什麼?古人讀書用眼根的時間少,不像現在的學生一天到晚要看書,古時候沒有,古時候念書著重在背誦,整個小學時代全部是背誦。老師每天上他的書,你看《五種遺規》裡頭,童蒙教學就有很多的例子。上等根性的人非常聰明,一遍就會背。你給他教一段書,他看一遍就會背的,這是絕頂聰明的人,大概一天可以念七百字到一千字,念這麼多。而且老師教學生,這個限度是什麼?十遍,如果十遍還不能背,書上的就太多了,不是他能夠負擔得了的,一定是十遍之內就能夠背誦,是以這個為標准的。所以大家在一塊念書,每個人進度不相同。

  根性如果說是很笨的,老師每天教少一點,教一百個字、二百個字,你這一天大概就能背熟,而且就是十遍,十遍要能夠把它背過,背一百個字,這個根性比較劣一點的,就是從一百字到三百字算是下等根性的,三百字到七百字是中等根性的。你這個十遍能背過,然後就不要看書了,不要用眼根,用眼根的地方只要看十遍,十遍以後就能背,能背怎麼樣?就背著念。一般老師要叫他背一百遍,或者叫他背二百遍,根利的人他上得多,譬如他一天要念一千字,一千字的時候他要背一百遍。根性差的人只念一百字,一百字老師會督促他要背二百遍。從六、七歲到十一、二歲,差不多就是把十三經,在從前像五經、十三經,諸子百家裡面所選的,十三經是要完全背的,是全部背。諸子百家裡面是選的,由老師選出來給你背,在這六、七年當中,差不多要緊的東西、好的東西,全部都背完了,這是小學時代。

  大學時代讀書樂了,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飯食經行,真的那個情形。老師教學生,那個時候學生不多,大概一個老師只教十幾、二十幾學生,這些學生都是要跟老師住在一起的,要伺候老師。老師出門,他也給他駕車。你看《論語》,孔老夫子出去的時候,子路要給他駕車,要伺候老師,要給老師燒飯。老師喜歡喝酒,總是做好酒好菜,做好之後,挑成擔子去游山玩水,一路走著,老師一路講書、講解,大家不要帶書本,各個都背得滾瓜爛熟,老師也背得滾瓜爛熟,學生也背得滾瓜爛熟,說到第幾章,第幾行,第幾個字,各個人都曉得。你要沒有這個資格,你就沒有辦法聽得下去,各個都是背誦的。

  從前寺廟裡面講經哪有說擺個經本的。你們沒有看過那個情形,你們看看古人的畫,你們到故宮去看,古時候講經說法的圖,大家蒲團坐著,哪有經本?講的人不要經本,聽的人也不要經本,為什麼?都背過了。所以一出家,五年學戒,五年學戒干什麼?五年的小學教育就是背經。他學戒學什麼東西?《沙彌律儀》,不是學律藏,就是學《沙彌律儀》。十戒二十四門威儀統統做到,那是生活小節,生活訓練。除了這個之外,每座寺廟主修的經論一定要背過,不能背過,將來你就沒有機會進講堂,沒有資格進講堂。

  學天台的,天台三大部是他的根本,等於是根本法,根本經典一定要背過的。《法華經》、《法華文句》、《摩诃止觀》,因為他們講解都是閉著眼睛講的,沒有這個經書,你要不全部背過,你怎麼能去聽?所以講經講學是游山玩水,走到哪裡講到哪裡,有說有笑,談笑風生,讀書樂。西方極樂世界講經說法、研究討論就是用這種方式,太自在了。

  回想我們今天念書多苦,可以說從小苦到老,虧吃在哪裡?吃在小的時候沒背誦,就吃這個虧,所以從小要苦到老。兒童記憶力好,他一樣東西能夠背二百遍的話,一生都不會忘記。你看台中李老師,他今天九十五歲了,講經寫文章信手拈來,他不要找參考書,為什麼?小時候背過的。九十多歲了,四書五經裡頭那些句子信手拈來,寫文章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不找參考書的,我們今天虧吃大了。所以古人的那個教育真正有它的特色、有它的長處,這種生活是多麼的美滿。

  明年,美國達拉斯已給我來信,他們是約定我七月一號到七月十五號,半個月在美國旅行講經,就有這個味道。大概有二十多個人准備從加拿大,從東海岸,由紐約、費城、華盛頓,一直到佛羅裡達,然後再轉到達拉斯。他們是准備包一輛大的游覽車,我們一路玩著一路來講經,用這個方式。如果你們同修要有興趣的話,可以參加,如果要組織一個團的話,能有二、三十個人,我們可以租兩輛巴士。時間就是七月一日到十五日,半個月,從加拿大沿美國東海岸一直到佛羅裡達,由他們那邊的同學(留學生)做向導。

  我今天在此地講到「飯食經行」向諸位宣布這個消息,你們如果有興趣的話,這個很有意義。你們去的時候就是按照這個時間去,不要跟我一道。在這段期間跟我在一起,我們旅行。我在其他地方講經,因為時間太長,恐怕你們沒有時間。如果你們是有二十天的旅行,三個星期,到美國去旅游三個星期,就可以拿兩個星期跟著我這個團體,其余一個星期時間你們可以玩玩其他的地方,現在就可以開始籌備,非常有意義,這是非常難得的一個機緣。好,我們今天講到此地。

 

上一篇:淨空法師:討債還債,報恩報怨,就這麼來的
下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第二十四章(1984)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