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獻血基本要求及其它特殊事項說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獻血基本要求

年齡:18-55周歲
體重:男性 50公斤,女性 45公斤
獻血前一周身體健康,無身體不適、服藥等情況
獻血前一天保證睡眠6小時以上
獻血前一天及當天無飲酒
獻血前一餐清淡飲食,切勿空腹
女性須避開月經期前後三天
獻血時須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
獻全血兩次間隔6個月以上


獻血注意事項:
·公民獻血應遵守的規定是什麼? 
    (1)要如實填寫獻血登記表,不謊報、不隱瞞繼往病史。
    (2)一次獻血一般為200毫升,最多不超過400毫升,兩次采集間隔期不少於6個月。
    (3)獻血查體合格後,要按規定時間參加獻血,以免影響醫院用血計劃。 
·獻血前為什麼不能大量飲水? 
    因為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降低血液質量,影響病人治療。 
·獻血前應注意什麼? 
    應學習獻血知識,了解獻血常識,消除緊張心理。獻血前兩餐不吃油膩食物、不飲酒,但也不要空腹,可吃饅頭蔬菜等清淡食物;且最好洗一次澡或洗淨雙臂。 
·獻血後如何止血? 
    拔針後應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後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壓針眼處及上方5分鐘止血。不要屈肘止血,因為屈肘會給手背靜脈網回流心髒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回流受阻,從血管的針眼處溢出,而出現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動棉球,那樣會使血管上的針眼剛粘合住又被揉開。 
·正常人獻血200——400毫升後在飲食上應注意什麼? 
    應注意飲食營養正常搭配,適當補充營養,吃些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當天可多飲水,但不要暴飲暴食。 
·有什麼情況者暫不能獻血? 
    (1)半月內拔牙或其他小手術者。
    (2)婦女月經前後三天,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腸炎病愈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滿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滿三個月者。
    (4)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滿半年者,傷寒病愈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愈未滿二年者,瘧疾病愈未滿三年者。
    (5)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闌尾切除、疝修補術、扁桃體手術未滿三月者。
    (7)皮膚局限性炎症愈合後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症愈合後未滿兩周者。 
·有什麼情況者不能獻血? 
    (1)性病、麻風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丙型肝炎抗體陽性者。
    (3)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過敏患者,如經常性尋麻疹、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單純性尋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4)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髒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6)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腎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9)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嚴重神經衰弱等。
    (11)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囊蟲病及肺吸蟲病、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12)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3)做過切除胃、腎、脾等重要內髒器官手術者。
    (14)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疾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和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膚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19)體檢醫生認為不能獻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獻血者體檢及化驗多少天內有效? 
    有效期為2周。 


為什麼少數人會發生獻血反應?

   
以下是引用片段:
 首次參加獻血的人中有極少數人會發生暈眩反應。其表現為心慌、頭暈、面色蒼白、惡心等,然後出汗,出汗後面色逐漸紅潤,症狀很快消失。上述暈眩反應經適當護理,無一例發生意外。
     造成這種反應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對獻血缺乏生理知識,精神緊張;有的是心理因素,看到別人暈眩,自己也覺得暈了;有的睡眠不夠充足;有的未進早餐;有的獻血前疲勞過度等等。


獻血反應與處理

·什麼是獻血反應? 
   

以下是引用片段:
獻血反應是獻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環境以及采血護士、巡視醫生的工作態度和操作技術等各種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劇下降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綜合征。可分為: 
(1)輕度:獻血時或獻血後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 
(2)中度:除輕型症狀外,尚有胸悶、惡心、嘔吐、皮膚濕冷、心悸等。 
(3)重度:除上述症狀外,還有明顯的腦缺血症狀,暈厥、抽搐、失去知覺、持續性低血壓、心動過緩等。
 

·對獻血反應如何處理?  
    

以下是引用片段:
對輕度或中度的一般臥床休息一會兒或飲用些糖水即可;對重度者,應中止獻血,使其平臥,針刺或掐人中,密切觀察血壓、脈博、心率、體溫的變化,必要時可靜脈輸注葡萄精液及用鎮靜劑,很快會恢復正常,不會留下後遺症。 
·發生獻血反應的比例多嗎? 
   不多。有關專家用了整整兩年時間,觀察了42359獻血人次,發生獻血反應84人次,占獻血人次的0.2%.所有人次經對症處理和必要的護理後,獻血員均恢復正常,無任何後遺症。這84例獻血全身反應均在采血接近400毫升或在采完後發生。其中男性13例,女性71例;輕型51例,中型23例,重型10例。 
·發生獻血反應的原因由哪些?怎樣預防? 
(1)精神過度緊張:對精神緊張者,除宣傳獻血常識外,在采血過程中與其聊天分散注意力,使其在不知不覺中獻完血,下次就不那麼緊張了。而不要老是告戒他/她不要緊張,那樣實際上是提醒了他/她,使他/她更加緊張。 
(2)空腹獻血:先讓其喝些糖水,或吃些可馬上提高血糖的素食,然後獻血。 
(3)過度疲勞或夜間睡眠差:休息好再獻血。 
(4)采血不順利,提高靜脈穿刺技術,減少采血中的不順利現象。 
(5)暈車後獻血,暈車後采血暈厥,實際是暈車症狀的繼續,采血是誘因。可喝點熱水,吃些可口食物,如水果等,到戶外散散步,呼吸些新鮮空氣,症狀消失後再獻血。


·采血時如何解除首次獻血者的緊張恐懼心理? 
   

以下是引用片段:
對心情比較緊張的首次獻血者,采血前應簡要給其講解獻血常識,使其清楚獻血不會影響健康,只會對身體有益;采血時可講一些輕松的話,分散其注意力,使獻血員在友愛,輕松的交談中不知不覺就獻完了血。
 

 

·餐後獻血會大大減少獻血反應嗎? 
   

以下是引用片段:
對。空腹采血是輸血醫學的傳統做法,其目的主要是杜絕血液稀釋、乳糜血等問題,以保證血液質量。但弊端是空腹易導致血糖相對降低,在采血中血容量下降,故常易造成獻血者的輕度或重度獻血反應。而餐後采血為輸血工作的新觀念,因為進食既可增加血糖濃度,又可增加血容量,故可大大減少獻血反應,特別是重症獻血反應的發生,其關鍵是要控制獻血進食的素食性,杜絕乳糜血的發生。有關專家為驗證餐後獻血效果,對979名空腹獻血者及1716名餐後獻血者進行了對比試驗,其結果為:均無一例乳糜血;空腹獻血者有3例一般獻血反應,餐後獻血者只有1例;空腹獻血者有1例重症獻血反應,餐後獻血者無一例。這說明餐後獻血是可行的,只要控制獻血前兩餐以素食為主,就可達到既保證血液質量,又解決獻血反應的問題。
 

·獻血後仍然引起痙攣牲抽搐怎麼辦? 
    

以下是引用片段:
獻血後極偶然可引起痙攣性抽搐,其機理有報道認為是暫時性大腦貧血、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系列生理變化,使獻血者暫時出現下述症狀:獻血者獻血時或完畢幾分鐘後,突然呈痙攣性抽搐,眼球上翻,四肢抽動,意識喪失,瞳孔對光反射存在。這時應馬上針刺人中,迅速給予鎮靜劑及靜脈點滴葡萄糖,很快便會恢復正常,不會留下後遺症。但在診斷上應與癫痫、癔病進行鑒別。臨床上癫痫表現為抽搐前大叫一聲或有先兆,抽搐時口吐白沫,兩眼上翻,四肢呈強直性痙攣抽搐。瞳孔對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長達20~50分鐘不等:而癔病在發作前有明顯的精神因素,在抽搐時,意識清楚,手呈“雞爪”樣,選擇性的躺在地上抽搐,無大小便失禁,瞳孔對光反射存在。


·空腹獻血者為什麼偶爾可出現低血糖性昏厥?  
   

以下是引用片段:
 在獻血過程中,偶可因獻血前10~12小時未進良而出現眩暈反應。其表現為:軟弱無力、頭暈、臉色蒼白、皮膚涼冷、大汗、惡心、嘔吐。脈博緩慢、並短暫性意識消失——昏厥,被稱為低血糖昏厥。這只是一時性血糖降低,待暈眩症狀完全消失時,體內血糖也就恢復到了正常水平。糖是人體分解代謝和氧化過程能量的主要來源,當人體長時間未進食又因獻血而使一部分能源被消耗時,耐受力低者會使血糖暫時降低。血糖過低對機體的影響是以神經系統為主,尤其是腦部組織。這時,可通過高級神經邊緣系統,下丘腦腹中核刺激交感神經並抑制下丘腦腹側核與迷走神經,使兒茶酚胺分泌增多,胰島素減少,大部分血管擴張,外周阻力下降,動脈壓突然下降,導致一時因缺血而缺氧,即出現短暫的意識消失。若此時獻血,血流量減少,運輸到腦組織的糖就更相對地減少,而腦組織不能進行無氧糖酵解,隨之發生缺血反應。初期反應在大腦皮層受抑制,繼而皮層下中樞包括底節、下丘腦及植物神經也相繼受累,最終致中腦活動受影響,而出現低血糖昏厥。 


獻血前後應注意什麼?

   
以下是引用片段: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參加無償獻血的公民越來越多。但是,他們對獻血前後應注意什麼,怎樣做好獻血前的准備和獻血後的自我護理知之不多。為了確保血液質量和獻血安全,獻血者敬請注意以下事宜:
     獻血前一天要休息好,晚上要有充足的睡眠;獻血前一天晚餐和當天早餐不要喝酒,不要吃魚、肉、油條、油餅、蛋、奶、豆制品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以免影響化驗結果和血液質量,但也不要空腹獻血,可以吃些清淡食物,如白饅頭、稀飯等,不要過量飲水;獻血前應把兩臂洗干淨,有條件的最好提前洗一次澡;獻血前幾天如果有感冒、發燒、腹瀉、行月經等,暫不宜獻血.
    獻完血後要用三個手指壓緊采血針眼上的棉球約3~5分鐘,直至不出血為止;獻血後應在獻血員休息室休息20分鐘後,無異常感覺時方可離開;獻血後針眼處要保持干淨,三天內不要擦洗針眼處,以防局部發生感染。如針眼處皮下出現青紫斑亦不必緊張,這是由於少量血液從針眼處流到血管外皮下組織所致,過幾天就會消失,必要時可以熱敷促其消退;獻血後的當天不作劇烈運動或干重活,可適當補充營養,但不要暴飲暴食,更不要吃補藥、補品。有的獻血者認為獻血後大吃一頓可使血液很快恢復,這是錯誤的,弄不好反而會造成消化不良,影響身體健康。獻血後應保管好無償獻血證,以便今後再次獻血時登記或享受免費用血的權利。


獻血五誤區

以下是引用片段:
誤區一:獻血要空腹
  獻血不同於醫院做生化檢驗時的空腹抽血。因為空腹時體內血液葡萄糖含量相對較低,可能會因此出現頭暈等不適感覺。因此,一般不提倡獻血者空腹獻血,但要求獻血前兩餐的飲食以清淡為宜。這樣,既可保證獻血者在獻血時處於良好的生理狀態,又可避免因血液含脂量過高而產生乳糜血等血液質量問題。    
誤區二:獻血會傳染疾病
  目前采供血機構所用的采血針袋均為經過嚴格滅菌消毒的一次性用品,以確保每位公民獻血時的安全。因此,在規范管理和操作的前提下,獻血不可能感染疾病。
誤區三:獻血會降低免疫力
  從生理角度而言,構成人體免疫抗病能力的主要物質基礎是白細胞。一個正常成年人體內的白細胞在80億至200億之間,一次獻血200或400毫升全血中的白細胞1-2小時後就能從骨髓補充到體內血液中。同時,獻血不僅對改善血液的流速和運氧功能有積極作用,能使機體保持旺盛的新陳代謝,而且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調節機體免疫力。
誤區四:獻血會“傷元氣”
  事實上,血液每時每刻都在吐故納新,同時人體本身擁有血量調節的機能。一般獻血者在離開獻血現場後,其機體已經開始對循環血量進行補充了。數小時後,循環血量即可達到正常水平,不會傷“元氣”的。
誤區五:獻血後要“進補”
  就目前的生活水平、飲食結構和營養狀況而言,獻血後完全不必進補各類營養品。只要注意飲食的營養價值,有選擇地進食些雞蛋、瘦肉、蔬菜、牛奶和水果等就可以了。

獻血與健康

·適量獻血 有益健康 
   
以下是引用片段:
國內外血液專家研究表明,一個人獻血後可因血液粘滯度和比重適當降低,腦血流量增加而感到頭腦清醒,輕松靈活,記憶力增強;有的人獻血後食欲增強,睡眠安穩,精神煥發,感冒次數明顯減少。長期堅持適量的獻血,還可以有效地降低動脈硬化、腦梗塞、腦溢血及心肌梗塞等症的發病率。堅持經常適量獻血的人,由於機體各器官和骨髓造血系統在外界因素的促進下,始終保持旺盛的新陳代謝和強勁的免疫能力。因此,經常獻血的人的血細胞要比不獻血者年輕。這種質量上的優勢,對人體健康是很有裨益的,不但使人延緩衰老,還可使人增長壽命,而且一旦遇到外傷出血也有較強的耐受力和自我調節功能。 
·獻血會使人“傷元氣”嗎? 
    
以下是引用片段:
不會。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約占體重的8%,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4000~5000毫升。平時80%的血液在心髒和血管裡循環流動著,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儲存在肝、脾等髒器內,一旦失血或劇烈運動時,這些血液就會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一個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占總血量的5%~10%,獻血後儲存的血液馬上會補充上來,不會減少循環血容量。獻血後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1~2個小時就會補上;血漿蛋白質,由肝髒合成,一兩天內就能得到補充;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也很快就恢復到原來水平。人體的血液在不斷新陳代謝,每時每刻都有許多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又有大量新生細胞生成,以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獻血後,由於造血功能加強,失去的血細胞很快得到補充。所以說一個健康的人,按規定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更不會“傷元氣”,反而會有利於健康。

·反復獻血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嗎? 
   
以下是引用片段:
可以。有關專家對反復獻血組26例、急性腦梗塞患者22例的血流變學各項均值做了比較。結果表明:反復獻血組的全血粘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紅細胞電泳,均較正常值明顯降低,而尤以紅細胞壓積最為明顯,提示反復獻血組的血液粘滯性下降;而急性腦梗塞患者組的上述指標均較正常值高,提示腦梗塞患者存在著高粘血症。因此,反復一定量的獻血會使血液粘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意義。 
·為什麼經常獻血可擔高造血功能? 
   
以下是引用片段:
因為自胎兒出生後,骨髓就成為主要的造血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造血功能和血細胞生成率逐漸下降。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反饋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的生成,經常按規定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經常獻血可以降低血脂嗎? 
   
以下是引用片段:
 人們由於體力活動的減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體內積存了越來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俗稱“血稠”。“血稠”的結果就是脂肪一層層的附著在人們的血管壁上,最後導致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形成心腦血管病。而經常獻血, 減少了體內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過正常的飲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釋,血脂就會隨著下降,也就減輕了動脈硬化的隱患。

·為什麼說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機關干部和腦力勞動者更應該獻血? 
   
以下是引用片段:
 由於長期缺乏體力勞動和生活水平較高,實際上很多機關干部和腦力勞動者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狀態。通過查體可以看出。很多人年輕輕的就得了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而獻血可以預防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因為獻血後通過正常飲水,使自己的血液稀釋,使血脂降低。這樣:既有利於自己,又間接造福於社會。 
·獻血可預防心髒病嗎? 
   
以下是引用片段:
 可以。據芬蘭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實,適量獻血對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別是男性成年人),竟有意想不到的預防心髒病之效!專家對居住在芬蘭東部的20000余名成年人作了試驗調查,結果發現,與經常獻血者比較,從不獻血者的心髒病發病率竟要高出2倍之多。專家們對此解釋說,人體血液中含鐵過高會明顯增加患心髒病的危險(血液中含鐵較高者與較低者相比,3年內患心髒病的可能性要大出1-2倍),而適量獻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含鐵量大為降低。英國營養基金會科學部主任瑪格麗特的研究結果也與上述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她分析說,血液中過剩的鐵和銅都會起到加劇血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恰恰是導致心髒病的重要因素。芬蘭醫生們已發起一場“低鐵飲食”運動,要求吃含鐵較低的食物。此外最好每年獻血一次(獻血量為400毫升),這既有利於他人,也有利於自己,堪稱“一舉兩得”之美事! 
·為什麼說適量獻血有益長壽? 
   
以下是引用片段:
 按規定獻血,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還會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一樣旺盛的造血狀態,收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並能防止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據報道,有人對66歲以上的332名曾獻血者與同樣條件的399名未曾獻血者作了比較,結果曾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曾獻血者,獻血總量較多的存活年齡還較長。 
·長期定量獻血對骨髓象有影響嗎? 
   
以下是引用片段:
骨髓象的變化直接影響血液的質量和獻血者的身體健康。作為獻血員,長期、定量獻血後,對其骨髓象影響如何,這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和獻血員共同關心的問題。為追根求源,在1989年12月至1990年11月之間,有關專家調查了107例在1~25年間的獻血員。其中男性55人,女52人;漢族96人,回族11人;職 業分別為工人7人,農民90人,市民10人。獻血間隔3個月,獻血量300毫升(少數400毫升),常規制髓片,瑞氏染色後分類500個細胞,求其平均值、標准差,然後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提供的骨髓象參考值作比較,發現除紅細胞系統外,其余無顯著性差異。就是說骨髓中除紅細胞系統代償性增生外均未影響其他造血系統。這說明長期定量獻血對骨髓無影響。 
·獻血會引起貧血嗎? 
 
以下是引用片段:
為了解多次獻血對人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影響如何,有關專家選擇了獻血年限在3~21年,獻血10次以上,年齡21~49歲的30人,其中男女各15人,與20名從未獻過血的、體檢合格的正常人作對照,測定了其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結果表明多次獻血者除骨髓造血功能比對照組較旺盛外,細胞免疫功能無差別。
另有專家以淋巴細胞轉化率(SI)、白細胞介素-2 (IL-2)及自然殺傷活性(NK)作為免疫功能指標,對75例10年以上長期獻血者及35例初次獻血者進行比較,兩組結果均無統計學差異。說明經過長期獻血後,細胞免疫功能這3項指標無明顯變化,對血液質量沒有影響。 
·獻血會減少大腦的總供血量嗎? 
   
以下是引用片段:
為了解獻血對大腦總供血量的影響;有關專家隨機抽檢了80名獻血者(男性38人,女性42人,年齡18~50歲。其中首次獻血者40人,獻血1~5年、6~28年者各20人。體檢合格,每次獻血間隔至少3個月,獻血400毫升平均5分29秒均無獻血反應),應用彩色經顱多普勒儀(TCD)檢測獻血者獻血前後的大腦中動脈(MCA),椎動脈(VA)、基底動脈(BA)血流速度,並對不同獻血年限獻血者獻血前後腦底動脈血流速度進行了比較。 結果表明,不論是首次還是長期獻血者,只要未發生獻血反應,獻血400毫升對腦底動脈血流動力學不會有影響,亦不會減少大腦的總供血量。 

 


冬季獻血時應注意些什麼?

    
以下是引用片段:
  冬季天氣寒冷,給人們外出活動帶來不便。由於天冷使得血管收縮,表面看不清楚,給參加獻血帶來一定不便。這種情況下獻血者可先休息一下,飲用一杯熱水,使血管局部加熱,或輕輕拍打局部,使肘部血管充盈,有利於順利進行獻血。

 

上一篇:給正在沉迷於網絡游戲世界中的朋友
下一篇:一定要看破紅塵之後才能學佛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