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王骧陸:乙亥講演錄-啟機分之釋佛-釋法-釋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釋佛

  佛是大覺義,就其德以立尊號,此無具體人,本名佛陀,簡稱曰佛,乃如來十號之一,又名曰智覺,自覺覺他。覺之圓妙者也,又名一切智,覺知一切法之事理,了了分明,無有迷惑,故稱曰佛。蓋凡夫不覺,二乘自覺而不能覺他,菩薩自覺覺他而行未圓,佛則圓覺也。佛之稱號,與聖賢等字同一意義,夫子其聖矣乎,言孔子之意境已入聖境界也。人皆可以為堯舜,眾生皆可成佛,即是此意。意境屬之於心,心名地,又名性田,田有生生不已之妙,所以名自性為佛土,曰佛種,不僅指釋迦佛應化之土為佛土。佛有因佛果佛二種,果佛者釋迦如來已成之果佛等是也。因佛者,即我心與眾生因地皆可成佛是也,故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覺性本皆平等,皆可成佛也。修至覺地,又名佛地,又名開佛慧,開佛知見,又名佛眼,乃合法眼、慧眼、天眼、肉眼四眼而成也。眼者心也,眾生共分十界,十界惟心。佛為十界中之最高者,惟佛不稱眾生,余自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鬼、地獄九界,皆稱眾生,以煩惱未斷也。

  由凡入佛,應依於法,曰佛法。法如車乘而得度者,曰佛乘。分小乘二乘大乘,由是而明道,曰佛道,曰佛印。道為世出世之至寶,無可比擬,故曰佛寶。佛法僧三者,相合相印而寶斯現,三而一也。所以人人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與釋迦佛一樣。非放光坐蓮華變形謂為成佛也,我人日日拜佛敬佛,乃追慕釋迦文佛之德,願學而效之,與之同一光明圓覺也。譬如尊孔,自願學而為聖,非變為孔子也,亦非孔子能使我成聖也。第不能不借一像以作觀摩,遂立佛像,借以作鏡,有鏡而不能反照,終無益也。照鏡而不去垢,亦無益也。行人倘能誠實修持勿自欺者,乃可稱為佛子,稱為法子。如來名號約有多種,茲略言之。一、如來,言心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二、應供,言應受一切眾生供養。三、正遍知,言能遍知一切法故。知一切法無差別曰正知,智無不周曰遍知。四、明行足,言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以皆行之滿足故。五、善逝,言第一上升,永不復還也。六、世間解,言能解世間一切煩惱、清淨。七、無上士,言法中涅槃無上,眾生中佛無上,亦可稱為大士。八、調御丈夫,言能調理控御一切眾生。九、天人師,言為天道人道中之師尊。十、佛,言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十一、世尊,言具上各種尊號,為世間一切人天尊敬故。十二、婆伽梵,言具六種尊義者: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以上皆世尊之別名也,亦表世尊之至德而已。

  釋法

  法者,梵雲昙摩,言通於一切也。惟佛方稱法王,通於萬法也。法乃方法,如舟之可以度人出險,名曰法舟、法船。人之本性,能生萬法,名曰法身,又曰法性。又人修至明心見性者,即成法身佛。了解難行之佛理而不惑者,曰法忍。明無生之理而證得者,曰無生法忍。能明正法用以度人者,曰法眼,又曰法眼淨。往昔佛菩薩所說經教,記於文學者曰法典,曰法曼荼羅。分之門類者曰法門。法無定法,皆可活人,故名法乳。由文而表於語言聲音者,曰法音,法音通乎十界。一切眾生之所同心,故有十法界。眾生死執於法,不明變化,其苦萬倍,名曰法執,又曰法見法縛。當求善知識以為師,付我以正法,曰法師。師以種種方便法門,開我之妙法蓮華,蓮華者,我之心也、體也。妙法者,我心之妙用也。使我得無上妙谛,意味無量,故又曰法味、法食。以喜樂無量,故曰法喜、法樂。今之集會研究,共同討論互度之法,曰法會。將一乘法寶輾轉以度人,使之勿停止曰法輪常轉。諸位各有無上根器,足以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即是法器,如器之可承受物也。總之,法以救人慧命,故曰法藥。醫王用之以救世,能入此曼荼羅者,名曰法緣。然而一切皆空,法亦暫時借用,如病愈即不可再用藥,否則便成法病。今日正用藥之時,必修至證到諸法空相,方可捨法。人壽無常,機緣難再,時哉不可失。

  釋僧

  僧者,眾也,有德之眾也。如和尚一人不能稱僧,必四人以上,乃可稱僧,有十人僧,二十人僧,且必是有德行者。即居士有德者,合眾亦名為僧。凡和尚不知佛法,不明心地者,不得謂寶,以其離佛法也。我人恭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覺此名佛,軌此名法,和此名僧。此指何事耶,指何物耶,曰心寶而已。佛昔所雲之破戒僧,是指尚有戒體威儀者言,非今日之絲毫無戒者也。戒體且無,戒相亦失。若劣慧者聞之,以為如此方便,亦只要發願做個破戒僧足矣。佛法前途,豈不危哉?且和尚而流入於營業,宜其就世之所好而趨之矣。世人所好者,程度如是之低,彼又安得不以經忏騙人哉?若改變風氣,作功德不重形式,惟請大德開示經義以重法施,方報以供養。彼自然亦改就讀經,庶使和尚亦稍稍明白佛法之所以然,則功德不可思議。然僧界墮落,不應歸咎佛法,當辨明之。

 

上一篇:王骧陸:乙亥講演錄之啟機分
下一篇:妙祥法師:放生會不會反而刺激養殖業發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