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在今天我們呼喚倫理道德教育回歸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對道德水准的界定和表現仍然很模糊。打開先哲的教誨,才衡量出自己的道德究竟是深厚還是淺薄。它的表現貫穿在我們身、口、意三業之中。
“德盛者其心和平”,品德高尚隆盛的人心平氣和,這是心善。“見人皆可取”,看人人都有可取之處,這是身的善業。舉一個看,就包括了聽聞、感受,所接觸的環境,沒有一樣不好,都有其可取之處。“故口中所許可者多”,所以言談間都是贊歎別人的多,這是口的善業。行為、言語的善來自心態的平和公正,這是道德的基礎,也是幸福的源泉。因為他生活在愛與感恩的世界,時時歡喜,事事歡喜,和大眾融為一體,自然得道多助。儒家常說“仁者壽,智者樂”,確實是非常有道理、有科學依據的。
“德薄者其心刻傲”,德行淺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這是心的不善、偏邪。於是“見人皆可憎”,看人人都不如自己,個個都有可憎的地方。舉出眼看到的做代表,包括耳所聽到的言論、自己在一切環境中的感受和認知都有了偏差,而趨向不善。“故目中所鄙棄者眾”,所以目中無人,對人鄙視嫌棄的多。可以設想, 這樣的人當然口中也很難贊歎別人的善心善行,而是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心理極度不平衡。於是他的世界終日淒風苦雨,冷落蕭條,更無法得到大眾的歡迎和幫助。
最初一個意念的善惡,最終導致不同的生活品質,並不是環境真的有意識有差別,而是自己內心生起了虛妄的分別、想法。境緣無好丑,好丑起於心,所以想要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的心態,提升自己的道德。
——輯自《格言別錄白話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