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科學:東西方的對話
認知科學是一門僅約二十歲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了生物學、心理學、細胞學、大腦學、遺傳學、進化論、語言學、電腦人工智慧學等等學門領域,其目標在探討人類生命、精神方面的問題,例如,資訊如何經由感官輸入,如何處理,如何儲存與運用,及與遺傳、進化的關系等等問題,在此學者並發現:
1. 從一九三年代起被廣泛采用的科學方法邏輯實證法,僅有局部的應用價值,對認知科學而言,不僅不適用,甚至有其重大缺失。客觀的觀測既不靠,主觀的臆測又不能采用,而所謂的直觀 intuition 又不容易界定,於是找尋適當能被接受的科學方法,便成了新的問題。
2. 經由過去五年學界學術座談,科學家發現,居然有一個不為西方科學家所知,而卻是極老的學門領域,具有多種系統化的方法,及運用經由禅定的訓練產生更為深刻的直觀,來開發人類的心智,開發人類的內心世界。
內觀學。學理深奧嚴謹,且必須透過親身的體驗、體證,拿自己的身心作為實驗儀器,才能明白自我之本心、本性。科學家之可愛,在他們具有追求真理之心,我們也看到在多次座談會中,科學家們虛心且打開心地請教及聆聽禅師們談述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他們不僅深深地感到興趣,且追根究柢地問,並將西方科學之缺失坦誠地剖析出來。深知此一開發內心世界的領域,絕非一般人所以為它是屬於宗教或哲學范圍的,它實是每一個人都可經由研究學理、親身實證,進而對生命宇宙及自我有更深刻地認識的。深信下一世紀,內觀學必更為重要,成為東西方學者共同研究之重點。
前言
我相信所有人類的終極目標都是要獲得幸福與成就感。這些目標,可以經由身體的安適與精神的正常發展而達到,但是根本的、決定性的因素卻在精神方面。因此要達到這些目標,我們必須具有對精神與物質雙方面的知識。
科學在對物質的駕馭與瞭解方面,已有驚人的進步;而另一方面,具有深奧的哲理,數世紀以來,已發展出系統化的方法來開發人類的心智。無論我們是科學家或是修行者,我們的基本需求與渴望都是相同的。雖然科學家主要的研究對象是物質,但他們不能完全忽略人類的心與意識;修行者雖然主要在致力於發展心智,但也無法完全不理會身體上的需要。由於這個緣故,所以我一向強調,結合精神與物質的重要性,唯有從雙方面去努力,方能成就人類的幸福。因此得知智慧出版社 Wisdom 出版《心智科學 MindScience 》,令我很感欣慰。
序
序赫伯特.班森醫學博士 Herbert Benson, MD
本書所集,系「心智科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談」研討會上所發表的演講與討論內容。該研討會與哈佛醫學院醫學繼續教育系 Department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之一項研究計畫有關,是於一九九一年三月廿四日在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克瑞斯吉 Kresge 大會堂所舉行;由身心醫學研究院 Mind╲Body Medical Institute 與紐約會館 Tibet House New York 聯合贊助。研討會邀集了包括醫學、精神病學、神經生物學、教育、比較宗教等各領域的專家們,進行公開對談,就東方與西方在心智科學方面交換觀念、方法與心得。
實驗的理念是很直接的:假如簡單的禅修法會在生理上產生明顯的變化,如新陳代謝趨緩、心跳與呼吸次數減少、血壓降低,以及不同的腦波等;那麼更高深的禅修法又會如何呢?可能顯示更特異的身心交互作用嗎?我們試圖研究高深的禅修法,但是數年的努力卻苦於找不到禅修者同意做我們的實驗對象他們對於將自身修行列入科學記錄,根本不感興趣。
緒論
現代心理學的歷史觀非常短視,以為心理學方面的努力,不過自上個世紀方在歐洲與美洲開始,而忘記了心理學的根源是哲學,哲學的根源是宗教。譬如威廉.詹姆士,他是近代心理學的創始者之一,直到本世紀初他創立心理學系為止,他哈佛哲學系的出身,更是少有人記得。
而事實上,世界上的每一主要宗教,都各自有一套秘傳的心理學,亦即心智科學,通常是不為在家信徒所知的,譬如回教的蘇非派教義 Sufism 、猶太教的卡巴拉密法 kabbalah 、基督教的修道士冥想手冊 monastic meditation manuals 。
傳統的心智科學稱為「阿毗達磨」。自從公元前五世紀開始,經過數千年的研究、系統化及精煉之後,阿毗達磨已發展為一精密復雜的心智模型。正如任何一種完整的心理系統一樣,它詳細描述知覺、認識、感情與動機的運作情形。阿毗達磨是一個動的模型,它分析人類痛苦的根源以及解脫痛苦之道這是以心理學的語言表達主要訊息。
雖然阿毗達磨所討論的應屬形而上學,但以現代心理學的觀點看,它卻是涵義豐富的實體它是一套全然不同淵源的心理系統。它對現代心理學如同提供了一項「第三類接觸」碰上了極少人甚至根本沒人想到可能存在的外星人。
多數的心理學家或精神病學家如果被問及,肯定會說,除了西方現代思想體系之外,沒有其他充分發展的心理學;而現在顯然另有一套,且對西方心理學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
心理學提供了一個機會,使現代心理學,與在西方的觀念系統以外所演化出來的思想體系,做懇切的對談。這裡有另一套現成的心理學,在許多基本的現代心理學議題上可資借鏡,諸如:心智的本質、人類成長潛力的極限、心理健康的展望、心理的改變與轉化等。
接著在第二章與神經科學家的對談中,提出了幾項對西方科學特具挑戰性的問題。其中包括:心智是否能觀察與瞭解它自身的性質,自然現象之數學法則與業力運作的相似之處,和心理錯亂與騷擾的根源等。另外涉及的問題是心智的粗略與細微層面,及心智的細微層面可獨立存在於身體之外具煽動性的可能性。
赫伯特.班森博士 Dr. Herbert Benson 在第三章回顧他在身心關系方面所做的先驅性研究,特別是結合古老的禅修技術與現代醫學鷘松弛反應 relaxation response 」。他也講述了較近期對於高深禅修者的研究行者在練拙火瑜伽時,體溫與耗氧量都有大幅度的改變。
他希望這些研究工作,可以使我們對心智如何影響身體,有進一步的瞭解。
在第四章,羅伯.索曼 Robert Thurman 討論到西方的認知科學 orgnitive science 與神經科學,可從心智科學獲益的問題。他追溯心智科學的發展,並強調其與西方迫切的相關性;因為他指出,在西方,人們對外在世界的影響能力,已遠超過了對自身的能力。至於心智科學可能提供些什麼?他以醫生把脈的驚人診斷本領為例,提示說明,並講述了拙火瑜伽行者的內在狀態產生班森博士所量得的諸種變化的內在技術。
第五章,霍華.葛納之講題是在認知科學中西方的心智觀。重點在「硬性」的認知:如思想、智力與理性相對於感覺、精神與意識。他呼吁大家應該充分利用所有的學問與經驗無論西方的或東方的促進相互瞭解的大同精神。他建議,一場誠懇的對談,必可產生更豐碩的相輔相成效果。
在第六章裡,由我比較西藏與西方精神健康的模型。正如西方的心理學一樣,系統也有心智及其功能之模型,以及精神健康之定義與實現的方法。但是模型所標示的,人類在精神方面可達到的幸福境界,對於典型的西方心理學卻是一大挑戰它斷言:斷除執著與瞋怒之苦,而後慈悲與大自在的境界,絕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最後,在第七章的總結小組討論裡,特別是在東、西方心理學顯示有殊途同歸的題目上,我們就數項議題做進一步的深層探討。
對我本人來說,這次哈佛醫學院主辦的對談,為我個人的東方求知之路成就了圓滿的旅程。我首次接觸阿毗達磨是在一九七年,當時我為攻讀博士學位,拿了哈佛游學獎學金,我真覺不可思議:這裡有一套心理學系統,它的理論前提與我所曾接觸過的截然不同。這系統不但解釋心智如何作用,並且說心智是有方法可以轉化的;它同時揭示人類發展的理想是安詳與慈悲等精神價值一個比任何現代心理學都更有希望的憧憬。
當我回到哈佛之後,我開始了對靜坐的研究與其他東方心理學的應用技術。赫伯特.班森在醫學院正從事他先驅性的「松弛反應」研究,而在我自己的心理系,蓋瑞.許渥茲 Gary Schwartz 、理查.大衛森 Richard Davidson 與我,則對靜坐開始了類似的研究計畫。
禅坐研究的成果,對行為醫學 behavioral medicine 的貢獻卓著,而這次的對談卻代表了緊接著而來的下一個階段。禅坐只是東方心理學多種應用工具之一而已。如我們繼續探索,看從這同一來源能否找到其他對現代生活具有價值之物,我們可能發現較西方心理學所能夢想到的還多的事物,存在於天上與世間。
羅素 Bertrand Russell 曾說過,世界上的三大哲學文明西方、中國與印度,都各有特色。歐洲以探討人類與自然的關系見長,因此發展了驚人的物質宇宙的科學。中國人擅長探討人類社會本身的關系,而發展了和平的歷史與優雅的文化,目前卻遭逢面對現代化的困境。印度則長於人類內心世界的探索,因此發展了對自我以及自我深層的意識、理解與表達的過程和異常狀態等之無與倫比知識。
但是西方人由於在物質文明方面的成就,仍不免以地球上的大智者自居。 但這可能是一項邏輯上的錯誤。或許那些選擇不投注心力於外在性質之發展的人們最能瞭解。或許那些認為瞭解自己與控制自己的心智與行動才是最重要的人,他們更具智慧。或許我們西方人也有某些「科學的」東西應該向他們學習。
心智科學研討會,使所有參與者感到愉快與富啟示性,因為研討會是建立在相互尊敬的基礎上。不論西方人或東方人,都認為可以彼此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