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業的類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關於業的說明,可分三類:

  一、定業與不定業: 故意所作的強業,必定要受某種果報的,名為定業。如《中含》《思經》說:“ 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其實,必 定與不必定,還在我們自己。如《中含》《鹽念經》說:即使是重大惡業,如有 足夠忏悔的時間——壽長,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重業即輕受而成為不定業。這如以多量的鹽投入長江大河,並不覺得鹹苦一樣。反之,如故意作惡, 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忏悔,不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那就一定受報。這如鹽 雖不多而投於杯水中,結果是鹹苦不堪。所以不必為既成的惡業擔心,盡可從善業的修習中去對治惡業。惟有不知忏悔,不知作善業,這才真正的決定了,成為 定業難逃。

  二、共業不共業:依自作自受的法則,自己所作所為的當然由自己負責。但人類生於自他共存的社會,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直接間接的與他有關。對他有利或有害的行業,影響自己,也影響到他人。從影響本身說,即不共業;從影響他人說,即是共業。個人的不共業,同類相攝,異類相拒,業用在不斷的熏增或削弱中。大眾的共業更是相攝相拒,彼此展轉而構成自他間的復雜關系。等到相互推移,引發出社會的共同趨勢,即一般所說的共業所感。依共作共受的法則,大眾的共業,要大家起來改變他,聖人也無能為力。

  三、引業與滿業:如生為人類,人與人是一樣平等的。人類的壽命,根身的構造,感官的認識,對於自然的享受等,都大致相同。從這引業所感的業果說,人類的主要本質是平等的。人與人間所有的差別,如相貌不同,眷屬不同,貧富不同,知識才能不同等,是過去的滿業與現生業所使然的。這種差別不但不全是過去業所規定的,更多是由於眾生共業所限制,自己現業所造成。從引業所感的果報說,如生為人類,此生即沒有變革的可能;由於共業及現生業而如此的,即大有改進的余地。不善的當從善業的精進中變革他;善的當使他增長,使他進展為更完善的。佛法重業感而不落於定命論,重視現生的進修,特別是自己的努力,即由於次。

  ——摘自《佛法概論》

 

上一篇:道德之根:信仰
下一篇:說忙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