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不負為人願,悲作航船智作帆。若人識得心中寶,千年險路一日還。”這樣充滿智慧與力量的七言詩,出自“才真旺姆”的“出家日記”——這個畢業於青島大學的濟南姑娘,2009年開始修行,2012年10月剃度,更名“才真旺姆”(漢譯“持壽自在母”),在四川甘孜新龍東祉寺、海拔4200米的雪域高原開始了清苦而充實的修行生活。



@才真旺姆:每每有人問我為何會出家,總是不知該怎樣回答。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亦不存在什麼逃避。原因裡,有對人生與輪回之苦的體悟(出離心),有為眾生拔苦之渴望(菩提心),有對宇宙終極實相的探求(無二慧)。最後只能回復一句話:我出家,是因為佛陀說得對。
@才真旺姆:俺沒發生什麼事,出家前一切都很好。上學時做了九年團支書,畢業時是省優秀畢業生,工作了大半年七個公司在挖我。只是當我發現了金子,自然可以扔掉廢鐵,貌似不需要什麼勇氣~

@才真旺姆:在我們山上出家的師父,百分之八十以上皆是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有南京大學博士@圖丹蔣揚清華大學研究生(暫不公開),山科大@圖丹旺姆,等等。所以我並不是特例。

@才真旺姆:出家不能解決我們的內心的問題,只能提供給我們一個更好的訓練自心的環境。往外求的安樂,永遠求不到。

@才真旺姆:人們總是喜歡假設在某種外在條件之下,存在著一勞永逸的幸福。比如當有了某個伴侶﹑居於何處﹑或成為誰之後。而在自身經過戀愛﹑支教﹑旅行﹑乃至出家山居,發現煩惱並不會隨著外境轉變而消失。所有的生活最終都會歸於瑣碎和平凡。而我們也終須放棄逃避,一次次的去面對當下的這顆心。
@才真旺姆:每天都有人告訴我ta想出家,並問我出家的要求。出家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你要明白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出家。不是逃避,不是沖動,不是厭世,不是好玩。就像釋迦牟尼佛身為王子,也義無反顧的逃出皇宮一樣——你必須要在對佛法有著足夠的學習了解的基礎上,升起強烈的想要解脫輪回、想要追求真理的決心。

@才真旺姆:這個殼子就只是個殼子。再好看又怎樣,她是死的。她會老,會丑,會消失。還不如趁著這個殼子還好用,還健在,抓緊時間提升內在潑潑的活物,就是心靈的成長,與精神的轉化。
@才真旺姆:雪落寒窗下,隨山品空茶。水天滄海裡,雲深掩舊家。幾多塵勞事,幾番葬落花。佛心笑不語,拈枝看新芽。
剛出家那會兒所作。照片裡的小房子就是我十平米的帳篷~

@才真旺姆:我住的地方。去年夏天,還在建設中的東祉寺。

@才真旺姆:扶欄歎惋,人心不古,再無歸路;轉頭面世,火海箭雨,猶系悲心。

@才真旺姆:這尊麥彭仁波切的瓷像,為法王如意寶當年在景德鎮訂做並裝藏加持,全世界數量有限。法王說,這尊像到哪裡,大圓滿法就會在彼處興起。今天,經由索達吉堪布與門措至尊佛母賜予貴陽的這尊麥彭像,也姗姗送至我們所住的居士家中。手捧此尊無上麥彭像,願早日亦如我們的傳承上師般,為眾生帶來安樂與解脫。



@才真旺姆:家人離開了~這是爸爸的短信和媽媽的微信。愛你們。
更多才真旺姆照片,請移步才真旺姆豆瓣相冊。
才真旺姆曾組建了一個豆瓣小組——新世界·光之共享,2013年7月14日發布出家告別貼,原文如下:
群主出家了,作個小別
這裡親愛的家人們,我已經於藏歷水龍年七月二十五空行母荟供日(公歷2012年10月10日),在四川甘孜州扎嘎神山東祉寺出家。法名才真旺姆,漢譯持壽自在母。在不間斷的對心靈的追尋中,最終我被指引著遇見了我的大恩根本上師,並來到了這裡,開始了我新的生命旅程。
從09年4月最初發現往內的路徑,開始修行,經過靈性﹑占星等種種療愈與成長,到現在回歸佛法,千種滋味,不盡言說。修行的路確實不易,這我明白。那一次次的扣問﹑尋找﹑輾轉﹑祈禱和苦痛,你經歷的,我們都在經歷。但是更有那恩寵﹑綻放﹑成長﹑感恩與奇跡,我獲得的,你們也終會獲得。
山上上網不便,這裡以後會很少再來,管理方面的疏忽,涵請見諒。另有“才真旺姆”新浪微博,時有更新,留言可在那裡。
我內心極為珍惜的同路的你們,請千萬不要放棄往內的追尋,如此,我們就一定會在終點相遇。許是那空明的光裡,本為一體。
扎西德勒,祝福常伴。
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