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徐恆志:佛教常識問答(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七十一問:若人命終臨危之際,不能念佛,怎麼辦?如何解決?

  答:在命終臨危之際,種種善惡業力,自然現前。強者先牽,自力不能轉化,又 沒有善知識在旁指點、提醒,難免剎那之間隨業流轉,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平時“真 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是何等的重要啊!

  七十二問:帶業往主指的是什麼業?

  答:善業是菩提階梯,與覺性相應,帶去自不待言。所謂帶業往生,所帶的主要 是惡業,因雖然念佛,惑業尚未消除,但平時信願真切,臨終至誠,懇切,便能“伏 惑往生”——伏住惑業,使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不起現行,心不散亂,便得往生。

  七十三問:什麼叫淨念相繼?

  答:起初是以六字洪名,作為“淨念”,念念相繼。隨著持名功夫的深入,便能 使自性清淨心態相繼現前,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定慧圓明,寂照同時了。

  七十四問:什麼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答: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別想便是“無念”,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了 了分明便是“正念”。這樣久久念去,便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境界。

  七十五問:為什麼說一句佛號“是名無上深妙禅”?

  答:一句佛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聲相依,久久功純,念到妄 想脫落,自然寂照現前,這就是所謂“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所以經上說:“若人但 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禅。”

  七十六問:什麼叫“萬緣放下”?

  答:種種事事物物,種種六塵境界,念而無住,接而不染,心裡沒有粘著,這是 真真“萬緣放下”,不是一切拋棄。萬事不管、消極逃世叫“萬緣放下”。《金剛經》 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萬緣放下”的很好說 明。

  七十六問:什麼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答:這是說明自性的本體和妙用。正像一座大圓明鏡,鏡體雖空寂不變,而能隨 緣照物顯影。

  七十八問: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為法就不如夢幻泡影嗎?

  答: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叫有為法,都是虛妄不實,如夢幻泡影。離因緣 生滅,無所造作之法,叫無為法。既無所造作,豈還有夢幻泡影之相?《百法明門 論》立六種無為法,前五種無為,是按照法性所顯差別之相;後一種“真如無為”, 是說明法性之體,即是涅磐。六種所立的都是假名。

  七十九問:世間常說的所謂智慧與佛法上所說的智慧,有什麼根本不同?

  答:聆音察言叫“聰”,見貌辨色叫“明”,世間所謂聰明智慧,實際上都是根與 塵所和合的識;是有分別、有粘縛、有對立的。佛所說的智慧,是一種無分別、無生 滅、無粘無縛非空非有的覺照境界,也是一種現量直覺的心態。

  八十問:什麼是聞、思、修?三者關系如何?

  答:見聞經教而生的智慧,叫聞慧;依思維義理而生的智慧,叫思慧;依修定所 得的智慧,叫修慧。前兩慧是發修慧的助緣,修慧有斷惑證真的作用。

  八十一問: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怎麼講?

  答:因為是真空,所以不礙妙有,否則就是頑空。因為是妙有,所以不礙真空, 否則便是妄有。真空是體,妙有是用,體用不二,空有圓融。

  八十二問: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何講?

  答:菩薩雖弘法說教,度無量眾生,但是心中並不執著我是能度,眾生是所度; 也不執著於所說的法。否則諸相未空,妄心未降,豈得名為菩薩。

  八十三問:眾生者,非眾生,是名眾生。是什麼意思?

  答:所謂眾生者,是眾緣和合所生。緣生則性空,並無實際存在,故說“非眾 生”。但不無眾生之假相,所以可假名叫“眾生”。

  八十四問:何謂“無住生心”?

  答:對現前六塵境界心不住著,過而不留,不受污染,叫“無住”;妄既不住, 湛寂靈明之心,自然顯露,叫“生心”。“無住”即真空,“生心”即妙有。

  八十五問:佛教“以戒為師”,為什麼?

  答:學佛不離戒、定、慧三學。因戒生定,因定生慧。無上智慧,必由定發;無 漏大定,必由戒生。戒是“三學”的基礎。

  八十六問:什麼叫“我執”、“法執”?為什麼要破除“我執”、“法執”?

  答:所謂“我執”,是對虛幻不實、五蘊和合的身心,固執是能自在主宰的實 我;由於本來無我中,妄生執著,處處以我為中心,便產生了種種煩惱。“法執”是 固執一切諸法,以為實有,不知一切事物都是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謂“諸 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由於執著於“我”,便成煩惱障,招感六道流轉的分段生 死。由於執著於“法”,便成所知障,招感三界的變易生死。所以學佛就是要化除這 二種執著。

  八十七問:“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怎麼講?

  答:一切眾生由於受貪嗔癡等煩惱驅使,以致狂妄心識,紛馳不停,如能歇下狂 心,那麼菩提妙心,當下現前。

  八十八問:“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是什麼意思?

  答:凡夫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幻為真,所以不能捨離種種煩惱。如 果知是幻化不實,不取不捨,便能逐步歇下。應知道這個“知幻”的“知”字是“證 知”,而不是“解知”,因為“解知”仍屬意識分別范圍,不能產生“知幻即離”的力 量。若能離幻,當下便是圓覺了。

  八十九問:迷是眾生,悟了即成佛,怎麼講?

  答:以妄想為真實,迷妄顛倒,不知不覺,便成六道流轉的眾生。明悟自性本 空,寂然不動,而能隨緣起用,便成光明自在的佛道。

  九十問:什麼叫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答:“見惑”可分為“五利使”和“五鈍使”。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 取見(固執自身的惡見等,以為最勝)、戒禁取見(固執不合理的禁戒等,以為最勝)。五 鈍使就是貪、嗔、癡、慢、疑五種。利使好像刀口,鈍使好像刀背,利使的造業,是 與鈍使分不開的。所以修行到了小乘見道位,這利、鈍十使(五見與“疑”,叫作“親 迷之惑”;依於五見等所起的貪、癡、慢,叫“疏迷之惑”)便同時斷盡。因為這十使 是見道位中所斷之惑,故簡稱“見惑”。至於依於妄情而貪著一切可愛之境等的真正 三毒——貪、嗔、癡和慢,是小乘修道位進一步思維與修習真理,漸斷的惑,簡稱 “思惑”。“見思惑”是粗惑,叫“煩惱障”,能招致三界內的分段生死。“塵沙惑”和 “無明惑”是細惑,叫“所知障”,能招致三界外的變易生死,又前三種也叫枝末無 明,後一種也叫根本無明。

  九十一問:三毒是什麼?如何消滅三毒?

  答:三毒就是貪、嗔、癡,在六種根本煩惱中,這三種力量特強,故稱“三毒”。 依照當機之法,努力實踐,並常與自己習氣斗爭,就像經上所示:“譬如一人與萬人 戰”,就可以使習氣逐步轉化。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九十二問:為什麼佛教特別強調因果?

  答:因果是事物的發展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佛法認 為世出世間一切都不離因果法則。

  九十三問:為什麼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答:凡所作之因,遲早必然得果,只是時間問題。菩薩智慧明朗,為了怕得惡 果,預先斷除惡因。眾生迷昧,不信因果。但不斷除惡因,惡果終是難免的。

  九十四問:有些人做壞事還享福,做好事的人不順利。為什麼?

  答:按照佛法所說的因果報應,必須結合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來觀察、分析。 偈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九十五問:為什麼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答:菩提心即是成佛之心。我們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目的是為了成 就無上菩提。如一切行持不以菩提為歸,雖修善法,得福的時候很容易造業受報,這 不正是為魔作事業?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故修行人時時不忘菩提心十分重要!

  九十六問:“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怎樣講?

  答:我們學習佛法,應該以成就無上菩提為正因,種下成佛的種子,發同體大 悲、救度一切眾生之心,作為根本。《華嚴經》說:“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 諸佛菩薩智慧華果。”又須以善巧方便,對機施法,使一切眾生能獲得真實利益,究 竟圓滿無上菩提。

  九十七問:什麼是大慈大悲?

  答:給一切眾生以歡樂叫大慈;拔一切眾生的痛苦,叫大悲。

  九十八問:“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怎麼講?

  答:諸佛雖予一切眾生以歡樂但離一切取捨分別,心無所緣,叫無緣大慈。諸佛 如實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真如法身畢竟平等,因此而起大悲救拔之心,叫同 體大悲。

  九十九問:什麼叫“三輪體空”?

  答:如在財布施時,不執著能布施的我,有受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財物。法布 施也這樣,不執著有能說的“我相”,有聽法的“人相”,以及有所說的“法相”,這 都叫三體輪空。因為對於這三個方面,都空無所著。《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 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一○○問:什麼叫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什麼意思?

  答:這是從教理上說明修行的階段和位次。其中十信是修“觀行”的位次,信常 住真心的理體,並無疑惑。十住、十行、十回向是離真如不遠的“相似”位次,也叫 “三賢位”。其中十住是已斷見思惑和三界內的塵沙惑(不能知三界內凡夫的病與應施 的藥,叫界內塵沙惑)。十行是已斷三界外的塵沙惑(不能知三界外三乘人的病與應施 的藥,叫界外塵沙惑)。十回向伏無明惑。十地也叫十聖位,能破無明,見佛性,證到 的人都是法身大士。以上是從“別教”立論,經過“等覺”到“妙覺”,共破十二品無 明。如果按照層次較高的“圓教”,共須斷四十二品微細無明,才證妙覺極果,成清 淨法身。

  一○一問:什麼叫“涅磐”?

  答:“涅磐”譯為“圓寂”。德無不備叫“圓’,障無不盡叫“寂”。

  一○二問:什麼叫“有余涅磐”,無余涅磐”?

  答:己滅生死之因,不再流轉六道,但所依的有漏之身尚未滅掉,故叫做“有余 涅磐”。已滅生死之因,所依的有漏之身也已滅掉,叫“無余涅磐”。

  一○三問:什麼叫“羅漢”、“聲聞”、“緣覺”?

  答:聽到佛的身教,明悟“四谛”道理,斷除“見思煩惱”,叫“聲聞”。所證極 果,即“阿羅漢”。觀“十二因緣”之理,覺悟無常,斷煩惱,證真理,從緣得覺,故 叫“緣覺”,也稱“辟支佛”。

  一○四問:什麼是“分段生死”?什麼是“變易生死”?兩種有什麼不同?

  答:由於見思粗惑未斷,而受六道分分段段的生死叫“分段生死”。由於無明細 惑未斷,雖已出離六道生死,尚須經歷無明漸滅,證悟漸增的變易,叫“變易生 死”。前者是三界內的生死,後者是三界外的生死。

  一○五問:佛的知見是什麼?眾生的知見是什麼?怎樣入佛的知見?

  答:明悟不生不滅、本來具有的智慧覺性,寂然不動,而慧照無礙,便是佛的知 見。一味妄想執著,分別顛倒,便是眾生知見。能轉化妄想分別,用而不著,便能入 佛知見,所謂“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一○六問:什麼叫大乘?什麼叫小乘?兩者有哪些共同處和不同處?

  答:“乘”即車乘,大乘載運多,小乘載運少。一般說來,小乘偏重自利,大乘 兼能利他。小乘斷見思惑,悟“我空”,證偏空真理,破煩惱障,出分段生死。大乘 斷塵沙惑、無明惑,悟“我、法二空”,證中道實相,破所知障,出變易生死。

  一○七問:《彌陀要解》上所說:“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 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怎樣理解?

  答:實相無相,但無不相,也即諸法無不是實相的體現。譬如以金子做眾器,眾 器都是金子。就《阿彌陀經》來說,能說的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阿彌陀佛;能度的 佛,所度的眾生;能信的心念,所信的法門;能願的欣厭,所願的極樂;能持的“三 業”,所持的“佛號”;能生的信願行三種資糧,所生的四種淨土;能贊的釋迦等諸 佛,所贊的極樂依正,都不離開實相,也無不是實相的體現。所以說:“無非實相正 印之所印。”總的說明《阿彌陀經》是以實相為體的。

  一○八問:什麼叫了生死?怎樣了生死?

  答:生死是虛妄識心的流轉,如果能息下一切無明妄心,生死本不可得。但我們 凡夫無始以來,污染很深,只有老實依教奉行,依法修持,自能逐步解脫一切系縛, 徹證本具的常住真心,了脫生死,成就無上菩提。

  一○九問:什麼叫“四攝”、“六度”?

  答:“六度”就是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種行門來度脫眾 生。“四攝”就是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方便來攝取眾生生歡喜心,信受佛 法,實踐佛法,超脫生死苦海。

  一一○問:為什麼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答:一切法即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因緣所生,有相皆妄。但自性能生萬法,妄體 不離本真,如果能轉迷為悟,會相歸性,那麼一切法皆是佛法。《楞嚴經》說:“色 身、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又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 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正說明真如本體,“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一一一問:怎樣理解“不離佛性而行世法,不離世法而證佛性”?

  答:學佛的人照樣工作,照樣生活,就在生活日用中,時時處處加上一個“覺” 字,自性隨緣起用,用而不著,過而不留。《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 住。”

  一一二問:自殺的人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答:佛法以“心”為主,不想生活而要自殺的人,其內心必十分痛苦,以這種煩 惱痛苦的惑因,作自殺惡業的業緣,而想得往生極樂之樂果,實使人難以相信。

  一一三問:什麼叫“三維空間”、“四維空間”、“多維空間”?

  答:“維”是一種度量,如幾何平面即二維。長、寬、高便構成“三維空間”。在 三維空間坐標上,加上時間,時空互相聯系,就構成四維空間連續區。現在科學家已 承認十一維空間。空間維數愈高,說明其境界愈不可思議。佛陀法身遍滿廣大虛空, 維數必然是無限大。由於復度多空間的學說,可以減少人們對佛教種種不可思議境界 的懷疑。

  一一四問:有人說:念三千遍《大乘無量壽經》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樣說對嗎?

  答:不可說死。能否往生極樂世界,關鍵是有無信願。如信願具足,十念、一念 也能往生,何況至心誦經三千遍。如無信願,只是追求形式和數字,恐未必能往生彼 土。

  一一五問:有人說:自己已能來去自由,要去就去,要走就走。這樣說可信嗎?

  答:來去自由,全靠真修,坐脫立亡,須憑定力。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旁 人似不必加以肯定或否定。

  一一六問:有人說:老和尚赴宴,一看都是大魚大肉,為了隨緣應機說法,便既吃了 魚肉,又弘揚了佛法,使皆大歡喜。這樣對嗎?

  答:經說:“夫食肉者,斷大悲種。”獨身、素食、僧裝是出家人必須做到的。 但在《瑜伽菩薩戒》裡規定,為了權巧方便,從饒益眾生出發,“於諸罪性,少分現 行,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雲雲。“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 多生……或復欲造多無間業,……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憫心,而斷 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這就是說,大乘菩薩為利益他 人,見機得開,所以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和處理。但總的來說,“以戒為師”是學人 的一門必修課。

  一一七問:有人說:佛子可以飲酒,只要不醉,少喝點可以,年老的人可以活血,不 是破戒。這樣說對嗎?

  答:在家居士受“五戒”時,有“不飲酒”的規定,這叫“遮戒”,為遮住醉後 易於犯戒。世人飲酒能控制自己“不要喝醉”的不多,而酗酒、鬧事、喪德的卻隨處 可見。所以在《梵網經菩薩戒本》中,不但戒“飲酒”,而且把“沽酒”(買酒、賣 酒)列為“十重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為的是防止無量過失。

  一一八問:有人說:只讀一本《無量壽經》就可以,不必再讀其他的經,否則就是夾 雜。這樣說對嗎?

  答:經雲:“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眾生根性萬差千別,有專讀一經,便能攝 心不亂的;也有須廣讀多經,才能漸漸攝心。總要對機施法便好。

  一一九問:有人說:“密法興,佛法就滅。”這樣說對嗎?

  答:法門無量,總在息妄顯真。密法、顯法莫非方便。《大日經》說:“菩提為 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大約公元七世紀以後,大乘佛教開始密教化。在修法 上,以身、口、意三密相應為特點,以“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性相不二,理事圓 融為要領。佛法原是不二之法,你真懂禅、淨,就不會輕視密法。

  一二○問:有人說:阿彌陀佛聖號最進補,可以強壯身體,不老不病,健康長壽。這 樣說對嗎?

  答: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主要妙用在於消業去障,得定開慧,了生脫死,成 就正覺。業消智朗,神寧氣旺,強身延壽,是附帶的好處。如果僅以念佛作為進補、 強身看待,未免“棄金擔麻”、捨本逐末了。

  一二一問:有人說:帶著財、色、名、食、睡的念頭念佛,也可以往生。這樣說對嗎?

  答:帶著“五欲”的念頭念佛,念佛決定不懇切、不專一。信不真、願不切,要 想往生,哪有可能?只有“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才能伏斷 種種煩惱,往生淨土。

  一二二問:已歸依佛門的人,再去練氣功,對嗎?

  答:練氣功是以強身體、祛疾病為主,每每見效於一時,流弊在日後。既歸依佛 門,應樹立緣起性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以明悟 心性,了脫生死為主。如果再去練氣功,好比已進入高等學府,再去讀中小學,實無 必要。

  一二三問:已歸依佛門的人,卻一味去追求神通,搞特異功能,對嗎?

  答:既已歸依佛門,當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為旨歸。況且業障消除, 神自通達。若不從息心達本下手,一味求神通,必將勞而無功,甚至走火入魔。《金 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口誠言,為 何不信?

  一二四問:學佛與搞氣功有什麼根本不同?

  答:一般氣功的吐納引導和佛教所說的定慧等持是兩回事。大體說來,氣功和佛 教的不同處,在於前者著重於保健益壽,調動人體潛能;後者著重於斷惑證真,明心 見性。佛教認為“四大苦空,五陰無我。”如果只是在身體上作些活計,最終不但會 落空,且會增長我見和身執,不能完成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持;即使在修禅定和 藏密氣功過程中,有些調身、調息方法,可以防止禅病,促使長壽、健康,並發生一 些特異功能效應,但這不過是修習禅、密功夫的初級階段和副產品。只有斷除我、法 二執,解脫生死流轉,成就無上菩提,才是學佛的真正目的。

  一二五問:什麼叫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

  答:一般說來,佛滅後五百年是正法時期,因各種法制、儀式均未更動。再一千 年是像法時期,這時所行的是像似正法的佛法,故叫像法。這以後一萬年就是末法, 在這一時期,去聖更遠,教法漸衰,接近末微,故叫末法。照這樣算,現在已開始進 入末法時期。以上是從總體上說。若按修證來說,有教、有修、有證,就是正法;有 教、有修而無證就是像法;有教而無修、無證,就是末法。

  一二六問:什麼叫護法?怎樣護法?

  答:護法可有兩種含義:護持自己所得的善法、淨法,勿使忘失;擁護、弘揚佛 的教法,都叫護法。所以護持自己的淨心,如護初生之鳥,如防風中之燈,以及弘揚 佛陀教法,護持三寶事業,廣利一切有情,都是護法者所應該做到的。

  一二七問:禅定與禅宗有何區別?

  答:禅也叫禅那,譯為“靜慮”,是一種修定方法,故也叫禅定。禅定種類很 多,有色界、無色界“四禅定”的世間禅;有“五停心觀”、“九次第定”等等的出世 間禅;有“法華三昧”、“首楞嚴三昧”以及菩薩修六度萬行,所以生出種種大禅的出 世間上上禅。禅宗則是以“涅磐妙心”為核心,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 心,見性成佛”為宗旨,與色界之禅或禅定之禅,含義有所不同。

 

上一篇:徐恆志:佛教常識問答(一)
下一篇:星雲大師:幽默的禅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