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時佛經串講21--華嚴經解分13十無盡藏品
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蓮友,大家好!
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首先,我們都來禮敬我們的大恩導師,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三遍.
今天,我們來學習華嚴經解分的十無盡藏品。在這裡,只是選出前面的部分來進行學習。請大家先看選出的內容: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一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爾時,功德林菩薩復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藏,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何等為十?所謂: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是為十。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信藏?此菩薩信一切法空,信一切法無相,信一切法無願,信一切法無作,信一切法無分別,信一切法無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無有上,信一切法難超越,信一切法無生。若菩薩能如是隨順一切法,生淨信已,聞諸佛法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一切佛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眾生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法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虛空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涅槃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過去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未來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現在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入一切劫不可思議,心不怯弱。何以故?此菩薩於諸佛所一向堅信,知佛智慧無邊無盡。十方無量諸世界中,一一各有無量諸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當得,已出世、今出世、當出世,已入涅槃、今入涅槃、當入涅槃,彼諸佛智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進不退、不近不遠、無知無捨。此菩薩入佛智慧,成就無邊無盡信;得此信已,心不退轉,心不雜亂,不可破壞,無所染著,常有根本,隨順聖人,住如來家,護持一切諸佛種性,增長一切菩薩信解,隨順一切如來善根,出生一切諸佛方便。是名菩薩摩诃薩信藏。菩薩住此信藏,則能聞持一切佛法,為眾生說,皆令開悟。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戒藏?此菩薩成就普饒益戒、不受戒、不住戒、無悔恨戒、無違诤戒、不損惱戒、無雜穢戒、無貪求戒、無過失戒、無毀犯戒。雲何為普饒益戒?此菩薩受持淨戒,本為利益一切眾生。雲何為不受戒?此菩薩不受行外道諸所有戒,但性自精進,奉持三世諸佛如來平等淨戒。雲何為不住戒?此菩薩受持戒時,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雲何為無悔恨戒?此菩薩恆得安住無悔恨心。何以故?不作重罪,不行谄詐,不破淨戒故。雲何為無違诤戒?此菩薩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隨順,向涅槃戒,具足受持,無所毀犯;不以持戒,惱他眾生,令其生苦,但願一切心常歡喜而持於戒。雲何為不惱害戒?此菩薩不因於戒,學諸咒術,造作方藥,惱害眾生,但為救護一切眾生而持於戒。雲何為不雜戒?此菩薩不著邊見,不持雜戒,但觀緣起持出離戒。雲何為無貪求戒?此菩薩不現異相,彰己有德,但為滿足出離法故而持於戒。雲何為無過失戒?此菩薩不自貢高,言我持戒;見破戒人亦不輕毀,令他愧恥;但一其心而持於戒。雲何為無毀犯戒?此菩薩永斷殺、盜、邪YIN、妄語、兩舌、惡口,及無義語、貪、瞋、邪見,具足受持十種善業。菩薩持此無犯戒時,作是念言:‘一切眾生毀犯淨戒,皆由顛倒。唯佛世尊能知眾生以何因緣而生顛倒,毀犯淨戒。我當成就無上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令離顛倒。’是名菩薩摩诃薩第二戒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慚藏?此菩薩憶念過去所作諸惡而生於慚,謂彼菩薩心自念言:‘我無始世來,與諸眾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姊妹、男女,具貪、瞋、癡、憍慢、谄诳及余一切諸煩惱故,更相惱害,遞相陵奪,奸YIN傷殺,無惡不造;一切眾生,悉亦如是,以諸煩惱備造眾惡,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順、不相謙下、不相啟導、不相護惜,更相殺害,互為怨仇。自惟我身及諸眾生,去、來、現在,行無慚法,三世諸佛無不知見。今若不斷此無慚行,三世諸佛亦當見我。我當雲何猶行不止?甚為不可!是故我應專心斷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诃薩第三慚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愧藏?此菩薩自愧昔來,於五欲中種種貪求,無有厭足,因此增長貪、恚、癡等一切煩惱:‘我今不應復行是事。’又作是念:‘眾生無智,起諸煩惱,具行惡法,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乃至展轉互為怨仇。如是等惡無不備造,造已歡喜,追求稱歎,盲無慧眼,無所知見。於母人腹中,入胎受生,成垢穢身,畢竟至於發白面皺。有智慧者,觀此但是從YIN欲,生不淨之法,三世諸佛皆悉知見。若我於今猶行是事,則為欺诳三世諸佛。是故我當修行於愧,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诃薩第四愧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聞藏?此菩薩知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無故是事無;是事起故是事起,是事滅故是事滅;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有記法,是無記法。何等為是事有故是事有?謂:無明有故行有。何等為是事無故是事無?謂:識無故名色無。何等為是事起故是事起?謂:愛起故苦起。何等為是事滅故是事滅?謂:有滅故生滅。何等為世間法?所謂:色、受、想、行、識。何等為出世間法?所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何等為有為法?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界。何等為無為法?所謂:虛空、涅槃、數緣滅、非數緣滅、緣起法性住。何等為有記法?謂:四聖谛、四沙門果、四辯、四無所畏、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何等為無記法?謂: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世間有常,世間無常,世間亦有常亦無常,世間非有常非無常;如來滅後有,如來滅後無,如來滅後亦有亦無,如來滅後非有非無;我及眾生有,我及眾生無,我及眾生亦有亦無,我及眾生非有非無;過去,有幾如來般涅槃?幾聲聞、辟支佛般涅槃?未來,有幾如來?幾聲聞、辟支佛?幾眾生?現在,有幾佛住?幾聲聞、辟支佛住?幾眾生住?何等如來最先出?何等聲聞、辟支佛最先出?何等眾生最先出?何等如來最後出?何等聲聞、辟支佛最後出?何等眾生最後出?何法最在初?何法最在後?世間從何處來,去至何所?有幾世界成?有幾世界壞?世界從何處來,去至何所?何者為生死最初際?何者為生死最後際?是名無記法。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一切眾生於生死中,無有多聞,不能了知此一切法。我當發意,持多聞藏,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诃薩第五多聞藏。
功德林菩薩在十藏中首先講到的,第一個就是信藏。我們來看這個信藏的開頭的經文: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信藏?此菩薩信一切法空,信一切法無相,信一切法無願,信一切法無作,信一切法無分別,信一切法無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無有上,信一切法難超越,信一切法無生。
在前面一品中,我們大致學習了一下關於三法印的知識。其中,因為諸行無常,所以我們要“信一切法無願”; 因為諸法無我,所以我們要“信一切法空”; 因為涅磐寂靜,所以我們要“信一切法無相”。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是從一切法的現象上來說的;涅磐寂靜,是從一切法的本體上來說的。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他們的意思是說,我們的自性真心因為無明作用發生顛倒,轉變成妄想識心的流轉狀態,由這種妄心流轉所變現的一切有為法,在其現象上是無常和無我的。涅磐寂靜,是說明我們自性真心安住在本位上的實相,他是說明真心自性的無為法性的本體。一切有為法,雖然是無為法性的顛倒反映之像,但是這種顛倒反映之像,依然是由無為法性的本體之所顯生,因此這一切有為法,依然並不離於無為法性的本體,這就是說,現象不離本體。雖然這一切有為法之現象,由無為法性的本體之所顯現而起,但是這種顯現,畢竟只是顛倒性的反映之像,所以並不能由這一切有為法之現象,從中可捉摸得無為法性之實際本體,這就是說,現象不即本體。所以,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與涅磐寂靜的關系就是如此,二者之間是不離不即的關系。
在這三法印中,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是說明一切有為法的世間法谛,涅磐寂靜是說明一切無為法的出世間法谛,由於世間法谛和出世間法谛,他們都是以真心自性為唯一的共同基礎的,所以世間法谛和出世間法谛,不過都是為了說明真心自性這個唯一基礎而為之服務的,他們之間有唯一的共同基礎,因此這三法印之間是圓融的。肯定現象上的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把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二者結合起來,他們共同的勢向所指,就是為了開顯涅磐寂靜,借助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這個現象,就可以理解趨入涅磐寂靜的本體。這個道理,就象用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把這二者結合起來,共同描述事物的運動軌跡。涅磐寂靜的本體,就是如來,就是如義。這個如義,實不可說,但是由此如義,強開言說,因此就建立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這個現象上的說法。統攝一切有為法的最寬泛的相,一個是時間相,一個是空間相,因此在不可說的如義之中,勉強打開二相,表現在時間相上的用諸行無常來說明,表現在空間相上的用諸法無我來說明。不管是時間相上的諸行無常,還是空間相上的諸法無我,他們這二者,其實都是由同一個妄想識心顯生出來的,因此這二者都有共同的產生基礎,所以這二者是相互關聯著的。基於這二者之間的關聯性,所以就要把這兩種現象統一起來,共同來開顯涅磐寂靜的本體。因此,這三法印之間的關系,說穿了就是現象和本體之間的關系,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圓融的,借助彼來顯此,借助此來顯彼,彼此之間相互映襯相互對顯,彼此之間雖然在名相上互相對立,但是在實際意義上卻是共通的、統一的。
諸行無常是說明時間上的點,諸法無我是說明空間上的面。在諸行無常一連串連續不斷的因果點中,由點及面,每一個點都和諸法無我的相應面一一對應,這就是因果關系,在時空上統一的表現形式。
與這三法印緊緊關聯的,就是性空緣起和緣起性空。關於這個性空緣起和緣起性空,不但包括悟界真如門的性空緣起和緣起性空,而且也包括迷界生滅門的性空緣起和緣起性空。為了表達的清晰,我們這樣來作說明。佛教的根本法理,就是性空緣起和緣起性空。其中性空緣起,包括悟界真如門的性空緣起,和迷界生滅門的性空緣起。其中的緣起性空,包括悟界真如門的緣起性空,和迷界生滅門的緣起性空。這種說法是有佛法依據的。佛在《楞嚴經》卷五中說:“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鹄白、烏玄,皆了元由。”這一句話,表明了有悟界真如門的性空緣起。與此相對的,在另一面,同時應該也有悟界真如門的緣起性空。悟界真如門的性空緣起和緣起性空,這是成佛者的聖人境界,不是我們凡夫俗子以凡識之心可以了知的。比如,佛度有緣人,對於佛怎樣在性空中緣起,與有情眾生結緣作相應的救度,我們不可能得知。悟界真如門的性空緣起,這是法界性淨真空的性空緣起,即真空而起妙有。迷界生滅門的性空緣起,就是十二緣起的流轉,說明我們的自性真心,因於無明為緣產生緣起,而使真心顛倒成為妄心,由此妄心輪轉而緣起生死輪回。悟界真如門的緣起性空,這是法界性顯妙有的緣起性空,即妙有而歸真空。迷界生滅門的緣起性空,就是十二緣起的還滅,就是斷滅由無明所緣起的生滅法,而證入自性真心性淨真空的涅磐法界。
迷界生滅門的緣起性空的意義,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也可以這樣來表述,所謂緣起,就是無始以來因果相續的當下的一念生滅法;所謂性空,就是破滅當下的一念生滅法,即令當下的一念生滅法化為空無,如同令當時的一個泡沫當下破滅一樣,就在當下的一念生滅法中,現證是法無我的空性;這個意義,也就是在當時當下的一念之際,直破緣起的生滅法,直證是法無我的空性,直入涅磐的不生不生法。迷界生滅門的緣起性空的意義,前後這兩種表述方式雖然不同,但其實質是一樣的,都是說明現破當下的無我生滅法,現證是法的無我空性,現入涅磐的不生不滅法。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還需要注意楞嚴經中佛說的一句話:“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在這裡所說的現破現證現入,只是針對道理上來說的,實際達到這個結果,尚須依照楞嚴經中的“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開示,在實際的修證上,只有前面的修行次第圓滿了,最後才能在一剎那間現破現證現入。而並不是說明白了這個道理,馬上試一下就能現破現證現入了。即便是淨土念佛法門,也是先要努力修行,達到力極功純,才能豁然之間一念跳脫,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界。請大家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不要去犯這種躍級式的、超越階段性的錯誤。
三法印跟性空緣起和緣起性空之間,只是表達語言上的不同,而其實質意義是相通的。悟界真如門的性空緣起和緣起性空,與涅磐寂靜是相通的;迷界生滅門的性空緣起和緣起性空,與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是相通的。
補充說明一點,前面只是說明了這個三法印和性空緣起及緣起性空,是屬於佛教法理方面的內容。而實際上,這個三法印和性空緣起及緣起性空,不但是佛法的根本的最高的理論,也是指導佛法實踐的根本的最高的原則,這個理論的內涵當中即包容著實踐,這個理論當中即含藏著實踐的指針,佛法的實踐就是以此為基礎的。佛法實踐達到最高的佛果,這個三法印和性空緣起及緣起性空,是從佛地果覺當中開出來的,是以佛地果覺為其來源的。這個三法印和性空緣起及緣起性空,是佛法的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統一,是佛法的理論和實踐的相融相即。
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一切諸法,歸根結底統一於什麼法則?一切諸法,無一例外地統一於因果法則。這個因果法則,出生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統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全部融匯貫入這個因果法則之中。這個三法印和性空緣起及緣起性空,不過是這個因果法則從不同方面的展開式說明而已。舉例來說,四法印之間的關系,追究諸受是苦的原因,是由於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造成的結果;勘實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修因),即得契入涅磐寂靜的實相境界(證果)。對於性空緣起及緣起性空來說,其中所說的緣起,本身就是指的因果緣起法。一切萬法,不離自心;一切說法,不離因果。印光法師說:“因果者,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約世法論,何獨不然。”(印光法師文鈔,續編,標本同治錄序)
在前面,我也說過這個性空緣起和緣起性空的問題,但那時還沒有分別悟界真如門和迷界生滅門,所以說得並不完全,在這裡才說明完整了。在這裡順便交代一下。
為了更好地理解三法印的內容,現在引用佛法詞典上的解釋來作說明。關於“三法印”。 法印,就是‘法之印章’,也就是‘佛法之特征’的稱謂。如果某些經典和法印的思想一致,則被認為是佛的真說,如果與法印的思想相違背,則被判定為不是正確的佛說。
法印可列舉出三種或四種。即三法印或四法印。四法印是(1)諸行無常,(2)諸法無我,(3)一切行苦,(4)涅槃寂靜。其中除去‘一切行苦’,則成為三法印。現在分別解釋如下︰
(1)諸行無常
關於諸行的‘行’,是指一切生滅變化的現象,與‘有為’同義。所有的現象,都不曾有一瞬間的停止,無常生滅變化,這就是諸行無常。現象,包括物質與心,這常常是變化的。
(2)諸法無我
諸法的法,意思是指‘無我性的事物’,也可以單指‘事物’。但原始佛教中‘事物’只限於‘無我性的事物’,因此諸法與諸行一樣,是指一切現象。
無我是‘沒有我’、‘非我’。所謂‘我’,在這裡被當作是永遠不會生滅變化的實體或本體。佛教以為此種實體或本體是在經驗認識以外的,其存在與否無法確知,被認為是無記,因而禁止探討這類問題。在此一意義下,佛教不說那種無實體的‘我’。但在我們的世界裡,則可以說一切法‘非我’。因此,諸法無我即一切事物非我。
一般人較容易接受諸行無常,但是,諸法無我則為外道所不承認,而是佛教所獨有的學說。在釋尊那個時代的外道,都認為一切事物都有不生不滅永遠存在的本體。此即是我。提到梵、提到我,都是指它。宇宙的實體稱為梵,個人的實體即是我。在佛教裡,它不能為人所認識,也無法證明其是否存在,故說是無記。又者,這些本體和實體,與我們的世界和現象界毫無關系,也無益於修行解脫,因此不應該將此當作問題來探討。佛教該討論的是‘非我’的現象界。在此意義上,諸法無我的法印,就被認為是佛教獨有的學說。
無我也譯作非我。大乘佛教興起後,使用‘空’與‘空性’,比使用‘無我’的用語還多。‘無我’與‘空’是同義語。空與無並不是意味虛無。佛教裡常常提到,有關說有論無的存在論與本體論,是佛教禁止探討的,佛教中所謂的空與無,並不含本體論的意義,而是指現象處於空與無的狀態。無我是表示一切現象處在無我的狀態中。也就是說,無我如前述的‘非我’。‘非我’即‘非我的狀態’。
無我與空是說諸法處於無我、空的狀態。這究竟是什麼涵義?事實上,它具有理論與實踐兩者之間的意義。
在理論上,無我與空,即無自性,即無自己固定本體的性質。也可說為無固定性。{1}諸法並無不生不滅、固定的實體。所謂‘固定’,是與其他無關,孤立而獨立自存的意思。但社會人生的一切都與其他有關系,不是絕對、單一、孤立的存在。而一切皆與時間、空間,或其他事物有所關聯,是相對、相關的存在。{2}社會、人生也沒有固定的活動,而是有什麼條件就有什麼變化。它是隨著條件的變化,而隨著發生變化的。{3}這種道理,推廣到整個法界也是如此。
其次,實踐上的無我與空,可分為無所得、無掛礙兩方面來說。{1}無所得,即無執著。我們對我、我所(自己與自己的所有物)有所執著,就認為它是固定常存的,又希望它是固定不變的。而所謂‘無所得’,即沒有我執與我所執,就是無我、空。{2}無掛礙,即無礙,也就是無障礙、封滯,而能自由自在地活動。無執著則能如法而自由自在活動。
無我與空,是使自己處在空的狀態,因此,其中也就不會有以自己為中心的貪欲,不會亂嚇唬人、嫌惡人、谄媚人、對人擺架子,也不會輕蔑、怨恨、嫉妒或羨慕別人。時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全體的立場正確地考慮後才行動,也不會騷擾旁人。同時,對人與動物都懷有慈悲憐愍的心。沒有自他的對立,就能擴大的包容別人。
(3)涅槃寂靜
涅槃意指‘吹滅’或‘吹滅的狀態’。涅槃即是吹滅煩惱之火。原始經典曾將涅槃的定義說明如下︰‘所有的貪欲滅盡、嗔恚滅盡、愚癡滅盡,此即稱為涅槃。’所謂涅槃寂靜,即是達到無苦安穩的理想境地。
部派佛教,將涅槃分為有余涅槃與無余涅槃兩種。有余涅槃是說雖然斷絕一切煩惱且超脫生死,但過去業的果報(即肉體)仍做為余依而殘存下來。因此,還不可說是究竟涅槃。另一方面,無余涅槃是斷絕了一切煩惱,也斷絕了余依的肉體,也就是指究竟涅槃,如佛的入滅。般涅槃是究竟涅槃。
到了大乘佛教,前面的二種涅槃又加入了自性清淨涅槃與無住處涅槃,成為四種涅槃。心性即佛性,本來是清淨的,具有常、樂、我、淨的涅槃性質,此佛性即為自性清淨涅槃。無住處涅槃即指‘因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也就是不住生死與涅槃,無執著、無住著的真實涅槃。佛的涅槃狀態一定也是如此。
現在來接著其後的經文學習。請看後面接著的經文:
若菩薩能如是隨順一切法,生淨信已,聞諸佛法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一切佛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眾生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法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虛空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涅槃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過去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未來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現在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入一切劫不可思議,心不怯弱。
“若菩薩能如是隨順一切法,生淨信已,聞諸佛法不可思議,心不怯弱”,為什麼這樣說?說實話,當我理解了諸法無我的道理時,心裡面著實是與以前完全不同的滋味。我們平常起心動念,做這做那,大多時候都是不自覺地以自我為中心,現在卻來了這麼一個說法,“無我”!我們每一個人,就象大海中的其中一個水泡一個漩渦一樣,其相幻有而其自我體性是空!這個問題可是個大問題,真正明白了這一點的人,其心很可能一下子變得怯弱,無有一人的狂心、慢心、驕心不被折伏。但是,雖然說現象上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但是我們本體上涅磐寂靜的真心自性是實際存在著的,雖然斷滅了現象上虛假的幻相,不過是契入自性真心的實相之中,達到真正的“回家”之目的,而這,就是我們學佛修道,所要達到的最高目標,我們應該為自己達到這樣的目標高興,而不應生起怯弱之心。
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三個慚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慚藏?此菩薩憶念過去所作諸惡而生於慚,謂彼菩薩心自念言:‘我無始世來,與諸眾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姊妹、男女,具貪、瞋、癡、憍慢、谄诳及余一切諸煩惱故,更相惱害,遞相陵奪,奸YIN傷殺,無惡不造;一切眾生,悉亦如是,以諸煩惱備造眾惡,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順、不相謙下、不相啟導、不相護惜,更相殺害,互為怨仇。自惟我身及諸眾生,去、來、現在,行無慚法,三世諸佛無不知見。今若不斷此無慚行,三世諸佛亦當見我。我當雲何猶行不止?甚為不可!是故我應專心斷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诃薩第三慚藏。
這種情況,在《佛說無量壽經》中,所開示的五痛五惡五燒,說得最是詳明,請大家好好去看其中的內容,這裡就不多說了。
現在我們來學習第四個愧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愧藏?此菩薩自愧昔來,於五欲中種種貪求,無有厭足,因此增長貪、恚、癡等一切煩惱:‘我今不應復行是事。’又作是念:‘眾生無智,起諸煩惱,具行惡法,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乃至展轉互為怨仇。如是等惡無不備造,造已歡喜,追求稱歎,盲無慧眼,無所知見。於母人腹中,入胎受生,成垢穢身,畢竟至於發白面皺。有智慧者,觀此但是從YIN欲,生不淨之法,三世諸佛皆悉知見。若我於今猶行是事,則為欺诳三世諸佛。是故我當修行於愧,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诃薩第四愧藏。
這裡所說愧藏的內容,第一個是自愧貪著五欲。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明白一下五欲。
關於“五欲“。有兩種分類,一種分類,是指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等;另外一種分類,是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
(一) 指染著色、聲、香、味、觸五境而起的五種情欲。又名五妙欲、五妙色。《佛遺教經》中說︰‘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
(1)色欲︰指愛著於男女之端莊形貌及世間寶物等種種妙色。
(2)聲欲︰指愛著於嬌媚妖詞、YIN聲染語、絲竹弦管、環钏鈴佩等聲。
(3)香欲︰指愛著於氣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體之香。
(4)味欲︰指愛著於酒肉珍肴、甘甜酸辣之美食。
(5)觸欲︰指愛著於冷暖細滑、輕重強軟、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物。
此五欲能破種種佛事,如箭害身,故以五箭喻之。又,《大智度論》卷十七中說︰‘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骨,五欲增诤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
(二)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財欲,財是指世間一切的財寶。人們以財物為養身之資本,所以常對它貪求戀著而不捨。(二)色欲,色是指世間的青、黃、赤、白及男女等色。人們因於此色悅情適意,故而貪求戀著,不能出離三界。(三)飲食欲,飲食即世間之肴膳眾味。人們必借飲食以資身活命,故而貪求戀著而無厭。(四)名欲,名是指世間的聲名。人們由聲名而能顯親榮己,故而貪求樂著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人們不知時節,怠惰放縱,樂著睡眠而無厭。
在前面,菩薩教我們要心無所著,對一切都不要執著,離一切妄想執著,離一切虛妄假相,最後才能契入真心實相證成佛道。佛菩薩這樣教我們,我們就要這樣去做呀,能夠依照佛菩薩的教導去做,就是與佛法相應,與佛法相應的作法,才能得到佛果。佛是已成佛,我們這些眾生是未成佛,佛法是已經成就無上正覺的佛說出來的,佛所說的法,是指導我們修行的指南針,我們能夠如理如法地按照佛說的去做,將來就一定能夠同佛一樣成就正果。我們自從無始以來顛倒自性真心之後,所造作的一切身口意三業,都是由貪嗔癡作主宰,盲目性地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這些罪業讓我們在生死中輪回不已,飽嘗無盡的劇烈痛苦。我們都在貪嗔癡的無明黑暗中無覺無知,常常陷身在五欲的深阱之中,沒有能力自拔自救。對於我們這些黑暗中的苦難眾生來說,如果佛不出世,不為世人點燃智慧的明燈,光照眾生的話,那麼就永在無明黑暗中不斷輪回生死,而沒有解脫的一日。佛菩薩對於我們的深重恩德,的確是超日月、賽天地的。而佛菩薩的大慈大悲之心,他們所作為的一切,都是為了度化眾生出生死,他們的心中沒有貪求,他們視一切眾生,都是如同自己的子女,他們心中有且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眾生受佛法化而個個出離生死。釋迦牟尼佛說過這樣的話:我視一切眾生,如同一子,如羅睺羅。我們這些佛的弟子,就應對佛菩薩感恩戴德,於佛菩薩對我們的悲心教誨,要從內心裡去聽受順行。
功德林菩薩教導我們:“於五欲中種種貪求,無有厭足,因此增長貪、恚、癡等一切煩惱:‘我今不應復行是事。’”人們貪求五欲,追求五欲無有厭足,由此得到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增長貪嗔癡等一切煩惱。這裡用了一個“等”字,表明這些由此所衍生的煩惱,是許許多多乃至是無窮無盡的。大家都知道,對於學佛的修行人來說,有兩個巨大的障礙,一個就是所知障,一個就是煩惱障。貪嗔癡等,就是煩惱障。這些煩惱,能夠擾亂我們的內心,使我們的心不得安寧不得清淨,而成為修道的障礙,所以名之為煩惱障。所以我們就要遠離五欲,切斷令貪嗔癡繼續增長之根,提醒自己“我今不應復行是事”,我們進而應當自勉自勵,我從今以後再也不要行為這些障道的傻事了。
接下來,功德林菩薩教導我們,運用慧眼來觀察兩個方面的事相,其中第一個事相是:
眾生無智,起諸煩惱,具行惡法,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乃至展轉互為怨仇。如是等惡無不備造,造已歡喜,追求稱歎,盲無慧眼,無所知見。
這個事相所說的是在眾生世界,由於眾生無有真實智慧,生起煩惱造作惡業,彼此互為怨仇,一切眾生,都淪陷在彼此怨仇的毒海裡,沉溺不醒。
功德林菩薩教導我們,運用慧眼來觀察兩個方面的事相,其中第二個事相是:
於母人腹中,入胎受生,成垢穢身,畢竟至於發白面皺。有智慧者,觀此但是從YIN欲,生不淨之法,三世諸佛皆悉知見。若我於今猶行是事,則為欺诳三世諸佛。
其中內容,是說明我們的生處不淨,所生起的污垢身,直至發白面皺的老,業緣消盡的死。在圓覺經中,佛說:“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我們眾生是依憑什麼相續受生的?是YIN欲之心。如果我們沒有YIN欲之心,沒有這個YIN欲心念作導引,死了之後的中陰身,就不會再墮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四生之中。由於YIN心相續的緣故,而令我們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而令我們的生死相續不斷。正是由於這個道理,在出家人的戒律中,佛把不YIN欲列為四大根本戒之一。而於在家人的戒律中,對這個戒就降低了要求,名為不邪YIN,這是佛法不壞世法的特殊開許。這個由YIN欲所生的不淨身體,三世諸佛都是了知無遺的,如果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還是明知故犯的話,就等於是欺騙三世諸佛。
最後,功德林菩薩再為我們總結一句:
是故我當修行於愧,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
功德林菩薩教導我們,應當修行於愧,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我們應當修行什麼愧?說什麼真實法?第一修行於貪著五欲愧,說少欲知足法。第二修行於無有智慧愧,說慈悲平等觀待一切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法。第三修行於慧觀乏缺愧,說要斷生死需斷YIN欲心念法。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學習到這裡,其他內容請自己去看去思考。
現在,我們來把今天學習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願所有一切眾生,都結佛緣,都種善根,都入佛門受佛教化。願我們把學習的功德,回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請大家和我一起,一起禮敬我們的大悲慈父阿彌陀佛。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三遍。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