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先生問老和尚:“你們把泥巴、木塊、金屬……做成‘佛、菩薩’的模樣,然後對著他恭敬禮拜,這難道不是偶像崇拜嗎?”年輕人這話兒挺遜的!這極其外行的诘難,頗具“挑釁性”。
老和尚回答:“噢,那並不是我們崇拜的偶像,他只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答案很柔和,但實在是妙極了,因為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在一定的階段(或時間階段,或位次階段)之內,若心中長存一個“榜樣”,保管可以促使你時時精進向上,完善自己的人格;但是,如果在心中為“偶像”保留一席之地,則恐怕你想要上進,它也幫不了什麼。
一個小孩子,第一次隨媽媽來到廟中,他圍繞佛像一直轉呀,看呀:“這就是佛?與我一樣呀,那我也要做佛!”母親驚赫得連叫“罪過,罪過!”後來這小孩翻看佛書:“噢,人要經過精勤修習才做得了佛”。於是出家,各方參禮,把佛陀當做修行的榜樣,“上下羅浮,往來三峽間,”最後終成一代祖師。
有一個虔心向佛的老婆婆,平日的功課是誦念一句“唵嘛呢叭牛”。隨著誦念功夫的加深,神異的事情發生了:老婆婆住的茅屋上層層光輝。應該來說,這位老婆把咒語“吽”念做了“牛”,仍得靈異,憑的就是“信”,佛教中“信”的程度不是泛泛的信,一般的信,而是執迷的信,“狂熱”的信,那程度比之目下“追星族”的狂熱更是過猶不及,比“追星族”對於明星的“偶像崇拜”更甚。單有這“信”是不夠的。佛,兩足尊,智慧最重要。老婆婆這一生得靈異可以,但若再沒有其他殊勝因緣,要成佛做祖是絕不夠的,因為在她心目中,佛只是偶像。
說穿了,榜樣與偶像的本身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有區別的則是我們自己。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有了成就,甲看到的只是他所取得的成就,並對他大加“錦上添花”的崇拜,達到了狂熱的程度。如此一來,這個人在甲的心目中就成了“偶像”。心中存有偶像,必然為他而付出癡情,甚至把人生中的一切作為賭注壓在偶像身上,這樣,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尊嚴。當然,不是絕對,象前邊引述的那位老婆婆,從長遠來看,至少來生不會墮落。而乙呢,他看到的,不光是這個人現有的成就,而且沒有忘記去看他滄桑的過去,看他向命運挑戰的勇氣和毅力,並且從這個人的身上汲取到了激動人心的思想精髓,為自己增添了一份生活的信心。如此,這個人在乙的心目中則是“榜樣”。老人家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只有榜樣,才能使你迅捷地上進,所以把偶象當做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