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今天我們來學習: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
這一句,這句可以說是整篇《陰骘文》的核心和綱領,代表這篇《陰骘文》的中心,就是我們希望能夠廣種福田,獲得福報,最重要的是在心地上去修,讓心地轉成純淨純善,這就生無量的福報。我們來看安士先生的注解文,他說「此句,乃一篇綱領。上述因果之事,此明因果之理」,所以這一篇文章的綱領就在這一句話。這句話之前是文昌帝君為我們講述了因果之事,講了很多的故事,包括他自己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的時候,他在每一世當中所做的這些事情,都顯示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同時引徵了歷史上的真實案例,都是在事上為我們顯示出來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底下從這句話開始,下面講的是因果的理,事和理相得益彰,底下講的這些都是道理,都是倫理道德,為人處事接物應該有的存心。
下面說到「心地是因,福田是果」,真正講因果講到究竟處那就要講到心緣了。因果到底怎麼來的?我們常常聽到這句話,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都是空,為什麼稱為空?因為它因緣和合,它沒有主宰、沒有自體,什麼東西都是這樣。譬如說一本書,這一本書我們把它稱為書,這是一個東西,可是它怎麼來的?是由每一頁紙裝訂而成的,這個紙如果單把它提出來的話,你不能稱為它是書,只能把它叫做紙,不同的紙合在一起,每一頁裝在一起,這樣我們就把它稱為書。其實書就是由不同的紙合而為一的,因此它是因緣假合之物,我們假名為書。紙本身也是因緣假合之物,紙是由這些木材打成紙漿制作成的,經過這些工序來生產,這些都是因緣,因緣就是條件,條件具足了才有這樣東西出現。再往下追,這些木材又從哪裡來的?木材它是由種子長成變成樹木就成為木材,樹木它又由不同的這些分子、原子、這些基本粒子組成。一直你去追究下去,這些分子、原子、粒子它又是由什麼組成的?現在科學已經發展到很高的一種地步,現在發明的所謂超弦理論,能夠解釋物質是從什麼來的,物質是從弦振動而來,也就是最微細的粒子(基本粒子),我們講電子,原子核裡面的誇克,這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的物質,它們是什麼產生的?弦振動。就像一根琴弦它在振動,弦的振動的方式不同,就組成不同的原子、分子,帶有不同的能量,所以最後它就是振動而已,你分析到所有的東西所有物質原來最後只有振動。弦振動也不是說真有根弦,它是來比喻,就像弦,你要彈奏的時候琴弦會振動,產生不同的這些音符,這些音符好比是能量,能量和物質是一不是二,物質只是能量的集合體。所以最後你看只有振動,整個宇宙全都是不同種振動的組合的一個整體。所以宇宙本來都是空的,一切物質都是空的,萬法皆空。
我們追究了,到底什麼東西在振動?科學家們現在用一個概念,叫弦振動,比喻它好像琴弦在不斷的振動。琴弦也是物質?它不是物質,它只代表一種振動,換句話說,除了振動之外沒有物質。那到底是什麼在動?爭論這個問題,早在一千多年前,六祖惠能大師他受了五祖的衣缽以後來到南方,在廣州,到達了現在的光孝寺,(光孝寺就在我家附近),在那裡印宗法師正在講經,結果門外有兩個人,是兩個出家人在爭論,他們看見這旗桿上的幡在動,一個說這是幡動,另外一個說不是幡動,是風在動,風吹幡才動,風不吹幡怎麼動?兩個人在爭論不休。這時候六祖惠能大師來到他們跟前跟他們講,說不是幡動,也不是風動,仁者心動。明白了,到底什麼在動?不是物質在動,根本沒有物質,是仁者你心動。所以這個振動是什麼動?心在動。這個心到底是什麼心?六祖大師他在黃梅聽五祖給他傳授《金剛經》他開悟了,然後說了五句話,其中一句說到「何期自性,本不動搖」,自性就是我們的真心,真心本來不動搖,真心不動,到底什麼在動?是我們的妄心在動。會動的都是妄,真的東西不動,因為有妄心,這一動叫無明,無明一產生相就跟著出現,我們就說物質的世界、精神世界都會產生,這一動搖就會產生相,這樣因果也就跟著產生。所以因果怎麼來的?因為心在動,就有因果,這個心就是我們的念頭,那是妄心。這個念頭有多少?彌勒菩薩說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換句話說,一秒鐘有一千二百八十兆,這麼多念頭,動的太厲害了,太快速了。每一念,這一動就是因,現的相就是果,念頭它永不停息,因果也就永不停息。這個因果講什麼?因果不空是講它的相續不空,它的循環不空,它的轉化不空,心一動就有因了,立即現出果,這個不空;你一動就有相,這個不空;我們念念在動,那就念念因果相續,這個不空。所以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是這樣講法,這真是高深的哲學,也是高深的科學。指導我們生活如何落實,就是我們講的倫理、道德、因果。你看《文昌帝君陰骘文》這一篇文章裡面全都含有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的教育,講得很圓滿,安士先生這麼一注解真的是很圓滿。
我們知道「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有什麼好處?就是要謹慎,對我們的起心動念不得不防范,因為起一個念頭必定有果報。我們起善念,什麼是善念?為人、為一切眾生著想,這是善念,得到的就是福報,就是一切眾生為你著想。如果我們起一個惡念,什麼叫惡念?為自己叫惡,自私自利的念頭,那就會得惡報。所以這裡講心地是因,福田是果,因果它是同時的,念頭再小,只要一動,這就是因,馬上你就會有果報。你的心地是善良的,哪怕是再微弱的善,它也會有福,你的善心愈真純福報愈大,所謂因果同時。因果同時我們又有點不太了解,不是明明講前因後果嗎?我今天做善事,來日得福報,可能來日不行就來生,來生不行還有後世,怎麼你能說因果同時?我現在做好事能馬上得好報嗎?這因果同時講的理也是很深的,這是事實真相。為什麼說因果同時?現在科學家也明白這個道理。你看愛因斯坦稱為現代科學之父,這個人真了不起,他發明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光電效應,這些理論成為現代物理學的重要的支柱,現在科學家探索太空都離不開愛因斯坦的這些理論。他明白了一部分宇宙人生真相,他告訴我們,他說時間、空間都是人的錯覺。時間,我們講有過去、現在、未來,這是時間,這是什麼?你的錯覺,不是真的。什麼叫錯覺?佛法有個專有名詞,叫妄想,你看錯對妄,覺對想,錯覺就是妄想。時間是什麼?你自己的妄想、妄念,你以為有過去、現在、未來,實際上沒有,只有什麼?只有現前一念。所以你說有前因才有後果,今天做善事,來日得好報,這是什麼?你心裡面有對時間的執著,《金剛經》裡講的叫「壽者相」,這個相是假的。真正覺悟的人他能看到這個境界,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這是真的。所以我們現在起一個善念,做一件善事,當下果報就已經定了。我們有妄念,所以看到果報在將來,實際上對一個覺悟的人來講,果報就是現在,將來的果報也是現在,說得好懂一點,就是現在注定了你將來有果報。實際上注定的那個將來的果報還是在現在,現前這一念,這一念就具足過去、現在、未來,不用等再多長時間才到那個未來,你這一念當中具足了。不僅具足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也具足十方,十方三世皆在你一念之中。
這一念有多快速?一秒鐘有一千二百八十兆,這麼多念頭,念念都具足十方三世,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你這一念生起來如果不善,這一念所變現的境界就是惡道,你自己去受。什麼時候你能夠突然生起一個善念,這個善念它變現的是善道,你自己去受,真的叫自作自受,沒人主宰你,只是自己做主宰,誰做主宰?心地是主宰,念頭是主宰。所以我們怎能不對自己念頭負責任?眼前一切境界,自己所有的命運,都是自己造作的、自己掌控的。所以古德有說「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有智慧的人他知道境界是我心所現的,他不去改變境界,他改變自己的心,想要境界好那就把心轉好就行了。我們有時候忘了這個真理,就會怨天尤人,埋怨我們自己為什麼命運這麼差,老天爺這麼不公平,我這麼苦,別人對我這麼糟糕,常常排擠我、侮辱我、毀謗我、譏笑我,我為什麼業障這麼重,遇到這些遭遇就這麼差,老天爺真的不公平,你看怨天尤人。這是什麼?愚人,愚人除境不除心,他想改變的是境界,不曉得境界就是你的心變現的。所以回光返照,改變自己的心地,自然福報就現前,心地是因,福田是果,這才真正叫因果絲毫不爽。
下面說「世儒不信因果,由於未能理會儒書耳」,這是講很多世間讀書人,特別是學了點儒家的,學個半吊子,沒學透的,他駁斥因果,他只相信什麼?聖賢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說這跟因果無關。這是什麼?理解聖人的教訓太淺了,他不信,他不能夠真正領會儒書,聖人的存心、他的心法沒得到,他所領會的還是自己的分別執著。下面說「故論及余慶余殃之說則信,談及因果即不信」。這是世儒,這些讀儒書的人,他不相信因果,他駁斥說根本沒有因果報應,但是他又看到儒家典籍裡面,你看《易經》就說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慶、余殃這種說法他信,為什麼?這是儒家十三經,這是聖人講的話,所以他就信了,可是他不理解什麼叫余殃?什麼叫余慶?為什麼用這個余字?慶就是福報,殃就是災殃,積善之家它必有余慶,余之外,余是剩余的、額外的,這個余慶可以福蔭子孫,余,有余就必有個正慶,有個主體的才有額外的。那主體的福報是什麼?主體福報是自己,自己有正慶,這是正福報,自己享受。你已經死了怎麼能享受?死了以後來生享這個福報。所以聖人他這個話裡面講的很有深義,就是除了你自己來生享的福報以外,你的余福還能夠庇蔭子孫。如果是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殃是禍延子孫,可是這是額外的,還有一個主體的,那是你自己要受的,那就是正殃、正報,那是來生墮三惡道,去地獄、餓鬼、畜生那一道去消你的罪業,這個我們得相信。
所以如果說只信余慶、余殃之說,而不相信因果報應之說,你說有什麼辦法?就像安士先生下面的比喻,說「猶之但能呼日,而不知其即為太陽也」,他說我看到的是日,因為聖人只說有日(日頭),但是沒有說有太陽,日頭不是太陽,就這麼個意思,換個說法他就不能夠相信,這不就等於太愚迷、太迂腐了!不曉得日即是太陽,太陽就是日,說法不同,其理一也。所以我們要相信儒講的還是因果,就拿剛才那句話講,《大學》裡面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邏輯也是個因果關系,從小到大,其實什麼?大小不二。你格物致知,格物是格除物欲,降伏欲望,致知是你才能有智慧,欲望、煩惱放下了,智慧才能現前,智慧現前了,自然你的意地就真誠,你的心正了,身修了,家齊了,國治了,天下太平了。這個我們一般講有先後順序,實際上也沒有先後順序,同時的。你當下克己復禮,格物致知,當下你就能達到家齊、國治、天下平,同時產生,為什麼?因為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你的心和天下沒有大小,天下不大,心也不小,心能包天下。正如《華嚴經》裡講的,芥子能納須彌,芥菜子,這小芝麻,能夠納須彌山,大小不二。我們平時凡夫的思想沒辦法理解,芥菜子這麼小的體積,能夠容納須彌山嗎?須彌山是銀河系的中心,這麼大的一個天體,能容納到一個小芥菜子裡面?可以,為什麼?沒有空間,空間是你的錯覺,體積大小都是你的錯覺。
你看連南宋大儒陸九淵他都能說的出來,說「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我的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的心,不只是天下,他講的是宇宙,這講得更徹底。所以怎麼能說你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不能夠同時治國、平天下?可以的,因為你的心就是天下,天下就是你的心,這不也是因果同時嗎?你心是善心、是仁愛,「天下歸仁」,這是孔子說的,孔子在《論語》當中對顏回說的。顏回問什麼叫仁?仁愛的仁,仁是孔子一生追求的境界。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曰仁」,什麼叫仁?你能克己復禮就是仁,克己復禮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誠意、正心,那就叫仁。然後孔子又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今天你能克己復禮,今天是講一日,這一日就是今日,今天什麼時候?就是現在,現在你的心克己復禮了,你的天下歸仁,仁愛大道、大同世界都實現了。其實不只是天下歸仁,宇宙歸仁,陸九淵說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我心歸仁當然宇宙歸仁,同時的,有因即有果,因果同時,這是儒家裡頭的深義。可是一般讀儒書讀了半吊子是很難懂,孔子的心傳只有顏回受得起。所以孔子為什麼最喜歡顏回?顏回能明白。所以孔子這句話,「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不對其他人講,只對顏回講,這是顏回是大根性人物,所以孔子稱為至聖,顏回稱為復聖。因此不能夠以儒的觀點駁斥說沒有因果,凡是駁斥因果,說明他對於這個道理還沒明了,還沒有得到孔子的真傳,才會說這個話。
下面講「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則不敢為惡;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蕩,蕩則無所忌憚」,這是講到信因果的好處和不信因果的壞處。你信因果,心常畏,畏懼,畏懼報應,所以就不敢作惡。因果教育能使人斷惡修善,而且他斷惡修善是自覺的,不用人督促的,他有這種恐懼的心,害怕受苦報,所以不敢干壞事。所以我們師父常說,倫理道德的教育讓人恥於作惡,作惡是可恥的事情,聖人君子怎麼能作惡?有人格的人不會作惡,他以此為恥,因果教育讓人不敢作惡。所以這個倫理道德和因果教育要相輔相成。對現代人來講,實在講因果教育更為有效,為什麼?因為現在人他真的叫做不知廉恥,你看比起古人,現代人的羞恥心幾乎已經蕩然無存。走在大街上你看男男女女那種放蕩的行為,過去哪有?大街上的這些廣告畫面畫的這些女人頭這些,過去哪有?電視電影媒體這些報導、這些影片,殺盜YIN妄,好像不播這些就沒人看,這比起古人真的叫世風日下,差遠了。因此這個污染這麼重,廉恥心真的太薄弱。怎麼辦?有沒有的救?還行,用因果教育,因果報應讓人不敢作惡,他雖然沒有羞恥心,可是他想到我不能干這壞事,干了壞事天打雷轟,自己有報應的,自己可能身有病,會橫死,或者是斷子絕孫,他想到自己的利益,他會害怕,他不敢作惡,這個好,因此要大力的提倡因果教育。真正把這些三世輪回因果報應的這些事實真相廣泛的向世人說明,相信這個社會很快就得到大治,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不難實現。所以信因果有好處。
底下講「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蕩」,你看一個人連因果都不信了,那他真的是放蕩,心沒有任何約束,他沒有任何忌憚,忌是忌諱,憚是恐懼,換句話說,他是敢作敢為,目無法紀,什麼天地鬼神,什麼因果報應,全沒放在眼裡,因此肯定會胡作非為,因為他不怕。其實他是不是真不怕?不是,他只是不知道,真正果報現前你看他害不害怕,你把他扔到油鍋裡,他害不害怕?你讓他上刀山、下火海,他害不害怕?他肯定害怕,只是他現在愚癡得很,他不明白,他以為沒有,所以他才肆無忌憚。對這種人我們要可憐他,正像古人所說的,「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雖然他的行為很可惡,可是他其實是很可憐的,他不知道因果報應,所以他敢造這些惡業。他沒受過因果教育,不懂得做人,我們得原諒他,還得起個慈悲心來教導他,把這些因果報應的事實告訴他,希望他能回頭。他回頭了,能忏悔了,還有得救,不要等到真的是到了地獄裡油鍋面前了,那悔之已晚。看到社會上有一類人無所忌憚的,我們自己要反省,實際上真的我們的教育沒跟上,所以才會出現這一類人,我們也有一分責任,我們沒教好他。這是以父母之心來存心,子不教父之過,他不好我也有責任,我沒教好他。所以應該大力的宣揚因果教育。而《文昌帝君陰骘文》這是最好的因果教材,它跟《感應篇》是同一部。印光大師當年,你看他印佛經還沒印那麼多,他印這三部因果教材印的最多,第一部就是《安士全書》,第二個《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三《了凡四訓》,這是真正大智慧人他的行動,真正挽救世道人心。
下面說「一人畏而行一善,萬人即增萬善」,信因果的人心常畏懼,所謂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他知道凡事皆有因果,一言一行乃至起心動念都有因果的,他有這個畏懼心他自然就會行善。一人明白因果他就一人行一善,一萬人明白因果那就增加了萬善,這個社會能不和睦嗎?古代的帝王都懂得這個道理,他知道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他用什麼教人民?用倫理、道德、因果,三教並行教育。尤其是清朝,你看開國的幾個皇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那都是大聰明人。清朝是少數民族,入關來統治中華大地之多數民族,能夠統治的這麼安定,大家都能服,這不容易。它靠什麼?就靠教育,就用中華老祖宗的三教,儒釋道三教,就用倫理、道德、因果,所以社會安定團結,歷史上稱為「康干盛世」,康是康熙,干是乾隆,康熙、乾隆中間還有個雍正,這都是大智慧人。現在我們要構建和諧社會還得要用這種老方法,用教育。現在用教育方便了,有媒體、有電視、有網路,國家一號令,全部媒體共同來弘揚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真的像我們師父講的,不出一年,你能看到社會大治,人心向善了,天災人禍都會慢慢減少,最後化解了。那麼反過來,「一人蕩而造一惡,萬人即增萬惡」,假如不用因果教育,人民會慢慢變得放蕩,肆無忌憚,他敢造惡。一天一個人造一個惡,這個惡包括身口意,身造殺、盜、YIN,口造妄語、兩舌、绮語、惡口,意造貪、瞋、癡,你看我們不是常常會造這些惡嗎?一個人一天造一個惡就不得了,一萬人就增萬惡,那我們國家十三億人口,世界上五十多億人口,那個惡不得了,怎能不招感天災人禍?果報。
所以安士先生下面說,「故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亂之道也」,這句話講得太精彩了,印光大師常常引用這句話來說。他說人人知道因果,曉得有報應,這是大治之道也,治就是安定、就是和諧。我們現在天天喊著要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怎麼做?人人知因果就行了,人人知因果人人就不敢作惡,人人都喜歡行善,他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知道幫助人就是幫助自己,利益人就是利益自己,自私自利自然就淡化了,損人利己的行為自然沒有了,大治之道。如果不信因果,人人都不信,現在就是很麻煩,談起因果,真的,你問問有幾個人相信?這是大亂之道。社會的治亂沒有別的,就看教育興不興盛,這個教育不用講其他的,就是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過去古人為什麼社會都安定,歷史上動亂的時間是少數,大多數時間都是安定的,民心都是厚道的,即使是在亂世,人民都是善良、厚道,為什麼?他們相信因果、相信報應。他們哪學的?古代沒有現在這樣的這些媒體這麼發達,資訊沒那麼快捷,靠什麼教育?在古代很多這些戲劇、民間的藝術,你看對百姓都教因果。即使是在農村裡面,沒有文化的村夫村婦,他們白天去耕田,晚上沒事了,到大樹底下看戲,這戲演什麼?都是講因果,都是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這些倫理道德。這是很著名的戲劇,什麼「花木蘭從軍」,孝道,「六郎探母」,孝道,還有什麼包公的故事,包青天,剛正不阿,斬潘仁美,為惡的就被鍘除。這些故事都是歷史上真實故事,都反映出因果報應,所以老百姓他內心裡都深信不疑,知道為善必得福報,為惡必得災殃,因此社會基本都是穩定的。現在這些戲劇都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西方湧進來的暴力片、色情片,特別是我們年輕這一代,看不了那些古代忠臣義士的故事,沒得看,只能看什麼?打開電視都是殺盜YIN妄,所以他觀念中認為惡還有善報,善的人還有惡報,他顛倒過來了,不信因果,你看這是很麻煩。
所以印光大師當年他就已經指出來,當時還是在民國那個時代,三十年代,他就已經說了,要挽回世道人心,除因果報應以外,哪怕是聖賢、佛菩薩再來,也無可奈何。說明什麼?聖賢、佛菩薩要再來這個世間,他肯定選擇推動因果教育,除了這個以外沒有辦法,再救不了這個世間,唯有因果報應能夠救。所以安士先生這句話我們真的要認真的依教奉行,自己首先要相信因果,然後要勸化大眾也來相信因果。其實你冷靜看看,因果都是眼前的事實,只要稍微細心一點去體會體會,能不信嗎?安士先生在注解了這一段以後,注解的雖然不長,但是意思都是非常的深刻。注解之後給我們列出「福田心地圖」,這是告訴我們『欲廣福田須憑心地』,如何在心地裡面種這個福田,福田不在外面,在我們內心。一般講福田有三種,一種叫「報恩田」,報恩田就是對我有恩的人我要去報恩,這是種福。哪些人對我有恩?父母,也包括我們的親人,還有師長,這是教導我們的老師,還有和尚,和尚這裡是佛法裡面的老師。和尚這個字現在都用濫了,在過去和尚是一個極尊貴的稱呼,和尚它是梵文,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叫親教師,就是我專跟他學習的,他就叫我的親教師,他是我的和尚。和尚只有一位,就像我們現在就跟著上淨下空老法師學習,淨空老法師就是我們的和尚、親教師。這位和尚對我們法身慧命這種生養、成長有不可思量的恩德,我們要報恩。所以佛法裡面都是講師生關系,我們跟老師學習。
對父母要報恩,首先我們要贍養父母,在物質上供養,如果父母退休了,年老了,那我們更要去贍養他們,讓他們衣食無憂,安度晚年,這是報恩。我們從小到大成長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撫養大的,現在我們要反饋、要報恩,除了養父母之身以外,要養父母之心,就是讓父母生歡喜心。要孝敬父母,不僅是說給幾個錢,買點東西,這叫做孝敬,那差得遠了,孝敬最重要的是我有這顆敬心,我有真正讓父母歡喜、安樂的這分真心,父母真的歡喜。可能你工資很少,供養父母不多,可是父母還是很歡喜,為什麼?因為你是真心的。過去我在美國留學,拿獎學金,靠獎學金維持生活。獎學金當然是很少,在美國生活費用很高,我當時在學校已經算不錯了,成績還算可以,每個月拿八百美金獎學金,我自己吃用都非常節儉,住最便宜的房子,吃飯菜,一個禮拜去買一次菜,都是挑最便宜的這些菜果。冬天最冷的時候都不捨得買棉被,靠一張毛毯過冬。煮飯都不肯買一個鍋,撿別人的鍋回來,別人不要了我撿回來用。省吃儉用,我給我父母每個月寄回三百美元,三百美元相當於人民幣二千四百塊錢,這十幾年前,對我父母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幫補。錢雖然不算多,可是我這是真心供養的,所以父母很歡喜。最重要的是你要有那分真心,自己生活差一點苦一點無所謂,保證讓父母開心,他要快樂,養父母之心。
養父母之志,就是父母對我們的志向我們要努力達到。父母都希望自己兒女出人頭地,那是講世間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光耀門楣,這每一個父母都希望的,你要努力的去做好。像我父母希望我能夠把書讀好,把人類最高的學位拿下來,我母親的父親是教授,書香門第,所以她很希望我也做教授,這都是她明確表示的,那就努力要實現。所以很快的把博士拿下來,在美國當上教授,教書,後來又到澳洲。這是父母的志向,我們要努力去實現。這是養父母之身、父母之心、父母之志,這是報恩。你報恩你才會有福,這是恩田,這個田你得去種,種田你才能有收獲,你不種就沒有收獲,第一個恩德就是父母。師長、和尚這是我們的老師,師長是普遍意義上說的,凡是教過我們的,哪怕是只教我們一技之長,他也是師長,我們也要報恩。和尚那是專門教我們道德、聖賢教育的這一位老師,他是身教、言教帶領我們成長的,這個恩德可以說比父母更重。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父母是生養我們的身命,身體來自於父母,可是和尚生養我們的慧命,法身慧命來自於師長、和尚,身命只有一世,法身慧命生生世世,所以這種恩德絕不亞於父母,高於父母。包括佛菩薩、這些聖賢人,他們的恩德對我們也很大。如何報恩?那就是要依教奉行。老師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認認真真的落實,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是真實報恩,這叫做如教修行供養,你真干這是真供養、真報恩。
所以我跟著淨空老法師學習,從開始聽經是一九九二年開始接觸,後來到美國留學,一九九七年正式拜見老法師,這之後就常常能夠親近老法師,老法師身教、言教對我改變很大,自己深深的感到這種恩德是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要報恩報不盡,只能是像《楞嚴經》裡阿難尊者所說的,要「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要把自己身心都布施出去,供養塵剎眾生、塵剎諸佛。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要放下身心世界,斷你的貪瞋癡煩惱,斷你的分別執著,你的成就才是真實報恩。要放下不容易,首先從身外物放起。我徵得父母同意以後,就放棄了大學終身教授的工作,跟著老法師學習,這是邁出第一步,先放下身外物,身外的功名、富貴,大家的這種贊歎,你自己的享受,都得先放下。然後你得要認真的深入經藏,學習經教,練講,扎根,依教奉行,這是真正要去做,希望真正早日成就,可以報和尚之恩。真有這種真心,你就是在種恩田了,這個福就很大。這個福第一個,你在現前就無憂無慮,你物質生活不用憂慮,你身心安定,這都是福報。雖然你錢沒有以前多,沒錢,可是你比以前安樂,你什麼都不用愁,有佛菩薩照顧你、有護法照顧你,你就一心一意的深入經藏,這就是大福報,這世間人的福不能比的,這叫清福。福怎麼來的?你得種,你種恩田,種這些福田,你才會有福。你看現前看到的不就是因果嗎?這增長我們的信心,我們要真努力干,相信前途一片光明。這是第一種恩田。
第二種福田叫「功德田」,所謂佛菩薩、聖賢僧,這些都是開悟證果的大聖大賢,你供養他們,這個功德很大,為什麼?因為他們在這個世間應化可以教化很多眾生,讓他們覺悟。佛菩薩、聖賢他們的工作就是教育,他來這個世間不干別的,就是來教化眾生。你供養他,讓他能夠在這個世間久住,利益無量無邊眾生,這是修大功德。下面講第三種「貧窮田」,所謂貧窮田就是你去布施那些饑餓困厄人畜之類的,這是第三種,這是以慈悲救濟這些苦難眾生。貧窮田,這是用貧窮兩個字代表一切受苦受難的眾生,饑餓當然是苦,對饑餓的人布施食品,讓他充饑,得以飽滿,包括佛法裡面放焰口這些佛事,這也是布施餓鬼。困厄的,他沒錢的,遇到困難的,或者是遇到疾病求助的,要給他一點周濟,幫他從這些困難裡面解脫出來。這裡包括人、包括畜生,畜生如果是要被屠宰,你馬上拿錢把它買下來放生,這也是你的慈悲救助,放生功德很大。這一類的就是你以慈悲心救濟,叫貧窮田,也叫悲田。
這三種福田你要是拼命的種,那你的福就不得了,這是要有智慧的人他能把握住機會。要種福也不容易,種福也得你要有福才能種得上,你才能遇到福田,你沒福遇不到福田,你種不上。所以有福田的時候得趕緊種,不種,錯過機會,以後可能沒有了。要處處留心要種福,我們要知道首先我們這個心要養成一種布施、供養的這種心,念念都想著要供養,都想著要布施,都想著周濟別人。有這種心,一遇到緣,自然他就會行動,沒這個心的,遇到緣,他也不會行動,所以他就錯過了福田。所以關鍵還是得要反求諸己,還要看自己,不能抱怨說他怎麼這麼幸運,一下就種到這麼好的福田,我怎麼不幸運,都沒遇上福田,那是因為你沒那個心,真有慈悲救世的心,處處都是福田。這裡「福田心地圖」裡面還列舉了其他的種類,大同小異,我們就略過不講,大家自己可以看。包括所謂「二種八福田」,還有「世間七事不齊皆由心造」,就是比較心地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果報。另外還有十惡招感的正報、余報的不同的果報,這就是講的十善業道。我們老法師講過《十善業道經》,講得很詳細,我本人也講過《十善業道》這部經典,講得比較簡略,是按照老法師的講解抽取其中的精要部分,簡講,復講,這些都可以拿來參考,這裡就不多費時間去講這個理論。底下還有二十七種善惡的果報,這些表自己可以看。
我們繼續來看下面,安士先生他舉出「福田心地說」,這裡頭列舉了二十二種種福的因果有不一樣。這裡面也很有學問,就看我們要怎樣用心,我們可以來學習一下。第一種他講的是「有果無用」,有果無用就是你表面上有這個福報,你的果報很好,可是你用不上。什麼叫用不上?就是你不能享受。這個我們在世間常常能夠看到,有一些大富大貴的人,家財億萬,可是他忙得不得了,家裡大別墅他沒時間去住,常常住哪?住旅館,經常都飛這飛那,都是只能住酒店,住個小房間,家裡大別墅誰去住?他家傭人,他請了很多清潔的家裡的工人在那裡享受他的大別墅、大花園,這種人他就是有果無用。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他過去也布施,可是他布施不是發出真心,是別人勸他,你要種福,你應該來參與,他就勉強拿出點錢布施,這一生的果報他就大富大貴,他財布施就得財報,財果報,錢很多,銀行數字很大,可是他自己享用方面就很稀少。即使買了大別墅,他自己不能享用,可能家裡買了豪華的寶馬汽車,還請了司機專門來給他照看這部車,可是他老在外面,出去外面只能坐公共汽車或打的,坐那很一般的車。或者是他有錢,他自己又捨不得吃、捨不得穿,飲食都很差,穿得也是很普通,看不出他是個大富大貴的人。最明顯的就是法國巴爾扎克作家他筆下的格朗台老頭,那就是一個吝啬鬼,家財萬貫,可是他享用方面很可憐,每天還是吃冷面包,住的都是那種殘舊不堪的房子,燈也沒多一盞,對自己很吝啬,對家人也很吝啬,全家人都沒有享福。這就是什麼?有果無用。原因是他修這個因裡頭夾雜著吝啬,他不是真誠心,勉強布施,或者布施以後他又後悔,這種人將來的果報,有果無用。
第二種是「有用無果」,這個就倒過來了,就像他家裡的別墅房子裡請的工人,還住的都是豪華別墅,每天享受他家裡的豪宅,吃的也很好,跟主人一樣,穿的也不錯,他享用方面很好,可是這財產不是他的,他沒有主權,他只能用一用。這是什麼?他是因為過去生中他自己不能布施,或者自己不肯布施,勸別人布施,見到好事,他自己其實沒有發自內心想去做,可是他想這是好事,應該做,你去做,你去做就行了,他就躲在後面,這個果報就變得,他布施他得果報,我因為隨喜他布施,或者勸導他布施,我也能享用他的果實,但是這果實不是我的。你看真的是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一點都不差。
第三種是「先富後貧」,佛在《業報差別經》裡面說到,如果有眾生,因別人規勸而布施,布施之後又後悔,這樣的因緣他來生就是先富後貧。他就是一開始很富有,富有怎麼來的?他財布施。世間有一類人是這樣,你讓他布施,他一個沖動,慷慨解囊,可是事後想想後悔了,大呼我怎麼這麼沖動,我不能這麼布施,做什麼善事他都是這個樣子,他來生變成這樣的果報,就是可能他年輕的時候乍富起來,一下子變成億萬富翁,這是因為他前生財布施的果報,可是他後來又後悔了,後悔這就沒福了,本來你種了福,一後悔你的福報就馬上減少,所以他這一生他的富貴也會很快就沒有。
還有一種是「先貧後富」,這種是倒過來,他是年輕的時候可能是很貧窮,很多現在的所謂大富長者,包括像霍英東、李嘉誠,他們這些年輕的時候都很貧窮的,霍英東稱為赤腳紳士,過去是農村赤著腳的,李嘉誠是早年喪父,靠自己十四歲就出來打工,一開始都是很貧窮,後來愈來愈富有,李嘉誠是香港首富。這種因緣是什麼?佛在經上講,說是因為別人規勸他布施,他就想著那就先布施一點看看,發心一開始很微弱,然後逐漸逐漸覺得應該布施,於是愈布施是愈歡喜,這個心量愈來愈大,布施的心愈來愈強,布施愈來愈多,結果他招感這個果報就是他在這一生先貧後富。你看都是沒有白布施的,因果一絲一毫都不差的,而且因果裡面也是很復雜的,造如是因得如是報。
下面第五種是「勞而致富」,所謂勞而致富就是他很富有,可是他這種富貴是他非常辛苦操勞換來的,每一分錢都是他血汗換來的,很不容易掙得的身家,勞而致富。佛家裡講的各種因果都不一樣,勞苦有勞苦的因,富有富的因。這種人是怎麼回事?這裡安士先生舉了佛經上的一個說法,他說譬如說你供養出家人,這是種功德田,出家人是佛陀教育的老師,他教化眾生,你供養他這是種功德田,你就有福報,可是你當時供養出家人,自己不願意太過麻煩,於是就叫這些出家人到你家裡來應供,你自己不願意跑到寺院去張羅,給他做飯做菜挺麻煩的,干脆你請他們來,我也不費事到外面奔波,讓他們來,讓他們去奔波,讓他們受勞苦來你家裡吃頓飯。結果你請他們、供養他們,你得福報,你會富貴,可是你讓他們勞累才讓你種得福田,你將來要得這個福你也得要用勞力換來,這一報對一報真的是絲毫不差。
所以我們要布施供養應該想到盡量讓對方要少勞累、少辛苦,讓他能夠很安樂的享受我的供養,有這種心,那麼你就是下面講的「逸而得富」,逸就是你非常安逸的,你將來的果報就是你很安逸,錢自動來了,你不用去殚精竭慮去想怎麼賺錢,自然你的財產不斷的往上升,你的富貴都不知道怎麼來的,一點都不用操心。像我的外公,我外公年輕的時候是大富貴的家裡出生的,他家在東北,他的父親擁有很多房地產,主要房地產在齊齊哈爾,基本一半的城都是他的,所以人稱趙半城,他的綽號,你看他房地產有多少。我外公出生以後非常的安逸,少爺,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連鞋帶都不用自己綁,出門當時就已經坐上轎車,那已經是解放之前,三、四十年代那時候,家裡就很富有,他自己很安逸,逸而得富。大概是過去他供養人都讓人很安樂,所以他富貴不用自己愁,老爹、老媽全部照顧好了,所以我們供養人也要注意到這個。很多我們同修很想供養法師,或是甚至想請老法師到家裡來應供;過去有,現在就比較少一點。記得我有一次跟著老法師,有一位護法大居士請老法師到他家裡去吃飯,那個時候,我也不說在哪兒,那個地方塞車很嚴重,從四點多鐘開車出門,一直塞車塞到晚上七、八點鐘才到他家,吃這一頓飯,吃完飯之後又得塞車塞回去。這個供養是難得,可是讓老人家這麼勞累,他將來的福報我們就可想而知,他肯定是勞而致富那種,他不是逸而得富。真正是想逸而得富的人,那就是讓老人家盡量的安定一點。供養要想到這個,這就是體貼人的心、關懷照顧人的心。所以做如是因得如是報,一點都不錯。
像我外公他逸而得富,可是他是先富後貧,他在四十歲之前家裡大富大貴,結果解放之後土改,一土改,全家家產就被沒收了,一沒收,行了,你就成為一個身無分文的人,你就得靠教書。幸虧他還留學過日本,他會講日文,他教日文,他也懂俄語,因為他在東北,以前跟俄羅斯的那些朋友有不少來往,家裡傭人都是俄羅斯人,所以他會俄語,他就在大學裡教俄語、教日語,可是得靠自己掙錢。這是什麼?先富後貧。我們就想到了《業報差別經》裡講的,大概是他過去布施一開始是很豪爽布施,讓人享受他的布施也很安樂,可是到最後可能他後悔了,這一後悔,完了,你果報就不圓滿。
我們再看第七條「貧而能施」,這是講雖然貧窮但是他卻很肯布施,這種人他得的福報就很大。我們常常會看到有這一類人,他雖然很貧窮,可是他布施的心很強。我有一個姑姑,她在香港,家境並不是很好,身體也不好,醫藥費花了不少,她自己很少錢,可以說她自己都是需要救濟,可是她這個人很難得,很愛布施,回來對我爺爺、奶奶,就是她父母,每次回來都拿著很多禮物,她個子不高,很矮小,可是她拿的東西可是很多,大包小包的,給父母的錢也很多,給這些兄弟姐妹也很多,很能夠布施,可是她確實貧窮。什麼原因?這是過去,經上講的,過去沒能遇到真實的福田。所以她雖然布施,可是種的福很少,她沒遇上真正好的福田,因此果報也就很微劣。什麼叫果報微劣?你這一生貧窮下賤、多病短命,這是沒福,可是卻很有布施的習慣,這個習慣是過去生中養成的,見人她就愛布施,她布施裡頭沒有很多智慧。譬如說看見小孩,我給點錢你去打游戲,你去買玩具,這也是布施,而且買的玩具都很高級的,花了錢不少,能施,可是沒種上福田。你給這小孩買玩具,是對他有利益還是對他有害處?自己想想。這就是不懂得怎麼種福田,換句話說,她不明理,不明理不知道什麼是福田,不知道如何修福。前面我們講的恩田、功德田、貧窮田她不懂,為什麼不懂?不明白道理。所以做這布施,隨著自己的分別執著來做,她喜歡的她就多布施,不喜歡的就不肯布施。譬如說父母喜歡打麻將、喜歡賭錢,你就多給他錢,滿足他打麻將、滿足他賭博的欲望,請問這是報恩田嗎?你是能布施,可是你沒種上福田,幫助父母造業。所以布施裡頭要有智慧。又譬如說你要種功德田,你到寺院去布施,你供養出家人,見到一個出家人很年輕,你就供他,供得很足,侍候得好好的,讓他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是什麼?是不是對他的道業真有長進,這也是一個問題。包括這些從事聖賢教育的老師,你對他恭敬、頂禮、贊歎,讓他生起傲慢心,覺得了不起,目中無人,覺得世界上最厲害的就是他了,這是種功德田嗎?所以布施當中如果缺乏智慧,那麼得到的果報就不圓滿,不僅不圓滿,可能會很微劣,這就是貧而能施,它是這麼一回事。
還有一種是「富而不施」的,就是你看他很富貴,富貴人本來應該是多布施得來的果報,可是你看他偏偏很吝啬,不肯布施,就好像格朗台,吝啬鬼,家財萬貫很富有,可是他非常吝啬,一毛不拔,連家裡人都不肯布施。這說明什麼?他富貴是他種的福田而來,可是他布施習慣沒養成,他過去生中種這個福田正好給他種上了殊勝的福田。譬如說他在過去生中從來不布施的,可是突然有一天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位阿羅漢,他想我今天該布施了,就布施了一碗飯,經上講布施辟支佛,辟支佛比阿羅漢更高,遇到聖人了,你給他布施一缽飯,得什麼?九十一劫不受饑寒果報,這麼殊勝的果報,就一碗飯就換來了。為什麼?他緣分好,偏偏給他遇上了,從來沒布施,結果一下子種這種因緣,他這一生大富大貴,種了這個殊勝的福田,感得的是富貴,可是他從來沒有養成布施的習慣,這一生還是一毛不拔。但是這種人很麻煩,為什麼?他如果很吝啬不肯布施,那他這一生就不可能修福,沒有種福田,來生你的富貴總有享完的時候,享完了以後就是長劫的貧困,要知道福田不容易遇到。所以在我們自己來講要養成布施的心,而且要有智慧,廣種福田,這樣子這個福就會生生世世用不完。
第九條講的是「施多福少」,施多福少就是你布施很多,但是得到的福很少。這又是怎麼回事?安士先生引用《菩薩本行經》裡面說到,「若有眾生,不能至心施,不能以恭敬心施,不能以歡喜心施,或貢高自大而施,或受施者,信邪倒見」,這就是會得到這種施多福少,就如在很差的土地上去耕種,「譬如耕於薄地」,就是很差的土地上去種,「下種雖多,所收甚少」,你下的種子很多,種的福多,可是收獲少。這就說明布施的時候用心很重要,要以什麼?至心布施,至心是至誠心,完全真誠的,沒有絲毫自私自利,沒有保留的,這種心叫至心。以恭敬心我布施,我不是那種傲慢自大,想著「你過來,我給你兩文錢」,那種心態自高自大,一點恭敬心都沒有,這怎麼能生福?福由恭敬心而得來。所以這裡講要以恭敬心、以歡喜心布施,你以恭敬心得的福報這真實福報,你以歡喜心布施得到的福報就殊勝、就圓滿,你得到的這些福報會讓你很安樂。
如果反過來,以貢高自大來布施,傲慢,布施的人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想著我是布施的人,我是施主,你是被我布施的,你是受惠的人,有這種高下的心,他沒把對方看成自己的福田,沒有珍惜、恭敬這種心,這個福就少了。真的是種的很多,我們講可能是大施主,一出手幾百萬拿來布施,可是就是因為有這個自高自大的心,他得到的果報微乎其微。如果以恭敬至誠心來布施,一點點的布施,得無量無邊的福報,這叫捨一得萬報。反過來,以貢高我慢心來布施,捨萬得一報,你才能得萬分之一,你看這多冤枉!存心有這些偏差,得到的果報就有這麼大的差異。或者是你布施的受施人有邪見,就是你沒種上真實福田。譬如說你布施佛門,供養法師,供養從事聖賢教育的人,假如他知見不正,他講經說法可能是講的都是自己的邪知邪見,用自己邪知邪見來領會佛的意思,全解錯了,你去供養他,說得不好聽,這叫助纣為虐,他的知見污染大眾,你有一分責任,那怎麼種得上福田?所以我們講護法,護法的人他真的懂法他才能護得住。我們師父上人常說,弘法的人是菩薩,護法的人是佛陀,那比菩薩要高;護法人要是比弘法的人差,你這法不能護好。護法的人他真有慧眼,真有抉擇、正法眼,他才能夠護得住,他種的福田才是真實福田。
所以要想布施,很重要的,先要明白道理,不懂道理那就胡亂護持種不到福田。所以我們看到現代人為什麼他做慈善事業做得很多,可是果報還不是很殊勝,甚至有一些所謂大慈善家,最後都死於非命,有!有這樣的人,這裡不點名了,為什麼?沒種上真正福田,甚至可能在做這個事情當中造了很多罪業,自己又沒有德行,招致這種果報。這是講到施多福少。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二十二條只講到第九條,明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講得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四集) 2008/10/7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