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圓瑛法師:念佛速了生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世間大苦。莫甚於生死。有生則有身。有身則眾苦所集。老子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吾若無身。夫復何患。’佛雲、‘身為眾苦之本。’以此身即是生死苦果。無量劫來。捨身受身。不知經了多少生死。輪回六道。易報改形。頭出頭沒。無由了脫。今得人身。須當猛省。切莫因循錯過。辜負此生。古德雲、‘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欲度此身。須假修行。六道之中。余道難修。一天道、天中著樂。色、聲、香、味、觸。五塵欲境殊勝。被境所迷。不思修行。如世間富貴之人。修行二字。竟不喜聞。二阿修羅道。修羅嗔心方熾。多好斗诤。不肯修行。三地獄道、地獄依業受罪。神識昏迷。不能修行。四餓鬼道、餓鬼饑火交然。呼號求食。不得修行。五畜生道、畜生愚癡成性。但知食睡。不識修行。裴相國雲、‘整心慮。趣菩提。惟人道為能耳。’我等既得人身。若不修行。未免辜負所生。生死何時得了。

  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約外身說。指身形有長短大小。分劑段落。而受生死。二變易生死。約內心說。指心念有生住異滅。遷變移易。亦屬生死。三界之內。六道眾生。具足二種生死。界外三乘聖人。無有分段生死。但受變易生死。若二種生死都不受者。唯佛一人。當知生死。是由煩惱所造成的。佛則轉煩惱為菩提。了生死證涅槃。故不受生死。

  三界內之眾生。欲求了脫生死。豎出三界則難。橫超三界則易。何謂豎出三界則難。世人若修九次第定。由一定而入一定。次第而升。先修色界。初禅離生喜樂定。二禅定生喜樂定。三禅離喜妙樂定。四禅捨念清淨定。再修無色界。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此八是世間有漏禅定。若不得第九滅受想定。則不能了脫三界生死。後一是無漏禅定、此九定順序而入。不得超越。故名九次第定。中間經歷無量時劫。九定完成。方能豎出三界。得阿羅漢果。若但得前八種定。未進第九定。終不能了脫生死。如郁頭藍弗仙人。修到非想非非想定。天報享盡。還墮飛狸之身。故謂豎出三界則難也。

  何謂橫超生死則易。即是念佛法門。往生極樂。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同在一個剎種。此剎種共有二十層。娑婆極樂同居第十三層。彌陀經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是平橫而過。娑婆眾生。念佛功成。往生極樂。即是橫超三界。疾出生死。便得圓證三不退。壽命同佛。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譯無數劫。。蓮花化生。即是最後之身。不必再受生死輪回。除乘願再來。入世利生。則各隨本願。非隨業而受生也。而念佛之人。乃是一念功成。一生事辦。故謂橫超生死則易也。

  豎出三界。如蟻子上於高山。橫超三界。如風帆行於順水。又譬如毛笚內生一蟲。笚長成竹。蟲在竹中。欲求出離。若向上咬竹節。咬穿一節。復有一節。努力咬去。未到竹梢。命已先死。此喻眾生。豎修九次第定。求出生死也。若從竹邊咬一洞。洞穿即能得出。此喻眾生。精修念佛法門。橫超生死也。其難其易。不啻天淵。

  念佛法門。雖可橫超三界。速了生死。而於臨命終時。是一最大關頭。果然平日信願深切。淨行成就。或得理一心不亂。或得事一心不亂。自可預知時至。正念昭彰。一切境緣。不能為礙。則其往生也。如入禅定。一彈指頃。托質寶蓮。業卸塵勞。神棲安養。圓證三不退也。

  倘若信願行三資糧。雖然具足。未得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則臨終時。還須道友助念。幫同念佛。助成正念。方得往生。最怕臨終之時。以種種事緣。擾亂其心。打失正念。有礙往生。凡為道友徒眷家屬。當明此理。助念為要。

  如在家居士。一生念佛。志願往生。最好將家務以及身後各項。預早安排。交付清楚。或立遺囑。以免臨命終時。有所掛礙。並須嚴囑家庭眷屬。臨終之時。一齊助念。不得提起家務。種種情緣。牽絆之事。切忌啼哭。擾亂其心。臨命終時。一念若差。則不能往生。關系重大。請勿忽視。深望為眷屬者。當以助道為孝。勿以情愛。而誤往生大事也。凡我等念佛求生淨土之人。當知一生辛勤。收功就在末後一著。當臨欲命終。正是聖凡立判之時節。此時應當萬緣放下。寸絲不掛。一心專念彌陀聖號。求見我佛接引。求生上品蓮台。正念昭彰。往生可必。一剎那間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故曰念佛速了生死。


 

上一篇:學佛答問:淨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四十二
下一篇:第一次放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