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佛教的前途在哪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

  時代的趨向,促使社會不斷的更新,佛教須有新的觀念,才能自我更新,才能推展法務。換句話說,佛教的前途,必須要靠我們佛教徒重新調整思想,重新估定價值,茲有下列意見,希望佛教界建立共同的體認--

  一.融合尊重

  佛教講究行解並重、福慧雙修、動靜一如、悲智雙運的融合德行。但因在弘傳時有地域、風俗、民情、時間等的不同,還有個人修持的法門不一,致有所謂南傳北傳,顯教密教,禅宗淨土等宗派之別,但大家所信奉的佛陀卻只是一個。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將信仰自我設限,而使佛教的僧團分裂。

  說到融合尊重,中國佛教不愧為大乘教區,在許多方面可以看到。如:南傳的比丘到大乘的國度來,大乘的佛教界對他們都非常禮遇。反之,大乘佛教的比丘到南傳的國度,所受的待遇卻如一般信徒。以聖印法師為例,他在中國佛教界是相當受尊敬的大德,最近在泰國受小乘比丘之法,大乘的中國佛教界並不介意,反而是南傳比丘來受中國大乘教法,他們不僅不肯認定,而且必定會非常計較。再論密教的活佛、仁波切對顯教的態度也是一樣,他們認為顯教僧信受密教的灌頂為理所當然,但密教的喇嘛皈依顯教則不應該。佛教發展至今,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已不容許各宗各派自高自大,應該融合尊重,才能更成其大。

  我們為使佛教不要分歧,故要提倡佛教的融合尊重,即南北傳的佛教要互相融合、互相尊重,顯與密的佛教要互相融合、互相尊重,僧信間的佛教要互相融合、互相尊重,男女眾的佛教要互相融合、互相尊重,傳統與現代的佛教要互相融合、互相尊重。在同一教主佛陀,同一三法印和四聖谛的教理,同一三皈依儀制之下,不應互相排斥、互較嫡庶,應該互相融合、互相尊重。

  融合的方法,必須要彼此尊重;不互相尊重,則彼此無法融合。佛門講究不輕後學,年僅八歲的妙慧童女,大智文殊向她頂禮,世人不贊妙慧而美其文殊之德行;趙州八十高齡,到處雲游行腳,向年輕的禅者問道,世人不誇青年僧伽的成就,反而尊重趙州謙虛。所以有志不在年高,三人行必有我師,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成佛。故在佛教今後融合時,必須彼此尊重各自的制度、各自的習慣、各自修行的方法。現在社會上的企業家,非常注重國際合作,到處都有跨國公司的設立;教育界的留學生交換、教授交換;學術界的出版品交換、知識交換;其它各行各業,所有的文化交流,都奠定了天下一家的型態。

  故此,佛教若不迎頭趕上時代潮流,彼此融合尊重,是不會有前途的。君不見《彌陀經》裡的淨土眾生,每天清晨都“各以衣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不是互相融合尊重嗎?

  二.團結包容

  團結!團結!千百年來大家都高喊團結,但團結不是說要你來跟我團結,要你在我的領導之下,不能有異言異行,我才允許你跟我團結。這不叫團結,這是要人投降,要人作俘虜;這是占領,不是團結。

  團結是相互的、平等的、包容的,是容許相異的共同存在。在同中容許有異,在異中容許有同,彼此尊重,相依共存,這才叫做團結!不能認為同行是冤家,不能認為同行應相輕,不為討便宜而侵犯別人,不為逞己快而諷刺別人,不為忌彼好而打擊別人,更不會為獲私欲而傷害別人。泰山因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因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

  團結不但是包容,更要分工,眼耳鼻舌雖同在一體,但必須分工合作,才能成為健全之體。手指有長短,但各司其用,如果少了一根手指,就會覺得不方便。因此,佛教各宗各派、各大各小、各南各北、各顯各密,可以各傳其教,各為所為,不管再多的個體,但可集合在一起,精誠團結,彼此包容,共為佛教興隆而攜手合作!

  說到團結,這不是口號,要確實的實踐;說到合作,不是虛應故事,要真正的寬大包容。所謂你我彼此要團結包容、大小上下要團結包容,連橫合縱要團結包容,權能異見要團結包容,僧信男女要團結包容,寺院教會要團結包容,教育文化要團結包容。身為佛陀弟子,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們心中,我們心中還有什麼人事物不能包容?不能團結呢?

  三.互贊互助

  普賢菩薩的行願品中,“贊歎功德”是學道行門之一,釋迦牟尼佛與彌勒菩薩同時修行,但佛陀能提早成就佛道是因多修贊歎法門,故寺院中朝暮課誦時都在唱贊頌偈。一個對真善美不懂得贊歎的人,不隨喜說好話的人,是不會領導人,不會和人相處的。學佛,要不時的給人愛語和布施,適當的贊美是度眾最好的方法。今日佛教界到處毀謗,到處是非,信徒幫助自己的師父批評他寺的長老,青年學者輕視年老者頑固鄉願。在黨同伐異的情形下,這個不好,那個不是,造成佛教界一片烏煙瘴氣,哪裡裡有青天?哪裡裡有好人呢?

  在佛教界,你有學問,他說你只有學問,沒有口才;你有口才,他說你只有口才,沒有修行;你有修行,他說你只有修行,沒有慈悲;你有慈悲,他說你只有慈悲,不會辦事;你會辦事,他說你只會辦事,不會英文;你會英文,他說你只會英文沒有佛法……到處摧殘,到處打擊,難道這就是佛教所提倡的愛語布施?這就是佛教所提倡的口頭功德?

  目前的社會,尤其佛教界,亟需要有一次提倡“說好話”的運動!讓“欲得佛法興,除非僧贊僧”的聖言,真正能實踐在僧信之間!

  互贊不夠,還應該互助,四攝法中的利行,就是現在人的服務精神。能服務助人必屬富有,自己富有必願助人,不肯助人必然心性貧窮,無力助人之故也。

  “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是互贊互助最好的明證,我們呼吁大家都該建立互贊互榮的觀念,我以一句話贊你,我以一舉手助你,常作“不請之友”,中國幾千年來那種老死不相往來,那種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的思想,早就不應存在了,我們現在要的是和諧服務的社會,和樂清淨的僧團。

  四.樂觀進取

  佛門講究莊嚴、肅穆,但非槁木死灰,或悲觀冷淡,諸佛菩薩的慈祥姿態,是由內在的法喜禅悅引伸出來的,故身為佛教徒要將樂觀歡喜的性格常駐心頭,要將積極進取的精神,注入生活。佛教現在為人所垢病的,是太過冷淡,是太無表情,所以一個喜悅性格的養成非常重要。我們不僅在求己樂,而是要把歡喜快樂布滿人間!

  彌勒菩薩的歡笑,是多麼可愛的姿態;觀音菩薩的慈祥,是多麼可敬的豐采。現在舉世大眾,不喜歡悲慘世界,不喜歡冷酷無情。哪裡裡能洋溢著莊嚴與歡樂,哪裡裡就擁有最多的眾生。

  樂觀不是消極的享受,是積極進取的利人。“犧牲享受,享受犧牲”,這是現代人的精神;“歡喜地菩薩”、“禅悅藏菩薩”,也都秉持著樂觀進取的精神,服務眾生。富樓那到輸盧那國去弘法,甘願把生命布施眾生;玄奘大師到印度求法,“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這就是以樂觀進取的精神,為教為人!

  所以,我們要將大乘樂觀進取的精神普皆回向,要讓眾生歡喜,先從我們有喜悅的心性和微笑容貌做起。

  目前的佛教,如能融合尊重,團結包容、互贊互助、樂觀進取,必定能樹立佛教的新形象,佛教前途必定大有可為!

  (二)

  一.創辦教育事業

  佛教,本來就是佛陀的教育;佛陀,就是一位偉大的宗教教育家。佛教的教育,是人格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是超凡入聖、解脫苦惱的教育。三藏十二部經中,長行、重頌、譬喻、本事,都是教化眾生的上等教材。佛陀每次對弟子說法,觀機逗教,舉喻說事,都是深入淺出的教育例證。

  舉世各地,教育發達的必然是強大國家,文盲多的地方必然是落後地區。尤其宗教負有社會教化的責任,如果不重視教育,沒有施教的人才,怎能改善社會風氣?怎能淨化人心?

  我國過去叢林寺院,就是供給十方衲子參訪修道的學校,所謂“飽參諸方叢林客,不知此中有悟無?”即使到了近代,清末民初諸老,創設僧伽學校、師范學堂,太虛大師更設立了許多佛學院,尤以今日台灣,兒童有星期學校、兒童夏令營;青年有青年會、大專社團;信徒有信徒共修會、信徒講習會;專業的有各級佛學院、佛學研究所。佛教徒覺醒了,佛教徒知道教育重要了。

  但是,我們仍覺得遺憾,有很多方面,我們需要進步:

  1.為佛學院訂定高、中、初各級層次。

  2.為各級佛學院考試評定合格教師。

  3.為佛學院訂定各級標准教材。

  4.訂定佛學院設備標准。

  5.加強培養佛教教育行政人員,給予認定。

  6.佛教教育應共同組織一領導中心。

  7.學生畢業後,優秀者應協助其繼續深造,或出國留學。

  8.各佛教學院學生應有院際間的共同活動,如論文、講演、梵呗、書法等各種競賽。

  9.規定布教師、住持、監院等應由佛學院畢業學生充任。

  10.呼吁所有佛教徒支持佛教主辦的玄奘技術學院、華梵工學院、慈濟護專、西來大學。如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支援“社會大學”,使其更擴大,都會功不唐捐。

  11.設立各大專院校佛學社團所有社員會考制度,認定其資格,以便使其為佛教服務。

  12.鼓勵佛教界多設立獎學金會、貸學金會。當初如無安道誠獎助惠能大師十兩白銀,何有這位一代宗師?

  這以上的十二點意見,盼佛教界能有共識,各發心為教育的長老們,能夠注意,佛教教育必更有進步和成就。

  二.加強文化傳播

  說到文化,佛教非常重視文字般若的傳播。《金剛經》中有四句偈的布施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功德,十法行中更提倡書寫、演說、披讀、印經的利益。若非鸠摩羅什、玄奘三藏等翻譯經典,何有東土佛法?日本佛教為人稱道,除佛教教育普及外,即為對佛教文化的重視。明治維新時,鼓勵大家撰寫佛傳,目前日本的佛傳,不下百種之多。台灣目前佛教的文化出版,五色缤紛、百花爭艷、萬家爭鳴,此中不乏佼佼多士,只是多數精致不足,曲調不高,例如,一再翻版影印,不能更新;一再互相轉載,少有創作;一再分人分我,不夠默契;一再過份保守,空乏無力,故特建議如下:

  1.將目前所有佛教雜志,依讀者和性質分類,分別改為<佛教青年>、<佛教兒童>、<佛教婦女>、<佛教史學>、<佛教生活>,以便讀者選讀他的需要。

  2.成立資料中心,讓有心的人研究佛教時,非常容易找到他的需要。

  3.佛光山籌備的電腦大藏經、電腦大辭典,能早日問世。

  4.佛教需一份報紙,<福報日報>停刊,非常可惜,希望有心人再接再勵。甚至設立電台、電視台。

  5.聯合佛教各方人才,出版一份夠水平的學報。

  6.獎助佛教學者,鼓勵撰寫佛學論文、佛教文藝、音樂詩歌等。

  7.獎勵佛教藏經、古典著作,分別標點、分段、注釋,增加索引,便於閱讀。佛教所有出版品,要通俗化、文藝化、生活化、美術化、音聲化、圖表化。

  8.各佛教團體,經常舉辦各種學會,甚至國際會議。

  9.每一寺院,每周應定期舉辦一次“佛學講座”,或各種座談會。

  10.寺院設立的條件,除佛殿外,起碼要有一個小型的圖書館,小型的講堂。

  11.獎勵優良的出版品,如此次行政院新聞局頒給佛光大辭典、文殊雜志及普音的金鼎獎。佛教團體應給佛教文化人的獎助,例如印順長老,就應得到佛教文化人獎。

  12.有系列地出版專書,如佛史專書、唯識專書、禅學專書等。因為專書,才便於學者的研究。

  關於佛教文化的問題很多,如稿費的問題、版權的問題、贈閱的問題、流通的問題,甚至佛教徒應養成讀書求解的習慣問題等等。

  這些建議,如獲佛教界重視采納,獲得解決和共識,則佛教文化更能發揮輝煌的效果!

  三.提倡悲智行願

  佛教講究智能,但尤重慈悲;重視慈悲,更重行願。諸佛菩薩都是依靠悲智行願成就道業。佛教要興隆,佛教徒必須要有悲智行願;佛教所以衰微,也是因為佛教徒沒有悲智行願!

  如何考察吾人的悲智行願?例如你每年度多少眾生?每年讀多少經論?每年為人服務多少?你發了什麼大心?你立了什麼大願?你實踐了什麼行門?你完成了什麼修行?

  我們可以回顧古聖先賢:如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立願“若不成佛,誓不起座”,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大願,文殊、普賢、觀音、地藏,也是以慈悲行願為實踐行門。玄奘大師西天取經,沙漠失水,“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往東土一步生”;鑒真大師到日本弘法,六次遇難,大海漂流,發誓“為大事也,何惜生命?”四弘誓願,更是每一個大乘行者所應奉行,茲對現代佛教徒所應奉行的悲智行願的行門,建議如下:

  1.成立電話法語中心,讓求助無人的苦悶者,用電話訴說心事,給予一些佛法的指導和慰問。

  2.成立佛法咨詢中心,為一些社會有疑難的人,因佛法給予心理輔導,解決其生活、職業、家庭、感情上的問題。

  3.參加病患者慰問團,有組織、有計劃的到醫院,或到家庭裡慰問病患者,誦經祝福,佛書贈送,都能助其健康。

  4.送醫藥到偏遠地區,如慈濟功德會、佛光山雲水醫院,讓健康的人出錢,為窮苦的人看病。

  5.舉辦婦女求職中心,現代鄉村婦女到都市求職,往往遭壞人所騙,若能在求職前為其解決食住問題,有一個求職的緩沖時間,免為壞人所害。

  6.組織急難扶持會,一般人常說救急不救窮,正此之謂也。

  7.成立養老基金會,因為久病床前無孝子,社會上許多孤苦老人,若由某一社團或基金會,代其雇人照顧,免其孤單無依之苦。

  8.創辦收容之家,因故一時無家可歸的老弱婦孺,急待給予暫時收容,以便重新調整身心,再創前途!

  9.日行一善,日發一願。

  10.說好話,動好念,不斷的忏悔,不斷的精進。

  11.薪水所得十分之一作為布施。

  12.安排每一周之內有數小時為信仰或慈善服務。

  佛教所有人等,不論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幼,如果能擁有悲智行願,則佛教普及社會,深入人心,指日可待。

  四.組織信徒共修

  佛教徒重自修,不太重共修,不少佛教徒在家燒香禮佛,甚少到寺院共修。就是出家二眾,也喜歡獨居,不樂共處,此處一精捨,彼處一佛堂,分散了佛教的力量。

  尤有甚者,佛教徒不了解佛教,平時不要佛教,直至臨終的時候才想到佛教,這都因佛教沒有創造共修的環境。寺院是共修的道場,但那是出家人的,在家信徒則不易有份。

  現在已有不少寺院道場為信徒舉辦一些共修活動,如念佛會、禅座會、報恩會、講經會等,但大都不能滿足信徒的要求,茲為擴大信徒共修的范圍,貢獻意見如下:

  1.成立老人俱樂部,現在許多退休的老人,在家無所事事,近於等死,若能利用寺院房捨,供給老人活動,如下棋、品茗、抄經、論道等,老人的經驗、時間、財富,必定對寺院也有莫大的幫助。

  2.成立職業訓練輔導中心,有些佛教徒,因無專長,在社會不易求到職業,各寺道場若能視如自己子弟,助其職業的訓練,如電腦、打字、插花、烹饪、駕駛等都可。

  3.成立佛書交換研讀會,因為可讀性的佛書,都要購買,若能十人或百人,購佛書數種,交換研讀,甚至交換心得,實進德修業之良方。

  4.成立社區布教所、村裡念佛會,方便共修。

  5.舉辦兩地信徒相談會,互相切磋解決疑難。

  6.組織社區服務中心,為社區打掃環境,種植花樹,廣結善緣,佛教自然予人好感。

  7.舉辦家庭普照,度其親友參加佛教活動。

  8.組織參訪團、朝山團,學法顯之西游,效善財之南詢。

  9.成立兒童星期學佛班,讓兒童接受佛法的薰陶,敬上慈下,完成佛化家庭的理想。

  10.組織佛教慈愛團,定期為慈善機構義務服務。

  11.參加八關齋戒會,學習僧伽的生活。

  12.舉辦研討共修會,以家為主,互相輪流主持。

  佛說:“佛道在眾生身上求”,國家不能沒有人民,宗教不能沒有信徒,寺院團體和信徒合作,共同運用各種方便,則佛教人口必定能大量增加!

  未來的佛教,如能

  一、創辦佛教事業,

  二、加強文化傳播,

  三、提倡悲智行願,

  四、組織信徒共修,

  必能促進佛教的發展,則佛教之前途,必興隆無疑。

  (三)

  一.佛教應該人間化

  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生在人間。佛陀,道道地地的是人間佛陀;佛教,道道地地的是人間佛教。

  禅宗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這說明了佛法除人間以外,別無菩提可求。

  佛教領袖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說明學佛“要從人乘行果完成大乘佛道”。

  遺憾的是:佛教裡一直重視出世思想,忽視人間事業。假如一個二、三十歲的青年出家,從出家的第一天開始,師父就急急忙忙的要他了生脫死,好像人一出生,就應該忙死。生的問題尚未解決,怎能忙死?就是《彌陀經》鼓勵人念佛往生,也是“不可少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哪裡說有不先福利人間,就能了生脫死?

  佛陀所以成佛,也是要在人間“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人間事業未能建成,人間佛教未能莊嚴,不服務社會,不福利人間,只想自己一個人了生脫死,這豈不太過自私?這豈不給人譏為自利?

  更有甚者,除自己忙死以外,還為別人忙死超度,只要某一人家死了一個人,除念倒頭經外,還要入殓、殡葬、頭七、二七、直至七七,甚至百日、周年,真是人死時,才想到要僧侶念經。人死的佛教,或寄望死後的世界好一些的佛教,完全與人間脫節,佛教哪裡有生氣?僧侶哪裡有活力?

  佛教除常為死者服務外,對生者也要他排除世俗的喜悅。如說發財是貪心,黃金是毒蛇;夫妻是冤家,相愛是罪惡;兒女是討債鬼,親人是魔眷;歡樂是放蕩,享受是罪業。所以,世間上的黃金寶物、眷屬親人、福樂享受、功名富貴,都該放棄。過去傳教徒鼓勵信者捨棄人間,拋妻棄子,入山修道,埋沒佛教的人間性,致使佛教衰微,了無生氣,是功?是罪?明眼人當可察知。

  即使不閉關不入山者,居於道場,也是灰色人生。看那些面無表情,心無熱力,當說不敢說,當笑不敢笑的修道者,如何為人間增添歡愉喜樂?如何為社會帶來幸福祥和?

  故此,吾人不得不提出佛教需要人間化的主張。佛教如何人間化?茲提六點意見:

  (一)思想言行人間化

  在思想上先為自己建立人間佛教的思想,《華嚴經》的“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就是人間佛教的思想。從人間佛教的思想,必然會產生人間佛教的言行,歌頌人間的善美,贊歎人間的和樂,推動利他的工作,發起助人的服務。對賢能者不嫉妒而尊敬,對守份者不暴戾而友愛;感恩知足,喜捨為善,創造美好的人間。

  (二)發心發願人間化

  《勸發菩提心文》說:“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回;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我們每一發心,必為人間的利益著想;我們每一發願,必為人間的莊嚴用心。發向道心,健全自我;發慈悲心,普利群生;發頭陀願,努力作務;發菩提願,完成佛道。對人間有心,對眾生有願,必能有益於未來的人間。

  (三)淨土極樂人間化

  我們一提到淨土,就會想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其實淨土不只西方,離我們最近的彌勒淨土,比西方極樂世界更容易往生。還有我們所居的娑婆世界,也可轉為人間淨土,只要我們這個世界,沒有惡人的侵擾,沒有經濟的缺陷,沒有情愛的糾紛,沒有交通的事故,沒有環保的污染。有的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有的是善良同胞,相互敬愛。這就是人間淨土的實現,何必一定另求淨土?

  (四)福樂財富人間化

  我們有一個不解的疑惑,就是有些人輕視當前的福樂財富,把希望寄托在琉璃世界,或極樂世界,今生貧窮不要緊,只要將來生到他方世界,享受福樂財富。其實人間化的佛教,你可以擁有無限的福樂財富,佛教不是叫人不要錢財,不可享樂;佛教叫我們獲得淨財越多越好,享受禅悅越妙越好。即使世間上的福樂財富有限,我們也可以體會佛法裡的法喜,探索信仰裡的財富,享受心裡的世界,擁有全面的人間。那才是建設真正福樂財富的人間。

  (五)修行實踐人間化

  現在的人,一說到修行,好像即刻就要離開人間,火速往生到其它世界。念佛的人跪在佛堂,祈求彌陀的接引,假如阿彌陀佛真的現身在他面前,要帶他離開人間,不知他是否真能夠非常歡喜放下他的家產妻兒?否則,這不是互相矛盾?一面求生西方,一面留戀世間。禅宗歷代祖師,只求人間開悟,只求人間作佛,不求往生他方。所以人間化的修行實踐法門,是五戒十善,是四無量心,是四弘誓願,是六波羅蜜,是人成即佛成。

  (六)戒律規范人間化

  佛教中的僧眾,有僧眾比丘、比丘尼的戒律;信眾有信眾優婆塞、優婆夷的戒律。但佛教的戒律,太看重消極的止惡,缺乏積極為善的精神。在戒律中,大都不可這樣,不可那樣;我們今天需要的是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所以我們應該認為八正道才是戒律,六度萬行才是戒律,四攝法門才是戒律,饒益有情才是真正的戒律。人間化的戒律,一面固然消極的規范身心,止惡息罪;一面應更積極廣修善行,廣作善事。唯有建立人間佛教受持菩薩道的戒行,那才是未來佛光普照的人間。

  二.佛教應該現代化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在世間流傳了兩千多年的佛教,法久弊生,這是自然的現象。現在要緊的如何除弊更新,中興佛教。佛教應該現代化,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佛教現代化的阻礙,是一些保守的大德沒有衡量未來,沒有評估時勢,甚至捧出聖言量來:“我所說者,不可更改;我所未說,不可增加”。因此對一些創新的適應時代潮流的弘法方法,難以認同,牽絆扯腿,阻擋了佛教的發展。

  南傳佛教,一直重視聖言量,自高自大,故步自封,信眾除了供養以外,別無他途為佛教奉獻力量,比丘尼教團一直不能成立,其它文教慈濟事業不見增長。好比從事政黨者,於既獲利益後,再不肯分享他人,如此怎能進步?怎有發展?怎能擴大?

  其實南北傳佛教共遵的四依止中,“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就已經為我們佛教現代化做了原則性的指導。當初佛陀住世時,並未用鋼筋水泥建屋,現代寺院莊嚴堂皇,大都鋼筋水泥所建;過去並未有電器設備,今日道場都早已電器化。請問依聖言量的大德們,您們有打電話嗎?您們有乘飛機嗎?現在時代不同了,科技、環保、高樓、信息、把時代整個都變動了。契理契機的佛陀,如果從常寂光中再現人間,他也一定要指示您和我們大家都要現代化!

  佛教如何現代化?茲提六點意見:

  (一)弘法布教現代化

  過去弘法布教,只是大座講經,近代太虛大師講經用黑板輔助講說,竟給人譏為妖僧。現在講經,黑板已進步為白板,已進步為投影機,已進步為幻燈機,已進步為電視機,這不知該怎麼說了。

  佛陀當初說法,觀機逗教,有時舉例,有時說喻,本事本生,神通無礙,這就是現在講究的實物例證。古代大德,講經時分科列表,復講小座,這也無非權宜要聽者能夠聽懂,故弘法布教的方法,不怕更新,不怕現代化。現代的弘法方法,現在有人在電台講經,有人在電視說法,有人發行雜志,有人印贈佛書,有人監獄念佛,有人到軍中舉行皈依,有人學校登台授課,有人在工廠隨緣講道,有在街頭講演,有在會堂說法,體育館中法音宣流,中山堂裡出和雅音,有的用歌舞,有的用獻供,佛像供在國家會堂,鐘鼓響於都市民間,有的用麥克風作獅子吼,有的用無盡燈作光明藏,猗欤盛哉!佛教弘法布教的現代化,希望大德們再接再勵,因為有您們的辛苦,才有今日蓬勃的人間佛教;有您們的智能,才有今日現代化的弘法布教。

  (二)文教信息現代化

  常有人說:佛教的慧命在文教上面。現在應更進一步說,佛教的發展,應該重視信息的運用。唯有文教信息普遍現代化,則佛教的傳播,深入社會大眾中,將指日可待,不為難也。

  在文化方面,從四十年前的琉璃經捨、台灣印經處,到現在多家的佛教出版社,多家的佛教書店;有佛教文化公司,有佛教百貨公司;有辦佛教福報,有出新聞周刊;贈送的經書到處皆是,定期的刊物各地皆有。學術性會議經常舉行,圖書館設立林林總總,尤以《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獲得教育部金鼎獎,更為佛教文化寫下新的裡程碑!

  在教育方面,從四十年前日治時代的佛教練成所,光復初期的佛教講習會,到現在的幼稚園、托兒所、慈濟護專、玄奘技術學院、華梵工學院、西來大學、佛學研究所,以及各寺院所經辦的中學、佛學院,總算起來不下百數十家之多。

  在信息方面,現在各寺院各佛教會,都在采用電腦作業,把信徒資料用電腦歸檔;傳真機、復印機,在各寺院已不算希有;佛光山更和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等校合作,把大藏經輸入電腦。

  不過,我們希望文教信息現代化,這還不夠。因為文化方面的古本影印,盜版流通,濫寫濫印,精美不足,實有損佛教文化形象。我們希望佛教所有出版物,都能標點、分段、注釋、索引、題解;都能重新打字、照排、美工、精印、發行。

  教育方面更應先從培養人才著手,辦中學沒有師資人才,辦大學沒有師資人才,辦佛學院沒有師資人才,未來就是行政人員也不容易一時儲備。尤以佛學院教材課本的編印,學生程度的分等,技能訓練的加強,信心教性的培養。信息方面更應該注意、加強、普及,最好有一佛教信息訓練班,訓練專門的信息人才。因為唯有佛教文教信息的提升,才能將佛教文教信息帶上更現代化的目標。

  (三)事業經濟現代化

  佛教過去重視道業、學業,不重視事業。在宗教中重視事業的是天主教、基督教。可以說全世界都有天主教、基督教的醫院、學校、服務等機構;日本佛教比較提倡佛化事業,大學、中學、百貨公司、大飯店,可以說各宗派競相設立。可憐的中國佛教,由於過去不重視入世事業的現代化,佛教經濟靠田產收租,共黨把田共產瓜分了,國民黨把田三七五也分了,沒有事業經濟來源的佛教,今後怎能服務社會?怎能福利群生?

  近年來,台灣佛教由於信徒人口的增加、福田供養的普遍、法會油香的收入、經忏佛事的增加,共修集會的補助,雖然佛教經濟不成問題,但是何若有事業更能為佛教經濟打好基礎。

  台中菩提醫院是佛教醫院,但辦理得不見起色;花蓮慈濟醫院,為佛教爭取莫大光彩;佛光山雲水醫院送醫療到偏遠山區,成績也有可觀;全省佛教辦有很多幼稚園、托兒所,可以說有聲有色。

  我們希望的不光是佛教的慈善事業、文教事業而已,現代化的佛教事業,應包括工廠、農場、保險、銀行、公司,所謂工農商等,佛教寺院可以鼓勵信徒設立,僧信合作,為佛教經濟的發展,為佛教事業的現代化立一個楷模!

  (四)建築設備現代化:

  近年來各地寺院道場不斷翻新、擴建、增設,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想到三四十年前,大陸的名山古剎不談,在台灣,教堂都建在十字路口,但你如到某一個寺院訪問,只要你走到無路的陋巷,環境衛生最差的地方,那寺院道場就到了。可是近年來,觀光勝地,大路高樓,都有寺院的建設,建材也采用現代產品,遺憾的是除正殿為佛座以外,其它的廳堂,大都用來供奉祿位,安座佛像,甚少注意到現代化講堂、簡報室、圖書館、會議廳、禅堂等的設立。因此,寺院道場再多,不足為佛教擔當現代化的任務。尤其寺院的設備顯得不夠高雅,不很實用,例如一個大型客廳,皆不多見。現在社會上的信徒,集合一部或兩部以上的游覽車到處訪問朝山,比比皆是,各寺不是以大殿待客,就是齋堂茶點。其它庭院空間、活動場所、停車位置、衛生設備,在在都應注意。因為建築設備現代化了,才能接引現代化的信徒。

  (五)組織行政現代化

  過去的叢林寺院,非常重視組織。所謂四大堂口,四十八單職事,堂主書記,分有列職、序職,真是井然有序,上下互尊。遺憾的是政府法令破壞了佛門清規,監督寺廟條例,多不合理;只認管理人不認住持,住持淪為雇員,破壞傳統,一個寺廟兩個頭,僧俗爭端,糾紛時起,惡法惡行,莫此為甚!

  當然,現在四十八單職事,在寺院中已不夠應用,例如現在寺院,多辦有養老育幼事業、心理輔導、護理醫療、水電總機、社教說法等,應有新的職事名稱安立,尤以現在社會變遷過大,設若沒有適應現代的組織,吃虧損失的仍然是自己。

  現在寺院組織行政最大的缺點,就是住持沒有任期,一任住持,至死方休。職事沒有進修的機會,彼此沒有輪調的制度;濫收徒眾,濫受戒法,師道沒有尊嚴,倫理不受重視。更有甚者,經濟財物全憑個人處理,致使問題重重。寺院住眾,大都只憑道德良心,不重法制規章,行政經驗固然缺乏,公門常識又差,若不建立現代化的組織行政,混亂一團,可以想見!

  (六)會議禮儀現代化

  過去叢林寺院,只有上座開示,初學閉眼聆聽,很少開會議決。戒律中雖有三番羯摩、誦戒布薩,但已少人奉行;民權初步、會議常識更少人注意。現在時代進步,到處有裡民大會,各種座談會、協調會,尤以寺院有信徒大會、佛教會有理監事會,如果不重視會議法規,不重視眾議公論,不守時守分,不敬你贊他,必然不能適應時代。

  現代人的生活裡多了一項會議,另外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禮儀,例如求法的禮儀、參訪的禮儀、殿堂的禮儀、共處的禮儀、行坐的禮儀、進退的禮儀、問答的禮儀、宴會的禮儀等,如果沒有活動集會的認知,如果不明白這現代化的常識,不是現代人,怎能弘傳現代佛法?

  三.佛教應該大眾化

  佛法往哪裡求?佛法在大眾中求。《維摩經》雲:“眾生即佛國淨土”,佛陀經常說:“我是眾中的一個”,所以佛教非常大眾化的。

  《華嚴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可見佛陀說法大眾化的程度。淨土法門,三根普被,不捨棄一個眾生,可見佛陀對大眾的重視。

  非常遺憾的是有人總想把佛法學術化起來,成為少數人研究的古董。談玄說妙,自得其樂,怎奈違背了佛陀的本懷,忽視了佛教根本以大眾為基礎的精神。佛法僧三寶,僧團即眾義,捨棄了大眾,則無佛法。“以眾為我,以我為眾”。《金剛經》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是大眾化的佛教,不是與眾生有關的佛教,就已經不是佛教了。

  常有人說,從政的妙訣,“民所好,好之;民所惡,惡之”。佛教傳教者也應有此契機的方便。當然,我們要化導社會,不應為社會所化。但世人皆愛金錢、愛情、名位、權力、眷屬、物質等等,但我們不能一概否定,一概要世人發出離心,放棄人間。我們應適當的引導大眾的正思,來過合理的經濟生活,正義的政治生活,服務的社會生活,慈悲的道德生活,尊重的倫理生活,淨化的感情生活。

  因為世間金錢愛情不一定是不好的東西,“法非善惡,善惡是法”,好比金錢可以救人,但也可以害人;愛情可以給人幸福,但也可以給人煩惱。所以大眾化的佛教,當肯定的肯定,當否定的否定,不可把大眾所依靠的世間全部否定了他的價值。

  佛教要如何大眾化呢?也提供六點意見如下:

  (一)生活行為大眾化

  佛門僧侶也有多種性格:有的樂於山林寧靜,有的喜好都市人多;有的性好禅坐獨修,有的鐘愛持名念佛,有的苦行發心,有的樂觀進取,有的弘法傳教,有的廣結善緣。不管怎樣,僧侶應有大眾化的性格,應有為大眾發心服務的願力。

  我們見過不少的禅和子,人雖在深山古寺潛修,但當百年過後,仍把一生僅有的些許積蓄,拿出來請客堂為他布施“供眾結緣”,所以即使孤僧頭陀,最後仍不忘大眾的重要。

  過去的禅者,“饑來吃飯,倦來就寢”,就是大眾化最標准的生活行為,一個初學者乍到叢林,禅師總是叫你“吃茶去”,“洗缽盂去”,“掃地去”,“鋤地去”,這都是要你不可忘記生活行為,不可忘記生活行為大眾化!

  大眾化的生活行為,就是不要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裡面,不要古怪,不要偏激,要面對現實,走向社會,靠近大眾。隨緣隨眾,為教為眾,眼裡要有大眾的影子,耳裡要有大眾的聲音,心內要有大眾的功績,身上要有大眾的恩惠,大眾為我,我要為大眾。

  (二)深入社會大眾化

  要入深山容易,要入社會很難。入社會,化社會,有時沒有能化社會,反被社會化了。千百年來的佛教,就是因為不能深入社會,和社會脫了節,致使佛教和社會大眾疏離,不能在群眾中植根。

  佛陀成立教團,最初用托缽乞食維持生活,這就是要和社會大眾結合在一起,在僧信之間,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維摩大士是一個深入社會的大乘行者,《維摩經》中介紹維摩大士說:“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復飲食,而以禅悅為味。若至博奕戲處,辄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游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政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YIN捨,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佛陀到娑婆濁世度眾,觀音在各趣現身說法,地藏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語,維摩有隨緣度生的方便,所以我們提倡大眾化的佛教,要能深入社會。佛教僧侶不一定只在寺內清修,可以到軍營作軍中布教師,可以到監獄作監獄教誨師;可以擔任大專院校的講師教授,可以在各地醫院負責心理醫師;可以問政而不干治,可以參影而不演;可以協助勞工運動,可以幫助農民解決問題……,唯有深入社會,佛教才能大眾化!

  (三)文宣傳播大眾化

  現在的社會,一切都靠文宣,公司行號開幕要文宣,選舉公職人員要文宣,圖書雜志流通要文宣,各級學校招生要文宣;文宣文宣,一切都靠文宣。宗教的傳播,更要借重文宣。天主教、基督教,是最重視文宣的宗教,近來,連媽祖宮、一 貫道都在注重文宣。其實佛陀最重視文宣的價值。例如對一切經義,一再鼓勵大家讀誦,可惜目前佛教界,自命清高,披說、書寫、輾轉流通。以為行善不欲人知,功德才大;其實為了影響力,為了廣度眾生,不可忽視文宣的大眾化。

  中國佛教會支持的電視“光明世界”,慈明寺支持的電視“大*輪”,佛光山支持的電視“甘露”、“信心門”、“佛學講座”、“禅話”等,十多年來,台灣佛教日漸興隆,這不能不歸功電視的文宣傳播,和諸大德的講演弘法,以及書刊出版發行。

  當然,我們佛教界的文宣仍然不夠,例如:通俗化的大眾讀物不多,文藝化的大眾讀物不多,婦女、青年、兒童等的專刊不多,布教學的專書不多,警世的標語不多,可讀的佛法手冊不多,深入社會的佛法文宣更是不多。

  多少年來,台灣有一位陳居士,在各地電燈桿上釘了“南無觀世音菩薩”的鉛皮牌,影響社會人心至深,假如能再多一些警世善語,文宣的意義就更大了。

  (四)梵呗歌偈現代化

  佛教的梵呗歌偈,本來是因為弘法傳教的,但不知怎樣的,現在都在作為贊禮修持。佛教的音樂不出山門,山門外怎有佛法呢?

  佛教的梵呗歌偈莊嚴耐聽,但不通俗,一般信徒大眾不易學習,甚至有少數人不望改進,以為信徒難學,才成其專家可貴。基督教的聖詩,信徒兒童人人都會,青年們以參加聖詩班唱聖詩為樂,所以我們佛教的梵呗歌偈,不但要大眾化,更要通俗化、簡易化、普遍化!

  六十年前,佛教兩位大師太虛和弘一,合作“三寶歌”,為佛教帶來了一些新氣象,但三寶歌的歌詞仍然嫌深嫌長,弘一大師有不少的清涼歌選,屬於藝術歌曲那一類的,不易普遍流傳。佛光山的“三寶頌”,自前年問世以來,短短兩三年內,錄音帶在美國、馬來西亞、台灣等地就已經流通了五十萬卷以上,可見通俗大眾化的音樂為人所需要了。

  台大教授李中和、蕭滬音,工專教授吳居徹,宜蘭中學楊勇溥等都為現代佛教歌曲作了不少曲譜,星雲、煮雲、成一、曉雲、聖印、李炳南等法師和居士,都創作了一些歌詞,但這是不夠的!我們要以音聲作佛事,近年來,慈惠、慈容、心定、慧明、依空、依照等法師以詩偈弘法,效果輝煌,所謂“歌聲傳三千界內,佛法揚萬億國中”,我們呼吁寺院道場、十方大德,您們應獎勵佛教音樂的創作,您們應提倡佛教的梵呗歌偈通俗化,不要那麼艱深難學;您們應該加強佛教的梵呗歌偈普遍化,不要只在佛殿裡才能聽到;您們應該要發展佛教音樂不只是修行唱的,是隨時隨地可唱的,是大眾化的!

  (五)經文說法大眾化

  佛經難懂,這是一般社會人士的看法,所以經常聽到有人建議,應將佛經經文譯成白話文,其實佛經經文不難懂,只是義理不易明白罷了。如果將佛經譯成白話文,義理仍然不懂,因為像鸠摩羅什的譯經,《法華經》、《維摩經》、《金剛經》、《彌陀經》等,都是上等的白話文。我們現在說的經文說法大眾化,是希望將經文中對人生有關系的、對生活有關系的、對做人處世有關系的、對修身安心有關系的……,將這些經文節錄出來,供大眾信徒讀誦。如果經文需要解釋,也要給大眾能接受的,能應用的。

  在目前有一種現象:經文讀來,似乎還有一些明白,但經過講解反而不明白了,因為講者賣弄他的研究學問,原本淺顯的佛法,他談玄說妙,硬是把經文講得離生活很遠,離現實很遠。所以我們經常有個看法,講經說法,給人不懂,是很容易的;給人懂得,那是千難萬難啊!“事要理顯,理要事明”,這是講經說法大眾化的不二法門。

  經文說法大眾化,佛陀早有指示,所謂“契理”以外還要“契機”,契理容易契機難。我們為了契機,今後在講經說法的時候,運用的教材,不光是正本經文,我們應該為經文列表、分析、綜合、引證;我們將經文說明大意,解釋名相、意譯經義、列出習題;如果這還不足,我們運用實物教具,幻燈影相,電視實景,資料介紹。其實這一切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講經說法讓聽者聽了以後,得到實用,讓佛法與他的生活有關,與他的身心有關,在他接觸佛法以後,不斷的要讓他感覺到我明白了,我懂了,我覺悟了,這才是大眾化的經文說法。

  (六)慈悲處世大眾化

  說到慈悲處世,這是欲令佛法普及世間最重要的,觀音菩薩就是因為大慈大悲,所以能夠供奉在每一個人家的正廳。慈悲,人人需要,佛教徒只要有慈悲的形象給人,弘法利生,必定事半功倍。

  令人難以理解的,一般人學佛以後,自我發心,勤勞修道,都有進步,只是對人的慈悲處世,不易進步。在性格上的氣勢、惡口、爭執、計較、冷漠、無情等,給予別人對佛教產生了最不良的印象。

  當然,佛教弘傳者,多是慈悲有德之人,這些人大都在深山古寺中安居,甚少在社會上活動。我們希望要能把慈悲帶給各層社會,要能把慈悲給予一切大眾。明白說,就是將消極的慈悲,轉為積極的慈悲;將有緣的慈悲,轉為無緣的慈悲。

  大眾化的慈悲處世,只要我們面孔有表情,有微笑;眼睛有眼神,有關懷;口中有好話,有贊美;手腳肯服務,肯助人;心裡有祝福,有尊重;當然繼之同事、利行、布施、愛語。把法喜給人,把禅悅給人,把信心給人,把方便給人,能夠如此,誰不接受佛法呢?

  四.佛教應該生活化

  佛教應該生活化,這是不爭的需要。因為人生就是生活最重要,沒有生活,何成人生?佛教為人最大的诟病就是不重視人間的生活,而人生最需要的就是自己擁有幸福的生活,快樂的生活,富有的生活,和諧的生活,情愛的生活,美滿的生活等。可惜出世思想濃厚的佛教,不重視人間豐富喜樂的生活。弘揚傳播的都是所謂清修、淡泊、苦行、絕情、止欲、觀死等的教義,人間已經是苦海,加之這些想法,把個人間弄得更加愁雲慘霧。我們贊成出世的思想,但有出世思想前先要有入世的精神;有入世的精神,然後再升華為出世的思想。其實入世出世、出世入世,二而一,一而為二,不宜分開,不宜偏廢。生活化的佛教,應該是不空不有、不冷不熱、不貪不拒、不執不捨的中道生活。

  所謂佛教的中道生活,就是人我彼此的均等生活,就是精神物質並觀的生活,就是法樂世樂共有的生活,就是生活生死同重的生活。還有:感情是用般若智能淨化的感情,財富是用合理方法求得的財富,事業是用道德精勤創造的事業,信仰是用正知正見體驗的信仰。

  末法時代的佛教,有的重視生死,但不重視生活;有的重視生活,但生活裡沒有佛法。沒有佛法的生活,自私、貪婪、瞋恚、怨恨、邪見、愚癡、嫉妒、陷害、……無所不有的罪惡,無所不有的業障,所以我們提倡生活的佛教,希望每個人從生活,從身心,都能做到從占有到奉獻,從怨毒到慈悲,從邪見到正思,從破壞到成全。因為生活化的佛教,才是正正當當的人間生活。佛教如何生活化?茲提供六點意見如下:

  (一)每日課誦生活化

  做一個佛教徒,在每日生活上總應該有些佛法,有些修持。經說:“二六時中,不忘佛法”,這是不易奉行,但早晚到佛堂上香禮拜,總是需要的。

  出家的僧侶、朝暮課誦生活化,確已做到,但在家信徒,常有人一提到修持,都推托說沒有時間,其實修行也不一定要多少時間,即使一個最忙碌的在家信徒,早晨持誦十念法、晚間禅坐五分鐘,這是很容易實踐的修行。

  茲提供一份在家修行的時間表:

  一分鐘的修行:早晨起床盥洗後,先到佛前點燃一炷香,頂禮三叩首。

  五分鐘的修行:或早或晚,佛前三拜,《般若心經》一卷,四句回向文。十口氣念佛名號(十念法)。靜坐觀心(觀佛像亦可)五分鐘。

  十分鐘的修行:早晨一卷《普門品》,晚間一卷《彌陀經》,不定時的大悲咒三遍。

  十五分鐘的修行:禮佛十二拜,《金剛經》一卷。

  三十分鐘的修行:禮佛二十四拜,《法華經》、《華嚴經》、《大般若經》等任何經典一卷。

  一小時的修行:總合前面的或增或減,可互為運用。

  (二)供養齋戒生活化

  宗教徒在就食前對所信的宗教教主做一個祈禱或供養,這是非常應該的。回教、耶教都非常重視食前的祈禱,佛教在家信徒則少奉行食前的信仰,出家僧徒在食前的供養咒,唱誦時間又嫌長了些。我們建議無論僧信二眾,在食前應正正派派、恭恭敬敬的合掌,稱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或“供養佛,願修一切善行;供養法,願斷一切惡事;供養僧,願度一切眾生”,佛教食前的供養,比耶、回教食前祈禱要好得多。祈禱感謝上帝的賜給,這是貪心;供養三寶和十方眾生,這是捨心、敬心,每天實踐捨敬之心,對於每日生活有安定美好的幫助。

  每天食前的供養以外,每月六齋日的齋戒更應熱心參加,現在各寺每周共修唸佛會,每周金剛禅座會,有相似六齋日的意味,但八關齋戒,有完整的一日一夜的修行程序,對於貪瞋的世俗生活,能在每月有六天在寺院學習出家生活,對每一個參加者提升精神性靈世界,淨化身心安祥體驗,有非常大的效益。希望各寺院道場推行生活化的佛教時,能夠注意及此。因為做一個佛教徒,他生活裡沒有修行,沒有齋戒,他體會不出佛法的利益!

  (三)量力捐獻生活化

  佛法弘傳利生的事業,必然要仰賴信徒的捐獻供養,福田思想的價值很高,但信徒的捐獻布施,必須要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情形下發心。不自苦,就是自己捐出後不感到受苦為難;不自惱就是指捐出後不悔恨懊惱。信徒捐獻善款,這不只是功德,而且是自我教育,因為一個信徒有長期捐獻的習慣,他就不會自私、貪污,深切明白錢多並不表示富有,樂善好施才是富者。信徒捐獻應以收入的十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為限,細水長流,才是合法的布施。但受者接受了捐獻,不可有聚集財富的觀念,應該依照施者的意願,把善款用在應用的地方,要知因果法則,施受之間,絲毫不能錯亂的。

  佛教徒今日捐獻觀念已有進步,過去只知建寺、印經、放生、裝佛像等有功德,但現已知道教育、文化、慈善事業的重要。

  福田,福田,你這塊福田,究竟能種些什麼?長些什麼呀!

  (四)日行善事生活化

  童子軍尚且日行一善,佛教徒更應該日行善事,越多越好,但什麼才是善事呢?

  我們認為謙遜是善事,尊敬是善事,愛語是善事,微笑是善事,感恩是善事,報德是善事,助人是善事,服務是善事,憎惡(與人無關的私事)是善事,揚善是善事,惜福是善事,結緣是善事,節用是善事,喜捨是善事,隨心祝福是善事,隨心歡喜是善事,……總之,對人有益而無害的都是善事,做善事為什麼怕多呢?

  佛教徒在生活裡行善成為習慣,自己每天舉心動念皆是善意,自己每天一言一行皆是善事,自然而然的自己是一個善人,起善心,做好事,還有什麼困難呢?

  當然,善門難開,好人難做,這也是事實;所以有些人為善遇到挫折,就悔心退意,不能堅持下去,這不算真正的善事好人。真正的善心好事,是不怕魔難,不懼困危,因為世事顛倒,人心險惡,更是需要我們積極行善不能後退啊!

  (五)道場效勞生活化

  一般人以為信佛就要出錢做功德,其實到道場效勞出力更有功德。

  在道場裡效勞出力時,就要說好話,就要生好心,所以效勞的意義就更大了。

  怎樣到寺院道場裡效勞呢?

  寺院的佛殿把它打掃得整齊清潔,庭園裡的花草樹木把它修剪得美觀幽雅,閱覽室的書報把它整理得井然有序,廚房裡的菜飯幫助燒得可口,客堂裡預備一桶香美的熱茶。寺院就是我們信徒法身慧命的家庭,和我們色身肉體寄住的家庭並無二致,所以到寺院效勞,是信徒的份內之事,寺院僧眾不但應該接受信眾效勞,更要鼓勵歡迎信徒的效勞,因為四眾弟子共同護持道場,道場才會發出更大的弘法利生的力量!

  “國家興亡,人人有責”,“佛教興亡,僧信有責”,佛教的前途,我們僧信四眾都應該關心留意,都應該分擔責任。道場效勞生活化,就是要我們把佛教、寺院、弘法、度人的發心都能實踐在生活裡,則佛教的前途還沒有希望嗎?

  (六)忏悔忍耐生活化

  我們佛教的行者,在修道的生活,應該要日日忏悔,事事忍耐。

  曾子每日三省其身,我們每天不知要多少次忏悔才好,富蘭克林說:“犯過的是人,悔過的是神,過而不改的是魔。”忏悔是進德修業的必備條件,忏悔是淨化身心的必要過程:“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們每天都應該對佛陀、對師長、對父母、對朋友說:“我錯了”、“我很慚愧”、“我不該說”、“我不該做”、“我不該……”自然就會悔過滅罪!

  說到忍耐,這是大家所應具備的力量,佛陀說:“布施、持戒,都不及忍耐的功德。”忍耐,不是消極的退讓,是更積極的擔當!

  所以我們要忍耐自己的主觀執著,委屈自己尊重多數人的意見;我們要忍耐自己的成見私利,委屈自己重視多數人的所需;我們忍耐自己私怨情仇,委屈自己顧念佛教和大眾的利益,不要斗爭;我們要忍耐自己的意氣和情緒,委屈自己放棄私心私見,為教要團結合作。

  在生活裡有忏悔忍耐,就有力量改過遷善,就有力量擔當責任,全佛教徒人人如此,佛教還怕沒有前途嗎?

  佛教的前途在哪裡?我們在這一篇論文裡提出四點意見:

  一、佛教應該人間化,

  二、佛教應該現代化,

  三、佛教應該大眾化,

  四、佛教應該生活化。

  我們希望這四點意見,全佛教僧信四眾都能接受,則定然會有助於佛教的前途發展!

  (四)

  一.重新結集三藏

  佛法的流傳,完全靠三藏經律論的結集。

  佛法不容有太大的爭議,因為有聖言量三藏可依。

  盡管南北傳的佛教不一,大小乘的佛教不一,顯密宗的佛教不一,但大家仍依當初的結集,仍尊重結集的三藏。

  佛陀涅槃不久,有一些惡性的不肖弟子就歡喜的說:“佛陀住世時,常言應行是,應不行是;應學是,應不學是;我等從今,脫離此苦,從此任意所為,無復拘礙。」大迦葉尊者等聽後,非常不以為然,因而發心結集佛陀遺教,以免他日異說紛纭,而來樹立教法的權威。茲將有史可稽的結集,略舉如下:

  第一次結集:在佛陀涅槃三個月之後,由阿阇世王護持,五百羅漢齊聚於王捨城外七葉窟中,以大迦葉為上首,誦經誦律,又名五百結集。

  第二次結集:佛滅一百年左右,跋耆族比丘對戒律提出異議,因此有七百比丘於毗捨離城,以耶捨為上首,又名七百結集。

  第三次結集:佛滅二百年後,在阿育王護持下,由一千位比丘會於摩竭陀國華氏城,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他並自撰論事,批駁當時外道種種邪見異說。

  第四次結集:即大乘的結集。一為佛滅五百年後,迦旃延子在罽賓國召集五百羅漢及五百菩薩,由馬鳴菩薩筆錄,撰阿毗達摩毗婆沙論百萬頌;二為佛滅四百年後,在迦膩色迦王護持下,以脅尊者和世友為上首,聚集於迦濕彌羅國(罽賓),所集論文偈頌近千萬言,迦膩色迦王以赤銅為鋼,續寫論文,刻石緘封,建塔收藏。

  錫蘭佛教史記載第四次結集,應為錫蘭國王婆他伽馬尼統治期間,在阿盧迦洞,由羅希多大上座和五百比丘參加。

  第五次結集:緬甸佛教史記載,公元一八七一年,緬甸王敏東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於首都曼德勒舉行,歷經五月,將結集文字刻於七二九塊大理石上。

  第六次結集:在公元一九五四年,即今三十六年前,於仰光費時二年完成。

  另泰國佛教認為他們也有兩次結集。

  總結上述,佛法流傳於各地區、各時代、各種族、各國家中,不斷因其變遷,而加以重新結集,其目的無非是要讓亘古今而不變的真理佛法,能夠歷萬劫而長新罷了。

  目前,中國佛教的藏經,已經面臨了一個困難:一因經文種類過多,讀誦研究不易選擇;二因古體文言太深,不易看懂;三因段落標點不清,不易明白。因其過多、太深、不清,而謂因看不懂而不看,則藏經美其名曰供於藏經樓上,實則已形同廢紙,藏經不用來讀誦而用來擺設,則與古董何異?

  故 吾人為挽救佛法,重興聖教,不得不發出重新結集三藏的呼吁!

  歷史上多少朝代、多少國家、多少大德,他們都能,為什麼我們現在不能?

  重新結集三藏,並不同於現在大量的影印,既不重視版權,也不尊重前人的辛苦,甚至編纂人、發行者一概取消,所得利益,又不回饋佛教文化,我們對此並不贊同!甚至佛光山重新編印的《佛光大藏經》,雖然重新標點、分段、注釋、題解、索引等,但我們仍不能以此為滿足!我們的理想是把原有的三藏聖典,照佛光版的體例保存發揚以外,我們希望重新結集的三藏,要有更多的突破:

  1.現在漢文三藏經典中,內容重復的很多,偽造的經論也有,我們希望能有一次重整和簡化。

  2.密教語系的經典、南傳巴利語系的經典,有些漢文藏經裡所無,我們應該譯出加入。

  3.自譯經事業開始以後,譯經者的不同、木刻版的差誤、排印的誤植,致使與原意大有出入的經典,亟須修正。

  4.有關佛教新發現的古人資料,現代人的作品,也可審查補入。

  5.今人佛教文學的作品、漫畫,攝影的圖片,雕刻、建築的式樣,音樂、梵呗的曲譜,甚至視聽覺的聲音、電腦儲藏的信息、護教辯難的論文、法會章程的專案……,都應該重新結集加入。

  6.重新結集好的三藏必須重新分類,最好像現代書籍分類,從義理上歸納,讓閱讀者容易查看。

  甚至重新結集的三藏,將各種語文的藏經,如巴利文、日文、藏文、英文、華文等總匯成一部總藏經,成為國際共遵的三藏!

  我們所以提倡重新結集三藏,除上述原因之外,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佛法從山林寺院走上社會學校,從經樓殿堂走進書店機構,從出家僧眾到達在家人士,從排字印刷到達電腦信息!

  重新結集三藏,重新樹立佛法的權威,讓現代結集的三藏,為現代人所依,則對佛教前途之貢獻自不待言了。

  二.普建八宗叢林

  有人诟病佛教的宗派分立,致使佛門多歧,不易團結。在印度有所謂部派佛教,在中國有所謂大乘八宗,南傳北傳喋喋不休,顯教密教議論不已。其實這些意見爭論,並無關緊要,因為同為文學,內中體例還分詩詞歌賦、小說散文;同為哲學,內中發揚還分東西論證,各家各說。因為法有多種,路有多條,百花齊放,萬家爭鳴,是極自然的現象。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最為人稱道的為隋唐時期,而中國大乘八宗大都建立於此時,或倡盛於此時,其祖師如禅宗的惠能、臨濟,淨土的善導、少康,律宗的道宣、鑒真,密教的不空、慧日,華嚴的賢首、清涼,天台的玄朗、湛然,三論的法朗、嘉祥,唯識的玄奘、窺基,都是這時代的偉大高僧。

  隋唐佛教世稱黃金時代,但並不因宗派林立而有所阻礙,反而各宗各派,競相發展。禅門的一花五葉,淨土的深入民間,律學為僧學必備條件,三論、唯識為空有建立了思想體系。這八大宗派蔚為中國佛教,缤紛燦爛,事理輝映。由於中國佛教花枝繁茂,因而傳至韓國、日本、越南、星馬等國,使我中國佛子,莫不以有中國佛教為榮!

  現在時代潮流,也崇尚民主分流,思想信仰不同,只要互相尊重,你乘火車,他乘汽車;你乘輪船,他乘飛機;交通工具盡管不同,到達佛國的目的則一。有了鐵路,為什麼不可加建一條高速公路?眾生根機不同,有人性好參禅,也有人性好念佛,有人喜歡談空,也有人喜歡說有,隨性分流,隨派分歧,我們贊成佛教各家發揮所長,為自己所奉獻之宗派,普建叢林,樹立宗風,不必同一條路上擁擠。百川流入大海,同一鹹味;路途雖殊,佛教空間將會更廣大!對於普建八宗叢林,我們有下列意見供給教界大德參考:

  1.淨土宗的叢林:我們希望妙蓮長老,就埔裡的道場擴大規模,或煮雲法師台中清涼山的弟子,發心啟建,使精進佛七不致中斷。

  2.律宗的叢林:我們希望忏雲法師,就現有的蓮因寺,擴建為律宗叢林,其它如廣化法師、白聖法師講戒傳戒多年,其弟子慧律、淨心等,可以繼其師志,中興南山,當能獲得教界贊美也。

  3.密宗的叢林:現在台灣密宗喇嘛,很多在台弘法,若能集中力量,建一有規模的叢林,或田壁雙喇嘛就其台中密藏院,擴大為密宗叢林。

  4.天台宗的叢林:在台灣夠資格興建天台宗叢林的,首推斌宗長老的弟子印心法師,新竹的法源寺,台北縣的道場,都可擴大為叢林。

  5.華嚴宗的叢林:台北華嚴蓮社是台灣弘揚華嚴有名的道場,其華嚴大德南亭長老的傳人成一法師,可變賣濟南路黃金土地及房捨,應有數億元,至桃園僑愛講堂附近,一山明水秀之地,建華嚴叢林。

  6.三論宗的叢林:目前三論宗的泰斗當推印順長老。印老的高徒極多,若是能以福嚴精捨為基礎,建三論宗叢林,目前研究三論者極多,印老年高,可推演培法師主其事;或台中聖印法師素敬印老,若能以霧峰萬佛寺為基礎,樹立三論宗風,誠相宜也。

  7.唯識宗的叢林:目前對唯識有研究當推常覺法師、幻生法師,若是由其任何一位發心,號召建唯識宗叢林,當能引起有志者共鳴。或由悟明法師、了中法師,正在創建玄奘技術學院之時,可將唯識宗叢林與技術學院合而為一,亦能事半功倍也。

  8.禅宗的叢林:聖嚴法師多年來弘揚禅學,近又發展創建法鼓山,可以禅林模式興建。佛光山心平法師為禅門臨濟宗第四十九世,若佛光山擴大現有男眾大覺寺禅堂,女眾大慈庵禅堂,已具有叢林規模,不過開山時有言,佛光山繼太虛大師理想,八宗兼弘,如超越八宗之外,建立另一宗風叢林,亦盛事也。

  此外,我們希望以文化為主的寺院發心擴大為佛教文化叢林,以教育為主的擴大為佛教教育叢林,以慈善為主的寺院擴大為慈善叢林,以義學為主的寺院擴大為義學叢林,以國際關系為主的擴大為國際關系叢林。

  我們所以提出建立佛教叢林的主張,實因目前寺院宗派不明,大都不重視傳人,其順利延續,實可憂慮。若是各宗各派都有叢林本山,則其派下弟子雲集參學,培養宗門人才,使該宗法務不墮,則佛教法幢亦將不受動搖,則佛教前途必大有可為也。

  三.普及佛教讀物

  一個宗教團體,一種思想主義,要別人接受,甚至信仰,必須有適應各種根性的讀物。佛陀一再強調閱讀佛經,傳播佛法的功德,但遺憾的是“佛學」已成為艱深難懂的代名詞,已成為藏經樓上的古董。雖然也有人致力於佛法的弘揚,可是,因其不夠通俗,仍難普及社會,深入人心。

  文字語言是表達思想主義的最佳武器,是宗教傳播教義最直接的方法。基督教把他們的“聖經」陳列在各大旅館的床頭,神道教把他們的“善書」放在市場或公共場所,主要目的就是讓廣大民眾接受他們的傳教。他們的方法很好,可惜他們的教義前者不易為人接受,後者的內容曲調不高,假如佛教能有普及的讀物,能有這些普及佛法的方法,則佛教成為社會大眾生活中的幸福指南,必然讓佛法成為末世眾生的光明!

  佛教中目前印行的佛書,最多的是《金剛經》、《彌陀經》,或是課誦本,和一些不是佛法的善書,真正能讓人讀後了解佛法的讀物,實在不易多見。尤其印刷業發達的當代,我們仍然把古老的木刻書拿出來一印再印,仍然把有句點沒有標點,只有全文沒有分段的經文影印又再影印,宋明時代印行佛經多采用流金印刷,現在一般書籍都是彩色版面,而佛教本應重視佛法的流通傳播,為什麼我們現在反不重視印刷的精美呢?

  印刷精美以外,生動的文字更重要,當初鸠摩羅什大師譯經,非常重視通順暢達,甚至長行不足,補以重頌,總使你讀來朗朗上口,沒有文字障礙。多少歷代大師將經文改編為變文體裁,用來歌唱,如八相成道變文,維摩诘變文,為了度生的方便,如此苦心的普及佛教讀物,為什麼古人能,我們今人就不能呢?

  基於這種原因,我們希望今後佛教界能從下列佛教讀物用力:

  1.編印佛化家庭叢書:佛教的重點,不一定要定於寺院,每一信者的家庭,應該就是一所道場,在家庭,擁有一部佛化家庭叢書。舉凡家庭份子的需要,如修身篇、處事篇、職業篇、財務篇、倫理篇、素食篇、解疑篇、應用篇、儀禮篇、經論篇等,讓家庭每一份子人人都覺得家中擁有一部佛教百科全書,凡是他需要的佛法,在家庭叢書中,都能獲得實用。

  2.編印佛陀聖僧叢書:宗教給人啟發信仰,除教理以外,主要就是教主和聖弟子的人格給人崇敬,所以教主佛陀傳記,菩薩、羅漢、聖僧的事跡,能以流暢的文筆,亦事亦理的敘述,給學者有見賢思齊的想法,最能攝受各方面的信徒。甚至善男信女見聞的證道,士農工商學佛的心得,都應編印叢書,作為入門的基礎。

  3.編印敦品勵志叢書:佛教給予人的,不止對來生的希望,尤其對現世人格道德的完成。社會上敦品勵志的書籍很多,但都沒有佛法的深入與圓融。比方說:發心篇、結緣篇、律己篇、利行篇、愛語篇、除習篇、達觀篇、嘉言篇等,此書能編印完成,則家庭的父母教導子女,學校的老師教導學生,機關的上司告誡部下,相交的朋友互勉互勵。如此實用的佛教,誰不接受?

  4.編印禅淨概論叢書:佛法的經論,浩瀚無涯,但最為人普遍接受的莫過於禅與淨土,但此類書籍供人研究的多,供人實踐的少。比方,參禅究竟有多少法門,悟道的過程究竟怎麼樣?九住心的階第,七支禅的坐法,還有語錄的范例,禅僧的行誼等,都可分類編纂。《淨土十要》很好,《淨土全書》搜羅也廣,只是我們要求更精更簡,更能通達易行。

  5.編印分齡分性叢書:例如男士的有工商篇、經營篇、應酬篇、正行篇等,女士的有治家篇、育兒篇、衣食篇、健康篇等;分齡的應有少年叢書、青年叢書、女青年叢書、婦女叢書、中年人叢書、無量壽叢書等。我們所以主張分齡和分性別編印叢書,主要原因我們認為今日三根普被的讀物太難了,不如分開來,各取所需,各讀己愛之書,比較給有心人容易契入。

  6.編印文藝文學叢書:如果說到弘揚佛法的文學力量,當推文藝創作。有的人筆力如萬鈞之重,有的人筆如千軍萬馬,文藝作品最能脍炙人口,最能深入人心。佛教應該鼓勵文字界人士以佛經內容編寫各種文藝作品,以便匯集成篇,如:小說篇、散文篇、寓言篇、詩歌篇、譬喻篇、戲劇篇等,因為佛法文學化,佛法才更容易宣揚。

  現在,普及佛教文化,光靠文字叢書已經有嫌不足之感,我們更能重視所謂視聽的效果,各種錄音錄像,能把各種佛學講座、梵呗音樂、電視電影、連環漫畫等,納入有計劃的推行之中,佛教讀物果能如此普及,佛教還掛念沒有前途嗎?

  四.增強信息運用

  過去我們把佛法關在山門裡,把佛經放在藏經樓上,眾生未能得益,實在可惜!何以致此?佛教不重視信息傳播之故也!而佛陀並不如此,佛陀是一位最重視信息傳播的大聖者。

  佛陀說法,一說到國土,此界他方,十方無量世界,如果佛陀信息不夠,何能跟十方世界來往?何能暢說東方琉璃世界、西方彌陀淨土?佛陀說法,一說到眾生,天上人間,五趣六道,設若佛陀沒有他的信息,何能縱論法界眾生?何能解脫眾生苦惱?在佛經裡,佛陀經常提到日光菩薩、月光菩薩、虛空藏菩薩、電神、雷神、風神、雨神,其實那都是佛陀的神通無礙,信息運用。

  佛陀上升忉利天探母,目犍連到東方佛國試探佛陀說法的音量,佛陀告訴弟子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甚至暢論華藏世界裡種種情形。佛陀的神通就是信息,佛陀的心力就是信息。甚至佛陀托缽乞食、行腳雲游,都是將信息落實於生活之中。佛陀對社會的了解,對人心的了解,都有他自己的信息管道,故佛教未來不能不重視信息!

  假如今日全世界各國都有數份佛教日報,全世界各國都有一兩家電視台,則佛教活躍於群眾生活中,群眾需要接受信息,他就需要接受佛教!

  佛教在現代如不重視信息的價值,仍然關閉在深山叢林裡,形成個人自我的圈圈,坐井觀天,自我陶醉,不能和世界脈搏同時跳動,不能和大眾人心同時共鳴,怎麼能弘揚佛法?怎麼能普渡眾生?怎麼能解除眾生的憂悲苦惱?怎麼能貢獻於國家社會?現在寺院裡裝設電話,用電話連絡法務多麼方便;現在道場裡安置傳真、電腦,大家的心意交流多麼迅速!所以為了佛教的前途,我們呼吁佛教界重視信息的運用,我們建議佛教界成立下列有關信息的機構:

  1.佛教通訊社:現在世界上有很多大型的通訊社,把各種信息供應世界各地,讓社會大眾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佛教亦應有一個傳播善行善事的通訊社,把佛教每天的活動,每天的大事,對政經的看法,對 輿論的督促,甚至對一切生權(超過人權)的維護,對有關和平的倡導,讓佛教能在天涯若比鄰的現代社會,扮演一個和大眾同在的角色!

  2.佛教資料社:佛教需要各種資料社,因為佛學太過博大精深,光是要在萬千卷的大藏經中,找尋一份自己需要的資料,談何容易?現在社會上每一個機關,每一家報紙,他們都不惜一切的建立數據文件,臨時需要,一查便知。現在有人研究佛學,要歷史上的資料;弘法講經,要講說的根據資料;想探知世界各地的佛教,要國際間人事資料;想明白各種學說,各種考據,要研究考據的資料,總之,有了資料社。可以用收費的方法,維持資料社,給予大家的方便。

  3.電腦詢問中心:目前這個時代可以稱為電腦信息的時代,現在一切學術、經濟、教育、政事都已由電腦控制。人所需要的一切,都可求助電腦。現在,電腦裡有人事資料,有數據檔案,有統計圖表,有電腦藏經。可是電腦的發達,目前仍是政府機關,各級團體所用,一般民間大眾仍無法人人擁有,假如佛教界先能注意及此,成立電腦詢問中心,各種征信、各種資料,都可向電腦中心查知,佛教造福大眾,大眾自然成為信徒。

  4.開設電台電視台:弘法最容易獲得的效果,當推電台或電視台,一場講經,三五百人聽講,就算不錯,但電台廣播,數十萬人聽;電視台弘法,可數百人觀看,所以世界其它國家,基督教、天主教,都有自設的電台和電視台。目前台灣佛教,在各電台電視台所播出的節目,不是有很大的效果嗎?假如佛教界能自設電台、電視台,可以在二六時中,不斷的出和雅音,法音宣流,佛法每日在每個人家出現,佛法必能發揚廣大!

  5.信息人的聯誼會:我們假定將佛教報刊雜志的主持者,定為信息人,則目前的信息人彼此間都沒有聯誼來往,所以由佛教報刊所報導的信息都掛一漏萬,或門戶偏頗。設若佛教各信息人互相合作,成立信息聯誼會,彼此互相交換信息,讓佛教徒只要訂一份雜志,就能了解全佛教的動態。

  6.道場相互觀摩會:佛教道場即使宗派不同,但仍如一體之五官,一家之兄弟姐妹。佛教大眾不是冤家仇敵,不必同行相輕,同中雖有異,但異中仍可求同。所以我們主張各寺院可組織相互觀摩會,讓寺眾和信徒,經常互訪、互談、互相交換心得,互相交換信息。佛教道場必因彼此相互了解,相互增加情誼,人我之間必因信息的溝通交流,消除誤會隔閡,則佛教必然呈現出一片祥和之氣,何憂佛教沒有前途!

  佛教的前途在哪裡裡?

  我們的主張是:

  一、重新結集三藏

  二、普建八宗叢林

  三、普及佛教讀物

  四、增加信息應用

  佛教界若能有此共識,則佛教前途必光大無疑!

 

上一篇:妙用素食養生胎教,治不孕優生創奇跡
下一篇:淨空法師:我們應該如何求阿彌陀佛保佑?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