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四十六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看起,這是一個段落:
「至於法藏大士才發願已,空中便即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者,何也?」何也是個問話,為什麼?念老引用彭二林居士的《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面所講的,解釋這一段,解釋得非常精要,精是精彩,要是重要、扼要。「茲用其意,而簡述之如下」,現在就用《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面所解釋的,來解答這個問題。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終了之後,他要求諸天善神來給他做證明。果然沒錯,欲界天、色界天這些善神真的來給他做證明,前面我們已經讀過了。疑問,就是為什麼會有這種事情?太難得,太稀有了。
下面給我們說的,這個話很重要,特別是第一句,「一切佛土,不離眾生一念清淨心,而得成立」。這句話非常重要。十方三世,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如來的剎土無量無邊,佛國土怎麼成的?眾生國土怎麼成的?眾生國土像我們這個地球,也包括在其中。佛國土是實報莊嚴土,是眾生一念清淨心成立的。眾生國土,我們今天講的六道,這是眾生一念染穢心所成立的。我們的心被染污了,我們的心迷了,所以就變成六道輪回。這一句是講的原理,這裡頭含著一層很深的意思,心淨則國土淨,心穢則國土穢,穢土。
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是真心,現的是淨土。我們的心被染污了,變成妄心,妄心就是阿賴耶,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變現出來的就是六道輪回、就是十法界,是這麼來的。確確實實如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一念清淨心是自性,自性所現的。一念不覺,這就變成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能變它不能現,現是自性現的,這要記住,清淨心現的;阿賴耶是染污心,這個染污心它會變,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回。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一點沒錯,我們心想什麼,它就變什麼。
為什麼會變?下面彭居士講得很清楚,義理很深,我們看下文。「法藏大士,發此宏願,只為破除眾生妄執。」妄是阿賴耶,執是末那。用相宗的話來說,法藏菩薩發這個大願,那就為了幫助我們轉迷為悟,轉八識成四智,就這個意思。「開顯當人本有心量」,當人是我們自己,開顯我們自己,我們本有的心量就是圓滿的自性,跟阿彌陀佛,跟十方諸佛,是一不是二。本有的,一切法統統是自性本自具足的。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這個報告說得好,所以他一說出來,五祖衣缽就給他了,立他為六世祖。他第三句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有心量是自性本有的。「令知淨土即是法性本然,非從外得。」西方極樂世界怎麼回事?是自己自性裡頭本來就有,是法性本然,真正的法性,圓滿的法性,就是這個,不是從外頭得來的。
由此可知,法藏菩薩證得圓滿的自性,他顯出來了。最殊勝、最難得的是他將四十八願加持我們,我們只要到極樂世界,就享受自性具足的圓滿智慧、福報,跟阿彌陀佛一樣,跟諸佛如來一樣,沒有絲毫差別。不是從外來的,是自性本有的,我們的自性跟阿彌陀佛的自性是一個,他現的也就是我們自己現的。只是我們自己的煩惱習氣沒斷,叫帶業往生,他統統斷干淨了,他不帶業,無始無明習氣他都沒有,我們明白這個道理。
下面說,「何以故?」為什麼?底下給我們解答,「自性空寂,離諸惡趣」。這是先講斷煩惱,自性本來是空,本來是寂,在淨土裡面,自性就是常寂光淨土,常寂光裡頭是一片光明,其他的什麼都沒有,它沒有現象,物質現象、心理現象、自然現象全沒有。寂就是清淨寂滅,所以沒有惡趣,不但沒有惡,善也沒有,善惡都沒有,我們講善講惡都是相對的,裡頭沒有相對的東西。所以佛教弟子們,修行從哪裡修?放下身見、放下邊見,邊見就是對立,真修行要從這裡下手,這叫真修。凡夫實在講迷得太重,他跟誰不對立?掌握著身是自己,身外一切全對立了,跟人對立,跟物對立,跟事對立,他跟誰不對立?對立就錯了,對立就是六道輪回。無我,無有對立,就是邊見、見取、戒取、邪見找不到,這裡頭沒有這個東西,這是惡趣,沒有邪惡。
「自性妙圓,具諸相好。」妙就是不可思議,我們的心思、言論都達不到,無法想像。圓是圓滿。具諸相好,這個相好圓滿展現在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要找一個邪惡的找不到,一切萬事萬物無不妙圓。所以極樂世界從哪來的?這裡告訴你實話,自性本具的,阿彌陀佛證得,展現出來給我們看,不但給我們看,讓我們真正得到受用。所以念佛往生的人,便宜可占大了,這是你不能不知道的。一般修行人修到這個境界,至少是八地菩薩,大乘經上常講八地以上,你才能享受到。八地之前,包括我們一品煩惱也沒斷去往生的,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在西方極樂世界所得到的受用,就是你的生活品質,你生活所受用的,跟八地菩薩平等。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賜,要不是他的恩賜,我們自己修行到這裡,要到哪一年才能成就?無量劫,煩惱不好斷!所以這裡看的,自性空寂,自性妙圓。
下面,「自性無礙」,沒有障礙,沒有障礙就現六種神通。眼看得見,看見什麼?遍法界虛空界沒有一樣你看不到,大,世界,小,微塵,極微色,統統看見。「現六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六種神通具足。剛剛具足是阿羅漢,雖有六通,那個通的能量有限制,看不到遍法界虛空界,這個要知道。他們的能量只能觀察我們自己這個報土,我們現在所居住的,釋迦牟尼佛的六道裡頭的人道。阿羅漢的能量能看到世尊教化的這個大千世界,就是常說的三千大千世界,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十億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阿羅漢的六通能見、能聽,能緣得到,這就很了不起了。但是要跟極樂世界比,那就相差太遠了,極樂世界的神通是八地以上的神通。往生到那裡,這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統統有,為什麼?阿彌陀佛給我們的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在極樂世界有四十一個階級,當然到不了八地,七地以下的這種能力都有,所以他也能緣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阿彌陀佛能緣的,往生極樂世界大概都能緣得到,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下面說,「自性無住,不可斷滅」。自性無生無滅,我們常講不生不滅,它真正是一切法的主宰,是一切萬法的本體,清淨寂滅,什麼也沒有,能生萬法,不可思議。我們今天這個六道輪回的現象它生的,它變現的,它生的是淨土,阿賴耶把它變成這個樣子。阿賴耶裡頭有善惡,如果我們的心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善,遵守佛陀的教誨,修三福、六和、五戒、十善,我們這個境界就變成天堂。這個災難頻繁的世界就變了,沒有了,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我們得要記住。
那我們要修什麼?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善惡的標准很簡單,就用世尊給我們一般人教誨的三皈、五戒、十善,就行了。阿羅漢十善修圓滿了,得的什麼果報?三千威儀。菩薩,權教菩薩,沒見性的,三皈、十善修圓滿了,得什麼境界?八萬細行。人不可以不斷惡,不可以不修善,很好記,不要忘掉,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拿出來對一下。對一下要是惡,就不能做,要忏悔,要放下;如果是善就可以歡歡喜喜做,果報,天、人,人天果報。這是最低的,學佛最後學到三惡道去,那就大錯特錯了。有沒有?有,不但有,還挺多的。為什麼他跑到三惡道去了?念頭不善,念頭是什麼?貪瞋癡慢疑;言行不善,言行是什麼?怨恨惱怒煩。與這十個字結合起來,三途去了,怎麼能干這種傻事?又何況,佛給我們制定的三聚淨戒,這是戒律,為什麼?幫助我們提升。這都是通途法門的,淨土法門特別,淨土法門關於戒律這部分,我只給諸位說了五科。
早年,在美國、在加拿大,我們修這五科。在洛杉矶我住在印海法師的道場,他看到我們五科非常贊歎,簡單扼要,好記,時時刻刻用來對照。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第一條;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最後這一句勸進行者,就是喜歡幫助別人,勸別人學佛,勸別人信願,勸別人發心求生淨土。總共十一句,你看,十句是為自己,最後是勸進行者。其他的,六和敬、三學戒定慧、六度、普賢十願,要認真,時時刻刻要把這個東西拿出來對照。速度要快,念頭才起,馬上給它印一下,這念頭能不能起?惡念,趕快把它打消,不能起,善念可以,惡行、惡口都不可以。我們能夠把這五條基本的抓住,往生就有分。
下面,「自性無作,無有限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自性沒有造作,法爾如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從來沒有動搖過,沒有染污過。惠能大師見性的二十個字的報告,「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沒有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自性就是真心,真心本來是定的,沒有動過。動,動就不是真心,不是自性。動是什麼?動是阿賴耶,阿賴耶是念頭,前念滅後念生,這是妄心,不是真心。它從哪裡來的?它從自性裡頭變出來的。這個東西把自性所現的,所生所現的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回。《華嚴》上說得好,一切法心現識變,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真心跟妄心,自性跟阿賴耶,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阿賴耶做主,自性呢?自性靠邊站了,做不了主,全是阿賴耶做主。我們就錯在這裡,妄心做主,真心沒做主。真心做主是佛菩薩,什麼樣的菩薩?至少圓教初住,別教初地,為什麼?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了,自性才做主。自性做主,六道不見了,十法界也不見了,什麼東西出現在面前?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是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出現了,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的實報土,我們到極樂世界就見到。極樂世界了不起,無比殊勝,我們到極樂世界,煩惱一品沒斷,真的是凡夫,但是到極樂世界,你生的那個極樂世界的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跟實報土完全相同。為什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加持的,你得的受用跟八地菩薩平等,這還得了!這種事情,不但六道凡夫不能相信,叫難信之法,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也不敢相信。你能夠相信,這奇怪了,太難得了,為什麼?你能相信就能往生,你就有分。你不相信,有懷疑,你沒分,你知道有淨土是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這一生淨土的受用你得不到。我們要想得受用,這個好。
所以它不生不滅,它沒有造作,因為沒有造作,它就無限量,有造作就有限量。我們講今天量子力學家很了不起,把宇宙的奧秘揭穿了,就是構成整個宇宙的是些什麼,三樣東西,第一個物質,第二個念頭,第三個是自然現象,這三樣東西構成整個宇宙。現在物質被揭穿了,現在大家研究集中在第二個,念頭,就是念力。你看,研究念力的報告太多了,書店到處都可以看到,現在集中在這一點。念頭到底是什麼?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起什麼作用?念頭能生萬法,這個生,實在應該是佛經上說的正確,能變萬法。自性能生,能大師說的不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指的是能生的是自性,變成六道、變成十法界是阿賴耶,識,識能變,心、性,自性能現,能生能現。這是佛法裡一些基本的東西,必須搞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不會走彎路。我們自己雖然是迷惑顛倒,迷惑顛倒裡頭得清楚,大方向沒走錯,這就非常難得。
中國古聖先賢老祖宗,教我們倫理、道德、因果,好!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有個軌道,不至於偏邪。依照聖人指導我們的,那是人天大道,六道裡頭最殊勝的。你走偏了走邪了,那就走到三惡道去了。在那個早年間,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中國老祖宗就知道,指給我們的五常,五常是德,就是戒律,佛家的戒律,必須要遵守,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要培養一個愛心,凡是人,皆須愛;仁民及物,不但愛人,連萬物都愛,這個愛心擴大了。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法、合理,這叫義。下面智慧,理智,不是感情用事,處理事務用智慧,不用感情。有禮、有信。這就是五戒。五戒裡頭,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YIN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你看看,佛家所立的根本戒,跟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所教的完全相同,這叫大道,自性本有的,不是從外來。
五戒十善,儒家有,道家有,再看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統統都有。絕不是抄襲而來的,是那個教主,創教的教主,用佛法來說,統統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之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佛門講就是佛,見性成佛。佛在各種不同宗教裡面現各種不同的身,這講得通,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現的身不一樣,說的法相同。這些年來我們接觸很多宗教,讀他們的經典,五戒十善全都有,孝親尊師家家都講,沒有不講的,你看到真歡喜。所以我們提出眾神一體,宗教一家。我這次訪問英國,有緣跟英國宗教界接觸,提出這兩句話,希望宗教回歸教育。宗教要互相學習,宗教要化解誤會,幫助社會、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宗教對人類就做出真正的貢獻。
宗教的教學是神聖的教學,中國宗教兩個字的意思太好了。宗教這兩個字,依照中國人的解釋,第一個是人類主要的教育,人類重要的教學,人類尊崇的教化,這叫宗教。所以古時候歷代帝王,一直到滿清,宗教誰管?皇上親自管,它不歸宰相,宰相只管儒家的。實在講,儒家教育是每個家庭自己管,你看家,有家規、有家學、有家廟、祠堂,春秋祭祖,提倡孝道,一年辦兩次活動,叫你不要忘記。我現在主張的是做三次,為什麼?丟的時間太久了,大家忘掉了,兩次還不行,三次。清明、中元、冬至,這三次都做,一年提醒三次,希望大家覺悟過來。
人不能不孝父母,你仔細看看父母帶小孩多辛苦,小孩長大不孝父母還能算是人嗎?今天成年長大不孝父母的很多,什麼原因?沒人教他。在中國古時候,小孩生下來,最重要的教育就是教孝、教敬,孝對父母、對尊長,敬對同輩分、對一般人,代表的人是老師,孝親尊師,家教。家把小孩的根扎下去,小孩懂得,從小養成習慣,六、七歲上學,老師教,接著教,到十五、六歲,根扎穩了。這個根扎穩了,一生不會改變,古諺語所謂的「三歲看八十」,一點不錯。現在沒有了,怎麼辦?還是要從頭起步。不從頭,半路來學習,到二、三十歲再來學習,不牢靠,所謂高名厚利之下,他會變節,什麼原因?根不牢。古時候能守的人很多,你在《二十五史》裡面去看,你就看到很多人,這些是代表人物。為什麼他們能守?不被財色名利所動,不動搖,真能守得住,根深蒂固,我們不能不知道。
這裡講自性無作,我們念到這個地方,無有限量。「自性無外,如風廣被」,無外也無內,底下有,底下接著,「自性無內,如鏡普現」。自性沒有對立,這裡所講全都是對立的,對立就是邊見。「自性光明,如日普照。」自性是光明的,佛經上叫大光明藏,就是自性。在淨土宗裡面,常寂光土就是自性光明。自性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生生世世,所有一切活動沒有離開自性。「自性平等,如香普熏」,沒有高下。所以我們的經題把自性寫在裡頭,經題後面清淨平等覺,就是自性,清淨平等覺也是阿彌陀佛的名號。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真心,真心是什麼樣子?沒有染污,清淨;沒有分別,平等;沒有動搖,也就是說它沒有無明,阿賴耶有無明,自性沒有無明。所以論真性,我們跟佛平等,什麼時候平等?當下平等,現在就平等。為什麼你成佛,我在六道裡頭做凡夫?你覺悟了我迷惑,原因在此地。佛菩薩覺悟了,不迷了,我們迷而不覺,麻煩就在此地,不能不知道。
「菩薩即順眾生自性本具之空寂心、妙圓心、無礙心、無住心、無作心、無外心、無內心、光明心、平等心」,一共講了九句,九個心,只是一念心。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用這九個心「莊嚴佛土」。「是以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什麼?四十八願「一一願即眾生本具之心」,說得好!本具之心,「即以自心,莊嚴自土」,一點都不假。所以中峰禅師在《三時系念》裡面告訴我們,「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彌陀是誰?我們跟彌陀是一體,不能分。彌陀發的願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自性流出來的,不是從阿賴耶。我們凡夫起心動念離不開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末那的變脫離不了阿賴耶。阿賴耶的三細相是我們的妄心,但是阿賴耶三細相是從真如自性裡面變出來的,這是事實真相。
彭居士講的眾生本具之心,即以自心,莊嚴自土,「如水歸海,如響應聲。心土不二,因果同時。是故法藏發願畢,空中即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為什麼?它是一體。我們信心要從這個地方建立,這是真相信了。如果不是一體,阿彌陀佛建極樂世界,我造的一身罪業,我能去嗎?他會不會不要我?有這麼多疑問在。現在知道是我們一體,這個疑慮就沒有了,懷疑、顧慮沒有了,自己確定自己決定得生淨土。我們只要跟阿彌陀佛所教導的相應,阿彌陀佛教我們真信,沒有絲毫懷疑,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我們真信,真願,我願意到極樂世界去,換一個環境,我到那邊成佛。成佛為什麼?是為度眾生。
所以你要知道,到極樂世界不是去享樂去,如果你是享樂的這個心,去不了。為什麼?那邊是大乘,你跟大乘不相應。大乘是大菩薩,大菩薩是以大慈大悲救護一切苦難眾生,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十法界的眾生。是為這樁事情,這跟大乘、跟佛的本願完全相同,非常歡迎你來,志同道合。所以,跟念佛多少沒關系,志同道合的時候,他馬上就找你,你不去他也拉你去。為什麼?我們在這個世間是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干同一樁事情,哪有不感應的道理?在這個世間住得再長,最後歸宿決定是極樂世界。
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了榜樣,他那麼長的壽命,我以為那是阿彌陀佛加持他的,不是他自己有的。阿彌陀佛為什麼加持他?這個世間有苦難,很多學佛的人學錯了,念佛的人也念錯了,他來做個好榜樣。在這個時代,學佛真正成就,學他,念佛真正往生,學他,一定要給世間人做出最好的榜樣,這個榜樣就是持戒守法、聽話、老實,社會上都歡迎這種人。雖然不是很重視他,或者有瞧不起他,彼此在這個世間不發生沖突,家和萬事興,這對社會就是莫大的貢獻,我們要懂得。
老和尚一生沒有發過脾氣,一生沒有跟哪個人紅過臉,不高興,沒有。老和尚不批評人,老和尚不嫉妒人。三皈、五戒、十善、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你們拿去跟老和尚得好好對一對看,他全做到了。我們天天在學,沒做到,他全做到了,他不認識字,他沒有學過,他怎麼會的?其實,開悟全明白了。雖然開悟了,還裝像沒開悟的樣子,你完全看不出來,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我們才能學。學吃虧,要修忍辱波羅蜜,別人毀謗我,能接受,聽得還很歡喜,對毀謗的人很恭敬,感謝他。為什麼?替我消業障,出題目來考我,我通過了,怎麼會不歡喜?被騙了,被欺負了,被侮辱了,都不在意,不放在心上。甚至於陷害我,侮辱我,都不要放在心上,都存一個感恩心念,真的是來考我的。很難得,他出這些考題我都能通過,不放在心上就都通過了,對他有感恩的心。他現在不知道,將來他會知道,他學佛,入佛境界他就知道了。
所以學佛在哪裡學?特別是在人事環境,人與人最難相處,在人事環境裡頭,把我們自己的煩惱、毛病、習氣統統修理干淨。總的原則,就是與一切人不發生利害沖突。要做就很簡單了,他要我不要,我要的他不要,就沒沖突了。我要的是什麼?天天增長我的信願,天天佛號不中斷,這是我要的,他不要。他要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高名厚利,他要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我不要。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學佛,釋迦牟尼佛在早年已經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佛陀一生沒有蓋廟,為什麼?蓋廟就跟人有競爭,沒有蓋廟的時候不跟人競爭。不拉別人信徒,釋迦牟尼佛一生的信徒,打開經典看,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隨眾。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哪些人?就這些,其他你沒看到,不拉信眾。不爭名、不奪利,所以大家相安無事。今天社會為什麼這麼亂?為什麼出家人都犯了一條戒,自贊毀他,都喜歡批評別人,指責別人,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過。我們什麼都不要了,就不會指責別人。
對待哪個都好,為什麼?普賢菩薩教給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要禮敬諸佛,要稱贊如來。為什麼禮敬用諸佛,稱贊不用諸佛,要換成如來,這什麼意思?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要平等的禮敬。如來是性德,他與性德相違背,不贊歎,他干殺盜YIN妄,這怎麼能贊歎?不贊歎,不批評,不贊歎;他行的好事,做的是好事,贊歎。那個禮敬,無論是善與惡,禮敬是平等的,沒有分別,稱贊是有分別的,這個要懂。做了惡事再稱贊就錯了,那不應該稱贊的。所以善財童子,你看五十三參裡面,他見勝熱婆羅門,他見甘露火王,有禮敬,沒有贊歎,做給我們看。除了沒有贊歎,他也參觀他們的道場,看他們做的那些不如法的事情,一句話不說;見到做的是利益眾生的事情,開悟眾生的事情,要贊歎。要向釋迦牟尼佛學習,要向善財童子學習,就對了,一生不跟人結冤仇,這是聰明人。為什麼?冤仇結下來之後,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苦不堪言,何必呢?忍一下就好了,成就你忍辱波羅蜜。
這個世間什麼都是假的,我們的財物被人霸占了,被人奪取了,若無其事,不要放在心上;我們的名譽,人家造謠生事破壞你,障礙你,也若無其事。他障礙我,我就退避,滿足他的心願,處處學退讓,不跟人競爭。讓我們對極樂世界的信願一天比一天深,讓我們的念佛功夫一天比一天精進,我們走的路子是西方極樂世界,他們還繼續搞輪回。我們沒有德行,沒有智慧,不能幫助他醒悟過來,對他不批評、不贊歎,要恭敬、要供養。他有困難的時候,缺少食物,缺少衣服,我們有多余的,要供養他,要照顧他,這就行了。只看別人善,不要看到他的惡,不是你沒有看到、沒有聽到,看到、聽到不要放在心上,心裡面沒有被染污,永遠是清淨的,這就對了。
所以,這底下講得好,心土不二,心是能生能現能變,土是所生所現所變,都離不開真心、妄心,真心能生能現,妄心能變。因果同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的教育必須參透,我們這一生有緣修善因,將來感應善果。所以決定不能造惡因,惡因後頭有惡報,麻煩!現在受一點委屈好,我們有罪業報掉了。所以要感恩,不是壞事。要看清楚,看得深、看得遠,如果看表面,你就有怨、就有恨,那個麻煩大了。你有怨恨,來生遇到要報復,你要報復他;他也不了解,也怨恨在心,再來世他又報復你。這樣子冤冤相報,生生世世,可憐,非常可憐。這佛教給我們,怨要解開,要化解,不在他那邊,在我這邊,我這邊化了,他就沒事了。真正學佛,就是這一條帶給你的利益,帶給你的好處,就說不盡,是解除你生生世世因果報應,都把你解除了。明白這個道理,是故法藏發願畢,空中即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這是什麼?「以不可思議之因,起不可思議之果。當知不可思議之因,即不可思議之果。有志淨土者,須從此信入。」這兩句是彭際清居士勸我們,把因果搞得清清楚楚,我們才真正懂得善因善果,惡因惡報。
後頭末後這一句,「此論」,就是這段話,「宜深參究」。不是研究,是參究,研究是現在人干的事情,參究是過去禅宗所干的。什麼叫參究?什麼叫研究?現在科學家都用研究,研究是用阿賴耶,參究是用真心。離心意識就叫參究,心就是阿賴耶,意就是末那,識就是第六意識,就是說你能夠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那叫參究。問題擺在你面前,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豁然就明白了,那叫悟。悟有大悟、小悟、徹悟,徹悟比較難,小悟很容易,只要收斂一下,收收心,讓心沒有念頭,沒有妄想、沒有分別執著,這叫參,這叫參禅。起心動念那就不是參禅。禅是禅定,禅定不一定打坐,走路也能入定,行住坐臥都可以入定。定功深的時候,干什麼事情都在定中,那就高了。
這要慢慢學,很有受用。我們剛才講的這些話,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統統用上,心怎麼樣?心是清淨的,遇到善惡、逆順境緣都能夠不放在心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智慧,生智慧。明了,明了就是我們一般講深究,深入把它究竟搞清楚、搞明白,智慧就現前。
第七品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面我們看第八,這一品很精彩。
【積功累德第八】
前面是品題的介紹,文字不多,就兩行。「本品」,這品中「法藏菩薩發大願已」,前面講發了四十八願,「從願起行」。願發了之後要兌現,要有行動,沒有行動這個願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要把四十八願落實,這就起行。「於無量劫」,菩薩,這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成佛的時候叫法藏菩薩,他做菩薩久遠劫前,時間太長了,也不是我們能想像到的,「住真實慧」,用真心。真實慧,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於一切法自然通達明了,這是真實慧。真實慧才能「植眾德本」,無量德行,真實智慧,無量德行,才能幫助眾生。無量無邊眾生他們的習氣毛病,你才有方法對治,你才有能力教導他。你要沒有智慧,你要沒有德行,拿什麼去教他?這個要知道。
「教化無量眾生,住於無上之道,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話裡頭含什麼意思我們要懂得,這就是淨土宗,不是真實慧不能相信,不會求生,有真實智慧才信,才會求生淨土。沒有德本,品位不高,品位要高,那要修德本,這才能教化無量眾生。這兩句話意思可深了,我們怎麼學?真正相信,真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這就是真實智慧;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就是植眾德本。那怎麼樣?我們這一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住於無上之道,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如是功德,說不能盡」,你往生極樂世界,在那邊成佛,你跟阿彌陀佛一樣,在十方世界普度眾生。「是故」這一品的品題叫「積功累德」。
我們看下文,大科裡頭,「丁九、如願修行」,這裡頭有三段,第一段,「結前啟後」。請看經文:
【阿難。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前。及諸天人大眾之中。發斯弘誓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法藏說話算話,真干了。我們看念老的注解,「法藏菩薩於佛」,世自在王如來是他的老師,在老師的面前,還有「天人大眾中,宣發以上之弘誓願」。弘是大的意思,是廣的意思,就是指四十八願。下面有解釋,「弘者,廣也。《法界次第》釋曰: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自己把自己的念頭管住,這叫誓。「志求滿足,故雲願也。」他希望他所發的四十八願,願願圓滿,願願都不空,都能兌現,他才成佛。如果有一願不能圓滿,不能兌現,他誓不成佛。現在法藏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已經十劫了,十劫在宇宙裡面不算很長,但在我們人間是很長很長的時間。
我們看底下的解釋,「弘誓願者,泛指佛菩薩弘大之誓願」。這是一切佛菩薩通用的,弘誓願。實際上,弘誓願就兩句話,成佛、度眾生,自己成佛,普度眾生,這叫弘誓願。「今言斯弘誓願,則專指法藏菩薩之四十八願也。」在這個地方所說的弘誓願,專門指的前面所說的四十八願。「發斯願已」,這個願發了,「由願生起無邊殊勝妙行」。為什麼?他要兌現,他要把它做到,那就是無量無邊的修行。
我們繼續看下面一段,「本品開章明義,其第一句,直曰:住真實慧」,這第一句話。「此一句子」,這一句話,「乃一切妙行之大本,為無量人天開正眼」。要沒有真實慧,行就沒有了,四十八願每一願都需要真實慧才能夠落實,沒有真實慧,不能落實。真實慧是什麼?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真信真願,就是真實慧。為什麼?真信真願,阿彌陀佛就接引你往生,這是真實智慧。所以西方接往生的條件,真信真願是第一。蕅益大師說的,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下面說了,品位高下,落實在念佛功夫的淺深。極樂世界就這兩樁事情,一個是取得往生的條件,一個是品位高下的行法,怎麼樣讓我們到極樂世界品位能夠增高。但是增高是第二樁事情,不是第一樁,你品位修得再高,往生不能去,那是枉然。那就變成福報了,變成人天福報,你不能往生。所以應該把往生擺在第一,往生擺在第一,就是信願。信願如何建立?就在這部經上,這部經把極樂世界介紹給你,講清楚了,講明白了,講透徹了,你才相信。所以經典幫助我們起信,是這個意思。
念佛功夫淺深,再淺也不怕,都好。一點功夫都沒有,於佛號沒念過,最後往生念一句佛號,阿彌陀佛接引你往生。你沒有念佛功夫,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不錯,往生了。往生到極樂世界,下下品人也得彌陀加持,作阿惟越致菩薩。下下品,什麼待遇?阿惟越致的待遇。阿惟越致是什麼人?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生實報莊嚴土,地位這麼高。他在實報莊嚴土住多久?在那邊住三個阿僧只劫,干什麼?淘汰無始無明的習氣。習氣不好斷,沒有方法斷,只有什麼?不去理它,時間久了自然斷掉了。所以這些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實報土,等著無明習氣斷盡,斷盡他就入常寂光了,就證得究竟圓滿。
在這三千大千世界裡頭,他住在那裡干什麼?聽經、聞法、教學,度化眾生,他干這個。因為極樂世界有四土,這四土的同學程度不一樣,根利的,聽佛講經就開悟了,根鈍的,那就是這些菩薩幫助他。法身菩薩幫助阿彌陀佛教這些初學,特別是凡聖同居土的,他們來教。同時,他們有能力化身、分身,分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供佛,供佛是修福,聽經聞法是修慧,福慧雙修。附帶的,還有十方世界諸佛剎土裡面六道的有緣眾生,他會分身去度化他們,佛度有緣人。所以他們也很忙,也很快樂,不是坐在那裡癡癡等,不是的,他有活動。他們決定不再迷惑了,為什麼?無明斷了,圓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叫阿惟越致。所以由願生起無量無邊殊勝的妙行,法藏菩薩不容易。
住真實慧這一句,是一切妙行之大本,為無量人天開正眼。我們明白了,智慧重要,別的不重要。智慧是什麼?是自性本有的。能大師說的,自性本來具足,具足什麼?第一個就是智慧,無量智慧,是自性本有的,無量德能、無量才藝。真正一切無量無邊,自性本有,不是外頭來的,這個一定要知道。我們怎麼把智慧丟掉了?一念不覺而起無明,不覺就是無明,無明就是阿賴耶,就是妄心。妄心相續,就回不了頭來,它的頻率太高,我們也掌握不到,所以愈迷愈深。愈深愈迷,起心動念都在造業,六道輪回裡頭,業有善惡,造善業感三善道,造惡業感三惡道;換句話說,出不了六道輪回。墮到這裡來太可怕了,當時墮下來不覺得,墮下來之後出不去,這一下才麻煩。
諸佛菩薩有方法,八萬四千法門度眾生,要遇到緣,這個遇到緣比中獎難,太難太難了!因緣要聚合,好,正好對著你的緣,契你的機,很容易解脫,修行證果。如果講的這個經教,跟你的緣不相應,白教了,你不能接受,你修行修不好,不是你修的。所以只有淨土這一門,什麼樣的根性都適合,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普度。但是這個緣難信,雖然很容易修,難就難在信,你不相信它,你對它有絲毫懷疑,臨命終時障礙你往生,不能往生,這個麻煩就大了。所以我們今天要重視,我們遇到這部經,這部經把這個問題講清楚、講明白了,我們這一生有救了。
要真搞清楚,我還有懷疑,我對這個地方還有留戀,那就是你的願心、信心不夠,不足,不足不能往生。一定要足,足怎麼樣?徹底放下,對娑婆世界沒有絲毫留戀,真放下了,你的信願才夠得上標准,才行,不是這樣的時候,往生難。所以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這是事實真相,統統是信願不足。不能說沒有信願,沒有信願你不會聽《無量壽經》,你不會念阿彌陀佛,你有信心,信心不足,好像那分數不夠,人家要六十分及格,你只有三分五分、十分八分,跟這個標准差距很遠。所以,你不會被錄取,佛不會跟你感應,道理在這裡。
我們學經教,無非是加強認識,加強認識的目的就是對它不懷疑,真相信了,取得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緣分,這個先取得,這個重要。隨時隨地把佛號提起來,不要忘記,這個佛號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用的,到極樂世界分班,你分到哪裡,憑這個。能不能去?憑信願。這總得搞清楚、搞明白,不能夠含糊籠統。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