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旅途上,朋友給我們各式各樣的幫忙,在情感上予以支持,在課業上相互切磋,在逆境中互相扶持,在知識上相互增長,在道業上互相砥砺,所以朋友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
怎麼樣才算是良朋益友?其標準為何?當然,隨著成長背景不同,每個人皆有不同的標準。有人認為只要對彼此有所助益,皆可稱得上「良朋益友」,這樣的說法往往有所缺失,甚至會有危險。孔子曾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其實只要朝著這三個標準選擇,不論是自己或他人,都能對彼此有所助益。
孔子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標準,在於對人性的深刻理解,觀察到人之本具性德,或是說人之仁、義、禮、智四端須仰賴環境的引導培養,才能漸漸顯發。而這環境除了禮樂制度外,便是善友的提攜。制度是死的東西,要使其活出生命,需仰賴良朋益友,所以孔子說:「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孟母三遷即是對此具體的實踐。
所謂「佛法不離世間法」,善友對出世間的修行,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沩山老人雲:「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於未聞。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在長遠艱辛的修行中,善友的結伴同行,往往是重要的增上緣。娑婆世界惡緣多、善緣少,依止善知識,道業才易成就;即使是極樂世界,亦須與諸上善人把手同行,菩提道場方得速速成就。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圓滿成佛的願行,亦是五十三位善友的成就。善財童子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修行便向上提升,終至成佛。所以經中每每讚歎善知識難值難遇,要學人敬重善友,才能獲得實益。《法華經》中,釋迦佛稱提婆達多為善知識,可知,從對方習氣中,得到省悟與提升,則是將良朋益友的定義更加擴展。印光大師則是以「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唯獨我一人是凡夫」的平實方式,將良朋益友運用於修行上,並將善友從客觀的角度,回歸到自身的態度。
其實,不論世出世間,良朋益友均是安頓身心的重要助緣。有了善友的提攜,菩提道上方能順利前行;更進一步則要效法諸佛菩薩的慈悲、智慧,發廣大願心,成為一切眾生的不請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