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僧人考試
一年一度的6月“高考季”剛剛過去,對藏傳佛教僧人們來說,也經歷了屬於他們的“高考”。
在多年潛心學習佛教經典之後,他們要通過激烈的辯經和公共課考試,獲得進入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進一步深造學習的資格,並有機會獲得“拓然巴”高級學銜。
一個“不明覺厲”的概念來了——
“拓然巴”是什麼學位?
藏傳佛教新的學銜體系由初、中、高三級組成。其中,初級學銜藏文名為“禅然巴”,相當於學士學位;中級學銜藏文名為“智然巴”,相當於碩士學位。那麼,高級學銜就相當於博士學位,藏文名為“拓然巴”,全稱“拓然・然堅巴”,“拓”意為“高級”,“然堅巴”意為“廣通經義者”。
根據國家宗教局頒布的《藏傳佛教學銜授予辦法(暫行)》,“拓然巴”高級學銜由藏傳佛教最高學府——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授予。
為什麼稱作藏傳佛教界僧人的“高考”?
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由已故十世班禅大師和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倡議,1987年在北京西黃寺創立。2004年,經國家宗教局批准,“拓然巴”高級學銜制度正式創立,並在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實施。
學院每年6月(高考前後)在西藏或四省藏區各大寺院舉行招錄考試,通過考試的僧人就獲得了到北京學習的機會。
考什麼?怎麼考?
藏傳佛教界僧人的“高考”可是極具特色的,包括三個科目,即佛學、法律知識、文化。其中佛學考試范圍為《釋量論》、《般若論》、《中觀論》和《俱捨論》,主要考試方式為辯經。
每年招生考試都由學院派遣招生考試組前往五省區預設的考點,聘請各大寺廟的經師、堪布等作為考評老師開展佛學考試,法律、文化考試則專門設計試卷,並按常規標准化考試模式進行測試。
學什麼?怎麼學?
“拓然巴”高級學銜班學制三年,在學院集中學習二年,然後回寺廟實習一年。設有三類課程:專業課、公共課和基礎課。專業課主要學習《戒律論》,同時學習研討《釋量論》、《般若論》、《中觀論》和《俱捨論》精要;公共課主要學習政策理論、法律法規、中國歷史和社會常識等;基礎課主要學習漢語文、藏文文法與修辭、藏文書法、寫作及電腦運用等。
高級佛學院為什麼要培養“拓然巴”?
藏傳佛教新的學銜制度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因應了與時俱進。既繼承和保持辯經考試、學銜稱謂等傳統特色,同時又融入現代教育的教學方式和學位體系;既尊重各教派的學經傳統、學經內容,又不拘泥於本教派,博采眾長、相互學習,滿足了藏傳佛教各教派僧人開闊眼界、提升學識的需求,是藏傳佛教自我完善、健康傳承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