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時佛經串講09--華嚴經解分01光明覺品
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蓮友,大家好!
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首先,我們都來禮敬我們的大恩導師,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三遍.
在前面,我們學習了華嚴經信分的內容,選擇了其中的三品進行學習。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解分的內容。首先學習第九品光明覺品。請大家先看一下本品的經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三
光明覺品第九
爾時,世尊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閻浮提、百億弗婆提、百億瞿耶尼、百億郁單越、百億大海、百億輪圍山、百億菩薩受生、百億菩薩出家、百億如來成正覺、百億如來轉法輪、百億如來入涅槃、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四天王眾天、百億三十三天、百億夜摩天、百億兜率天、百億化樂天、百億他化自在天、百億梵眾天、百億光音天、百億遍淨天、百億廣果天、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如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其百億閻浮提中,百億如來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覺首菩薩、財首菩薩、寶首菩薩、功德首菩薩、目首菩薩、精進首菩薩、法首菩薩、智首菩薩、賢首菩薩。是諸菩薩所從來國,所謂: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蓮華色世界、薝蔔華色世界、優缽羅華色世界、金色世界、寶色世界、金剛色世界、玻璃色世界、平等色世界。此諸菩薩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不動智佛、無礙智佛、解脫智佛、威儀智佛、明相智佛、究竟智佛、最勝智佛、自在智佛、梵智佛、觀察智佛。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若有見正覺,解脫離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證道眼。
若有知如來,體相無所有,修習得明了,此人疾作佛。
能見此世界,其心不搖動,於佛身亦然,當成勝智者。
若於佛及法,其心了平等,二念不現前,當踐難思位。
若見佛及身,平等而安住,無住無所入,當成難遇者。
色受無有數,想行識亦然,若能如是知,當作大牟尼。
世及出世見,一切皆超越,而能善知法,當成大光耀。
若於一切智,發生回向心,見心無所生,當獲大名稱。
眾生無有生,亦復無有壞,若得如是智,當成無上道。
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
爾時,光明過此世界,遍照東方十佛國土;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如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彼一一世界中,各有百億閻浮提、百億如來,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眾生無智慧,愛刺所傷毒,為彼求菩提,諸佛法如是。
普見於諸法,二邊皆捨離,道成永不退,轉此無等輪。
不可思議劫,精進修諸行,為度諸眾生,此是大仙力。
導師降眾魔,勇健無能勝,光中演妙義,慈悲故如是。
以彼智慧心,破諸煩惱障,一念見一切,此是佛神力。
擊於正法鼓,覺悟十方剎,鹹令向菩提,自在力能爾。
不壞無邊境,而游諸億剎,於有無所著,彼自在如佛。
諸佛如虛空,究竟常清淨,憶念生歡喜,彼諸願具足。
一一地獄中,經於無量劫,為度眾生故,而能忍是苦。
不惜於身命,常護諸佛法,無我心調柔,能得如來道。”
爾時,光明過十世界,遍照東方百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諸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佛了法如幻,通達無障礙,心淨離眾著,調伏諸群生。
或有見初生,妙色如金山,住是最後身,永作人中月。
或見經行時,具無量功德,念慧皆善巧,丈夫師子步。
或見绀青目,觀察於十方,有時現戲笑,為順眾生欲。
或見師子吼,殊勝無比身,示現最後生,所說無非實。
或有見出家,解脫一切縛,修治諸佛行,常樂觀寂滅。
或見坐道場,覺知一切法,到功德彼岸;癡暗煩惱盡。
或見勝丈夫,具足大悲心,轉於妙法輪,度無量眾生。
或見師子吼,威光最殊特,超一切世間,神通力無等。
或見心寂靜,如世燈永滅,種種現神通,十力能如是。”
爾時,光明過百世界,遍照東方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佛於甚深法,通達無與等,眾生不能了,次第為開示。
我性未曾有,我所亦空寂,雲何諸如來,而得有其身。
解脫明行者,無數無等倫,世間諸因量,求過不可得。
佛非世間蘊,界處生死法,數法不能成,故號人師子。
其性本空寂,內外俱解脫,離一切妄念,無等法如是。
體性常不動,無我無來去,而能悟世間,無邊悉調伏。
常樂觀寂滅,一相無有二,其心不增減,現無量神力。
不作諸眾生,業報因緣行,而能了無礙,善逝法如是。
種種諸眾生,流轉於十方,如來不分別,度脫無邊類。
諸佛真金色,非有遍諸有,隨眾生心樂,為說寂滅法。”
爾時,光明過千世界,遍照東方十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發起大悲心,救護諸眾生,永出人天眾,如是業應作。
意常信樂佛,其心不退轉,親近諸如來,如是業應作。
志樂佛功德,其心永不退,住於清涼慧,如是業應作。
一切威儀中,常念佛功德,晝夜無暫斷,如是業應作。
觀無邊三世,學彼佛功德,常無厭倦心,如是業應作。
觀身如實相,一切皆寂滅,離我無我著,如是業應作。
等觀眾生心,不起諸分別,入於真實境,如是業應作。
悉舉無邊界,普飲一切海,神通大智力,如是業應作。
思惟諸國土,色與非色相,一切悉能知,如是業應作。
十方國土塵,一塵為一佛,悉能知其數,如是業應作。”
爾時,光明過十千世界,遍照東方百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是為病眼顛倒見,彼不能知最勝法。
如來色形諸相等,一切世間莫能測,億那由劫共思量,色相威德轉無邊。
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
佛法微妙難可量,一切言說莫能及,非是和合非不合,體性寂滅無諸相。
佛身無生超戲論,非是蘊聚差別法,得自在力決定見,所行無畏離言道。
身心悉平等,內外皆解脫,永劫住正念,無著無所系。
意淨光明者,所行無染著,智眼靡不周,廣大利眾生。
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
此身無所從,亦無所積聚,眾生分別故,見佛種種身。
心分別世間,是心無所有,如來知此法,如是見佛身。”
爾時,光明過百千世界,遍照東方百萬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如來最自在,超世無所依,具一切功德,度脫於諸有。
無染無所著,無想無依止,體性不可量,見者鹹稱歎。
光明遍清淨,塵累悉蠲滌,不動離二邊,此是如來智。
若有見如來,身心離分別,則於一切法,永出諸疑滯。
一切世間中,處處轉法輪,無性無所轉,導師方便說。
於法無疑惑,永絕諸戲論,不生分別心,是念佛菩提。
了知差別法,不著於言說,無有一與多,是名隨佛教。
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如是二俱捨,普入佛功德。
眾生及國土,一切皆寂滅,無依無分別,能入佛菩提。
眾生及國土,一異不可得,如是善觀察,名知佛法義。”
爾時,光明過百萬世界,遍照東方一億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各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智慧無等法無邊,超諸有海到彼岸,壽量光明悉無比,此功德者方便力。
所有佛法皆明了,常觀三世無厭倦,雖緣境界不分別,此難思者方便力。
樂觀眾生無生想,普見諸趣無趣想,恆住禅寂不系心,此無礙慧方便力。
善巧通達一切法,正念勤修涅槃道,樂於解脫離不平,此寂滅人方便力。
有能勸向佛菩提,趣如法界一切智,善化眾生入於谛,此住佛心方便力。
佛所說法皆隨入,廣大智慧無所礙,一切處行悉已臻,此自在修方便力。
恆住涅槃如虛空,隨心化現靡不周,此依無相而為相,到難到者方便力。
晝夜日月及年劫,世界始終成壞相,如是憶念悉了知,此時數智方便力。
一切眾生有生滅,色與非色想非想,所有名字悉了知,此住難思方便力。
過去現在未來世,所有言說皆能了,而知三世悉平等,此無比解方便力。”
爾時,光明過一億世界,遍照東方十億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廣大苦行皆修習,日夜精勤無厭怠,已度難度師子吼,普化眾生是其行。
眾生流轉愛欲海,無明網覆大憂迫,至仁勇猛悉斷除,誓亦當然是其行。
世間放逸著五欲,不實分別受眾苦,奉行佛教常攝心,誓度於斯是其行。
眾生著我入生死,求其邊際不可得,普事如來獲妙法,為彼宣說是其行。
眾生無怙病所纏,常淪惡趣起三毒,大火猛焰恆燒熱,淨心度彼是其行。
眾生迷惑失正道,常行邪徑入暗宅,為彼大燃正法燈,永作照明是其行。
眾生漂溺諸有海,憂難無涯不可處,為彼興造大法船,皆令得度是其行。
眾生無知不見本,迷惑癡狂險難中,佛哀愍彼建法橋,正念令升是其行。
見諸眾生在險道,老病死苦常逼迫,修諸方便無限量,誓當悉度是其行。
聞法信解無疑惑,了性空寂不驚怖,隨形六道遍十方,普教群迷是其行。”
爾時,光明過十億世界,遍照東方百億世界、千億世界、百千億世界、那由他億世界、百那由他億世界、千那由他億世界、百千那由他億世界,如是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所有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
十方無比善名稱,永離諸難常歡喜,普詣一切國土中,廣為宣揚如是法。
為利眾生供養佛,如其意獲相似果,於一切法悉順知,遍十方中現神力。
從初供佛意柔忍,入深禅定觀法性,普勸眾生發道心,以此速成無上果。
十方求法情無異,為修功德令滿足,有無二相悉滅除,此人於佛為真見。
普往十方諸國土,廣說妙法興義利,住於實際不動搖,此人功德同於佛。
如來所轉妙法輪,一切皆是菩提分,若能聞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見佛。
不見十力空如幻,雖見非見如盲睹,分別取相不見佛,畢竟離著乃能見。
眾生隨業種種別,十方內外難盡見,佛身無礙遍十方,不可盡見亦如是。
譬如空中無量剎,無來無去遍十方,生成滅壞無所依,佛遍虛空亦如是。”
本品稱為光明覺品,是由文殊師利菩薩唱主角演說的。本品的內容所包含的道理,是極其深厚和豐富的,我們只是選擇其中的一點內容來進行學習。本品前面的內容,請大家自己去細看。現在從這裡的經文學起: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佛於甚深法,通達無與等,眾生不能了,次第為開示。
我性未曾有,我所亦空寂,雲何諸如來,而得有其身。
解脫明行者,無數無等倫,世間諸因量,求過不可得。
佛非世間蘊,界處生死法,數法不能成,故號人師子。
其性本空寂,內外俱解脫,離一切妄念,無等法如是。
體性常不動,無我無來去,而能悟世間,無邊悉調伏。
常樂觀寂滅,一相無有二,其心不增減,現無量神力。
不作諸眾生,業報因緣行,而能了無礙,善逝法如是。
種種諸眾生,流轉於十方,如來不分別,度脫無邊類。
諸佛真金色,非有遍諸有,隨眾生心樂,為說寂滅法。”
我們來學習其中所演說的如來之性,如來之體,如來之相,如來之用。首先來明白幾個名相的意思。
關於“性”。 本性、本質之意,就是指本來具足,不受外在影響而改變的體質。他是和‘相’、‘ 用’相對而言的。這個性是不待其他因緣,無始法爾即有的本分因種,所以把他叫做性。針對法的本質而言,有法性、理性等。真實之性名實性,其中的功德名為性德;本來具有之性稱為性具,其體即緣起則稱為性起。
關於“佛性”。 佛,是覺悟的意義;性,是不改的意義。所謂佛性,就是指一切眾生永不變異的覺悟之性質。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眾生的佛性,與一切佛悉皆平等,稱為佛性、覺性。
關於“體性”。 指實體,就是事物的實質為體,而體的不變易稱為性,故而此體也就是性。若是就理之法門而言,佛與眾生,其體性同一而無有差別。
關於“體”。 實體或體性的意思。是指法的本質,也就是指法存立的根本的基礎素質。 ‘心性’是顯現一切諸法現象的唯一的基礎實體。
關於“相”。 是指形相或狀態的意思;是相對於性質、本體等而言的,即指諸法之形像狀態。
關於“用”。 是與體相對的用。凡是性體所表現出來的功能作用,都叫做用。就其能力上說,叫做力用;就其功業上說,叫做功用;就其活動上說,叫做作用。
關於“體相用”。說明佛教教義的用語。是指自法的本體(體)、其體所顯現的現象與特質(相),其體產生的作用(用)。就是在起信論中,所說的體大、相大、用大這三大。
體大是一切眾生心的體性,真如平等,無生無滅,不增不減,畢竟常在;
相大是一切眾生心的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樂我淨等一切功德;
用大是一切眾生心的體性,具足一切的功德,內可自我觀照,薰陶妄心,外可顯現報化二身,教化眾生。
在這三大當中,體大是真如的體性,相大是真如的德相,用大是真如的作用。所謂的大,是周遍於一切法界的意思。
關於“三大”。 指體、相、用三者。體是本體,相是本體的性能,用是性能的作用。萬物都有體相用,以金獅子像為例,其本體之黃金是為‘體’,能成為獅子像或其他像的性能就是‘相’,該像令人產生怖畏等作用就是‘用’。用這三者,判別眾生心或宇宙法界時,其體相用無限廣大,故得‘三大’之名。
《起信論》以眾生之心,為大乘的法體,名之為大乘的義理,分為三種大義與二種乘義,其中說摩诃衍體,為眾生之心。而就眾生心之所以名為‘大’的原因,具體講說體相用三大,文中說︰
‘摩诃衍者,總說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中略)所言義者,則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1)體大︰指凡聖、染淨、因果、依正,都是以之為所依的本體,雖然他隨流、加染,而真如之體亦不增;雖然他反流、減染,而真如之體亦不減。又者,雖然反流、加淨,亦不增真如之體;雖然隨流、缺淨,亦不減真如之體。也就是說真如的體大,是不受染淨的影響,而他自己始終常恆不變,永遠保持平等的不增不減的真性。
(2)相大︰是說真如自性,本來滿足一切功德,所謂真如自體,原本就有大智慧光明的意義,本覺智明;有遍照法界的意義,本覺顯照之用;有真實覺知的意義,離於無明顛倒的虛妄執著;有常樂我淨的意義,性德圓備;有清涼不變自在的意義,性德不變。也就是說真如的相大,是過恆沙無量不思議功德,全部滿足的。
(3)用大︰是指諸佛如來大慈悲攝化之用。諸佛如來唯此法身智相之身,為第一義谛,無有世谛境界,但隨眾生見聞各各得益,故而說他是用大。這個用大有二種,一者依分別事識,為凡夫二乘心所現者,名為應身或化身;二者依於業識,為菩薩所現者,名為報身。也就是說報化二身不思議的業用,即是真如的用大。
現在來學習經文,其中的一句話:“其性本空寂,內外俱解脫,離一切妄念,無等法如是。”我們在讀看文章的時候,需要把前後的意思連貫起來,才能把握其中真實的意思。這句話也是如此,比如其中的這個“性”字,他是指的什麼而言的?在佛經中,性這個字所指的意義是很多的,但是在具體的某一個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他的意義應該是確定的。比如這句話,如果我們單獨地看前面“其性本空寂”這幾個字,是難以確定這個性字到底是指什麼而言的,但是我們聯系後面的內容來考察,就能明白他的真實的意義了。我們看其後有這個“離一切妄念”,這是針對的妄念而言的。與這個妄念相對而言的是什麼呢?當然就是真覺了。所以在“其性本空寂”之中,這個“性”字,是特指的覺性,是指的這個特定的意思。所謂佛,就是覺的意思。所以這裡的性,也就是指的佛性。我們都很熟悉一句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皆得現前。這句話和這裡的這句話,他們的實質意思是相同的。
這個如來智慧的照明的覺性,他的特點是本來空寂的。什麼叫做空呢?是說這個如來的覺性,他是無我性的,沒有確定的一個自我的定性可得。這個空字,如果難以理解,那麼就從與他相對的另一面,來作對比說明,就好理解了。這個空字,是與有字相對而言的。比如摩尼寶珠,它裡面什麼確定的顏色都沒有,我們就把這種情況認為是空的。如果我們拿著用這個摩尼寶珠,去照看紅色的花,我們就透過這個寶珠,從中看見他裡面是紅色的。如果我們再拿他去照看綠色的葉,就看見這個寶珠裡面是綠色的。
但是雖然我們去照看紅色,去照看綠色,可是在這個寶珠裡面,依然是沒有確定的顏色的。如果這個寶珠裡面有確定的某種顏色的話,那麼就不可能把其他顏色照出來了。比如,如果我們用這個寶珠,去照看紅色的,由於紅色已經占滿了這個寶珠,那麼我們把他拿去照看綠色的時候,這個綠色就不可能顯現出來。這個道理,就象瓶子裝東西一樣。只有瓶子是空的,我們才能把其他東西裝進去。如果這個瓶子裡面本來就裝滿了東西,那麼再想把其他東西裝進去,就是不可能的了。當然,這只是一個有點牽強的類比的說法。
這個如來智慧的照明的覺性,他又有“寂”的特點。什麼叫做寂呢?所謂寂,就是寂然靜止的意思,他是一種靜態的狀況。這種靜態的狀況,是相對於動態的狀況而言的。比如海裡的水,沒有風吹,這個海水就靜止不動,呈靜態的狀況。這個靜止的海水,映著天上的浮雲,天上的雲朵是什麼樣子,在海水上面顯現出來的就是什麼樣子,兩者的形狀是相同的。而當這個海水,被風吹之後,海水動蕩不安,不停地波動,那麼這個波動的海水,所映現的雲朵,就和天上的雲朵實際的形狀,是不相同的。所以,雖然同樣是一個大海之水,但是由於海水自身存在的動靜狀態不同,所顯現的物象也不相同。在靜止狀態的海水中,他是如實地映現出天上的雲朵的模樣;而在波動狀態的海水中,他所映現出來的天上的雲朵,卻是畸形變態的不真實的法相。在“其性本空寂”這句話裡面,其中的寂字所說明的情況,就類似於靜態的海水所具有的映現能力。
我們再來看其後的幾句經文:
“體性常不動,無我無來去,而能悟世間,無邊悉調伏。
常樂觀寂滅,一相無有二,其心不增減,現無量神力。
不作諸眾生,業報因緣行,而能了無礙,善逝法如是。”
其中的第一句,是說明的如來之體;第二句,是說明的如來之相;第三句,是說明的如來之用。
先來學習第一句“體性常不動,無我無來去,而能悟世間,無邊悉調伏。”這句話是說明的如來之體。所謂如來之體,就是指眾生的心性自體。我們先來明確一下如來自體的特點。
如來心體的第一個特點,我們首先應當明白,一切眾生的心性自體,是實有的,是實際存在著的,我們要堅信如來心體的實際存在性。這個如來心體,不是佛憑空編造出來的虛假的東西,佛是實語者,他說的話是真實不虛的,佛絕不會說假話來欺騙我們。佛是大覺者,他通過自己的實際證悟,發現了他自己本身具有的如來心體,發現了一切眾生都具有的如來心體。這個如來心, 體的實在性,是建立一切佛法的唯一的實體基礎。如果否定了這個如來心體的實在性,否定了如來心體的這個實在性的實體基礎,那麼從這個基礎之上所建立的一切佛法大廈,就會全部倒塌。在這裡,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和區分如來心體的本體界和現象界的關系。在通常的許多的說法中,我們總是看見“諸行無常”或“諸法無我”這種說法,但是這個說法,是針對的“現象界”而言的。在如來心體所顯現的一切現象的層面上來說,一切諸行的確沒有常恆不變的確定性質,一切諸法的確是空無自我的不確定性質,他們都是現象界的虛妄生滅不已的表現。但是對於如來心體的“本體界”的層面來說,這個如來心體是“涅磐寂靜”的,永遠處於“常樂我淨”的涅磐境界,這個如來心體卻是實際存在著的,我們不能把如來心體的本體界的涅磐實在性,和他所顯現的現象界的生滅性混淆起來。這就好象整個天空之中的所有飛塵,這些所有飛塵的一切影像,不停地聚散離合,到處紛飛,混亂不堪,都是現象上的無常無我,但是雖然在說明這個現象上的無常無我,卻並不是因此而否定本體是虛無的存在,並不是在否定這個天空本體的實際存在性。
如來心體的第二個特點,就是一切眾生共具性,一切眾生全部都有如來心體。我們一切眾生,三界內的一切眾生,六道輪回中的一切眾生,雖然處在生死不已的虛妄輪回中,雖然生命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但是一切眾生,普遍的全部的具有如來心體,無一例外。已經成佛者擁有如來心體,沒有成佛的一切眾生也同樣擁有如來心體。
如來心體的第三個特點,就是佛和眾生的佛性是相同的平等的。我們一切未成佛的眾生,雖然還沒有實際證見自己的如來心體,但是我們一切眾生雖然在迷界當中,佛性卻是和在悟界中的已成佛者全同無異,並沒有絲毫的分別。眾生和佛的如來心體平等無二。佛只是已成佛,眾生只是未成佛,佛和眾生的佛性是相同的,是平等的。
如來心體的第四個特點,就是每一個眾生,各自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如來心體,各個眾生的如來心體各屬各有,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每一個眾生所擁有的如來心體,是具有專屬性質的,每一個眾生的如來心體,只是永遠地歸屬於自己,而不能把這個如來心體,象禮物那樣送給其他的眾生,即使自己要送,也是送不出去的。別人的如來心體,也是專屬於他自己的,想把別人的如來心體,拿來成為我自己的,拿來為我所用,是不可能的。這個如來心體的專屬性,決定了一切眾生自因自果,自作因,自受果,因果自作自受,這個自作自受的因果報應法則是絲毫錯亂不了的。
如來心體的第五個特點,就是如來心體的永恆存在性。一切眾生的如來心體,他在時間上是永恆的,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滅了。從最徹底的意義上來說,在如來心體的性淨覺明中,連時間這個法相也是虛妄幻有的不實在的泡影,在他當中是沒有三世的時間分別的。
如來心體的第六個特點,就是如來心體的存在於整個法界的普在性。我們一切眾生的如來心體,是遍布整個法界的,整個法界到處都布滿了如來心體,而且這個如來心體,在整個法界中普遍充滿,是沒有一點欠缺遺漏的。從最徹底的意義上來說,在如來心體的性淨覺明中,連空間這個法相也是虛妄幻有的不實在的泡影,在他當中是沒有十方上下等等所有一切空間分別的。你看我們拿個什麼東西,可以把它從這個地方轉移到那個地方去。但是這個如來心體,卻是遍滿整個法界的,他又能轉移到什麼地方去呢?所以佛經常說,我們這個如來心體,是如如不動的,是體性常不動的。
如來心體的第七個特點,就是如來心體的永恆不變不毀性。一切眾生的如來心體,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縱然上到天堂亦不變,即使下到地獄也不毀。刀砍也不壞,火燒也不滅。即使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也影響不到他的一絲一毫。這個如來心體的體性堅凝,永遠保守自己的本性,永遠維持自己的本性,而不會變化,而不會毀滅,永遠都是這個樣子。在這裡,我們要注意區分心性和物質之間的關系。一切法相都是如來心體之所顯現,物質現象也不例外。如來心體本自具足一切性能,具足一切德相,具足一切力用。如來心體的性能不變而隨緣,不但可以顯現一切心理現象,而且也可以顯現一切物質現象。一切心理現象和一切物質現象,都是唯一的如來心體的性能所顯現出來的法相。但是,如來心體的性能又是隨緣而不變的,雖然如來心體的性能可以顯現物質現象,但是這個如來心體,卻並不能等同物質,心性和物質是兩種不同的特質性存在,兩者的自我性質是根本不相同的。如來心體的性能隨緣而不變的性質,注定了如來心體永遠都是他本身,他永遠保持自己的特有性質而不改變,永遠都維持他自己的存在,他自己的體性是永遠這樣超然獨立的。如來心體的性能雖然可以顯現一切物質,但是如來心體並不等同於這些所有物質,也不能轉化為這些物質,心性不能轉化為物質,反過來也是一樣,物質也不能轉化為心性。心性和物質永遠都自己處在自己的本位上,永遠這樣彼此並立,永遠都這樣並同存在,雖然相互圓融而彼此並不相犯。另一方面方面,一切心理現象,不過是如來心體的性能所顯現的法相而已,這個心理現象也在如來心體的性能所顯現的法相之內。如來心體通過自身本具的一切性能而隨緣起用,通過自身所顯現的主觀性的心理現象,來認識客觀性的物質現象。如來心體雖然可以顯現一切的心理現象和物質現象,但是這個如來心體,卻又不是這所有的心理和物質。這就上真正佛法的真實無誤的法界觀。
如來心體的第八個特點,就是如來心體,永遠都自處在涅磐寂靜的本位上。我們迷界當中的一切眾生,雖然在無明作為緣起之因的虛妄引動作用下,造作一切有為性的業力行為,但是我們的如來心體,永遠地自處在自己的本位上,恆常處在無為性的寂靜涅磐狀態。我們這些眾生的一切造作業行,就象虛空中的許多灰塵在飛。我們的這個如來心體,就好比是這個虛空。無論我們身心的灰塵如何飛行,卻是一絲一毫也影響不到虛空的,這個虛空仍然是寂靜不動,自處涅磐本位。這個如來心體的如如不動的意義,也包含這方面的意思。
如來心體的第九個特點,就是如來心體所顯現的一切法相,都是具有無我性質的。這個道理,就好象在一個大海之中,具有無量無數的泡沫,在這無量無數的泡沫當中顯現的法相,是沒有任何一個實體性的自我體性可得的,是沒有任何一個確定性的自我體性可得的。猶如虛花亂起亂滅,無有實在自體可得。
如來心體的第十個特點,就是如來心體的智慧能力,不隨染緣淨緣的影響而起變化。比如一個電燈,我們用一個黑色的罩子把它籠上,但是電燈的燈光依然保持他的原性。我們用一個白色的罩子把它籠上,電燈的燈光依然不會發生變化。在我們的肉眼當中雖然看見燈色改變了,這只是我們肉眼當中的感覺,但是這個電燈的本來光色,始終是沒有發生任何改變的。
如來心體的第十一個特點,就是如來心體的真如境界,是不能通過妄想心識反映出來的。妄想心識的實質,是真心的一種顛倒不實的幻有的反映功能,通過這種妄想心識的顛倒反映功能,是不能真正認識如來心體的真實本來面目的。比如,這個如來心體遍布整個法界,而我們的眼識所知見的范圍,是極其有限的,並不能知見較遠處的地方,更不用說知見整個法界的情況了。這個如來心體,只有證入了實相的一真境界,妄想心識全然滅除,真心純淨無垢,智慧圓滿無缺,通過真實的心性正照能力,才能把他圓滿地顯現出來。真心是正常的正照的能力,妄心是不正常的顛倒的反映功能,妄心的反映功能是虛妄幻有的,真心的正照能力是如真如實的。
如來心體的第十二個特點,就是一切萬法雖然都是如來心體所顯現出來的,但是如來心體在顯現這些所有一切萬法的同時,卻又是超然獨立的,不即所顯現的一切萬法,不離所顯現的一切萬法。這個道理,就象鏡子照物一樣,鏡子可以照現一切事物,但是這個鏡子本身,又不是這一切事物。雖然不是這一切事物,但這一切事物,卻都是由鏡子照現出來的。
明白了如來心體的以上所說的特點,這第一句的經文就好理解了。解悟了這個如來的“體性常不動,無我無來去”,“而能悟世間,無邊悉調伏”,就能夠悟得這個世間所有一切法相,都是虛幻不實的泡影,我們的心隨緣觸物,處處以智慧觀見一切法相,都是虛妄不實的,就能心安不動,就能調伏無邊妄相,不會再為這些幻相誘惑倒轉,而理已得心自安了。
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句經文:“常樂觀寂滅,一相無有二,其心不增減,現無量神力。”這一句經文是針對的如來之相而言的。在如來佛的常樂我淨的智慧覺明的觀照能力之中,所觀照到的一切萬法之相,是什麼樣的狀況呢?就是這裡所說的“寂滅”之相。這種寂滅之相,才是一切萬法的實相,即是一切萬法原本存在的真實相狀。這種寂滅的觀照能力所顯現的真實相狀,是無生無滅的,既沒有幻法的生起,也沒有幻法的消滅。在這種一真寂滅的觀照能力當中所顯現的一真實相,就是一種消泯一切生滅相對情境的,恆常處於一真絕對性的“空相”狀態。“一相無有二”中的“一相”,就是針對這個“空相”來說的。其中的“無有二”,是說沒有互相對待的二種幻法存在的情景。在這個如來心體寂滅的觀照能力當中,照見諸法空相,“其心不增減,現無量神力”,這個如來心體的真空性能是不增不減的,能夠顯現無量的神通力用。
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三句經文:“不作諸眾生,業報因緣行,而能了無礙,善逝法如是。”這一句經文是針對的如來之用而言的。對於迷界的眾生來說,由惑造業,由業受苦,都是用有為的妄想之識心不斷地造業,然後承受相應的果報。這種造業的因果關系,是連續不斷的業因業果之行,是滯留於生死界的心想作業。但是對於已經成就無上正覺的、處於悟界中的佛來說,他們已經消滅了一切無明妄想,他們已經消滅了造作一切有為業行的這個無明妄想根因,所以他們安住在涅磐寂靜的心性大光明當中,一切了達無礙,所有的一切顯現,都是以無為性空能力而顯起的妙有力用,他們是以真心性能的無為之力,而行一切佛事的。他們安住在如如不動的真心體性的一真法界當中,涅磐和生死是一如的狀態,即在涅磐而常入生死,雖入生死而實不滯留於生死,所以他們雖然似來而實不來,雖然似去而實不去。
一切諸佛,依靠真心的無為性空能力,依靠這種性空能力,能夠顯示一切萬法,能夠發生無量無邊的力用,他們了達一切的能力是無量無邊的。雖然他們顯示一切萬法的力用,但是他們並不受這一切萬法的控制,總是超然獨立的。他們顯示一切佛事,是以無為的性空能力而成就的,所以對於他們自己來說,並不屬於有為性的性質,他們自己沒有造作一切有為性的業因,所以也不承受一切有為性的果報。但是這個意義,只是對於已經成佛的諸佛來說,才是正確的;但是對於迷界的有為造作的眾生並不適用,一切眾生自己以有為心造作一切業因,必然要受相應的有為性的果報。一切諸佛,以無為心顯無為用,他們自己不受有為因果的束縛,但是並不能代替眾生承受果報,一切眾生自己造作的一切業因,只有自己承受相應的果報。一切諸佛,只有引導眾生自己不作業因從而不受相應的果報,卻不能把眾生自作的因果報應攬為己有。一切諸佛,只有規勸教導眾生,讓眾生自己轉化業力因果,卻不能抹除眾生自作的業力因果。所以一切諸佛也並不能違背因果,這就是所謂“佛度有緣人”的原因。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學習到這裡。其他的內容,請大家自己去看,去思考,去理會。
現在,我們來把今天學習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願所有一切眾生,都結佛緣,都種善根,都入佛門受佛教化。願我們把學習的功德,回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請大家和我一起,一起禮敬我們的大悲慈父阿彌陀佛。讓我們用至誠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三遍。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