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二六時內的時時觀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推薦]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二六時內的時時觀照
【轉帖】 原作者:自在游戲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普賢菩薩!
如果我們學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用得上。實際上,這是我們學的太差。佛法,一定是能夠指導你的生活的。如果,佛陀的教法讓一個人的生活越來越差,那麼,他的教法和加持怎麼能夠澤被法界的一切有情?後學在以前的帖子說:如果說世間的善法是讓你成為一個善人;那麼,佛陀的教法,是讓你成為一個完人。
當我們每日清晨,每個晚上,禮敬佛陀 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做到身口意的清淨。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把身口意的清淨給丟掉了,這是很讓人慚愧的。當我們身口意的清淨都丟掉了的時候,那麼,我們和世間的那些沒有學佛的人,還有什麼差別嗎?甚至,對方因為時時刻刻將世間的善法和教義記在心裡,表現的比我們更讓人滿意,並且更容易受到大家的禮敬 和愛戴。
那麼,我們學佛的利益在哪裡?我們經常說要報答三寶的恩情,可是,如果是這樣子,那麼,報答三寶的恩情,已經徹底變成了戲說、大話甚至空話。
我們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學佛,受到了一些阻力和嘲諷。這裡面的原因,固然有大眾對佛教的認識不足或者有一些理解的偏差,其余的,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們做的還不夠或者做的不如法,不是對方在批評我們和嘲笑我們,而是我們令三寶蒙羞了。
《首楞嚴經》雲:若能轉物。則同如來。這是佛陀從他的大圓滿智慧海流出來的一句非常妙的開示,而這八個字,也是我們修學的法眼和指南。 可是,往往這句話,被我們忽視掉了,或者我們重視了,但是做的還不夠。每次思維經義,這八個字,真的是重於千鈞。我們學佛,不是去誦誦經、念念佛、放放生、忏忏悔,然後,很滿意的對自己說:噢耶,功課結束了。那麼,這樣子下去,用大德廣欽老和尚的話說:你頂多是跟佛結了一點緣分。很多同修師兄都發願往生 極樂,那麼,我們來仔細的反思和剖析一下自己:不說菩提心,單就出離心而言。我們的出離心達到沒達到哪怕別人拿著刀子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不會放棄的地步?如果沒有,這是很可怕的。廣欽老和尚說:哪怕我們留戀這個世界的一花一草,想要往生極樂,實在是說大話。
如果說:我們每天,念經,拜佛,拜 忏……之後,我們的功課就結束了,那麼,佛陀的教法就已經變成了一種固定的形式,在整個這一套的流程結束之後,跑到論壇上來,發幾個帖子,或者浏覽一下其他師兄的帖子,喝著可樂,然後對自己說:我真是精進啊。如果是這樣子,如果你的念頭裡面因此而沾沾自喜,那麼,你學佛不會受到多大利益的。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這八個字,實實在在的說,是要我們加強觀照的力量。當我們念了一部佛經之後,閒暇的時候,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多思維經義,並用經義來對照自己的念頭。我們在生死苦海中,輪回了生生世世,無明的習氣根深蒂固,我們承認並且接受這一點。當我們和人交往的時候,或者自己獨處的時候,當一個不善的念頭升起來, 這很正常,可是,如果這個念頭持續下去,就不正常了。
當我們盡心盡力為對方服務的時候,而對方絲毫不領情,或者對方的感恩沒有達到我們的滿意度,我們會想:他怎麼可以這樣啊?我為他做了這麼多他怎麼不領情啊?看他那個態度,好像他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第一念升起來的時候,已經在“迷”了,以後的第二念、第三念相續不斷的升起,就已經徹底被境界轉了。
第一念“迷了”,如果當下就轉,第二念升起來:我是佛陀的弟子,我學著這個世間最圓滿的教法,如果我這樣子下去,對方會瞧不起我。即使我不說,如果對方有神通,他知道我的這個念頭,他也會指著我的鼻子嘲笑我,那麼,我將使整個三寶蒙羞……
大德說:前念迷即眾生,後念悟即佛陀。這句話,就是對經中的八個字最好的注釋。
這樣子想下去,你的身語意才會清淨,這樣子的轉念頭,就是忏悔。忏悔不是每天拿出一點點的時間,在佛陀前磕頭,哭的死去活來,然後,忏悔結束了。忏悔是每時每刻,都要進行的。
我們的這顆心,就像一個猴子一樣,不安分守己的呆在那裡,而是蹦來蹦去,如果你看住了念頭,慢慢就會時時刻刻的清淨。
再者,普賢菩薩雲: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當我們為對方為大眾服務的時候,如果覺得我在行善,我在做功德,我在如何如何,這樣的善行,實在是沒什麼可稱道的。相反,我們以此為對境,反過來想:這個人真是慈悲,他在成就我的善行。不是我在做功德,而是他在幫我做功德。他真是了不起,這樣的抽出時間來幫助我,這個功德都是他的。他批評我,實在是我做的不夠,讓他起了嗔恨。這樣子,時時刻刻的進行對境的觀察,這樣子轉念,這樣子的練習,才是值得稱贊的,才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大德江味農居士,先生注解“爾時世尊 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段經文的時候,這樣說:此“還至本處”四字,急應著眼。歸後即將食器洗濯等等,應行料理收拾之事完畢,即當靜坐,攝念歸心。“敷座而坐”四字,尤應著眼也。今人終日忙碌,應酬既多,歸後又不攝靜。縱令念佛誦經,功課不缺,而此心從未少用靜攝之功。所以盡管念誦,盡管妄念紛飛,有何益處?
又於不著相,及不著相乃是法與非法二邊不著等道理,從不留心體會。所以修行多年,依然見境即遷,隨緣便轉,腳跟一點立不牢,自己即毫不受用,甚至大破戒律, 無所不為,自以為不著法相,殊不知早取了非法相矣。自己墮落,又牽引了無數善男信女,一齊墮落,此皆由於從未攝心,從未於不住相及二邊不著之要義,體會了解,以致如此,豈不可憐?故此中“還至本處,敷座而坐”八字,正是吾輩奔走塵勞中眾生的頂門針、座右銘。以此為發起,正的示般若不是空而得,需要依文字,起觀照,刻刻不放松,事事勤勘驗,方許有少分薦得。
先生的教誨,正是多多思維經義,時時刻刻觀照,看住這個念頭,對境勘驗。後學大學是學英文的,畢業後做了7年的英文翻譯,然後去年開始做了1整年的自由譯者,別人問後學:什麼時候才可以說外語學好了?
後學說:要把外語的詞法、句法、文章,變成你的手,你的腳,你的脈搏,你的血液,這個時候,你外語就學的有模樣了。等到你踩了別人,脫口而出:Sorry,聽到驚訝的事情的時候,脫口而出:My God,這個時候,你才能說:我會外語。
佛陀的教法,如果它只是牆上的一面聖像或者桌前的一尊泥胎,只是書架上那厚厚的經典,只是你念的幾部典籍,只是你哼的幾句梵唱,只是你放生的幾只小鳥,那麼,佛陀的教法,斷然不會流傳到今天。
相反,佛陀的教法,要成為你的手腳,你的骨骼,你的血脈,這樣子,才是有模有樣的。再加上修學《普賢行願品》,即使臨終時一切諸根都壞掉了,也還有十大願王在引導你。
多多思維經義,時時刻刻對境觀照,不僅僅是動靜二時觀照,夢中也要觀照,夢中做善,立刻將此功德回向法界;見他人做善,立刻隨喜;見他人為自己服務,立刻升起感恩心;見自己作惡,立刻忏悔;見他人做惡,立刻祈求三寶加持,這樣子,時時刻刻的練習,才能得到佛法的好處,而不是佛法是佛法,我是我,這樣的把二者割裂開來。
普賢菩薩雲:常以清淨身語意業,禮拜 如來。身語意都清淨,別人會對你生歡喜心。即使沒有對你升起歡喜心,這也是你的福田淺薄,那時,真的應該升起大慚愧心,心裡當下忏悔,觀想十方諸佛在眼前,你在佛前磕頭。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後學當日說:十大願王是一個不是十個。說話之後,一直惴惴不安。後來,前些日子,看到了夢參老和尚講解的《普賢行 願品》,大德的開示跟後學暗合,這才放下心來。
算起來,距離說那句話,已經三年了。人生苦短,若只是每日那麼一點點時間念佛拜佛,實在是很難得到些利益,念念觀照,時時刻刻行普賢行,並以普賢大行攝受眾生,為眾生種植福田,不信佛法者因你入佛法,攝大眾入佛門,這才是報佛恩。
若帖子之中有點滴可觀之處,以此功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回向釋迦牟尼如來正法-輪常住世間,回向法界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超越生死大海、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做如來法子,普賢眷屬!
再引藕益大師所願:所願一句一字,鹹作資糧。一見一聞,同階不退。信疑皆植道種,贊謗等歸解脫。仰唯諸佛菩薩攝受證明。同學友人隨喜加被。後學亦做如是發願:彌陀如來,大悲觀世音,妙德普賢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為我明證:
但凡所貼,一字一句,惟願見者歡喜,普受利益,罪障消除,違緣不顯,道業增長,早日成就。惟願佛陀,諸大菩薩,慈悲加持。
南無普賢菩薩!
|
|
|
|
|
|
上一篇:慧能大師:念佛有何利益
下一篇:劉逢軍:佛教與中醫推薦的養生秘訣100條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