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轉世找不到頭,數字無法統計。
現在很多人天天念佛,能天天念佛是好事,但是光念佛還不夠,要知道念佛的道理,佛陀究竟偉大在哪裡?佛陀的智慧卓越在哪裡?拿最常見的“普度眾生”這四個字來說,真正學佛的人他會去提問和思考,眾生和我們之間有什麼關系?我為什麼要去幫助他們?這個提問和思考的過程就是實踐因明學的過程。佛教講輪回,人的轉世是找不到頭的,靈魂是不死的,轉世是數字無法統計的,我們每一世都有父母,自己的父母也是數字所無法統計的,每個人都是做過我們的父母親,只是我們沒開天眼看不到,所有有情都是我們的父母親。不能太相信我們的感官,我們看不到的不一定不存在,學習了因明學,通過比量的方法推斷,就能穩固地得出前後世存在的結論。
如果能看到這一世自己的母親懷孕生產養育自己所付出的辛苦,那就能看到眾生對自己的恩情。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連自己這一世父母的恩德都看不到,為什麼?因為他們不願意靜下心來觀察和思考這個問題。你看,現在的父母天天忙活都是為了孩子,甚至為了孫子。如果孩子生病了,很多父母親真是寧願拿自己的性命去換孩子的生命。只有知道父母的恩德,就會有知恩報恩的心,就會知道眾生都曾是我們的父母親,我們才能生起報恩的意願。既然眾生都是我的父母親,我是眾生的孩子,現在即使我沒有能力幫忙,但不能傷害他們。即使他們不了解道理,雖然和我有矛盾,我一定要了解這個原因,一定不能傷害他們——這個過程是靠學習因明學所產生的智慧。
正是因為知恩、報恩的思想,支持了佛弟子去普度眾生的大願。有了這層認識,會因為別人與自己信的宗教不同,而覺得別人是異類甚至是仇人嗎?不會!有了這層認識,對方是不是佛教徒這個身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誠心實意地希望對方能得快樂,沒有恐懼,遠離焦慮。無論是高僧大德還是佛弟子,都應該像馬路上的燈一樣,在黑暗中放出光明、溫暖蒼生。否則釋迦牟尼佛講得再好,佛法精神落實不到實處,我們弟子們天天念經有什麼用呢?學習佛法要以因明學作理論基礎,才不會落入迷信,而是智信,才能使更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嘗到佛法甘露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