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素食護生 :健康

 

說“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王艷梅

  《文史知識》2007年第4期

  桃,是中國古代文學中重要的意象之一。自“誇父逐日”的神話時代起,就被人們賦予了特殊的文化功能和神秘的傳說,形成了流光溢彩的桃文化。在古代文學中,“桃”已經遠遠超越了其作為一種果木的原始本義,具備了許多豐富而耐人尋味的文化意義。

  一 味美果鮮

  中國人對桃有著種種特殊的感情。最突出的情感之一便是視桃為世上最鮮美的佳果。愛屋及烏,把其他佳果也一並稱之為“桃”,如李桃(蘋果)、蒲桃(葡萄)、櫻桃(莺桃)、核桃(胡桃)、猕猴桃(羊桃),等等。此外,在神話傳說中還虛構了種種仙桃、碧桃、玉桃、蟠桃……從中可見古人對它的美好感情。這種感情來源於先民在生食野果的漫長歷史中比較鑒別出來的飲食經驗。

  古代詩歌中有大量與此相關的吟誦。如《魏風·園有桃》:“園有桃,其實之肴。”意思是說園中的桃就是美好的食物。《山海經·西山經》中有“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實如桃……食之不勞”。《焦氏易林·泰之小過》雲:“桃李花實,累累日息。長大成熟,甘美可食,為我利福。”《太平御覽》中的記載則更為神奇:“其實如桃李,其華食之不饑。”連桃花也可以充饑了,這是多麼溫馨而美麗的想象,它的出現主要是滿足了原始先民的生存需要。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中載:“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從木、兆,言其多也。”李所言極是,切中了桃字的造字原理。《山海經·海外經》雲:“上有大桃樹,屈蟠三千裡。”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上,桃隨處可見,分布廣,品種多,產量大,易於種植,加上營養豐富,這對中國古人來說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原始先民何以會幻想世上存有一種吃上一點就可以長期不饑不渴的食物。《齊民要術》載:“石虎苑中有勾鼻桃,重二斤。”《會昌解頤錄》則說:“邺華林苑有勾鼻桃子,重三斤或二斤半,氣味甘美,入口消汁。”甘美香甜的桃子,不僅滿足了人們的飲食需求,也寄托了人們對幸福、自由、和諧、喜慶的理想生活的熱望。因此便自然而然地成為先民心目中神聖的吉祥物。

  二 祛病醫疾

  桃不僅以其食用價值促成了古代先民的美好幻想,也以其藥用價值引起先民的高度重視甚至頂禮膜拜。據河北省藁城縣台西村商代遺址考古發掘報告,該遺址房內、牆外、墓中及探方的文化層裡有三十多枚桃仁,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中醫研究所鑒定,這些桃仁均為醫藥用物。

  桃的醫治功能是其文化內涵生成的原因之一,故而代代相傳。隨著人們對桃的醫治功能的日益開掘,在古代典籍中留下了許多真偽雜陳的記載。

  古人將桃的仁、花、葉、實、莖、毛、膠人藥,從人的生理病理角度來解決驅疫、治病、長壽、美容的問題。如小桃,《神異經·東荒經》言:“小桃溫潤,唧嗽人食之即止。”如桃仁,《神異經·東荒經》言:“食核中仁,可以治嗽。”《本經》言桃仁可治“瘀血、血閉、症瘕、邪氣,殺小蟲”。晉葛洪的《肘後方》則收了諸多關於桃的民間秘方,如:“卒得心痛,東引桃枝一把,切,以酒一升煎,半升頓服,大效”;“足上生瘡,桃葉搗和苦酒敷之”,或“桃花食鹽分杵勻,醋和敷之”。

  宋朝陳元靓《歲時廣記》還記載:“三月三日,收桃花漬酒服之,好顏色,治百病。”“好顏色”即美容。桃花可浸酒,還能人粥。唐代河南洛陽地區的群眾喜歡在寒食節時拿好米與新鮮桃花瓣混起來煮粥喝。更有甚者,古人還對桃花泉水很迷信,認為洗過後可以變成俊男靓女。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也肯定桃花有美容功能,說桃花“氣味苦平無毒,主治殺蛀惡鬼,令人好顏色,悅澤人面”。此外,他的《本草綱目》還有用桃樹的膠、根皮、桃葉、毛桃上的毛、仁等人藥或與其他藥相配.可治療包括婦科、兒科在內近百種常見病的記載。

  三 延年益壽

  在民間觀念中,桃與壽是息息相關的。

  《神異經·東荒經》載:“東方有樹,高五十丈,葉長八尺,名曰桃。其子徑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壽。”《太平御覽》卷967引《神農經》雲:“玉桃服之,長生不死。若不得早服,臨死服之,其屍畢天地不朽。”

  桃為仙物的觀念在先秦時期就已露端倪,在秦漢之後則有了新的發展,這與當時的求仙風氣盛行有一定的關系。《漢武內傳》載:“某年七月,西王母見漢武帝,王母以仙桃待客。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以備種植。王母曰:‘此桃三千年生食,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帝乃止。”這是有關仙桃的較早的記載,它顯示了其與眾不同的生長條件和時間。晉人干寶的《搜神記》中曾載劉晨和阮肇吃過仙桃後第二年春天回家,“鄉邑零落,已十世矣”。《列仙傳》中載蜀中王侯貴人追隨葛由來到綏山,因飽食山桃而成仙。

  此外,世俗的桃或桃膠也是仙物,同樣具有致仙的功能,《列仙傳》中記載有高丘公食桃膠成仙的故事。這種將山桃和桃膠敷衍為成仙的媒體的記載,既是人們渴望成仙的心理表現,又是對桃的醫治功能的隱性張揚。

  上述記載反映了人們對桃的感情歷程的最高階段。桃不僅可以“食之不勞”、“饑止體充”,而且還達到了令人“長生不死”的神奇效果。在唐人高蟾的詩句中,桃子已非凡品:“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在《西游記》中,仙桃更是蔚為大觀,天庭的蟠桃園中有三千六百株仙樹,所產蟠桃是仙家夢寐以求的絕世佳品。三千年一熟的蟠桃凡人食後可以“成仙了道,體健身輕”;六千年一熟的可以令人“霞舉飛升,長生不老”:九千年一熟的,人吃了可以“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這些雖然只是神話傳說,但說明食蟠桃能長生的觀念廣為流傳且深入人心。

  後世在為長輩祝壽時都少不了桃子的點綴。慶壽時,將桃實陳於壽堂幾案上,九顆桃相疊為一盤,三盤並列,以示敬賀。但新鮮桃實並不是四季皆有,於是民間以面食蒸制的面桃便應運而生,成為壽禮上不可或缺的特色禮品。至於畫桃獻壽,更是文人墨客們的保留節目。時至如今,民間還流傳不少祝壽用的吉慶圖案,有“麻姑獻壽”、“南極壽星圖”等,其畫面主題大多離不開桃實。

  四 辟邪祛凶

  在人類生活早期,來自自然的威脅非常之多,為了生存,人們試圖通過各種途徑消除禍害,桃因其具有某些醫治功能,便被作為了這種載體,導致了我國古代桃崇拜的產生。疾病和死亡都是超自然力量作用的結果,即與凶鬼、邪神有關。桃之所以能治病,是因為桃具有辟邪祛凶制鬼的功能。

  《太平御覽》引《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門,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門以壓邪,此仙木也。”類似記載比比皆是,如《齊民要術·種桃》注引《本草經》雲:“桃枭在樹不落,殺百鬼。”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載有種仙桃“破之,如有核三重,研飲之,愈眾疾,尤治邪氣”。不僅桃木可以驅鬼,而且與桃相關的東西都被渲染上這種神奇功效。如用桃木為柄扎成的掃帚,它是漢族先民喪禮中的一種典型的驅邪工具。《禮記·檀弓下》載:“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鬼)惡之也。”用桃木做的弓可以禳災避禍,《左傳·昭公四年》載:“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災也。”

  意為用桃弓射擊土地可以避免在破土時受到邪氣和鬼魂的侵害:用桃樹的葉、枝、莖煮的湯也有同樣作用。《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酒,飲桃湯。”此外,還有桃板、桃符、桃印、桃殳、桃戟、桃梗、桃木釘、桃核手镯等。由此可見,桃木的辟邪功能。是人們普遍認同的。

  在古人的觀念中,人間處處充滿邪氣惡鬼,人們要時刻加以預防。為了防止中邪得病,原始先民挖空心思將桃木利用得淋漓盡致。

  那麼,桃辟邪祛凶的觀念是從何而來呢?

  在上古神話和古籍記載中,依稀可以見出些來龍去脈。首先,在陰陽五行理念中,桃被認為是“五行之精”.充滿陽氣,可以抑陰祛邪。《淮南子·诠言訓》說“羿死於桃桔”。許慎注:“桔,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羿曾射落九日。代表至陰之力。而在“誇父逐日”的神話中,“誇父與日逐走……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桃)林。”桃林是誇父逐日時的手杖化成的,因而具有無上的陽力。這是羿死於桃杖的心理成因。

  既然桃杖可以擊殺羿這個萬鬼之首,那受他轄制的惡鬼邪神自然就更懼怕桃棒了。桃遂成為祛陰驅鬼的法物。後世的人們不滿足於桃木的自然形態.於是衍生出各種栩栩如生的桃刻神人。

  另一個原因是:桃木是傳說中神荼、郁壘的原型。王充《論衡·訂鬼篇》雲:“《山海經》又曰: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日郁壘,主閱領萬裡,執以葦索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凶魅。”《戰國策》和《風俗演義》中也有類似記載。從戰國時起,人們就有用桃木刻神像立於門旁以避凶邪的習俗,後來便演變為桃木木刻即桃符。

  明代,桃符漸廢,改為在紙上書寫祝福新年的春詞,於是成為如今常見的春聯。由此可見,桃木的文化功能已從單純的驅鬼逐疫拓展為能抵御一切凶邪災禍的吉祥物,從而予中華民族以無與倫比的心理呵護和精神慰藉。

  五 人面桃花

  在古人的心目中,桃花是最美的花卉之一。陽春三月,天和日麗。桃花爛漫芳菲,詩人都喜歡將桃花人詩。唐代韓愈有“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珑”的詩句,宋代蘇轼則留下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絕唱。

  由於桃花艷麗姣媚,詩人常用桃花烘托、用桃喻指美女,如《詩經·周南》:“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古代的女子或是頰面如桃,如曹植的《雜詩》:“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李白《長干行》:“自憐十五馀,顏色桃李紅。”以及崔珏《有贈》(其二):“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或是朱唇如桃,如岑參《醉戲窦子美人》:“朱唇一點桃花般,宿妝嬌羞偏髻鬟。”甚至還可以是眉目如桃,如徐凝《憶揚州》:“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得愁。”大抵年輕女子青春勃發,顏容紅潤,因此以桃喻之更為貼切。

  古代筆記中,有著許多關於桃的美麗傳說。晉人干寶《搜神記》載:“劉晨、阮肇入天台取谷皮,遠不得返。經十三日,饑。遙望山上有桃樹,子實熟。遂跻險援葛至其下,食數枚,饑止體充。”而後在小溪旁遇見兩個美貌仙女並應邀人家中用餐。“食畢,行酒,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日:‘賀汝婿來!’”於是眾人飲酒祝賀這仙凡之緣。這個意義後來演變為“桃花運”、“桃色”等與風流韻事有關的內涵。

  據孟棨《本事詩》載,唐代崔護有一年清明在京都郊游,在一庭院桃花下邂逅一美妙女子,印象非常好。次年再游,物是人非,慨歎之下題了一首千古留傳的絕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鑒於古人常用桃花比喻美女的嬌容,後世便常用“桃”字來指稱與女子有關的事和物。如把女子粉紅色的臉頰稱作“桃腮”;女子年輕美貌稱為“桃天柳媚”;胭脂稱為“桃花粉”;用胭脂淡抹兩頰稱“桃花妝”;形容紅顏女子命途多蹇為“桃花命”;女子的青春期也被稱為“桃李年”。而女性以“桃”取名是一種傳統的普遍現象.如“杏桃”、“春桃”、“秋桃”,等等。以至在後世的女性形象的描繪中多以桃花予以渲染,如稱春秋時代息夫人為“桃花夫人”,《紅樓夢》中林黛玉自比桃花的纏綿悱恻的哀音——《桃花行》,明末李香君那血染的桃花扇等,都鮮明形象地刻畫了女性淒柔哀婉的命運。

  在桃花和美人的交相輝映之下,青春的美麗、夢想的消逝、紅顏的枯萎盡在其中,桃花便與詩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六 人間天境

  古人除了給桃賦予上述文化理念之外,還把桃和自己向往的美好社會圖景結合起來。“桃花流水滿澗香”,桃花源便是這種觀念的縮影。

  陶淵明代表文人構擬了如下圖景,“晉太和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為人們展示了一個只知秦漢、不知魏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無剝削、無賦稅的桃花源。那裡“芳草鮮美,落英缤紛”,給人以溫暖悠遠的暢想和享受。

  這一理想生活的模型,在後代詩人的詩作中不斷被描寫和敷衍。如唐寅的《桃花庵歌》:“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張旭《桃花溪》:“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劉長卿《自紫陽觀同游與延年》:“千載空桃花,秦人深不見。”王維《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悠然策黎杖,歸向桃花源。”而秦觀的《踏莎行》則流露出無從尋覓的迷惘與傷感:“霧失樓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斷無尋處。”在這一系列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桃花對於中國人獨特的文化意味。

  古往今來,國人從植桃、觀桃、品桃,到畫桃、詠桃甚至崇拜桃,將桃的風姿品質深植於中華文化的深沃土壤之中。凝結成根深蒂固的尚桃情結,同時也給我們的文學寶庫留下了吟詠不盡的千古絕唱!

 

上一篇:元音老人:定業是否可轉?
下一篇: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之26-30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