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憨法師:飲酒的三十五種過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飲酒的三十五種過失

  飲酒會有很多的過失:飲酒有可能破壞家庭,飲酒有可能影響身體健康,飲酒有可能危害工作。所以說佛陀制酒戒,無論是大乘小乘,無論是道俗七眾,對飲酒這個事情都是必須節制的。在《大毗婆論》裡邊第十三卷就介紹了飲酒的三十五種過失。

  飲酒會使人覆沒智慧

  第一,飲酒會導致現世財物的虛竭。你現在雖然生活很富有,但是飲酒虛耗、浪費你的家財。

  第二,飲酒是眾病之門。很多的病都是由於飲酒引起的,甚至有些人飲酒暴死。

  第三,飲酒是斗爭之本。飲了酒就容易產生斗爭,大的斗爭就是戰亂,小的斗爭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爭論,人與人之間的互不相讓。

  第四,飲酒會使人裸露無恥。喝了酒的人是非常放蕩、放逸的,不只是形體的裸露,還包括心態的裸露。自己的私心、私欲都能在飲酒的過程中、在飲酒之後裸露出來,表現得是那樣的無恥。

  第五,飲酒會使人有丑名惡聲,人所不敬。喝了酒的人都有丑名、惡聲,喝酒的人被叫做“酒鬼”,惡聲流布,人所不敬。

  第六,飲酒會使人覆沒智慧。我們學佛是為了開發智慧,我們要想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也需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智慧不夠的人,從生活的角度來講,從佛法的人道、人乘來講,他就不會那樣的優越,就不會占有那樣的優勢,何況我們是為了求出世的智慧呢?飲酒覆沒智慧是非常危險的。

  飲酒使人種種事業廢不成辦

  第七,飲酒會使人應得之物不能得,已得之物將散失。這個說得很好,別人本來想跟你談一個生意,因為你喝酒就不願跟你談了,不願跟你合作。你雖然已經得到財物了卻容易散失,為什麼呢,就像第一條一樣,飲酒會使現世之財物虛竭。

  第八,須隱匿之事盡向人說。喝了酒了就容易“酒後見真言”。那麼這個真言不是妄語,不是很好嗎?我們要有智慧地來生活,國學大師季羨林對佛教有很深刻的研究和體會,他說“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作為一個凡夫,一個一般的民眾,難免有一些隱匿之事,這些隱匿之事是需要我們來自己消化的,通過這些隱匿之事,來給我們的正信、正行帶來不同的動力。這些事呢就不便相互說,這叫智慧地生活。你喝了酒以後就失去了智慧,不該說的話你都說了,這樣是很不理智的,不能受到尊重的。

  第九,飲酒使人種種事業廢不成辦。我們所說的事業也好,學業也好,當然,我們修行人的道業也好,由於飲酒就荒廢了,就不能專注這個方面了,就容易放蕩、放逸了。

  酒不能消愁,而是聚愁

  第十,醉為愁本。因醉中多失誤,故醒後慚愧憂悔。都說“以酒消愁”,其實不然,酒能聚愁。為什麼呢?因為你醉了以後多失誤,你的舉止有失誤,你的言語有失誤,你失誤了以後怎麼辦呢,醒了以後知道失誤了就後悔,那麼後悔這個狀態跟“愁”的這個狀態是一致的。所以說酒不能消愁,酒能聚愁。

  第十一、十二,飲酒使人體力轉少。喝酒影響健康,使色身壞。喝酒容易傷肝,肝受到傷害之後人的面色容易灰沉、灰暗,色身就壞了。

  學會以般若為眼目

  第十三至第二十一,說的是由於飲酒就不知敬父、敬母、敬沙門、不尊敬叔伯師長,不知敬三寶,這就是愚癡的因。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不知尊敬,父母的言教是為了啟發我們更好地生活,我們不尊敬不重視。沙門是善知識,善知識是來傳播正能量、來傳播道德的修行人、教師,酒後不知尊重這樣的人,不知道這樣的人為了真理來奉獻來獻身的這種精神,這就是沒有智慧,跟動物差不多。當然,不能尊敬自己的叔伯尊長以及不尊敬佛法僧三寶,這都是愚癡的表現。沒有智慧是很可怕的,佛教的中心、佛教最大的優勢就是來倡導般若。淨慧老和尚講“以般若為眼目”,那麼般若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是高尚的智慧,是無漏的慧,無漏的慧要從普通的慧來做起,我們尊重父母、尊重師長,這有助於開發我們普通的慧。我們尊敬佛法僧三寶,就可以來開發高層面的慧,是叫無漏慧。只要是以般若為眼目的就不會給人類帶來不安寧,因為智慧、般若是理智的。沒有智慧就容易交結朋黨惡人,和惡人為伍,和惡人交友。

  蜜蜂的情懷?蒼蠅的情懷?

  第二十二,就叫疏遠賢善。因為你和惡人來結朋結黨了,肯定賢善就疏遠了。每一個人的生活有自己選擇的空間,比喻來說,在蜜蜂的眼裡到處都是鮮花,在蒼蠅的眼裡到處都有垃圾。固然說這個世界既有垃圾又有鮮花,如果說人的品行像蜜蜂一樣,一年四季都有鮮花,那就生活在鮮花的天地裡;如果說人的品行像蒼蠅一樣,即使是百花盛開,那看到的就是垃圾。所以我們要朋黨惡人呢,那肯定就疏遠賢善;如果親近賢善,那惡人肯定就疏遠了。這就是我們的選擇,這個選擇不是我們說一句話“我要選擇鮮花”,就生活在鮮花的天地裡了。你要選擇鮮花,卻沒有蜜蜂的情懷,同樣感受不到鮮花的芬芳。你是蒼蠅的胸懷,那麼在蒼蠅的眼裡對鮮花是沒感覺的。

  戒是你的保護牆

  第二十三是說喝了酒就容易破戒。為什麼呢,戒是一個保護牆,是一個防盜門,你沒有防盜門了,沒有保護牆了,那麼就容易喪失你的法財、你的功德法財,那麼就容易破戒。當然,這個戒是廣義的。對惡的事來講,我們叫止,就是持戒,對善事來講,我們做,才算是持戒。飲酒你可能對善事不樂意做,犯菩薩戒;那麼你對惡事願意來做,你就犯其它的戒。因為飲了酒,就容易顛倒,容易放逸,對不應該的事情去做了,這就是犯戒;對應該做的事情你沒有勇氣來做,這同樣也是犯戒。

  心裡的土壤要松軟,無慚無愧的心是堅硬的石板

  第二十四呢就是無慚無愧。無慚無愧就不堪修道,進一步來講,無慚無愧就不堪做人。因為人是很高尚的,人之所以不同於動物,人之所以是高級動物,我想高級的最突出的表現無外乎有慚有愧。無慚無愧是普通動物的表現,高級動物就應該有慚有愧。無慚無愧不堪修道,無慚無愧也不堪做人的。

  那麼慚愧是一個什麼狀態呢?慚愧就是我們心裡的土壤要松軟,心裡的土壤能松軟就可以接受陽光的滋養,接受雨露、水分的滋養,土地才有可能肥沃,才是種子植物生長的前提。無慚無愧就是堅硬的,好比石板,在石板上是不能生長植物、不能生長莊稼的。堅硬的石頭就沒有吸收陽光雨露的條件,當然也就不能來孕育植物生命。心地有慚有愧就是說把心地的土壤變得松軟,接受外界的善的力量對我們的滋養,我們不能成為硬的冷冰冰的石板,要成為肥沃的土地。喝酒就容易是反面的。

  不能縱逸,不能放逸

  第二十五、第二十六就是不守六情、縱色放逸。傳統地來講喜怒哀樂悲苦憂,有講七情,有講六情的。無論是幾情,要來守固情感,不能讓它流失。一個是養生的需要,也是道德的需要,當然,也是生命的需要。如果我們的情感流失了,就等於我們的精氣神不守固了,生命就不堅強了,不穩固了。從道德修行的角度來講,我們的感情也要來守固,不能縱逸,不能放逸,縱逸、放逸就會順貪嗔癡,六情順貪嗔癡的流放就是不守六情。喝了酒就容易縱逸,就容易放逸,就不能守六情,不守六情就是任六情隨貪嗔癡來流放、來釋放,縱色放逸。

  第二十七是他人憎惡,不喜見之。你沒有守酒戒,你說你有功德法財你有修行你有功德,你布施了很多,持戒忍辱六度四攝都在修,修了半天你沒有保護措施,大家也不會相信你的。當然,大家不相信是一方面,你自己確實守固不住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你會掙錢、會修功德,但是你不會維護這個功德,這樣的人,他人就厭煩,他人就憎惡,就不喜見之。

  第二十八,為親屬及諸知識擯棄。由於你喝酒,人不喜見之,那麼你的家屬和你的朋友以及你的善知識也同樣的不喜歡見你。你一喝酒,一切東西都完了,一切的言行、一切的承諾都沒有保障了。

  人乎?“鬼”乎?

  第二十九就是行不善法。為什麼叫“酒鬼”呢?常喝酒的人,被稱為“鬼”,鬼就不是人了,不好的人才稱之為鬼。當然酒鬼就是喝了酒的人鬼祟,可以這樣理解,畢竟他是人,鬼祟的人,就容易行不善法,賭博、販毒、販私等等,就容易行不善法,棄捨善法。

  第三十一,名人智士所不信用。名人智士就是明白事項的、有智慧的人,不會信任喝酒的你。不是他不信任你,是因為你做出了令人不信任的事了。因為你喝了酒有很多失誤,言行失誤,言行放蕩,隱匿之事向人隨便說,那人家怎麼能信任你啊。

  第三十二就是遠離涅槃。遠離涅槃,涅槃就是一種完全解脫的狀態,遠離涅槃就是遠離了解脫,遠離了解脫就是來親近了束縛、約束。解脫就相當於一個罪犯人,用繩子把你綁起來,如果把繩子解開那就是解脫。那麼遠離解脫就等於更加緊密地把你捆綁起來。

  第三十三就是種狂癡的因緣。有些人是狂的,有些人是癡的,狂癡的人就是精神失常的人。這是什麼因呢?就是過去飲酒的因。所以飲酒種狂癡的因緣。

  第三十四就是身壞命終墮惡道泥梨。佛教認為有一些有異味的、有腥膻味的動物,也有一些人有異味的,這個因都跟過去的喝酒有關。喝酒的人聞到酒氣是香的,蒼蠅聞到垃圾也是香的,所以蒼蠅就見不到鮮花。煙和酒是一致的。有煙味的人、有酒味的人,確實令清淨的人產生厭煩。本來想跟你聊一聊的,結果你有酒味,你有煙味,那麼這種善的因緣就流失了。在人道、畜生道裡邊是這樣的,在餓鬼道裡邊也有這樣的,有屎尿地獄,有腥膻地獄,這都跟飲酒有關系。所以這個身壞命終就容易墮入到惡道泥梨裡邊去。

  第三十五,若得為人,所生之處常當狂騃。常飲酒的人不能守住六情,容易癡狂、發狂,精神癡狂。不止是你,你所生之處還有這樣的伴侶,互相地推動、互相地促進,那麼也有可能會引起很多的,像戰爭啊,其它的這種違反法律的事件啊等等。

  飲酒在現在社會非常普遍,有些飲酒的人是很極端的,好酒成性,聞到酒味看到酒的廣告他就受不了,他找各種的因緣喝酒,這非常地危險,致使很多的人因酒身亡的,很多很多。這就是他過去的惡因,加上今生的這種緣,不敬父母的,不知道向善法的,沒有勇氣的,沒有禅慧的,那麼這些緣,就導致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也非常地可憐。也被親屬及善知識拋棄,疏遠賢善,朋黨惡人,也非常地可憐。

  轉煩惱成菩提 轉愚癡向智慧

  還有一部分人飲酒並無興趣,但是由於工作生活的壓力也不得不應付,應付了就後悔,過了一段又需要應付,這個後悔的心態也丟失了。這樣的人通過學佛、通過一些善巧可以逐步地來扭轉。我們的修行其實用一個“轉”這個字眼這個詞非常好。轉煩惱成菩提,轉凡成聖,轉惡向善,轉愚癡向智慧,轉忿恨向慈悲,要來轉。就是這個“轉”我們要找到一個契機,在有一定決心的前提下,有契機再來“轉”。轉的前提是充分認識飲酒的。

  沒有信仰就有危機,沒有信仰的人格就危險

  社會上有一句話:為了活得輕松可以沒有信仰。但是為了活得有意義,一定要有信仰。信仰這個字眼這個詞目前在我們社會上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信仰。沒有信仰這個社會就危機,沒有信仰的人格就危險。我們為了生活得有意義、活得有意義,一定要有信仰。要知道,有一個良好的人品,自己會自豪、會歡喜,別人會敬仰、會愛慕,這樣的氣氛是最吉祥的。反過來講,人品不夠,自己心裡總是鬼鬼祟祟,在外界、在社會上、在朋友中,你的人品人家都來指責、遠離,這種內憂就是內部的鬼祟,外患就是外部對你的冷漠,這種的生活狀態那是沒有一點吉祥的狀態。

  理解了飲酒的過失,再來努力落實不飲酒,最後都要來證得,叫“信解行證”,是我們修行的步驟。君子坦蕩蕩,我們有一個坦蕩的情懷,那是最大的吉祥。


 

上一篇:寬運法師:佛門裡的養生妙方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如何放下對親冤的執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