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拒絕聰明:從回憶曾祖和外祖說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文/阿誰居

 

緣起

 

    最近和兒子聊天,聊到了我的曾祖和外祖。這在無意中觸動了我心靈深處的一些細微而敏感的神經。信筆錄出,權作“父親節”禮物。

 

回憶

 

    曾祖和外祖在我心目中有著一種極其的類似。首先,二位老人都是享年86歲;其次,二位老人的身體都是相當的好,在我5歲的時候,八十歲的曾祖還能把我舉到麥秸垛上尋找我的“弓箭”。而八十歲的外祖還能扛起100斤的一袋小麥;再次,兩位老人一生沒有對立面,口碑極佳;還有兩位老人那麼安詳的、毫無痛苦的辭世···還有兩位老人面對我時那同樣慈祥的笑容····

 

    或許他們就是中國老一輩標本式的的農民。但是,又或許是因為我曾經和他們一起生活過的緣故,所以我對他們又有著自己一種帶著細膩情感的解讀。

 

   曾祖就是一個農民,但是我們家有著世代相傳的木工和瓦工手藝,這就使得曾祖和其他大多數農民有了些不同。幫別人家規劃、建設住宅,幫別人家制作家具也就成了生活中的常事。可是,聽我的祖父和父親講,曾祖從來是不計報酬義務幫忙的。因此,我們家就出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每到過節的時候,我們家的饅頭、魚、肉得用幾個簸籮盛。這些都是那些受過曾祖無償幫助而感覺過意不去的人“借機”送來的。

 

    外祖也是一個農民,祖上那宰相、帝師的光環在外祖這一代已經幾乎退失殆盡,所留下只是一個“上中農”的普通家庭。外祖僅僅靠著幾畝薄田養育著六個兒女,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即使如此,外祖無怨無憂,安心的、踏實的過著自己的日子。對人總是那麼仁慈和寬容。鄉人對兩位老人又一個共同的評價---忠厚老實!

 

 

       對於“忠厚老實”這個詞,已經四十歲的我,已經漸漸感覺到了的寶貴!

 

     我想曾祖、外祖式的的忠厚老實或許可以從這麼幾方面來分析:

 

   一、安分守己 “安分”就是安於自己的本分,守己就是守住心靈上的那個自己。“本分”就是自己作為一個自然人的的分內事,一是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二是處理好自己心靈和現實的關系,從而使心底處於一中高度平和的、沒有私欲垢染原生態。

 

“守己”就是能守住自己,守住自己就不會讓祖先蒙羞,不會讓子孫飲恥辱,不會讓世間的“八風”把自己吹丟;就是能堅固的護持自己“靈魂深處第一念的善”,不讓第二念的惡浮現。

 

一個能做到安分守己的人就是具有“實學”的人!

 

    世人常常講真才實學,其實實學就是為己之學。為就是經營的意思。也就是說實學就是經營自己的心靈的學問。只有能夠真正經營自己的心靈了,學問才能落地生根!

 

    曾祖和外祖雖然沒有什麼所謂的學問,但是他們的“與人交能信、為人謀能忠”,這何嘗不是最高的學問!孔子對教育的理解是:“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曾祖和外祖恰恰是“無余力,未學文”!但,孔子又說:“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因此,可以說曾祖、外祖是掌握了學問精髓的老人!是具有實學的人!

 

   二、靠倒聖道  “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是新儒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所提出來的命題,一直為宋以來的中國士人所鐘愛。在中國老一輩的人中,他們毫不懷疑聖道的真實,曾祖和外祖也不例外!也是以希賢希聖的心態經營著自己的人生。曾祖和外祖或許會被現在的某些人視為愚昧之人,但是,兩位老人卻用自己的一生靠倒在聖道上,作為他們而言,他們堅信聖道是可期的、人人是可以為堯舜的。因此,絕不主觀為錯,相反卻是主動向善,從不做使自己內心愧疚的事情。他們堅信是因是果的道理,因此,對一切都能安然順受!

 

仁者壽,這或許是兩位老人在經歷了三個朝代的風雨後還能得享高齡的原因。

 

三、坦蕩從容   或許正是因為上兩點的緣故,兩位老人在生活中總是慢條斯理、次次序序的安住於平淡之中。在曾祖和外祖的口中,我沒聽到過任何抱怨,盡管事實上有些不公。這或許是因為在兩位老人的骨子裡堅信善惡有報、天理昭彰的道理,所以他們笃信自己的委屈和辛勞,可使自己的子孫得到相應的福澤!

 

回思兩位老人的一生,“無一事不可告人”,這種坦蕩從容何嘗又不是一種酣暢淋漓!

 

環視現在的人,不但活得非常現實,而且非常現世!甚至是現時,乃至限時!似乎他們對每一件事都像是一個星級的人吃包子---如果一口咬不到餡就把包子扔了、把賣包子的人打死、還得再狠命地扇自己幾個耳光!這種焦躁心態於己於人的危害自是不言而喻。

 

再回顧曾祖和外祖的從容,更加覺得現在社會風氣浮囂是有其簡單而深刻的原因!也因此更凸顯出了曾祖和外祖的厚重!

 

感悟---拒絕聰明

 

曾祖和外祖沒有什麼“文化”、做事木納,絕談不上聰明,可是聰明又是什麼呢?聰明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更加寶貴的東西呢?我認為有,那就是智慧!

事實上,聰明是協調自身外部人事物的能力,智慧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聰明的人未必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一定聰明。但是,只是智者羞於亮出自己的聰明而已。

 

   注重聰明的結果,直接使自己身心兩疲、直接使社會風氣浮躁不堪。

 

    有智慧的人一定會養心,聰明的人一定會傷腦。可是,現在的人們因為太過於注重現實、現世、現時、限時,未曾估計傷腦的惡果!然而,當前的人們似乎是太注重聰明,因而捨本逐末但還自得其樂!

 

    現在的人們大多數能養父母,但是不會孝敬父母。孝是傳承父母的心靈,養只是供給父母衣食。因此,現在的年輕一代父母也就忽略的家風的培養和確立。這直接使“富二代”問題日見凸顯。

 

   志於道,依於仁,據於德,游於藝是治學的途徑。可是現在的人太急於出名,因此只重視了術,而忽略了道。急功近利心態下的標新立異直接造成了今天學術垃圾泛濫和憑借拼接、抄襲的文章而使“庶子成名”!這也就使得現在成了各個領域都在“呼喚大師的時代”!

 

   學術的歸根是心靈,可是聰明的人們根本踏不進自己心靈的門檻,原因是缺失了老一輩人的那種從容。

 

    這一切,都是聰明造成的後果!因此,我們應當靜下來、安於本分、從從容容。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契合那顆傳承無盡的不死心靈。或許經過一段時間,我們才真正知道自己的鼻頭原來朝下!

 

    因此,我拒絕聰明,向往智慧,踐行從容。

 

 

上一篇:拾得大士的故事
下一篇:遠離邪YIN,我的迷途警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