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不要接受別人給予的痛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讓你痛苦,讓你痛苦的只有你自己。

  佛說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如果你的心裡一直放不下別人偶爾對你的一次小傷害,作繭自縛,最終受折磨的還是你自己。相反,只要有一個寬容大度的心胸,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別人就不可能有機會左右你的人生。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數不盡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剪不斷理還亂,凡夫俗子糾纏其中不能自拔,非要弄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以人生就有那麼多的煩惱痛苦,喜怒悲傷,甚至尋死覓活,頹廢墮落。

  當別人不小心傷害了你,雖然只是一剎那的時間,但是事後你會為這件事一再的折磨自己,每想起一次就生氣一次,認為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惹你生氣。

  但是事實上,讓自己生氣的是自己而非別人。

  在別人傷害了你的時候,不要企圖去報復。你放過了別人,也就放過了你自己。所以我們要善用智慧,不要總是用記憶來修理自己。每個人的角色不同、看法也不同,我們只要用包容的心來看待事情,也許就不會那麼痛苦了,與其樹立敵人,不如成為朋友。

  佛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多一點慈悲心,多一點智慧,就不會再有人讓你那麼痛苦了。  

  我們在面對紛繁復雜的世間萬事萬物時,僅僅只有寬容大度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點阿Q精神,需要點吃不到葡萄就要喊聲葡萄酸的勇氣,尤其是你曾經為了一個理想,放棄了一切,做過一場賭注,而命運卻告訴你,你輸了的時候。

  當命運宣布你輸得一無所有的時候,不要有再得到一點什麼補償的幻想,更不要去恨,去怨天尤人。

  恨,懲罰的只是自己,反復傷害自己一次或幾次而已,你什麼都不會得到,得到的只是讓自己受傷的心備受更多的煎熬;

  恨,只會讓你失去所有的從容,你的原本還不算很糟糕的生活會變得面目全非。

  "恨"這個字只要不說出口,你就是它的主人;一旦你把它吐露,你就成為了它的奴隸,移走"恨"這根扎在你心靈的毒刺,才能真正地釋放你自己。所以振作精神,打好行裝,面帶笑容,把一切都交給未來吧。

  佛說:捨得,捨得,先捨而後得。原來,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佛說:"寬容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理解,一種尊重,一種坦蕩,可以無私無畏,無拘無束,無塵無染。"然而要真正做到寬容,需要怎樣的仁愛去承載。我們生活在這個充滿利益和競爭的世界,要有怎樣的心境才能做到寬容如佛呢?

  有的人在寬容的邊緣徘徊,權衡著利與弊,得與失,輕與重,最後卻迷失了自己;有的人在寬容面前毫不猶豫,以德報怨,最後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  

  當佛祖在世時,有位阿阇世王,為了奪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頻婆娑羅王,自立為王後不久,知道弑父的罪孽深重,開始心生悔意,由此而全身發熱生瘡,臭穢不可聞,經治療後,病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越發嚴重,雖經別人勸他前往佛陀處忏悔解救,仍自慚形穢不願去求。

  頻婆娑羅王雖然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殘忍殺害,但他生前信佛殷誠,深知身心的虛幻無常,所以不但沒有任何的怨恨,而且在知道兒子的情況後,反而顯靈勸告兒子,告訴他,他是佛祖的弟子,願以佛祖的慈悲來原諒他,而且佛祖就快涅盤了,如果不趕快去,就再也見不到佛祖了。因為只有佛祖能救他,使他不墮入地獄外,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解救他了。受到父王的原諒和催促,阇世王於是前往求見佛祖,因而得以獲救。

  頻婆娑羅王的寬容行為,真是令人感動,他展現了寬容的真義,由此,難能可貴的寬容,他不只原諒了兒子,原諒了自己,讓自己得到升華!

  所以,寬容不止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可以實踐的本質,因為它是每個人都具有一種無限寬闊廣大的"空性"本質。當我們想得到一方淨土時,學會寬容別人,就是學會寬容自己,給別人一個改過的機會,就是給自己一個更廣闊的空間!

  寬容像一朵鮮花,時時散發著清香,即使有人踩一腳,也依然會把香味留在那人鞋底。

  寬容如一場小雨,刻刻給人以清爽,煥發激情,即使大地無比污穢,也依然會覆蓋它的周身

  寬容似一把花傘,傾盆大雨將至,即使自己淋濕,也會永遠充當別人頭頂的"天空"。

  佛說:"寬容別人能給自己帶來一方淨土。"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年,自由自在便是心靈最大的解脫。沒有人願意一生都在痛苦中度過,也沒有人願意一生都背著個包袱。自己才是生命的那個真正主宰者,或痛或樂、或悲或喜,自己選擇!

 

上一篇:煮飯,洗碗,做家務,也是一種修行
下一篇:開願法師:修行功德千萬不要只回向給冤親債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