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達居士: 施比受更有福——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施捨就像把錢存入銀行,接受別人的施捨就像領取存款,享受福報就像把領出來的錢花費掉,所以施捨越多的人他的福報就越大。常接受別人的施捨就是在消福。所以聰明的人喜歡施捨,而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施捨。當他接受別人的施捨時,他是為了廣結善緣,而且會很快的把所接受的財物又轉施出去。
真正會施捨的人不會愛好名利,而且不貪求福報。因為如果為了求功德而行善,為了福報而施捨,那麼他施捨的善行將是虛偽而且有煩惱的。行善希望果報和名利,只不過是利己主義為求其私心之滿足所做的表現而已。所以我們施捨行善時,要把積功德的念頭和貪求名利果報的意識一並摒棄,這才是真正的大施捨。這種無心的善行才是最自然、最高尚的。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施捨不為人知,才是真正的善行。只施捨了財物,而不能捨棄了名利果報,並不是完全的施捨。所以說:心地清淨才是真正的施捨,心地清淨才是最大的福氣。
關於接受別人的施捨,古代有一副很深的對聯:‘三心未了水難消,一念不生金易化。’這意思就是說:有了貪心、憎恨心和愚癡心的人,縱使別人只給你一杯白開水,你把白開水喝下去也是很難消化的。假如你心地清淨,沒有絲毫的妄念,縱使別人給你貴重的金子,你也是很容易消受的。
又有一首類似的詩偈:‘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這首詩告訴我們:假如我們的智慧和德行不好,隨便接受了別人的一種施捨,來生縱使自己變成了畜牲,還是要償還的。
勤積陰德比享受福報好多了。所以先聖先賢都教導我們要努力行善助人。例如:印送經書,修建寺院、造橋鋪路、救災濟貧、待人寬厚、矜孤恤寡、敬老尊賢、見寒施衣、見饑施食、見病苦施捨藥材、施茶水以解除行人的口渴和煩熱,施棺椁以免屍骸暴露,點夜燈以便行路,造船筏以渡人過河。
有錢而不知行善積德的人最笨也最可憐了。因為一個人有錢而吝啬施捨,就會把錢花在物質享受方面,天天大吃大喝,自己造了許多惡業而卻還不曉得。將來可就慘了,這種人一定會生出不肖的子孫來。因此‘積福歌’再三叮咛我們不要成為錢財的奴隸,而且要修福重於享福:
‘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
身貧少慮為清福,名重山丘長業冤。
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
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枉然。’
積福歌
歎人只知今世財,那知財是前生福。我今說與積福人,勸世重財先重福。
有福自有福,無福空勞祿。若有一分財,定有一分福。德厚福自綿,福厚財自裕。
何故奢靡人,乃以積福資,任意恣YIN欲?何故驕縱人,反以積福資,倚勢欺窮獨?
何故癡迷人,聚有積福資,貪得無厭足?何故悭吝人,枉有積福資,捨財如割肉?
不肯種福田,願做兒孫犢。留了難帶財,撇了易帶福。臨時空手去,徒向閻君哭。
我為世人悲,叮咛還再囑;莫為兒孫計,自有兒孫福。不如看破財,及早修些福。
普通人怕受苦果,聰明人怕種苦因—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聰明的人卻研究這事情發生的原因,從這原因上根本解決。
害怕受苦和逃避倒霉的事情是人之常情,可是害怕受苦和逃避受苦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一切苦果都是由過去惡業來的。惡業不除,苦果就會接二連三地發生,逃也逃不了。所以光明童子因緣經第四卷上說:‘善惡業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仍然不會消失,遇到適當的時機和因緣,一定會結果的。’大乘造像功德經的第二卷也說:‘善惡業的報應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下一生,要不然可能就在下兩生以後才報應。’
造了惡業好比欠別人債,逃避苦果好比逃避債主,忍受痛苦好比償還債務。你雖然可能逃得了一時,可是債主還是會不斷找你要債。所以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勇敢地把債務還清,以後不再欠債。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假如我們把這個道理想開了,當我們遭到倒霉的事情,我們便會忏悔過去所造的惡業,而不再怨天尤人。而且遇到了苦果;我們會很‘快樂地’接受它。因為只有當我們忍受苦痛時,痛苦才會消失了。你想一想:接受苦果不是像了清債務那麼地令人輕松愉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