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西方人看佛教
世界權威的歷史學家湯恩比說:“20世紀最有意義的事件之一,也許是佛教到達西方。”
愛因斯坦說:“佛教具有人們所期望的未來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個人化的神,無需教條主義和神學,它涵蓋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而它的基礎,是建立在將所有的自然和精神世界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來經歷時所獲得的那種宗教意識之上。”
在西方,佛教引起了廣泛的興趣和認同。西方社會有許多地位顯赫的人要麼是佛教徒,要麼是佛教的贊同者。這一點最清楚地表現在愛因斯坦所寫自傳的談論中,他談到,他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他是的話,他願成為一名佛教徒。
這讓人吃驚,不曾想現代科學之父竟會做出這樣的評論。然而,如果我們看看當代的西方社會,我們會發現這裡有一位天體物理學家是一名佛教徒,那裡又有一位傑出的心理學家也是一名佛教徒。
在歐洲,總的說來,對於佛教的看法是:佛教是非常先進,非常理性,和非常復雜的。
西方人欣賞佛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不為文化所限制,不為任何特定社會、種族或民族所限制。所以歷史上有印度佛教徒,泰國佛教徒,中國佛教徒等,而現在也有了英國佛教徒,美國佛教徒,法國佛教徒等等。
佛教很容易地從一種文化流向另一種文化。其原因是佛教的重點是在內心的修持,它向那些想投身於一種精神生活並使這種生活更有意義,體現出真正的人生價值,超越自我的人,不斷提供一種形而上學的智慧,這種智慧對於存在的一切時刻、在一切環境中都適用,而且還提供了獲得這種智慧的方法。它的重點,是在你進化發展自己精神的方式方法上,它的目的是覺悟,而不在乎你是什麼膚色、什麼種族、什麼國家。
第二點,佛教為那些信教或者不信教者都提供了一種寬容的態度、開放的精神、慈悲的本懷、利他的體現,這是人類所共需的,也是西方人的精神良藥,同時也是佛教給全世界帶來的最大益處。如果都能照此實行,全人類的和諧、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就能順利實現。
第三點,佛教講實際,重視具體問題並用具體方法解決。這與西方功利主義的思想相契合。即,如果某個東西實用,那就用它。這是西方政治、經濟、科學哲學的重要部分。
這種實用主義的觀點在《Culamalunkya》經裡表達得很清楚,經中佛陀用了一個受箭傷者的譬喻。這位受了箭傷的人,不是先讓人替他把箭拔出來,而是想先打聽清楚是誰放的箭,箭是從什麼方向射來的,箭頭是骨制的還是鐵制的,箭桿又是用哪種木頭做的……這個人被用來比喻那些想知道宇宙的本源、世界是否是永恆的、是有限還是無限的那些人,在不解決這些問題之前他們是決不會去實踐一種宗教的。可惜,這些人在得到他們提出的所有這些不恰當的問題的答案之前,只會像那位中箭者一樣白白死去。
這一點展示了佛陀的“實際的態度”,對問題的優先權和如何處理問題。如果我們老問些錯誤的問題,那我們在開發自身的智慧上不會有什麼大的進展。對於我們來說,第一位的任務是解決“苦”的問題。如果我們想得到智慧,我們必須認清事物的輕重緩急。
第四點,通過實踐來驗證真理。在《Kesaputia》經中,迦摩羅人問佛陀:世間有如此多的老師,他們個個都宣稱他們的教理是真實的,而怎樣才能夠知道到底誰說的是事實呢?
佛告訴他們:不要僅僅由於某種權威而接受任何事物;不要因為這種東西碰巧被記載下來而去接受它;不要僅僅因為對老師的尊重而去接受任何事;不要因為道聽途說或某事聽起來有道理而接受任何事;而是要去驗證,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去檢驗所聽到的事情。當自己知道某事是有害時就摒棄它。而當知道某事是有益,可以使人幸福和平靜時就去做這件事。
佛陀建議,一個人得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去驗證所聽到的事。佛是在說,我們要把自己的腦子作為一個“試管”。當心中有貪嗔時,它們會讓我們煩惱、痛苦和不得安寧,而當貪嗔從腦子裡消失時,會使人感到幸福、平靜、安寧。這是一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的簡單實驗。佛陀的教誨,目的就是要見效。
所以只要我們能在生活中進行這種實驗,只要我們能夠通過自己的經歷意識到佛陀教法的真實性,並用自己的經歷去驗證它,我們就會真正改變自己的生活。只有到那時才能說,在覺悟的道路上,我們有了進步。
第五點,佛陀的方法和科學上處理知識問題的方法是驚人地相似。佛強調客觀觀察的重要性,觀察,從某種角度上說,是佛陀獲取知見的鑰匙。正是用“觀”,才得出了四聖谛之第一谛——“苦”。而在佛陀之路的最後階段也是“觀”實現了“苦”的完全終結。
這同客觀觀察在科學傳統中的作用是相似的,觀察問題時,必須形成一個特定假設的總體理論。在四聖谛的教法中,總體理論是“萬事皆有其因”,而特定的假設是,“苦的起因是由於貪和無明”。而這個事實是可以用實驗的方法來證實的。
在四聖谛中,這種實驗的方法就叫做“道”。通過“道”,可以證實第二谛“集”和第三谛“滅”,因為通過修道,一個人可以戒除貪和無明。而通過戒除貪和無明一個人即可消除痛苦。正如在科學上一樣,這個實驗可以重復的,因為不僅佛由此脫離了眾苦,而且所有遵循佛道的人都脫離了眾苦。所以,佛的方法和科學方法是非常相似的,這一點也引起了西方的極大興趣。
第六點,佛教的分析方式。佛教的“經驗”有兩個組成部分,一是客觀的,一是主觀的,即我們周圍的事物和我們觀察者本身。佛教以其在哲學和心理學上的分析方式而著稱。佛陀將經驗分為幾個組成部分,最基本的是色、受、想、行、識五蘊。此五蘊又可依次分為十八界,再進一步,分為七十二品。這種方法就是拆分法。
在西方科學和哲學中,我們發現了與佛法分析法極其相近的特點,這一並不陌生的特性也將大量的西方思想家和學術界人士吸引到佛教上來。在心理學上,佛法以諸如對感情、意念,習慣等的分析,讓心理學家們也倍感興趣。他們現在正轉向佛教,以求獲得對他們自己的學科有更高層次的見解。
第七點,在量子物理學中,我們發現,佛陀不僅預見了科學上的觀察、實驗分析的研究方法,而且還具體地暗示了量子力學最近研究才發現的關於人和宇宙實質的一些結論。譬如,思想的重要性。
不久前,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評論說,宇宙的確就像一個偉大的思想。《法句經》中說“心為法本”。思想是所有精神狀態的締造者,物質和能量是相對的,思想和物質並無什麼截然的劃分。所有這些暗示都正不斷地為科學的最新發展結果所揭示。
學術界、心理學家、科學家們都從佛教中發現了與現代西方科學思想的基本信條相協調的傳統。除此之外,他們發現,西方在科學上還找不到途徑或方法去成就內心世界的轉變,他們有建造更好的城市和高速公路的方法,卻沒有任何制度使他們能“建造”更好的人民,而佛教卻是重塑人心的科學。所以西方人正轉向佛教,認為它與西方科學傳統的各方面都極其相似,而又超越西方物質主義和西方科學傳統局限性。
著名哲學家讓.弗朗索瓦說:“佛教在生活藝術和道德的領域裡,填充了由西方哲學的逃脫造成的真空。”“佛教的教導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