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菜在我國各地的叫法不同,也稱圓白菜、卷心菜、洋白菜、包心菜、大頭菜、高麗菜,蓮花白等。包菜在古代就被認為是一味良藥,中醫認為有“健脾養胃、利關節、壯筋骨”等效,而現代營養學指出這並不是憑空而說的,因為包菜含豐富的維生素a,鈣和磷,能促進骨質的發育,防止骨質疏松,非常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和老年人骨骼保健。而且包菜含有的氨基酸中的賴氨酸和色氨酸,對小兒的發育和預防老年性癡呆有良好的作用。
即使在西方,人們也常用包菜治病,就像中國人用蘿卜治病那樣常見。咽痛的時候,喝碗包菜湯,因為包菜有抗菌消炎作用;感冒了,也喝碗包菜湯,因為維生素c可以緩解感冒症狀,消除疲勞,包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高出大白菜1倍,高出橘子1倍,比西瓜多20倍。另外,包菜對胃腸潰瘍、防癌抗癌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所以說,包菜是老少皆宜的蔬菜。
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撕”或“掰”的菜,不同於刀切的,刀切的斷面齊刷刷很光滑,而“撕”出來的斷面不規則,粗糙,凹凸不平,這樣在炒制或腌制過程中菜蔬與調味汁的接觸面積就會增大,更易入味更容易掛汁,自然也就更好吃。
第二、刀具一般是金屬制品,不用刀切,用老話來說是避免沾上“鐵腥氣”,有利於保持菜蔬的色澤及爽脆的口感。從營養學上的觀點來分析手撕菜可以避免金屬刀具加速菜蔬中維c的氧化,減少營養。