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戴源慧:在現實生活中怎樣當好一個居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現實生活中怎樣當好一個居士

戴源慧


在現實生活中,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發達,作為一個居士,如何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形勢?如何把佛法與現實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如何使佛法閃爍出奪目的光輝,啟開人們的智慧,達到利益眾生的目的?筆者簡談幾點認識,想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學習法律,愛國愛教

建國以來,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樣,一直受國家法律的保護。尤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改革開放,佛教事業在宗教政策、法律的保護和支持下,得到了健康發展,很多的佛教重要古跡、文化遺產得到了保護或修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佛教文化研究方面成績顯著,佛教七眾弟子隨著素質的不斷提高,為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人民的利益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繁榮以及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佛教事業的振興和發展,標志著黨的宗教政策的正確、國家的興旺發達。國家保護佛教,支持研究、挖掘佛教文化的寶貴遺產,作為一個居士,務必學好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上級關於宗教方面的文件精神,自覺地遵紀守法,愛國愛教,處處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維護國家的安定團結,運用如來般若智慧,在國家政策許可下和法律保護下學習佛法,弘揚佛法,增長智慧,自覺覺他,利益眾生,續佛慧命。

二、正確認識佛教

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據1982年牛津出版的《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統計,全世界1998年有佛教七眾2.96億人,與1972年的2.45億相比,增加了0.51億人。目前推測佛教七眾約有4億人,七眾以外的信眾要超過4億這個數字。為什麼佛教具有這麼大的凝聚力呢?關鍵所在是佛陀的教育是指導人們解脫煩惱的教育,是啟迪人們智慧的教育。佛教中說的佛是無上正等正覺之意,菩薩是正等正覺之意,羅漢是正覺之意。佛是真實語者、不妄語者,釋迦牟尼佛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發現了宇宙的規律,發現了解脫人們生、老、病、死和煩惱的真理,為眾生開創了覺悟的道路。由於佛陀以大慈大悲的胸懷和般若智慧自覺覺他,普渡眾生,故長期以來贏得了世界上數以億計信眾的敬仰,創立了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

因此,居士們要以佛陀為榜樣,認真領悟佛、法、僧三寶,學習佛覺而不迷,學習法正而不邪,學習僧淨而不染,正確地認識佛教,堅持正信,破除迷信,樹立正氣,弘揚正法,堅持不懈地學習佛法,印證佛法,不斷地覺悟,要像佛那樣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境地。

三、向高僧大德學習,深入經藏, 博采眾長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佛經若浩瀚的大海,博大精深,其中充滿了無量的智慧,這些經典不僅是我國佛教文化的寶典,也是中華文化的寶庫,是佛教的智慧結晶。老實說,一個人一生要想弄懂弄通所有的佛教經典談何容易,沒有數十年的功夫去精心研讀領悟,是難以知其大概的。

某些居士僅學一兩句經文,念一兩句真言,就以為懂得了佛法,其結果會做出一些脫離實際、事與願違的事來。還有一些居士分別心較重,剛涉人佛陀八萬四千法門中的一個法門,甚至對此一個法門也僅僅是斷章取義、一知半解,就去對其他法門評頭論足,以偏概全,以我之見去曲解佛法,如此是不能學到佛法真義的。
所謂深入經藏,也並非把所有的佛教經典全部看完、精通,而是說無論學哪一部經典,都要認真研讀,反復琢磨,深入領悟其中的道理奧妙,待弄懂弄通後,再學其它經典;要盡快悟得佛法,就要向高僧大德學習,向善知識學習,在高僧大德、善知識的指導下,先選擇一些適宜自己學習的經典,待入門後,再漸次多看、多學一些其它佛經,博采眾長,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深入經藏,以佛的大智大慧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因為那些高僧大德、善知識在長期的修行實踐中已印證了佛法,找到了學習的門徑,悟出了佛法的真谛,所以必須向他們學習,才有利於順利地步人三寶智慧的殿堂。

四、敬重三寶,慈悲寬容,團結互助

佛、法、僧三寶是居士的老師,作為居士——三寶的學生,既受三寶教育,就要敬重三寶,以報師恩,以三寶智慧搞好佛教七眾的團結,並團結一切有緣,以佛、菩薩的大慈大悲精神自利利他,顯示大乘佛教的慈悲胸懷和無量智慧。

如果居士不敬重三寶,不慈悲寬容,不互相團結、互相幫助,在貪、嗔、癡的迷惑下為些許名利而斤斤計較,因個人的恩怨而毀謗他人,甚至毀謗僧、尼等,如此怎能夠當好一個居士呢?怎能夠學好佛法、自覺覺他、續佛慧命呢?因此,這是每個居士值得深思的大事,特別是受了菩薩戒的居士,已經是居士菩薩了,也可以說是菩薩,已具有較高的覺悟程度,千萬不要忘記你肩負的“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大責重任!

五、切合現實,自覺覺他

六祖慧能說得好:“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尤其現實社會是一個法制化的社會,是一個科學昌明的時代,現實社會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哲學、宗教等領域中都有包含著佛法,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即使一草一木也都包含著佛法,總之,大千世界無處不有佛法。為此,居士要在現實社會中學習體驗佛法,首先覺悟自己,然後才能去覺悟他人。如果自己還居愚昧癡迷之中,自己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他人,不了解社會,不搞好人際關系,不把社會人生看明白,不努力學習知識、科學、技術、法律等學問或掌握一技之長,不去努力奮發工作,不學佛法,不悟佛法,整天比不歸依者煩惱多,怎能夠談得上自覺覺他呢?假若好逸惡勞,身無分文,終日為貧困而苦惱;或腰纏萬貫,庫存萬金而分文不捨;或常為個人名利及恩怨互相抵毀、勾心斗角,如此則離佛陀教育相違甚遠,是很難獲得菩提智慧的。

祝願每個居士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真心歸依三寶,以佛、菩薩為楷模,深入佛教經典,掌握豐富的佛學知識和社會知識,以三寶智慧靈活運用佛法,把佛法與現實社會圓融地結合起來,團結一切有緣,為社會和人類服務,為了眾生的利益去悲智雙修,當好一名合格的居士,及早地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摘自《洛陽佛教》
 

上一篇:夢與現實
下一篇:阿姜•查:清涼之地:正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