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教對戰爭的看法-麥瑩兒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前言

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姐妹、親族輾轉共诤。……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國國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仗,轉相加害,或以拳杈石擲,或以杖打刀斫。彼當斗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1。原來,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就指出爭斗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正如太虛大師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陀對戰爭也從教理教證上作出相應的指引,目的是讓人們不要墮入世上種種的束縛;應看透五欲,自證涅盤寂靜

 

第一部分  反對戰爭!

.教證的例子

我國著名詩聖杜甫曾經寫過一首關於戰爭的詩:《兵車行》,寫的就是一幅骨肉分離、血流成河、哀鴻遍野、雞犬不聞、荒蕪人煙的戰爭苦況,其中的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這兩句可謂神來之筆,觸目驚心。因為在封建時代,民間大部分是重男輕女,但現在由於戰爭,走投無路,令傳統心理發生了這樣的變態,仿佛讓人看到老百姓在戰爭中蹒跚的身影,無助的臉容,面對蒼天無語的悲憤。 因此,面對戰爭、暴力、沖突等問題,佛陀曾經有一段語重心長的教誡:

All tremble at violence,
All fear death.
Comparing oneself with others,
One should neither kill nor cause to kill.
All tremble at violence,
Life is dear to all.
Comparing oneself with others,
One should neither kill nor cause to kill.

這說明了:佛教承認一切眾生趨生畏死、趨樂避苦的本能;佛教反對殺生,是基於尊重這種求生本能的原則;佛教不僅堅持反對殺生的立場,而且還身體力行護生實踐。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提出異議:既然要護持生命,那麼那種反對不義戰爭的正義之戰不就屬於可允許之列,正是理所當然嗎?!其實,佛陀作為我們人間修行實踐的導師,而且本文的論題正是探討佛教的立場和看法,我們正需要在教理和教證的相互印證,為我們作出行動上的指引,因此讓我們先看看佛陀的現身說法吧。

在《琉璃王屠城》的故事中講述了以靜坐來保護國家的佛陀,勇敢而慈悲的摩诃男2,從這段故事可以看出:佛陀沒有鼓勵人民備戰、抗戰,而只是以真誠溫和的態度,表達了愛護親族的心態,激發起對方的同理心;而他作為佛陀,十力無畏,神通廣大,卻是以和平的方式,反映自己面對不義戰爭的明確態度。而在佛陀的影響下,摩诃男和釋種王族作為國家的權力機構,面對作戰這種自衛式的正當殺人,卻是選擇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3的悲壯方式。這充分說明了在處理戰爭、暴力和沖突上,以暴易暴,以暴制暴應當不會是佛陀樂見的方式。

所謂正義戰爭的另一心理動機:報復,這似乎也不為佛陀所稱許4。國仇,家恨,亡國,滅族,——漫漫的長夜,一燈如豆,只有泠泠的秋雨伴著月影下擊起的琴聲,難怪李後主慨歎: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悲憤的心,不甘的情,所以才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5的傳世名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6的落泊,曾經的王宮貴胄,榮華富貴,要作出今天的捨棄更是千難萬難,那種痛楚難道不如如蛆附骨;莫非一介布衣對家產祖業的依戀,那種習慣了就著溫溫的太陽,送下稀粥鹹菜的暖意被打散後,又是怎樣的落魄失魂?!但是,昔日的菩薩,今天的佛陀,就是這樣身披忍辱铠,手執智慧劍,化干戈於無形,打破了千載萬世的金科玉律,在經歷了八千裡路雲和月7後,蓮目低垂,似乎在告知:縱使是殺父深仇,亡國之恨,報復,並非最好的解決之道。

 

.戒律的指引

《華嚴經》中說:戒是無上菩提本。可見戒律在佛教修行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既然戒律有著如此的重要性,那麼如果它對戰爭這一問題表明立場態度,相信是具有駕馭全局的意義。

比丘、比丘尼戒,由於佛法住世的關系,意義更加重大。8而佛陀對這兩部僧眾關於處理與戰爭的關系作了明文規定。如在《四分律比丘僧戒本》及《四分比丘尼戒本》中[1019b09][1019b10]等,其罪相當於波逸提9。佛教把和軍隊交往都視之為犯戒、妨礙修行的因緣,可見戰爭在佛教中並不是值得贊同稱頌的角色;更何況戰爭意味著有暴力的沖突,常常和殺生聯系在一起10,在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律中對於殺生有更嚴格的規定:

若比丘。故自手斷人命。持刀授予人。歎譽死快勸死咄男子。用此惡活為。寧死不生。作如是心。思維種種方便歎譽死勸死是比丘波羅夷不共住11
此罪比丘尼亦爾。

所謂波羅夷,梵語parajika,是葉罪(於佛法之外)罪,是斷頭罪,是不可救藥罪。犯此罪者,不光墮地獄,現生已失去出家人的身份。可見此罪之重。

不光比丘、比丘尼戒有如此規定,其實殺生戒是屬於性罪,通於一切佛戒,包括五戒、菩薩戒等。如此看來,佛教不贊成戰爭可謂昭然若揭了。

 

.佛教反對殺生的原因

一行禅師曾經對殺生戒作了如下的解說:覺知到殺害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承諾培養悲心,並學習種種方法去保護人、動物、植物,和大自然.我決意在思想和生活不殺生,支持任何殺生的行為12。在這裡,禅師所用到的因果關系的句子,覺知到殺害生命所帶來的痛苦(這種痛苦是自他雙方面的),才有決意不殺生。以下,我們將從佛教的教理來加以論述。

1.   緣起的法理
昔日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降伏魔軍,覺悟到的真理就是緣起法
Imasmin sati idam hoti; imasmin asati idam na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pajjati; imassa nirodha idam nifujjhati.
Whenever A is present, B is present; whenever A is absent, B is absent;
From the arising of A, B arises; from the cessation of A, B ceases.
緣起,梵文pratityasamutpady, 意思是由彼此關涉而生起,也就是說,現象界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是彼此關涉、對待而生起、存在的。

2.   利己主義
每一眾生都有離苦得樂的願望!在西方,曾經盛行著馬斯洛理論,提出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就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命的渴求。但是,根據緣起的法理,要獲取清淨安樂的生命是必須和清淨的因緣一致的。相反,如果和greed(lobha),aversion(dosa) and delusion(moha)等惡法相應,便會出現被稱為“unskillful(akusala) or morally unwholesome volitional action, 導致impair the mental health and reduce the mind’s mind13.對此,佛陀作了詳細的論述:
What is unskillful? Taking life is unskillful, taking what is not given…sexual misconduct…lying…abusive speech…divisive talebearing…idle chatter is unskillful. Covetousness…ill will…wrong views are unskillful. These things are called unskillful…
毫無疑問,被稱為unskillful的殺生,從因果循環而言,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和清淨安樂相應的,而且還會由於和受害者結下惡緣,將來痛苦不堪;即使是現生,哪怕是勝利了,同樣毫無利益可言,可謂兩敗俱傷,因此佛陀才會說:
The victor begets enmity. The vanquished dwells in sorrow. The tranquilled lives happily, abandoning both victory and defeat.
況且,要泯除暴力,只能夠從非暴力下手,這也是佛教緣起的道理。14

3.   利他主義——“自通之法
如果說著重因果報應是庸俗的利己主義,但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人從利他的角度出發,而作出選擇,前文所舉的長壽王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其實利他主義所運用的方法就是自通之法,它並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有著法理依據,和性相吻合的。
《法句經》中的《刀杖品》(dandavaggo)提到自通之法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愛生,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所謂自通之法並不是故作高深的聖人之語,它是建立在緣起的法理上,明了到緣起相的相關性和緣起性的平等性,對眾生生起的一份親切、一份悲憫、一份關懷15;在此基礎上才能建立起友善的關系,和諧的社群。
看來,我們都可以從以上的教理和教證,得出佛教不贊成正義戰爭(等同於殺生)的結論。但佛教是講求圓融的,其中的答案卻有相反的一面。

 

第二部分 支持戰爭?!

我們可以從《佛說大方便善巧經》中看到菩薩殺一救百的故事;而同樣在戒律中也有同樣的開許。

菩薩,是菩提薩缍的簡譯,梵文bodhi-sattva, 意思是覺有情,從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得名,也可解說為求大菩提的有情。菩薩的發心,是值得可尊可敬的,因為世間善法,依佛菩薩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薩而有——所以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16。菩薩依悲心所受持的菩薩戒,正是菩薩以大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的實踐,而菩薩戒中對殺生戒中的開許,對我們的論題便起到舉足輕重的指導意義。例如《瑜伽菩薩戒》的第九性罪不共戒中,就有在某些情況下,對殺人的開許,甚或顛覆某個政權,這都是菩薩以慈悲與智慧所行的方便。在戒文中是說菩薩見惡人造惡業,不忍他惡業成功而最終受地獄果報,因此菩薩殺生,免除惡人造下惡業,采取的是殺少救多,殺壞救好的方法,菩薩因為這份悲心的殺生,反而會成就菩薩的佛道。

殺生,本來是屬於惡業;不殺生,才能長養善根功德,直至到達涅盤妙果。為什麼在某些教證中出現了相反的表現呢?這是因為佛教萬法唯心的道理。

The Dhammapada中說:

All (mental) states have mind as their forerunner, mind is their chief, and they are mind-made. If one speaks or acts, with a defiled mind, then suffering follows one even as the wheel follows the hoof of the draught-ox.

All (mental) states have mind as their forerunner, mind is their chief, and they are mind-made. If one speaks or acts, with a pure mine, happiness follows one as one’s shadow that does not leave one.

因此在《地藏經》中才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我們的心如善畫的畫家,手握著彩筆,能夠畫出種種圖案來。平常一個人的面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個人的心態。心中希賢求聖,自然能浮現聖賢的風貌;心如凶神,面貌便如魔鬼羅剎一般的可怕,所謂相隨心轉,正如畫家選模特兒17的故事,說明心的統帥、指導力量。所以可以想見,由於以慈悲心為主導,雖殺生,犯下殺生的業報,但因慈悲為攝導,卻產生無量功德;即使在聲聞戒中,以殺、盜、YIN、妄為性罪,但若沒有殺心(即故意部籌——此為道德之惡),同樣獲得一定的開遮。

 

第三部分 智慧般若行

在《小品般若經》中有提到菩薩如何先發制人,以智慧免除劫難的故事18。經文中的勇健端正具足六十四能為人所愛念等都是形容智慧特質的語句。這就是所謂的般若波羅蜜多,在一切無漏功德中,要算是最尊貴、最第一的了,因為它就是佛法的根本。一切無漏功德,一切三乘聖者,都依般若而有。所以《金剛經》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耧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此經出。這說明般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我們在前文中論述介入戰爭之是否恰當,其實,如果是具足智慧的菩薩,他是能夠在在可見聞覺知的因緣條件下,無私地作相對最好的決擇19。這就是說,一個具足智慧的菩薩,他能夠有這樣的智慧,這樣的般若在生死苦海中來武裝自己,積聚自己的福德資糧,感生有利自己成佛的環境,他絕對不會把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被動局面。這正如經中說:慈悲與智慧,如鳥之雙翼,不能缺一。也就是說明智慧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 結論

佛陀慈悲地教導了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在面對戰爭之前,未雨綢缪,自強不息,經常聚集開會;二、一心一德相會,相尊重及相負責任;三、遵循古昔社會制度;四、尊奉長者忠告;五、尊重婦女;六、正當護持神捨;七、適當護持供養阿羅漢。——這七法是佛曾經教導越只人的興盛法。 而當發生爭斗時,則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懷此念,怨恨不能息。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捨此念,怨恨自平息。於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彼人不了悟:我等將毀滅。若彼等知此,則诤論自息。這是參透無常、苦、空、無我的以德止怨之法。

 

上一篇:印光法師文鈔嘉言錄之九【丁】
下一篇:淨空法師:愛心遍法界,善意滿人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