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有閒雲
今天有緣目睹了兩位佛友的談話。感觸很多。
一位佛友在別人處受到了委屈,向另一位傾訴,我正好在場。受委屈的佛友把遭遇說完之後,傾聽的佛友突然冷冷的說了一句,你不是在修空嗎,這點委屈都受不了,這不都是空的嗎。當時傾訴者就被這句話卡在那兒了,感到更加憋屈壓抑,面紅耳赤。我趕快轉移了話題,說了些緩和氣氛的話,安慰了受傷者一番。
事後,傾聽的佛友問我為何要那樣做,本來是他自己放不下啊。我就反問他,如果沒有學佛的話,碰到這種情況的話,是安慰受傷者呢,還是批評他沒有承受力呢,他說應該會安慰他。我接著又問他,為什麼學了佛以後反而不會和人溝通了呢。他無語。我第三個問題又提了出來,如果有一位醫生面對患者的痛苦,是盡快幫助他治愈病痛重要呢,還是批評他平時不注意保健呢。朋友沒有說話,似乎誤到了什麼。
其實,一直以來,就發現有些同修有些溝通的問題,喜歡拿經典裡面的話或者一些法理來要求別人,不分對象場合,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把溝通推向絕路,鬧得不愉快。要想體會出其中的道理的話,先要想一下,佛是怎麼看待眾生的。在佛眼裡一切眾生沒有善惡美丑之分,都是未來佛,但是因為分別妄想執著,不能成佛,佛是大醫王,在佛眼裡一切迷惘的眾生都是病人,佛要做的就是把眾生治愈。把眾生當病人看,就是慈悲,治愈的方法,就是智慧。二者從來不可分開。作為佛弟子來說,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無論對方有什麼執著,還是要懷著一顆慈悲的心,耐心的聽他說完,不要著急批評,當頭棒喝是祖師大德的專利,在我們自己明心見性之前,一番開示,不如一杯熱茶,或者一個微笑。因為我們做不到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只有從最基本的關愛與溝通做起。
我希望這位同修以後再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不管對方有什麼放不下,先靜靜地聽他把話說完,如果想做些什麼的話,就替他泡一杯熱茶吧,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關懷,其實傾訴者不需要你開導什麼,只需要你聽他說完,這樣對他會好一點。
我們可以不會說一些道理,但是我們要學會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