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健陽樂住法王:深信因果和領悟空性,是最根本的法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健陽樂住法王關於淨土的開示 (二零零二年一月講於哈爾濱某淨土居士道場)
阿彌陀佛!我們學佛就是圖個自在,所以我們今天也很輕松自在地聊一聊。不敢說講經說法,但是我們可以互相了解一下,因為佛法是人們需要了解的,因為智慧是我們了解人事物的一把鑰匙。如果沒有智慧,那就不要說什麼佛法了,連一些人與人之間簡單的道理,做人的根本,我們也不會很清楚,所以智慧是很關鍵的。今天我來到這裡,是我們有人世間種種的因緣,因為我們也是脫離不了這個世間。
世間所講的我們這些喇嘛、活佛、法王,只是一個尊稱。我們心裡所向往的、經常念誦的阿彌陀佛才是真正的活佛。今天在你們這裡,我非常的歡喜。你們那顆念誦阿彌陀佛的清淨心就是道場,不是這個布置得簡陋或莊嚴的道場。真正的道場是我們自己尋求一份清淨和希望往生西方淨土而念誦阿彌陀佛的虔誠恭敬的心,道場的真正含義在這裡。這些來源於智慧,來源於淨土以及阿彌陀佛的加持,這也是阿彌陀佛的一個顯相。所以,我自己內心也是禮贊大家,隨喜你們的功德。
來到哈爾濱,這裡也有很多好學密乘的人。但是作為我本人來講,就應該是學佛法的,不應該講什麼密乘。就覺囊派而言,就我自己來講,也就是個學淨土宗的人。西藏很多很多的、大部分大德高僧都是學淨土宗的,我們大部分老百姓會念的就是西方淨土的祈請頌和阿彌陀佛聖號。比如我自己的父母,不懂得什麼密法,只懂得有個西方淨土、有個阿彌陀佛,他們會念的也就是阿彌陀佛佛號,他們精進的也就是這個念佛法門。所以從一般理論方面來講密宗有它的不共之處,但是就我們西藏當地來講,大部分都是修顯宗的淨土宗。比如我們法王——我的師父,他也是經常念阿彌陀佛佛號,這是他主要的、很關鍵的修行。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佛號非常具有加持力、非常不可思議的。比如我們覺囊派一位大德笃布巴,他就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怎麼講他是這樣的化身呢?佛在《大法鼓經》、《涅槃經》中講,在某一個時刻、在什麼年代、在什麼地方,會出現一個什麼人,他叫什麼名字,他是什麼樣的,他是誰的化身、誰的化身,講得清清楚楚,我們都可以去查詢,所以如實般的笃布巴已經出世。我們都知道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所以最起碼我們對佛法不同教派的認識方面可以毫無障礙,因為一切佛法都是相通的,只是修持方法方面有分別,有適合自己的方便,也有適合他人的方便,種種不同的方便。這些方便的最根本的來源是什麼?就是智慧。
我們常講的智慧到底是什麼?就是佛,就是我們究竟的本性、真正的本質——阿彌陀佛,這就是智慧。獲得阿彌陀佛的果位、境界以及那種大樂的方法,就是究竟智慧的來源。這個來源,第一、寫在經書上面,以文字的形式存在,這就是智慧的一種體現;第二、各種各樣的僧人,以及你們大家,就是居士菩薩,他們的修行和心理行為就是智慧的體現。但是它不是究竟的智慧,它只是獲得智慧的方法。如果對獲得智慧的方法能夠精進、能夠明了,我們就可以接近並得到這個智慧。當然有多種修法,有淨土宗的修法,也有小乘的修法、大乘的修法、密乘的修法。這些種種的方便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通達這個究竟的智慧。為了得到阿彌陀佛果位,也就是究竟解脫、圓滿覺悟的佛的果位,我們現在選擇念誦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淨土的方法,我們以這種願望以及實際的修行去達到成佛的目的。還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其它的修行方法。 真正的智慧是阿彌陀佛,我們的修行是智慧的來源。這個智慧是跟自己真正有關系的,因為跟自己有關系,對於自己的身心、我們要解脫、解脫什麼、所解脫的是誰、為什麼要解脫、為什麼會有這種解脫的法門,這一切,我們要懂得一下它的道理。佛法不是因為我們心裡空虛了、有什麼疑惑了、走投無路了要找一個寄托而存在的,也不是說年紀大了、沒事兒干了才去學學佛、念念佛號,佛法跟這些沒有任何關系。佛法究竟是什麼?這是我們要正確了解的。因為既然是修行佛法的佛教徒,我們對於佛法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真正的認識,我們有責任對什麼叫真理這個問題進行認真地研究。
我們人都有自己的習氣和毛病、有自己和家庭在生存過程當中所力行的某種習慣和生活方式,以及對人事物的看法。我們很細膩地觀察一下,這是對的嗎?你對周圍人和事物的看法,你對這個人世間的看法,是對還是錯?這是個很關鍵的問題啊!因為你活著的價值在此。如果你對它的認知、執著、立足點是錯誤的,那麼你的一生就沒有意義了、白活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要了解一個對身體家庭工作的、對人事物的、對心靈以及物質的系統的、完整的、正確的、不是主觀的、而是真實的看法,這個看法不是來源於你的需要,也不是來源於你的想法,而是來源於真理。這個真理就是佛法。
為什麼講這個真理是佛法呢?佛一個一個地解釋給我們,拿出種種的實例,並以自己實現這種果位的一生修道的過程來表明和表現,讓我們真正地了解佛所講的是千真萬確的。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思想、一種看法。人世間有很多的思想、很多的道理、很多的觀點、很多的哲學思想,但是我們要看它的立足點是什麼。比如有些方法是為了解決某個地方的一個什麼問題而想出來的,這種方法只有在那個地方才能實現,它就是相對的,而不是究竟的;有些思想它是可以實現的,它是有目的性的,但它不是永恆的。而佛法所講的思想和道理則根本不是這樣,它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理,它既不是為了什麼,也不是因為什麼,而是世間本來就是如此。我們現在念誦阿彌陀佛往生淨土的種種行為就是得到那種清淨智慧的一種最好方法,它是符合我們自己的願望、願力和行為的一個方法,我們不能說它是真理,但它是了解和證悟真理的方法。所以方法可以有八萬四千種,但是最根本的一點我們不能脫離,那就是世出世間的真理。
真理就是因果不虛,這個我們沒辦法脫離;這一切法我們慢慢去理解,它是空無自性的,這個我們也沒辦法脫離(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去看佛法以外的很多修法,就能知道它們已經脫離了一切萬物都是空無自性的這個最根本的道理。宇宙萬物一切都是空無自性的,這不僅僅是佛在講,研究科學的人也總結出類似的結論,世間萬物真的是空無自性的。不要說他們,連我們這樣年紀的人,自己的經歷、自己對人事物的看法,去年和今年不一樣,今年和明年不一樣,變遷到現在,我們對人事物的看法已經完全地改變了。我們就可以肯定,我們的認識和我們對一切萬物的看法都是假的,也就是空的。我們現在的看法也是如此,它沒有脫離這個空無自性的本質。我們一定要注意,念佛法門也不能脫離這個本質。我們首先要懂得,我們一切的觀念、思想和想法,所有的妄念、狀態和心態,全是空無自性的、不真實的,因為一切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沒有一個實在的、真實的、不變的東西存在。如果真有一個真實不變的東西存在,你就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你也沒有方法解脫。正因為它是空的,所以你就可以去解脫。這樣,我們就懂得一個道理:一切萬物都是空無自性的,包括你的身心世界等也都是空無自性的,所以我們沒有執著。執著是對某種事物很投入很迷惑、不是真實地看待它,是一種沒有智慧的表現。那麼智慧是什麼?智慧就是看破放下、沒有執著。(《金剛經》雲:“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阿彌陀佛是自在的、是光明的、是無量的,這就是阿彌陀佛的特性(也是一切眾生的本性)。我們念佛就這麼念,在這種自在的、光明的、清淨的、無限的狀態下去念誦阿彌陀佛,我們就接近了、就相應了阿彌陀佛。如果我們念佛時的心態與此有所差別,我念佛是為了求一個數字、我比他念得多、我比他念得准、我比他念得聲音高,這樣分別執著,以及生活中顛倒迷惑的看法正是我們所要改變的。我們能夠用清淨心念佛、就能夠相應於阿彌陀佛,而一心念誦阿彌陀佛,那就是親近阿彌陀佛、接近阿彌陀佛,那當下就是西方淨土。如果你執著一個很死板的概念——你今天是在東北這個地方,西方是在那邊,你永遠到不了西方,因為你已經執著地認定你在這個地方了,你把阿彌陀佛也認定為在遙遠的西方,那你怎麼見到阿彌陀佛呢?我們通過念佛到達西方淨土的唯一通道是超越你的當下,也就是說,要從這裡走到西方淨土,不是坐火車也不是坐飛機,而是坐我們清淨的、光明的、無分別的心,這種心的相續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到達西方淨土,這才是通向西方淨土的唯一工具。(華嚴經雲:“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我們停留在現在這個狀態無法解脫,就是因為心裡總是摻雜一些亂七八糟的心態以及煩惱而無法清淨。所以不論我們念佛、修密乘、誦經,還是做事、生活、工作,首先我們心裡要確定這一切因緣和合而成的萬事萬物都是空無自性的,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比如對我們而言,概念很深的就是一個“我”。“我”這個東西在哪裡?我們要真正地靜下心來好好地分析這個“我”,因為我們天一亮就“我、我、我”,永遠不停地有一個“我”,因為心裡面永遠執著、潛伏著一個“我”,所以你產生很多很多的自私、嫉妒、分別和種種的煩惱。這個問題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永遠那麼去想,讓我們靜下心來真正地思考這個問題:根深蒂固的這個心真的是對的嗎?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去思考和了解的問題,而不是怎麼去算計別人。
真正的“我”是什麼?我們停下來想,我對事業、家庭、一切人事物的看法,我的所有的心態,都建立在“我”這個基礎上。這個“我”到底在哪裡?我們這個色身,眼耳鼻舌身,我們的心態,到底哪個是我?我們這樣去考慮的話,沒有耳朵的人是我,沒有手臂的人也是我,甚至沒有腿的人還是我,更深的,一個精神崩潰的瘋子,他還有一個我的存在,你想一想這個“我”多厲害。所以“我”不在這個身心的五蘊(色、受、想、行、識)上面,這個五蘊也不是“我”的主宰。這個四大和合而成的身體是剎那變化的,而這個“我”從小到大是不變的,“我”和身心的定義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不可能是這個身體。那麼這個身體是“我的”嗎?不可能的,也不是。我們仔細去想的話,所謂的這個身體只不過是一個幻覺啊。所以這個像幻覺、像夢境一樣的“我”也是不存在的、是空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我”也不是沒有。什麼時候有呢?我們現在這個狀態就有。說話、修法一定要站在正確的立場、站在正確的角度,這一點我們要搞清楚。有些人誤認為“什麼也沒有啊、空啊”,那是不對的,因為他脫離了現實;但是有些人執著於現實,我、我、我,他都要瘋了,那也是不對的,因為以真實而言它是空無自性的。這兩者我們都要知道,因為我們的當下存在著這種煩惱、分別、幻覺,如果超越了這些煩惱就清淨了,比如念阿彌陀佛,他就不存在這些了。 本來沒有的會在什麼時候有呢?在幻覺時有,在你分別、迷惑的時候出現的。比如:我們以為看見的一根花繩子是一條蛇,因而害怕、嚇得要命。其實沒有蛇,只不過是一根繩子。但是在你不知道真相的時候,能說沒有嗎?對你而言是有的。因為你看花了眼,所以才有;雖然有,本質上它根本就不存在。同樣,一切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對我們學佛者而言,這一點是很關鍵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不管你生活、工作還是看經書、念佛,前提是你要懂得萬事萬物、自我身心、以及你的方便修法,這一切的本質都是空無自性的。
有人問,既然都是空無自性的,那我們念佛干什麼呀?念佛正是為了破除我執與法執,恢復清淨自性。因果不虛,要深信因果。譬喻那個蛇的存在是你看花眼了,有些人因此而嚇死了,這是真實不虛的,所以我們對於這個因果要確信不疑。為什麼念佛會往生西方淨土?同樣的道理,因為它超越了你的習性,它脫離了煩惱,它接近了阿彌陀佛,它清淨了這顆心,它把我們這些粗的妄念、幻想、我執、法執、一切都已經破除了。在這個基礎上再去一門深入,清淨地念誦阿彌陀佛,你就更清淨了。你更清淨、更清淨、更清淨,延續下去,不就是往生西方淨土嗎?如果我們不懂得這些道理,不懂得從什麼地方入手,這就有點問題了。如果我們懂得這些萬物本質上是空無自性的道理之後再去修行,如果你對這個真理是真正透徹地了解並且相信因果不虛,如果你對此有親身的體會和認識,你對這個真理、對阿彌陀佛真正地升起信任、信心和清淨心,那麼,在那個當下,你再坐下來閉著眼睛或者睜著眼睛念誦阿彌陀佛,自然就會更清淨了。不然,不懂得這些道理,對萬事萬物的執著不斷,對因果也不是特別的相信,這樣猶豫重重地閉著眼睛念誦阿彌陀佛,進步很慢,當然也有效應(佛力不可思議,念佛功不唐捐,即使不太理解這些道理,只要相信極樂實有、彌陀接引而老實懇切念佛,發願往生,自然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成就淨業)。 念佛法門最根本的是要有出離心。出離心怎麼有?不是說我有吃的、有喝的、有穿的,家庭很幸福,我出離干什麼?不是這樣的消極。你的家庭的本質是什麼?你的身體的本質是什麼?你對萬事萬物的看法是什麼?這些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是對的還是錯的?是好的還是壞的?這些方面我們去觀察了、去了解了、去分析了,然後我們就會得出一個結論:原來我們對這個世間的看法是錯誤的,原來我本身認為的、我執著的這些東西都是虛幻的,因為我太無知了,沒有智慧,才有煩惱和輪回,我們只有精進地修行才能夠破除我們的習慣也就是習氣。
我們的這個習慣太厲害了,雖然我們認識到它是空無自性的,但是我們改不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自無始以來直到現在,我們在這個習慣裡面延續不斷地這麼去想,天天如此地去想,這種思想觀念已經非常牢固地深入內心了。我們太迷惑了,我執太重了,因此脫離不了。雖然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又放不下,這是為什麼?太執著了。所以我們這個本性很難移啊!這是總的來講(共業)。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突出的習慣和特點(別業),比如嫉妒心很強、非常的小氣、很傲慢等等,這些不同的習慣、習氣是因為每個人無始以來所造的業力不同而形成的自己特殊的一種習性、個性。如果你念佛的時候也帶有這種個性、特性的話,說不定你的清淨裡面含有一點嫉妒、你的光明裡面含有一點傲慢,那就麻煩了。這種習性我們很難覺察、認識到,我們已經被無明和客塵所染污了,被無始以來自己所造的業力、煩惱所染污、所遮住了,我們很難很難了解到它、看清楚它。所以一定要破除我執,才能夠親近本有的佛性,才能夠真正地親近阿彌陀佛。當然了,法執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破了我執以後,法執自然會消失,那就要更細膩、更深層地去對治煩惱與所知障這些障礙了。
這樣看來,西方淨土和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為了我們而現前的、為了我們而顯現的。東南西北是我們定的,阿彌陀佛是我們需要的,因此我們的法身、佛性就顯現於阿彌陀佛、顯現於這樣的淨土。我們說法身、佛性,並不是說一個單獨的什麼東西的存在跟你有關系。這個法身、佛性到底是什麼?跟你的什麼有關系?跟你的心有關系。跟你的什麼心有關系?跟你的清淨心有關系。清淨心是什麼?沒有妄念和煩惱的心就是清淨心。怎樣才能清淨?通過破除我們的習氣、習慣和執著,真實地認識我們的當下、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宇宙與人生,懂得它的真理,它的空無自性的本相我們就看見了;在這之外有個清淨的法身、佛性,這個佛性為了我、為了度化我們這些業力深重的人而顯現阿彌陀佛。那麼,我們就確信阿彌陀佛在我們的心中,他是我們心的本質。所以我們斷除這些煩惱,開顯我們的清淨心,這時再去念佛,阿彌陀佛就會聽到了。比如在屋子外面更遠的大路上有阿彌陀佛,我們在這裡大聲地喊阿彌陀佛,他是聽不到的。這些房子和這些障礙物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煩惱心。越清淨就越沒有這些障礙,越沒有障礙就越能夠親近阿彌陀佛。所以,如果我們大家學佛的時候又陷入煩惱了,那個心是不好的。比如說念著念著就困了,自己責備自己我怎麼這樣呢那樣呢,這就不好了,煩惱加煩惱。自然一點,清淨地去念佛,自在地去念佛,不要讓煩惱占據你的心靈,著急是沒有用的。
總之,深信因果和領悟空性,是最根本的法寶,這樣我們才可以接近涅槃(真實的自性)。
(以下是現場問答) 問:怎麼叫自在學佛?
答:剛才講了,我們修行,念阿彌陀佛,這是修行方法、是法門。但是我們要懂得道理,不懂得道理用方法干什麼?探討不了方法的問題。我們懂得其中的道理了,才要知道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做什麼用的方法。我們說為了破除煩惱,為了解脫,為了往生淨土,這些是我們的目的。為什麼要往生淨土?為了破除煩惱,了脫生死。煩惱到底是什麼?煩惱在哪裡?煩惱的來源是什麼?它依靠於什麼?依靠於我們的心。這個心又是什麼樣子的?它是無常的。它怎麼樣無常?為什麼能夠解脫?因為它空無自性。空又是什麼樣子?……這就是學佛。
真正明了這些道理,你就知道了世間的真理。懂得世間的真理了,你就知道,因為無常所以它不是真實的,因為不是真實的,它是可以改變的。這些不是真實的東西來源於什麼?來源於我的煩惱,而這個煩惱是可以清淨的。這些道理搞清楚了,我們就知道:世間就是如此,我們這個人世間萬事萬物就這個樣子,它就是空無自性的。我們執著什麼呢?它就這個樣子,人世間就不過如此。你對各方面的貪欲、各種各樣的執著,這是自己強加於自己的東西。你知道這個道理了,但不是說你知道了煩惱就沒有了。你執著的時候你也知道這是不對的,這已經很不錯了,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尋找到自在了。沒有煩惱,沒有執著,當下就是自在。懂得了這些道理以後,我們才可以體會到自在的感覺。雖然這個感覺還不是真正的自在,但是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我們不是尋求清淨嗎?如果不懂得道理,我們認為的自在也許僅是個概念,也許僅是你所謂的休息一下,那不是自在。自在是什麼呢?就是原來人世間不過如此,就是這樣的。
最根本的、真實不虛的、永恆不變的是無量壽(阿彌陀佛)。無量啊,無量應該算是永恆的吧。對我們而言,大樂以及清淨、無痛苦這就是我們的希望和願望。怎麼獲得它呢?它是清淨的、光明的、無量的。無量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煩惱。有煩惱分別就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就有限制,沒有煩惱沒有分別了就是無量。我們有這個那個的概念,這樣亂七八糟的多了,那就是迷惑、無明;沒有這些了就叫做光明,無量光明,阿彌陀佛。原來如此,我和佛的差別在這裡。懂得這個道理了,你不要自卑,你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懂得這些道理了,就破除一定的煩惱,破除了煩惱就叫做空。破除了,沒有這些執著、煩惱了,沒有這些認識、概念了,那就空了。剩下了什麼?剩下了你認識有一個阿彌陀佛,這就是智慧。認識有一個阿彌陀佛,你多大的福分啊!還需要、還有比它更厲害的智慧嗎?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所以認識阿彌陀佛,你有這麼大的智慧,你沒有空虛啊,這不是消極的方法。破除了煩惱、我執,明了了本有的佛性所顯現的阿彌陀佛,你就可以自在地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地去念佛了。
亂七八糟的萬事萬物、幻覺以及煩惱、分別、貪、嗔、癡、傲慢等等積累而成的這樣一個世間,你看清了它的真實面目。有些人很不喜歡看清楚,他喜歡迷迷糊糊地過,他喜歡不清醒,因為他已經執著、迷惑和迷信於這些狀態而不想脫離。但有些人,他的工作啊、各種情形啊、這個人世間種種的煩惱啊,實在讓他已經厭倦了,他對什麼都看得很清楚了,他對一切都沒有什麼興趣了,所以他心裡很空虛,因為他認為在人世間沒什麼盼頭了、沒什麼意義了。這是什麼?這就是世間的本質,所謂的苦就是這樣的。在裡面你覺得有意義的時候,那就是糊塗了。看清了這些本來面目,人世間不過如此,你今天覺得快樂,明天就是痛苦,是不是?我們有親身體會啊。所以懂得這個道理了,然後你一心專注於西方淨土阿彌陀佛,那當然是自在的。
我們不是登地菩薩,我們也不是什麼大智慧之人,我們要知道我們是初學佛法之人,永遠是初學佛法的人,所以聽聞佛法,聞思修,以及印經、放生與布施這些善品都是我們的課程,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智慧,這就是真正領悟智慧的方法。今天我們聽聞、了解、探討佛法,這就是修行,這就是讓我們開悟的一個法門。不僅僅是你們,我也是一樣的。
問:我們學佛的居士們有這種感覺:這段時間學得挺好,但修著修著就又有煩惱了,這個事那個事的又來了,弄得這些修行人又亂八七糟沒有定力了。這種情況怎麼杜絕呢?
答:人和人的煩惱都不一樣。我們所謂的煩惱有一個來源,因為每個人自己的家庭、生活條件不一樣,我們不能很順其自然地去面對,所以就有自己的煩惱。為什麼不能順其自然?就是因為我們有目的,我們希望怎麼怎麼樣,達不到你的希望就煩惱了。其實這個煩惱是自找的,如果你的希望不是那麼切的話,你的煩惱就會降低一些。所以我們對這個人世間、對世俗的萬物不要有太多的需求,不要說:哎呀!我需要怎麼怎麼樣。心裡不要有一個定數的目標,不要太執著。家庭要幸福快樂、一切都要沒有什麼障礙、這個要好、那個要順、那個要怎麼怎麼樣……如果這樣的話,這些希望和需求我們拿念珠念都念不完的。但是,這不是很現實的,人世間就是無常的,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無常是世間的本啊。當你希望怎麼怎麼樣的時候,你要懂得無常,就會好多了。煩惱沒來之前你就知道是無常的,來了你也知道世間不過如此。人都有生老病死苦,都要死去的,你說還要什麼更大的希望呢?我們所希望的這些東西算什麼呀?我們一般的人就是希望值太高了,實現不了你的希望的時候,煩惱就很重了。不要這樣,我們清清淨淨地、好好地去對待。
我們一定要懂得,佛理就已經解決了我們的問題,無常這個最關鍵的法寶使得我們淨很多煩惱,要懂得無常,世間都是無常的。如果你不相信無常,不相信因果,你尋求快樂,結果它延續不到一定的時候,這個煩惱就要來了。因為沒有滿足你的心,煩惱就出現了,這樣你就有很多很多的抱怨:如果這樣為什麼會那樣呢?如果那樣怎麼會這樣呢?問題就多了,心就平靜不下來了。懂得無常的道理了,你就知道世間肯定就是這個樣子,世間就像一個網似的是漏的、不可靠的。我們的心的本質是可靠的,阿彌陀佛才是真正的可靠的幸福快樂,心的這些妄想、分別、執著狀態是不可靠的,這一點一定要知道。但是不是說不可靠我們就厭倦了,就對它誹謗了,對它又怎麼樣了,那也不對,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懂得無常有一個最根本的好處,就是很多的一些煩惱啊、一些魔啊、各種各樣的神靈啊,他就害不了你了。如果你執著了,這個來搗亂了,那個也來搗亂了,一切鬼神,一切煩惱,什麼都來了。如果你懂得無常的道理,就能夠破除這些煩惱。
問:有了智慧才能修好佛法,沒有智慧就不能得清淨心,得不到清淨心就沒法成佛,可以這麼講吧?要想開智慧就要廣學多聞,誦經本身就是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但是我們還要一句佛號念到底。這之間的關系應該怎麼擺?
答:佛法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有些教我們世間的道理、真理,種種的因果關系方面的聞思修,這是一方面;第二,怎麼去修行、去調理,它以符合於邏輯的方法告訴我們,我們也能夠領悟,這是一方面。但是有這樣的佛法,有時候它超越了我們的邏輯思惟,我們沒辦法特殊地去解釋,所以有很多不可思議……我們念咒就是其中的一個。
念咒方面我們能體會到什麼?一方面,清淨、精進地念咒,能夠破除我們很多的執著。如果你淨念阿彌陀佛,有一件什麼不高興的事件發生了,因為你念咒的力量,也就是說你有一個定的心,你就不會過分地執著,這是很現實的我們能想象得到的,念佛就有這個不思議之處;再說,這個咒你今天念三四個小時,你一天不斷地去念,它有一個恆常不斷的延續的定力,它可以相續很長時間,它就是一個很堅固的、不停頓的、漫長的修定的法門,所以它有這個不可思議的方面。第二就是尤其不可思議了,這個咒語的力量,南無的力量,阿彌陀佛這個音發出來的力量,是不一樣的。因為有些不好的音,像歎氣、打哈欠,在我們學佛念誦經文時是不允許有的,或者說,這些是種種煩惱的一個表現。但是念佛號這個聲音、這個力量,能夠帶動起你的細膩的阿賴耶識裡面內在的善品。總之,念誦咒語,阿彌陀佛佛號,就有這個不可思議的力量,它的不共的加持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你念這個佛號,就會產生智慧而清淨我們的心。很多修得非常好的大德高僧,你看他的面目、各方面,都非常的柔和。為什麼?一種清淨心的相續。所以念經和念佛的不同之處就在這裡,念佛它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力量。
念經能不能達到這個不可思議?念經能。但是阿彌陀佛這個咒語是元音,這幾個字它一個字可以分成很多字,分分分分分,它那個字裡面自然就可以散發出一個經。就像種子一樣,一個種子種下去可以發芽,發啊發就發出很多的各種各樣的果,像小麥一樣,這些果子就等於經,經的根就是這個種子。所以阿彌陀佛就有這麼甚深的意義。還有,如果把經文縮起來,一個縮一個,一個縮一個,可以縮到一個阿彌陀佛佛號裡面去。它一放開了,放放放,無限地放開,它的道理、意義講出來就是一部經。這是聲明法門,藏語裡就有這個聲明,它屬於梵文,梵文的字就是這樣的。有很多大德,敲一下,他能從這個聲音裡聽出今天所有的事情,這個聲音能告訴很多。因為我們的煩惱太粗了,我們聽到的就那麼一點點,細膩智慧的人來聽那簡直就是一個經文。這個道理從邏輯方面、從各方面都可以體會,你看科學家們用小小的一個什麼儀器,就可以分辨出很多;同樣,佛早就這樣了。我們學聲明法門就是這個道理,阿彌陀佛,為什麼成為阿彌陀佛?是什麼樣的字構成這個阿彌陀佛?光是什麼?無量到底是什麼?這些一解釋起來,不就成了經文嗎?它濃縮起來不就是無量光佛嗎?無量光佛這四個字是漢語,漢語沒有這樣分開的功效,沒有聲明這方面的東西。但聲明這個法門它有,阿彌陀佛是元音,所以它能夠分解,也能夠濃縮。就像計算機似的,按一個鍵它就有很多很多的功能。這個佛號不能講功能,它是這樣的,念一個阿彌陀佛就包括了所有的這些經論。
人類可以通過儀器而看到部分的細微光,我們也可以體會那種徹底究竟脫離人類觀念的光,也可以說完全脫離我們五根而存在的光。真正的光是什麼?阿彌陀佛,也就是無限的光明。那種無限的光明脫離了我們的這種認識,因為它脫離了煩惱,沒有了煩惱。我們的這些光沒有我們就不存在了,比如我們對燈光很敏感,但有些生命認為這是黑暗。有的動物是這樣的,它看不見,它沒有接觸外界的那個根。但是佛的光不需要依靠我們而存在,它脫離了概念、脫離了煩惱、脫離了分別,它不需要眼睛、意識再加上外境三者結合才能呈現,它不需要這個繁瑣的過程,它是一種自現自明的、一體無二的光明。這種無二的光明我們體會不到到底是什麼樣子,但是我們知道它是沒有煩惱的。
所以,我們心如光明一樣透明,再加上念這樣無量的佛號,那真是福報啊!我們說沒有智慧,這就是智慧,我們怎麼會沒有智慧呢?我們知道有阿彌陀佛,這就是智慧,其它不需要什麼。不懂得什麼都無所謂,但你不能不懂得有阿彌陀佛。你知道了阿彌陀佛,你能說你沒有智慧嗎?你能說你沒有福報嗎?所以我們在這種狀態下念佛,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最無上啊!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什麼呢?釋迦牟尼佛是國王,都出家了,我們想想他就明白了。我們知道有個阿彌陀佛,我們念誦阿彌陀佛,就已經足矣了。所以,太多的事情,太多的什麼智慧,這些我們去研究和學習當然好,一切都是需要的,但是我們的目標是了生死,我們不是講我們是淨土宗、是念佛法門嗎?既然是這樣,我們就專注一門。
問:念佛號的時候,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所得的效果怎麼樣?
答:那要看你的心態。如果你心裡很煩惱,大聲念也沒有用;你心裡清淨,小聲念、默念也都可以,全靠這個心態。你這個心清淨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大聲、小聲和默念隨你的意願。這時候你分別大聲念小聲念,就破壞你的心了,我們要知道這也是分別啊。我剛才講了,我們要知道這一切一切的前提是空啊。如果沒有這個前提,你說阿彌陀佛需要你念阿彌陀佛嗎?阿彌陀佛不需要你念阿彌陀佛的,是不是?念阿彌陀佛,這是一個方便法門。當然了這個法門來源於阿彌陀佛,它裡面藏有方便、藏有智慧,所以不可思議。在此前提下你不要過分執著聲音的大小,你說我太累我不想念了或我想默念,或者我今天很高興我要大聲地念,這都不對。在與阿彌陀佛相應的清淨心狀態下,你想大聲念你就大聲念,你想默念你就默念,不用太執著。比如你們這些人在一起可以大聲念,但是你到公共場所也大聲念就不對了,為了方便就要默念。是這樣的。
……我們不是懂得一切法以心造嗎?那你不要忘了,淨土法門、密宗、禅宗都是以心造,跟心是有密切關系的。這些法門,根本就沒辦法區分它們,淨土法門裡面難道說沒有明心見性嗎?不可能啊,我們今天講的就是明心見性的道理。脫離禅宗淨土法門不存在了,但是脫離了淨土宗禅宗也不存在了,還有一個如果脫離了淨土宗密宗根本就不成立。這些跟我們的心都是一體的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要懂得,法門方面我們有所分別,但是這些法門都建立於一樣的道理、一樣的真理基礎之上,這是哪個教派都一樣的,如果不一樣就不是佛法了……一切萬物的真理是什麼?一切都不是真實存在的,是空無自性的。這是最關鍵的,是我們佛教徒不能沒有的最根本的智慧。如果像佛法以外別的宗教那樣,他們認為那裡有個什麼實在的東西、我這麼去做是實實在在的,那就叫做執著,他沒有脫離煩惱和執著的范圍,因為他把這一切萬物看成實有了。對於我們佛教徒來講,那就大錯特錯了。顯宗看是這樣,密宗看也是這樣,佛教所有的教派看都是這樣。我們不能執著,我們要知道佛教所有修法的前提在於空無自性的真理。
我們內心深處有一個我執,無論干什麼,我們都有一個“我”的概念,你說話、做事情的時候它都存在。你要知道聲音啊等等如此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空無自性的,但它們也有真實性的存在(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就是空無自性。就像對“我”這麼執著的那個心一樣,我們對一切萬物都空無自性的思想有一個很深刻的概念,多好啊!這樣我們就不會過分地執著了,就有可能脫離執著的這個圈子了,所以這也是念佛的基礎和前提。如果不是這樣,你執著於你的當下,你的當下是佛的淨土嗎?不是;你的當下就是阿彌陀佛嗎?不是。你的當下不是究竟的,如果當下是好的、不變的、永恆的、真實的,那還成佛干什麼?所以你念佛的當下這種狀態它其實是空無自性的,念佛只是一個方法、一個修法而已,但是因果而言它是善的,是得到西方淨土的唯一的法門,要這樣認識。
居士:……我們這個小道場念佛真是難得,難得大家護念,難得法王來此開示,真是慈悲加持,我們用語言無法表達對法王的感激之情。阿彌陀佛!
法王:佛號不在情感上面,不用講這些。
問:我家裡兩個屋,這屋孩子看電視,那屋也看電視,如果我把他們攆出去一個他就不願意。怎麼辦呢?我就小點聲念佛,還是念。
答:沒事兒,你念你自己的,你就在裡面修忍辱。他們在這裡面修精進(看電視),你在裡面修忍辱。真的沒事的。
問:生活中難免存在煩惱和爭執,如果我們學佛的這些弟子在有些事情上考慮家庭或自己的利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人身權利,這樣屬不屬於執著?屬不屬於不尊重佛法?影響不影響修行?
答:肯定是執著,這毫無疑問的,然後當然是煩惱,分別就不用講了,這就是分別。那該怎麼辦?謙讓,這就是我們學佛人的本質,慈悲心是最根本的。你要知道你的這個心態是什麼心?如果確信它是煩惱分別、貪嗔癡慢,你就要想到無私來源於佛教。但你無私不會什麼都沒有了,在這個人世間沒有這樣的。(居士)……比如你被冤枉了,別人罵你或者打你,這種情況下可能就控制不住要講一些道理維護自己的權利或者利益,這算不算是執著呢?(法王)這方面有些道理也可以講的,但……(另一居士插言)佛說以善報惡。(居士)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辱負重,我好像還做不到,我是修得還不到嗎?(法王)其實這個問題你自己考慮得很清楚了。希望你能做得到,但你說你好像做不到,問題就在這裡,慢慢修吧。
問:阿彌陀佛心咒是什麼?
答:阿彌陀佛心咒就是用藏語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漢語和藏語語系不同,就是地方語言不同,東北人念阿彌陀佛的發音和南方人也不一樣,台灣人念又不一樣了。發音雖有差別,產生的效果是一模一樣的。
……懂得這些道理了,我們還可以講當下就是阿彌陀佛,因為我們認為的煩惱分別其實是空無自性的、不存在的,永遠不斷存在的是它的本質和本性,永恆不斷的佛性、清淨、無量光是真實存在的,阿彌陀佛是真實 存在的。我們現在能夠有一些認知,能夠分辨一些東西,這也是阿彌陀佛的加持;如果沒有阿彌陀佛,我們連這些都沒有。所以學佛信佛,真正意義上去修行,我們能真正得到受益,你也能夠體會出來。家庭的矛盾、一些誤解等等很多方面,都會清除。
懂得這些道理以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修行。知道並經常地思惟它,這樣無論你遇到什麼事,你都會認識到成或不成其實都是空無自性的,這就是人世間永遠不變的真理,這些思想深入你的內心是最關鍵的。不是佛教說就是這樣,不在於釋迦牟尼佛出世講不講,不在於佛教徒講什麼,而是人世間宇宙人生本來就是這樣,不講這個道理也是永遠不變的這樣,這就叫真理。所以不是說我們佛教徒信仰什麼,不在於你信不信這些,不在於你信不信佛,反正人間的真理就是這樣。
佛告訴你這個真理,然後你在了解這個真理的基礎上應該怎麼做?相信因果,因果是不虛的。在不虛因果的基礎上怎麼去改變、變化,這就是修行。不修行就本性難移了。不懂得這些道理,不修行,我們就會說:哎呀,我的人權!我怎麼會這樣?他怎麼會那樣?很多很多的煩惱分別都來了。然後就是希望值,我希望我今生怎麼怎麼樣,幸福快樂、家庭這個樣子、事業那個樣子,種種的希望。你不知道自己的福報,不懂得無常和空無自性這些真理,追求一段時間,發現不符合於這個希望,這個沒實現、那個沒實現,無常打破了你的這個心態,完了!心裡就想不開了,煩惱、痛苦、抱怨就更多了,有的會崩潰,有的還瘋了。所謂的希望就是貪。我們學佛人根深蒂固地有一個無常,了解空無自性的世間真理,這些煩惱就不存在了。比如:你在當下有很多煩惱的事情,你知道不過如此;你有一個不學佛的同事,你就知道他的語言、他的身體、他的心態來源於煩惱、分別、嫉妒,他不懂得這些都是無常的,他的真實面目你會看得清清楚楚。你不是以自我的立場去看:哎呀,他對我怎麼怎麼樣,我我我,沒有這些。看清楚了,你就不會生氣,不會受到損傷。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今天我們能坐在這裡是非常好的緣分,是一個善緣。……從那麼遙遠的西藏跟東北有這麼一個善緣而集聚在這裡,這是表面的現象,我們能體會到這樣連接起來的看得到的種種緣分。有些很細微的,比如我們西藏的一根草跟我們都有緣分,現在不是也已經顯現了嗎?以前講這個道理,人會講這個跟我有什麼緣分?但現在講全球性的環保,我們天氣熱了就說美國人你們怎麼樣了把什麼給破壞了,這些就是一種因緣果報關系。所以那邊的一棵草跟我們都有關系……我們要懂得萬事萬物都是相關的,相互間非常有影響的。我們人類破壞環境,有些生物都不存在了,或將近滅絕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一切不都是來源於我們的心態嗎?由心態而造作出來的,由煩惱分別而產生的……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跟整個地球整個宇宙都有關系……不就是個心的造作、心的表現嗎?它不是說跟心沒有關系的,以心所現嘛……
(本材料根據錄像整理,未經法王本人同意和審閱,僅供參考)
健陽樂住法王簡介
健陽樂住法王,一九七四年生於青海果洛縣一個藏族家庭,是覺囊派四十七代傳人。法王精通漢話。大家反映:法王講話開示,不是一般講經說法,而是自性流露,透徹明了,使任何人都能明徹人生,是非常好的教材,對社會有很大推動作用和現實意義。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
|
|
|
|
|
上一篇:只是一念之差
下一篇:發生在身邊令人深思的因果案例(2010)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