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世界,風月有誰爭?
進行禅修,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觀念是“佛教世界觀”。禅院主張的佛教世界觀是“一人一世界”。為什麼世界觀的問題會跟禅修有關呢?
有一次去韓國弘法的因緣,在首爾的市政大廳領眾禅修,這個過程有一些問答環節。有一位青年人站起來提了一個問題:“佛教說有地獄,但我不相信有地獄。因為我既沒有親眼見過,也沒有任何人能拿出科學依據來驗證地獄的存在。所以,我不相信。您能解釋一下關於地獄的問題嗎?”我這樣回答他:“在人間的罪惡還沒有徹底消除之前,你還是不要忙於否認地獄吧。以你現在的狀態,恐怕也不能永遠確保罪惡不發生吧!”這一問一答,實際上牽扯到“世界觀”的問題。
首先,作為個體的人和這個世界到底是有關聯的還是沒有關聯的?如果徹底無關,那麼純粹物化就可以了,外面有什麼就是什麼,這就是真的。但如果有關聯呢?可能外部世界的一草一木都與你的心理狀態、道德水准、情操、意識存在關聯。為什麼中國自古以來都主張人和自然是有關聯的而不是斷然無關的?都主張人要為這個世界負起責任?為什麼?通過對佛法的了解,我們發現這是一個高階文化層次的表現,就是文化發展到高層次後,就不再把人純粹孤立,也不會把大自然放到人以外去進行思索和探討。
新的工業文明包括一些西方世界觀,正在逐漸擴散影響力。尤其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這在中國很重要,但對西方和歐洲則未必。什麼事物但凡到中國來了,容易變成重要的事。我曾看過一個文獻,美國的調查顯示,知道“進化論”的人只有百分之三十,既不知道也不接受的人是很多的。但在中國,通過百年教育,大家對進化論物化思維的程序已經刻骨銘心地接受了。接受以後的問題是什麼?就是在我們的心靈世界以外,有一個獨立世界的發展軌跡,可以脫離人對世界的影響,它是可以純粹跟人跟我們現在心的狀態無關的。這是一個挑戰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主張,的確是很大的挑戰。
人和世界究竟有沒有關系?《華嚴經》講“一切唯心造”,人和世界的關聯成為佛教探討觀念的核心主題。事實上,文化界對這個問題的探討也很關鍵。就大乘佛教來看,有四種部派基本能夠表達最核心的佛法要義:小乘的根本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和大乘佛教的唯識、中觀。這四個派系對心和物的關系是這麼看的:根本說一切有部側重唯物一些,它對客觀的確定超過對心的作用的確定,因此外物的存在被首先確定下來。就大乘佛教觀念來說,這是偏重唯物的。經量部則反過來向大乘靠攏,在心物關系中偏向於心,認為物要服從於心。最極致的是唯識宗,認為心變萬物,一切萬物根本就沒有,純粹只是心的化現。中觀系統平衡地處理了這件事,主張心和物是“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現”。外境出現,心就出現;外境泯滅,心就泯滅。因此就心物關系來說,佛教的世界觀逐步遞進,到中觀系統是平衡對待的關系。要談物一定脫離不開心,要談心也脫離不開物。如果用唯物和唯心的觀念來解讀,那就是:沒有離開心的唯物,也沒有離開物的唯心。
中國傳統文化領域對心和物的判斷,自古以來一直在進行,但各有偏重。西方社會對心物關系,實際也一直在探討。從現在的情況看,西方文化的主流特質還是相對物化,物站在一個主要位置上。即便沒有唯物主義,但西方文化體系中物的傾向是非常明顯的。東方文化則偏重於心,是向內的。從文藝作品中,我們能看出很多問題。比如西方的文藝作品,無論繪畫還是雕塑,從意識中進行抉擇抽離的作品很少,基本都是大寫實,肌肉骨骼等一切都要寫得很真實。東方則要在心裡做一番處理,然後再把有用的線條和形態留下,這就是所謂的中國畫、中國書法、中國建築、中國詩詞……
這樣看來,佛教世界觀在各文化領域都會占到一個重要位置,因為佛教各大部派的思想幾乎把有可能的心物關系都包容進去了。目前為止,大乘佛教中被認為最了義、最究竟、最徹底的是中觀學派,這個學派裡的“物”和“心”都是觀待生起、觀待泯滅的關系。剛說過的“一人一世界”這個主題,實際源於中觀的“見物便見心”。為什麼一切“物”和“心”都能同步升起?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屬於這顆心。就像我們現在有近二百人坐在大殿裡,你用什麼方式解讀?是一個大殿包容這二百人,還是二百人每人有一座大殿,只是大殿相似,所以重疊在一起,認知上有相似性和類同性,但絕不是同一個?選擇哪種?中觀的主張選擇後者:這座大殿並不是一個存在,而是有二百個存在並重合在這裡。如果我們走出殿門,就會有二百個海北州重疊在這裡,因為你所看到的就是你的世界,這個世界真的屬於你,“一人一世界”的世界觀就是這個意思。
這種世界觀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首先讓人不爭,所謂“故鄉風月有誰爭”。如果所有外部世界都是屬於你的,你會到外面的世界裡偷東西拿回家嗎?皇帝以天下萬類眾生為其子民,他會偷老百姓的東西回家去私藏嗎?他得要為這個世界負責,所以不會去侵犯他所擁有的這個世界。如果一套房子是你的,你會從廚房把飯菜偷到洗手間裡去藏起來自己吃嗎?不需要了!“一人一世界”就有這樣的作用。從社會功用來說,種種偷盜、誹謗、欺詐和貪贓枉法,在這種世界觀面前都將迅速地消失於無形。
但如果不是這樣的世界觀,會帶來什麼結果?如果我們所有的人都共同在一個世界裡,產生的結果就是瓜分資源。因為杯子只有一個,卻有二百個人想要,他搶去了我就沒有,所以我一定要先搶到手,不能讓他得手。爭搶和各種偷盜,都是這樣來的。所以,世界觀會決定價值論。你認為什麼行為有價值、什麼行為沒價值,世界觀會幫你確定。
“一人一個世界”的世界觀是我們所主張的,是希望大家能夠接受並且確立的。因為三千多年來,佛教一直在驗證這種世界觀。諸佛菩薩之所以能轉凡成聖,也是因為確立了這樣的世界觀。一個人能夠徹底為世界做奉獻,也是因為這樣的世界觀。一旦他認為自己跟世界沒有責任性的關聯,那麼他是不會為世界做出任何奉獻的,因為他沒有奉獻的理由。如果二百個人面前只有一個水杯,但人人都知道,這個水杯是我世界裡的水杯,我如果把它奉獻他人,就會使我的世界更加美麗。那麼我給出去了,我的世界沒有缺少,他再拿著用,也就是我世界裡的人在用我世界裡的杯子。所以施捨並不是損失,給予也沒有什麼壞處,相反只有好處。但如果二百人共一個世界、只有一個水杯,大家一定要去拼搶的,先搶到先得。這就會使我們的世界變得彼此沒有寬容、沒有忍讓。所以禅修營要大家共同服務、彼此支持,實際上是源於這樣一種世界觀和價值觀。關於佛教世界觀的問題,核心要義就是“一人一世界”,簡單說明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