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我們上一次把本文核心的一句「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講解圓滿,我們用了相當的時間,因為這一句可以說是本文的總綱領,真正要修福確實只有在心地上去修。以下這就是文昌帝君給我們的開示,我們從底下第十六句開始看起:
【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
這一句話表面的意思並不深,就是讓我們要常行方便,給人以幫助,要做種種的陰德、善事,來積累福田。安士先生在發明這一段文裡面他是這樣注解到,「下文逐事勸勉,此乃撮總提綱,皆培植心地事。時時種種,拆開不得,方便陰功,亦拆開不得」。這句也就是說,下文所說的是一件一件事來勸勉我們去廣行陰骘,常行方便,所以這一句話『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就是總提綱。這句話以及下文的這些開示,都是勸導我們培植我們的心地福田。所以這個方便、幫助人的事情,善事、陰德都要從內心裡生出善而落實到行動,這不是做假相,裝模作樣的,真的從內心當中生起仁善。這裡講到「時時」和「種種」拆開不得,時時是對方便而言,種種是對陰功而言。所以為人行方便的事情是時時要做的,不能夠有一刻忘掉助人的這種善心,這也是《十善業道經》裡面告訴我們的,所謂「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就是講到行時時之方便,念頭裡面不能夾雜著不善,如果夾雜不善就會把善斷掉,這時時就做不到了。所以這時時是講一天二十四小時我們念頭上沒有斷助人行善的心,雖然在事上我們會中斷,但是心上不能中斷。下面又說,方便陰功,亦拆開不得。這個方便是給人以方便。什麼叫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這就是說,最便宜、最適應、最合適的方法,這叫方便。用這個方法做什麼?用來幫助別人,這叫方便。佛法裡面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講的是存心,這個存心是時時刻刻都要跟慈悲相應,方便這是講利益眾生的方法、方式多種多樣,無論怎麼做都是在利益眾生。陰功,這個功叫功德,你行善積功累德,而講的陰功就是你不求人知道,你所做的善事即使沒有人知道,更沒有人去表彰,但是我們還是這樣真誠的、耐心的去做,因為我們不是為表彰,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贊譽來去做的,更不需要別人報酬,這是我們本分應該做的,這叫陰功。有這顆心,這是純是一顆愛人利物之心,所以這個功德就很大。
下面安士先生又說,「方便之行,而欲時時無間」,這就是說的不能有中斷。一般來講,方便之行要時時沒有間斷這個確實不容易,為什麼?因為人他一天也有三餐、也有睡眠,很多雜事,要讓自己方便的行為不間斷確實不容易,但是必須要有這顆心,有這顆心也就能夠稱得上行時時之方便。我們這個心念不斷,所以事情一來我們馬上就會去做,因為我們的這個心念始終都是保持這樣的愛物利人。下面講「陰功之作,而欲種種無遺」,我們積功累德,欲就是希望,希望能夠種種沒有遺漏,這是我們的希望,我們希望凡是利人利物的事情不要有一件漏掉,這真是純善之心。古人常講發意圓成,這個意念是如此的真誠、如此的勇猛,事情還不待你去做已經功德圓滿。事情做得好與不好、成與不成,確實這是眾生福報,還有因緣能不能成熟,要看條件,但是我們的心確實是真誠的,這就功德圓滿,這也能稱得上種種無遺。但是我們不能說我有這個心就行了,事上可以不用做,於是在事情上就會推托,說一句什麼隨緣,就不肯去努力落實,這樣就不能算是這裡說的種種之陰功。為什麼?心其實並不真誠,真誠的心發出來肯定是不遺余力來去做,做得成做不成我們都不計較,我們是但問耕耘,不問收獲,但是耕耘的時候必定是全副精力投下去。
「以世情言之,必不可得之數也」,這是講用世間我們的觀念來看「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這很難達到,可以說不可能,你怎麼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幫助人?你怎麼可能所有的善事陰德你都做盡,沒有遺漏一件?世情上來看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剛才講的是從理上來講,理上講我們只要心是真誠,能夠做到「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令絲毫的不善間雜」,那我們的念念都是善,在理上講這就能做到。在事上講能不能做到?事上也行,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上怎麼無礙,怎麼能夠做到?這底下講,「若通以佛法,竟絕無難事,視其力之所能,則勇往為之,力所不能,唯有先發宏願,俟之他生後世而已」。所以佛法講得圓滿,一般世間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很難做到,時時刻刻都在行善難,種種陰德都做圓滿這很難,但是佛法通三世,佛法講什麼?如果我們現在面對這樁善事,必須努力去達到、去做到,勇往為之,如果力所不能,我們也要先發宏願,我們發願將來要做到,這一生做不到我來生後世必須要做到,你這個願真誠,也是圓滿,因為有願必成,所以這個心總是一樣的。兩者,一者是現前勇往為之,做到,這是真誠心,另外一種,雖然現在能力、條件不足,但是發了這個真誠的願,將來做到,心是一樣的,所以事上來講也是一樣的圓滿。因為我們講時間本身是一種假象,愛因斯坦講的,時間是錯覺,現在和將來那是你虛妄的概念在分別執著,你真誠心發出來之後,現在做到和將來做到功德相等。所以我們這裡看論心不論事。
安士先生在他前面講「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那裡有引徵一個故事,這是《法苑珠林》裡面,叫「十粒除貧」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講我們中國在隋朝時代在終南山有一位普安法師,這位普安法師是一位得道的高僧。隋唐時代的佛法很興盛,我們現在師父上人在講《華嚴經》,華嚴五祖都是隋唐時代的人,第一位祖師杜順和尚,到最後第五位祖師宗密大師,都是隋唐時代的人。當時這位普安法師也是精通《華嚴》的一位大德,他也是專攻《華嚴》,他隱居在終南山。在《高僧傳》裡面對他有詳細的記載,說他有神跡,譬如說有一次有人在一個叫做子午、虎林的山谷裡面建造了一個庵捨,可是這庵捨上面有一塊大石頭,這個大石頭有一天就會墜落,大家都很害怕,怕什麼時候崩下來會壓死人。這位普安法師就很慈悲,他就在那裡用心念來起這個念頭,說希望這個大石頭被移到別的地方去,不要在這裡造成危險。結果他剛剛動了這個念頭,就見到這個石頭就飛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大家看了之後都覺得非常驚訝,也對這位高僧非常的驚歎。普安法師說這個是《華嚴》之力,《華嚴經》的威力,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我們現在聽師父上人講《華嚴經》,我們就曉得這個道理,所謂是「一切唯心造」,這在《華嚴經》裡面有這句話,「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普安法師他念力非常集中,非常純一,所以這個念力不可思議,境界都是我們心念變現出來的,念力強他就能夠改變境界,所以石頭都能夠被搬走。像這樣的一種神跡,記載裡有不少,可以證明這位普安法師他是一位聖人、聖僧。
這位法師居住的地方於是就感化了很多人都學佛,而且大家都非常樂意供養法師。有一天這位法師到了一個村莊,叫大萬村,大萬村裡面有一個村民叫田遺生,他家裡很窮,真的是家徒四壁,什麼東西都沒有,衣食不濟。他有四個女兒,窮得連衣服都只能夠分著穿,都不能有自己單獨的衣服。有一位長女,長女名字就叫華嚴,當時她二十歲。這一家是學佛的,懂得三世因果,知道自己這一生這麼貧窮是由於前生沒有修福,不肯布施,招感的這麼貧窮的果報。所以他們就想這一生要好好布施修福,可是想想家裡什麼東西都沒有,拿什麼布施?找來找去只找到兩尺粗布,很差質量的布,只有兩尺,他們也覺得真的是非常痛心,想拿東西布施都沒有。正在悲歎,突然抬起頭看到屋頂上,屋頂是漏的,從那個漏的孔縫那裡他們看到有一扎禾苗,稻禾,上面有點谷穗。於是他們馬上上了房頂把這禾取下來,然後去皮,剝掉外面那層谷,磨成總共有十粒黃粟。然後就想把這十粒黃粟供養給這位出家人,普安法師,可是自己又沒有什麼衣服穿,真的是衣不蔽體,都沒辦法出門,怎麼辦?只好等到晚上半夜三更沒有人的時候,大女兒叫華嚴,她就拿著她要供養的東西,粗布二尺還有十粒黃粟,我們講十粒米,就匍匐前進,爬著走,為什麼爬著走?因為她的衣服都不能遮蔽她的身體,她只好爬著走。走到這位法師所在的精捨,在外面她就把那個兩尺布就扔了進去,手上還捏著這十粒米,她就把它放在,因為外面都有一個接受人家供養的一個桶,她就把這個米放在這個桶裡布施。布施以後她就發了一個願,說願我前生的悭貪的果報從此就盡了,就了結了,現在對於佛前我求哀忏悔,以我僅存的這些物品來供養出家人,希望我這個貧窮業報到此為止,願明天大家,就是僧團裡面吃飯的米煮出來之後都變成黃色,因為我供養的是黃粟,黃色的,大概像玉米這種,發了這個願,希望這個願能夠成就,發完以後她就擦著眼淚回家了。等到第二天早上,僧團都起來做功課,然後就吃飯,就發現怎麼煮出來的米都變成黃色的,就覺得很驚訝,要去打聽,後來才知道,原來當天晚上這位貧女來過這裡布施。這消息傳出去以後,當地有一些有錢的人聽了之後很感動,馬上就拿出錢物來周濟他們家,改善他們的生活,後來這位叫華嚴的女子也出家學道去了。這是「十粒除貧」,你用十粒米的布施得到的果報,把生生世世貧窮的果報都消盡。這證明人這種真誠的願心,做出的事情雖然小,布施的量雖然少,但是功德已經圓滿。這是講到她這一生能做的她就勇往為之。所以我們看到這位貧女這種勇猛的精神,布施,連衣服都沒得穿,要晚上匐匍前進來去布施,這種勇猛精神,所以感得的果報這麼殊勝。所以這個願我們要發,發起真誠的善願,佛法裡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不僅佛門勉勵我們要發願,世間人他也重視發願,我們常常講,有良好的願望,這個良好的願望不是為自己的,而是為大眾的。所以安士先生給我們下面專門談發願。
首先講世間的善願,安士先生說,「若在朝廷,願君恩周海宇。若在草野,願人永享太平」。如果自己是當官的,在朝廷裡,希望皇帝的恩典,我們現在講國家領導人的恩德,能夠普周四海,讓所有的百姓都能夠得到恩惠,這也是做官的人他的善願,他忠君、報國、愛民。如果是沒有當官,在草野,就是做普通老百姓、平民,也願所有的人都永享太平,也願和諧世界早日實現,我們要發起這個真誠的願。這就是范仲淹先生他所謂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一個真正有善願的君子,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心裡想到的都是萬民,把自己給忘掉了,這就是善。凡是為他人著想這就叫善,為自己著想的那就叫惡,自私自利想自己叫惡。為什麼叫惡?因為我們老想自己,到最後永遠都會處在六道輪回當中,不能夠出離,而且會愈陷愈深,因此這個叫惡,對人對己都沒有利益的。
下面講「見人父子,願其慈孝;見人兄弟,願其友恭」。這是在人倫上發這個善願,希望天下人都家庭和睦,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們都這麼希望。這個願發出來了,遇到有這些事情,可以幫助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我們肯定就會做。譬如說見到別人父子吵架,那你肯定不會袖手旁觀,你肯定會勸解,跟雙方都講道理。父子有親,這個親愛是天性,怎麼能夠忘記這種親愛,而為了一點點小摩擦就發生爭執?勸解,兄弟之間也是,勸他們和睦,「兄弟睦,孝在中」。兄弟之間爭吵往往都因為爭利,「財物輕,怨何生」,勸他們要重義而輕利。遇到有這些家庭不和的,我們去勸,沒有遇到的,我們就要常常通過講課、通過分享,把古聖先賢、五倫道德說給大家聽,以預防家裡發生不和。想想如果每個人都這麼做,一家能和,一個地區家家都能和睦,地區就和諧了,和諧社會就實現了,一國裡面所有家庭都能和睦,這一國也就和諧了,全天下的家庭都能和睦,那就和諧世界實現了,這就是孔子大同世界的思想。要發這個善願,做不做得到那是一回事,可是你願不願意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能說這個事情難,讓世界和諧這個事情我做不到,就不肯做,不肯做是你沒有願,那是你自己的過失。你發了願你努力的去做,即使是最後種種因緣條件不成熟、達不到,可是你是問心無愧,你已經善願圓滿。
下面又說,「自得飲食,願天下之饑者皆飽滿」,自己得到了飲食,馬上想到天下人受饑餓的能得到溫飽生活。所以我們想到非洲還有很多饑民,我們看到前不久的報導,說中南美洲一個國家叫海地,那裡的饑民,因為今年糧食減產,沒有糧食,只好用泥來做餅,吃這個泥餅,照片都出來了。我們看到了要發起這個願,希望他們能夠盡快從饑餓當中走出來,希望援助盡量早點到他們手上。我們對於飲食要加倍的珍惜,知道當我們浪費糧食的時候,這個世界的另外一個角落就會有人正在餓死。所以真是一粒米、一片菜葉都不能夠浪費,那你的願才是真的願,要不然那是假的願。「自得衣裳,願天下之寒者皆溫燠」,這是自己有好的衣服穿,要希望天下還在受饑寒之苦的人他們能夠得到溫暖。所以自己生活節儉一點,多余的錢多救濟貧苦,這世界上饑寒交迫的人還是多。
「越歷市廛,願在在家盈戶足」,越歷市廛就是經過都市人家,這個廛就是講一戶人家,一居之地叫做廛,希望每一家每一戶他們都能夠過上溫飽、小康、幸福的生活。「經行阡陌,願年年雨順風調」,阡陌是田間小路,你走在農村鄉間的小路上,你要想到希望風調雨順,糧食產量保證,讓家家戶戶都能過上平安幸福的日子,這是善心。自己要常常檢點有沒有起這些念頭,還是老想著自己的這一身一家,有沒有想到世上的千家萬戶。「見人渡江河,願其無風波之患;見人越險阻,願其無蛇虎之傷」,看到人過河過江,我們現在交通工具更多了,車、船、飛機都包括在內,希望他不要有任何風波,不要出現意外。你有這樣的一個善願,他真的就得到加持,為什麼?因為一切唯心造。心念很重要,念頭不能亂動,不動則已,一動要與善相應這才好,要給這個世界帶來吉祥。你這個念頭一動,你是善的,你給世界帶來的就是吉祥。佛法的理講得更深刻,因為這個世界、這個宇宙都是你念頭變現的,所以這個世界好與壞,你的念頭要負責任,所以要起這些善念。見人如果走到危險的地方,險阻,這是有危險的地方,過去山林險要都會有蛇、虎,野生的這些猛獸毒蛇會傷人,這些地方現在是少了,可是危險的地方卻沒有少。天然的危險少了,人為的危險多了,譬如說盜賊、土匪、惡霸,甚至是戰爭,這些地方確實我們這世界上很多,我們知道有人去這個地方的,希望他不要遇上這些不好的境遇。
「遇貧窮,願其富厚;聞疾苦,願其康強」。遇到貧苦的人,我們希望他能夠富裕起來,貧窮固然是果報,由前生造作悭貪的因而成的,我們願他什麼?在因上改,把悭貪放下,換之以樂善好施,他才能夠真正富厚起來。這個厚也有厚道的意思,為人厚道,他的生活、福報自然就會改善。聞疾苦,聽到有人病了,受病苦的煎熬,我們希望他趕快恢復健康強壯起來。這都是發善願,不要小看這些念頭,這些念頭有很大的加持力。日本江本勝博士他用水實驗證明了這一點,他發現人如果用善心、善念對水,水結冰以後觀察那個水結晶,這個結晶很美,如果用惡念對這個水,水的結晶就很難看。水都有反應,何況是人?因此這種善念我們發出來了,這就給天地之間增加了一分吉祥。所以你看有這個善心善念,而且時時刻刻不間斷,這就叫做行時時之方便。遇到任何的事物,任何的境遇,心念起的都是善的,像剛才講的,遇到艱難困苦的,遇到貧窮的,或者是遇到風平浪靜的,風調雨順的,或者自己得到溫飽的,遇到任何事情,我都起相應的善念,這就叫作種種之陰功。你起這個念頭別人不知道,不知道的善就叫陰功。你看行這個善,積這個陰德,你不用錢,也不費力,為什麼不去做?所以佛家也是這樣教導我們,《華嚴經》裡面就有一品,叫「淨行品第十一」,「淨行品」裡面佛就是這樣教導菩薩如是發心。它記述的是菩薩一天的生活,早上起來的時候,起來盥洗、用洗手間、吃飯,在家裡跟妻兒在一起的時候,出去參學的時候,走在路上的時候,或者是工作的時候,等等,這一天二十四小時,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發相應的善願。你看他每一句、每一個動作都講到「當願眾生」,他沒有想自己,願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淨行品」教我們,這是菩薩用心,這種用心你看又不費錢又不費力,可是卻積無量功德。所以會修的人,他真的不用很費力氣他就積了很大的功德,不會修的人,一天忙到晚也沒見修什麼功德。這個我們要學,這些道理明白了就知道怎麼用我們的心。
底下又講,「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這兩句就是《太上感應篇》的話,這是隨喜心。見到人得到了,得到什麼?得到好的,包括福報、名聞利養、健康長壽,這些都是福報,或者是得到進步,在學業上進步,在德行上提升,凡是他有所得他肯定高興,他高興我也高興,他得到了就好像我得到了一樣,這種隨喜心很關鍵。聖人教導我們,千言萬語講的什麼?就講宇宙萬物跟我一體,你看老子也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華嚴經》上講「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都是講一體。既然是一體就應當隨喜,哪有人我之分?因此人之得即是己之得,那是由衷的歡喜。如果是見到別人得到了,不能生歡喜心,反而生嫉妒,這就造罪業。所以全在用心不同,見到同一樁事情,有的人可以修無量功德,有的人就造無量罪業,用心用錯了,真叫做失之毫厘,差之千裡,果報真的一個天一個地。所以我們怎麼能干這傻事?為什麼要嫉妒人?譬如說我們一起學佛,同一個班上同學大家在一起學習,看到人家進步了,人家學佛悟得深,他進步很快,我們能不能生歡喜心?如果能生歡喜心,你的功德跟他一樣,他的進步就是你的進步,這叫隨喜功德。如果我們不能生歡喜心,反而會心放不下,不樂意,心裡上上下下,這是什麼?嫉妒心作怪。嫉妒心很麻煩,佛法裡面稱三重障,其中一條就是嫉妒,三條重大的障礙,障礙什麼?障礙你的心性,障礙你成佛,可以說是障礙你的福報,積累的福報被嫉妒的念頭燒掉了,為什麼?嫉妒是瞋恚,瞋火是燒功德林。所以遇到這些事情我們就要練自己,看到別人進步我們要高興,發自內心由衷高興,而且想方設法去成就他。
曾經過去我遇到一位法師,他跟我講了一句話,非常難得,我非常佩服他。他說什麼?他說我不希望我在修行上成為第一,我只要見到人家比我好的,我一定在後面去托他,把他托上去,修行比我落後的,我就盡量去拉他,我得在中間,對上面的往上托,後面的我得往前拉。你看有這個念頭,這是善,他沒有嫉妒心。所以「見人之得,如己之得」,這是真實學問,這些必定要在境界上去練,有境界現前了我們就要練我們的心,如果沒有這些境界,我們沒辦法檢點我們到底還有沒有這個念頭。我在過去二000年,這說話已經八、九年前,我有一次跟我母親到新加坡去拜見我們師父上人,當時他正在新加坡講法,在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就跟師父上人請教,請求師父上人給我指點迷津,告訴我,我現在修學還有什麼毛病,我自己看不出來的,請師父上人替我指點,我好好改正。我請求得很誠懇,請了一遍,師父上人不講話,又請一遍,還不講話,第三遍,這個時候師父才講,很淡淡的說了一句,說「要放下嫉妒心」,這句話我就永遠記在心裡。檢點一下自己,確實內心裡有嫉妒,不能做到「見人之得,如己之得」。看見人家超過我,心裡確實會放不下,內心裡面真的有這種高下之心、攀比之心。這也是我們現在不幸生活在這個社會,都是競爭社會,不像古人,古人都是崇尚謙讓,都把好的讓給你,自己安貧樂道,現代人不是這樣講,現代人你安貧樂道你是傻子,都要講求競爭。我們在這社會上受了這個污染,在學校裡面讀書都教你競爭,從小學就開始爭名次,中學、大學,到後來到美國留學那更是競爭社會,染了不少污染。有競爭必定會生嫉妒,為什麼?我不如人的時候,我爭不過人的時候,是不是心裡就會起瞋恚的心、不滿的心、不平的心?這是嫉妒的根源。自己要是超過人又生傲慢心,傲慢和嫉妒兩者都是三重障之一,還有一種是貪欲,《華嚴經》裡講的三重障。我們師父這段時間老強調這個,放下三重障:嫉妒、傲慢、貪欲。人家比我好就生嫉妒,我比人家好就生傲慢,兩種大障礙。這兩種障礙來源於什麼?貪欲,貪欲是根,貪什麼?貪名聞利養,所以你才會爭,爭得到就傲慢,爭不到就嫉妒,就這麼回事。所以自己檢點一下,真的這些煩惱內心裡很多,所以就改,學習什麼?「見人之得,如己之得」,學習隨喜,刻意的去改、去做,做了整整八年。想想確實嫉妒心,我不敢說完全放下,但是確實比以前淡得很多。怎麼見得?在境界上你能夠看,人家比我們好的時候,我們過去是不滿,覺得你有什麼了不起,就是僥幸,就有那種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不如人還給人家損幾句,知識分子的通病,所謂文人相輕,現在真的沒有了,很歡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希望別人去做,別人做了的我們就隨喜,我們絕不跟人爭,這就是進步。現在我們就是要在境界上去訓練,沒有境界你就很難去觀照到底自己功夫到哪裡。「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就是別人有虧失、有不幸,就好像自己虧失和不幸一樣,要生起憐憫心,這是一種慈悲。悲是悲他人之苦,慈是給他人以樂,要去認真的培養起這個善心。
「如是念念不絕,何難以四海為一家,合萬物為一體乎」?這是安士先生教導我們,念念都與善相應的話,「以四海為一家,合萬物為一體」這不難做到,這就是性德。我們的自性本來是一不是二,眾生同一自性,佛法稱為法身,所謂「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們法身是相同的,是一不是二、不是多,所以叫做萬物一體。這個在理上我們能理解,但是沒證得,為什麼沒證得?因為有我執,有個我在,就障礙了證得法身。我們怎麼樣去修?就通過這樣修,念念都發起善願,利人利物,慈悲一切,把我們的心量擴大,不是只想自己一身、一家,而是想到天下萬民,進而想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你看你的心量就跟法界合一了,不知不覺你就證得法身。所以利人正是自利,自利者其實是害己。安士先生下面有一段評論,這是「按」,他說「此特世間之善願耳」,這是前面所說的,是世間的善願。「何則」?為什麼?「以其唯知有一生,而不知有多生也」。所以為什麼稱它為世間善願?這是因為人有迷悟之不同,所以就有世間和出世間的不同。如果我們只知道有一生,不知道有三世,過去多生,未來也有多生,我們不知道這個,這叫迷,對宇宙人生真相不明了這叫迷,這就叫世間的,你是善願,這是世間善願。
「但患今世力之不及,而不知他生後世有願必遂也」,如果只知道有今生,不知道有來世,往往會有這些擔心、顧慮,這一生做這個善事力所不及,達不到,這麼一想就退心了,善願剛生起來就沒有了,就退掉了,就不能夠保持念念與善相應,只是第一念善,後頭就變不善,退掉了,所以時時之方便就做不到。倘若我們能知道他生後世,今生做不到,來生有願必遂,遂就是成就,有願必成,你要相信這一點,你的願就不會退了。下面說「且其所願,止在人道,而不能及天仙、地獄、鬼、畜也」。世間善願僅僅局限在人道裡面,我們講六道眾生,他只是六分之一,這很有局限性,不能夠達到天,道家講仙,仙道達不到,因為他這個概念裡沒有,我們講井底之蛙,他看到天就像個井口這麼大,不知道這外面還有無量的世界,所以心量就小了,小了這個善願就小,所以心量要擴大。有天道、有修羅道、有地獄道、有餓鬼道、有畜生道,加上人道,總共是六道眾生,我們都要希望一切眾生得到善、得到福。
「不僅如是,縱令所願事事如意,六道皆蒙其惠,亦不過人天小果,未能拔去一切生死之根也」。即使是我們把我們的心量擴大到涵蓋六道眾生,念念都希望六道眾生得到福利,這能不能夠說出世間?也不能,這還是世間善願,六道眾生還叫世間,它不能叫出世間,所以還不能圓滿。為什麼?因為六道眾生的福報最好也不過就是人天小果,就是你在人道享福,你在天道享福,僅此而已,你不可能再超越,這個福享盡了還得墮落,而且六道輪回裡面,到三惡道的因緣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這個很麻煩。要怎麼辦?要出離六道,這才能得到究竟的福利。所以這裡講要拔去一切生死之根。在六道中的眾生都免不了生死,即使是壽命最長的天人,那是無色界裡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他們的壽命是八萬大劫,這麼長的時間。一個大劫等於十二點七億年,也就是這個娑婆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這叫八萬大劫。你想想這個時間有多漫長,但是也免不了生死,他八萬大劫壽命到了,定功失掉了,他還會墮落,而且一墮落往往都摔得很重,可能一下就墜到地獄道,所謂登得高摔得重。所以六道當中沒有幸福可言,佛在經裡面講叫三界火宅,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就是六道,都是火宅,就像一個房子燒起火來了,你還在房子裡樂,樂什麼?太危險了,趕緊出去,所以要拔生死之根。生死之根是什麼?就是貪欲,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來到我們娑婆世界來投生的都是因為愛欲,愛欲愈重他的生活層次愈低,三惡道愛欲就比三善道要重,因此把這個拔掉,六道也就出去了。
「是故大智慧人不可不發出世宏願」,大智慧人他是個明白人,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知道三界六道不能夠居住,雖然身還在六道當中,但是心已經發起出世的弘願,這個弘是弘大,這是出世的大願。出世大願一般佛法有講四弘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叫四弘誓願,它能幫助我們出離生死。為什麼這四弘誓願發起來可以幫助我們出離生死?因為剛才講的,生死是因為貪欲而來,貪欲的根本是執著我,叫我執,有我就有貪,你看它就障礙了我們回歸一體的本性,在這一體當中就硬生生的分起你我對立,那叫妄想,不存在的卻偏偏生起這些妄念,分自分他,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這就有生死、有輪回,有這些因果相續。我們現在如何把我執放下?放下我執不容易。小乘的方法,要靠定功,要修定,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阿羅漢的定要修到九次第定才能出生死、出六道,如果還在第八這個定那還是六道裡面的,那是四空天人的定,那個不行,還出不去。你想想修這個定功出生死輪回不容易,太難了。大乘菩薩教我們怎麼樣破我執?這個方法巧,讓我們發起弘願,不要想自己,想的是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度就是幫助的意思,我要幫助無量無邊眾生,我不想自己,只想眾生。那我自己在哪?我自己沒有了。你看沒有了我執就斷了,自自然然三界六道就出去了。大乘這個方法很巧妙。因此修行,佛讓我們首先得發起弘願,要廣度一切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核心,四弘誓願核心在這裡。底下三句,這是你發了真實度眾生的願自然去做了,首先是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斷了才能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斷煩惱是自利,學法門是利他,自利利他都圓滿了那就成佛了,「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誓願也圓滿了。真正成佛眾生也就度盡,你第一願就真的圓滿了。所以修行的動力是為度眾生,真正有發起為度眾生的弘願你肯定努力斷煩惱,你會認真學法門、修佛道。
安士先生他的注解當中說,「此菩薩四宏誓願也,每句中包無量妙義」,每一句話真的妙義無窮,我們這裡只能夠簡單的說一說。「人能體會四語」,就是如果我們能體會這四句話,「使行住坐臥中念念不絕,是亦菩薩而已矣」。這是講什麼人是真的菩薩?能夠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一天二十四小時念念都跟這個四弘誓願相應,這個人就是菩薩。所以菩薩首先要發起這個願,這個願要真實,不是口頭上的。我們內心裡真的為眾生犧牲奉獻,我在這個世間來做什麼的?就是來幫助眾生。幫助眾生首先幫助他斷惡修善,斷惡修善他才能離開苦難,離苦得樂,進而幫助他破迷開悟,提升靈性,最後轉凡成聖,他也成佛了,我的幫助才能夠停止,念念都這樣想。所以菩薩來這個世間做什麼?他做的工作就是教化眾生,因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都要通過教化才能實現。教化有身教、有言教,他要這樣去做。身教是給眾生做好樣子,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言教是當眾生請問的時候要跟他講解、開示。念念都是這樣,這就是菩薩。
下面說「經雲,修行不發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種,縱刻刻發世間善願,經於恆沙劫,不如暫時一發菩提心也」。這是佛經上講的,修行如果沒有發菩提心,就像耕田的時候你不下種子,你怎麼能有收成?你光耕田沒用,沒有種子它不可能長莊稼。種子是什麼?種子是菩提心,這菩提心就是四弘誓願,所以要先發菩提心。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也是首重發菩提心,你看《無量壽經》裡「三輩往生」,上輩、中輩、下輩,往生的條件都是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是你老念佛,念念不斷的念佛,這叫一向專念。可是光念佛還不夠,得要發菩提心,真正四弘誓願變成自己的觀念。有的人問了,有些老頭、老太太又沒有文化,四弘誓願他都沒看過,更不懂什麼意思,可是他念佛真的往生了,怎麼解釋?他有沒有發菩提心?他發了,他真正發起幫助一切苦難眾生的心,他的心是很仁愛、很慈悲的,雖然他這個四弘誓願的語句他沒見過,他不識字,可能不懂,可是他心上真的有這樣的一個願,你看他的行動就能看出來,他對一切眾生都這麼慈愛、這麼關懷,無私的幫助,能犧牲自己為人奉獻,他菩提心真發了。所以這個四弘誓願我們不是只講一個句子,死在這個經文上面,是真正在內心裡以它為觀念。真發起菩提心那就真有成佛種子,所以這種人念佛就能往生;沒發菩提心念佛也沒用。還搞自私自利,還跟人爭的,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還怨天尤人,跟人對立、跟人沖突,他眾生無邊誓願度沒發起來,口上是念了,心裡沒發,這樣的人念佛就很難往生。所以沒有發菩提心的人,即使是時時刻刻都發世間善願,而且他這裡講,經恆河沙劫,恆河沙劫這麼長的時間,可是這些善願累積的功德,都不如暫時發起一念菩提心的功德。這個我們凡夫好像難以思議,為什麼發一念菩提心有這麼大功德?因為這一念菩提心,他的心量是遍法界虛空界,恆河沙劫算什麼?叫滄海一粟,無量無邊法界的眾生你都要去度,這一念真誠發起這個心,確實超過世間任何善願,因為世間善願心量有限,有局限的怎麼能跟無限的來比較?
下面安士先生他徵引了一些佛經的故事例證,為我們說明發這個願,包括出世的願,是這麼樣的重要,果報這麼樣的殊勝。這裡第一個故事講的是「三童發願」,這是在《阿闍世經》裡面講的,說過去無央數劫前,不知多少劫之前,很久遠之前,有一位佛出世,這位佛名叫做一切度如來。那時候有一個大富的人家,有三個小孩,這三個小孩一起玩,大概當時見到這尊佛像,他們就各自供了一串珠子(佛珠)。這個佛像兩邊站著兩個羅漢,就是像我們現在在大雄寶殿裡面看到的,釋迦牟尼佛當中,旁邊站著,左右各站著阿難、迦葉兩位尊者,這都有表法的意思。當時那個佛的時代也有這個佛像,兩邊站著兩位尊者。這三個小孩各發了一個願,一個小孩說我很希望將來做佛右邊的那個比丘,另外一個小孩說我很希望做佛左邊的那位比丘,第三位小孩說我很希望做中間的這位佛,你看三個小孩發的願不同。結果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說當時發願的這三個小孩,現在就是:一個是我,一個是捨利弗尊者,一個是目犍連尊者。那個發願要成佛的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發願做佛左右兩邊比丘的兩個小孩,一個是捨利弗尊者,一個是目犍連尊者。你看看願不同他的果報不一樣。佛家講有願必成,雖然是無央數劫這麼久的時間,但是他有願必定成,因為這個念頭真動了,動了之後因就種下了,什麼時候緣成熟了果報就現前。所以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念頭不能亂動,真的得往好的地方動,不能往不好的地方動,你好的願有願必成,你不好的願也有願必成。所以有些人很愚癡,動不動怨天尤人,自咒咒他,說什麼「不行我就死給你看」,好了,這個願發出去不得了,將來真的死給他看了,不是今生就是來生。所以不能夠自咒咒他,要發起大願,度眾生的願。
下面又有一個故事,是《涅盤經》記載的,叫做「號同古佛」。這是講釋迦牟尼佛他講自己過去本生的故事,他說在無量無邊恆河沙劫之前,他當時是一個凡夫,遇到了古釋迦文佛,一位古佛,這位古佛的名號也叫釋迦牟尼,跟我們現在的世尊佛號相同。釋迦牟尼是什麼意思?這是印度梵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叫能仁寂默,釋迦是能仁,就是能仁愛眾生,仁就是慈悲,寂默就是心寂靜、清淨,所以佛的德號就是講慈悲、清淨這個意思,清淨對自己,慈悲對眾生。當時釋迦牟尼佛遇到的這位古佛的名號也叫釋迦牟尼,對他,就是對這個凡夫,當時釋迦牟尼佛前身,佛對他講《涅盤經》,當時他聽到《涅盤經》心生歡喜,要供養佛。結果可能錢不夠,他就把自己賣了,賣身,可能要賣到一個富貴人家那裡給他做苦力,拿一點錢,賣身,把這個錢買了很多的香、花來供養佛,供養的心很真。當時佛給他講《涅盤經》,他聽到有一首偈子,當下就發願,說願我來世成佛也跟這位佛的尊號一樣,號釋迦牟尼。所以到今天,這是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示現成佛,他就號釋迦牟尼,這是成就過去久遠劫前的那個願望,有願必成。
下面他又引《金剛經》裡頭提到的一個典故,這是「發願先度」,這個故事詳細在《賢愚經》裡面,專門有一品是講這個的。這是講世尊在無量劫前做忍辱仙人,這個故事我們大家都聽過。他有一次在山中靜坐,修忍辱行。當時有一位國王,叫歌利王。歌利王翻譯成中文叫做暴君,很殘暴。他正好出來打獵,帶著很多宮女。當時這個國王打獵,去追獵物,大概也累了,歇了一會。這些宮女就看到這位忍辱仙人,於是就生起敬佩,就圍在忍辱仙人座下聽他講法。國王醒來以後,他找這些宮女都找不到,最後看到忍辱仙人,馬上心生妒火,瞋恚心就大起,來質問忍辱仙人,你在做什麼?他說我在修忍辱。當時歌利王就非常的氣憤,說你在修忍辱,那我現在羞辱你,看你能不能忍,就給他一刀,把他的手斬下來,雙手斬下來,又給一刀,又一刀,雙腳,耳朵,鼻子,就這樣一塊塊的給他肢解,這叫凌遲處死。但是忍辱仙人自始至終不生怨恨,而且當時還發了願,說願我成佛的時候我先來度他,因為他太愚癡,貪瞋癡太重,我要先度,免得世人效法他,讓世人也會墮落,所以先度這種惡人。結果願發了以後,經過無量劫,忍辱仙人成佛了,就是我們的釋迦牟尼佛,本師。他成佛以後,講經說法第一會,這是在人間第一會,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這五比丘當中第一個證得阿羅漢果的就是憍陳如尊者,憍陳如尊者正是歌利王他的轉世。你看願兌現了。所以我們不要認為我們每天發的願好像沒什麼,不可以小看我們這個願,哪怕是就像前面講的小孩子在嘻笑之中發了一個願,都有願必成,更何況是發自於至誠心。
我們讀《無量壽經》,知道阿彌陀佛曾經發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在無量劫前他修行的時候發的願。他原來是個國王,我們讀《無量壽經》對這個都很了解,他叫世饒王,是大國王,國家很富足。後來遇到世間自在王如來,這是他當時的一位古佛,跟佛出家學道,發願建立極樂世界清淨國土,願一切眾生聞佛的名號,能夠至心信樂,很相信,很願意來,很歡喜來,能夠一心念佛,在臨命終時候佛就來接引,讓他即時生到極樂國土,永不退轉,直至成佛,發起這個弘願。世間自在王如來當時告訴他,有願必果。經上講了一個他的比喻,他說「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就像一個大海,你要用斗,一斗一斗的去量這個大海水,經過無量劫,你也能夠把大海量完,何況是至心求道,精進不息,你必定能夠如願以償。所以當時世饒王出家了,號法藏比丘,法藏比丘發願真誠,這是四弘誓願發起來了,所以他一心修行,勇猛精進,修了無量劫,終於實現了這個願,建立了極樂世界清淨國土,接引一切有緣的眾生往生淨土。什麼叫有緣眾生?你只要真相信,你真願意去,你真肯念佛,這就叫有緣眾生。佛這個願實現了,他說這個願不實現他不成佛,但是他成佛了,他成佛十劫了,換句話說,這個願成就了。我們要有信心念佛,只要真能放得下這個世間,你真願意往生,肯定能去。你這個願跟佛的願相應,這就相應來念佛,這樣就肯定如願以償,這是講到淨土。
還有一個是《經律異相》裡面有提到一個故事,叫「有願易度」,有願的人,過去生中發了願容易度。這是佛在世的時候,那裡有一個聚落,有個部落,這些部落的人行邪見,他不相信佛,外道。這個時候佛也看出這個部落因緣,知道自己去度他們很難,佛不能度無緣之人,有緣才能得度,你不肯相信,過去生中沒有結過緣,那就很難度他。結果釋迦牟尼佛看到他手下弟子目犍連尊者跟這個部落的人有緣,就派遣目犍連過去給他們教學,度化他們。結果沒想到目犍連一去到那個地方大受歡迎,上賓接待,全部都歸順,全皈依了。很多弟子可能對這個不明了,為什麼佛都度不了,目犍連可以去度?佛告訴他們,說這些部落的人過去生中就跟目犍連有這個緣分。他說過去無量劫的時候,目犍連做一個樵夫,砍柴的,到山裡去砍柴,就見到有無數的這些蜜蜂,蜂窩,大蜂窩,這些蜜蜂正要准備襲擊這個樵夫,要螫他,當時這個樵夫馬上就發起這一念,跟它們講,跟這些蜜蜂溝通,說你們都有佛性,你千萬不要毒害人,你們也是本性本善的。大概這個樵夫也是學佛的人,他說出這個話。他說我將來要是成佛了,成道了,我先來度你們。這一念發出來,這蜜蜂很聽話,這些小蟲、昆蟲你真誠心跟它溝通,它其實很通人性的。我跟我母親有一次,就在澳洲,家裡來了一窩螞蟻,進了屋裡,當時我們覺得很麻煩,螞蟻進屋了,又容易傷害它們,而且它要是來搞破壞這很麻煩。就跟它們溝通,誠心誠意的勸,「螞蟻菩薩,你們趕快出去,不要在這裡騷擾我們,我們也不要傷害到你們」,勸它趕快搬家,它們結果真的走了。所以證明這個昆蟲、小動物都通人性,這個人性我們就說是佛性,同一個性,當然能夠溝通。所以當時這個樵夫跟它們這麼一溝通,這個蜂就散去了,就這麼一個緣分,這群蜂到這一生成為這個部落裡的人,輪回到人道,但是還是行邪見,畜生道這是愚癡感應的,邪見就是愚癡。但是目犍連跟他們有緣,一去全部給度化了,為什麼?因為過去生中目犍連曾經發了這個願。所以有願就容易度。所以我們要發起大願度眾生,這樣本身就是跟眾生結緣,特別是從事聖賢教育工作的老師、講經弘法的法師,首先得先發這個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願我到哪裡都跟眾生有緣。我們師父上人就教我們,他說他每到一個道場,向佛頂禮三拜,他都發三個願,第一拜,願跟這個道場結緣,結法緣,能夠在此地講經弘法,第二拜,願跟這裡的常住、護法結緣,他們能夠護持我在這裡講經,第三,願跟這個道場的信眾結緣,講經有人來聽。他到每個地方都是這樣,發這個願這就是結緣,所以你看看我們師父法緣這麼殊勝,結來的,你不發善願你這個緣就結不上。法緣要靠自己去結,從哪裡結?關鍵是我們心上要有這個願。
還有一個故事是《大智度論》裡面的,講到「發心即勝二乘」。這是講到有一位證了阿羅漢果的僧人,有六神通,六神通裡面包括他心通,知道人家心裡想什麼。他有位小沙彌做侍者,這一個大和尚、一個小和尚走在路上,小和尚幫著師父背著擔挑,挑著衣缽跟在後面。這小沙彌心裡就起了個念頭,說我希望要勤求佛果,我要作佛。念頭剛動,這個羅漢就知道,於是他就把這個小沙彌的衣缽接過來自己挑,讓小沙彌走到他前面。結果走著走著小沙彌又起了個念頭,說成佛太久遠了,太難了,倒不如先求一個阿羅漢果,可以早日解脫,就變成小乘了。這念頭剛動,這阿羅漢也知道,就馬上把肩上的肩挑就還給這個小沙彌,讓小沙彌跟在他後面走。就這樣,小沙彌在後面又起個念頭想成佛,結果又走到前面去了。如是三次,前後這麼搗騰,這沙彌最後就很奇怪,他說師父,你為什麼一會叫我走到後面,一會叫我走到前面,你是不是有點老糊塗了。他師父就告訴他,說我可不是糊塗,我知道你心裡面在想什麼,你剛開始動一個念頭,想要勤求佛道,那你就是菩薩乘人,我阿羅漢也要走在你後面,可是你後來這個念頭滅了,你想只做一個小乘,你沒有大乘心了,那你就不如我了,所以你得走在我後面,你給我挑這個擔子。這才明白,原來人的果位高下你看發心最重要,發起大乘心已經勝過小乘阿羅漢果,但這個心是真心。所以《優婆塞戒經》裡面講,如果有人發起菩提心,諸天都大驚喜,認為說我已經得到了天人師。所以只是發心,你看就勝作阿羅漢,為什麼?因為有願必成。
今天我們「行時時之方便,做種種之陰功」這一句就講解圓滿。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八集) 2008/10/12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