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周桂钿:說“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周桂钿:說“孝”

一、先秦儒家講孝與不孝
  孝是中國傳統思想的特色。孝的意義在於報恩,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這是天經地義的。《禮記·祭義》載:“君子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發其情,竭力從事以報其親,不敢弗盡也。”(中華版P1597)如何回報?要竭力盡心,不但能養,還要能敬,要消除父母的憂愁,要增加父母的快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身體是父母所生,應該愛惜。自殺是大不孝的表現。現在大學生自殺的很多,他們對得起父母嗎?他們怎麼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不重視孝的教育,只培養智力,只重視分數,片面教育的結果是不好的。

  孔子的學生有子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這說明儒家仁的思想是從愛親引伸出來的,也就是從孝悌推導出來的,孝是仁的根本。儒家重視孝,是抓住了根本。有一重要典籍就叫《孝經》,是專門論述孝的。孔子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孝經·開宗明義》)又說:孝是“天經地義”的,明王“以孝治天下”(《孝經·孝治章》),“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聖治章》),百行孝為先。總之,孝是最根本的道德,最偉大的品行,是教育的基礎,是德政的核心。

  過去有人說,儒家講孝太絕對了,典型的話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為不孝”。但是,這是後代儒家的陋見,孔子是不同意的。《韓詩外傳》有這麼一個故事:孔子的學生曾參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參在鋤草時,誤傷了苗。他的父親曾皙就拿著棍子打他。曾參沒有逃走,站著挨打,結果被打休克了。曾參剛醒過來,就問父親:“您受傷了沒有?”魯國人都贊揚曾參是個孝子。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告訴守門的弟子:“曾參來,不要讓他進門!”曾參自以為沒有做錯什麼事,就讓別人問孔子是什麼原因。孔子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舜的事嗎?舜作兒子時,父親用小棒打他,他就站著不動;父親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親要找他干活時,他總在父親身邊;父親想殺他時,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他。現在曾參在父親盛怒的時候,也不逃走,任父親用大棒打,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殺害,難道還不是罪過嗎?”

  在父親失去理智的時候,拿著大棒亂打,如果打死、打傷或者打成殘廢,他冷靜後會感到十分懊悔。這會給父親的心靈上留下沉重的陰影,永遠無法擺脫。這是“不逃”給父親造成的精神創傷。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親的盛怒,避免給父親造成精神傷害。不管當時魯國人怎麼誇獎曾參,孔子還是嚴肅地對待此事,以便給後人留下正確的意見。很顯然,上述父叫子亡的說法,孔子是不同意的。不該死的,就不能輕易地死去,即使有父命。

  當魯哀公問孔子:“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孔子沒有回答,出來告訴他的學生子貢說:“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荀子·子道》)子從父,怎麼能說是孝子呢?臣從君,怎麼能說是貞臣呢?要看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聽從什麼樣的命,才可以說是孝、是貞(忠)。就是說要有分析,要分清是非,然後決定是否聽從。可見,盲從君父的臣子,孔子不認為就是忠臣孝子。孔子說:“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孝經·谏诤章》)有不義的事,臣子就應該提出批評。不批評就不是忠臣孝子。孔子認為,父母有什麼錯誤,做為子女可以提出批評。他說:“事父母幾谏。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裡仁篇》)幾谏,就是委婉地勸告。父母不肯接受,子女還要恭敬,不違背他們,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等到他們心情好時,再委婉地進行勸告。有一個副市長周江華有受賄行為和婚外戀可疑,他兒子周濤和女兒周霞對他進行“幾谏”,他答應不與情人來往,又將贓款全部上繳組織部門。2004年12月,一個老板犯罪,被公安機關抓獲,為了立功減刑,交待了他給領導干部賄賂一事。2005年3月,中共市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干部找周江華談話,周江華很坦然地交代了問題,並早已經將賄賂款上繳組織部門。周被免於起訴,與此同時的其他受賄干部卻都進了監獄。這時他內心深處感激自己的兒女。這就是孝子“幾谏”,避免父親陷於不義,躲過一場災難。(《報刊文摘》2005年9月23日摘轉《政府法制》半月刊第9期上。)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有這樣的事親的“幾谏”和事君的“匡救”,才有“上下能相親”的和睦家庭與和諧社會。孔子講孝,也不同意獨斷專橫的。

  儒家對於國君的態度與對於父親是不一樣的。儒家主張:如果國君不聽谏,那麼臣子就可以辭職出走。孔子對於諸侯,“見志不從”,他和弟子們就離開,因此,他們周游列國,無所留止。孔子說:“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孝經·事君章》)孔子的孫子子思在回答魯穆公問什麼樣是忠臣的時候說:“恆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第141頁。)經常批評國君的錯誤的人可以稱為忠臣。《孟子·離婁上》:“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這裡的“大人”就是忠臣。“格君心之非”,就是批評國君心中錯誤的思想。

  儒家認為,父子與君臣,都是對應的關系。父子的關系是“父慈子孝”,君臣的關系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孔子是從正面論述的。為了強調這種對應關系,孟子以強烈的語言來表達,他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君臣關系是這樣的對應關系。雖然說“君為臣綱”,並不是絕對服從的關系。如果君無道,那就可以誅之,或者換掉。戰國後期的大儒荀子將父子君臣的對應關系歸納為:“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也就是說,道義高於君父。“當仁不讓於師”,仁德高於師。愛老師,更愛真理。要有理性,不能盲從。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

  總之,先秦儒家認為,孝有許多方面:一是能養,二是能敬,三是要和顏悅色,四是能慎終追遠,五是三年無改父之道,六是事君盡忠,從道匡正,七是立身行道,揚名後世。所謂“光宗耀祖”,也是孝的重要表現。八是應該有後嗣。

  至於不孝,孔子說:“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邢昺注:“五刑謂墨、劓、剕、宮、大辟也。條有三千,而罪之大者,莫過不孝。”(《孝經·五刑章》)三千種罪行要受到五種刑罰懲治,其中最大的罪行是不孝。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離婁上》)趙氏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孟子還有“五不孝”的說法:“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離婁下》)這五不孝,前三種不孝,都是由於各種原因不養父母,可以歸納為“不顧父母之養”。後兩種是不愛惜自己,傷父母的心。前三為物質方面的孝,後二是精神方面的孝。孔子強調“敬”,事君盡忠,立身揚名,《孝經》講的“光宗耀祖”也包括在精神方面的孝中。孝的基本精神就是讓父母享受幸福。

二、孝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

  孝在歷史上有過不同的命運,先秦儒家講孝,不象漢代那樣由由統治者來講,以孝治天下,每位皇帝的谥號前面都加一個“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這雖然只是形式,也很重要。另外,當時有所謂“舉孝廉”,就是推舉孝子和廉吏當官。當時人認為,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怎麼會愛別人呢?沒有愛別人的仁愛思想,怎麼能做好官呢?現在那些跑官的人,他們會將跑官所花的時間、精力、金錢用在為人民做好事上嗎?這種人當官,不能“造福一方”,只能為害一方!漢唐時代都設有“孝悌力田科”,清代還有“孝廉方正科”,歷朝都有選拔孝子做官的傳統,因為人們都認為忠臣必出於孝子之家。

  漢時流行的《孝經》是“五經”之外的“經”。誰可以當帝位的繼承人,學習過《孝經》,也成為一條成立的理由。例如漢昭帝時,大將軍霍光上奏說:“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有诏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操行節儉,慈善事業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後,奉承祖宗,子萬姓。”(《漢書·宣帝紀》)病已就是漢宣帝。

  《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引了《孝經》中的話:“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這些說法成為司馬遷撰寫《史記》的動力之一。

  東漢時代,在浙江出現兩位特殊人物:一是哲學家王充,著有《論衡》一書流傳至今。《論衡》中表現出的科學精神至今還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令有現代科學思想的人看了,也會感歎不已。另一是孝女曹娥,父溺江而死,十四歲的她沿江尋屍,七日不見,就投江自殺。後來在江上發現她負父屍浮出。這就被稱為孝女,並將此江命名為“曹娥江”。王充是哲學家,是智慧的象征,曹娥是孝女,是道德的代表。王充在前,曹娥在後,同在一個東漢時代,同在浙江,相距不遠。

  有一年,我到浙江講學,主人熱情好客,問我到浙江有什麼願望,我說我是研究王充的,想看一看王充的墓。主人就親自開車,冒著大雨,帶我去參觀王充墓。在一片茶園中留出一塊約有半畝地,建一個墳墓,立有省、縣兩級的“重點保護”的牌子。與世界歷史上頂級科學家張衡的墓(在荒草叢中保留一坯黃土)相比,也不算太差了。但是,我們在回程的途中,順路參觀一下曹娥廟,那就大不一樣了。曹娥廟是一個古建築群,琉璃瓦金碧輝煌,頗為壯觀。大殿三進,還有東殿與西殿,名人、政要的題字、題匾、對聯,相當的多。當然還有一塊特別著名的《曹娥碑》,由於上了《三國演義》,名聲大噪。因有曹操、楊修與“黃絹幼婦”,給讀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有明代董其昌的楹聯:“渺渺予懷嘗思所求乎子何事,洋洋如在試問無忝爾生幾人。”清代狀元劉春霖的對聯:“百行孝為先,至性感人,余熱淚;大江流不盡,夕陽終古,咽寒濤。”民國戴傳賢對聯:“千秋廟祀彰靈孝,萬古江流著大名。”王孝赉的對聯比較長,上聯是“二千年廟貌重新,孝崇廟典,女受廟封,炎漢以來,一廟累朝褒孝女;”下聯是“百十裡江流依舊,曹稱江姓,娥易江名,虞舜而後,半江終古屬曹娥。”兩相比較,天壤之別。這說明中國傳統重視智慧,更重視道德。所以講培養人才全面發展,講德智體,總是將德放在首位。講“三不朽”,也是“立德不朽”放在首位,其次才是“立功不朽”和“立言不朽”。孝是德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於是,人們重視突出孝德的曹娥,大大超過能立言、有智慧的王充。這只能說有主次之分,並不能據此說明中國有“反智”的傳統。中國人很重視智慧,對諸葛亮的崇拜,就是明顯的例子。

  《光明日報》2004年9月6日趙偉平與潘劍凱合作的報道《現代教育還要“崇孝”嗎——浙江省上虞市大力加強未成年人孝德教育》文中介紹了退休教師鄭桂明倡導孝德的事跡。“二十四孝”之首虞舜和曹娥的故事都發生在上虞市這裡。文章明確提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實踐證明少年兒童經過孝的教育以後,變懂事了。過去將孝敬父母看成是封建主義的東西,有失偏頗。

  孝德在中國影響之深,可以說無與倫比。在中國以外,孝德也有很大的影響。日本關西大學綜合圖書館裡有許多名教授、名學者的文庫。其中有玄武洞文庫,是一個孝子企業家所捐的藏書。他所收集的《孝經》各種版本達483種,570冊,是全日本最全的,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全的。一冊目錄書名《家藏孝經類簡名目錄稿》,編者是田結莊金治氏,於昭和12年在大阪的玄武洞文庫出版。《漢書·藝文志》著錄以後,可以見到的有孔安國(漢)傳、鄭玄(漢)注、劉炫(隋)述義、玄宗(唐)御注、元行沖(唐)疏、邢昺(宋)正義、司馬光(宋)指解、朱子(宋)刊誤、董鼎(元)大義、江元祚(明)大全、阮元(清)校勘記等。《孝經》傳到日本的年代,據林秀一博士的《日本孝經年譜》考證,推古天皇12年即公元604年的十七條憲法中引用了《孝經》的話,說明在六七世紀的隋唐之前已經傳入日本。日本學者還根據《二十四孝》,編寫日本的《二十四不孝》。

  現在有的佛教法師也在講孝。例如慧天法師講述,陳聰德居士整理的《淨話》中就有《孝親頌》的內容,其中提到“我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恩賜。”“孝心是宇宙人間,永恆的真理。”有居士印《孝學頌》,其中“青少年福智十善法”,第一法就是“孝順父母”。佛教也提倡孝德。猶太人第二部聖經《塔木德》中也有關於“孝敬父母”的內容,也認為父母有不適當的要求,兒子可以拒絕,不提倡盲從。

三、現代的孝德分析評價

  孝與忠並列,在中國兩千多年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內容。只是到了二十世紀,從五四運動到文化大革命,受到不同方式的批判,但在民眾中仍然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最近幾年,博士論文寫“孝”的逐漸多了,有一年我就看了兩本關於孝的博士論文。其中一本是肖群忠的博士論文,現已出版。我的博士生吳鋒的博士論文也寫孝。在日本,我也看到在名古屋大學博士留學生莊兵和梁音也都是寫關於孝的論文。韓國在中國的留學生李庚子寫的論文就是《兩漢的“孝教”思想研究》。這說明“孝”這個中國思想的特產在現代化的社會還有其廣泛的市場。1999年2月7日上午,由民政部等六部門聯合評選出的“敬老好兒女金榜獎”頒獎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獲獎者967名“敬老好兒女”即孝子。2004年9月25日,山東省嘉祥縣評選出“二十四孝星”,在“國際孝文化論壇”上頒獎。許多地方,也有類似評獎活動。但是,在西方分科很細的情況下,我不知道“孝”應該放在倫理學中,還是放在社會學中,或者放在什麼別的學科中。我們過去講階級斗爭,講無產階級專政,講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都沒有“孝”的位置。在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共產主義道德教育中,也沒有“孝”的內容,不論公民道德,還是未成年人教育中,似乎也沒有“孝”這一項。為什麼?因為它是封建主義的東西,是經過反復批判的思想糟粕,是必須徹底拋棄的歷史垃圾。許多年輕的博士生研究“孝”以後,並不認為“孝”是應該全盤否定的糟粕。他們認為對孝,應該加以研究,發掘其中的合理性,經過改造,重新煥發光輝,為新社會新時代貢獻特殊的作用。二十世紀近一百年的批判孔子儒學特別是對孝的批判,給中國現代社會留下了後遺症——“談儒色變”與“忌諱孝德”。儒學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核心,而強調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時卻不提“儒”字,表彰孝子,卻用“敬老好兒女”代替。

  當有人問舜為天子,其父殺人,舜該如何處理時,孟子說:“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讀喜xi,草履)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讀欣xin,快樂)然,樂而忘天下。”(《孟子·盡心上》)舜將天下的權力放棄就象扔掉破草鞋。他會偷偷地背著父親逃到海邊隱居起來。終身與父親相處,快樂過日子,忘掉天下。這裡將孝順父親看得比天下還要重。寧可放棄天下,也不能放棄父親之情。現在有些貪污犯也是為了親屬而違犯黨紀國法,最終受到制裁。所以有的學者提出,孟子的理論是腐敗現象的總根源。孟子在這裡強調孝的重要性,認為掌握天下大權沒有孝心重要。但是,現在的腐敗分子並沒有將掌握天下大權放在孝心之下,也沒有人辭職帶著父親隱居偏辟地區,去過貧困的日子。只有帶著妻子或情人,並且帶著貪污來的不義之財,逃到外國去享受的罪犯。儒家雖然也講“大義滅親”,往往只是大人滅晚輩的“親”,沒有子女滅長輩的“親”。《禮記·喪服四制》:“門內之治,恩掩義;門外之治,義斷恩。” 義斷恩,所以“大義滅親”。因此,荀子說“從義不從父”,還是很值得注意的。這說明義大於親。上述子女“幾谏”市長的父親,就是很好的例子。
 

上一篇:憨山大師論《道德經》
下一篇:唐汶:學會放棄才能成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