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學習講經的注意事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將來如果在外面講經,像前面這樣玄義的部分,現在實在說是不契機。因為一般人如果說很長的時間他都聽不到經文,他就不來了,興趣就沒有了。所以前面的玄義,那麼長的玄義應當一次就把它講完。就等於說第一次介紹全經大義,第二次就得要講經題,頂多第三次就講到經文,這樣很緊湊,聽眾心理能夠掌握得到。如果玄義不講也可以,講一個講經的因緣。把講經因緣跟經題合在一起就是一次講完,第二次就講到經文,這是在一般在外面講經用這個方法最適當。

  對於老同修,那就有細講玄義的必要。真正對這個佛法有修學的人,實在說他不願意聽經,因為經文他自己知道,他讀讀注解沒有什麼問題,他要聽,就聽玄義。玄義是什麼?玄義是你自己研讀這部經的心得報告,他要聽這個東西。這個東西的確可以當作自己修學的參考,換句話,這玄義就是全部經的精華。我們前面曾經講到經律論,宗經論,釋經論;玄義的部分就是宗經論,從經題以後都叫釋經論,解釋經論,按照經文一句一句解釋。所以像這種注解,它這個論兩個意思都有,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

  所以自己要知道,對外面人講要看聽眾的根機,他能不能接受。同時,在講台上講演的時候一定要觀機。觀機就是我們常講察言觀色,看這個聽眾的表情動態,能夠看到他能不能理解,有沒有困難。你看這個表情變化,你講的方法馬上就要變化,這樣才能夠契機。該深的要深,該淺的淺。所以講東西很難說,我們自己預先充分做一個准備,上了台上之後,統統用我准備這個來講,這個講固然是契理,不見得契機,那就好比什麼?醫生先把藥方開好了,然後再給人看病,看了之後,藥方就給人家,這個意思就是你得照我藥方生病才行,哪有這種道理?所以這個雖契理不契機。由此可知,准備是要充分,但是上了講台,可能你所准備那個東西是一樣都用不著。但是准備是不可以不准備的,愈充分愈好。上講台那是千變萬化,不是自己的變化,是隨聽眾的表情態度而變化,這叫契機,這一點非常非常不容易!那要很有經驗,自己常識要豐富,才能夠面面都應付到。初學的人不容易,初學的人還得是照處方給別人,還得用這種方法比較牢靠一點。

  我們這一篇提要也是從黃老居士注解裡面摘錄下來的,這可以給諸位做一個參考。就是注解我們拿到手了,應該怎樣取捨,你會取捨,這個經大概你就可以講了。取捨的標准有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自己真正能看得懂的這部分,我們取它,他注的有些地方我們看不懂,我們就把它捨掉,就不要他的,所以自己一定要能夠看得懂。我懂一句,我就取他一句,我懂兩句就取兩句,用這個方法。第二個原則就是我講出來,聽的人懂不懂。如果聽的人不懂,我也不能講,講出來,要聽的人也能夠理解,也能夠聽得懂,所以取注要守住這兩個原則。

  注解的人跟講演的人不一樣。注解的人是提供資料的人,換句話說,他所提供的資料愈豐富愈好。講演的人是台上表演要觀機的,換句話,有許多資料未必能夠用得上。我們再用一個比喻來說,做注解的人好比是采買的,講演的人好比是廚師。采買的人,那個街上有的是什麼菜,你最好統統都買來。你買得很齊全,廚師要配菜的話,隨手拈來,拈幾道配得色香味具美,但是不一定說把你買的東西,我統統都用上,不一定。可是你采買的時候,不能漏掉,你要漏掉,他要要的話,沒有,這不可以;他所要的,你統統都有,他不要的也都有。所以注跟講不一樣。諸位明白這個情形,你就會看注解,就會取注解。

  初學講經最好自己編一套講義,這樣講起來有體系,不零亂,有條不紊,淺深長短自在,這就是個非常好的標准。取注這個地方特別注意的,就是要取一家的注解,不能取多家,為什麼不能取多家?每個人注解的,他自己修學的,他有一個體系,每個人的不一樣,體系、思想、修行境界不相同。比如同樣一部經,你要是參考多種的注解,必然是雜亂無章,那是吃力不討好的。好像一句經文,我參考十幾種注解,這個注怎麼講,那個注怎麼講,統統講完了,花了很長的時間,這句經文講完,聽的人聽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你在講什麼,不知道你教了個什麼,不知道,這個弊病就很大!

  所以注解只能取一家之言,也就是我們學習,只能跟一個老師,一個老師帶的路,他會把你這個路帶離出去。兩個老師兩條路,三個老師三條路,你就無所適從。這個在我們中國古時候,所謂的師承就是這個道理,跟定一個老師。所謂是一家之言,他的確才能夠奠定深厚的基礎

  天講完,或者更短五天講完,聽眾興趣很濃厚,覺得捧場他也樂意,沒幾天!比如說我一個月、二個月講完,大家聽了一、二次沒有味道,下次不來了,聽眾會愈來愈少,到最後甚至於自己都講不下去了,這是一定要想到的。這種情形,古今中外凡是講演的人都有這個經驗,把聽眾講跑掉了。所以自己要小心、要謹慎。

  還有一點我也奉勸諸位不能宣傳。開始初學講的時候不要宣傳,宣傳麻煩在哪裡?這一宣傳大家好奇,頭天來了幾百人,這一聽沒有興趣,第二天大概一半都不到了,第三天又少了一半,這是什麼?這是道場的衰相。人數一天比一天減少,這是衰相,這些人有衰相,講的人心裡面就感覺到恐怖了,他就很難支持得下去,所以不宣傳。不宣傳,譬如說我講的時候,兩個人聽,他們兩個聽得有興趣,他就拉同學來,第二天有四個人,這是盛了,盛之相,為什麼?人數天天在增加,一倍一倍的增加,二個人、四個人就加一倍了,是不是?六個人就加一倍半了,倍倍往上增加,這對於情緒上有鼓勵的作用,這都是很重要的。所以一般人他不曉得登報紙、宣傳,一次、二次可以,三次的你要沒有能力抓住群眾,最好不要搞這個,搞這個沒好處。

 

上一篇:達真堪布:願力如刀醫煩惱
下一篇:你的腎到底好不好?伸腳一看就知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