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煉的《心經》包涵著佛法的精髓。
《心經》從印度梵文經典中譯出,在漢地比較常見的一種譯本是唐代玄奘三藏法師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家耳熟能詳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出自其中。譯文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
這篇經文屬於般若波羅蜜多經典系統中的一部分內容。正如一句老話所說:“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心經》是般若系統裡篇幅最短的經典,但它具備般若經典的核心要素,也是般若經典中最為精要的部分。
今天我從《心經》的角度探討如何建立正念,完成心理治療。
中國人最早對佛教的接受與老莊思想有一定關系。般若講的是“空”,老莊講的是“無”,空和無的思想比較容易掛鉤。空和無是不是一回事?還是有差別的。但是這兩種思想的接近之處,對於佛法的弘傳起過很大作用。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文化界盛行玄學,這是從老莊思想中發展出來的學說。當時佛教的高僧和社會上的名士交往頻繁,經常在一起談玄說妙。著名的佛教法師支遁(支道林)由於擅長與名士清談而備受推崇。
般若經典在中國佛教的歷史上造成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隋唐時期,般若思想形成了一個宗派:三論宗。同時,禅宗早期以《楞伽經》為主導思想,四祖之後則以般若經典《金剛經》作為修行的重要依據。在中國的社會上般若經典也影響廣泛。在臨床心理學沒有出現之前,佛教在中國社會上長期擔任心理治療的角色,可以說《金剛經》和《心經》為中國人的心理治療早已立下了汗馬功勞。古代的很多士大夫、文人乃至老百姓,苦惱的時候念誦《心經》,內心就會平靜下來。
《心經》為什麼具備這樣強大的心理治療功能?我來嘗試說明它的治療原理。
一、整體概說
(一)認識自己
“般若”在漢語中沒有能夠准確對應的詞匯,可以方便地譯為“智慧”,但般若智慧不同於世間的普通智慧。“波羅蜜多”意為“到彼岸”,也可譯為“度”,通俗地說就是擺脫和解決問題。般若經典承載的內容正是告訴我們如何用智慧解決問題。“到彼岸”既是方式又是結果。
解決什麼問題?佛法解決的是生命的問題。
怎樣解決問題?心理治療的功能來自正念。般若就是最高的正念,《六祖壇經》把這種最高的正念稱為“無念”。平時我們坐在禅堂裡修正念,這通常只是在進行基礎練習——努力建立一種抵達最高正念的基礎。
生命的問題來自無明,眾生處在無明的狀態,無明帶來了迷惑和煩惱。
說到“明”,我們立即就會想到光明。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房間裡有光,什麼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沒有光就會漆黑一片。同樣,生命也存在這兩種狀態:明和無明。無明相對明而言,明是指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盞智慧的心燈。這盞燈沒有被點燃的時候,整個生命處在昏暗之中,這就是普通人的現實狀況。
只要對生命進行深層的思考,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內心存在很多困惑,存在很多難以解答的問題。比如:生命從哪裡來,歸宿又在何方?還有:我是誰? 大家在生活中早已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我”?是你的身份代表著你,是你的相貌代表著你,是你的事業代表著你,還是你的觀念代表著你?
對自己的不認識和錯誤認識是人生一切煩惱的根源。這就是佛教要解決的問題。禅宗講“明心見性”,禅宗的修行讓我們認識“本來面目”,也就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在西方哲學中,“認識你自己”也是一個橫亘千古的謎題。
西方有一個聞名遐迩的神話:斯芬克斯之謎。古希臘悲劇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俄狄浦斯王》中詳細講述了這個故事。
斯芬克斯是一個獅身人面的有翼怪獸。這個怪獸坐在希臘忒拜城附近的懸崖上,要求過路人猜謎語:“是什麼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過路人猜不出正確答案就會被殺害。最後俄狄浦斯王子到來,猜中了謎底是“人”——人在幼年用四肢爬行;長大以後直立行走;到了老年身體衰弱,往往需要依靠拐杖。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人不能認識自己,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我們認識自己嗎?我們認識自己的生命和命運嗎?生命的開展遵循著什麼樣的規律?誰決定我們的命運?命運能不能掌控?
關於這些問題,有的宗教認為有一位萬能的神在主宰一切,但人們不一定都會接受這個答案。
很多人不信任何宗教,認為命運只是是偶然,認為一切都要依靠自己去努力奮斗。不過,活到一定年紀以後,殘酷的現實會讓這些人逐漸明白:事情恐怕不是這麼簡單!
還有一個問題也很重要:人為什麼活著?這裡又牽涉到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如果我們對生命缺少認識,我們的生命就談不上有多大意義。
大多數人可能都不會仔細考慮這些問題,只是根據感覺和需求忙忙碌碌地活下去。每當一種需求被滿足的時候,就覺得“這對我很有價值”。於是問題又回到了起點——我是誰?自我是什麼?人們拋下這些重要的問題不去探索,需求什麼就會去追逐什麼,卻沒有去審視:我們的需求健康不健康?某種需求給自己的生命帶來的是成長還是墮落?給社會的發展帶來的是正向的推動力還是破壞力?
這些問題關系到你如何決定和選擇你的未來。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推動命運的力量是什麼,那你的未來怎麼可能幸福呢?
關於幸福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大家都關心自己的幸福,可是有多少人找到了通往幸福的正確道路?
以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之內,由於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把不幸福的原因歸結於物質環境。現在很多人都富了起來。然而許多富起來的人驚訝地發現自己並不幸福,幸福的程度並沒有隨著物質的提升而提升。
主導幸福的力量是什麼?幸福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凡夫的生命處在無明的狀態,看不清楚生命的走向,只是在昏暗中不斷地追逐和摸索,團團打轉。
(二)保持距離
看不清楚自己的生命,也就看不清楚世界。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取決於認識的模式。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的一個認識模式,這個模式和經驗、觀念、心態息息相關。我們戴著業力構成的有色眼鏡認識世界,對世界的好惡和判斷以自身的認識為標准。
比如,你認為某個東西有價值,另一個東西沒有價值,覺得這個人很可愛,那個人很討厭,這些判斷的過程都被你的情緒處理過。我們看到的不是客觀事實,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情緒和設定范圍之內。環境符合我們的設定、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就覺得開心;環境和我們的需求沖突,我們就覺得痛苦。
對於自身的錯誤認定是很多煩惱產生的根源。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能夠對我們產生影響的關鍵在哪裡?就在於我們用什麼樣的觀念看待這些問題,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這些問題,而不是這個事件本身。同一個事件用不同觀念去看,對人產生的影響大不相同。因此,遭遇同樣的金融風波,有的人自殺了,有的人發瘋了,有的人還是很淡定的。
面對自己的觀念,不同的態度也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有的人我執、我見很重,當他的一些觀念被人反對的時候,他會勃然大怒。把一個觀念與自我緊緊捆綁起來,你會覺得“這就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必須保持一定的權威性”,當這個想法受到抵觸,你受到的沖擊就特別大,引發的煩惱也特別重。這樣一來,你內心的回旋余地就很小了。如果你認為“這只是我的思維過程中的一個想法”,你就比較超然。
大多數人會在內心的情緒裡介入自我的成分,當情緒生起時容易陷進去,而且找出很多理由讓情緒變得越來越大。這樣不停地發展不良情緒,人生的痛苦就會沒有盡頭。
情緒並不是你,它只是和你有一定關系。不良情緒是內心錯誤觀念的產物,就像身上長出的毒瘤。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可以對情緒進行觀察,與情緒保持距離。缺乏智慧的觀照,你的情緒就會變成你的一切。
(三)輪回之河
古印度的宗教與哲學關注的內容,和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關注的重點不同。古印度宗教哲學最關注的核心是輪回與解脫。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印度的宗教很發達,佛教以外還有九十六種宗教。那時在印度,人們普遍相信生命就是無盡的輪回。在這個問題上古印度的多種宗教已經基本達成了共識,他們要做的主要是兩件事:一、根據自己的修行經驗對輪回做出诠釋;二、試圖超越輪回,走向解脫。
可是在當今社會上說起“輪回”這個詞,大家覺得這個概念好像有點遙遠,不少人根本不相信輪回的存在。
其實說清楚這個道理,並不復雜。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輪回是一種生命現象。輪回代表著心靈中的一種重復,而且是低級的重復。輪回的根源在我們的內心。內心推動輪回的是兩種力量,一是渴求,一是執著。
我想,在座的聽眾中有些做企業的人。作為一個企業家,你最初建立企業的時候,它對你的生命沒有太大影響。隨著事業的進展,你對自己做的事情越來越執著,也就是越來越在乎。你的渴求也在增加,你想著“我要進一步把它做好”。你努力做下去,事情做得更好了,你的執著繼續增加,你的渴求也在繼續增加。雖然你是在通過各種方式做你的企業,但是始終遵循著內心的兩種力量,就是渴求和在乎。這兩種力量不斷重復,這種重復不斷升級。由於這兩種力量對生命的作用力越來越大,到了後來你的事業甚至會成為你生命的唯一支撐點。於是這個企業所有的改變都會對你產生巨大影響,有時候對你造成巨大的傷害,有時候也給你帶來巨大的滿足。
大家要記住,外在世界所有的現象如果能對我們產生影響,關鍵就在於我們內心的一份對應的在乎,如果內心沒有這份在乎,天大的事情對你都不會有什麼影響。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能接受吧?
經商的人是這樣,搞藝術的人也這樣,每個行當的人都是這樣,大家都在各自追求的領域裡面使勁輪回。生命就在這樣的追求中重復下去,在重復的過程中繼續強化這種需求的力量。這種輪回的力量推動著你生生不已。 佛法並不認為是神決定了我們的命運。佛法對世界的解釋是因緣因果,核心內容就是“業”。
業是行為,身體、語言、思想的行為。思想的行為即是我們每天的起心動念。
行為發生之後,一般人都關注外在的結果。其實外在的結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內在的結果。心就像田地,行為會在內心播下種子,形成心理力量,形成性格和能力。在座的諸位今天能有這樣的心態、觀念、性格,這是生命積累的結果。
每個生命都是無盡的積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不是一張白紙,人是有天賦的,這天賦代表著過去生生世世的積累。
生命就像一條河流,從無窮的過去延續到無盡的未來。我們每天的想法和做法構成了這條生命之河的水源。我們的起心動念又來源於我們的思想、觀念、習慣。人在這條河流當中往往身不由己,隨波逐流。
(四)直面現實
生命蘊涵著各種各樣的力量。
無明代表一種強大的蒙昧的力量,這使人們看不清楚自己的生命。
還有貪欲的力量。各種各樣的對外界的需求,對財色名食睡的需求,對地位的需求,對情感的需求……這些需求推動著你不停地向外追逐,在追逐中又不斷制造需求。
還有情緒的力量。這些力量共同組成了生命的瀑流。
在這種瀑流的沖刷之下,我們千方百計地滿足需求,逃避恐懼。比如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大家總想著多賺錢,賺了錢多買點保險,等等。還有的時候,我們用各種各樣的娛樂讓自己暫時忘記痛苦。但我們很少回頭審視:“恐懼”是什麼東西?“沒有安全感”又是什麼東西?是否多買保險就有等於有了安全感?是否逃避恐懼就沒有了恐懼? 因為科技的發展、文明的進步,現在的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但是現在的人制造問題的能力更強。社會問題很多,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有直面問題的根源。所有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就是內心的焦慮和恐懼。這個問題一般人都不敢面對,一天到晚都在逃避,拼命逃避。
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佛陀對這個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呢?
《阿含經》記載,佛陀在深林裡修行時如何面對恐懼。當佛陀禅修時恐懼生起,他不改變姿態,繼續禅修,回光返照,觀察恐懼。看看恐懼是一種什麼心理?它到底能對我怎麼樣?運用智慧的覺照直面現實,恐懼終將消失。
禅宗二祖向達摩祖師請教如何安心,達摩曰:“將心來,與汝安。”不安的心是什麼?當你向內審視,你會發現不安的心了不可得,根本找不到。這就是佛法的禅修,幫助我們直面內心的情緒和糾結。這些情緒是沒有根的,它的產生來源於錯誤的設定。
輪回的河流從無盡的過去延續到無盡的未來。佛陀在解決輪回的現象時,探討輪回的源頭在哪裡。普通人做事隨波逐流,佛陀則是逆流而上。這個探討源頭的心理過程,用佛教常規的方式來表述,叫做“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的十二個要素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老死是我們當下的現象,凡夫的生命必然老死。從老死去尋找產生老死的因,這種因是業力的因,也是內心煩惱的源頭。會找到什麼呢?就會一步步追溯到無明。
光明不在時,黑暗讓你感覺到它是個實實在在的東西,很可怕的東西。它是一種力量,讓你什麼都看不清楚。可是只要點燃一盞燈,黑暗又是什麼?黑暗了不可得。智慧的心燈通過禅修被開啟出來的時候,內心的無明就被驅逐了。
學佛的過程就是點亮心燈的過程。 釋迦佛對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最大的貢獻是什麼?就是發現了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盞智慧的心燈。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具有佛性。“佛”意為覺,佛性就是覺悟的本性。中國的禅宗就是秉承這樣的見地修行的。《六祖壇經》的核心命題:“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悟此心直了成佛”。我們的內心都具有菩提自性——覺悟的本性,這種本性本來就是清淨的。修行者體認到了覺悟的本性,就可以邁向成佛。
(五)自我治療
每個人的內心都具有覺悟的潛質,每個人都有解除迷惑煩惱的能力,也就是說每個生命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
誰是最好的心理治療師?佛法的智慧告訴大家:你自己才是你最好的治療師。
無論是從身體的角度還是心理的角度來說,我們都具備自愈的能力。優秀的心理醫生所做的工作就是疏導,幫助來訪者獲得內在自我治療的一種正向心理。傳統的中醫也是給病人做一個疏導,讓身體恢復本身的潛能。
佛陀不是一位發明者,他是一位發現者。無論佛陀是否出世,佛法的真理都存在,佛陀出世的意義就在於把真理給大家開顯出來。佛教開顯的真理其實是超越佛教的,佛法提供的是普世的智慧和道德。
既然佛法的真理是超越佛教的,為什麼我們還要笃信佛教、學習佛法呢?因為只有通過佛教的這個渠道才能很好地認識真理。不學佛,我們很難找到一種方式了解生命是怎麼回事,這就是學佛的意義所在。如果我們以為憑借凡夫的錯誤觀念和胡思亂想就能觸及生命的本質,那就太自不量力了。
佛陀一生說法的目的何在?《法華經》中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裡講的“大事因緣”就是引導眾生悟入佛的知見。
眾生都可以修行成就,佛的智慧就在每個人的心頭。佛陀來到世上就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在長達四十五年的說法中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教化眾生。佛法開設了八萬四千法門,猶如條條道路通羅馬,覺悟就是目標。這像登山一樣,前山後山有很多條路通往山頂,其中有大路也有小路,有近路也有遠路,有平坦的路也有崎岖的路。不同的道路對應著眾生不同的根機。佛教分為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有八大宗派:唯識、中觀、天台、華嚴、禅宗、淨土、律宗、密宗。
經常有人問我:“如何看待佛教宗派?”簡單地說,一個宗派就是一套修學體系,這些宗派是一套一套導向覺醒的課程,不同課程設置針對不同群體,但終極目標是一致的。
眾生通過修行走向覺悟,所有心病都將不藥而愈,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二、依文釋義
這次講座時間有限,不能把《心經》逐字逐句仔細講解。下面我簡單講一些重點。
(一)自我的特征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段話彰顯了這部經的宗旨,其中也包含著心理治療的原理。
《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當然可以理解為觀世音菩薩,也可以說是每一位通過般若正觀的修行而達到自在的菩薩。
“觀”字很重要,它是整部《心經》裡修行的要訣,也代表自我治療的過程。
觀是觀照,通過佛教的禅修獲得的觀照力,這就是上文所說的點亮心燈的作用。內心這種觀照的力量生起,讓我們把一切看得了了分明,所有的情緒和煩惱都被照破,生命就會開始走向自在。
在座的諸位,你們覺得自己的生命自在嗎?誰能說自己是完全自在的?
不自在的原因是什麼?第一個原因,無明。對生命的現狀和未來都不清楚、不明白、不確定。第二個原因,生命被很多心理力量控制著,這使人做不了主。比如,你生氣的時候能不能讓自己馬上就不生氣?比如,你對一些問題很糾結,你有沒有能力讓自己立即放下這些問題?比如,你躁動不安,不能平靜地休息,你有沒有能力把躁動感屏蔽掉?
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生命充滿著不能自在、不能自主、不能自由。
以往可能大家關注的是環境帶來的問題,但是學了佛法之後我們會發現:真正給我們帶來不自在的源泉在於自己的內心。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裡的“行”是指實踐,也就是進入甚深般若智慧的狀態。般若智慧就是生命內在的覺醒能力。觀自在菩薩的禅修進入這種狀態的時候,就會“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是生命的存在現象,這是一種迷惘的存在,是無明構成的混亂表象。
生命可以一分為二,因為生命有兩個系統——迷惘的系統和覺悟的系統。迷惘系統從無明開展出來,包括貪嗔癡煩惱等等生命現象。在迷惘的系統背後還有覺悟的本性,還有成佛的潛質。
五蘊的現象其實是一種假象。觀自在菩薩直接體認到了五蘊的本質,也就是空性。空性是事物最高的本質。
我們看到什麼樣的世界,取決於我們的認識。每種生命對世界的認識都取決於目前的局限性。我們的認識就是我們的儀器,采用不同的儀器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我們用肉眼看天空和用天文望遠鏡看天空,看到的場景大相徑庭。
我們需要看到世界最高的本質。我們有沒有能力看到世界最高的本質?佛法告訴我們,這是可能的。每一個生命的內在都具有無限的智慧,都具有覺醒的能力,可是這需要開發出來才行。《六祖壇經》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
觀自在菩薩進入甚深智慧的時候,他直接看到了空性。當他體認到空性,就有能力擺脫生命內在的迷惑和煩惱,“度一切苦厄”。
人世間的一切痛苦和災難,都來自於內在的迷惑煩惱。我們的內心進入生命深層的智慧,能夠擺脫生命內在的迷惑,也就擺脫了生命中的一切痛苦和災難。
為了參與這次戒幢論壇,把《心經》的內容诠釋得比較清楚,我繪制了一張簡明的圖表,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了解《心經》的深奧道理。大家請看。
生命的核心是自我。這個自我在心理學上叫做“小我”。從佛教的角度說,它其實是生命對自我錯誤的認識之後演化出來的一個替代品。這個替代品不能獨立存在,它需要被不斷肯定,而且需要依托於很多條件。人活著,需要讓自己感到安全、感到充實。對於一般人來說,就要尋求支撐點,這些支撐點通常是財富、地位、家庭、事業等等,當然還有其它東西。對自我不能正確認識,我們就會遇到幾個問題:貪著、焦慮、孤獨、恐懼、嗔恨。這些都是因為過分在乎自己而引起的。
自我的支撐點在佛教裡稱為“我”和“我所”。我所有的東西為了我的存在而服務。
人們需要在這個世界上活得更舒適、更體面、更風光、更有幸福感,就需要尋找很多依賴。財富、地位、家庭、事業,這些東西使人們能夠在這個社會上獲得三種感覺:一、重要感;二、優越感;三、主宰義。在群體之中,人們希望讓大家認為自己是很重要的,是比別人更強的,而且大家最好都聽我的。以上這三點也是自我的特點。人們總是緊緊地抓住地位和財富,想讓它們不斷壯大,超過很多人,最好超過所有人。這樣一來,自我才能得到最大的滿足。自我總是需要“快樂最大化”。人之所以不容易快樂,就是在尋求“快樂最大化”的同時,把最小的快樂也喪失了。
我們把財富、地位、家庭、事業作為對自我的支撐點,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呢?我們就會對這些東西過分依賴,把它們看得無比重要。
不久前我聽一位居士講起一個案例:某大公司的總裁退休以後不知道應該怎麼活下去,已經開始有了一些癡癡呆呆的症狀。
這其實是個常見的社會現象:年輕人全身心投入工作,把事業作為唯一的支撐點,他沒有宗教生活,也沒有多少精神生活。一旦這個支撐點被撤掉,他的生命頓時空洞乏味到了極點。
你沒有某個地位,沒有某項事業,是不是你就生存不下去了,是不是你就沒辦法開心了?不是的。但你對這些東西過分在乎,就一定會產生焦慮感,也很容易產生孤獨感。
孤獨和內心的某種渴求落空有關。比如你想念一個人,這個人不出現,你會孤獨。其實如果你不想這個人,獨處是很舒服的。這種渴求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下的圈套。
當今社會上太多的人缺乏安全感。盡管生活條件並不差,甚至經濟條件已經特別好,他們仍然充滿恐懼,一天到晚總是在擔憂:“我的財富能不能永遠保持?我的地位會不會有人觊觎?……”單純從生存來說,如果沒有這種過分的在乎,他們都會過得非常好。然而他們實際上活得非常累。無論他們表面上多麼風光,他們的內心其實都是這個樣子而已。
內心這種強烈的執著,就是自我不斷擴張形成的一種模式。這是無明編寫的一個生命程序。
自我的存在還面臨生死輪回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對於佛教徒而言的。無論你是否信佛,是否相信輪回,你都一樣會有生存的焦慮和死亡焦慮。
倘若對死亡沒有正確的認識,死亡確實很恐怖。對於生的執著會帶來對於死亡的強烈恐懼。
這個世間是一個無常的世間。你竭盡全力地抓取,希望你喜歡的東西能夠長存,可是你最終能抓住什麼呢?什麼也抓不住。一切都在隨時變化,無論是事業,地位,還是你的色身。當無常的規律和永恆的希望發生沖突,焦慮、恐懼、孤獨就在你的內心生起。當自我遭受挑戰,他就會發出強烈的嗔恨。
因此,沒有正見和正念,我們必然被導向一片混亂的情緒當中,難以自拔。
內心的不自在,比外在的問題恐怖百千萬倍!
(二)緣起的道理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心經》就是幫助我們對生命的問題獲得正確的認識和解決方法,讓生命萌生希望。無明編寫的程序通往痛苦,不想進入這個程序,我們就需要有空的智慧。
空,不是口頭上說幾聲“空”就可以空的。空的智慧怎樣獲得?佛法告訴我們要學會用緣起的道理來看世界。
世間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條件和變化構成的假象。桌子的存在、房子的存在,任何一件物品的存在,都由一系列條件構成;每個生命體也是五蘊的和合,其中包括各種物質和心理的因素。
佛教的空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空否定的是我們以為有什麼獨立存在、真實不變的事物,也就是否定內心設定的自性見。我們看到每一個東西,都要對它做一個如實的觀照,不要輕易把自己的設定投射在上面。否則我們就會長期活在負面情緒裡。 佛經裡有個重要的譬喻:認繩為蛇。晚上走在朦胧的月色之下,我們把地上的一條繩子看成了蛇,然後想象:“蛇咬我一口會怎麼樣?”於是嚇出一身冷汗,甚至嚇得病倒。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故事,“杯弓蛇影”,一個人把弓的影子當成了蛇,因此受了刺激,病了很長時間。
這個蛇在客觀上存在不存在?不存在。但是它在我們的認識中存在。繩子代表事物的真相,蛇是我們主觀臆造的影像。片面的認識與經驗形成設定產生了一系列心理現象,這些心理現象類似幻覺,它們和客觀事物的本身情況是兩碼事。空,就是要把錯誤的設定以及錯誤設定產生的不良心理空掉。
空,否定內心錯誤的設定,同時並不否定客觀事物的假象存在,這就是“空即是色”的含義。
錯誤的設定以及這種設定引發的情緒,障礙了內在智慧的開顯,就像烏雲遮蔽了藍天。學習般若的智慧,就是把這些東西掃除。這些東西被掃除干淨以後,生命就會回歸到彼岸。
我們要用緣起的觀察獲得空的智慧,通過空的智慧開啟正念,用空的智慧觀照生命,以及跟生命相關的一切。
“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表示否定。佛法說“無我”,不是說你不存在,而是你現在所認定的那個“你”其實是不存在的,他不是真正的你,不是生命的本來面目,他沒有自性,他不能自立。
色受想行識是五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構成了十二處、十八界。蘊、處、界“三科”構成了我們的身心世界。身心世界表現出來就是平時執著的東西,包括事業、財富、感情等等。對於外在的六塵境界,我們的心理現象奔流不息。在六根和六塵發生關系的時候,如果沒有正念,我們就會一下子跌入貪嗔癡。
說到“煩惱”,這是很籠統的說法。每個煩惱都關聯著某個具體事件。這個事件能否讓我們產生煩惱,必然與我們對這個事件的認識有關。這裡有一個關鍵的選擇:我們是用無明的心執著這些事,還是用般若正觀對待這些事?
這個選擇意味著:你願意到那片痛苦混亂的情緒當中去,還是願意到通往安寧的解脫道上來?
你要在此岸,還是去彼岸?此岸和彼岸,在你的一念之間。
(三)覺性的家園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裡涉及對生死輪回的看法。
帶著無明的心,我們會對生死產生極大的焦慮,對死亡產生極大的恐懼,被輪回內在的迷惑煩惱所控制,產生很多糾結的生命現象。
用般若正觀來觀照生死輪回,就會發現生死輪回也是一種假象。輪回的現象來自於我們的內心,渴求和執著推動著我們不斷輪回。這種渴求和執著是什麼呢?用正念觀照的時候,就會發現它們也是了不可得的。對於觀自在菩薩來說,生死輪回的當下就是解脫。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佛的時候,找到了生死之源,認識到無明無性,體認到內在的覺性。在覺性之上是沒有生死的。生死輪回是一種緣起的現象,是一種條件的假象,正念可以在生死中自由自在,這就是不生不滅的真理。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苦、集、滅、道四谛是佛法的大綱。佛法的綱領主要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告訴你輪回是怎麼回事,二是告訴你怎麼解脫。
那麼,這裡為什麼說“無苦集滅道”呢?
面對輪回和解脫,我們的內心往往會產生對立和沖突,各種執著會構成解脫道上的障礙,包括對修行形式的執著也會構成障礙。所以我們需要用正念去面對解脫的目標和解脫的方法。
比如,學佛的人想涅槃、想成佛,目標非常高尚。但是對於這些目標,也不能始終用凡夫的思維方式去執著。
我們目前所在的世界是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有善有惡、有美有丑、有世間有出世間、有生死有涅槃、有煩惱有菩提……但是所有這些設定都是為了修行的暫時需要。空性是超越二元對立的。如果還有二元對立的心,你無法最終證得佛法最高的真理。
般若正觀分為三個層次: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般若的本質。《心經》中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指的是實相般若,這是大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一般人的境界。一般人必須從文字般若開始學習教理,從培養覺知力開始�土豆壅盞哪芰Γ徊揭徊叫扌邢氯ァU庵中扌鋅梢園研牧榇踴炻業摹⑾蛲庾分鸬吶試底刺寫隼矗敝鏈鼐跣緣募以啊�
在修行的初期以及一個相當漫長的階段,心是有造作的。但修行趨於成就的時候,必須從造作的狀態進入沒有造作的狀態。
修行到了後來,不僅所觀的對象是要空掉的,能觀的造作的心一樣也是要放下的。造作的心終於被放下了,能所雙亡,無所得的智慧才會真正呈現出來。這種境界可以稱為“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薩們——追求覺醒的修行者們,當般若智慧真正開顯,他們內心的掛礙、恐怖、顛倒夢想,逐漸熄滅和消融。於是生命進入涅槃。
普通人的心理狀態波瀾起伏,充滿躁動。涅槃狀態則是一種高度的安靜,是躁動的徹底平息。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都是通過開啟生命內在的智慧而成就的。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最高的智慧,這種智慧來自我們的內心。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智慧法門是無上的法門,力量強大無比,沒有什麼可以與之並列。只有開發生命內在的大智慧,我們才能解除一切痛苦,這是真實的,絲毫不假。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
這是般若波羅蜜多咒。咒語一般是不翻譯的,翻譯也很難完全准確地譯出其中深意。僅從字面意思來說,這個咒語的大意是:
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眾都去啊!願正覺疾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