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悟前,悟後的生活有什麼不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悟前、悟後的生活有什麼不同?開悟之後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風光?開悟後天地還是天地,日月依舊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內涵、品味不一樣了。未開悟前,“吃時不肯吃,百種思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開悟之後,“饑來吃飯困來眠”,一樣地吃飯,一樣的睡覺,灑脫自如,任性逍遙;開悟前時時難過,步步維艱,開悟後日日是好日,處處通大道。開悟之後的生活是精神重於物質的生活,是掙脫了物慾的牽系,住於塵勞五欲,但是卻不被污染,追求無上理想世界的生活。

  懶融禅師煮石充饑,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驚異地提醒他說:“師父!那是石頭啊!你怎麼吃石頭呢?”

  懶融一看:“喲!是石頭,你要不要吃看看?美味十足哩!”在禅師的口中,堅硬的石頭也是珍肴佳品。

  天寒地凍的嚴冬,禅師凍得鼻涕四溢,有人看了就說:“哎喲!師父你鼻涕都快流到嘴裡了,把它擦一擦吧!”

  禅師非但不以為忤,並且悠然自得地說:“哈!我才沒有時間為俗人擦拭鼻涕呢!”

  一般人大都只注重環境的清掃,身體的沐浴,卻忽略了心靈的淨化。窗明幾淨的環境,光鮮潔淨的身體固然能讓我們生活得更舒適,但是一顆清淨的心,更能使我們的人生別有不同的新氣象。擁有清淨的心,五濁的惡世也是安樂的國土;沒有清淨的心,縱然置身極樂淨土也是污穢的娑婆。潔身固然重要,我們更要學習懶融禅師節省有限的生命,去從事淨化心靈的當急要務!

  近代的弘一律師,淡泊物質,隨緣生活。一條毛巾用了十八年,破破爛爛的;一件衣服穿了幾載,縫補再縫補,有人勸他說:“法師,該換新的了。”

  他卻說:“還可以穿用,還可以穿用。”出外行腳,住在小旅館裡,又髒亂、又窄小,臭蟲又多,有人建議說:“換一間吧!臭蟲那麼多。”

  他如如不動地說:“沒有關系,只有幾只而已。”

  平常吃飯佐菜的只有一碟蘿卜乾,他還吃得很高興,有人不忍心地說:“法師!太鹹了吧!”

  弘一大師恬淡知足地說:“鹹有鹹的味道。”

  一個有悟境的人,早已超然物外,不受物質的豐足或缺乏所系縛,貧窮不嘗以為苦,富裕也不曾以為樂,覺得這樣也好,那樣也不錯,如同慈航法師所說:“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不管物質好壞,境遇順逆,精神一樣愉快輕安。

  開悟之後的生活是智能重於感情的生活,是淨化私情私愛,充滿睿智靈慧的生活。是掃蕩迷情,直透諸佛般若空慧的生活。

  有一天,丹霞天然禅師在一個佛寺裡掛單,正好碰到寒冬,丹霞禅師拿起木雕的佛像,生起火烤暖冰冷的手,寺裡的香燈師父看了,驚叫:

  “干什麼?你怎麼可以燒佛像?”禅師說:“我在燒捨利啊!”香燈師父說:“胡說,佛像那有捨利子?”

  “啊!既然佛像沒有捨利子啊?那麼多拿幾尊來燒吧!”

  我們平常人看到燒佛像認為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後的丹霞禅師,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滿宇宙虛空,充塞無量沙界,佛與眾生如如平等,唯有證悟自性如來,才是真正見佛、敬佛的人。禅師不像一般世俗人一樣拜佛像、尊敬佛像,但是在不敬不禮的行止中,卻有著智能的真情。

  悟後的生活是大眾重於個人的生活;是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大悲生活;是“有一眾生未度,豈可自己逃了”的利他生活,為眾生施捨無量的方便,引導眾生趨入菩提。

  悟,是從觀念的改變到生活品味的轉換,禅師們悟道的生活是怎樣的生活?我提出三種供各位參考:

  (一)自然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機用、隨緣放曠的自在生活,是超絕較量計度,絕對純真純美的自然生活。“山高水長,柳綠花紅;日照則溫,風吹則涼。”山川草木,大地山河無不蘊藏著無限的禅機;煦日照耀,微風吹拂莫不透露著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充滿真的純淨、善的純德、美的純情。連最簡單的飲食,在禅師們悟道的生活裡,也有一份自然灑脫的境界。

  有人向趙州禅師請教說:“什麼是祖師西來意?”禅師回答說:“吃茶去!”

  這人又問:“什麼是父母未生我的本來面目?”禅師回答說:“洗缽去!”

  吃茶、洗缽和參禅悟道有什麼關系呢?如果我們能從日常生活的吃飯、喝茶之中,品嘗出般若妙味,就能見自己的本來面目,與三世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遠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樸的這顆“平常心”中體證。

  (二)無住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絕對自由自在的無住生活,住於生死塵勞之中,卻不被五欲所牽系;住於涅槃無漏的世界,卻不耽著涅槃的安樂。彷佛出淤泥而不染的淨蓮,植根於污濁的現實世界,而成就莊嚴清淨的國土。悟道的生活是參透凡情、無牽無絆的生活,住於喧嘩的十裡紅塵,常懷遁世歸隱的出離心;住於清幽的林邊水下,恆發度眾濟世的大悲願,宛如行雲流水,隨緣度化,舒卷自如。古人形容出家悟道的出家人說:“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裡游。”“覩人青眼少,問路白雲頭。”真是一種以無住為安住、因無得而真得,灑脫自在、逍遙悠游的中道生活。

  (三)救世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絕對大慈大悲,擔負眾生困苦的救世生活。一般人以為出家人勘破紅塵,過著青燈古佛的生活,是消極避世的悲觀作法,其實出家人是勘破塵囂的虛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爭利奪,而積極追求更超脫真實的生命。勘破、放下不是退縮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積極投入真理之旅的壯舉。唯有勘得破、看得徹,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懷,才能做入世的慈悲事業。

  趙州禅師問南泉禅師說:“你將來要到那裡去?”南泉回答說:“投生員外家做水牯牛。”

  意思是說來生要為眾生作牛作馬,解決眾生調養色身所需,並且為眾生犁出智能福田。所謂“欲成諸佛龍象,先作眾生牛馬。”是學習菩薩道,必需抱持慈悲救世熱忱的最佳說明。

  臨濟禅師有一次在山上栽植樹木,師父黃檗禅師看到了就問他:“山上樹木已經這麼多了,何必又去種樹呢?”

  臨濟禅師回答說:“那些大樹是前人種植的,我也來種一些,留給後代子孫做榜樣用吧!”

  禅師這種不求自利,與天下人作蔭涼的胸懷,是崇高無上救世精神的顯露。

  有一個參禅的人,曾經告訴過我說:“每天我從窗子裡看出去,送報的報童踩著腳踏車,挨家挨戶地把當天的報紙送給每一戶人家,不管風雨寒霜,日復一日。那份小小的報紙裡,有多少的喜怒哀樂、成敗得失,讓這一家人每天都能享受閱讀新知識的快樂。我也想送一份小小的東西給每一個人的心……。”


 

上一篇:放生前應注意以下幾點
下一篇:人生遺憾排行榜,你又錯過了幾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