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青島一家小企業為何能吸引社會各界紛紛前去討教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來源:人民網 http://unn.peopnull.cn/GB/14748/11807672.html

 

    “就這麼定了。我們先讓監獄干部來您這裡學習後,再請您去給監獄裡人講!”當日,聽說青島一家小企業吸引社會各界紛紛前去討教,記者在趕到青島大洲運動用品有限公司時,一進門就聽公司總裁劉克成介紹,辦公室來的客人是青島監獄劉緒雲監獄長。說著說著,又聽她的手機響了:“我們小孩何時去?實在管不了,求你幫忙,救救我家孩子!”“好吧,就讓孩子後天來吧”。她說。

  “你看,我這裡都快成為接待辦了。”“為什麼?”“近年來在全球為什麼出現並肆虐的國際金融危機?是不是道德危機引起的?拿我們國內來說是不是也存在這一問題呢?我就從自己公司做起,通過推行感恩與孝道教育、通過親情與尋根的心路之旅,闡釋和求解家庭和諧、企業和諧以及社會和諧之道,公司上下很是受益。沒想到還受到四面八方的關注。作為青島市僑聯副主席、市政協委員,我想干脆在不影響自己公司生產經營的情況下,盡最大能力接待來自全國各地來訪者。帶動全國成百上千的企業家履行弘揚傳統文化、創造幸福人生、構建和諧社會的責任和使命,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討中華傳統文化之於個人幸福、企業發展、社會和諧的魅力。”

  道德危機始自老板自己 推行感恩始自老板自己

  青島大洲運動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出口創匯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金融危機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但企業幾年來學習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努力實踐使企業又一次從風浪中挺身過來:在金融危機給國際箱包市場造成沖擊較為嚴重的2008、2009年,企業生產量和出口銷售額不僅沒有減少,還略有增長,穩定發展,取得了生產和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方面的“雙贏”。

  2007年之前,劉克成聽了幾次北大清華等大學開辦的企業家培訓課。她發現這些課存在“講術不講道”的弊端,有些講的是些如何把別人的錢掏到自己兜裡,感到心裡不是滋味。聯系到自己1994年創業之初,企業很紅火,員工也很好管理、很聽話,而時下大環境不是很好,一切用錢說話,不講感恩的心。

  2007年之後,她經人推薦去南京聽了“幸福人生講座”,發現員工做得不好的原因在於老板。別人做得對不對並不重要(並不是真的對),自己做對了才是真正的對。認識到員工錯其實是老板的錯。然後,她就帶領企業領導層到南京、廬山等地出去學習,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給員工鞠躬,包括給廠裡的保安深深鞠躬。員工開始覺得很稀奇,覺得“劉總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慢慢地,員工也變了,懂得禮貌待人了,做事情知道為別人考慮了,對老人孝敬,對同事謙恭,企業內部一下子和諧了很多。

  劉克成總裁認為:現代企業不僅是組織員工生產,還應有一份重要的社會責任,即是為和諧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只有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只有學孝向善、回報社會,才能培育社會合格人才,為城市經濟發展做一些貢獻,一句話:和諧社會,從我做起,從自己的企業開始。

  道德轉機始自企業自身 推行感恩始自員工自己

  面對紛繁復雜的動蕩社會,面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道德缺失,犯罪率上升的令人痛心的現象,劉克成認為“補德”已成為人們的一門必修課。她說,眾多有識之士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紛紛意識到只有中華傳統道德才能改良社會風氣,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與黨中央提出的“八榮八恥”又是如此的契合。為此,她果斷地提出了在自己企業中率先推廣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缺失的“德”給補回來。

  劉克成的大洲公司首先推行學習中華文化著名經典《弟子規》,並把它列為員工入廠必修課。公司有專門培訓員工中華文化的課堂,有經驗豐富,帶領員工學習力行的老師。以《弟子規》為主要教材,加強員工的思想道德培養,讓員工們從傳統經典中感悟孝道的真意,逐步增強孝心、善心、愛心和上進心。一方面在家裡孝敬長輩,友愛兄弟姐妹,另一方面在企業裡謙恭待人,扎實工作,力爭做和諧社會的有用人才。“百善孝為先”,“孝門一開,百善皆開”,孝道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和萬事興的基礎,也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根基。基於這一點,公司在新員工入廠培訓中,首先講得就是“孝道”。新員工人手一本《弟子規》,加之《孝經》、《三字經》、《常禮舉要》,從“入則孝”開始,啟發員工們的孝心,進而提高上進心和努力工作、報效社會之心。

  為了提升員工們的智慧、德行,公司班前會,午休,休息日都會組織一些系統的學習分享活動,有專人輔導,有員工自發分享學習後的進步變化,還把一些名言警句制成標牌,懸掛在車間,辦公場所,宿捨,餐廳,讓員工們舉目可望,隨見隨誦。如鼓勵員工勤奮學習的有“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在鼓勵團結互助方面有:“凡是人,皆須愛”“泛愛眾,而親仁”在倡導學善;增進員工愛心方面有“能親仁,無限好”“見人善,即思齊”。在樓梯和餐廳,懸掛的是“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對飲食,勿撿擇,食適可,勿過則”;每天午飯前,集體念一遍感恩詞,其中“感謝農夫辛勤勞作,感謝所有付出的人”,讓員工們更加珍惜一粥一飯的來之不易,從而養成了自覺節約的好習慣。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禮敬父母謂之孝,禮敬兄弟謂之悌,禮敬朋友言而有信,禮敬長上尊賢盡忠,禮敬屬下仁義為本。照此辦理,家庭和睦,朋友和好,上下合作,五倫平衡,萬事興旺,社會自然就和諧了。見面鞠躬,禮讓和諧。公司領導以慈愛之心對待員工,《弟子規》倡導的孝親尊師兄友弟恭和寬容仁愛,使大洲員工們更加增進孝心和愛心,使團結、和諧、人心向善的氛圍日漸濃厚。如班前班後,你會聽到員工們文體活動的歡歌笑語和背誦聖賢經典的朗朗之聲。《感恩一切》、《兒行千裡》,《母親》、《父親》這些感人的歌曲,緩緩流入員工的《生命之河》,傳遞著《感恩的心》。在公司寓教於樂的傳授經典中,員工們的孝心在增長,德行在提高。在企業沒學傳統文化孝道之前,員工們周末外出都是給自己買吃的,買穿的,學習孝道之後,周日外出員工們都是給父母買禮物、買衣服。

  “過去是春節父母給孩子發紅包,現在是春節員工給父母發紅包;過去是放假時父母給孩子做好吃的,現在是員工讓父母做好,自己動手做飯菜讓父母吃;過去是回家連衣服都不願意洗,現在是回家搶著洗衣服,不少員工還給父母洗頭、洗腳……”,一位員工的母親深有感觸地說。

  道德轉機始自帶動 感恩不論貧困富裕

  員工從來到大洲第一天起,第一任務不是馬上去為公司掙錢,而是為員工掙做人本錢。這就是接受為期一周的培訓,合格後才能上崗。其中傳統文化的教育占了主要部分。從孝道開始,為新員工播放孝親的電影光碟,學習德育故事,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短片,孝親歌曲的教唱等等。在企業管理方面的內容包括:企業介紹、規章制度、政策法規、素質禮儀、崗位知識、消防安全知識、同時教唱企業之歌,並組織進行軍訓。入職以後,安排富有工作經驗的老員工進行為期3—6個月不等的“傳幫帶”,幫助新員工盡快熟悉企業人員和環境,迅速提高工作技能。

  傳統文化與企業培訓的結合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員工們的成長進步非常快!許多員工因為技能出色,品質優秀,被評為先進生產者、生產標兵。還有的在工作中展現出管理才能,被提拔為車間管理人員。有個來自沂南的女員工,經過七年的磨練從工人升為班長、工段長,去年當上了車間主任。車間管理人員90%以上都是從生產一線中提拔起來的,她們熟悉生產流程,經驗豐富,吃苦耐勞,在生產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愛員工的成長,維護員工合法權益,打造和諧企業氛圍。鑒於公司員工絕大多數是外來農村務工者。由於對政策法規不了解,有的員工因為嫌麻煩而不願同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更不願意每個月從工資中拿出一部分來繳納保險金。劉克成就安排工會主席首先給這些員工進行《勞動法》的培訓,幫助他們了解政策及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公司每年召開職代會,為員工集體簽訂勞動合同。因此,企業的員工是100%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100%繳納各項保險,員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同時也為企業的各項工作帶來了便利。

  遇到員工有困難,公司想方設法幫助解決。去年初,一位職工因急性闌尾炎住院,而其家中比較困難。得知這一情況後,公司領導和工會負責人親自幫助聯系醫院,劉總親自聯系主治大夫,讓員工及時就診並節省了部分費用,工會主席和車間領導多次到醫院送飯、探望、陪護,使員工和家長十分感動。

  道德轉機始自“八榮八恥” 感恩營造傳統文化“八德”

  劉克成說,盡管企業是以生產產品、創造效益為主,但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我們企業增強了與傳統文化倡導的“八德”(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教育的有機結合,這就是教育員工學孝行善,積極向上,培養員工健全的道德品質。

  2009年12月26日的公司年終總結大會,為把員工的孝心進一步提升到更高境界。公司把評選的11名先進員工的父母請到公司來,作為嘉賓參加年終總結大會。員工把光榮花給自己的父母戴上,把榮譽證書雙手遞給父母,隨著主持人的引導,向自己的父母叩拜三拜九叩大禮,一時掌聲響起,台上的父母老淚縱橫,場面感人至深。參加大會的市、區領導們也深受感動,為之動容。

  “泛愛眾,而親仁”。一直關注這家公司親情教育的民政部原副部長、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會長李寶庫說:“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這家公司員工們開始行動起來,走向社會,做“關愛老人”的具體行動。去年以來,大洲公司已有五批次,上百人到老人院看望那些年老不能自理的老人,為他們喂飯,擦身、梳頭、剪指甲、洗腳,受到當地媒體關注。

  近年來,這家公司工會配合生產多次組織“愛大洲、愛崗位”勞動競賽,激發員工們努力工作回報社會的積極性。除平時做早操、跑步以外,公司連續三年組織職工趣味運動會,專門設立了乒乓球室、籃球場等,業余時間還組織員工們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比如多次組隊參加青島國際馬拉松賽,到海邊做環保志願活動、參加青島市工商運動會、李滄區工商運動會等,並多次獲得佳績。在舉世矚目的奧運會期間,大洲員工積極生產,在生產任務繁忙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市長親自批准的為奧帆賽和殘奧帆賽志願者生產紀念腰包、背包的任務。同時還兩次組織30余名員工參加“迎接奧帆火炬到青”活動,獲得市、區總工會領導的好評。奧運結束後,市總工會頒發“工人先鋒號”榮譽銅牌。

  在這種快樂、和諧的氛圍中,員工們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公司經常接到員工家長們的電話,有的甚至專門寫信,說自己的孩子來到大洲公司以後開朗了,懂事了,進步了,感謝公司對孩子的培養。員工們到期回家了,又把自己的弟妹領到公司來。企業親情化的管理得到了員工們的信任與擁護,因此,員工隊伍一直十分穩定。企業裡有好多老員工是從創業開始就跟企業一起拼搏奮斗到今天,他們對企業的感情非常深厚!

  老子說:我有三寶“一慈愛,二節儉,三不敢為天下先”。劉克成總裁作為一個溫柔的中國女性,集慈愛及親情於一身。盡管有了“全國十大傑出創業女性”青島市“優秀女企業家”、僑聯“十大傑出人物”這些光環,並且擔任青島市政協委員,僑聯副主席等職務,她仍然十分簡樸,身教力行給員工們樹立節約意識。自己在單位只吃一兩個菜,看到地下有一塊小的布料也要彎下腰撿起來;而員工生病,結婚,生小孩,她會盡力量去幫助解決,把自己當成員工的娘家人。在每次愛心捐款活動中她總是走在前面。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大洲員工從劉克成總裁身上學到了這種寶貴的作風。

  道德轉機始發各界取經 感恩贏得親情教育基地

  大洲公司從2003年底就開始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吸引了青島及周邊地區的不少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和各界人士,紛紛到大洲來咨詢學習傳統文化的成效,尋求企業管理和教育員工的良方。而劉克成從2008年初開始,開設《幸福人生講座》分享會場,免費為省內外有心學習中華優秀文化的人提供學習機會,向周邊小學及幼兒園贈送《弟子規》和德育光碟。如今,這類分享會已經舉辦了三十多場,包括市政協、婦聯、僑辦僑聯、僑商會及李滄區政府部門的領導在內超過千人參加了學習,李滄區統戰部、宣傳部、婦聯等部門多次參加大洲的學習分享。

  “授之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何通過弘揚傳統文化,守住道德底線、改良社會風氣、構建和諧社會,如何用中國傳統文化建立企業管理模式、應對金融危機挑戰,如何挽救瀕臨解體的家庭、婚姻以及走向歧途的孩子,如何活的更有幸福感、更有尊嚴?劉克成認為教育應該先從青少年開始。為了給大學生們提供一個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機會,去年8月中旬,大洲公司舉辦了為期十天的全國大學生傳統文化培訓班。看教育光盤,請老師們授課,習勞鍛煉,去老人院做愛心活動等。來自全國十一個省、市、區的五十多名大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悟和提高,其中不少家長打來電話,說他們的孩子回家以後孝心和愛心明顯提升了,對公司舉辦這樣的愛心活動表示感謝。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2009年11月18日,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等十二部委聯合為大洲公司頒發“山東省親情教育基地”銅牌。

  “孝親敬老”這一眾人矚目的話題,正在化為千萬人的身體力行。對有人問及企業為什麼要推廣學習傳統文化的目的,劉克成總裁是這樣回答的:“我們不為名,不為利,是要更多的人從祖國優秀文化的學習中受益,要行動,要堅持不懈、身體力行,為構建和諧社會做點實事。”

  道德轉機在繼續學孝向善 感恩來自八方回報社會

  前不久,日本西格瑪中國(上海)總部還派青島分公司的員工前來劉克成的公司學習交流。外資企業也來向中國的企業學習禮儀,讓員工感到很自豪;來自北京的一位企業家,主動要求到青島監獄講課,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巨大變化。他曾經是一名日進百萬元的富豪,生活奢侈糜爛,曾經吃喝嫖賭、涉黑涉惡,家裡的別墅有多部電梯,逛超市動辄出手幾十萬,後終於身陷囹圄。經過學習傳統文化,幡然悔改。聽完課回家做的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愛人磕頭,他說自己終於找到了回家的路。

  他們為何跑到地處海邊偏僻的大洲公司這樣一個小企業來取經?

  今年5月2日,專程從香港趕到大洲公司,並授予大洲公司為世界儒商聯合會山東分會匾的世界儒商聯合會會長、香港孔子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認為,弘揚儒商精神,是戰勝金融海嘯的法寶。中國在海外有幾千萬華僑、華裔。海外華商在世界各地成功打造了無數個“百年老店”和“長壽企業”,其精髓在於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當地文化的有機結合。儒商精神主要體現在“仁者愛人”、“見利思義”和“誠實守信”等諸方面。儒家的見利思義將“義”與“利”這兩者很好地統一起來。當“義”和“利”發生矛盾時,應該把“義”放在首位,不能取不義之財,不能為了個人私利而不顧社會的整體利益。以誠為本,方能有信用和信譽,這是一個工商業者獲得成功的條件。

  劉克成說,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企業教育,都是以德為先,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我們要通過自身的行動,開展“補德”教育,挽救陷入道德危機的企業、家庭和個體。大洲公司的工會主席董建勳表示,現在不少年輕人崇尚的是“位高權重責任輕,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工資領到手抽筋,手下花錢你收禮,別人加班你加薪”,夢想坐享其成,只顧自己享樂,不尊重或不屑於別人的勞動,不理解父母的艱辛。對此,首先要進行通過“補德”教育,修德明禮,讓員工認識到人無禮不立、有“禮”走遍天下的道理。通過內部再造,讓靈魂脫胎換骨。大洲做法也引起許多企業家的共鳴,許多有識之士都認識到,挽救孩子、挽救家庭刻不容緩,這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所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企業是經濟的細胞。劉克成感到,只有家庭和諧、企業和諧,社會才能和諧。創建和諧社會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回歸,離不開企業和家庭的和諧。而和諧要“從自身做起”。她在大洲公司倡導“和諧社會從我做起,從大洲做起”。她的理念引起了其他諸多企業家的強烈共鳴。

  從2008年開始,劉克成的公司接連三年承辦了“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全國企業家論壇,來自大陸以及港澳台乃至澳洲、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企業家紛紛前來交流學習。今年5月份的論壇有2000多人報名,由於場地所限,最後篩選了1300多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企業的一把手以及教育界和政界的教師、學者和官員,論壇影響力越來越大。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全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專程到青島,出席會議的閉幕式。

  然而,關注的人們還在一個個地尋覓,劉克成成就企業為何能用傳統文化經營:一本《弟子規》為何說讓企業家找到了回家的路?企業家為什麼“莫明其妙”地下跪、為什麼流淚?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為何在劉克成承辦的“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全國企業家論壇上主動義工?

  劉克成表示,願與大家同行!

 

上一篇:蔡禮旭:《弟子規》與佛法修學(第六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臨命終時發脾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