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介紹

 

中國第一位比丘尼70歲時白日飛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編者按:今天這篇故事,選自《比丘尼傳》,主人公是中國第一位比丘尼淨檢法師。

                                                           中國第一位比丘尼淨檢

                                                                淨檢法師道場

  淨檢,俗家姓種,本名令儀,彭城人氏。父親種誕,曾經出任武威太守。淨檢自幼聰敏好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好經史詩文典籍,往往一卷在手廢寢忘食,博學多聞,知書達禮,為鄰裡大眾所周知。可惜命途多舛,出嫁不久,丈夫過世,傷心之余,深刻體悟人生變化、無常迅速。又因家境貧寒,她不得不常為官宦子女教授琴藝書法,以此維生。她聽人演說佛法後,虔心信奉,樂於受教,只是苦於無處咨詢請益。

  後來有一位高僧名法始,精通佛法大義,於晉愍帝建興年間,在宮城西門外立寺定居。淨檢就過去拜訪他,法始開始為她宣說佛法,她也因此豁然大悟。淨檢想要趁著自己身強體健之時參經悟道,追求佛法功德利益,就從法始那裡借來佛經誦習,並且很快洞悉經中深奧含義。

  一天,淨檢對法始說:“佛經上說有比丘、比丘尼二眾,我是女子,能否歸依佛門,還請指點迷津!”

  法始對淨檢說:“正是如此,西域佛門中有男也有女,中原地區則不具備這種成法。”

  淨檢又問:“經書既然說佛門中應有比丘和比丘尼,難道我們這地方有甚麼不同法門?”

  法始回答:“外國來華高僧說比丘尼有五百戒,而比丘僅有二百五十戒,這恐怕就是二者之間的差別。至於具體情況,我當為你去問另外一位和尚。”

  那一位和尚說:“僧與尼受戒大同而小異,倘若不得其法,也就定然不能受戒。尼有十條戒律,應當從大僧處受戒。但若沒有大僧,尼僧就沒有依止師。”

  法始回來告訴淨檢,淨檢就依那位和尚所說,剃發出家,從之受戒。當時共有二十四人與她志向相同,一齊受戒,在宮城西門共建竹林寺修行。由於當時晉土僅在此寺有比丘尼,沒有其它尼師施教,因而她們一起請教淨檢,由此成就佛門功德利益。

  法始所說那位和尚,乃是西域僧人智山。他住在罽賓國,秉性寬和,心智聰慧,素習禅誦。晉懷帝永嘉末年時來到中土,以化緣來維持生計,語必以弘揚佛法為職志。當時中原佛法初染,風化未全,信徒們體驗都比較膚淺,還不知道向他請教佛理。東晉元帝建武元年,智山西行返回罽賓。嗣後,天竺佛圖澄又來到中原,宣述智山和尚的道行與德業,聽者無不為當初未能當面聆教而感到遺憾。

  淨檢教化徒眾,清雅而有節度。宣講佛法,施行教化,宛如風行草靡,受教之人無不傾倒,獲益匪淺。東晉成帝鹹康年間,有僧建和尚在月支國中,得到《僧祇尼羯磨》及《戒本》。穆帝升平元年二月八日,他在洛陽將其譯成漢文。當時,外國僧徒昙摩羯多在京都為僧尼設立戒壇。晉僧徒釋道場,根據《戒因緣經》的戒律條文,對昙摩羯多提出疑問,認為這樣做於佛法有所不通。於是昙摩羯多浮舟到達泗河,因立戒壇。淨檢等四人也一起到了戒壇,在船上接受具足戒,史稱“船上受戒”,這樣就正式成為比丘尼。中土有比丘尼,就從淨檢開始。

  在淨檢進行受戒儀式時,竟有濃郁異香徐徐襲來,在場人人都能聞到,個個欣喜萬狀,驚歎不已。因為這件異事,淨檢就更受人們的景仰,她又善於修自己的戒行,誦習經典,孜孜不已。她得到的布施雖然很多,但卻隨得隨散,常常先給別人、後給自己。

  晉簡文帝鹹安末年,人們忽又聞到以前那種濃郁奇香,並且看到紅光冉冉升起。人們又見一位女子,手執五色花束,從天空中翩然而下。淨檢見狀,十分欣喜,對眾比丘尼說:“你們好好處理未來之事,我現在先行一步了!”於是又和她們握手辭別,騰空而上,淨檢所行之路,宛若一道彩虹,直接天邊,良久始散。往生之時,她已經七十歲。

 

上一篇:如本法師:夢可以預測事兆嗎?
下一篇:一根針一杯水床頭放3樣東西隨時救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