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六祖壇經:行由品 第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原文】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學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學文解讀】

  當時六祖在寶林寺,韶州的韋刺史還有其他的官僚到山裡,請惠能大師出來,到韶關城中的大梵寺講堂,給大家講法。

  一開始,惠能大師直截了當地說清楚菩提心性。每個人都有自性,本來是清淨的。學佛修行一定要落實到“心”上,真正地在“心”上用功夫,就可以成佛。下面,惠能大師把自己學佛、得法的經歷講了一遍。

  【原文】

  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

  【學文解讀】

  惠能大師的父親本來籍貫在范陽(河北)。當時也是做了一個官,後來也是因為某些事由被貶職了,流放到嶺南了。他年紀很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和他又漂流到南海(廣州),非常的貧困,他就靠賣柴為生。

  【原文】

  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 “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雲:“我從蕲州黃梅縣東禅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

  【學文解讀】

  有一天,惠能去賣柴,收了錢以後准備出門,正好聽見一個客人讀誦《金剛經》。因為宿世的因緣,他一聽就懂了,一聽就開悟了。但是,他不知道這是什麼經,人家告訴他這是《金剛經》。《金剛經》是當時五祖弘忍大師在湖北黃梅傳出來的。惠能就要去黃梅,這時候就遇到善人了。有人給了他十兩銀子安頓他的母親,他自己就去參拜五祖。

  【原文】

  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余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惠能曰: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學文解讀】

  惠能辭別了他的母親,走了三十多天去了黃梅,禮拜了五祖。五祖問他:你是哪裡人,來干什麼?惠能說,我是廣東嶺南人。跑大老遠來禮拜大師,想做佛。想求做佛、成佛的方法,不求其他。五祖這個時候就表現出禅宗風格來了——靈活機變的風格。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南蠻子,你還想做佛?惠能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這個獦獠身與和尚的身雖然不同,但是我們的佛性是一樣的。,五祖覺得他與眾不同,想說得深一點,看到周圍有很多人繞來繞去的不方便,就讓他和大眾一起勞動去。

  【原文】

  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雲:“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

  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八月余,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學文解讀】

  惠能說:我自己自心常生智慧,福田不離自性,自性常生智慧。不知道你讓我去干什麼?意思是說我自己心裡很明白,你讓我干什麼,做什麼事能比我自己心地上產生智慧、產生福田,比這更好的呢?五祖說:這個南蠻子太厲害了,你現在不要多說,到後邊槽廠干活去吧。

  他到後邊去砍柴、踏碓舂米勞動了八個月。有一天五祖過去說:我觀察你有根器,可以教化,但是害怕有惡人害你,所以沒有來找你。惠能說:我也知道,我現在不敢去堂前找你,怕人知覺。

  【原文】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學文解讀】

  五祖就想個招,怎麼把這個法傳給六祖,還不能私相授受,要公平。他想了個辦法,把大家都召集來。這裡有兩個觀點非常重要。五祖說大家每天忙著求福田,不懂得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學佛目的是什麼呢?一定要懂得,就是出離生死,這是最真正的根本。現在佛法有無數的形式、無數的方法,我們也在做。但是如果我們做了種種的事相,最終不能夠出離生死,那都是白干。打個比方,過去佛經老比喻,我們所處的環境、世界就像牢獄一樣不能出離。那麼,如果我們現在在一個牢獄裡邊,最想做的是什麼事情呢?最想做的就是怎麼出去——越獄。我們可能會做無數的准備工作,比如說挖地洞,或者說搭梯子,或者准備了很多的沙袋,總之,做無量的事情。但是,無論做了多少工作,如果最後沒出去,都是白干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現在人學佛,很多人做種種事情,就像五祖所說:福田。放生、印經,或者說度眾生,等等,做無量的事情。最終如果我們自己不能破迷開悟,不能夠了生脫死,都是福田呀!當年達摩祖師來到中國,看到梁武帝建了無數的寺院,度了無數的人出家學佛。對梁武帝說:沒有功德!為什麼沒有功德呢?所做的一切好不好?不能說不好,積累的是人天小果,但是如果不能出離,不能證道,毫無意義——都在六道之內,無非在六道之內繼續輪回而已。所以,禅宗的祖師,人家是說得很明白,關鍵極為清晰的——如果不能出離,沒有證道,沒有用處!一句話就全部否定了。當然也不能說修福不好,修福是基礎,很好。但是如果只是沉迷於修福,就錯了,把真正的目標就忘掉了。

  五祖說,你們回去就寫一個偈子,把你自己修證的體會說出來。怎麼寫呢?這裡邊還說了個最重要的觀念:叫“思量即不中用”。琢磨出來的東西,那不是本性的東西,那是意識裡的東西,這個也別拿來,拿來沒用,一看就不對。“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見性的人,不用說,他拿到什麼都能直截了當表達出來。思考出來的,推理出來的,通通不對。這裡邊又舉個例子——“輪刀上陣,亦得見之”。也就是說,在戰場上拿著刀互相砍起來了,在這個狀況下,見性的人,他依然見性,該說的還是很清晰,不會因為有刀在前邊哆嗦起來了。講了這個很關鍵的一條,這是禅宗的特質。

  我們現在也有無數的人做這樣的事,做那樣的事。像佛法裡邊無量無邊的事情,看起來都在學佛,都在做這樣的事情。但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做的這個事情,是不是能夠為我們真正地脫離六道輪回起作用,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真正能夠讓我們脫離六道,真正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如果能夠做到,可以;如果不能夠做到,那就不對。包括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也談論佛法,發表意見,但是五祖說了:如果是思量出來的,都不對;推理出來的,琢磨出來的,都不對。必須是從心中流出來的,它是什麼就什麼,不需要再分析。這是非常關鍵的兩點,是禅宗的特質。

  我們如果堅持修行,慢慢地達到了一定的階段,也具備了這兩個特點,我們才敢說有點把握。否則,都是在研究,都在琢磨。用這個作為一個標准,看看我們自己修到什麼程度了,這個不需要去掩飾或者粉飾。如果說我們對一些東西還很疑惑,自己心裡邊還不拿准,肯定沒有達到“見性”。見性以後,一定是天然的東西。

  【原文】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鹹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凡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待法。大難大難。”

  【學文解讀】

  大家都覺得自己不夠作偈資格。就是在大眾裡邊教我們的老師神秀,一定是他得。大家都一致推舉神秀法師來寫。

  神秀法師做了個心理活動:大家推舉我來寫,如果我不寫,五祖怎麼能知道我學的水平呢?我如果寫這個偈子呈上去,“求法即善”,我是為了求法的,這個是好的;如果讓人家理解我是想奪得六祖的位子,這就不好了。他心裡起了善念惡念,就琢磨起來,翻騰起來了,他就覺得太難了。如果不寫這個偈子,又得不到這個法,做不了六祖。這跟我們差不多,跟五祖要求的完全相反。從這兒我們就能看出來修行功夫層次了。

  【原文】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雲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學文解讀】

  神秀的偈子作出來了,想拿給五祖也不敢,走到那兒又回來了,這樣折騰了四天,來來回回十三次,最後還是不敢。他就准備寫在牆上。他心裡說得很清楚:如果五祖說好,他就出來了;如果五祖說不好,算了吧。

  寫完了以後,在屋子裡邊自己瞎折騰,瞎琢磨,坐臥不安的。

  (注:供奉是對藝人、畫師的尊稱。)

  【原文】

  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其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

  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學文解讀】

  神秀寫了偈子,五祖就知道他沒有見性。第二天,請盧供奉來在牆上作畫,看到這個偈子就跟盧供奉說:不要畫了,這個偈子很好。這裡邊有兩句:“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這個偈子很好,而且讓門人燒香禮拜。到三更,五祖把神秀召喚到他的屋裡邊,問他:這是你作的嗎?神秀說是他做的,想請五祖看看,弟子還有沒有一點兒智慧。五祖告訴他:你這個偈子沒有見性,你沒有入門。

  那麼這個偈子好不好呢?非常好。“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個階段就是學佛的基礎,這和佛祖講的:“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一致的,這也是和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是一致的。我們現在整個的修行所做的事情,就是按照神秀法師講的這個偈子來做的。我們因為不懂得因果,不懂得佛法,所以,造作了無量無邊的惡業。現在學佛了,懂了,那麼我們就要珍惜。從現在開始不造惡,每天行善,每天通過佛力慢慢地把惡業消除、轉變,使身心像明鏡一樣。而且這裡邊很重要的一條叫:“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就是我們每天做功課的依據、原理。如果我們一天不做功課,灰塵就上來了;如果有兩個月不做功課,我們身心就會髒得一塌糊塗。就是這個原理。所以說,五祖讓門人在這個偈子前燒香禮拜,告訴大家按這個偈子修,不墮惡道,按這個偈子修,有大意義,非常好。

  我們同樣要改變自己,讓自己斷惡行善,慢慢地使身心清淨,在佛法裡邊獲得無量無邊的益處,就是依照這個偈子修的。但是按照這個偈子修,還沒有進入佛門,還在門外,只是做一個基礎的准備工作。

  什麼叫入門呢?五祖大師在這裡明確地和神秀講,告訴他什麼叫做“入門”。“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這個叫做“悟道”,這個叫做“轉心”。我們學佛修行最終要獲得什麼呢?就獲得這個東西。獲得了這個東西以後,就好辦了。因為我們從最初的真實,產生了分別,我們迷失了,我們現在所處的一切都是在夢境裡邊,都是虛妄之中。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所經歷的一切,所思想的一切,通通都是不真實、都是虛假的。我們以為是真實的,其實它不真實。

  如果通過修行,慢慢地使身心清淨了,有一天忽然從夢境醒來了,一旦醒來再看一切虛幻的東西就清清楚楚,就明白它是虛幻的,它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東西,它就是真實的,確確實實不一樣,不是虛幻的。到了那個程度,叫什麼呢?“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一旦到那個程度,直截了當地就看見了,就知道了,就明白了,不需要再分析、再推理、再判斷,沒有那些。一旦悟道,一旦回歸,一旦自己的心中明亮了,不會一會兒迷糊了,一會兒又明白了。“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清清楚楚的。“萬法無滯”,不能是這個事情清楚,那個事情不清楚、糊裡糊塗,是一切法都清楚,“一真一切真”,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一旦自己悟到了本真的東西、本性的東西,看到了自己真實的面目了,一切都是真的,沒有疑惑了。如果沒有看到真實的東西,就都是虛幻的。

  另外這裡邊還有一個叫:“萬境自如如”,我們一旦悟道了以後,對待萬事萬物——對自己、對外在、對我們的思想,就是這個境界,叫“萬境自如如”。在這個狀態裡邊,你還是你,事兒還是事兒,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雖然清楚,雖然明白,但是,各歸各位不會干擾。因為無論這個事情是如何的,心裡都很清楚它的原理、它的運作以及方式。

  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裡,如果不懂、不了解,就會被社會的一切帶動、攪擾,不停地被各種的環境、力量、榮辱影響,去做這樣的事、那樣的事,產生煩惱。因為我們看不清楚,受它的影響。一旦我們悟道了,看到了真實的,生存在這個社會裡邊,也會像坐在船上,隨著這個水流而自動去漂蕩。雖然漂蕩,但是,不被它影響,不會著急地要去做這樣的事、那樣的事,而是自自然然地適應它。悟道了以後,它是一種狀態,很難說清楚。但是,一定是自在的,一定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脫。悟道不是說抽了大獎,狂喜;也不是當了大官,要去顯擺。真正悟道就是身心所有方面的安寧,不是去顯現,不是獲得了什麼,而是把動靜、把一切有為徹底地停止,真正獲得了一種寂滅的安寧。

  前面把悟道、修道期間,以及悟道之後的狀態說得清清楚楚。我們也在修行,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呢?同樣是後者。但是不經歷前面想獲得後邊,那是不可能的。只不過我們不能滿足於前者,不能滿足於學佛的種種利益,而是要努力獲得真正的解脫。這是我們的修行目標,一定要搞懂。

  神秀沒有悟道,所以,他就坐立不安。五祖讓他寫偈子,他“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悟道的人,一切時、一切境,都是安寧的,沒有什麼再能影響他。因為一切事情他都看明白了,看清楚了,看得很透徹了,不會再有迷惑。而沒有悟道呢,看不清楚,所以“神思不安,行坐不樂”。

  【原文】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

  【學文解讀】

  學佛提高我們的心性,提高我們的眼界,我們通過修行經歷過來了,再看別人,無論是學佛人、不學佛人,看看他說了什麼,看看他做了什麼,往往隨著我們修行境界的提高,就能看出來他是什麼情況,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將來我們能夠修行悟道,學佛人是什麼樣子,會清清楚楚。

  【原文】

  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我亦要詠此,結來生緣。上人!我此踏碓,八個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

  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己,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學文解讀】

  有個童子念這個偈子,六祖惠能聽到了,一聽就明白了。於是問:為什麼要寫這個偈子?然後請人帶他到寫偈子的牆前——他一直做苦工,沒機會到上面去。請人念,念完以後,他說:我也有個偈子,請你們幫我寫一寫。別人都認為他是個干苦力的,看不起他。六祖惠能三兩句話把他們說服了,很厲害。寫完以後,大家都認為這個偈子寫得好。雖然說我們沒到那個境界,但是,好和不好的區別是清清楚楚的。五祖怕人害他,拿鞋子把它擦了,說:這個也沒見性。

  【原文】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

  【學文解讀】

  五祖等沒人時,悄悄地跑到作坊裡邊去,看見惠能腰上綁了個石頭在舂米,因為惠能個小身輕,壓不下這個踏碓,需要加重分量。五祖告訴他:“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這是個知識點。我們學佛,也要學習這個精神,對佛法不能輕視,對佛法一定要珍惜。往往這個法得的容易,我們就容易輕視它,就不容易堅持,把它看輕了,最終自己不受益。如果說,法不容易求到,千難萬苦才得到,我們就會非常重視。我們越重視,越珍惜,就越願意按照這個法修,越容易得證成就。從古到今都是這樣,佛法都是難以得到,難以求到。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只有“為法忘軀”,有這麼一種精神,才能真正地對佛法重視,真正地從佛法中獲得益處,將來才能真正地解脫。這一條一定要明白。

  另外一個重點叫“米熟也未”,這個米成熟了沒有?到了得法的時機了沒有?這也很重要。大家現在每天做大量的功課,每天學習,每天實踐,干什麼呢?就做這件事,做成熟的事情。就像種莊稼,我們現在種子已經撒進去了,可能禾苗已經長出來了,而且長得綠油油的,很健康、很好、很喜人。但是到了瓜熟蒂落、果實成熟的時候了沒有呢?還沒有。沒熟怎麼辦?讓它繼續長,繼續施肥、澆水、養護。只有到了熟的時候,我們就明白了,我們就成就了,就有進步了。學佛修行跟種莊稼的道理是一樣的,跟種果樹道理是一樣的,沒成熟怎麼辦?沒啥好辦法,還得繼續做功課,繼續學習,繼續實踐,長期地用佛法熏陶自己,改變自己,最終走到成熟階段就好了。一旦成熟了,不用人說我們自己就懂了。就像蘋果熟了,不摘怎麼辦呢?那它自己就掉下來,不是說熟就熟了,天然熟了,是這樣的。

  所以我們修行,自己要有分析判斷功夫,自己熟了嗎?如果說我們身體還這兒疼那兒疼,恐怕差得還有點兒遠;如果說心裡經常還煩惱,這恐怕還不行;如果慢慢地身體健康了、輕快了,我們精神也歡喜了快樂了,我們可能就擺脫了惡業,慢慢地身心清淨了。在這個基礎上,行善、發菩提心、逐漸地積累善根福德因緣,在實踐中間磨練自己,讓自己慢慢像鋼鐵一樣堅固起來,成為棟梁,逐漸在各方面成長起來,最後當我們圓滿的時候,就成就了。過去的祖師大德都是這樣做的。

  六祖惠能回答什麼呢?“米熟久已”——我早就熟了,還欠什麼呢?還欠點“篩”——把精華留下,把糠去掉。五祖在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

  【原文】

  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學文解讀】

  傳授佛法的精髓是這樣的,得圍起來,別人看見有什麼問題呢?不到這個程度而看到真法,會起誹謗心。

  五祖給惠能用《金剛經》來印證了。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惠能大師“言下大悟”,徹底通達了,明白了。明白什麼呢?“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這句話很好說,不好懂。在《楞嚴經》裡邊講過,山河大地,都是本心的變現。也就是說宇宙萬物一切,都是我們自心變現出來的,但是我們很難理解。既然是本心變現的,回本心不就完了嗎?回不去。什麼時候我們也像六祖惠能一樣懂得了,悟道了,也就明白真是這樣的,不是假的。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分別、執著、錯誤的看法磨掉,對不起,沒用!

  電視台有一個幽默節目,題目叫《生活中的細節》,有人買桔子,討價還價,很簡單。但是,節目把它變成慢動作了。買桔子那個人慢慢地說,我——要——買——桔——子——。討價還價,從五塊一斤變成四塊五,又變成四塊,整個過程兩個人就像神經病一樣。我們現在行為習慣的頻率,看別人干什麼很正常,看那些有精神問題的人認為不正常,但是,天人看我們都是神經病,人家也看不明白。因為天人的時間特別慢,我們的時間快,看我們這個樣,不知道干嘛呢!那麼,如果我們看鬼道、動物道的眾生,也看不太懂——頻率不一樣,表現出來的形式、內涵,看了以後不理解。

  所以,一旦修行悟道,真正明白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那個時候再看萬事萬物,有快的有慢的,在六道中輪轉不停,種種形式、種種形態,那個時候就能看明白,能看懂。看一切就知道,“如夢幻泡影”,都是虛妄的。隨著業力推動,還在流轉,清清楚楚。

  六祖大悟以後,說了幾句自己證悟的話,叫“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最苦惱的是什麼呢?我們念頭不斷,惡念特多,停不下來;煩惱也特多,去不掉。無論是家庭、工作、社會,種種煩惱影響著我們,不由得跟著就煩惱起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懂,我們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沒有這麼多事,沒有煩惱。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自性沒有生滅這一說,沒有這事兒。但是,我們不清楚,念頭在生滅,細胞在生滅,日月在輪轉,一切一切停不下來,都在生滅中間、生死之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有窮盡,業力推動,停不下來。沒有錢想著怎麼掙錢;有了錢苦惱怎麼保持;錢被騙了呢?痛苦死了,恨不得去咬死他。種種的形態,奇奇怪怪。沒有破掉“生滅”,我們都得痛苦。所以必須回歸到本性,沒有生滅,才能獲得真正的自在。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老缺點兒東西,老覺得這個不夠,那個不夠;老想找點這事,找點那事,抓住這個,抓住那個。其實本性都是具足的,只不過我們以為不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就不會怕地震了,沒有地震啊。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旦悟到本性,世間的一切,都可以看清楚,就像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隨時會產生無量無邊的變化。從這就知道六祖寫的那個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本性的意義。本性本來不起,因“緣”而起。如果說神秀大師不寫他那個偈子,六祖惠能也不會寫這個偈子。因為本來就那樣,何必寫呢!正是因為神秀立意,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六祖就知道,這個不行啊,就告訴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一切都是萬緣假合,哪有真的呢?隨著時間一到一切就又起滅了。這個“身”是菩提樹嗎?等到死了之後,什麼也沒有了,分解了。“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有個東西我們才“時時勤拂拭”,讓它保持光明。惠能告訴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什麼好擦的?本來就沒有。明白了真相以後,有什麼可做的呢?從這一點我們就知道“大道無為”,我們找佛菩薩,總找不著,對吧?!為什麼呢?佛菩薩與道相合——安靜。“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但是佛菩薩又是萬德萬能的,需要的時候,佛菩薩自然就又來了。完事以後,什麼也沒干,自然又回歸到安寧去了。所以佛祖說,佛講了四十九年法,實無一法可說;度眾生,實無一眾生可度。就是這樣,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學習佛法,最終要學這個東西。不要認為我們做得可多了,比別人多。這麼一說,又是神秀,不是惠能!連佛門根本就沒看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為法。只要有為的,必有力量,必有業力,將來業力會推動我們繼續在六道輪回,無非是善業、惡業。只有修行悟道,看萬法如幻、一切如夢,真正到了這個階段,我們才能有能力,才能明白佛是什麼,道是什麼,心是什麼。否則,依然不能擺脫痛苦。

  雖然我們現在學佛不以悟道為目的,而以西方淨土為歸宿,但是,即使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照樣還得悟道。遲早都得經歷修學小乘、大乘、成佛的階段,無非是早晚而已,這個經歷是必須的。這個道理要明白,我們不要在物質上、現象上、事理上,在這上面約束我們,在這上面不停地折騰。而是要通過修行,慢慢地理順它、轉變它,最終擺脫它。擺脫了物質,擺脫了一切以後,獲得一個真正的自在,回頭來看一切又“如如不動”,到那個狀態,我們就有功夫了,就明白了。

  這裡邊五祖特別強調,五祖跟惠能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一條。“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一旦悟道了,見到本心本性了,明白了,也會應用本性了,就是佛,就這麼簡單。這是我們修行的唯一目標,也是終極目標。不能僅僅是做這事兒,做那事兒,最終不干正事兒,那就錯了!所以我們修行特別強調大家慢慢地用心,因為心包含著一切,心的妙用是全部的、圓滿的。我們現在的世間一切,現在還沒有挖掘、運用出來的一切,還掌握不了的一切,這個本心本性都包含了。一旦悟道了,這些都能做。到那個時候,才真正是快樂的,學佛修道最大的吸引力就在這兒。

  【原文】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雲:“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祖復曰: “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啟曰:“向甚處去?” 祖雲:“逢懷則止,遇會則藏。”

  惠能三更,領得衣缽,雲:“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

  祖相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搖。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橹。”祖雲:“合是吾渡汝。” 惠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雲:“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學文解讀】

  五祖就告訴他:現在把頓教大法傳給他了,把衣缽傳給他了,惠能是第六代禅宗祖師。囑咐他什麼呢?“善自護念”,你得把你的小命保住,自己好好活著;自己慢慢進一步修行穩固,將來要“廣度有情,流布將來”,不要讓佛的心宗斷絕。

  這裡又講了很重要的一條。“達摩祖師,初來東土”,來東土傳禅宗衣缽,為了增加公信度,讓人家相信,弄了禅衣作為信體。但實質上,從古到今,禅宗的法都是以心印心、以心傳心。六祖說“自悟自解”,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不是說達摩祖師給誰腦袋嘣嘣一拍,印心了,得你“自悟自解”呀!就像前面說的,自己慢慢修行到成熟了,祖師再傳法、印心,就懂了,以心印心。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心”,每個人都是因自己的本心本性迷失了,在六道輪回流浪。我們修行,慢慢回歸,都能夠回到自己的本心。佛、祖師給我們指出路,教我們方法,目的是讓我們回到本心。佛、祖師只能是幫忙、教導,這個事得我們自己做,要“自悟自解”呀!一旦“悟”了,還要會“用”。像六祖,一旦“悟”了,他就明白了,怎麼說都行。不“悟”,就像神秀,怎麼說都不行,琢磨來琢磨去,覺得都不對勁。

  “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這個都是一致的。佛和佛傳的什麼呢?傳的都是本心。祖師和祖師傳下來的都是什麼呢?同樣都是本心,其實是一碼事。這個是對的,只是看我們達到沒達到。達摩祖師傳下衣缽,是個爭端,到六祖那兒就別傳了,再傳“命如懸絲”,快完蛋了。大家都爭這個衣服了,所有人都打起來了,傳衣就是一場戰爭,所以到六祖那兒絕對不要再傳了。“汝須速去,恐人害汝。”趕快走,要不然有人就害你了。惠能問到哪兒去呢?五祖告訴他兩句話:“逢懷則止,遇會則藏。”到哪兒就停下來,到哪兒就躲起來。

  惠能不認識路,五祖親自送他,坐在船上,五祖親自搖橹。這裡邊有一段機鋒,很有意思。惠能說:請和尚坐,弟子來搖橹。五祖就說:本來就是我度你,哪能讓你搖呢。惠能就說了:“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迷的時候我們必須請佛、請祖師、請一些善知識教我們,因為我們不懂,分不清楚,沒有辦法。但是,等到悟了以後,就不能再讓人家管來管去,自己同樣要承擔起責任,發菩提心,把佛法傳下去。當然要渡別人,自己得把自己管了,連自己都管不了,還度別人,是不是很糊塗呢?所以惠能說:“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一定要懂這個道理,最終我們修行,悟的是自性,自性一明,自性的功能一起就好辦了,我們既能自度也能度他。如果我們修行最終沒有把自性挖掘出來,還只能靠佛,不能靠自己,一靠自己就糊塗了,就錯了。我們以為對,其實是錯的。

  五祖說:你走了以後過三年我就要去世了,現在向南面趕快走吧,不要立即說佛法,禅宗的法不能上來就說。為什麼呢?因為“佛法難起”,佛法有它的因緣時節,不是那麼容易的,想說就說,恐怕一刀過來人就沒了。為什麼呢?因為佛法是要讓被教化的人從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物質現象、有為的現象裡邊,慢慢擺脫出來,回歸到本性,這是一件最難做的事情,最難理解、最難明白、最難做的事情。不是那麼簡單,這裡面的層次是無窮的。

  每個人因為分別、執著,自己陷在那個空間裡,出不去。每個人雖然說好像都一樣,但是實質上自己形成的自我世界千差萬別。同樣的話傳到人群裡邊,每個人的理解、反應都不同。所以,“佛法難聞”,佛菩薩調服眾生、教化眾生是最難的。不能急,要根據眾生的根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逐漸地設置種種方便,慢慢成長,讓他慢慢地成佛。沒有比這更難的了。所以五祖對惠能講的都是實話,講的都是弘法中間最應該注意的事項,這都是什麼問題呢?都是安全問題。

  【原文】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

  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

  【學文解讀】

  惠能離開五祖,拔腿就跑,跑了兩月,跑到大庾嶺。五祖回來,關門不見人了。從五祖的傳法我們也看到,我們要設身處地考慮,要想想:五祖當年在黃梅有無數的弟子,整天在一起,最後,衣缽被一個外人拿走了,他不好交代,要明白這個難處。五祖為法不會講這個情面,私相授受了。但是,傳了法又要保證法的傳播,又要保證惠能的安全,他只能裝病,拖幾天算幾天,讓惠能盡量跑遠一點兒。但是底下人天天盯著這事兒,因為傳法這事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所有人都盯著這個衣缽,都想得啊。來問他,五祖就說:病倒是沒有,衣缽沒了。問誰得了?“能者得”——有能力的人,惠能得。

  這追來的數百人是什麼人呢?學佛人。不學佛人不會追,不學佛人誰也看不上這件衣服,人家看的是绫羅綢緞,只有學佛人盯著這事兒。有貪念貪心,他就追,不管多遠都要追到,最後誰得到不管,先去追一追,說不定自己得到了。從這兒我們知道,學佛如果沒有悟道,沒有去掉貪嗔癡、回到本性,往往學佛人也會在佛法裡邊折騰、搗亂,把佛法搞得一塌糊塗。

  【原文】

  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雲:“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盤坐石上。

  惠明作禮雲: “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雲:“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雲:“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雲:“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

  【學文解讀】

  惠明跑到最前面,追上惠能了。惠能把衣缽放在石頭上,講了一句話,說:“此衣表信,可力爭耶。”不是你的,恐怕用外力、武力是不能奪走的。所以惠明跑過來以後,怎麼提也提不起來,衣服拿不著,就跟惠能說:我不是搶衣服來的,我是想要得法的。

  惠能說:你既然是為法而來,可以。你現在要“屏息諸緣,勿生一念”。讓他准備,什麼也別想了,外邊一切別再顧慮了,安靜下來。然後惠能跟他說真話,叫“明良久”,要保持這個狀況很久時間,因為他意識翻來覆去跑得熱鬧死了,還想搶衣缽,還想弄這個那個,無數的想法。這個時候是紛亂的,這個時候跟他說是產生不了回應。所以,讓他安靜下來,尤其是意識,不生一念。這個時候惠能就告訴他:“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每個人的念頭基本上不是落在善就是落在惡,不是好就是壞,不是對就是錯,不是高就是下,不是多就是少,通通都在二元裡邊轉來轉去,出不去。所以我們才痛苦。如果擺脫善,擺脫惡,擺脫了二元回歸到一元,回歸到本來,那個時候你是什麼樣子?這個時候“惠明言下大悟”,明白了。雖然明白,還未成熟,還來問:上邊說的密語密意外,還有什麼密意?還要找個密意。惠能說:跟你說的就不是“密”,你如果返照,如果再找別的,那就是錯了。

  惠明就說,我雖然在黃梅但是沒悟道,現在經六祖指示悟道了,以後你就是我的老師了。惠能說:咱們別干這事兒,都以五祖為師就好了,讓他“善自護持”。惠明也問自己以後干嘛,惠能也說兩句,叫“逢袁則止,遇蒙則居。”告訴他以後的行持。

  【原文】

  明回至嶺下,謂趁眾曰,向陟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鹹以為然。惠明後改道明,避師上字。

  【學文解讀】

  惠明回去跟一起追的人說,沒找著,那個地方路不通,咱找別處吧,把大家都勸回去了。那麼惠明後來自己改名叫道明,跟“惠”字避開。

  (注:這段原文在舊刻本裡是古人加的小字注解,不是正文,有的版本未收入。)

  【原文】

  惠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 “但吃肉邊菜。”

  【學文解讀】

  惠能回到曹溪(廣東韶關),還不安全,又被惡人追趕。暫時擺脫危險了,後來那些人聽到消息,又追來了。沒辦法,又跑到四會(肇慶),避到獵人隊伍裡邊。多少年呢?十五年。

  在獵人隊伍裡邊躲著,獵人有了疑難,他就隨宜地說法,解釋疑惑。獵人讓他守網,他把網中動物都放了。獵人吃的都是動物、肉,沒辦法,六祖也不可能另外開個灶,不得已,只能邊上放點菜。六祖那是沒辦法,是為了活下去,現在的我們不能在有條件吃素時還吃肉邊菜。從這裡要知道,假學佛容易,到處都有市場,好混;真學佛很難,講真法也很難。所以六祖為了把真正的佛法傳播下去,到獵人隊伍躲著,主要是讓追他的人想不到。

  我們要明白,佛法是心法。不要看它的表相,一旦我們明白了心法,萬事萬物都可以明白。雖然為了生存躲在獵人隊伍裡邊,但是心中很光明,不會因為躲在獵人隊伍裡邊跟獵人都一樣,也去打獵殺生,不會的。所以,從佛祖到歷代的祖師都是這樣,委曲求全,不為自己,為了佛法真正能傳播下去,為了真正能夠救度後世眾生。

  【原文】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遁。”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學文解讀】

  這是個很有名的禅宗公案。六祖躲了十五年,逐漸所有追他的人都不追了。慢慢的六祖覺得,不能老是躲著,自己要找個機緣出來。不找機緣,人家不認識,沒法露臉。所以他到了廣州法性寺,正好有印宗法師講《涅槃經》。風吹著幡,產生爭議了。一個僧人說是風動,一個僧人說是幡動。到底誰動呢?別人回答不了,六祖智慧明照,智慧應用來的地方表現出來特質,特別不同。

  我們看一些禅宗祖師的語錄,禅宗祖師悟道的詩,就能看出不同凡響,這裡邊有它神秘的地方,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意義。為什麼?因為它是本心的流露,是智慧的解脫,不是思維出來的。不是說琢磨半天寫一首詩,是本心變現的。所以我們看了以後,就觸動了我們,感覺這些東西不得了!好像莫名地說到我們心裡邊的某些地方。所以六祖說“不是幡動,不是風動,仁者心動。”把佛法精髓說清楚了——萬事萬物一切都是心變現出來的。風是心變現的,幡也是心變現的,互相作用的一切都是心的體現,大家一聽都很驚訝。

  【原文】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奧義,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雲:“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禅定解脫?”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學文解讀】

  印宗法師一聽,講得太好了,把六祖請到上座。說你講的這麼好,是不是受黃梅五祖法的傳人?六祖承認是自己。然後印宗向六祖作禮,請他把衣缽亮出來。六祖就把衣缽出示給大家看。

  作禮完了,還要請教,就詢問黃梅五祖傳授的禅宗精髓,惠能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這是禅宗的特點,直直的就見到本性了——禅定解脫。如果沒有見性,之前的一切,禅宗不管,就講最終的成就。成就了,就悟道;沒成就,該哪兒呆著就到哪兒呆著去。為什麼?禅宗不說那些嗎?也說,但是它更突出重點,說的是“解脫”。把學佛修行的最核心的那點突出出來,牢牢地抓住,不離主題。

  因為世間太大,社會的現象太多,思想層次太復雜。我們迷失在社會的現象裡邊,迷失在我們的意識裡邊,迷失在修行的方法裡邊,慢慢地已經忘掉了主旨,忘掉了修行的唯一目的。從古到今,學佛人成就的少,就是忘掉自己的根本目標了。所以禅宗的祖師不講“禅定解脫”,抓住“唯論見性”這個根本。不抓住這個根本,很快就偏離一邊,很快就忘掉學佛的根本。這是禅宗最優秀的品質。

  印宗法師問:為啥不講“禅定解脫”呢?惠能說:“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修禅定解脫這是二法,不是佛法。禅定解脫不都是佛講出來的嗎?這不是佛法嗎?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禅定解脫,才學禅定解脫,這就是二法,不是佛法,這是修行的過程而已。沒有解脫,回到本心,通通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的法,要是能分辨出二,就不能解脫。佛法沒有二元的東西,沒有割裂的東西。

  印宗法師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就說:你不是講《涅槃經》嗎?明佛性是佛法。佛性是不二之法。雖然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他還不懂什麼叫“不二之法”。他就用《涅槃經》裡邊的一些例子做了闡述。犯了四重禁,作了五逆罪,就說極重的惡人,就問是不是斷了善根佛性了?很多同修也問,說:佛經說了這事不能忏悔,不能忏悔怎麼辦?到底是能不能忏悔,能不能解脫?我們要明白,如果要不通忏悔,我們永遠成不了佛。佛說了,我們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只要我們修行一定能解脫,要明白這個根本道理。

  惠能祖師也說明了,說:“佛言,善根有二”,有兩個形式,一個叫做常,一個叫無常。佛性是什麼呢?佛性非常非無常。一旦我們立起一個東西,必然有它的兩面,但是佛性沒有兩面。我們知道佛性這個根本不會斷,如果有了二元的思維,認為佛性呢,善根呢,有“常”有“不常”,在這個范圍內討論,它就有斷、不斷的意思了。從根本角度來說,沒用善根怎麼可能斷呢?這裡也說,“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是什麼呢?“非善非不善。”我們把“善”理解為佛性,“不善”理解為不是佛性。因為佛性和善不善沒關系,所以說佛性是不二的。同樣,蘊和界,或者用我們理解的,有物質的、精神的,有為的、無為的。從凡夫角度看是兩個問題,從佛角度看是一碼事,沒有分別。“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如果我們天天還活在善惡、好壞這個范圍之內,那我們還是人,不是佛。多會兒從善惡這些擺脫出來了,看善和惡就像虛空、像泡影,善還是善,在我們眼裡是幻化的、不實的;不善還是不善,但是和我們無關。就像天上的雲,一會兒黑雲,一會兒白雲。我們從來沒想過黑雲不好,白雲挺好。為什麼?跟我們沒關系。當我們修行到這個程度,看萬事萬物,看自心變化,一切一切,通通就像看雲一樣,都是幻化的。善惡再也影響不到我們了,隨它去,隨它善就善,隨它惡就惡,脫離了二元的,不二的心就是佛性,這個時候有點佛性的意思,我們就進入到了高級階段。只有擺脫了善惡,擺脫了二元,才能解脫,才能快樂。我們如果生活在二元的世界裡,就受束縛,擺脫不了,都是痛苦。我們按佛法修,慢慢可以擺脫,可以出離,過去的祖師按佛說的修行,一步一步就到了。

  【原文】

  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其金。”於是為惠能剃發,願事為師。

  【學文解讀】

  好壞立馬就分辨出來了,自己都知道。印宗為惠能剃發,把惠能當作他的師父。這就是佛法的特質。

  (注:惠能在五祖門下時是出家而未剃發的行者,印宗為他正式剃度,就是他的入門師父。印宗法師為了佛法,願尊弟子輩的惠能為師。)

  【原文】

  “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惠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日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學文解讀】

  惠能大師說:從此以後在菩提樹下開了“東山法門”,為什麼呢?因為是惠能東山得法,從五祖那裡得法。祖師基本都是這樣“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不經過辛苦,不付出巨大毅力,想得法,不可能。一旦得了真法,說實在話,“命似懸絲”。雖然說有佛菩薩的護佑,自己還要智慧的去處理事情,處理不好就有問題,也可能傳法不暢通。惠能說“和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有宿緣——“累劫之緣”。另外,也是過去生中一起供養諸佛,同種善根,這樣才一起聞無上頓教之法。還有一層概念,我們要珍惜佛法,珍惜現在學法的這些機緣條件,用心學,不學將來不見得有機會了。這是一點。

  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制,這一點要知道。包括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也說過,他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古佛所說,沒有自己的。六祖惠能同樣也這麼說,佛法都是先聖所傳——佛傳下來的,祖師傳下來的,不是惠能自己的智慧。大家聞的是 “先聖教法”,所以我們學佛修行應該“自令淨心”,讓自己心淨下來,“聞了各自除疑”,聞了佛法自己除自己的疑問、疑惑。自己學了解決自己的問題,最後成就,這是佛法。六祖說他傳了這個法,教化眾生的過程跟過去先聖做得一模一樣,沒有區別。同樣,我們要明白,從古到今,正法傳的都是這樣,沒有區別,裡邊的核心意義都是一致的,方法有區別,但是裡面的核心意義都是一樣,都是傳佛之見,讓眾生得度,這是根本的含義。

 

上一篇:人與人,一場緣,心與心,一段情
下一篇:達真堪布:自己的命運自己主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