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講:“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有的供養中,法供養最殊勝。“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第一,修行供養。“所謂如說修行供養”。佛不需要你供養的身體、受用、善根,佛之所以讓你做這些供養,接納這些供養,主要是拿這些來做利益眾生的事。若是你真正修行了,直截了當地就弘法利生了。因為你修行了,第一個利益的是你自己,你相續中有佛法了,這也叫弘揚佛法。什麼叫正法久住?正法要住在哪裡?正法不是住在大廟裡,也不是住在大殿裡。佛法常駐,正法久住,應該住於眾生的相續中。如果你修行了,相續中有佛法了,正法就久住了,這叫弘揚正法;你修行了,你相續中有佛法了,能息滅你內心中的煩惱,能解除你內心的痛苦,這叫利益眾生。既有弘法,又有利生。

  你相續中有佛法了,這叫正法久住,弘法利生直接就有了。你修行取得了成就,通過你的相續,通過你個人的努力,可以傳播佛法,傳播智慧,還可以幫助和利益眾生,這樣又連續不斷地、恆常性地弘法利生了,所以法供養最為殊勝。如法修行本身就是一種供養,這是修行供養。

  第二,利益眾生供養。如果你修行了,有成就了,就能弘揚正法了,就可以利益眾生了。這樣你就繼承了佛的事業,圓滿了佛的願望,那是佛最高興的事了。對佛來說這是最大的孝順。你也就盡孝了,也可以說是報恩了。

  第三,攝受眾生供養。攝受眾生是什麼意思?就是要接納眾生。正如《上師贊》裡所寫:無論是美是丑,無論是善是惡,無論是顛倒還是愚癡,都一樣能以慈心、悲心去接納,去度化,這叫攝受眾生。要攝受的是什麼?就是你最討厭、最煩的這個人,最不想見、最不想接觸、恨之入骨的這個人;就要攝受、接納怨敵仇人、鬼神惡魔等這些眾生。

  “他對我太好了,對我有恩德”,然後就去接納,這是自私,這不叫攝受。同修道友之間也是,稍微有一點點態度不好了,就再也不去見了,再也不去接觸了,這不叫攝受。若是你想攝受眾生,想接納眾生,就應該接受鬼神惡魔、怨敵仇人,攝受你最煩、最討厭的這些人。

  我們通常是對比較順心、順眼的,就想多看看,多接觸接觸;對不順眼、不順心的,就盡量躲避;對比較善良、比較慈祥的,就想多接觸、多看看;對脾氣不好、態度不好的,就躲得遠遠的,根本就不想見,不願意接觸。對比較聰明、比較有智慧的,如所謂的上師、大德,到處跑去見;若是遇到瘋子、乞丐,就躲得遠遠的。其實,這些有什麼差別啊?

  對佛來說,攝受眾生是最大的供養。因為佛會把所有的眾生都視為自己身上的肉,佛會把所有的眾生都視為自己的獨子——家裡唯一的兒子、唯一的女兒。當你去接納他、度化他的時候,佛就高興了:“這個人太好了。”尤其是你去接納那些比較丑,比較惡,比較愚癡的人,佛就更高興了。

  第四,代眾生苦供養。這種供養是最殊勝的。作為一個菩薩或一個修行人,應該將一切勝利和好處都獻給眾生,把一切惱害和損失都拿到自己身上。什麼是自輕他重的菩提心?就是代眾生受苦。我們現在就要學這種精神,要學習菩薩的精神,要學習佛的精神。不要害怕傷害和失敗,不要總去希求勝利和利益。

  要修一個平等的心態。勝利和失敗都是一樣的,有勝利就有失敗,有失敗就有勝利。利和害也是一樣,有利益就有損害,有損害就有利益。什麼時候你修出平等心來了,什麼時候達到了那種平等的境界時,才沒有分別。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都是相對法。無論是利益,還是損害,這都是相對法。有利益就肯定有損害,有勝利就肯定有失敗。所以,這還是輪回,還是痛苦。現在我們要超越,不逃避失敗,也不希求勝利;不逃避傷害,也不希求利益。平等才是真正的“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平等心修出來了,當下就“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了。平等心是菩薩心、普賢行。有普賢行,才能進入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

  不要認為“佛的要求太高了,上師的要求有點太過分了,一切勝利和利益都要給別人,一切損害和失敗都要拿到自己身上。這我可做不到,我只要不去傷害眾生就可以了!”不是。你只不做惡,不傷害眾生,那是小乘的境界。大乘要高出一層,不僅不傷害眾生,還要利益眾生。不僅利益眾生,還要把傷害都拿到自己身上,替眾生受苦。不傷害眾生,是小乘;在不傷害眾生的基礎上,去利益眾生,這是大乘。利益眾生,將眾生的痛苦拿到自己身上,自己的快樂給予眾生,這種精神叫普賢行,是大菩薩的行願。

  第五,勤修善根供養。晝夜不停地修善根,這叫勤修善根。

  第六,不捨菩薩業供養。不捨棄菩薩的事業,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第七,不離菩提心供養。在任何時,在任何處,在任何境界當中都不捨棄菩提心,以利他心做供養。

  法供養,包括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一共有這幾種供養。

  普賢菩薩又跟善財童子講:“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如前供養,就是那些物質供養。做物質供養也是功德無量。

  “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物質供養的功德如此廣大,如此不可思議,但是與一念法供養的功德相比,不及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千俱劫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都是一些數字單位。

  “何為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為什麼法供養的功德這麼大?因為一切如來都會尊重法。一切佛菩薩都由法而生。若是沒有正法,哪有佛?哪有僧?所以法是最殊勝的。

  “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所有的佛都是從法裡生出來的。為什麼叫般若佛母?無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叫般若。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由她而生的,所以般若叫佛母,佛的母親。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精進修行,法供養是真正的供養。

  ——摘自達真堪布上師《普賢行願品講記》

 

上一篇:海濤法師:女人千萬不要把你的這個感情轉到男眾的師父身上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凡是來問問題的人,都是不老實的,都是妄念很多的人,都是打妄想的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