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遇貴人的因在有禮貌,這是貴人的因;當他遇到了這些長者,這是緣分。當他沒有這個恭敬的心,縱使遇到一大堆人,會不會有貴人相助?不會。很多人說,我這一生就是沒有遇到貴人。我們不能不檢討自己,都是檢討別人,這個時候又折福了,都怪到上天去了,怨天尤人是有罪過的。我記得我到澳洲去學習了半年,剛好認識了一個長者,應該大家都知道,有很多朋友都認識,他叫盧叔叔。我們在一起上課的時候,他剛好坐在我的隔壁,這位長者看起來就好像隔壁家的叔叔一樣,很親切、很隨和。我也不知道他的人生經歷,甚至於他的智慧才能,這我也看不出來,因為我也沒有火眼金睛。就是因為我學了《弟子規》裡面提到「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學了就要做!從今天以後,所有跟我父母一樣年齡的長者,我都應該恭敬。回到寢室裡面,我就跟每個長者,問他們哪一年生的。第一位長者姓譚,他大我父親一歲,我馬上跟他說譚伯伯你好。諸位朋友,鞠一個躬能改變一生,你相信嗎?當我把這個躬鞠完,抬起頭來,這位長輩笑得合不攏嘴,他說飛機飛了上萬哩,還收了一個侄子。孩子有沒有貴人,現在就看得出來。
我在跟家長交流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說你的孩子現在能不能遇貴人,以後能不能遇貴人,我現在就看出來。每個家長馬上眼睛瞪得很大,代表他很現實,剛剛來的時候都無精打采,來交一下差,突然聽到可以幫孩子找貴人。後來旁邊有位長者,他姓吳,我就馬上跟他說吳叔叔你好。突然有一位長者走過來,他說我也要當叔叔,就是盧叔叔。你看這個緣怎麼來的?這個緣來自我們對長者的恭敬,當你有這一分恭敬心,長者不等你有沒有看懂,創造機會給你,希望你能夠跟他結上這個緣,他能成就你的人生。
而為什麼這個長者(盧叔叔)他主動過來?就是因為差不多在一個禮拜以前,其實這些長者也很謹慎,他們要幫助教導年輕人,也要看看這個年輕人受不受教,為什麼?因為年輕人很凶,假如不受教會跟他結怨,都仔細觀察。我們早上說顛倒,上等學子是能接受折磨,那諸位朋友,你是上中下哪一等?這個很重要。我們現在教自己的孩子,用上中下哪一等?假如你是用下等,請問你會教出什麼孩子來?很多家長說,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後有多大成就,他只要不犯法就好。這個孩子一教出來,一定在那個犯法跟不犯法的邊緣在那裡搖晃,突然有一天電話響了,你就要到警察局去報到。志向要定高一點,「取法乎上」,兒子,你要當范仲淹,他再怎麼掉,最起碼也當韓愈;「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你一開始就「取法乎下」,那會了無所得。而現在不是學生要接受老師的折磨,現在剛好顛倒,上等的老師要接受學生的折磨,忍耐,中等的老師要接受學生的鼓勵,倒過來!確確實實,現在是要找一個好學生都很困難。
這些長者他們是讀古聖先賢書的人,假如他的人生智慧隨著他埋到黃土去,那是罪過。真的,有讀過古書的人都有這個態度,我敢跟諸位保證,我最近幾年接觸的都是讀古書的長輩,我看得一清二楚,包含楊老師。楊老師有十八個甥侄輩,我跟他們也都有認識,他們也對我很照顧。有天有一個姐姐講了一句話,她說阿姨最疼你。你看這些姐姐講阿姨最疼我的時候,她嫉不嫉妒?她一點都沒有嫉妒,而且這個姐姐是跟楊老師有血緣關系,我是攀上去的。她們看得出來楊老師對我很照顧,但是很少有人能看到問題根源。根源在哪?根源在讀古書的人念念想著要把古聖先賢的智慧傳下去。
我在經書當中看到一句話,「聖人不恥身之賤,而愧道之不行」。一個讀書人不羞恥自己的身分低賤,他羞恥的是聖賢的大道不能在他身上做出來,他羞恥的是社會的人愈來愈墮落,這是他最羞恥的事情。「不憂命之短」,他不擔憂自己的生命是過三十年、五十年,他不在乎,不憂命之短,「而憂百姓之窮」。他所擔憂的是,老百姓有沒有好日子可以過。而所有人民的貧窮,根源不在他沒錢,根源在他沒有正確的人生態度。一個人懂得孝順父母,他會貧窮嗎?一個人懂得社會栽培了我,我應該回饋社會,他會貧窮嗎?這是讀書人的態度。
我們現在不能空有一個學歷,糟蹋了知識分子這個頭銜。知識分子是應該維系整個社會的道德升跟降,社會道德淪落了,是我們讀書人的責任。韓國前一陣子有一群讀儒書的人,到祖宗的靈前忏悔哭泣,他們說韓國的社會風氣愈來愈差,這是我們讀書人沒有做出好的榜樣。我看到這個報導非常感動,我也非常佩服,有這樣存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夫子學生,才是真正有骨氣的炎黃子孫,而卻是韓國人做出來。
剛好我在澳洲跟盧叔叔曾經住在同一個寢室差不多三、四天左右,後來就換另外一個寢室。為什麼他走過來主動來成就我這個晚輩?因為在那三、四天當中,我提到我爺爺中風之後,我怎麼去處理,處理完以後,爺爺的病情有很大的好轉。你看這個長者才聽我講了五分鐘的話,他已經念念想著找什麼機會來幫助他。因為長者知道有孝心的孩子很好調教。所以我們在遇貴人的當中,都是自己的存心跟一言一行,都在為這些緣分一點一滴鋪陳出來。
這個長輩盧叔叔,我跟他鞠完躬以後,隔天他就把我找過來,在客廳裡面跟我講了差不多兩個多小時的話。把他個人如何成就道德學問,以至於如何成就他的事業工作,這些智慧經驗點點滴滴,可以說是全盤托出告訴我,只怕我吞不下去而已。真的,我們非親非故,他為什麼要這樣盡心盡力?讀書人以天下為家,而不是以自己的小家庭為家,盧叔叔對我的照顧跟他的兒子沒什麼兩樣。當這兩個多小時聊完以後,我的內心很感動,當下只想做一個動作,那時候真的是全神貫注在當下的感恩心當中,我一下雙膝就跪下去了。我感受到中國文化能承傳幾千年不墜,兩股力量,孝道跟師道。因為這兩股力量是不求學生孩子任何的回饋,無私的奉獻。由於這一分無私就喚醒每個人的良知、每個人的德行。當我跪下去那一剎那,盧叔叔因為年輕的時候學過柔道,動作特別快,一把就把我抓起來,他說使不得。有學問的人都很謙虛,難怪坐我旁邊這麼久,我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這個緣分接上了。我也是在澳洲才跟楊老師的緣分接上,這幾年來這兩位長者給我人生相當大的提攜。
古晉《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05/10/16 馬來西亞古晉 檔名:52-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