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請看:
【濟人之急。】
這一句,這是帝君他自己說在十七世做士大夫這些生中他所做的這些善事陰德,這是第三句,「未嘗虐民酷吏」是第一句,第二句是「救人之難」,這是第三句。上一次我們解釋了『濟人之急』裡面的道理解釋了一段,我們今天繼續來看安士先生的注解。安士先生他引用孔子的一段話,他說「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又曰: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是引用《禮記.禮運大同篇》裡面孔子他所說的一段話,解釋我們「濟人之急」這個心要發出來,是要真正明白天下為公的道理,才能夠看人如同是自己一樣,沒有私心,沒有人我這些分別,那才能真正圓滿的落實濟人之急。孔子這句話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我們說這是宇宙的真理,宇宙的真理是什麼?就是一切眾生是一體的,宇宙萬物是一體的,這在《華嚴經》裡面講得非常清楚。經中說宇宙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心是真心,宇宙萬物都是我們真心所現出來,這個識是我們的念頭,眾生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念頭,這念頭就把宇宙本來的面目變了,就叫唯識所變。雖然變了,但是這還是一體,宇宙還是你這一個念頭中形成,它的體就是心、就是識。所以一切眾生跟我確實是一體,眾生跟我確實本來和諧、統一的,統一在我這一念當中,這是大道。所以要把大道落實要行出來,怎麼行?天下為公!真的就是全心全意為一切眾生服務,為眾生服務才是真正為自己。真正有這種覺悟的人,他自然能夠做到天下為公,沒有半點私心。有私心的人他是迷惑顛倒,他沒覺悟,才會生出那些妄念,這些自私的念頭不符合事實真相,但是他生這些念頭卻會有因果,所以他因為迷惑就造業受報,這是很冤枉、很可憐的。孔子他是聖人,他也悟到了這個道理,所以說天下為公。
具體表現,這下面說的,「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不獨親其親,第一個親是動詞,第二個親是名詞,名詞的親就是指父母,也泛指我們的這些親人。第一個親這是動詞,就是以他們為親,對他們孝敬、尊重、愛護、關懷、照顧、幫助,這就是親的意思。而「不獨親其親」,也就是說我不僅對我自己家的父母、老人、親戚、家人愛護,而且對所有的人都如同對自己父母一樣、對自己家人一樣,這是不獨親其親的意思。如果是獨親其親,只對自己父母能夠孝敬,對別人的父母就不孝敬,這個心量狹小,換句話說,他是私心,不是公心,他沒有天下為公的胸懷,所以他會有煩惱,他不能覺悟。所以聖人教我們孝敬父母,這是第一步,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是基礎,是德之本也,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把這個道德擴而大之,對待所有人如同對父母一樣孝敬,佛法裡講的這就是菩薩行,一切眾生都視同父母。「不獨子其子」,對自己的晚輩、兒女你會愛護,但是對其他的孩子你也要像對自己親生兒女一樣的愛護,這就是不獨子其子的意思,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大同世界,大同世界是要人有這種大同的心量,一切法由心想生,你有大同的心量你就感得大同的世界。所以和諧世界,現在領導人提倡的,從哪做起?不能要求別人做,要求我自己做,我首先心要和諧,要有天下為公的思想,這樣才能夠跟一切人和諧,那你的世界就是和諧世界。他不跟你和諧,他自私自利、損人利己,他的世界是一個不和諧的世界,各人因果各人負責。
底下又說,這也是出自《禮記.禮運大同篇》,「又曰: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這個貨是指這些財物、貨物。在古人來講,我們的產品大多數都是從土地裡生長,植物、這些農作物是從土地裡頭種植出來的,礦物是從土地中開采出來的,所以所有的物品確實它的原材料離不開大地。所以這裡講的,貨惡其棄於地,就是在大同世界裡面,就擔心自己沒有能夠努力的生產,在大地中種植或者開采出這些有益於人類的貨品。這個惡就是怕,怕什麼?怕棄於地,棄於地就是你沒有去種植,沒有去開采,而遺棄於大地裡頭,沒有把它提煉出來。這句話說的就是,就怕人不能夠努力進行生產。生產出來這些產品做什麼?為整個社會所共享,不是自己私吞的,不必藏於己就是不必自己藏在家裡私人擁有。所以在大同世界裡面,真的都是共產主義,沒有自己私人物品,全都是社會共有的,人人都能用,人人都能享受,只怕是這些物品大家不能努力的開采而已。你看孔子當時就說到共產主義社會,這比馬克思早了二千年。實際上釋迦牟尼佛他也說共產主義,而且把共產主義落實了,你看在僧團裡面,六和敬裡面就有利和同均,就是所有的東西大家平均分配,共產,沒有私人的物品。這種做法是基於高度覺悟,只有真正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他才能做得出來,他知道宇宙一切萬物、一切眾生與我一體,何必在這裡面分自分他?所以很樂意的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跟大家分享,自己不要任何東西,一切放下,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在幸福的。你能夠全心全意去為人,人也能全心全意為你。
下面說,「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是為社會大眾出力、奉獻,就害怕不能夠全心全意的去做,就害怕這些力量有所保留,不能夠盡出於身,做這些事情都是為了奉獻給眾生,不是為自己,不必為己就是不要去為自己,這就是菩薩的行持。世間人說忘我工作,這個忘我講得還不夠圓滿,因為還有個我字,他只是忘,裡頭還有,什麼時候記起來了又有了。菩薩的行持是無我,無我是真相,有我的這些念頭不符合真相,真相是宇宙是一體。所以幫助眾生你不要有保留,更不要有顧慮,更不能夠施恩圖報,想到別人會不會報答我?不報答我就算了,不要幫助他,這樣還是私心作怪。孔子他所憧憬的、夢寐以求的這種大同社會是這個樣子的。如何才能達到?《禮記.學記》裡面就說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要進入大同世界,首先要有大同的思想、大同的覺悟,所以要靠教學。只有教學,幫助大眾改變這些錯誤的觀念,有正確的知見,他就會甘心情願的去行天下為公的大道。濟人之急這就是自然的事情,別人有難自然就做了,所謂急人之所急,人之急如同己之急。所以下面安士先生說,「誠明乎此」,就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則急雖在人,不敢視為人之急,而直視為己之急矣」,這就是說,把人家的急難看成自己急難,為什麼?因為人和自己是一體的。「夫至同於己之急,此生生世世所以不急也」,如果真正做到把人之急看成己之急,而能夠濟人之急,這個果報就太殊勝了,生生世世自己都不會遇上急難。所以當我們全心全意幫助別人的時候,救濟別人的時候,那善因、善果,我們就不會遇到災難。
下面一段又說,「陳幾亭曰」,這是引用陳幾亭先生的話,「諺稱富人為財主,言能主持財帛也。家業雖不可廢,然須約己周人。今之多財者,皆役於財者也。能惜能用,方為財主;但惜不用,不過財奴」。這濟人之急,當然首先假如人有財物上的急需,我們要立即能夠解囊相助,我們要把財物得看得開,凡是不能夠濟人之急者,就是沒把這些身外物看得開,看不開就被這些身外物所轉。所以陳幾亭先生說,一般諺語,諺稱,就是俗稱,富人叫財主,某某人很富裕,財主。所謂財主就是他能夠主財,主持財帛的意思,他能在財物上做得了主這才叫財主。真正做得了主的是他會用財,用財做什麼?積德行善,修善修福。真正有智慧的人,用自己的這些家財,知道這個財反正你帶不走,你死了什麼都帶不走,為什麼不用它來為自己積功累德?所以盡量的布施,毫無保留的布施,這是大智慧人,一般人做不到。這裡就說了,「家業雖不可廢」,這對一般人來講,他要保留自己的家業,不可能百分之百全部布施掉,沒幾個人能夠有這麼高的境界,除了在春秋時代的范蠡他能做到。范蠡是越王勾踐的大臣,他跟文種兩個人輔佐勾踐報仇,滅了吳國夫差。勾踐是臥薪嘗膽三年,因為夫差滅了越國,所以越王勾踐要復仇,得到范蠡、文種的扶持,終於實現了願望。結果滅了吳國以後,范蠡知道勾踐這個人,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就勸文種走,一起隱居山林。文種沒有聽他的話,沒跟他走,結果文種果然被勾踐給殺死了。范蠡隱姓埋名,改名叫陶朱公,做生意,他很有智慧,做生意很快就發達了,發達以後把所有的錢財統統布施掉去救濟貧人,然後又從頭開始做起,沒過兩年他又發達了,又很富有,記載上說他是富可敵國,大富大財主,他又把這些財物布施掉,如是三聚三散。所以他在財物上能做得了主,後人把他供為財神,這很有道理。為什麼?他在財物上得到自在,他真的是做得了主,他不為財所轉。所以他做財神是讓所有財主、富人都學習他,真是你的財,你布施掉了它還會回來,而且回來的更多,這因果,愈布施愈富有,這種人不多,真的是大智慧人。一般普通人他要保全他的家業,布施能夠布施一個比例出去就很不錯了。所以說家業雖不可廢,但是「然須約己周人」,約就是節省,自己生活要節約,不要太奢侈,哪怕是富貴,也要想到自古以來富貴家能夠過三代的有幾人?所以要節儉,這才能夠享富貴長久。節省下來做什麼?不是讓你做守財奴,而是讓你去周濟別人,周人就是周濟別人,那些需要的人。你做慈善的事業,這些慈善的事業包括濟貧、包括赈災、包括興辦教育,特別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還有扶持正法,這就是會用錢的人。
底下說「今之多財者」,現在這些所謂的大富大貴的人,其實他不叫財主,他是什麼?「皆役於財者也」,他被財所奴役,他不是在財上做得了主。什麼人叫財主?「能惜能用,方為財主」。能惜是對自己來講,要珍惜自己的富貴,要節儉,愛惜物命,愛惜這些東西,不能夠奢侈浪費,能用財去周濟別人,去修善修福,這種人才叫財主。「但惜不用,不過財奴」,如果他自己很節儉,可是他很吝啬,不肯去周濟別人,真的一毛不拔,這種人叫財奴。我在中學時代看過一本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扎克的《歐葉妮.格朗台》這本書,這個格朗台,歐葉妮是他的女兒,格朗台是一位很富有的人,可是他非常吝啬,吝啬得自己吃穿都是非常的節儉,而且對家裡人都很苛刻,給他女兒都是吃那種很差的那些干面包,而自己的儲藏室裡堆著很多的金幣,他就很喜歡去看,每天去看看自己的金幣,洋洋自得,但是一分錢都不捨得花,家裡是很破舊,一點看不出他是個大富大貴的人,這種人實際上是很可憐,他叫財奴,巴爾扎克筆下刻畫的財奴的形象真的是淋漓盡致。
安士先生又引用了佛經《優婆塞戒經》裡面的一段話講,《優婆塞戒經》雲:「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無上力;若以燈施,得淨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樂;若以捨施,所須無乏。」這是《優婆塞戒經》裡面講的經文。優婆塞這是在家的男居士,這是護持佛法。這本《優婆塞戒經》是對在家人的一個戒律,實際上是菩薩戒,在家菩薩戒。這裡勸在家居士要去行布施,多布施你就多得,所謂捨得捨得,愈捨得的愈多。若以衣施,就是你布施衣物,那麼你得上妙色,這個色是色身,你有上等美妙的色身,就是你身體很健康,你容貌很莊嚴,這是衣施的果報。以食施,你布施食物,得無上力,你的力氣很大,也包括你的能力很強,你辦事很干練,馬到成功,有這個果報。以燈施,得淨妙眼,就是你的眼睛能夠清淨,眼力很好。像我就是近視眼,大概過去沒有施過燈,沒有得淨妙眼。你看有些人的眼力真的好,像我們師父,你看真的不用戴眼鏡,到現在八十多歲了,看報紙那麼點小字都不用戴眼鏡,兩眼炯炯有神,這是什麼?燈施。燈是什麼?不僅就是說在佛前供個燈,或者是在路上黑暗夜裡安個燈,點夜燈以照人行,還不止這些,還有心裡上的燈,心上的燈就是智慧,燈光代表光明、智慧,讓人看到光明讓人覺悟。我們師父你看這一生做的事情,講經說法,就是讓人啟發智慧,這就叫真正的燈施。所以得淨妙眼,這個妙眼,不僅肉眼清澈,眼力很好,佛法裡講眼有講五種眼,有肉眼、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有佛眼,你都能得淨妙眼。下面說,若以乘施,就是車乘,我們說交通工具,交通工具這是為人服務,讓人身得到安樂,你讓人身安樂,你自己身也就安樂。我前年辭掉了昆士蘭大學教授工作以後,我把我買的一部汽車,還是很新的,我就捐給淨宗學院,若以乘施,身受安樂,我現在真的挺安樂,馬上就能夠兌現的,這些因果。所以作如是因,得如是果,佛法裡講的因果是每個人你自己就可以去體驗的,它不是玄學,你真的按照上面來去做,沒做多久你就能體驗得到,你就能生法喜。若以捨施,這個房捨就是居住的地方,讓別人身有個居處,能夠安定,你得到的是無乏,就是沒有缺乏,你所用的東西沒有缺少,你有求必應,所願辄得,這些都是布施得的果報,我們要真干,你就真能得到。
下面又說,「又雲:若給妻子奴婢衣食,有憐憫歡喜心,未來得無量福德;若見田倉中有鼠雀犯谷米,生憐憫歡喜心,亦得福無量」。這是經上繼續說,如果給自己的家人,特別是下人,妻子、兒女、奴婢(這是家裡的僕人),這都是比自己地位要低的,給他們衣食,這也是布施。這是應該的,自己做為一家之主,這是對優婆塞講的,就是男眾,要挑起家裡的經濟重擔,掙錢養家,要養活家裡的人,這是布施。布施的時候不可以說,你看你們都得靠我養活,你們得好好保持聽話,居高臨下,一副大老爺的氣勢,這樣得福就很少,甚至沒什麼福報。要怎麼做?要有憐憫歡喜心,未來才能得福無量。憐憫心,這是對下人,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你去可憐他,慈悲愛護他。就像我們這個廟門口有不少的這些乞丐,你布施給他錢的時候,不能夠居高臨下,看不起他,他也是人,他也有佛性,他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用這種憐憫心、恭敬心、慈悲心去布施,這才得無量的福德,這個福德是來自於你這個心。還要用歡喜心,就是你歡喜布施,不是勉強的,看到別人這麼做,我就勉強的,不做不好意思,這種心不是歡喜心。你主動,你真樂意這麼做,你把這麼做看成自己的一分責任,對家人、對社會都是這樣子,有這種心就是無量的福德。哪怕是這裡說的,「見田倉中有鼠雀犯谷米」,你看到家裡的糧倉裡面有老鼠偷吃這些米,或者飛進來的這些小麻雀它要吃這些糧食,你會不會說:你這些小東西,這麼可惡,我打死你!完了,不僅沒有布施的心,還起殺心,這就獲罪了。它們也是眾生,它們也有生存的權利,它們出來找食物不就跟你出去找工作一樣嗎?你出去找工作,別人說要打死你,你心裡是怎麼想的?既然你不願意別人對你這樣,為什麼你要對它們這樣?所以應該倒過來生憐憫心,它們太可憐了,它們因為前生造作惡業,變成這些畜類,我現在見到它們,布施給它這些谷米,同時給它念幾句佛,打一個三皈,讓它種善根,這就是獲福無量。你生憐憫心,還生歡喜心,你很歡喜,「你來吧,多吃點」,跟它結好緣,你以平等心這樣去布施給它,這個福報無量無邊。所以真正懂得用心的人,他就會修福。
《安士全書》它引用了帝君的一則故事來說明濟人之急不可以太吝啬,不肯布施。不肯布施的人往往不僅不能修福,而且會造作罪業,會得惡報,這是講到「貧富富貧」。帝君他說他在蜀地(就是四川)這個地方應化,當時蜀帝剛剛建國,估計可能是在三國時期,劉備在那裡建國。當時遇上了大饑荒,在巴西這一帶的地方,饑疫災情特別的嚴重。那個地方有一個富農叫羅密,他家裡積攢著很多的這些糧食,他有谷五千多斛,一斛等於十斗米,這很多,可是他卻把門關起來不肯布施。當時在同一個地方有一位義士叫許容,許容他看到這麼多饑民,生起慈悲心,變賣家產去大力的赈濟這些貧困的人,導致自己家產都已經散盡、用盡了,自己力量都不夠,很難周濟這麼多的災民,所以他也是很慈悲,整夜都燒香向天祈禱,請天神護佑。那個地方的神明叫做來和孫,這個神就趕來向帝君報告,說我這個地方出現了災情,饑荒年,遇到這麼兩個人,一個人真的是捨身捨家去救濟這些窮困人,另外一個人一毛不拔。帝君就把這個事情又上報給上帝,結果上帝就下了旨意,說把這個姓羅的,那個一毛不拔的人,他家裡的谷全部散給百姓。這個命令一下達,於是帝君就派遣了風神,在那個地方刮起大風,把羅家家裡的谷米統統都用風給卷出來拋上了天空,然後在災民各各地方一包一包的落下來。這些人得到從天而降的這些稻谷,高興得不得了,結果所有的人都能吃飽,而這個姓羅的家裡的谷就一掃而空,空蕩蕩了。後來這些百姓都被這位義士許容的這種義行感動,知道他的這種善行感動了上天,讓上天降下這些谷米,沒想到這些谷米就是這個姓羅家裡的。後來許容因為備受百姓的愛戴,所以被推選為地方的官員。姓羅的那家吝啬鬼,最後他因為所有的家產都空了,所以自己也就上吊自殺了。這個故事真的看到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大災難的時候,不能夠濟人之急,救人之難,反倒是因一己之私,而置人民於水火而不顧,這種人必定遭到天譴,遭到報應。
我記得我父親過去跟我講過一個故事,這是我父親小的時候,他在農村長大的,他在小的時候,村莊裡有一個財主,就是大地主,這個地主的兒子為富不仁,家裡非常富有,一般的村民都非常貧困,可是這個富家地主不肯布施,他寧願把這些臘腸扔到湖裡去喂魚,也不肯把家裡的糧食周濟村民,所以全村的人對他都是咬牙切齒,所謂是一家飽暖千家怨。後來解放以後進行土地改革,斗地主,好了,這個村裡面要斗地主,先拿哪一家來斗?肯定就是把那家抓出來,把他所有的這些家產都分掉,後來這個地主的兒子淪落為乞丐,活活的就餓死。因此假如在富有的時候不能夠把自己的這些財物拿出來布施,那就叫為富不仁,那麼自己的報應就是這樣慘烈。所以司馬光,這是宋朝的宰相,他寫過《資治通鑒》,是位大儒,他說過,「積財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保之」,你把這個家財給兒子、給孫子,他們能保得住嗎?看他有沒有這個德行,沒有德行的,你辛辛苦苦一輩子積攢下來的這些家業,他可能二、三年就給你敗光了。又說「著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你很有學問,你寫下書,希望兒孫能夠繼承你的學問,可是你寫的書他們能不能讀這也未必。「不如積陰德以遺子孫」,這才是真正為子孫計。所以真正聰明人、明白人,他不要給兒女留下多少錢,也不用給兒女留下什麼事業,那些都是他自己的福分,兒孫自有兒孫福,關鍵在你自己積德行善,你用你的家產、你用你的學問為社會多做好事,多積陰德,子孫自然能夠昌盛,這才是真正為子孫謀劃,他才能夠有這個福分長盛不衰。所以不能濟人之急者,那就是一個貪吝的心沒放下,這是個大煩惱。孔子曾經說過,他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則不足觀也」,如果一個人他有像周公那樣的文采、學問,了不起!孔子最佩服的是周公,可是他要是很驕慢、傲慢,或者很吝啬,那麼這個人他不是真有學問,他沒有實學,假的。所以修行人首先要把這個貪吝煩惱放下,要捨得,要肯布施。
安士先生他在這個注解裡面還引用了一段佛典故事,這個佛典故事也很有趣,可以跟大家講一講。這是在天竺國,就是古印度,有一個人叫盧至,這是個老頭兒,就像法國巴爾扎克小說格朗台的這樣的一個角色,非常吝啬,真是一毛不拔。他雖然很富有,可是對家裡人很苛刻,基本上全家人沒好吃、沒好穿,生活得像奴隸一樣,一點都不像一個富家人,穿的是破衣,吃的是糠米,所以常常被別人譏笑,家人都已經吃夠了苦。有一天盧至遇到一個佳節,城裡張燈結彩很熱鬧,這個老頭兒就想到,今天很難得佳節,我應該出去慶祝慶祝,於是就從自己的財庫裡面去取了五錢,這個五錢大概就像現在五塊錢。取了以後心裡就想,這五塊錢我不能在家裡吃,因為在家裡吃,跟這麼多人一起吃飯,大家也分不了,不如我自己去受用。於是他到了市場裡,就用兩塊錢買了一點麥粉,又用兩塊錢買了一點酒,最差的一種酒,然後又用一塊錢買了一些蔥,這樣子,這是他最好的佳肴,然後他又在家裡取了一把鹽,就到城外找了一棵樹下面就開始自己享受他很少能享受到的美味佳肴。結果到了這個樹下,一看不行,這裡鳥獸很多,怕它們會來爭奪,於是又挪了個地方,挪到了野墳裡頭,在一個墳堆裡面,這一看,很多豬狗,野豬、野狗都在這,他就待了很久,等到這些野豬、野狗都走掉了,他才把他的這些食品擺開來,就怕豬狗會來搶。擺開來之後他就美美的吃上一頓,把酒都喝完了,麥粉、蔥吃得是一點都不剩。酒足飯飽,頭腦就不太清醒,已經有點醉了,他就洋洋自得就在那裡大聲的唱歌,說我今天在佳節裡面大吃大喝,好不快樂,能超過北天王,還超過天帝釋提桓因,口氣開始很大。結果他在這個野墳堆裡唱這首歌,天人聽得很清楚,上帝,就是佛法裡講的忉利天主釋提桓因,聽到這個吝啬的老頭兒,就吃了這麼點東西,就說他的快樂比我還快樂,真的是太狂妄了,不知天高地厚,我得跟他開點玩笑。於是忉利天主就來到人間變成盧至的樣子,這個吝啬老頭兒,跟他長得一模一樣,當時盧至還在那個野墳堆裡,還沒吃完唱完,這個天主就變成他的模樣回到他的家裡。把門叫開以後,就跟所有家人說,今天我告訴你們,我過去這麼吝啬,是因為有一個吝啬鬼附在我身上,所以我變得這麼吝啬,本來我不是那麼吝啬的,現在吝啬鬼跑掉了,你們現在在我家裡所有東西,你們願意吃什麼吃什麼,願意拿什麼拿什麼,統統都是你們的。家裡人聽了之後非常高興,於是大擺筵席,大家又吃又樂,而且把他很多的好東西全部都分掉。
結果這個天主對大家又說,今天大家都很快樂,但是這個吝啬鬼可能今天晚上馬上就要回來了,他跟我長得是一模一樣的,你們看到他之後不能讓他進門,要用棍子把他打出去,否則他一進來,我又會變得像以前那麼吝啬了。這家人一聽,好了,正好吃飽了喝足了,有力氣了,全部拿著棍子等在家門口。沒多久盧至他就醉醺醺的哼著歌回到家裡,一看到家人全部拿著棍棒怒氣沖沖對他又打又罵,說:「你這個吝啬鬼,不准進來。」把他打得頭破血流。他說:「我是盧至!」「不是,你是吝啬鬼。」然後後來他的太太還有他的兒子他們都出來了,都拿著棍棒揍他,最後他覺得自己很冤枉,於是就告到國王那裡。國王當時就沒有上朝,不理他,盧至他就獻了一塊絹布,拿著絹布夾在自己的腋下,說我要進貢,大聲的呼我要進貢。結果國王聽了,好吧,有人來進貢,叫他進來看看。盧至就夾著一塊小絹布,還很怕別人拿走,夾得緊緊的,到了國王身邊,然後把這個絹遞上來。結果剛遞出去,忉利天主他用神通就把他的絹布變成一束稻草。這國王一看,你怎麼拿一束稻草來進貢,就有點不高興,就笑著對他說:「行了,我不要你的進貢了,你就趕快有什麼話你就說。」盧至沒辦法,就含著淚哭訴,說自己這些遭遇。國王聽了也覺得很奇怪,說難道你家裡還有一個盧至嗎?於是就命人把那個盧至也找來,兩個盧至對簿公堂,長得是一模一樣。這國王也覺得是不是這兩個人是雙胞胎?讓他們脫下衣服來驗身體上那個痣,結果同一個部位長的痣一模一樣,根本不能夠分辨,又讓他們寫個字看看字跡,字跡也是一模一樣,當然這是忉利天主,有神通。結果雙方爭執不下,這國王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實在沒辦法,就想到,我們城裡釋迦牟尼佛,那是大智慧者,請他來判這個案子,我們判不了,於是就帶著兩個盧至去見釋迦牟尼佛。結果來到釋迦牟尼佛的精捨,佛住在只樹給孤獨園,佛見到兩個盧至來了,就對著忉利天主化現的盧至說,你不要再開玩笑了,你就現出原形吧!於是忉利天主一下子就變回原形飛到天上。國王一看,這是天帝,那不得了,立即倒頭就拜。這個時候盧至說,現在真相也明白了,可是我現在回家,家裡東西都被分走了,怎麼辦?天帝就在空中說,你要真肯布施,你的家裡面還是能夠完好無缺的。盧至就不高興了,你說的話,你是來戲弄我的,我是只信佛,不信你,他對天帝竟然這樣子不客氣。結果佛就對他說,你要相信帝釋的話,你現在就放心回去,於是盧至就只好回去了。結果回家裡一看,果然看到自己家裡的東西一樣都沒少,他也就喜出望外,他也就悟到了,是,做人不要這麼吝啬,你看做人做得那麼吝啬,讓家人都這麼痛恨,自己這些東西隨時都可以失去,為什麼不拿來布施?所以盧至就慢慢的開始廣行布施,就一改過去那種吝啬的毛病。這是佛典裡的一個故事,這是摘自《盧至長者因緣經》,在《法苑珠林》裡面有這個故事。這都是帝君勸我們不要吝啬,要勇於布施,濟人之急。底下我們再看:
【憫人之孤。】
『憫』就是憐憫,『孤』就是孤兒,孤苦伶仃的人我們要憐憫他、要關懷他、愛護他,就像對自己兒女一樣來關愛,這是一種仁愛存心。帝君這句話,安士先生有一段發明是開解這個理,他說到,「痛哉!天下有茕茕無告,如孤兒弱息者乎?」這是一段感歎。說天下人,有沒有像那些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人,能比這些孤兒弱子強?換句話說,這些孤兒弱子他們是最值得憐憫的,他們是最沒有依靠的,最苦的人。「往昔父母無恙時,亦曾恩勤顧復,愛若掌珠;亦曾捧負提攜,恐其不壽。誰料中道喪殂,骨肉捐棄,此固九泉之下,所痛恨於無如何者也」。這也是感歎,這些孤兒他們過去也有父母,可能父母因病夭折,當他們父母在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也是恩勤顧復,恩愛有加,對他們視若掌上明珠。其實哪一個父母不對自己的子女視若掌上明珠?他們也受到捧負提攜,像嬰兒捧在父母懷裡,或者背負在父母的背上,父母提攜、愛護、帶領,都擔心自己的兒女不長壽、不健康,誰會料到這些兒女中途喪親,骨肉分離,這是最令人遺憾痛苦的。所以「此固九泉之下所痛恨於無如何者也」,再沒有其他事情比這個事情更讓人痛心遺恨,特別是九泉之下這些父母,他們是更加的痛心遺恨。
所以下面說,「嗟乎!人唯推己及人之念,最為平恕耳」。嗟乎是感歎,說哎呀!人只有推己及人,人真正有這種念頭才叫做平恕。平是正直,恕,我們講忠恕。什麼叫恕?推己及人就叫恕,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恕是上面一個如字,下面一個心字,叫如其心。就是當別人在這個境遇的時候,我們也要有他的那分心思,假如我是他又是什麼樣子?有這一分的存心,視人如己,這叫恕。所以當子貢向孔子請教,一生能不能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孔子告訴他,一個「恕」字,恕字就是仁愛之心。所以曾子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老夫子他的道是什麼?歸納起來就是忠恕。這個平恕就是忠恕,平是正直,那就是忠,忠是上面一個中字,下面一個心字,心是中正的、正直的,恕心是仁慈的。朱熹解釋「忠恕」二字,何謂忠?何謂恕?「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盡己就是盡到自己的心力,盡心盡力這是忠,幫助別人毫無保留。恕就是推己,推己及人,就是這裡講的有推己及人的念頭,視人如己。看到這些孤兒這麼孤苦伶仃就好像自己的子女這樣子,不願意自己子女這樣孤苦伶仃,就不可以讓他們有這些痛苦,所以要幫助他們、愛護他們,給他們溫暖、給他們愛。這裡講「假令吾之子女,零丁孤苦,忽有仁人君子,扶持而卵翼之,吾之感恩為何如者?」假如我自己的子女像他們那樣孤苦伶仃,突然有一位仁人君子他來幫助我的兒女,扶持就是幫助,卵翼也是關懷,就好像母雞用翅膀卵翼之,卵是雞蛋,全身就這樣伏在蛋上孵蛋,用翅膀來護著,這卵翼之,那我的感恩真的是無限。所以想到這裡,我們就要用同樣的心去愛護那些孤兒。
下面說,「或有凶暴惡人,凌虐而恥辱之,吾之飲恨又何如者?」假如我的這些兒女遭受到凶暴惡人的虐待、羞辱,我的這種恨又會什麼樣?所以不想自己兒女出現這樣的狀況,怎麼可以自己對別人的兒女能這樣做?「故曰: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不忍就是一顆不忍之心,不忍之心就是仁愛的心。這個忍是殘忍的意思,不是佛法裡講的忍辱,它這裡是殘忍。見到人孤苦伶仃,不肯幫助,這種心就是殘忍的心,因為把這個愛心給覆蓋住了。所以能夠通達這個忍的道理,能夠有不忍之心、恻隱之心,這就是仁,孔子說的仁。因此憫人之孤講到底就是個仁愛之心。底下講「少失父母,固為孤矣,推而論之,外無叔伯,內鮮兄弟,皆孤也」,這是解釋什麼叫孤。從小失去了雙親父母,這就是孤(孤兒)。推展開來,這個孤也包括他沒有叔伯,或者是自己沒有兄弟姐妹,孤單,這也是稱為孤。這個孤兒,這種孤單的人現在當然是愈來愈多,因為現在都是生育一個子女。內鮮兄弟,就是沒有兄弟姐妹,最多是有堂兄弟姐妹或者表兄弟姐妹,親兄弟姐妹的很少。所以現在的孩子他們這種個性,他們的思想跟過去這些孩子不一樣,現在的孩子他的自我中心很強,很難合群,他的自私心理很重,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在大家庭的氛圍裡成長,他的心量就會狹小、偏激。對於這些人我們又怎麼樣憫人之孤?現在很多的父母都面對這種問題,獨生子女不好教,很難帶。這就需要大力的提倡家庭教育,讓這個孩子從小能接受到正確的、正常的倫理道德教育,養成良好的為人處世的心態和生活的習慣,讓他這一生能夠走在健康的軌道上,因此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教育必須是基於倫理、道德、因果的這種教育,所以需要父母還有老師首先要有這種意識,意識到現在的教育要抓緊倫理、道德、因果,這是做人本質的教育,而不是光強調分數、強調記憶,或者是這些技巧性的、技術性的培養,那些都是次要的,要讓孩子養成一個正常的心理和高尚的人格,這是固國之本。國家下一代就要靠他們,他們如果生活在扭曲的這些觀念當中,心理不正常,偏激、自私,將來國家就會大亂。所以古人講「蒙以養正,聖功也」,這個童蒙,就是兒童,就要養他的正,讓他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宇宙觀,做這種教育那是聖功,聖人的功業。每一個父母、每一位老師都要擔當起這種責任,這是憫人之孤。
底下講「門衰祚薄,晚有兒息,皆孤也」,這個孤也不一定是指兒童,年老的人假如沒有兒女,門衰就是家門衰弱,家道衰落。祚是福,福很薄,祚薄就是福很薄。為什麼福薄?因為年輕的時候不懂得修福,所以晚來光景就不好。乃至到年紀很老了才有兒息,或者甚至沒有兒女,這些都屬於孤。「又或宦游服賈,寄跡他鄉,亦孤也」,還有一類的,譬如說出外做官的,叫宦游,出外做官到了一個新地方,人生地不熟,或者是在外面經商,服賈就是經商,做生意的,寄跡他鄉,就是在他鄉寄居,這也是屬於孤。「甚至道高毀來,德修謗興,亦孤也」,還有就是有一類高士,道德很高,所謂是曲高和寡,你的德行很高,別人看到了心裡就不是滋味,他就會嫉妒、會毀謗。所以道高毀來,德修謗興,自古皆是如此,你愈有聲望,這個毀謗就愈來愈多,就像我們的師父,你看他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嫉妒、毀謗當中走出來的。他是矢志不渝,不管有什麼障礙,不改初衷,立定志向弘法利生,擔負如來家業,到今年八十多歲了,還有毀謗之人。當然,隨著我們師父的經教和德行愈來愈被廣泛大眾接受,這些它自然就會銷聲匿跡。但是我們師父從來都是聞謗不辯,人家怎麼個毀謗,不用去辯解,不辯解就是最高明的,不僅不辯解,根本都不需要去跟他勞神費力,根本不用去起心動念。就像《了凡四訓》裡講的,聞謗而怒就好像「春蠶作繭,自取纏綿」。你聽到別人毀謗,你發怒,你要去辯解,就像春蠶作繭,自己捆著自己出不來,聞謗不怒就好像「舉火焚空,終將自息」,你拿火燒一個柴,你把它舉到空中,始終會有火燒盡的時候,終將自息,你不用去辯解,這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可是難免就是道高毀來,德修謗興,這也叫孤,至少我們一般人看他很孤單,沒有人能夠跟他攜手共進,一方面是跟他要有相當水平的德行,這才能跟他攜手共進,所以他自然也就曲高和寡。所以這裡講的孤的內容是很廣泛,「孤之途既廣,憫之端亦多」,孤這個內容是這麼廣,當然憐憫的地方也就很多。這裡我們講到的,對不同的人要不同的方式,同是一顆仁愛之心,方式就要不同。譬如說,對於真正的孤兒寡母,那我們就要多方的周濟,多多的愛護;對待這些像我們講的現在叫獨生子女,這些也叫孤,要多多的教育,對人多多的關懷;對待這些德高之人,我們要敬重,要向他求教,讓他也能夠有安慰自己的法能有傳人,有這些志同道合的後進者來繼承他的事業,他也就不覺得孤了。實際上他真正德行高他不會有孤的這種感受,孤這種念頭都是一種妄念,一種執著,其實一切眾生皆是我一體,怎麼會有孤?但是我們常人看起來好像覺得他很孤單,那是我們凡夫的念頭,帝君是對我們凡夫講的。那我們對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對待,可是同是一顆仁慈之心。
底下是「舉帝君一則,可充其類」,這是舉出帝君的一個例子來說明什麼叫憫人之孤。這裡講的是「慰友重泉」,這是講到帝君在周宣王的時代,我們前面,大家如果有印象可能會記得,帝君這一十七世的轉世當中,有一世是在周宣王那個時代,我記得是第二則故事,他叫做張忠嗣,別人稱他叫做孝友,張孝友。因為他真正是孝親、信友,團結家人,敬重兄長,他的兄長雖然過世了,他還把自己的次子過繼到他的兄長門下,用這種方式安慰他母親,這樣的心。後來繼承他父親的職業,他父親原來是做教育官員,後來是被天子貶官流放,客死他鄉,周宣王上來的時候,就把過去無罪流放的這些人的兒女找回來給他復官,是這樣一個年代。當時有一位同事,帝君有一位同事,叫做韋仲將,他們是很好的朋友,這位朋友死了以後,他沒有兒子,有五個女兒,都孤苦無依。所以帝君很憐憫他這位朋友的這些女兒,於是就幫助前面三個大的女兒備禮出嫁,另外兩個小的就寄養在一個同事家裡,長大以後就嫁給帝君自己的兩個兒子。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叫然明,一個叫茂陽。這是什麼?讓自己朋友九泉之下也得到安慰,這是憫人之孤。安士先生小注裡面講,帝君的兩個兒子,一個叫然明,一個叫茂陽,他們都是很有出息的,到後來他們也轉世,在西晉出生,做了謝東山的兒子,後來在唐朝又是張九齡,還有宋太祖的宰相張齊賢,以及司馬光,都是他兩個兒子的後身。所以一個人有福德的,必定是投生到有福德的家裡。因此我們要求好的兒女,必定要自己廣行陰德,存善心、做好人,自然感召跟你同類的人來投生。我們繼續來看下面一句:
【容人之過。】
這是包容別人的過失。安士先生在發明當中用孔子的話,「孔子曰:攻其惡,無攻人之惡。又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聖賢千言萬語,無非欲人自求其過耳。自求其過,則時時反己,無暇責人矣」。這是孔子說的,攻其惡,就是攻擊過錯不是去攻擊別人的過錯,那是攻誰的過錯?攻自己的過錯。所以我們讀聖賢的典籍最重要的是反求諸己,不是用這些教誨來做為量尺量度別人的過錯。對別人的過錯我們要包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要有耐心等待他來改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他真能改他就是個大好人。這些話都是對如何包容別人來講的,不是對自己講的,如果對自己,自己犯了過失,「哎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這過錯也是正常的。」這樣子就大錯特錯。責人不可以嚴格,要會包容,但責己那就得嚴格,嚴以律己,對自己一點過錯都不可以姑息、縱容,誓要把它杜絕而後已。有時候我自己因為也在學習這些聖賢典籍,看到這些修養的書,看到這些佛法中講的戒律,很慚愧,自己也是說到做不到,所以對自己真的是天天忏悔,有時候自己都打自己嘴巴,真的是很不像話。師父常說,「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我們自己表演的是什麼樣的樣子?帶領眾生,把眾生指引到什麼樣的方向?自己無意當中如果松懈了,那麼就造成極重的罪惡。所以常常有這種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心,要想到我能不能夠為佛法、為聖賢教育樹立一個好的形象?現在我們都是佛門中人,假如把佛法形象破壞了,這個罪業就造得重。所以常常反求諸己,嚴厲的自我批評、改過自新。孔子下面又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如果自己能夠責備自己,重重的責備,這個厚就是重的意思,對自己不能夠苟且,不能夠放逸,小過都不能看輕,那麼責備自己重了,自然責備別人就輕,就薄責於人。因為真正修行人,改自己的毛病都改不完,哪有閒工夫去看人家什麼毛病?所以師父讓我在這邊帶一個班,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真的不足以為人師,不足以有這個資格帶班。我把自己是做為什麼?這班上的一名學生,不敢對人有任何的管束,最多是提倡一點,大概是聽經比較多一點,知道的道理可能會稍微多一點,跟大家可以分享一點這些經驗,人家怎麼做不能夠去管人家,你管人家,老看人家的毛病,沒想到自己滿身的毛病。所以用這樣的一個機會,我們就好好的自己成就自己要緊,人家願意學的他自然會努力學,不願意學的,你鞭他、打他,也沒用,所以這個心就平了。我們就真正集中精神、力量改自己的毛病,自己改好了,別人看到,你進步了,對他就是一種震動,那他就能夠上進,這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所以下面講,「聖賢千言萬語,無非欲人自求其過耳」,你看這句話多重要,聖人講了這麼多,講來講去講什麼?就是讓我們自己自求其過,自己挑自己毛病,改正自己的毛病,不是讓我們去求別人的過,老看別人的過失自己過失重!所以六祖大師他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修道之人怎麼會心裡老看著別人有什麼過失放不下?凡是看別人過失都是自己有過失。弘一大師他舉了一個例子舉得好,他說我們看人過失就好像什麼?自己鼻子上有一個墨點,你去照鏡子,發現鏡中人鼻子上有個墨點,於是你在那裡批評,在那裡嘲笑、指責,你怎麼一點不衛生,你臉上有個大墨點都不知道,罵那個鏡中人,我們看人家過失,不就是等於這個樣子嗎?別人都是鏡中人,都是你內心中的反映,這佛法裡講得太清楚了,「一切法由心想生」,外面的境界統統是你心的反映,你有這個念頭,外面就有這個境界,心境是一不是二,當我們看到別人有過失的時候,當下自己就有個過失。所以要怎麼做?看到鏡中人鼻子上有墨點,解決的方法是拿條濕毛巾把自己墨點給擦干淨,然後再看鏡中人,他也沒墨點了。所以真正聖人,自求其過,自改其過,到最後他一看,外面沒有凡夫,全都是諸佛菩薩。釋迦牟尼佛成道了,他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他看一切眾生就跟他一樣都是諸佛,印光大師說看一切人都是菩薩自己就是菩薩,當我們看別人都是凡夫自己就是凡夫,你是什麼樣的境界,你看到外面的境界就是什麼樣子,你鼻子上有墨點,你看到鏡中的人也就有墨點,就這個道理。
所以這下面講,「自求其過,則時時反己,無暇責人矣」,自己一天到晚就是反省、檢點、忏悔、改過,時間都不夠用,哪有閒工夫去責備他人?底下又說,「人有有心之過,有無心之過。無心之過易恕,有心之過難容。然學者有志容人,偏要從彼有心處容起。有心者尚容,況無心乎?」這個有心之過和無心之過程度不一樣,就像《弟子規》上講的,「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有心犯過的,故意的,這種就是惡,惡劣,無心犯的過失也是有錯。但是我們要容人之過,不管有心、無心,無心的過當然這容易包容,你能理解,他不是故意的,這容易理解,容易寬恕,有心之過就難容,他要是有心給你造的,故意刁難,你可能馬上就跟他對立,你不肯包容他,那就是你不能進步。所以學者有志容人,你真正有這個志氣學習聖賢,從哪裡學起?容人之過學起。容人從哪兒容起?偏要從有心處容起,就是別人故意來刁難你、毀謗你、陷害你、障礙你,你要能包容,這就是佛家講的忍辱。有心者尚容,他有心來刁難你,來陷害你的,你都能包容,況無心乎?無心來障礙你的,不是故意的,那你當然也能包容!所以修行要從難處下手,難忍能忍,難行能行,這樣提升就很快了。
好,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容人之過」這一節還沒講完,明天我們繼續。講得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七集) 2008/9/29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