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我們上一次講到第十六句,今天從第十七句開始看起:
【利物利人。】
這句話意思很明顯,就是利益一切眾生。這個『物』代表的范圍非常的廣泛,不僅包括後面講的『人』,也包括一切的眾生,乃至昆蟲、螞蟻,一切蠢動含靈都包括在內。佛法中講到十法界一切眾生,這十法界都可以用這個「物」字來代表。十法界包括六道,這是凡夫,還有四聖法界,這都是我們要盡心盡力去服務、去利益的對象。安士先生在發明這一段解釋當中是這樣說到,他說「利物,功足以及物;利人,功足以及人」。這是說利益萬物,那麼你的功德確實就可以普及到萬物上;利人的心,功德也隨之普及到一切的人類。「利及人、物,方不虛生浪死」,這就是講到生命的意義,人生在世非常的短暫,光陰幾十年,如果沒有認真的去思惟這一生到底來做什麼,那麼真的就是這裡講的虛生浪死,虛度了一生。人生的意義不是在為自己,而是在利人利物,自己也是眾生這一體裡頭的一個分子,我們不能夠去分彼此,分自、分他,應該勇於犧牲自己去利益眾生,那麼這一生自己的靈性也就隨之提升。所以真正利益他人、利益眾生才是真正自利,如果想到自利,都是為自己打算,其實是害了自己。所以真正明白的人、有智慧的人,他絕不會為自己打算,起心動念都是利益眾生。
下面說,「利字是極不好字面,又是極好字面。非有兩意也,用之以自為,則私;用之以濟世,則公矣」。這一段的解釋非常好,他說這個利字,乍看起來這不是好的字樣。為什麼?因為如果爭利,這是導致社會混亂的一個原因。我們看到現前的社會之所以道德滑坡、人心趨惡,社會有種種的亂象,歸根結柢就是爭利,人人都爭利,真的如孟子所說的,「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現在不僅是一國爭利,全世界的人都在爭利,所以是其世危矣,危險。所以利字不是好字,爭到最後那就導致世界末日。你想想看,大家都爭,現在講競爭,競爭升級就變成斗爭,斗爭再升級就變成戰爭。現代社會裡的戰爭都是生化核武,這些所謂高科技戰爭,那是同歸於盡。所以這裡講的利不是好字。下面又說了,又是極好字面,這個非常辯證,極不好的字變成極好的字。不是有兩個意思,不是這個利字有兩個意思,而是什麼?用之以自為,則私,用之以濟世,則公矣。如果是為自己的利益,這是私心,大家都用私心,都去爭自利,爭到最後確實就是世界末日,那就是極不好的字。但是如果反過來,大家不為自己,都是為了濟世救人,為利益眾生,這是公心,這個公心就能夠導致社會的太平,大同世界也能實現。所以就看我們是為私還是為公,一念之差則天地懸殊。不僅對社會如是,對自己也如是。我們知道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假如是為自利,這種私心作用,到了最後實際上是害了自己;念念為濟世救人,這個公心,到最後真正是利益自己。
下面安士先生引用了一段歷史的故事給我們說明,利物利人的果報,以及自利他又有什麼果報。這是講到一個「碎碑刻碑」的故事,他是從《感應篇》的注解裡面節選出來的。唐朝有一位醫學大師,叫做孫思邈,孫思邈他為人非常喜歡清靜,不喜歡爭名逐利,對於世間的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真的是看如浮雲一樣。雖然他從小就很聰明,七歲的時候他就能夠日誦千文,有這樣的聰明智慧,但是他卻無心考取功名,而自己很願意研究莊老之學,很喜歡研讀佛經。後來他隱居山中修道,朝廷都知道這位孫先生的道行,多次的邀請他出來為朝廷服務,但是孫思邈都婉言謝絕,或者是故意稱病婉言拒絕。他是唐朝之前,隋朝的時候隋文帝就請過他,後來唐朝建國了,唐太宗也親自請過他。一般人說皇帝啟請,那巴不得。但是孫思邈一點名聞利養都不沾,全都是謝絕,最後都是在山裡隱居,活到了一百多歲。他也是一位名醫,用他的醫術救人,利物利人。他留下來的著作有《千金方》、《千金翼方》,這都是歷史上醫學的名著,這些藥方都幫助了歷代很多的人。
這個故事是講到,他有一次在野外看到有些孩子正在打一條蛇,一條小青蛇,孫思邈很慈悲,就馬上制止這些孩子。看到這條蛇已經被打傷了,他馬上就把這條蛇包好,拿回家給它醫治,然後再把它送回野外,放到草叢裡面,救活了一條蛇。結果有一天他出行,也是走到野外,忽然前面來了一匹白馬,馬上有一位白衣少年,英姿飒爽,過來之後下了馬,就向孫先生跪下來拜謝,說謝謝先生救過我的弟弟。孫思邈聽了之後很愕然,我最近沒有救什麼人。這個白衣少年說,請先生跟我走一趟,到我家裡小坐,於是把孫先生扶上馬,這個少年就跟在後面徒步。這匹馬走得非常快,這少年也跟得非常快,轉眼之間就到了一個富麗堂皇的宮殿前面,這裡面迎出了一位看起來像個皇帝的樣子的人,後面跟從了很多臣子。這位皇帝見了孫先生立即就作揖感謝他,說感謝您近日救了我家小兒,如果不是先生救護,我這小兒可能早已命喪黃泉,說了之後,就叫身後的一位穿著青衣服的少年人前來拜謝。這個孫先生想著想著,突然就想起來,是不是那一天我救了一條小青蛇?於是就悄悄的問旁邊的這些跟從的人,說這是什麼地方?旁邊人告訴他,這是泾陽水府,是龍宮。他才知道原來那天救得的小青蛇是龍子,是龍王老爺的小皇子。
龍王很熱情的接待孫先生,孫先生因為那天辟谷,就不吃東西,所以也沒有吃他的酒席,喝了一點點的酒就離開了。離開的時候,龍王非常的感謝,千感恩萬感恩,從龍宮裡面取出了一個藥方,藥方上有三十種的藥方,送給孫先生。他說孫先生人品那麼高潔,什麼都不要,想想我們這龍宮裡密藏的藥方,或許孫先生能夠拿到人間去治病救人。孫先生接受了,也是騎著馬回到原來的地方,就回到凡間。他就把這個藥方拿出來試著去救人,發現這個藥方確實很管用,救了很多人,於是他就把這個龍宮的藥方收錄到他的《千金方》這部書裡面,流傳給後世來利物利人。古來因為沒有印刷術,著作很容易失傳,所以孫先生當時把這個《千金方》就刻在碑石上,留給世人。所以古人他們都有一種救世救民的胸懷,有這些好東西,絕對不會說把它印出來,後面還寫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不讓別人去流通。真正有道德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好東西都能夠流傳到世間,流傳到後世,絕對不要版權,不要任何的著作費。這個碑石流傳下來之後,後人得到了,把這個碑石用來做為底版去印刷,刻印了很多本子。其中有人貪利,不想讓別的人得到這些著作,而要從他那裡買,所以他把這個碑石就打碎了,這樣的話別人要想得到這些藥方只能從他那買了,結果這個人後來就被雷給打死了。又有一個人,他看到《千金方》的這些藥方很歡喜,為了流傳後世又重新刻碑,結果晚上夢到孫思邈跟他講,說你命中本來沒有子,沒有兒子,因為你今天刻《千金方》,所以你將來會得貴子,後來果然如此。所以安士先生在這一段故事後面有一段「按」,這是解釋、評論,他說「碎碑者唯知自利,刻碑者但思利人」。這個打碎碑文的人,他腦海裡面只有自利,不想讓別人從其他渠道得到《千金方》,他從中漁利。後來又有個刻碑的人,他的腦海裡是利益眾生,希望把好的藥方傳給世人。你看同是個利字,用心不一樣,果報就這麼懸殊。所以「究竟自利者何嘗利?利人者何嘗不利乎?」這問得好,自私自利的他真的得到利益了嗎?利益別人的難道會損失利益嗎?所以自利者其實是自害,利人者才是真正自利。
安士先生又有一段故事是這樣說到,他這裡講的是「小常平倉」,這是選自《勸懲錄》裡面的。這是講到在宋朝有一位名臣,叫做張乖崖,他的名字叫張詠,張詠他當時名聲、威望都很高,跟名宰相寇准齊名,他曾經做過成都的知府。有一天他夢到紫府真君,這是道家的一位真君,招他去,跟他談,談著談著,忽然有人來報,說西門黃兼濟來了。這黃兼濟是什麼人?人來了以後,張乖崖(張詠)一看,原來是一位戴著頭巾的道人。紫府真君見到這位道人來了以後,對他非常的熱情,非常的彬彬有禮,很恭敬他。當時張乖崖在夢裡就覺得很奇怪,什麼人有這樣的德行,能夠讓紫府真君這麼恭敬?等到第二天他醒了,醒了以後,因為張乖崖他知道有黃兼濟這個人,於是就派人請這位黃先生來他家。這個先生來了以後,張乖崖一看,他的容貌、神態,乃至穿著打扮,跟夢中所見的一樣,於是就跟他講自己昨天晚上發夢,夢中的情形,問他,您到底有什麼樣的善行,能夠讓真君對你如此的禮遇?這位黃道長就對他說,其實也沒有什麼樣的善事,只是有一年小麥成熟了,他家裡有錢,就用三百錢的價格去收購這些糧食,因為那一年是大豐收,所以他就收購了很多糧食,第二年結果遇到了災年,小麥都不成熟,歉收,這些農民就很苦,他們都是靠賣糧食為生,怎麼辦?這糧食也短缺,這位道人,這位黃先生,就又用同一個價格把自己糧倉裡的米統統都賣了出去,當中沒有賺取一分錢的利潤。他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幫助這些災民,在這個糧食短缺的時候利益大眾。他自己說,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大的損失,反正是平價買入,平價賣出,買賣的價格一樣,自己沒有一分錢利潤,大概要損失一點倉庫的費用,但是這是真正的救民,而且是救民於危急,他說我只有這樁善事,其他沒有。張乖崖聽了以後非常的感歎,對黃先生他的德行真的是由衷的敬重,於是命人將黃先生扶到太師椅上,自己就地下跪拜他。
所以你看看這位黃兼濟先生,他什麼樣的德行,能夠令人神尊敬?唯是利人之心而已,一心只想利人,沒有自利的念頭,實際上自己的利益無量無邊,人對他恭敬,鬼神也對他恭敬。他們這麼做是為這個社會做一個好榜樣,社會的人士都是為名為利,而他演示出來的是利物利人,當人看到他這樣的德行、風范,由於敬重而能夠效法之,他就能夠帶動一方社會風氣,這個功德真的是無量無邊。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行動,這個小的行動,要知道可能它的影響力會很大。所以真正修行人,處處都要想到為眾生做好樣子,譬如說走到街上,你看到街上有垃圾,順手把它撿起來扔到垃圾桶。你這樣的一個動作,你做得很真誠、很自然,不是為名為利,也不要別人去表揚,你是由衷的去這麼做,這一個行為就會感動人。有緣的人看到了,他真的是生起敬意,這個好的印象、善的印象落到他的腦海裡面,等到他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形,見到地上有垃圾,他也能夠想到你這個樣子,他也會去撿,這就是利益社會。又譬如說,當我們見到人有苦難的時候,譬如說人走到街上,看到人有病,病得很厲害,可能都倒在地上,你這個時候奮不顧身的去救護他,可能你這樣去救護他會讓你原來的行動計劃受到改變,那你是捨己為人,你幫助他的這個舉措出自於真心,你不是圖回報,鬼神見到了真正對你敬重。尤其是我們學習聖賢教育的、學習佛法的,更要在這些機會點上要做好樣子。如果是見死不救,鬼神看到了他心生瞋惱,他會說你什麼樣的學佛人,口裡在念阿彌陀佛,行為上還見死不救,那都是自利,不是利人,念佛能往生嗎?不能往生。
所以很多人搞錯了,以為念阿彌陀佛,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見到人需要幫助也不要,不管他,不予理會,本來你可以伸出援手救他一把,你給他送到很多的溫暖,但是偏偏就能忍心不管他,自己躲到一邊去念阿彌陀佛。這種心是什麼心?說到底都是為個人自己打算,能不能往生?過去昙鸾大師注解《往生論》裡面就講到這個問題,用這種心念佛不能往生,因為他念阿彌陀佛是為了什麼?我要早日脫離苦海到極樂世界去享福,極樂世界真的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那是非常殊勝、美好的極樂國土,我就喜歡那兒,那兒有很好的享受,不像這這麼苦,他是一個貪圖享樂的心,這個心不能往生。你看《無量壽經》裡面就說得很好,「三輩往生」,條件都是一樣,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一向專念他做到了,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每天都念,不過也是口裡念,心裡有沒有真念這個不知道,但是看他的行為不像真念佛,為什麼?他沒發菩提心。菩提心,一般我們講四弘誓願,第一個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看到眾生有苦難我們要去幫助他們,要救度他們,這個是菩提心。眾生的苦難有不同的種類,有的是衣食不足,我們要給他衣食溫飽,如果有的是疾病纏身,我們要幫助他醫治,給他以無畏,有的是愚癡,不明真相、不明因果,造作罪業,我們要施以教化,布施法。
所以救度眾生要看眾生有什麼樣的需要,一般來講,這三種布施都是要同時。所以眾生需要我們伸出援手,不肯伸出援手;這不是說我們沒有能力去救,而是我們不願意救。願意救而沒有能力救那是另外一碼事情。雖無能力,但是不能沒有願,見到這個緣了,要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他的苦難就等於我的苦難,有這樣的一種同體的慈悲,這才是跟菩提心相應。所以往生極樂世界是菩提心驅動,為什麼往生?看到眾生太苦,而自己真的現在沒有能力救,怎麼辦?只好趕緊往生淨土,到了極樂世界,蒙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五眼六通,智慧現前,這時候再乘願回入娑婆廣度眾生,是這樣的大菩提心推動,這才能往生,不是搞自私自利的。所以,淨宗是大乘,要利物利人。如果是為了念佛,而見死不救,那個不僅是不能利物利人,更有損佛門的形象,讓人們看到了,怎麼佛教徒都是這樣的,自私自利。所以這個我們要懂得。譬如說道場裡面,要對每一個人都要關懷、照顧、愛護、幫助,這是無條件的去做,要有利人的心。這個跟佛慈悲之心相應,相應念的佛才是真念佛,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講到「利人利物」這一句。下面是:
【修善修福。】
這個『善』跟『福』是聯系在一起,你能夠修善就是修福,善是因,福是果。所以想得福報的人必定要先行善,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是自己修來的。安士先生在發明這段裡面他講到,這段很長,我們來學習一下。「世人之所蓄積,有人奪得去,吾帶不去者;有人奪不去,吾亦帶不去者;又有我帶得去,人奪不去者」。這是安士先生提到三種情形,講世間人所積蓄的東西,這三種,第一種是人家奪得去,我帶不去。這是講什麼?身外之物,像錢財、田宅、這些功名富貴,這些是別人奪得去,我帶不去。什麼人奪得去?一般來講有五種情況,把自己的這些身外之物奪掉。第一種水災,第二火災,第三種盜賊,盜賊來搶劫,把家財洗劫一空,奪去了,第四種是官府,譬如說我們犯了罪,抄家了,沒收了財產,第五種不肖子,他把這家產都敗光了。所以你辛辛苦苦積蓄的,最後給人奪去了,給這些天災人禍給奪走了,那很可惜。即使我們能夠看到的,我們這一生看到自己的家產沒有被奪走,但是臨走的時候,自己要死了,分文帶不去。所以我們要覺悟,這個身外物真的是夢幻泡影,是虛假的,不能夠迷執在裡面受到拖累。如果是為了錢財而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就是為這些帶不去的東西造作惡業,這個惡業帶得去,帶到來世受三途的苦報,這就更加令人惋惜。這是古德所說的,「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帶走的只有業。不僅身外物帶不走,連身體都帶不走,只有我們所造作的善惡之業,這個業力驅使我們去受報。所以我們不能夠不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謹慎,這個要用智慧去觀察,帶不去的我們要放下,帶得去的我們要好好的修。
底下第二個情形,是「有人奪不去,吾亦帶不去者」,這個是講到我們一般講的技能、學問,這個別人沒辦法奪得去,你學到的東西他沒學到,那就不是他的。可是你要知道,這一生你有再好的技能、再豐富的學識,也帶不走,一轉眼到了來世,前生的東西統統忘掉,你又得從頭學起。這也不應該是我們去執著,也要把它放下。第三種情形,就是「我帶得去,人奪不去者」,那就是我們的陰德、我們的善福。修善修福到哪都有福,就是你的家產統統都布施掉了,你轉眼又得了很多的財富。在春秋戰國時代范蠡他就給我們做出好樣子,他是財神爺,大家後人尊他是財神爺,就是范蠡。他對財富一點不執著,三聚三散,用他的財富去救濟貧人、修善修福,所以他把財散光了他還是有福,很快財又來了。而且這修來的福分,這一生能夠享用,來生也能享用,這是帶得去的,這別人奪不去,那我們要修這個。
下面給我們詳細羅列出來,「金銀財寶、家捨田園,此人奪得去,吾帶不去者也」。這身外之物,別人能夠奪得去,我帶不去。下面說,「博學鴻才、技藝智巧,此人奪不去,吾亦帶不去者也」。你的學識、你的才華、你的技藝、你的能力,這裡所說的智慧就是世間的智慧,一般佛法裡稱為世智辯聰,這些別人奪不去,你自己也帶不去。還有,「若夫吾帶得去,人奪不去者,唯有修善與福耳」。這就是告訴我們最真的東西就是善和福,真的東西你真的帶得去,那是你的,帶不去的那不是你的,那是假的,所以我們要修就修真的,不要修假的。這就是宋朝司馬光所說的,積財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給子孫,這才是真正為子孫計。這是三條,很對應。你積財富給子孫,這個你帶不去的,子孫也未必能夠守得住;你的才華很多,你能夠著書立傳,你想讓你的子孫繼承你的學問、道德、技藝、才華,可是子孫未必能夠繼承得下去,他得有這樣的一個福德因緣才能夠繼承,倒不如真的是用自己的財富、用自己的才華,為世界、為人民造福,這是修善修福,那子孫真正享你的福蔭,你這是真正為子孫計。
下面說,「修善到極處,能使七祖超升、百神擁護」。你看善到極處的時候,不僅是自利,還能利益祖先,七世的祖先都超升。百神這是眾神,百不是數目字,這是講一切的神靈,見到你都很歡喜。為什麼?因為神靈心是正直、是良善的,他喜歡看到人修善,見到你修善他歡喜,歡喜他就擁護你、他就保佑你,你自然就得福。所以「修福到極處,能使火不能焚,水不能漂」。真正有福的人他真的就是到哪都有福,到了火裡,這火也會熄滅,到了水裡,他在水裡浮起來,不會淹死,也就是說他遇到災難裡面他就不會有損傷。這句話對我們現前特別的有針對性,現在世界災難很頻繁,天災人禍到處都有,地震、海嘯、瘟疫、戰爭,這些災難對於有福的人沒有問題,他不會受這個災難。這就是佛法裡所謂的共業當中有別業,別人受災難是別人他沒福,為什麼沒福?他不肯修善,他在災難裡面就不能幸免,你修善修福,你在這個災難裡面能幸免。兩天前遇到四川有一位同修告訴我,他說當時在汶川大地震的那一天,在成都附近的一個地方有一些居士在誦經,結果地震來的時候房子全部震塌,他們是平房,震塌了,大家都很擔心,埋在裡面,恐怕必死無疑,結果挖出來之後安然無恙,一點事情都沒有。為什麼?他誦經修福,學佛我們說有三寶威神加持,眾神擁護,如果是真正學佛的,他有個真誠心,他學佛必定是自己斷惡修善,哪怕是習氣毛病很多,但是他肯定是努力的在改、在修,所以他有福,因此災難發生了他能夠在災難當中幸免,這裡面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必然的因果。
下面說,「善者福之基,福者善之應」,修善就是培福的根基。所以父母如何能夠讓孩子培養福基?一定要從小教導孩子養成良善的心,他福的基就穩固。福就像一棵大樹,它底下的根很深它才能夠茁壯,它這個福就穩,它不會倒,像大樓,它地基穩固,大樓蓋得再高它也沒有問題。所以從小奠定他那個純淨純善的心就是給他培養福基。真正在這個孩子從小對他這樣的一種教育,養成這個良善的心,那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恩惠,他這個福一生都享用不盡。福者善之應,這個福是果報,它是善感來的。所以感應,善是感,福是應,人以善感,天以福應。這個所謂天指的是因果的必然規律,善因善果,是這個感應之理。
下面又說到,「但修福而不修慧,每因享福而造業;但修慧而不修福,又慮薄福而少資」。這是安士先生又從另一個角度給我們說明修善修福還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修的善、修的福,往往得到的果報並不圓滿。所以修福他沒有修智慧的話,就會在享福過程中造業,一個人他修福他必然得福,但是一享福他就迷了,一迷就會造業。所以我們看到這世間很多大富大貴的人,生活很享受,每天都吃海鮮,這些高級的殺生得來的食品,這是造殺業,有的甚至生活不檢點,這也造業,把自己的福都給糟蹋了,福享完了他的惡業就報應了,這個時候就苦了。所以享福過程中要不造業必須要有智慧,要懂得三世因果,要學習佛法,通過佛法的指導,讓我們能夠發起出世的心,不要迷戀在六道這個福報當中,那個福不究竟。下面說但修慧而不修福,有一類人他是光修智慧不修福的,就是他不肯幫助眾生,他自己一個人清修,也不跟人結緣,他自己深入經藏,他修智慧,這也是難能可貴,但是因果確實是絲毫不爽,如是因就得如是果,修慧他得的是智慧,他不修福就沒有福,真的是修什麼得什麼。所以他修慧不修福就變得薄福而少資,他的福很薄,供養他的人少,幫助他的人少,自己可能生活都很艱難。
這裡舉了一個故事,這是佛典裡頭的故事,「昔迦葉佛時」,在迦葉佛在世的時候,「有兄弟二人,共為沙門」,這兄弟二人都出家了。「兄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布施」,兄長他是修慧,持戒坐禅,持戒坐禅是修定,戒、定是生慧的基礎。佛法講求的是戒定慧三學,這個三學它是有次第,戒是定的基礎,定又是慧的基礎,所以由戒生定,由定開慧。所以所謂修慧其實就是最重要的修戒、修定,這才能真正叫修慧,如果離開了戒定,那修的慧不是真慧,那叫狂慧。學佛讀經可能知道的很多,講起這些經論頭頭是道,可是如果沒有戒、沒有定,那個不是真正智慧,那叫世智辯聰,他這個智慧只會增長我慢,誤導眾生。所以修行最關鍵的要從戒入手,重視戒律的修行,戒律持好了自然他能得定。所以這位做兄長的他持戒坐禅,他持戒坐禅,一心向道,他的心定在道上,智慧開了,但是問題是他不能修福,他不肯布施,不肯幫助眾生。那個當弟弟的則修福,他很願意幫助眾生,可是他常破戒。這是有一類佛門中人,確實是很樂意修福,一說做善事,印經、放生、流通法寶、為寺院常住服務,這些事他很樂意去干,很拚命去干,但是他煩惱很多,十惡都常常犯,常常破戒,你看到常常是會有貪瞋癡起現行,甚至口會講妄語,會有兩舌,兩舌是說人是非,會惡口,就是罵人,會講粗言爛語,會绮語,绮語是花言巧語,口業不清淨,身甚至會做殺盜YIN,這個是破戒。可是如果破戒,他修的福就不那麼殊勝,不能夠得人天的福,人天這個福要五戒十善的基礎上才能得的了,如果常破戒,那修的福再大,最後也是在三惡道裡面享福。
後來「釋迦成佛時」,到釋迦牟尼佛成佛了,兄弟兩人又來到這個世間,這個兄長因為過去生修慧,他得了阿羅漢果,他戒定功夫很深,這一生遇到很好的緣,遇到釋迦文佛,他成就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回。「然因未曾修福,食嘗不飽」,你看他不肯去布施,不修福,他這生沒有福報,去托缽、去乞食沒有人布施給他,他沒結緣,所以討飯都沒人給,羅漢托空缽。所以結緣還是很重要,如果不肯結緣,不能幫助眾生,那你就沒有緣,等你成就了你也很難幫助眾生。所以我們師父常常都叮囑我們學講經的這些學生要多跟大眾結緣,這個結緣不一定說一定要給錢給別人,或者拿物資去供養別人,只要能夠以一個真誠心去幫助別人,或者是給大眾做一個好樣子,你在大眾團體裡面你必定跟大眾接觸,接觸當中你做一個好樣子,這是結緣。又譬如說,像在寺院道場裡面,你參加大家的活動,譬如說我們這裡正在舉行三時系念法會,你參加這個法會,就跟大眾結緣;大家一起吃飯、勞動,你能夠隨喜參加,這也是結緣;大家一起聽經的時候,你也可以跟著大眾一起聽經,這也是結緣;念佛跟大家一起共修,這也是結法緣。你能夠常常有結緣的心,這個緣分就殊勝,那麼將來你成就了,來聽你講經的人就很多。你看我們師父為什麼這樣的法緣殊勝?他常常結緣,他專門印經布施,印光碟流通,這些法寶真的流通到世界各地,這結的緣太廣太廣,而且這些法寶都是無償贈送,不收錢的,這個結緣就殊勝。我們現在給人法寶不收一分錢,無條件的贈送,將來他來成就我、來幫助我也是無條件。如果我講條件,跟他結的這個緣,將來他來幫助我,他也跟我講條件,真的,修什麼得什麼,這個因因果果一點都不會差錯。這是做兄長的他的因果,他修慧不修福,所以證得阿羅漢果了,卻常常托空缽。
「弟因破戒,生在象中,然余福尚多,雖作畜生,為王所愛,真珠纓絡,常掛其身,食邑至數百戶」。這當弟弟的他是修福但是不能修慧,常常破戒,所以他的福很大,可是到了畜生道去享,他變成一頭大象,而且是國王的坐騎,這個福很多。這個國王的坐騎受到國王的鐘愛,所以常常把那些珠寶,珍珠、纓絡這些珍寶掛在它的身上,甚至還給它封地,數百戶這些百姓等於都是為它服務的,這個真的是大福,畜生裡面的富貴到了極處。這就是兩兄弟不同的因,得到的果報不同。「故曰: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這是很明顯的例子,如果是修福不修慧,你看這個弟弟做了大象,滿身掛滿纓絡,這都是享福,受人恭敬供養,但是沒有智慧,做畜生,愚癡。修慧不修福,這當兄長的證得了阿羅漢果,沒有供養。所以修行要懂得福慧雙修,不能夠偏在一邊。在修福和修慧當中,我們要知道慧比福更重要。你看這兩兄弟的果報,一個是當了大象,一個當了羅漢,你說你要當哪一個?如果二者只能選其一,那我寧願當羅漢也不當大象。因為你要修福而不修慧,愚癡,享福當中必定造業,那個福不是真福,福享完了,惡業業力現前,那就要墮落。羅漢他不會造業,他知道,因果看得很清楚,雖然他現在沒福,他還可以修福,他自然修福就能得福,但是他不會退轉,所以羅漢不會退轉到六道裡面來。所以相比之下,修慧比修福更重要,但是也不能夠光修慧不修福,所以又要自己持戒修定,同時有緣的時候幫助眾生。當我們幫助眾生過程中發現自己生煩惱了怎麼辦?貪瞋癡現行了,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沒有定力了,這時候怎麼辦?那個可能是修福有點過分,修慧有點不足,那就要調整,就要把心收回來,寧願減少一點度眾生、幫助眾生,而回頭認真的持戒修定,等到自己的定力又充實起來了,這個時候又繼續幫助眾生,這個可以起落。出來度眾生或者是回來充實自己,這個要自己好好的拿捏,不能夠偏在一邊。
譬如說我們在這裡一起學習的,這華嚴講堂有十二位的法師,他們都是學經教,前段時間他們都出來在念佛堂為大眾習講,講倫理、道德、因果的這些課程,大家聽了也很歡喜。講到一段時間以後,大家發現要更加充實一下才行,再不充實,講得太多,肚裡的貨愈講愈少就不行了。所以我們又重新回到講堂裡面聽經,聽了兩個月,我們把《太上感應篇》和《十善業道經》,這是老法師講的,都是基本的,從頭到尾聽了一遍,這時感覺到自己又充實了,自己的德行、學問有所進步了。這是什麼?持戒修定增長,這是修慧。修慧到一定時間我們還要修福,修福,又要復出為大眾來講課,習講是跟大眾結緣,結法緣,這也是修福。當然習講裡面也有修慧,因為在講的過程中,其實自己本身也是提醒自己改過自新、持戒修定的好方法。所以講出來的時候,提醒別人就是提醒自己,講出來我們要修善修福,自己一定要去做,這樣對自己來說是自利,對別人又是利人利物,這兩者兼得。所以修福修慧這是可以同時。老法師他有講到,說以後弘法的方向都會在攝影棚裡面講經說法,就不要接觸外面的大眾。對著攝影機一個人講,眼前雖然沒有聽眾,可是通過這些科學技術,把我們自己的學習心得報告跟大眾分享,也是請大眾指教。這個跟大眾結法緣,這就是福慧雙修,自己習講那是修慧,通過科學技術兼善天下,那是修福。這個方法是我們師父提倡的,太好了。末學對這個方法真的是現在愈來愈嘗到利益、嘗到法喜。整個學佛的過程就是修福修慧,修到圓滿了這就成佛。所以下面說,「唯佛稱兩足尊,以其福慧具足耳」。所以佛稱為兩足尊,這個足是滿足的意思,兩種都滿足,哪兩種?一個是福,一個是慧,都具足了,都圓滿了,是世間、出世間最尊貴的聖人,這稱為兩足尊。
安士先生他解釋這個修善修福,在發明之後列舉了三則故事。第一個是講「廣置義田」,我們知道宋朝的范仲淹先生他用自己的俸祿買了好多的義田,上千畝的義田,來幫助家族貧寒的這些讀書人,就等於是資助他們學費,給他們,就是用這個田所得的收入支持他們讀書,而且也供養那些貧寒的人。這裡講到的是明朝有一位叫做顧正心的,他是在華亭縣這個地方,叫顧正心,字仲修,這位顧正心先生他也廣置義田,他的父親過去做官的時候也是一位仁德長者,心地善良,等到顧正心長大了,他也繼承了他父親的這種德行,常常做善事周濟窮人。他把自己家裡的銀兩拿出了十萬四千七百兩,這是一筆巨款,購買了四萬八百畝的義田。這個數目比范仲淹先生還要多,范仲淹先生是千畝義田,而顧正心買了四萬八百畝。把這些義田,就是購買的田地,用來給那些貧寒的人、那些農民耕種,免去他們賦稅的壓力。當時有一個因緣,就是朝廷禁止放鞭炮,在除夕的晚上,很多的市民他們就違法放鞭炮,結果官府就誤把顧正心給拘留了,以為是他干的,把他關到監牢獄裡面。顧正心在牢獄當中發現很多這些囚犯饑寒交困,於是,因為他家裡比較富有,就命家人把這些衣食多多的送來,來給這些囚犯們享用。而且通過跟他們的談話,知道很多都是被冤枉的,於是他就叫家人拿出錢來為這些犯人贖罪,贖回來,結果把很多的犯人都贖出來,這個監獄差不多要空了。而且因為顧正心他自己蹲過監牢獄,他知道這些犯人在裡面的痛苦,所以他還捐赀給監獄來修福,就是等於把監獄的生活條件改善。所做的這些善事從來不要回報,後來官府知道了顧正心的這種德行,非常的欽佩,於是上奏朝廷。皇帝知道了,於是給顧正心封了「鄉賢」這個很好的名聲。安士先生他的評論中說到,范仲淹先生廣置義田,流芳千古,顧正心他置的義田四萬八百畝,幫助的人就更多,我們就想像顧正心的福報,那就不可思議,想必現在肯定是在六欲天宮享福,因為他福報太大了,人間沒有他享福的地方,他的福只能是在六欲天宮去享。
下面還有一個故事,是講到「獨成勝舉」,這是講到明朝在湖州這個地方有一位徐汝煇先生,他家裡富有,真是樂善好施。有一次在杭州,佛教裡面舉行一次傳戒,建一個戒壇,這是一種很殊勝的好事,可是因為戒壇需要的費用很多,當時朝廷就正在募捐,希望那些富家的人士能夠多出善款成就這項功德。當時徐汝煇聽到這個事情,就向官府表示,說我自己願意獨力承擔,全部善款由我來出。當時這個官員看到他這樣的一種義舉,就問他,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徐汝煇就告訴他,說「人有子不肖,雖有所積,必屬他人」,你假如有不肖子的話,那麼你所積累的財富他也不能夠享用,他會把這個錢財敗光,所以家裡的錢財最後還是歸屬他人。「何如干此勝事,後世漸漸享用乎」?倒不如我們現在去努力的修善,把這個錢財都布施光,不要給子孫,我全部用來布施做善事,這樣子孫他真正能享用。為什麼?因為你給他積福,這是在我們看到的後世子孫,自己來生也是享大富大貴。你修善修福,你真正行善你的福就很大,到哪裡投生那都是大福。「況財是怨薮」,這個薮就是所謂的聚集的地方,是什麼聚集的地方?怨恨聚集的地方。我們一想真的是,俗話有說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個財富,世人之所爭。所以你看錢這個字,古字是很有意思,左邊一個金,右邊兩個戈,戈是武器,兩把武器在斗,為的是什麼?爭這個金。所以錢這個字就給你很大的警示,不是好東西,是世人所爭的東西,所以怨恨積聚在這個地方。他說如果我的子女、我的後世子孫沒有錢,那也就沒有怨恨了,因為錢才是怨恨積聚的地方,沒有錢哪有怨恨?所以真正愛子孫的不是留財給子孫,留財是積怨,真正愛子孫的是為子孫修福,去布施。所以這位徐汝煇就把自己家裡面千錠的白金,這很大一筆巨款,奉獻出來,成就這個善舉。結果官員對他的義舉非常的贊歎,特別邀請他來府裡來宴請他,而且贈送了他很多的禮品。當時許多人知道這個情況,都非常贊歎徐汝煇這種德行、這個善舉。安士先生在後面這一段評論當中引用了《大寶積經》,經文說到,「吾不捨財,財將捨我;我今當捨,令作堅財」。他說我如果不肯施捨財富,不肯布施,那財富就會捨我而去,這很有道理。我貪吝,不肯布施的話,沒有福了,現在享的福有朝一日享完了,享完了那就沒有財了、沒有福了,財就會捨我。所以我要現在捨財,那是作堅財,這堅是堅固的意思,這財是代表你的福報,你的福報很堅固,也就是你愈捨愈多,你捨不盡。所以這個故事裡面講的,徐汝煇他把自己的家財拿來做善舉,這是作堅財。真正會理財的人他懂得,做的是堅固的財富,而不是那種為水、火、盜賊、官府、不肖子所共有的那個脆弱的財富。
安士先生又講了一個公案,「樂施不倦」。這是講的是明朝末年,這是離安士先生不太久的年代,安士先生是乾隆年間人。在明朝末年在浙江有一位姓史的人家,他是樂善好施,而且特別喜歡供養出家人。有一位僧人叫做大成法師,得到他的供養,每次經過史家的門的時候,這位法師都會得到史家的供養,碗裡如果裝的飯少了,史家的主人寧願把自己碗裡的飯減少,也要供養這位出家人,讓這位出家人得到滿足。就這樣年復一年都是這麼做,沒有一點厭煩的心。有一日史家的夫人要臨產,她自己突然就見到大成法師走到她的房裡面,這夫人就很驚駭。不僅是夫人看到了,大家都看到,婦人臨產,出家人怎麼到這來了?結果再去一定睛去尋找,不見了。後來這個夫人就產下一個兒子,正在這時候就有人來報,說這位大成法師就在當天已經圓寂了,往生了。史家的人就悟了,生下來的兒子必定是這位大成法師,所以就給這個新生兒起了名字叫大成,史大成。這位小孩從小就非常聰明伶俐,而且是胎裡素,從她在懷孕的時候其實夫人就已經吃素,生出來天生的是吃素的。後來學識才華都非常好,考取了順治年間的狀元,這是清朝第一個開國皇帝順治,他是順治年間的狀元。這是什麼?前世他是出家人,所以他有這樣的一種定慧,所以學習非常的快速,非常聰明,很有智慧。
史家感得這位法師來投胎就是因為他樂善好施,他以真誠心供養,跟這位法師結緣。所以有緣就來,投到自己家裡來的兒女都是前生有緣人,這個緣不外乎四種,所謂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所以我們常常布施人恩惠、幫助人、關懷人,那麼自然就感得報恩的人來到身邊;我們常常給人煩惱,讓人家不生歡喜心,反而生怨恨,那麼感得的是報怨的人來到家裡。所以要常常施恩於人,要修善,這就得福。雖然我們知道,對於法師而言,他去報恩,他投胎到史家做他的兒子,這報恩來的,可是要知道佛家講的三世怨,這一生修行很有道行,來生你聰明智慧,甚至能夠有功名富貴,可是沒有出三界,在享福當中難免造業,造業第三世就墮落,這叫三世怨。所以我們看到這個故事,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要體會得,我們修善、修福、積功累德,不要求來生果報,要求出三界輪回。我們的心是平等的報眾生恩、報佛陀恩,不是感情用事,不是用情感,用情感你心量就小,眼裡只看到某幾個眾生,而忘了一切眾生,心有差別,不能夠平等,產生了情執,來生還要回到六道裡面。你來投胎,哪怕你是來報恩的,你有很好的福報,可是這個都不究竟,最後難免會造業墮落。這是講到修善修福,我們要能夠捨得。捨的時候要勇猛,你要知道捨的果報必定是得,這是自然感應之理,可是得到以後不可以執著,一有執著,得到的變成六道裡面的福。那得到怎麼辦?要繼續捨,把你所得的還要捨出去,你愈捨是愈得,得到的愈來愈多,可是在得到的當中不要產生執著的念頭,一執著那就完了,那個果報馬上就變成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
所以修行,在修福當中確實要有智慧去朗照,要看破、要明了這世間是夢幻泡影,沒有真實的,哪怕是我們享受的富貴、這些福報,都不是真實的,它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真的是一場夢。夢裡修善夢裡得福,所以得到的時候根本不要有一絲毫的貪戀,那你的心真的清淨。你把你所得的都放下,最後捨得的念頭都放下,那才是能夠出三界。這個世間確實是夢,夢中你得到的這些功名富貴,你得到的福報,一覺醒來什麼都沒有,所以為什麼要貪著?我們現在白天是做大夢,晚上做小夢,白天做的夢我們不知道,只知道晚上睡覺時候作夢,其實晚上睡覺是夢中裡面的夢。我曾經問過有同修,不少人都告訴我,他作夢做過二重、三重的夢。就是什麼?他做了一個夢,晚上睡覺作夢,結果夢醒了之後,他以為自己醒了,其實沒醒,他還在作夢,從那層夢醒了之後,他後來又醒了一次,才知道剛才他醒了沒有真醒,他是作夢,叫夢中之夢。很多人是做過兩層,有的人做過三層,可能有極少數的人做過四層以上。黃念祖老居士他在講經當中我聽過,他說他曾經做過四層的夢,就是夢裡面醒了一次,其實沒醒,還在作夢,再醒一次,還是在夢裡,醒了總共到第四次他才真正醒了,才知道真的裡頭都是夢。我們現前所在的這個地方,我們現在這個人生都是一場夢,只是我們還沒醒,等我們醒了這一層的夢又破了,又生了一層。整個六道就是夢境,什麼人真正醒了?阿羅漢真正醒了。阿羅漢醒了以後,其實他還是在作夢,他只是在四聖法界裡面,他還要醒一次,這是聲聞裡面這一層夢,再醒一次變成緣覺,緣覺再醒一次變成菩薩,菩薩再醒一次變成佛,這個佛還是十法界裡的佛,他還沒真正醒過來,真正醒了他的念頭都沒有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他出了十法界,到一真法界那才是真正大夢醒了。所以你懂得這個道理,你用智慧觀察這個世間,一切法真的是夢幻泡影,在捨得的過程中沒有分別執著,更沒有貪戀,那個果報就殊勝,到最後自己的果報是圓滿成佛,那是福慧二足尊。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有講得不妥之處,懇請大眾多多的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九集) 2008/10/30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