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我們常講,一個團體風氣當中,“見人有善,不嫉妒,要隨喜”,看到人家有德行、有善行,不能嫉妒,要贊歎、隨喜、效法他。那我們用心去感受看看,假如看到人家的好,這個風氣是嫉妒、批評,然後雞蛋裡挑骨頭,那這個氛圍一定讓人很難受、很壓抑。都是隨喜、都是贊歎、都是效法,這個團體欣欣向榮,而且每個人心量愈來愈大。
“見人有惡”,他有不好的習氣,當然每個人都在修行,哪有可能現在就是聖賢的境界。每個人成長過程可能都有一些習染,“不批評,要規勸或守默”,不是一味的批評他,而是能夠“善相勸”,去幫助他。一個態度,兩種風氣,態度不對,變批評,那人會變什麼?很苛刻。規勸了,大家能夠互相護念,互相成長。當然信任還不夠的時候,他懂得用守默,“沒關系,我自己先做好,他信任我了,我再規勸他。”
第三,“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協助”。這個錯事已經造成,指責是於事無補,協助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所以從這樣的分析來看,我們每個領導者在面對事情,都能夠觀照到我們當下的態度,對團隊都有直接的影響。那更要時時以經典來對照,不可以隨順自己的性格、脾氣來處理事情。
要以身作則,又要很清楚自己的本分,然後去盡自己的本分,這都不容易,都要透過學習。所以“人不學,不知道”,當爸爸要學,當媽媽要學,當領導要學,怎麼當下屬都要學。
比方跟領導請假,對領導講,“我明天什麼什麼有事,我明天不來了。”請問諸位學長,這樣講話像不像下屬?我們好像一下子也沒有感覺不對,但是聽起來就不是很順暢。好,我們換另外一句話來講,說“明天我有哪些哪些情況,請問領導,明天我請假方便嗎?”這個完全不一樣。“我明天有什麼事,我明天要請假”,領導不答應都不行。給不給假,那是領導他要考慮團體的情況,變成你是領導,不是他是領導,他得聽你的,你這樣子請假就是他非批不可。所以很多細節,可能我們自己沒有關注到,都是在心態上已經失恭敬,不清楚。
再來,當領導確實還有一點不好當,情、理、法都要兼顧,真的有點高難度。在《德育課本》當中有個事例,確實是非常有智慧,又是通達人情事理。在唐朝有個官員叫張鎮周,他本來是在壽春當官,調回自己的故鄉舒州當都督(都督是很大的官)。那他調回自己的故鄉,大家想一想,他回自己故鄉當大官,他叔叔在不在,他叔公在不在,他舅父在不在,他這些堂兄弟姐妹在不在?那這麼多人情怎麼來應對?徇情,那不就失公平了;統統秉公處理,是不是又有點傷人情?
所以張大人他還沒當官,先回到自己的家,在自己的故居,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好好痛快的喝、痛快的吃,吃喝了十天,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到了第十天,送每個親朋好友離開,每個人都有一包禮物,金銀、綢緞一個一個送。然後送他們出去的時候,就流著眼淚說道,“我回自己故鄉當官,而官員跟人民要保持好距離,所以過了今天以後,我就不能跟你們常常這樣吃喝、這樣暢談,以後都得秉公處理。”講到這裡確實是痛哭流涕,所以當下這些親戚朋友已經吃喝了十天,又看他這麼難受,當然能體會到他的難處。所以他當官以後,就沒有親戚朋友透過私人關系再來給他講情。都沒有親戚朋友來找關系,老百姓服他,所以一下子,當下大家都很安定,都沒有心不平。為官者假如偏心,底下就不平。
所以他這個做法,禮是盡了,“禮”講分寸,他這個處理的分寸拿捏得非常好;他法也盡了,他在每個人離開的時候告訴他,“官民禮隔”,不能再這麼親密,很多事我得秉公處理,他也把法律彰顯起來;而他講話的時候,句句都是發自肺腑,這個“情”也很深,情、理、法就兼顧。所以以後我們做領導者,遇到這種情理法的事情,可以參照這個精神來處理,應該會得到一些很好的啟示跟方法。所以,“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